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汉族语言风俗

连山汉族语言风俗

一、连山汉族的语言与习俗(论文文献综述)

余娅仙[1](2021)在《富源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一个创新议题,且持续深入,地方文化成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且各具特色。富源地方文化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也可以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出一份力,起到培养当地学子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与语文素养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开展对家乡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本文以相关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支撑,在科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与策略指导下,将收集整理到的富源地方文化资源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探讨将其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运用方法。本文以云南富源县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包含了选题的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地方文化资源适用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和意义。第二章整理分析了富源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分类,进而阐述其地方文化特色。第三章指出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原则,进而从教师、学生、资源转化、开发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开发与利用策略。第四章在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个板块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运用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关昌豹[2](2021)在《文化基因视角下广东连山壮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居是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工匠技艺、审美观念和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智慧。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作为广东壮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广东壮族传统民居的诞生和繁衍之地。然而,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连山壮族传统民居数量正在锐减,大量具有宝贵民族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遭到破坏,亟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的策略。首先,本文对连山自然环境特征及壮族历史文化背景进行阐述,并对连山壮族传统民居进行梳理及分析,对传统村落中的祠堂、古墓、休憩亭等其他遗存进行汇总,对连山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整体的基础把握。其次,引入文化基因理论,将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进行特异性比对,解析文化基因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平面类型、构成要素、结构构成及装饰艺术四个层次对民居文化基因进行表征分析,对建筑的表象特性进行梳理解析。从显性载体文化基因和隐性载体文化基因两个方面提取建筑底层作用规律的传统民居文化基因因子,构建建筑文化基因图谱。最后,分析梳理传统民居的现状和保护困境,从实际案例入手,探索连山壮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适宜性方法。连山壮族传统民居调研的大量基础数据可为当地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保存和建筑的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是对广东壮族传统建筑这一领域研究的丰富和补充。结合建筑文化基因的研究成果,探索壮族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保护与传承的新形式,这也为其它地区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参考。

冀晶娟[3](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张小龙[4](2020)在《勾漏片粤语连山话疑问句研究》文中认为勾漏片粤语分布在两广地区的交接地带,从语言本体来看属于比较古老的粤语,对于粤语史而言研究价值很高,但相比广府片粤语,勾漏片粤语的语法研究还非常薄弱,特别是地处粤西北地区的勾漏片粤语连山话,本文选取连山话的疑问句作为研究对象,以丰富连山话的语法研究成果。本文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语料,并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实验语音学、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系统、深入的描写分析。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分为五小节,分别介绍连山县简况、本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为正文,共有五章组成:第一章对是非问进行描写,主要从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这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分析。第二章是对正反问进行描写,主要是对“VP-Neg-VP”和“VP-Neg”问句、重叠式问句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是对特指问的疑问代词系统、表疑类型以及它的简略形式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是描写选择问的结构类型以及选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第五章是将连山话的疑问句和广州话的疑问句进行类型学方面的比较研究。第三部分为本文结语,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创新点以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收集和整理语料时注重多样的语料获取途径,如录制连山的山歌、记录连山新闻中的方言对话等;本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首次对连山话的疑问句进行系统、深入的考察分析。勾漏片粤语的语法研究比较薄弱,本文还可以为勾漏粤语的研究提供新的方言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粤语研究的“西进”力度。

