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力过程后湖水磷的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水动力过程后湖水磷的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一、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孔德星[1](2021)在《黑河水体-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河流氮磷营养物质的收支状况、水平特征以及循环过程对流域水生态系统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和能源的迫切需求,人类活动(水电开发、土地利用方式、工农业活动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并对所属流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如河流连通性的破坏、河床侵蚀、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等。如何准确评价水环境质量是当前流域综合治理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外针对水体质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较少有学者直接关注内陆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梯级筑坝共同作用下的流域氮磷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为此,本文以黑河表层水环境以及污染物沉积环境为研究对象,围绕水体氮磷和沉积物氮磷时空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筑坝蓄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开展研究,以期为黑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河上中游水体氮磷含量基本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水体质量整体较好。其中氮素含量水平略高于磷素含量。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介于38.69~49.26之间,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TLI值)介于0.19~2.2之间,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就不同水环境质量指标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程度而言,总氮(TN)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最大,为29.89%,总磷(TP)、氨氮(NH3-N)的贡献率次之,分别为28.11%、28.45%,而高锰酸钾指数(CODMn)的贡献率最低,为13.55%。(2)水体和沉积物氮磷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性。上游筑坝河段沉积物氮素含量较高、水体氮素含量较低,中游自然河段沉积物的氮磷含量均较高,且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是上游筑坝河段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总氮(TN)、氨氮(NH3-N)是中游自然河段的主要贡献因子。另外,水温(WT)、盐度(SAL)、溶解氧(DO)等环境因子与氮磷营养盐间的相关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3)土地利用对水体及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含量有较高的解释度。具体表现为土地利用类型对水体TN的解释度最高(R2=0.67),对CODMn的解释度次之(R2=0.33),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是影响水体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沉积物TP的解释度最高(R2=0.46),耕地、林地、草地是影响沉积物磷素分布的。对TN、TOC的解释度次之(R2=0.30、0.36),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是影响沉积物氮素及有机质分布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空间尺度来看,大尺度缓冲区内(2km~10km)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磷营养盐时空变异的解释度更为显着,且不同尺度起主导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其中,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在大尺度缓冲区对营养盐的解释率较高,水域对小尺度缓冲区的解释率较高。(4)筑坝蓄水对水体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滞留效应,但因各水库库容、水深及建库时间不同,对营养盐滞留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水温分层引起的水-沉积物界面缺氧改变了营养盐赋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梯级水库的滞留效应。从释放通量来看,库容较大且建库时间较短水库对TN、TP、NH3-N及COD的沉积作用较为明显,表现为“汇”,对库容较小且建库时间较长水库对TN、TP、NH3-N的释放效用较为明显,表现为“源”。

刘寒[2](2021)在《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富营养化导致的水下弱光环境威胁到沉水植物的生存。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对红蓝光波谱吸收和散射作用较大,入射光在水体传播过程中,光强和光质均发生显着改变,直接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与分布格局。沉水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其反过来又可影响生态服务功能。本论文通过调查长江中下游19个浅水湖泊中水下光环境状况和沉水植物的生长分布特征,分析了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子、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沉水植物对水下光环境的反馈作用;并通过长江中下游湖泊常见沉水植物对不同光质生理响应的室内受控实验,阐明并揭示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下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富营养化湖泊中水体的总氮、总磷、总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水下光环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调查的19个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水下光谱在蓝光波段衰减最强烈,其次是绿光和红光波段。低透明度湖泊中,蓝光衰减速率比红光衰减速率更快,红蓝光比值(Red/Blue)随水深(WD)呈指数增加(Red/Blue=0.5974?0.3596(2),R2=0.991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总氮(WTN)、总磷(WTP)浓度的升高,不会直接影响水下光环境(Estimates=-0.033,p>0.05),但是会导致水体中悬浮物质(TSS,WChl a)的升高(Estimates=0.801,p<0.01),使水体透明度(SD,Zeu/WD)降低(Estimates=-1.518,p<0.001),进而导致了水下光环境的恶化(即Kd和Red/Blue值增加,Estimates=-0.918,p<0.001)。(2)水下光环境能够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分布。水下光环境(Kd、Red/Blue)对沉水植物化学计量性状(植物总碳(PTC)、总氮(PTN)、总磷(PTP)、氮磷比(N/P))、光合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a/b、Fv/Fm、alpha、ETRmax)无显着影响(p>0.05),水下光环境的恶化但是会导致形态性状(叶面积(LA)、叶干重(LDW))减小(Estimates=-0.261,p<0.001)。进而导致沉水植物物种丰富度的降低(Estimates=0.18,p<0.01),水下光环境还对物种丰富度存在直接效应(Estimates=-0.533,p<0.001)。(3)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下光环境存在正反馈。本研究发现,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总氮(WTN)、总磷(WTP)和叶绿素(WChl a)浓度显着低于无沉水植物分布的区域(p<0.05),与2种以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相比,当沉水植物物种数达到3种及3种以上时,水体透明度(SD)显着增加(p<0.05)、光衰减系数(Kd)显着减小(p<0.05)。不同类型沉水植物对水体正反馈效果也有影响。莲座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对水下光环境条件显着优于冠层型沉水植物分布的区域(Kd更小,Zeu/WD更大,p<0.05);从叶型来看,扁平叶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光环境条件显着优于针叶型沉水植物(TSS、WChl a、Red/Blue、Kd更小,SD、Zeu/WD更大,p<0.01),且扁平叶型沉水植物分布深度(WD)浅于针叶型沉水植物(p<0.001)。(4)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的形态性状、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在不同光质条件下,表现出显着差异。在不同红蓝光比例LED灯培养下,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化学计量性状(TC、TN、TP、C/N、C/P、N/P)和光合性状(Chl a、Chl b、Chl a/b、Fv/Fm、alpha、ETRmax)均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的的叶面积(LA)、叶干重(LDW)显着减小(p<0.05)。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在不同红蓝光比例下表现出相同的生存策略。随红光比例的增加,株高(Height)显着降低(p<0.05),分蘖(Tiller)和生物量(Biomass)显着增加(p<0.05)。

