一、染色膀胱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附12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超[1](2021)在《电切镜联合美兰染色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合适的美兰浓度,应用电切镜联合美兰在腺性膀胱炎(CG)中寻找输尿管开口,为提高在内镜下置入双J管(DJS)的成功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观察尿流喷射和术区染色合适的美兰浓度。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0月9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尿流喷射、输尿管黏膜外翻、支架置入、严重并发症、疾病复发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电切镜联合美兰在CG中寻找输尿管开口的效果。结果:0.01%美兰浓度组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研究中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0min~162.0min,中位时间76.0min,术中出血量21.6±6.2ml。尿流喷射观察有效率83.3%,壁内段输尿管黏膜外翻率87.5%,置管成功率10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1.0.01%美兰观察尿流喷射及术区染色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2.壁内段输尿管黏膜外翻对于观察输尿管开口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3.电切镜联合美兰染色是提高在内镜下置入DJS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2019)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发布时间:2019-09-10来源:科技教育司国卫办科教函﹝2019﹞7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措施的通知》(国卫办函[2019]134号)精神,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缓解工学矛盾,切实为基层减负,现就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具体措施。
马炜峻[3](2018)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膀胱黏膜白斑(Leukoplakia of the Bladder),又称为膀胱白斑(Vesical leukoplakia),是局限发生于膀胱黏膜表面的白色片状病变,多见于50至70岁中年女性,临床症状及体征上与慢性膀胱炎无显着的差异。过去认为该病的发病率较低,近十年,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膀胱镜活检及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患者健康意识及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膀胱白斑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膀胱白斑是人体白斑病(leukoplakia)的一种,虽然是膀胱在长期刺激下的一种良性病变,但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且有研究表明其可能是发展为鳞状上皮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因此对膀胱白斑提倡早发现早治疗。临床上治疗膀胱白斑的方法已从早年主张膀胱全切发展到现在主张采取腔内手术,包括了电切、电灼、汽化、激光等方法。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除术作为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经典手术方案,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已被多数研究证实。直出绿激光技术具有汽化效率高、切割时间短、止血率高等特点在泌尿外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治疗膀胱黏膜白斑方面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除术疗效相似,甚至优于经尿道电切除术。目的本研究分别采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术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膀胱黏膜白斑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术式选择。方法病例来源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20例行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术(观察组)和2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治疗,两组患者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复发率、尿动力学参数,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 ± 1.8ml VS5.6±4.211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15.3±5.9min VS16.0±6.Omin)、住院时间(4.2±1.9 d VS4.1±1.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满12个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600V%40%)、一次性治愈率(60%VS 25%)、愈显率(100%85%)、复发率(0%VS 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显着改善,观察组参数改善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尿流率(Qmax)<13ml/s(OR=3.291,P=0.001),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35cmH20(OR=6.661,P=0.001)、功能性尿道长度(FUL)<2.3cm(OR=2.773,P=0.004)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术和等离子电切术均是治疗膀胱黏膜白斑有效的方法,相比之下,前者更安全、远期疗效更好。患者在Qmax<13ml/s、PQmax>35cmH2O、FUL<2.3cm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效果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王珅[4](2016)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学与膀胱镜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与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对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三种检查对于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为完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第一部分:因血尿或其他相关临床症状就诊的2478例可疑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完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并以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三种检查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于不同膀胱肿瘤分期的患者,比较三种检查在不同膀胱肿瘤分期中诊断的敏感性差异。第二部分:82例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于我院复诊,每次复诊时完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分别比较三种检查在每个复诊时间点的阳性结果检出率,以及三种检查阳性结果平均检出时间的差异,和FISH技术检查结果阳性对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复发的价值。结果第一部分:在2478名可疑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总的敏感性分别为80.81%、26.65%、88.27%,分别比较三种检查总的敏感性,均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技术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总的特异性分别为90.20%、95.71%、85.66%,分别比较三种检查总的特异性,均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不同肿瘤分期中,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Ta期66.96%、T1期78.69%、T2期84.99%、T3/4期98.92%,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不同肿瘤分期中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Ta期6.09%、T1期16.98%、T2期40.46%、T3/4 67.57%,膀胱镜检查在不同肿瘤分期中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Ta期71.30%、T1期85.25%、T2期99.24%、T3/4期100.00%。