卫梦梦[5](2020)在《哈尼族与汉族年俗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分别创造了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又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而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传统节日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性展示。民族节日是一种普遍的民俗事象,它集中体现了不同民俗主体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特点。对于哈尼族与汉族来说,“米索扎节”十月年与农历春节都是关于年终岁时的节日,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泛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观念下的传统农耕祭祀节日,也是庆祝时气变化、季节更替与新旧转化的自然性节日。哈尼族“米索扎节”十月年与汉族春节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俗仪式,这些民俗仪式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探究民俗仪式的文化象征意义与社会功能是理解、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哈尼族“米索扎节”十月年与汉族春节的年俗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法,进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勐先乡宣德村管辖的蚌扎村寨这一传统哈尼族村寨,参与体验哈尼族十月年的各项习俗;借助无结构式访谈法搜集关于哈尼族十月年习俗起源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深入挖掘哈尼族十月年习俗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形成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运用功能分析法分析哈尼族十月年习俗的功能,并与汉族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本研究通过对哈尼族十月年与汉族春节的备年习俗、过年习俗、拜年习俗与完年习俗的梳理,将哈尼族与汉族的年俗从主题上详细地划分为除旧与净化、祭祀与感念、团聚与共享、交流与沟通、占卜与寄望五个主题,以同一主题下哈尼族与汉族不同习俗的对比与分析为主要内容,综合采用文化生态观中文化地理理论与文化适应理论的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方法分析年俗差异的根源。从民俗所满足的人的需要与民俗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哈尼族十月年与汉族春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表现出身体与精神上的调整与休憩的功能;对民族成员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展示与传承功能;凝聚家庭关系、宗族关系或村寨共同体关系的整合功能。两族年俗功能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哈尼族年俗具有谋求村寨安全与展示村寨军事实力的功能。哈尼族与汉族年俗的功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族年俗仪式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总结这种差异,可以将哈尼族十月年表述为:根植于半游牧半耕作的文明形态下的村寨整体性节日;而汉族春节是以中原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从家庭内部到宗族关系与地缘关系,逐渐扩散至整个汉族社会的节日。而哈尼族年俗仪式之所以与汉族不同,并且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基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半游牧半耕作的高原“游耕文化”与精耕细作的中原农耕文化的差别,以及哈尼社会与汉族社会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村寨集体主义行动逻辑与家庭本位观念。