张哲[3](2021)在《以鲢鳙鲴为核心的微宇宙构建及氮磷迁移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湖泊富营养化引起水生态系统紊乱等问题,在模拟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通过鲢鳙鲴联合以及加入大型溞这种浮游动物,进一步完善碎屑生态链与食物网,并以此为核心构建微宇宙。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微宇宙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研究温度与扰动方式对微宇宙的影响及磷的迁移转化,以期为实际水体生态调控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鲴鱼摄食消化微囊藻的机理研究。温度升高会造成鲴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升高,以及芽孢杆菌属(Bacillu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相对丰度增加,以此来提高鲴鱼对微囊藻的摄食消化能力。在摄食消化率最高的30℃组,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也达到最高值,甲基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也分别达到了15.5%与12.6%。(2)微宇宙的建立及氮素的迁移转化研究。微宇宙结构中鲢鳙鲴和大型溞的增加,对水体的调控效果明显,降低了水中营养盐的浓度以及水体微囊藻的密度,还提高了沉积相中鞘鞍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芽殖杆菌属(Gemmobacter)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束时,鲴鲢鱅与大型溞组TN、TP浓度与藻细胞密度达到1.613 mg/L、0.093 mg/L与2.113×106cell/L,都低于其它实验组。微宇宙中氮素的迁移转化途径为:有13.80%的15N以藻类碎屑及鱼类粪便的形式留在沉积相中;26.42%15N通过微生物的氨化作用以15N-NH4+和15N-NO3-形式存在于水相;25.34%15N通过微囊藻吸收以及食物网留在生物相中;36.12%15N会通过微生物作用移出系统。(3)温度与扰动方式对微宇宙的影响。扰动与高温未对微宇宙水体营养盐浓度的降低产生影响,也无法造成微囊藻的不断增殖,但间歇扰动使得微囊藻数量水平高于各组,最终实验结束时,低温间歇扰动组达到6.01×107cell/L,远高于其它组,而高温会进一步降低微囊藻密度。(4)微宇宙中磷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沉积相中的无机磷与有机磷会在厌氧环境和解磷菌的作用下,向水相迁移;水相中的磷会被微囊藻吸收,并通过食物网部分进入生物体内,部分随粪便重新回到沉积相。这降低了沉积相中磷的含量,促进了磷的循环。温度升高会促进磷向水相迁移,持续扰动会使沉积相的磷以颗粒态磷的形式向水相迁移,间歇扰动会造成水相中颗粒态磷迁移回到沉积相并固定下来。

周茜[4](2021)在《2013-2020年乌梁素海水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湖泊之一,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是河套灌区农业退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汇集区,其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着我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筑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发展战略。近10年来,针对乌梁素海存在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乌梁素海流域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修复和治理措施。为了解乌梁素海水质在这一时期的变化情况,本文在团队多年对乌梁素海水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基于数理统计分析,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13-2020年乌梁素海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同时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旨在为湖泊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主要结果如下:2013-2015年湖泊水环境主要指标TN、TP、Chl.a、SD和COD呈波动减小变化趋势,除COD和SD外,其他指标在2016年最低,显着低于其它年份;由于寒区湖泊冬季冰封期冰冻浓缩作用的驱使,各年份在非冰封期水体水质优于冰封期冰下水体水质,甚至Chl.a浓度也显现出了冰封期高于非冰封期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18-2020年各指标基本处于季节性波动但总体趋于稳定的状态,因2019年生态补水量大于其他年份,2019年湖体水质同比略优于2018和2020年。湖泊主要水源是接收源于河套灌区的农业退水,通过湖区北侧的总排干红圪卜排水站注入湖区,入湖水体主要污染指标均高于湖区水质,受入湖水体和湖泊自净的影响,湖区水质主要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部区域浓度高于南部区域的特征。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程度呈好的发展趋势并趋于波动稳定状态,除了2019年夏季为中-贫营养状态外,2013-2020年富营养化程度处于轻中度富营养化及以上,其中,夏季非冰封期富营养化程度低于冬季冰封期。影响湖区水环境的主要因子为COD、TP和TN。总之,近年来乌梁素海流域的保护、修复和治理等一体化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湖泊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而且激发了湖体自身的自净能,虽然已实施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措施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湖区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渐改善,近3年趋于污染物输入与消减的平衡状态。

沈旭舟[5](2020)在《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洞庭湖作为我国第二大通江湖泊,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水利设施兴建、围堰等造成水环境容量减少,另一方面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导致污水排放量剧增,导致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升高、水华现象频发和水生植被退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如何有效识别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并提出适用于洞庭湖的控制阈值已成为当前洞庭湖水环境保护的重点。考虑到洞庭湖水环境特征存在显着的时空异质性,不同水文期、不同湖区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阈值尚未明晰。本文通过2018年至2019年洞庭湖水文、水质和水生态野外监测数据,利用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洞庭湖不同时空下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稳态理论”和频数分布法验证了洞庭湖生态系统多稳态的存在性,明确了洞庭湖“草-藻”稳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沉水植物生长关键期和稳态转换关键湖区分析了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作用阈值。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包括:(1)东洞庭湖水系连通性指标显着低于长江三口、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结合水动力特征,可将东洞庭湖划分为一类,其余四个湖区划分为第二类;根据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可将洞庭湖在时间上划分为四个具有显着差异的水文期,枯水期(12-3月)、涨水期(4-6月)、丰水期(7-9月)和退水期(10-11月);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在时间上表现为枯水期>退水期>丰水期>涨水期;不同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长江三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丰水期和退水期大于枯水期和涨水期;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富营养化程度呈现枯水期和退水期大于涨水期和丰水期。就空间分布规律而言,总氮(TN)、总磷(TP)和透明度(SD)在涨水期和丰水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在所有水文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叶绿素a(Chl-a)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一致性较差。水体流速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在长江三口和南部四水相关性较差。(2)依据频数分布法,验证了洞庭湖水生态系统多稳态在空间上的存在性,采用“空间换时间”方式探明洞庭湖“草-藻”稳态分布特征,具体分布结果如下:(1)枯水期长江三口和南洞庭湖基本处于过渡态,南部四水和西洞庭湖草型稳态和过渡态两者皆有,东洞庭湖处于藻型稳态;(2)涨水期和丰水期长江三口和南部四水处于草型稳态,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多处于过渡态,东洞庭湖存在过渡态和藻型稳态;(3)退水期长江三口和南洞庭湖生态系统以过渡态为主,南部四水和西洞庭湖主要为草型稳态,东洞庭湖为藻型稳态。(3)沉水植物关键生长期和稳态转换关键区域加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是影响东洞庭湖浮游藻类、沉水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东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由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跃迁总磷阈值为0.07mg/L,藻型浊水稳态转变为草型清水稳态总磷阈值为0.046mg/L。可通过控制水体总磷浓度在0.07mg/L以下,来维持生态系统处于草型稳态,通过将总磷浓度削减至0.046mg/L以下来恢复水生植被,推动生态系统从藻型稳态转变为草型稳态。长江三口、南部四水、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区域整体富营养化水平虽然较高,但由于水动力条件限制,水生态系统总体较好,处于草型稳态和过渡态,保持现有水动力环境即可维持现状。