Ta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FISH技术检查与膀胱镜检查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余两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T1期、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三种检查的敏感性均存在显着差异,膀胱镜检查的敏感性最高。T3/4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与Ta期相同,FISH技术检查与膀胱镜检查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余两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第二部分:在82名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术后患者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在四个复诊时间点的阳性结果检出率分别为术后3个月0%、术后6个月2.44%、术后9个月6.10%、术后12个月4.88%,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四个复诊时间点的阳性结果检出率分别为术后3个月0%、术后6个月0%、术后9个月1.22%、术后12个月2.44%,膀胱镜检查在四个复诊时间点的阳性结果检出率分别为术后3个月0%、术后6个月0%、术后9个月2.44%、术后12个月2.44%。FISH技术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的阳性结果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9.55±2.25)个月、(11.00±1.73)个月、(10.50±1.73)个月。FISH技术检查与另外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结果平均检出时间比较存在差异,比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的平均检出时间更短。在术后一年的随访过程中,共有4名患者确定复发,肿瘤分期与首次手术时相比没有进展,其中2例是膀胱癌分期为T2期的患者,占11例T2期术后患者的18.18%,均于术后9个月复发,另外2例是膀胱癌分期为T1期的患者,占56例T1期术后患者的3.57%,术后12个月复发,Ta期膀胱癌患者未见复发。4名确定膀胱癌复发的患者,FISH技术检查结果均为阳性。结论目前,膀胱镜检查依然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术前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的“金标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查对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可以作为早期筛查膀胱尿路上皮癌一种检查方式。无论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还是术后复发监测,当FISH技术检查阳性而膀胱镜检查阴性时,需要更加密切的进行随访,警惕膀胱肿瘤的发生。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诊断敏感性较低,仅作为其他检查的辅助检查。
常德辉,张斌,蓝天,杨琦,张伟君,杨旭凯[5](2015)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癌4例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4年6月,对4例平均年龄54岁,肿瘤最大径平均3.6cm(2.45.2cm)的脐尿管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膀胱顶部、肿瘤相连的腹膜与Retzius间隙内的结缔组织、脐、脐尿管、肿瘤周围2cm的膀胱壁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及有无肿瘤复发。检索Pub Med及国内CMB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讨论脐尿管肿瘤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治。结果:4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5min,术中估计平均出血量6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留置引流管时间平均3天。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所有病例切缘及淋巴结均为阴性。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均存活,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脐尿管癌预后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密切,CT、MRI及膀胱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脐尿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相对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肿瘤具有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方法。
曾志宇,廖国龙,曹晓哲,江伟东,朱黎,曲仕浩,文航,刘坤朋,夏金山[6](2012)在《腹腔镜下脐尿管间叶组织来源黏液性恶性肿瘤并腹腔内出血手术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提高脐尿管肿瘤的诊治水平,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脐尿管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镜下脐尿管恶性间叶组织来源的黏液性肿瘤并腹腔内出血手术及术后随访1年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脐尿管肿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手段、治疗原则。结果本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d即下床活动,2d恢复肛门排气,第4天拔除盆腔引流管,术后9d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膀胱镜检查、彩超、CT、MRI检查是诊断脐尿管肿瘤的必要检查,临床以脐尿管癌报道多见,罕见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脐尿管肿瘤的报道,确诊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腹腔镜手术切除脐尿管肿瘤安全可行、切口美观,符合患者美容方面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亓宝明,刘仰东,谢松铭[7](2002)在《染色膀胱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附125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为了解肾脏功能和提高输尿管尿管插入成功率。方法 :12 5例采用靛胭脂染色膀胱镜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输尿管导管插放成功 ,认为染色膀胱镜简便易行 ,可提高插管成功率。结论 :有助于了解分侧肾功能。
程嘉豪[8](2019)在《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NE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归纳总结,探讨NEPC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治方案及预后,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2例NE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Pubmed、Embase、万方、维普及Cnki等国内外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病例1患者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伴尿路刺激征入院,初诊前列腺增生,完善检查后腰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前列腺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低分化腺癌,Gleason评分5+5=10分。术后规律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8月后出现严重持续肉眼血尿及膀胱血块填塞,最终死于晚期肿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存时间为12个月。病例2患者以左骶尾部伴肛门疼痛为主要表现,PSA正常,盆腔MRI示前列腺左侧外周带占位,完善检查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神经内分泌癌。予以EP方案化疗2周期后肿物较前稍增大,化疗效果欠佳,后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粒子置入术,近距离放射治疗1个月后肿物仍进行性增大,并出现远隔器官转移。现患者规律随访17个月,带瘤生存。结论:NEPC临床罕见,起源不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预后较差。内分泌治疗提高了前列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及内分泌治疗相关NEPC的比例。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占位,但并不具备诊断学特异性,最终确诊依靠其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早期诊断并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提高部分患者生存率。未来从分子机制抑制、逆转NEPC或神经内分泌分化将成为重要的新型治疗策略。