李雯雯[6](2020)在《广东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属于我国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一直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居民在其中独特的自然环境经过多年生产和生活,与各地各异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村落景观,也由此构成了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景观。大部分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在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研究重点落在村落的物质层面,尤其集中在对当中单体的保护,而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整体研究缺乏重视。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浪潮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个快速更新发展的时代中变得格格不入,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思考:文化是民族村落的精神核心,如何合理传承民族优良文化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兼顾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实现文化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一个新的研究挑战。本文以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下称连山县或连山)中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传承和发展当地壮族、瑶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为根本目的,对当地文化景观基础进行详细地系统性研究,经过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广东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的各种类型及典型代表的表达形式和价值特性,指出当地文化景观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尝试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和发展的原则与策略。基于对研究背景的分析,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研、案例解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以“文化景观”概念为出发点,基于村落文化空间、生态文化保护等理论基础,结合大量的调研资料,对连山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生态环境、村落空间形态、传统建筑特点、民间传统习俗、特色民族符号、民族民间信仰等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详细解析,总结出其重点价值与特性,提出目前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各项挑战。然后根据实例研究中传承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各类典型文化景观的活态利用及传承和发展的途径,如保护和营造自然信仰空间,分析和利用植物景观资源的、传承和创新生活文化空间、挖掘并运用符号文化景观、在景观设施中融入地域性表达等多种方法。最后,由对传承和发展途径进行总结,上升到原则和策略的探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和保护应秉持完整保护原则、动态弹性原则、延续性原则和人性化原则;总结归纳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和发展的策略:一是注重空间形态的更新发展,二是村落建设中融入地域性设计,三是加强传承载体的保护管理,四是完善传统文化管理及推广。连山的壮乡瑶寨不仅是现代社会中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村落,更是孕育着当地千年文化的物质空间,其景观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文化遗产。通过上述研究,丰富了连山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特性研究,同时提供合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建议。文化景观的传承和发展以当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得以完整保护为基础,实现以保护促进传承,以传承促进发展,全面促进连山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曾征[7](2020)在《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科技革命震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格局,包括面具文化在内的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发展也不例外。要化解古老神秘的湘西傩面具发展的这一危机,并使之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而出新,从中架设出健康的、持续的、放眼于未来的新的发展构架,是本论文选题的立意。基于这一立意,本论文以史籍记载、近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就、媒界资料等诸多文本为基础,对湘西的傩面具艺术的源流与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萃取其中的重要成就与论点并化为论文的背景基础;以二十多次田野实地调研和校级、部级(《关于湘西“咚咚推”傩面具的调研报告》推荐为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成果)等项目研究成果,生成对湘西傩面具发展史料不足的补缺;形成对创新发展机遇的发现、新的经验总结与发展途径的确立;提出立足当下、放眼于未来发展的创建性构架。为此本论文以下述四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简要陈述了由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①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构成人们争生存、求发展的生命观,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其中,原始宗教与楚韵巫风成为面具文化天然的深厚土壤;奇异诡谲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民众对自身生活时空的玄想心理;靠山吃山、沿河而居的狩猎或渔猎经济生产方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五溪蛮地”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争霸战争、胜扩疆土带来的民族与人口失栖迁徙所形成的“文化板块漂移”①效应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面具发展、变迁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湘西人的精神思维方式与文化行为方式中,共同孕育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神灵、先祖的敬畏,生成了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其次,以“文化板块漂移”典型区域作为考察湘西面具文化特色的第一范式与研究视角,结合田野搜集到的材料,从傩面具的分布及区域特色确定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各县为典型区域,重点针对傩面具外在形象和内在的审美意识所形成的湘西傩面具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再将傩面具放置在其生存的乡土社会和傩戏的文化生态之中,由此所呈现出“人神合一”的内在文化特质交错于面具制作者、面具使用者和面具观者人与天(神)同在时空场域之中,神人以和的戏剧形式,通过神的名义和神的面容彰显着人性的风采,从而凸显出湘西人依附在傩面具上投射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质。湘西人将崇生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投向面具,从而呈现出湘西人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复杂关系。再则,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田野实践,以傩面具娱神娱人的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研究湘西傩面具艺术民族特色的第二范式。一是“辰州傩”、“咚咚推”、“杠菩萨”,以及“阳戏”、“高腔”等各类民间戏曲形式中傩面具或脸谱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二是从“形式”“功能”“内涵”三个层面对湘西傩戏面具进行逐一剖析,构建出湘西傩面具“生生”观念下以“戏”为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是以承载着人们关于“繁衍”“生存”“发展”这一永恒主题而从以下两点展开。1、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生孕出他们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生成神秘、怪诞、质朴的重要文化基因、面具形象,从中释放出湘西少数民族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审美意识;生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繁衍”,“送旧迎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等美好的生活与生存的内涵,从中传递出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傩面具艺术的“生生”观念与意蕴。2、由湘西人在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关系图谱中释放出傩面具艺术在层层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中,呈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如此构成了这一“生生”的观念与意蕴的永恒性,焕发出生生不息、繁衍不已、历久弥新的傩面具强大艺术生命魅力。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下傩面具的发展场域建构与多样性文化创意发展状态,它表现在以下三点。1、基于笔者在专题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发现为前提,论述了在科技造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将承传统与求生存、谋发展中所进行的傩面具艺术发展的场域建构;论述了通过傩面具的独特文化基因、艺术魅力,在当下湘西民族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文化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场域中,进行创意经济的时代魅力重构。2、提出围绕傩面具的文化基因、生命魅力、表现形式与要素特点,推动傩面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来化解当下所存在的“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的深刻危机”。3、通过“重混·创新”所产生出来的“三式”艺术生命魅力的永恒性,来分析它为古代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来阐述它使得面具变为新的文化存在样式,新的社会内容,最终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甚至融化于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即能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促进区域的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又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使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赋予了傩面具艺术以深刻的隽永性与永恒的新姿,从而又诠释了新时代人们乃至未来人们对精神与物用的需求。本文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及其中的五个要点,力图将根植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中的傩面具作为能够加以保护、挖掘、利用和活态传承的宝贵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源。展现出以重视“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视角与创新发展的逻辑,最终形成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艺术的整体研究。由此,形成将赋予湘西面具文化以新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艺术发展的生命力等,放置于既可以深入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个案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经济时代语境下的“面具文化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和中国美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更能够以此来推进以民间艺术“本土化”与“民族化”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延展,进而助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接轨,甚至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