刘园园[6](2020)在《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开发强度和类型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系统出现了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的退化。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地区部分湖泊经历了流域植被退化、水文调控增强、污染物输入增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环境胁迫,近几十年来出现了水体水质下降、藻类爆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湖库的生态安全水平降低、水资源总量减少,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该地区类型众多的湖泊,已有现代调查集中于水体的资源与环境评价,而揭示湖泊长期变化的沉积物研究缺乏与现代过程的有机结合,缺少考虑流域地表过程与水体环境特征、湖泊理化性质与生物群落响应等耦合过程,急需开展多时空尺度相结合的模式识别与综合评价。与浅水型湖泊相比,深水型湖泊(如最大水深>10 m)具有水资源储量大、换水周期长、热力分层稳定、湖滨带不发育等特点,呈现出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本研究应用湖沼学和古湖沼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湖泊-流域-大气的地表系统及其关键过程,结合季节调查、沉积物分析和湖泊对比研究,探讨了深水湖泊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驱动过程及其区域模式,可为云南地区深水型湖泊的生态评估与流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滇西北地区的五个深水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流域开发历史不同的泸沽湖和程海开展湖泊与流域的现代调查,首先识别典型流域植被类型下土壤碳酸盐岩风化速率与湖泊水体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湖泊生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理化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对上述两个湖泊开展沉积物钻孔分析,在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序列基础上,利用不同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水体总有机碳(TOC)、碳氮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重建了流域开发与湖泊环境的变化历史,通过藻类指标(色素、硅藻群落)揭示了生物群落响应的变化模式,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通过同一气候区内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研究,甄别了不同流域开发类型下湖泊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及其对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强度。通过季节调查、沉积物记录分析以及湖泊对比,本研究重建了云南深水湖泊碳循环及藻类响应不同流域开发历史的区域模式,为深水湖泊的生态评价与流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现代调查表明,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与流域植被类型显着有关,湖泊水体无机碳浓度呈现季节变化模式。不同植被类型下泸沽湖流域碳酸盐岩风化速率的差异显着,乔木林中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270.2 mg·m-2·d-1)是灌丛的1.6倍左右(173.7 mg·m-2·d-1)。程海流域不同类型灌木林内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接近,而桉树林内岩石风化速率(16.9 mg·m-2·d-1)显着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90.6 mg·m-2·d-1)。对比泸沽湖的相关结果,程海流域的平均溶蚀速率(77.32±41.67 mg·m-2·d-1)远低于泸沽湖(222.56±64.93 mg·m-2·d-1)。程海流域内的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26%),而泸沽湖流域林地覆盖度约为47%,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结果同样表明,植被的正向演替(即由灌木向森林演替)过程对岩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泸沽湖水体CO32-主要受到流域季节性输入影响,而作为水生生物重要碳源的HCO3-浓度在水体垂直剖面上的变化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在程海中,生物的同化作用同样显着影响了湖泊无机碳的溶解-沉降过程。(2)泸沽湖和程海水体的有机碳循环与藻类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性差异。其中,泸沽湖流域森林覆盖度(47%)显着高于程海(20%),两个湖泊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模式。程海水体叶绿素与DOC呈显着的相关关系(P<0.001,r=0.57),表明湖泊初级生产力是水体有机碳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泸沽湖水体营养盐(TN、TP)浓度在5月份时最高(750.5±161.4μg/L和52.4±43.1μg/L),雨季时期营养盐浓度显着降低(457.6±122.0μg/L和17.9±11.3μg/L);而程海水体营养盐(TN、TP)在雨季(1175.2±230.1μg/L、92.3±65.7μg/L)显着高于旱季(1300.1±440.8μg/L、72.5±45.5μg/L),可能反映了流域地表径流与面源输入(如磷)的影响。泸沽湖水体中嗜氮硅藻全年占优反映了磷限制的湖泊状态,而程海较高的水体pH值促进了喜碱种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优势地位,同时水体高营养含量导致耐污种Nitzschia spp.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水温升高促进了两个湖泊小个体硅藻的增加,反映了水体热力分层对硅藻群落构建的影响。水温、硅酸盐、营养盐浓度是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7.8%、5.7%和10.3%;而水温、电导率和营养盐分别解释了程海水体硅藻群落变化的30.7%,13.7%,6.1%。(3)沉积物记录显示,流域开发的增强显着改变了深水湖泊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长期模式,并与流域开发历史相关。1950年代开始,泸沽湖流域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强度(如磁化率)的快速增加,陆源输入有机碳(水体TOC)和无机碳(沉积物碳酸盐)的同步降低且持续减少(水体TOC由6.6±0.2mg/L降低至3.9 mg/L,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由12.1±1.2%降低至7.2±3.2%)。相反地,程海流域在近250年内土壤侵蚀强度相对稳定、沉积物碳酸盐水平无显着变化,但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叶绿素水平(沉积物色素)和水体TOC水平自1980年代开始快速上升,反映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和内源有机碳的累积。随着泸沽水体TOC浓度的持续降低,水体透明度逐渐增加并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因此,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泸沽湖沉积物有机与无机碳含量,而程海内源有机质的快速积累过程表明其有机碳循环主要受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同时区域气候的变暖导致了湖泊热力分层强度的增加和水动力的减弱,出现了小个体硅藻逐渐占优的相同趋势。(4)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及区域气候变暖显着促进藻类生物量的升高,增加湖泊有机碳汇,而湖泊水文的人为调控(如筑坝建闸等)延长了水体滞留时间、降低水动力条件,促进了碳酸盐的沉降和累积。由于不同流域的干扰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差异,滇西北深水湖泊中气候变暖、水文改造和富营养化过程产生的湖沼学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营养水平是区域尺度上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44.8%。监测数据分析的季节尺度和年际尺度上,湖泊初级生产力主要受营养水平的升高所驱动;而基于沉积物记录的百年尺度上,长期的气候变暖是促进湖泊初级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所述,流域植被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人为水文调控增强共同驱动了百年尺度上滇西北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的变化。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有机与无机碳的输出,而水文调控增强和富营养化则分别对湖泊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埋藏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区域气候的变暖通过增强深水湖泊热力分层过程促使其硅藻群落呈现小型化的特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作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应。因此,对滇西北深水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需要加强流域植被的恢复与污染物的防控,同时需要考虑水文管理模式的优化(如增强水动力条件)和减缓区域变暖生态效应。