黄永泰[9](2018)在《腹腔镜膀胱镜双镜联合手术在膀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镜双镜联合手术在膀胱疾病(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良性肿瘤、膀胱憩室、膀胱阴道瘘、脐尿管病变、节育环膀胱异位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应用腹腔镜膀胱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的膀胱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其中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良性肿瘤4例(包括膀胱副神经节瘤3例、膀胱囊肿1例)、膀胱憩室2例、膀胱阴道瘘2例、脐尿管病变2例(包括脐尿管纤维增生1例、脐尿管囊肿1例)、节育环膀胱异位1例,记录其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并随访333个月。结果:1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良性肿瘤4例:平均手术时间(213.75±91.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8.75±41.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50±1.91)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8.75±3.50)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33)个月,4例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情况。膀胱憩室2例:平均手术时间(212.50±67.1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00±14.14)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8.00±4.24)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14.00±0.00)d,术后并发症1例,随访(815)个月,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无排尿费力、尿频、尿急、尿痛。膀胱阴道瘘2例:平均手术时间(265.00±42.4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0.00±0.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3.50±4.95)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14.00±0.00)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5-9)个月,1例未出现漏尿,且无尿频、尿急等并发症,1例拔除尿管前查膀胱造影未见漏尿,拔除尿管后出现少量漏尿,目前仍门诊随访。脐尿管病变2例:平均手术时间(142.50±10.6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00±42.4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50±0.71)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9.5±3.54)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21-28)个月,2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节育环膀胱异位1例:手术时间130min,术中出血量3ml,术后住院时间10d,留置尿管时间7d。结论:腹腔镜膀胱镜双镜联合治疗膀胱疾病(如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良性肿瘤、膀胱憩室、膀胱阴道瘘、脐尿管病变、节育环膀胱异位等)安全有效,可降低单纯腹腔镜治疗膀胱疾病的手术难度、有助于膀胱病变的准确定位,引导膀胱病变的切除及缝合关闭。
龙安安[10](2017)在《联合检测尿液中肿瘤标记物诊断膀胱癌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约38万例膀胱恶性肿瘤,而在中国,膀胱癌是最多见的泌尿系肿瘤。膀胱癌的发病初期诊断和术后进行随访主要采用膀胱镜检查术,但它价钱昂贵且是一个侵入性的手段;尿细胞学检测方便,无创,但灵敏度不是很高,这些缺陷限制了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膀胱癌的高复发率特点使得术后复发的监测尤为重要,但目前仍缺乏相应手段,这些问题使得一种新的检测手段成为需求。人的体液以及组织中具有一些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Tumormakers),它们可以用来特异性的检测某种恶性疾病,正因为它们对某种恶性肿瘤具有特异性,故而临床上常常应用肿瘤标记物来诊断特定肿瘤,并可以为肿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评估,是以肿瘤标志物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尿液中NMP22、CD44、CK20、CEACAM1和BTA五种肿瘤标记物在膀胱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上述五种标记物不同组合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后续开发更为有效的能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记物的试剂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因怀疑膀胱肿瘤收治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患者,经膀胱镜活检或TURBT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64名患者纳入本研究,设为肿瘤组;并选取20名非泌尿系肿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尿液样本中NMP22、CD44、CK20、CEACAM1和BTA的表达水平,通过吖啶橙法(AO-F)行尿脱落细胞检查。应用SPSS19.0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使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来计算5种肿瘤标记物的临界值(Cutoff),从而比较这五种肿瘤标记物以及不同组合联合诊断膀胱癌的准确性。应用秩和检验或费氏确切概率法分析五种肿瘤标记物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NMP22、CD44、CK20、CEACAM1和BTA五种肿瘤标记物在肿瘤组的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MP22、BTA、CK20、CD44、CEACAM1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820、0.773、0.859、0.724,由此可见这几种种标记物比较,NMP22检测膀胱癌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4.3%,但特异度却很低,仅为55%。而尿脱落细胞AO-F法检测膀胱癌的特异度最高为100%,但它检测膀胱癌的阳性率却是6种肿瘤标记物中最低的,仅为60.9%。依据AUC比较,CD44的检测价值最大,当CD44取cutoff值为348.8pg/ml时,其敏感度可达82.8%,特异度为85%。3、尿脱落细胞AO-F法对于低分级尿路上皮癌的检测敏感度很低,仅为40%,而在高级别膀胱癌中的诊断敏感度为70.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8)。尿AO-F法和CEACAM1检测膀胱癌的敏感度随肿瘤分期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其他各项指标却没有发现这种趋势。4、BTA、CD44、CK20三项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80.0%。结论:1、应用ELISA法检测尿液中NMP22、BTA、CK20、CD44、CEACAM1这5种肿瘤标志物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应用1种标记物检测膀胱癌,CD44较其它4种标记物的价值最大3、CEACAM1对高分期膀胱癌的敏感度更高,尿脱落细胞AO-F检测对高分期、高分级膀胱癌的检测敏感度更高。4、CD44、CK20、BTA三者联合对膀胱癌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二、染色膀胱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附12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染色膀胱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附12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电切镜联合美兰染色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CG流行病学及诊断 |