闫淑惠[8](2020)在《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客家族群以对客家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及其突出的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而着称,对自身族群文化有着高度认同感。客家方言是客家族群进行交际交流、维系族群情感的工具和纽带,被认为是客家族群界定的标志。客家方言对于客家族群而言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家族群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客家方言的使用与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客家方言对于客家族群认同的价值与意义也面临新的挑战。本研究以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客家方言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从客家族群居住区自然环境、人口分布入手,明确客家的形成时间、民族归属等问题,确立从族群视角看待客家的范式,梳理客家族群认同的形塑过程,分析客家族群认同的特点,指出客家族群认同突出表现在语言、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并以客家歌谣为例,阐释客家女性族群认同的表现与特征。以梅县方言为主要参考,归纳客家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提炼出体现客家方言特征的例字、例词、例句。根据客家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特征,梳理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29条;根据词汇来源(古代汉语词、近现代汉语词、外来词)、使用范围(通用词汇、专用词汇、基本词汇)等梳理客家方言特征词汇82条;根据客家方言量词、形容词、词缀的特点,客家方言比较句、否定句、被动句等特殊的句式,提炼客家方言典型语法特征例句17条。选定江西赣州凤岗镇、四川成都洛带镇、福建龙岩下洋镇、广东连山龙口村四个调查点,对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进行调查。首先,对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内部机制进行调查,即对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客家方言特征词汇、客家方言特征语法与客家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特别是常用的语音特征字与客家族群认同各要素之间均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字在客家族群认同内部要素中发挥的作用之间也有联系;客家方言特征词汇与客家族群态度、族群归属、族群卷入方面有直接的关联;客家族群对于客家方言特征语法使用一致性程度比较高,客家族群对客家方言中特殊的词序、语序、句式特点表现出积极的族群态度与较强的族群归属感。接着,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外部机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家庭域、生活域中客家方言使用占优势,表现出明显代际差异;说客家方言时的语码转换比率相对较低;客家方言仍是客家区域人士第一习得语言,女性客家方言习得略占优势,女性客家方言能力较强;对客家方言“亲切”“有用”的评价高。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一步对客家方言与族群认同相关性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域中在与长辈交际时,被访者对于客家族群的自我认同意识和群体归属感较强、族群态度显着积极、族群卷入意识明显较高;从小语言习得为客家方言者族群自我认同、群体归属感强;客家方言能力强者族群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归属感强,族群卷入积极性最高。研究认为,客家方言使用、客家方言能力、客家方言态度与族群认同之间有着显着性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客家方言对于族群认同的意义主要在于彰显族群自我认同和群体身份、反映族群态度,折射族群卷入。客家方言通过家庭代际传承、学校方言教育、社会方言活动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影响族群认同。基于以上对客家方言族群认同内外机制的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本研究认为,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主要有两种即语言内部具有区别性意义的语言特征形成的区别机制和语言外部由客家方言使用、客家方言能力、客家方言态度合力形成的传承机制。这两种机制互相渗透、共同发挥语言的交往理性作用影响客家族群认同。最后,本研究建议正确认识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保护客家方言、传承族群文化,完善族群认同理论,积极发挥方言机制在语言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的作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李宝凤[9](2019)在《粤北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了历史学、民族学的方法,立足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背景,选取秤架瑶族乡的传统文化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回顾并梳理了秤架瑶族乡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探讨秤架瑶族与粤北瑶族的相互关系,分析秤架瑶族传统文化在粤北瑶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论文的正文部分,分别从秤架瑶族乡的历史发展变化、民俗风俗、宗教信仰、文化禁忌和文化传承的困境与调适等方面对秤架瑶族乡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秤架瑶族乡的历史发展变化,包括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分布以及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第三章探讨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秤架瑶族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对秤架瑶族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歌谣等民俗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秤架瑶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宗教信仰以及祭祀仪式等需要通过先生公主持的大小礼仪活动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瑶族的禁忌文化进行了梳理。第四章对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与调适进行分析,探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对瑶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第五章总结秤架瑶族乡的文化历史变迁,分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建议。