罗芳[7](2020)在《三峡库区澎溪河回水区库湾消落带土壤氮磷分布及其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落带经历周期性涨落,既是营养盐的源也是营养盐的汇。受水库水位调动的影响,物质交换在消落带土-水界面十分活跃、其包括了迁移转化、吸附释放等复杂过程。目前干湿交替条件下氮磷素形态的时空变化和源汇关系还不够清楚,因此本论文研究了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库湾氮磷形态及其源汇变化情况,以期为三峡库区整个消落带氮磷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三峡水库水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为三峡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选取典型支流澎溪河库湾回水区消落带土壤为对象,分析落干-淹水条件和不同高程的氮、磷形态含量分布特征。同时,将本论文的研究期(2018-2019年)调查的库湾小流域的落干期-淹水期氮磷形态含量与本课题组在10年前(2010-2011年)所调查的澎溪河流域落干期-淹水期所调查的氮磷形态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水库调度运行下十年前后氮磷含量及形态分布变化。此外,利用简化的通量模型分别估算落干和淹水条件下消落带土壤的交换通量,并通过开展室内土壤柱状样模拟实验,分析不同的因素对消落带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消落带土壤pH值整体上处于中性偏弱碱性水平;土壤有机质(Soils organic matter,SOM)含量超过40 mg/g,且SOM在145-155m高程段含量最高,表明淹水有利于SOM的累积;碳氮比(C/N)的大于25,土壤有机碳腐殖化程度低、氮矿化程度低,且SOM来源可能是陆源植物残体。(2)本研究中,有机氮(Organic nitrogen,ON)均为主要氮素形态,2018年和2019年各无机氮(Inorganic nitrogen,IN)含量的占比排序分别为: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和NO2--N>NH4+-N>NO3--N。2018-2019年淹水期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NO2--N呈增加的趋势,而NH4+-N和NO3--N呈极显着下降(p<0.01)。在2019年落干期,TN含量呈极显着降低(p<0.01),而NO3--N含量呈极显着增加(p<0.01),NH4+-N和NO2--N无明显变化。与10年前的数据对比,发现TN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两年间TN增长和降低的幅度差异较大。随着高程的升高,消落带土壤TN呈递增的趋势,NO3--N和NH4+-N含量均呈递减的趋势,而NO2--N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与175m以上土壤对比,NH4+-N和NO3--N含量低于对照土壤,这可能与受干湿交替影响的土壤环境因素改变有关。相关分析表明,在某种程度上,SOM的输入、pH值和C/N可能会影响氮形态的分布。(3)本研究中,无机磷(Inorganic phosphorus,IP)占全磷(Total phosphorus,TP)中占比最大,钙结合态磷(Calcium bound phosphorus,Ca-P)在IP中占比最大。消落带土壤TP、IP、Ca-P含量在2018年落干期呈降低趋势,这与淹水期和2019年落干期的变化规律相反。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OP)、铁铝结合态磷(Iron-aluminum bound phosphorus,Fe/Al-P)、生物有效磷(active phosphorus,BAP)含量在2019年落干期有降低趋势外,其余时期均无明显变化。与10年前数据对比,发现消落带土壤TP及各磷形态呈截然不同的规律,这可能与干湿交替的频次、土壤的背景值、植被生长状况等有关。不同高程水平上,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含量为Ca-P>OP>Fe/Al-P。消落带土壤TP、IP、Ca-P含量随高程降低呈递减趋势,而Fe/Al-P、BAP含量呈递增趋势,OP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中TP、Ca-P含量在消落带各水位高程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频繁干湿交替会增加活性磷含量,且再次覆水会增加活性磷释放风险。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消落带土壤TP含量主要来自Ca-P,且SOM和C/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Fe/Al-P的含量。(4)2018年落干期消落带土壤氮磷通量表示为FN落干期2018(28)-2.92t,全磷通量FP落干期2018(28)2.15t;2019年落干期氮磷通量为FN落干期2019(28)5.85t,全磷通量FP落干期2019(28)-1.68t。2018-2019年淹水期消落带土壤氮磷通量为:全氮通量FN淹水期(28)-2.2t,全磷通量FP淹水期(28)-6.75t。在经历一个淹水期两个落干期后,消落带全氮通量减少了0.73 t,全磷通量增加了6.28 t。(5)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可得,随着温度的升高,硝态氮和无机氮的交换通量表现为由源到汇再到源;铵态氮的交换通量始终表现为汇;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始终表现为汇。随pH值的增加,硝态氮和无机氮的交换通量始终表现为源,铵态氮表现为由源到汇;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始终表现为汇。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氮及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均随上覆水浓度的增加表现为由源转汇。

李旺[8](2019)在《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泥沙淤积及水环境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对于库区来说,其水体流速较低,大量泥沙在进入库区后由于水体条件的改变而落淤,并且这些泥沙在不断地落淤过程中会吸附水体中的营养盐物质,造成各水库底泥成为氮、磷的贮备库,使得水体内源污染增加。这些变化不仅会对湖库通航、水库调水防洪能力等造成影响,还会对湖库的水质、水域生态环境等都产生负面影响。为研究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对磷等污染物的吸附/释放特性,采集了三峡库区典型弯道河段(忠县段)的泥沙样本,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各因素下三峡库区泥沙的絮凝特征及磷的吸附/释放规律,得出了以下结论:(1)剪切率值对泥沙絮体的粒径分布有较大影响,随剪切率值增大(35.5s-1255.8s-1)粒度分布曲线发生左移,大粒径絮体体积分数明显降低,小颗粒泥沙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在剪切率G值较高时,曲线明显变宽,峰值降低,说明随剪切率的增加,泥沙颗粒发生了明显分散,粒径较大的泥沙絮体含量减少,同时细微颗粒泥沙含量增幅加大,泥沙的粒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2)不同浓度下(0.5g/L-2.0g/L)的泥沙颗粒在絮凝平衡后其絮体级配有明显差异。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能够增大泥沙颗粒的碰撞效率,级配曲线明显右移,粒径分布范围减小,大颗粒絮体占比增大,泥沙絮凝程度呈增加的趋势。颗粒粒径对于絮凝也有较大影响,以泥沙絮凝度Fn随特征粒径dn的变化来研究颗粒絮凝情况,发现随着特征粒径的增大,泥沙颗粒的絮凝度不断减小,即泥沙颗粒粒径越小,泥沙颗粒的絮凝效果越好。泥沙絮凝度Fn与特征粒径dn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随特征粒径dn的增加,絮凝度Fn呈指数型减小。絮凝实验结果显示,随有机质浓度的升高,细微颗粒泥沙占比明显减小,而大颗粒絮体占比增加。说明有机质可以促进颗粒间的架桥作用,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颗粒间的絮凝效果增强。(3)泥沙对磷的吸附及释放呈明显的先快后慢过程。泥沙浓度越高,泥沙对磷的总吸附量越大,而且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0.5g/L-2.0g/L),吸附普遍趋于更早达到平衡,但单位泥沙的磷吸附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存在“固体浓度效应”。另外,泥沙浓度越高,磷的总释放量越高,但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其单位泥沙的磷释放量发生下降,认为在低泥沙浓度下,单位泥沙有更大的吸附量和更强的吸附性能以阻碍自身所携带磷的释放。平衡吸附量与扰动强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扰动的增加,泥沙吸附/释放能力变强,平衡吸附/释放量及最大吸附/释放容量增加。有机质的存在能够影响泥沙颗粒的表面形态及微孔特性,从而影响单位泥沙颗粒对磷的吸附量,有机质含量越高,单位泥沙吸附量越高,且吸附时间越长,其差异越明显,但在释放实验中发现且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其磷释放量随之减小。无论是用来模拟动力学过程的Pseudo-first-order、Pseudo-second-order、Elovich模型,还是用来模拟等温吸附过程的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模型,都能够较好地对泥沙颗粒吸附/释放磷的过程进行模型,并对泥沙颗粒的最大吸附容量、平衡吸附容量等数据进行预估,但各模型之间对于反应趋势的判断及终点预估存在差异。

吴根林[9](2019)在《蚌湖磷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磷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元素,其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和有效性对湖泊富营养化状态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鄱阳湖水质逐年下降,研究鄱阳湖水体和沉积物磷的行为对湖泊水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鄱阳湖边缘性天然湖泊-蚌湖为例,选取蚌湖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水体及沉积物,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和沉积物磷形态SMT提取法研究了水体和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并利用ArcGIS空间插值法得出了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生物有效性;同时探讨了水体有效磷与磷形态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沉积物磷组分对生物可利用磷的影响,并分析了沉积物磷生物有效性释放风险。得出以下结论:(1)蚌湖丰水期水体TP含量在0.0400.283mg/L之间,整体以颗粒态磷(PP)为主,占TP含量的64.03%,溶解性活性磷(SRP)含量最低,占TP含量的13.80%。枯水期水体TP含量在0.1100.209mg/L之间,PP占TP含量的59.65%,溶解性有机磷(DOP)含量最低,含量范围为0.0100.039mg/L,占TP含量的14.63%。空间分布上,丰水期水体PP、DTP、DOP、SRP均在靠近赣江、修河汇合水入湖附近出现高值。枯水期PP含量表现出湖区周边含量高于湖中央含量;DTP、SRP含量分布为北湖区高于南湖区;DOP含量的空间分布与SRP相反,呈现出南湖区高于北湖区。不同形态磷含量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此差异由外源污染输入、蚌湖独特的水文特征及地形、周边人为活动等因素共同决定。(2)对蚌湖水体生物有效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丰水期水体BAP含量介于0.0190.148mg/之间,平均含量为0.058mg/L;枯水期水体BAP含量为0.0560.140mg/L,平均含量为0.094mg/L,BAP含量总体较丰水期明显上升。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BAP与TP、DTP、SRP、DOP、PP均存在显着相关性,不同形态磷通过各种转化作用均对有效磷产生影响。丰水期水体BAP占TP的54.30%,枯水期BAP占TP的57.70%,即水体总磷的一半左右是生物有效磷。水体中各形态磷占TP的比重存在差异,通过对BAP的监测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预测水质状况。(3)蚌湖沉积物TP含量变化范围在192.27518.42mg/kg之间,主要以IP形式存在,占总磷含量的66.17%,而IP又以NaOH-P为主,含量在92.59367.78mg/kg之间,占无机磷的70.34%,主要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HCl-P的含量范围为23.04111.55mg/kg,占无机磷的23.05%,稳定性较高,是IP的重要组成部分。OP的含量范围为71.14264.47mg/kg,占总磷含量的19.49%50.00%。各形态磷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IP与NaOH-P含量空间分布较为一致,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主要与外源性磷输入有关;OP含量空间分布较为平均,部分区域相对较高,主要受水生植物枯萎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4)蚌湖沉积物AAP含量变化范围为96.81387.35mg/kg,平均含量为243.57mg/kg,占TP含量的50.35%74.72%。AAP含量大致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入湖河口处AAP大量富集,受入湖水体携带污染影响较大,人为影响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NaOH-P与AAP显着正相关,对生物有效磷的贡献最大。蚌湖沉积物有效磷含量低于富营养化湖泊,但有效磷占总磷的比重为61.34%,高于富营养化湖泊有效磷占比,沉积物磷的潜在释放风险较大,为了更有效地降低沉积物磷的释放风险,沉积物磷控制技术不仅应注重降低总磷,而且应密切关注生物可利用磷的去除和控制。