1.2 CG治疗方法及难点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美兰试验浓度测定 |
2.1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2.5 研究结果 |
2.5.1 尿流清晰度观察组 |
2.5.2 术区染色观察组 |
2.6 研究小结 |
第3章 临床应用研究 |
3.1 一般资料 |
3.2 辅助检查 |
3.3 术前诊断 |
3.4 治疗方法 |
3.4.1 术前准备 |
3.4.2 手术方法 |
3.4.3 辅助治疗 |
3.4.4 术后处理 |
3.5 结果 |
3.5.1 术中及术后情况 |
3.5.2 并发症 |
3.5.3 术后随访 |
3.5.4 统计方法 |
第4章 讨论 |
4.1 CG概述及外科治疗进展 |
4.2 有色试剂的无声保护 |
4.3 本研究的优势及局限性 |
4.4 本研究的操作要点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输尿管狭窄的微创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作用 |
二、以需求为导向,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三、坚持继承创新,改革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 |
四、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改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
(3)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膀胱黏膜白斑的流行病学 |
2 膀胱黏膜白斑的病因学 |
3 膀胱黏膜白斑的病理学 |
4 膀胱黏膜白斑与膀胱癌的关系 |
5 膀胱黏膜白斑的治疗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设备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 |
2 两组患者膀胱黏膜白斑病理分析结果 |
3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结果 |
4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疗效对比结果 |
5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对比结果 |
6 影响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1 膀胱黏膜白斑患者一般资料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2 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病理结果分析和讨论 |
3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结果分析和讨论 |
4 分析和讨论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果 |
2 主要研究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本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核心下尿路症状评分(Cor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 Score, CLSS)问卷 |
附录二: 附图 |
成果 |
致谢 |
(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学与膀胱镜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与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第二部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CRF表) |
附录二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癌4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 2手术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 1脐尿管癌组织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及病理诊断标准 |
3. 2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鉴别诊断 |
3. 3治疗和预后 |
(6)腹腔镜下脐尿管间叶组织来源黏液性恶性肿瘤并腹腔内出血手术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结果 |
讨论 |
(8)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泌尿系统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9)腹腔镜膀胱镜双镜联合手术在膀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联合检测尿液中肿瘤标记物诊断膀胱癌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样本检测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
1.2.2 肿瘤组、对照组 5 种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 |
1.2.3 各标记物ROC曲线意义 |
1.2.4 同病理分期患者尿中各标记物敏感度比较 |
1.2.5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尿中各标记物比较 |
1.2.6 膀胱癌原发复发患者各标记物比较 |
1.2.7 不同标记物组合联合检测膀胱癌比较 |
1.3 讨论 |
1.3.1 膀胱癌研究现状 |
1.3.2 核基质蛋白 22(NMP22) |
1.3.3 膀胱肿瘤抗原(BTA) |
1.3.4 细胞角蛋白 CK20 |
1.3.5 CD44 |
1.3.6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1) |
1.3.7 尿脱落细胞 |
1.3.8 各标记物在不同病理分期、分级以及原发复发膀胱癌中敏感度比较 |
1.3.9 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 |
1.4 局限性 |
1.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膀胱癌尿瘤标记物及其联合检测的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染色膀胱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附12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切镜联合美兰染色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D]. 胡超. 南昌大学, 2021(01)
-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J].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继续医学教育, 2019(12)
- [3]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临床疗效分析[D]. 马炜峻.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学与膀胱镜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与对比研究[D]. 王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癌4例及文献复习[J]. 常德辉,张斌,蓝天,杨琦,张伟君,杨旭凯. 现代肿瘤医学, 2015(23)
- [6]腹腔镜下脐尿管间叶组织来源黏液性恶性肿瘤并腹腔内出血手术1例及文献复习[J]. 曾志宇,廖国龙,曹晓哲,江伟东,朱黎,曲仕浩,文航,刘坤朋,夏金山.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03)
- [7]染色膀胱镜检查临床应用体会(附125例报告)[J]. 亓宝明,刘仰东,谢松铭. 中国内镜杂志, 2002(12)
- [8]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程嘉豪.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9]腹腔镜膀胱镜双镜联合手术在膀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D]. 黄永泰.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9)
- [10]联合检测尿液中肿瘤标记物诊断膀胱癌的可行性研究[D]. 龙安安.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