娜迪热·铁木尔[10](2019)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的春节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每一年中辞旧迎新、喜庆祥和的传统佳节,包含了中华民族团圆的家庭意识、亲仁善邻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意识。本文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为视角,选取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两个社区,以维吾尔族居民为研究对象,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的春节文化进行研究,深层分析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新疆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现况,以期提升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更好地建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所选田野地点的概况和调查对象基本结构;第二部分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新疆各民族中的认知现况,主要从基于法定节假日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观念、大众传媒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播以及参与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文化习俗,通过维吾尔族对春节文化的认知情况、参与春节的主要途径以及庆祝春节的文化习俗等方面,分析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概况;第四部分探讨了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特点及意义。

二、连山汉族的语言与习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山汉族的语言与习俗(论文提纲范文)

(1)富源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地方文化资源概念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地方文化适用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一、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
        二、教育学理论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
        四、大语文观
    第三节 富源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一、精神引领塑造健全人格
        三、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丰富课程发展语文素养
        四、美感陶冶提升审美能力
第二章 富源地方文化课程资源中开发利用的条件
    第一节 富源可运用的地方文化资源分类
        一、自然景观类
        二、文物古迹类
        三、民族民俗类
        四、历史名人
        五、民间工艺类
        六、民间文学类
        七、红色文化
    第二节 富源地方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独特性
        二、丰富性
        三、民族性
        四、地域性
第三章 富源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运用原则
        一、语文性原则
        二、特色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因地制宜原则
    第二节 运用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地方文化素养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运用途径
        三、 加快地方文化资源向语文教学资源的转化
        四、营造多方支持的开发环境
第四章 富源地方文化资源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初步设想
    第一节 富源地方文化融入阅读教学
        一、地方文化资源作为知识链接的设计思路与案例展示
        二、地方文化资源作为阅读素材资源的设计思路与案例展示
    第二节 富源地方文化融入写作教学
        一、建立富源地方文化写作素材资源库
        二、富源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写作教学实践案例
    第三节 富源地方文化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富源地方文化资源融合教材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与案例
        二、案例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文化基因视角下广东连山壮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背景一:国家对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视
        1.1.3 背景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挑战
        1.1.4 背景三:连山地区壮族传统民居亟需保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6.1 研究框架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连山自然环境特征及壮族历史文化背景
    2.1 连山地区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
    2.2 连山壮族的发展演变
        2.2.1 壮族的起源与发展
        2.2.2 连山壮族的来源
    2.3 连山壮族的地域文化
        2.3.1 传统民俗
        2.3.2 信仰习俗
        2.3.3 服饰文化
        2.3.4 壮族语言
        2.3.5 饮食文化
        2.3.6 民间文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山壮族传统民居及其他遗存
    3.1 连山壮族传统民居
        3.1.1 莫氏三兄弟民居
        3.1.2 杨愈将故居
        3.1.3 名登紫阁
        3.1.4 安仁里
        3.1.5 武魁
        3.1.6 陈贤才故居
        3.1.7 小三江壮族旧墟
        3.1.8 其他民居
    3.2 其他建筑
        3.2.1 宗祠
        3.2.2 古亭
        3.2.3 古墓
        3.2.4 牌坊
    3.3 传统村落
        3.3.1 班瓦村
        3.3.2 月久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山壮族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解析与表征
    4.1 传统民居的文化基因的理论解析
        4.1.1 民居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的对照关系
        4.1.2 民居文化基因的特性
    4.2 文化基因的表征思路
        4.2.1 文化基因的表征原则
        4.2.2 文化基因的表征层次
    4.3 平面类型层次的表征
        4.3.1 “一明两暗”型
        4.3.2 排屋式
        4.3.3 三合天井型
        4.3.4 四合天井型
        4.3.5 组合堂厢式
        4.3.6 堂横屋
        4.3.7 自由式
    4.4 构成要素层次的表征
        4.4.1 主要构成要素
        4.4.2 辅助构成要素
    4.5 结构构成层次的表征
        4.5.1 墙体
        4.5.2 梁柱
        4.5.3 楼板
        4.5.4 屋面
    4.6 装饰艺术层次的表征
        4.6.1 细部装饰
        4.6.2 装饰工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山壮族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提取
    5.1 显性载体文化基因
        5.1.1 平面布局的文化基因
        5.1.2 立面形式的文化基因
        5.1.3 空间布局的文化基因
        5.1.4 建筑结构的文化基因
        5.1.5 艺术装饰的文化基因
        5.1.6 建筑材料的文化基因
    5.2 隐性载体文化基因
        5.2.1 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基因
        5.2.2 民风民俗的文化基因
        5.2.3 信仰体系的文化基因
        5.2.4 价值观念的文化基因
        5.2.5 宗法礼制的文化基因
    5.3 传统民居文化基因图谱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连山壮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6.1 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困境
        6.1.1 村落空心化
        6.1.2 宗族凝聚力削弱
        6.1.3 山水基因的破坏
        6.1.4 建筑基因的变异
    6.2 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6.2.1 真实性原则
        6.2.2 完整性原则
        6.2.3 以人为本原则
        6.2.4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6.3 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探索
        6.3.1 以建筑空间为纽带的基因植入
        6.3.2 以宗族文化为核心的基因保育
        6.3.3 以民居形制为重点的基因修复
        6.3.4 以民俗活动为载体的基因激活
    6.4 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机制
        6.4.1 政策推动机制
        6.4.2 经济扶持机制
        6.4.3 社会参与机制
        6.4.4 建筑运营机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的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附录 连山壮族传统民居测绘图