孙亚楠[10](2018)在《缓滞水体生物膜曝气-生态浮床组合净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小河流的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其来流量小、流速缓慢,成为缓滞水体,因此自净能力弱,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本文以缓滞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河流净化技术的研究成果,开发出生物膜曝气-生态浮床立式组合净化装置。生物膜曝气反应器(MABR)是利用气体分离膜作为生物膜附着的载体并为之供氧,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生态浮床由于其良好的生态性和经济性而常被用于河道治理中。本研究将MABR技术与生态浮床技术组合,并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其对水体修复的效果。通过不同类型装置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发现,与单独MABR、单独生态浮床及未加处理措施河水相比,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水体NH4+-N、TN、TP和CODMn的净化效果显着。结果表明,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MABR、生态浮床和河水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8%、96.6%、66.6%和48.5%;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34.74%、26.95%、19.26%和9.58%;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60.73%、33.9%、86.95%和38.5%;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78%、53%、58%和40%。此外,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水体DO,并抑制叶绿素a浓度,可大幅提高水体透明度。通过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发现,以植物作为净化主体的生态浮床,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综合多个指标来看,5m/h的低流速为生态浮床的最佳水动力;适当提高流速有利于提高MABR中的反应效率,针对氮素的去除,以15m/h为最佳,若针对TP或CODMn的去除,则在5m/h的低流速下更好;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在高流速水动力条件下的受影响程度较小,这使其适用的范围更广。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MABR和生态浮床在其最佳水动力条件下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9.29%和98.43%;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46.53%、30.08%和36.63%;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96.43、99.29%和93.85%;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99.73%、92.72%和85.67%。通过不同布设间距的试验研究发现,在10m/h流速下布设间距对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CODMn和TP浓度的影响较小,对比各工况结果,认为2m的布设间距为最佳。固定10m/h水动力条件和2m间距下的试验结果为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的净化效果,以月牙河实测水质为净化主体,设计了组合装置的布置方案,假设每套装置的长度为1.5m,沿河道纵向共需布设280套,沿河宽方向,每5m布置一排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共需布设6排。

二、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黑河水体-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对流域氮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筑坝蓄水对流域氮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梯级水库滞留效应影响因素及释放通量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象水文
        2.1.4 水资源及社会状况
        2.1.5 梯级开发现状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布设
        2.2.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3 分析方法
第3章 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3.1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3.1.1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特征
        3.1.2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时间分布特征
    3.2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异性
        3.2.1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空间分异性
        3.2.2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时间分异性
    3.3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3.4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沉积物氮磷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4.1 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4.2 沉积物污染指数评价
    4.3 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讨论
        4.4.1 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4.2 氮磷营养盐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转化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对水体-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
    5.1 土地利用状况
    5.2 土地利用与氮磷营养盐的相关性分析
    5.3 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磷营养盐的解释度分析
    5.4 氮磷营养盐分布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机理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筑坝蓄水对营养盐滞留效应及释放通量研究
    6.1 滞留效应分析
        6.1.1 径流量
        6.1.2 浓度滞留率
        6.1.3 输送通量
    6.2 氮磷营养盐垂向分布及释放通量计算
        6.2.1 氮磷营养盐的垂向分布
        6.2.2 释放通量计算
        6.2.3 环境因子的垂向分布
    6.3 滞留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湖泊富营养化与沉水植被演变
        1.1.1 湖泊富营养化
        1.1.2 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被演变
        1.1.3 影响沉水植被的主要因素
    1.2 富营养化对湖泊水体光环境的影响
        1.2.1 影响水体光环境的主要因素
        1.2.2 富营养化水体光衰减特征
    1.3 沉水植被对光环境改变的响应与适应
        1.3.1 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3 水生植物对光环境改变的适应策略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关键科学问题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1.4.5 研究意义
第2章 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的水下光环境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湖泊
        2.2.2 水环境因子的测定
        2.2.3 水体富营养化分级评价
        2.2.4 水下光环境的测定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长江中下游湖泊湖沼学特性及优势沉水植物分布
        2.3.2 湖泊富营养化指数
        2.3.3 水下光环境特征
        2.3.4 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子
        2.3.5 水体环境因子与水下光环境多元回归分析
        2.3.6 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2.4 讨论
        2.4.1 低透明度水体蓝光衰减大于红光
        2.4.2 水体环境因子对水下光环境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营养化湖泊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水体指标测定
        3.2.2 沉水植物采集
        3.2.3 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3.2.4 形态性状测定
        3.2.5 生理指标测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水下光环境与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线性关系
        3.3.2 水体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丰富度的影响
        3.3.3 水下光环境—功能性状—丰富度结构方程模型
    3.4 讨论
        3.4.1 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3.4.2 水下光环境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水植物群落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正反馈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沉水植物采集
        4.2.2 功能性状测定
        4.2.3 水体环境指标测定
        4.2.4 沉水植物分类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3.2 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3.3 不同叶片形态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4 讨论
        4.4.1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4.2 不同叶片形态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步骤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光合色素含量
        5.3.2 营养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
        5.3.3 形态性状
        5.3.4 生长策略
    5.4 讨论
        5.4.1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光合性状的影响
        5.4.2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营养性状的影响
        5.4.3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形态性状的影响
        5.4.4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生长策略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

(3)以鲢鳙鲴为核心的微宇宙构建及氮磷迁移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经典生物操纵
        1.2.2 非经典生物操纵
        1.2.3 微宇宙系统
        1.2.4 稳定同位素技术与氮的迁移转化
        1.2.5 磷的迁移转化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鲢、鳙鱼
        2.1.2 细鳞斜颌鲴
        2.1.3 62Dm大型溞
        2.1.4 铜绿微囊藻
        2.1.5 实验药剂
    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2.2.1 实验装置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主要测试方法
        2.3.1 常见水质理化指标
        2.3.2 藻细胞密度
        2.3.3 摄食消化率与肠道消化酶
        2.3.4 同位素处理检测
        2.3.5 微生物群落检测
    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鲴鱼摄食消化微囊藻的机理研究
    3.1 实验设计
    3.2 温度对摄食率、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鲴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宇宙的构建及氮素的迁移转化
    4.1 微宇宙的构建
    4.2 实验设计
    4.3 各组水质与藻类研究
    4.4 沉积相微生物群落研究
        4.4.1 样品采集与检测
        4.4.2 多样性与差异性研究
        4.4.3 微生物群落研究
    4.5 氮素的迁移转化研究
        4.5.1 水相、生物相和沉积相~(15)N同位素含量变化研究
        4.5.2 微宇宙中各相~(15)N同位素储存量变化研究
        4.5.3 氮素迁移转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温度与扰动方式对微宇宙的影响及磷的迁移转化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条件设置
        5.1.2 沉积相磷形态提取
    5.2 各微宇宙实验组水质与藻类变化研究
    5.3 各实验组水相中磷与沉积相总磷的变化研究
        5.3.1 水相中磷研究
        5.3.2 沉积相中的总磷研究
    5.4 各组沉积相中磷形态和含量的变化研究
        5.4.1 沉积相中各形态无机磷
        5.4.2 沉积相中各形态有机磷
    5.5 沉积相微生物研究
        5.5.1 磷相关菌属群落变化研究
        5.5.2 微生物菌属与不同磷形态变化相关性研究
    5.6 磷素迁移转化规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2013-2020年乌梁素海水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1.2.2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自然概况
        2.1.2 流域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水文气候特征
        2.1.4 生态治理历程
    2.2 实验方法
        2.2.1 监测点布设
        2.2.2 水质监测指标的选择及测定
    2.3 室内外实验过程
3 典型水质指标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3.1 典型指标时间变化特征
        3.1.1 TN时间变化特征
        3.1.2 TP时间变化特征
        3.1.3 Chl.a时间变化特征
        3.1.4 SD时间变化特征
        3.1.5 COD时间变化特征
    3.2 典型水质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3.2.1 TN空间分布特征
        3.2.2 TP空间分布特征
        3.2.3 Chl.a空间分布特征
        3.2.4 SD空间分布特征
        3.2.5 COD空间分布特征
    3.3 小结
4 乌梁素海湖泊水质评价
    4.1 评价方法
        4.1.1 综合营养指数法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 评价结果
        4.2.1 综合营养指数法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小结
5 乌梁素海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1 湖泊水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5.1.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5.1.2 主成分分析结果
    5.2 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5.3 水环境修复与治理措施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富营养化防控研究现状
        1.2.1.1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机制
        1.2.1.2 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机制
        1.2.1.3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方案研究进展
        1.2.2 稳态理论研究进展
        1.2.2.1 稳态理论内涵
        1.2.2.2 稳态转换驱动因子
        1.2.2.3 稳态转换阈值与机制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洞庭湖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径流和水系连通特征
    2.2 监测方法
        2.2.1 样点布设
        2.2.2 监测指标及频率
        2.2.3 理化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浮游藻类干重
        2.3.2 沉水植物和藻类干重比值
        2.3.3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2.3.4 水系连通性指数
第三章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洞庭湖水文水动力变化特征
        3.2.1 水位过程线变化过程
        3.2.2 水体流速时空分布特征
        3.2.3 水体深度时空分布特征
        3.2.4 浊度时空分布特征
        3.2.5 水系连通特征
    3.3 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
        3.3.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3.3.2 氮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3.3.3 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
        3.3.4 叶绿素时空分布特征
        3.3.5 高锰酸盐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3.3.6 水体透明度时空分布特征
    3.4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洞庭湖草、藻稳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前言
    4.2 浮游植物干重时空演变特征
        4.2.1 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4.2.2 不同空间浮游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4.3 沉水植物干重时空演变特征
        4.3.1 不同水文期沉水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4.3.2 不同湖区沉水植物干重分布特征
    4.4 洞庭湖生态系统多稳态现象验证
    4.5 小结
第五章 洞庭湖生态系统“草-藻”稳态转换驱动因素及其阈值研究
    5.1 前言
    5.2 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驱动因子分析
    5.3 洞庭湖草-藻稳态转换阈值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系统响应的时空模式
        1.1.2 沉积物代用指标
        1.1.3 云南深水湖泊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搜集和样品采集
        2.2.1 水质调查数据及遥感数据搜集
        2.2.2 区域气候数据
        2.2.3 湖泊水质及水体硅藻样品采集
        2.2.4 标准溶蚀试片法
        2.2.5 沉积物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水质指标的测试分析
        2.3.2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分析
        2.3.3 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2.3.4 硅藻样品处理与分析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近百年来泸沽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对流域植被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3.1 泸沽湖概况
        3.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3.1.2 泸沽湖区域气候特征
        3.1.3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3.2 泸沽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3.3 泸沽湖现代水体环境变化特征
        3.3.1 泸沽湖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3.3.2 泸沽湖水环境垂直变化的季节特征
        3.3.3 泸沽湖水体有机碳、无机碳变化特征
    3.4 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3.4.1 泸沽湖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3.4.2 泸沽湖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3.4.3 泸沽湖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3.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3.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3.4.6 泸沽湖现代过程小结
    3.5 泸沽湖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3.6 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3.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变化特征
        3.6.2 湖泊碳循环响应流域植被退化的长期模式
        3.6.3 沉积物总氮对湖泊营养富集历史的响应
        3.6.4 流域植被退化与湖泊碳循环响应的模式分析
        3.6.5 藻类生产力及硅藻群落结构的变化历史
    3.7 泸沽湖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3.7.1 植被退化与气候变暖对泸沽湖碳循环变化的驱动作用评价
        3.7.2 植被退化及气候变暖驱动泸沽湖藻类的长期模式
        3.7.3 喀斯特地区碳循环以及森林管理的研究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程海生态环境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模式
    4.1 程海概况
        4.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4.1.2 程海区域气候特征
        4.1.3 程海湖泊水位及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4.2 程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4.3 程海水体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4.3.1 程海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程海水环境季节性分层变化特征
        4.3.3 程海水体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4.4 程海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4.4.1 程海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4.4.2 程海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4.4.3 程海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4.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4.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4.4.6 程海现代过程小结
    4.5 程海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4.6 程海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成的变化特征
        4.6.2 湖泊有机碳与无机碳循环的变化特征
        4.6.3 沉积物总氮与氮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4.6.4 流域开发与程海碳循环响应的主要特征
        4.6.5 藻类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历史
    4.7 程海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4.7.1 程海流域开发与富营养化对湖泊碳循环的驱动机制
        4.7.2 程海流域开发、富营养化及气候变暖对硅藻群落变化的影响评价
        4.7.3 程海长期变化小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
    5.1 区域气候与湖泊水环境特征
        5.1.1 区域气候特征
        5.1.2 三个深水湖泊概况与研究现状
    5.2 滇西北深水湖泊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特征
        5.2.1 湖泊水文波动历史
        5.2.2 不同营养水平下湖泊碳循环的变化历史
        5.2.3 茈碧湖、海西海和洱海藻类变化特征
    5.3 不同时间尺度上深水湖泊藻类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特征
        5.3.1 季节尺度
        5.3.2 近30年尺度
        5.3.3 百年尺度
    5.4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模式探讨
        5.4.1 滇西北地区流域开发与深水湖泊环境变化的长期特征
        5.4.2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碳循环的时空模式
        5.4.3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藻类变化的时空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图版1:泸沽湖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图版2:程海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三峡库区澎溪河回水区库湾消落带土壤氮磷分布及其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三峡库区回水区研究进展
        1.3.2 三峡库区消落带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采样点的设置
        2.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3 消落带土壤分析方法
        2.3.1 消落带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2.3.2 消落带土壤磷素的测定
        2.3.3 消落带土壤氮素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消落带土壤氮素分布特征
    3.1 消落带土壤基本理化特征
        3.1.1 研究区域内消落带土壤pH值
        3.1.2 消落带土壤SOM含量
        3.1.3 消落带土壤C/N
    3.2 消落带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3.2.1 落干-淹水条件下消落带土壤氮形态及含量分布
        3.2.2 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氮形态及含量分布
    3.3 消落带土壤基本理化特征与氮形态相关性分析
    3.4 小结
4 消落带土壤磷素分布特征
    4.1 消落带土壤磷含量及分布特征
        4.1.1 落干-淹水条件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及含量分布
        4.1.2 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及含量分布
    4.2 消落带土壤基本理化特征与磷形态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5 消落带土壤氮磷交换通量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1 落干-淹水期消落带土壤氮磷通量估算
        5.1.1 落干期消落带土壤通量估算
        5.1.2 淹水期消落带土壤通量估算
    5.2环境因素控制下的室内柱状模拟实验
        5.2.1 供试土壤
        5.2.2 实验方法
    5.3 不同环境因素对消落带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影响
        5.3.1 不同环境因素对消落带水土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影响
        5.3.2 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对消落带水土界面PO_4-P交换通量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展望
        6.2.1 创新点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8)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泥沙的絮凝行为
        1.2.2 吸附与释放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方案
        2.1.1 絮凝实验
        2.1.2 吸附-释放实验
    2.2 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2.2.1 泥沙参数测量方法
        2.2.2 吸附释放参数测量及计算方法
第三章 泥沙颗粒絮凝影响因素分析
    3.1 含沙量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2 扰动强度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3 泥沙粒径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4 有机质含量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沙对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
    4.1 扰动对泥沙吸附-释放磷的影响
        4.1.1 动力学吸附
        4.1.2 等温吸附
        4.1.3 动力学释放
    4.2 含沙量对泥沙吸附-释放磷的影响
        4.2.1 动力学吸附
        4.2.2 等温吸附
        4.2.3 动力学释放
    4.3 有机质含量对泥沙吸附-释放磷的影响
        4.3.1 有机质与泥沙颗粒性质
        4.3.2 动力学吸附
        4.3.3 等温吸附
        4.3.4 动力学释放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9)蚌湖磷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磷的来源
        1.2.2 磷的存在形式
        1.2.3 磷的迁移和转化
        1.2.4 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3 实验方法
        2.3.1 水体氮磷营养盐的分析测定方法
        2.3.2 沉积物磷形态测定方法
        2.3.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第3章 蚌湖总磷变化特征
    3.1 水体理化参数变化特征
    3.2 蚌湖水体氮磷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3.2.1 蚌湖水体氮、磷含量时间分布特征
        3.2.2 蚌湖水体氮、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3.3 蚌湖沉积物总磷空间分布特征
    3.4 蚌湖污染来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蚌湖水体磷形态特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
    4.1 水体磷营养盐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4.1.1 蚌湖水体磷营养盐形态及结构组成
        4.1.2 丰水期蚌湖水体各形态磷空间分布特征
        4.1.3 枯水期蚌湖水体各形态磷空间分布特征
    4.2 蚌湖水体生物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4.2.1 水体生物有效磷含量特征
        4.2.2 水体有效磷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 水体有效磷对富营养化的指示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蚌湖沉积物磷形态及有效性研究
    5.1 沉积物磷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5.1.1 蚌湖沉积物磷形态及结构组成
        5.1.2 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5.2 蚌湖沉积物生物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5.3 磷组分对生物可利用磷的影响
    5.4 沉积物磷生物有效性释放风险分析
        5.4.1 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积物生物有效磷特征
        5.4.2 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沉积物中磷释放风险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蚌湖总磷变化特征
        6.1.2 蚌湖水体磷形态特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
        6.1.3 蚌湖沉积物磷形态及有效性研究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缓滞水体生物膜曝气-生态浮床组合净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河道治理技术研究综述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2.3 生物方法
        1.2.4 生态方法
        1.2.5 生态浮床技术
        1.2.6 MABR技术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2.1 试验方案设计
        2.1.1 不同类型装置的净化试验
        2.1.2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净化试验
        2.1.3 不同布设间距下的净化试验
    2.2 物理模型装置构建
        2.2.1 小尺度物理模型
        2.2.2 大尺度物理模型
    2.3 试验材料及检测方法
        2.3.1 生态浮床的制作及选择
        2.3.2 生物膜丝的安装及挂膜
        2.3.3 试验用水的配制
        2.3.4 分析检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类型装置的净化效果研究
    3.1 不同装置对DO的影响
    3.2 不同装置对氮素的净化效果
    3.3 不同装置对TP的净化效果
    3.4 不同装置对COD_(Mn)的净化效果
    3.5 不同装置对叶绿素a的影响
    3.6 不同装置对水体表观色度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水条件下的净化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
        4.2.1 生态浮床对氮素的净化效果
        4.2.2 生态浮床对TP的净化效果
        4.2.3 生态浮床对COD_(Mn)的净化效果
    4.3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MABR的净化效果
        4.3.1 MABR对氮素的净化效果
        4.3.2 MABR对 TP的净化效果
        4.3.3 MABR对 COD_(Mn)的净化效果
    4.4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的净化效果
        4.4.1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氮素的净化效果
        4.4.2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TP的净化效果
        4.4.3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COD_(Mn)的净化效果
    4.5 不同布设间距下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的净化效果
        4.5.1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氨素的净化效果
        4.5.2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TP的净化效果
        4.5.3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COD_(Mn)的净化效果
        4.5.4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对DO的影响
    4.6 MABR-生态浮床组合装置的布置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情况及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四、水动力过程后湖泊水体磷素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河水体-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孔德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D]. 刘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3]以鲢鳙鲴为核心的微宇宙构建及氮磷迁移转化[D]. 张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2013-2020年乌梁素海水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D]. 周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5]基于稳态理论的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及其稳态转换阈值研究[D]. 沈旭舟.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6]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D]. 刘园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三峡库区澎溪河回水区库湾消落带土壤氮磷分布及其通量研究[D]. 罗芳. 重庆三峡学院, 2020
  • [8]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D]. 李旺.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蚌湖磷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 吴根林. 南昌大学, 2019(02)
  • [10]缓滞水体生物膜曝气-生态浮床组合净化效果研究[D]. 孙亚楠. 天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水动力过程后湖水磷的变化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