(3)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4)勾漏片粤语连山话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体例说明
绪论
    一、连山县简况
    二、连山话疑问句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一章 连山话的是非问
    第一节 连山话的语调是非问
        一、连山话语调型是非问存在问题探讨
        二、连山话的低平语调是非问和零语调是非问
    第二节 是非问的疑问语气词
    第三节 连山话中性语气词是非问缺失原因探讨
第二章 连山话的正反问
    第一节 “VP-Neg”型问句的归属
    第二节 “VP-Neg”型问句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第三节 “VP-Neg-VP”型问句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一、V冇/唔V
        二、V/唔VO
        三、VO冇V
        四、A冇/唔AB
    第四节 “是是”型重叠问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一、“是是X”型重叠问
        二、“X是是”型重叠问
        三、“是是X”和“X是是”的区别与联系
        四、重叠问的由来
        五、重叠问的演变
第三章 连山话的特指问
    第一节 连山话的疑问代词系统
    第二节 连山话特指问的表疑类型
        一、询问事物的类属
        二、询问人
        三、询问确指的人和事物
        四、询问时间
        五、询问处所
        六、询问数量
        七、询问程度
        八、询问原因
        九、询问方式或情状
    第三节 连山话的简略式特指问
        一、NP+呢
        二、VP+呢
第四章 连山话的选择问
    第一节 连山话选择疑问句的结构特点
        一、无标记的选择问
        二、有标记的选择问
    第二节 连山话选择问选项间的语义关系
        一、对立关系
        二、差异关系
        三、相容关系
第五章 连山话疑问句与广州话疑问句的类型学比较
    第一节 连山话正反问与广州话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
    第二节 连山话是非问与广州话是非问的类型学比较
    第三节 连山话选择问与广州话选择问的类型学比较
    第四节 连山话特指问与广州话特指问的类型学比较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的创新点
    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连山话音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哈尼族与汉族年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简单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参与式观察法
        1.3.2 功能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年俗比较的理论基础
    2.1 文化生态理论
    2.2 文化功能论
    2.3 文化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年俗的哈汉比较
    3.1 除旧与净化
        3.1.1 哈尼族的除旧与净化仪式
        3.1.2 汉族的除旧与净化仪式
    3.2 祭祀与感念
        3.2.1 哈尼族的“威嘴”、祭天神与祭祖先神
        3.2.2 汉族的灶王、祭神与祭祖
    3.3 团聚与共享
        3.3.1 哈尼族的长街宴
        3.3.2 汉族的年夜饭
    3.4 交流与沟通
        3.4.1 哈尼族的拜年习俗
        3.4.2 汉族的拜年习俗
        3.4.3 哈尼族的娱乐活动
        3.4.4 汉族的娱乐活动
    3.5 占卜与寄望
        3.5.1 哈尼族的“生轰”占卜
        3.5.2 汉族的“燎疳”占卜
第四章 哈尼族与汉族年俗差异的根源
    4.1 年俗文化变迁的差异
        4.1.1 哈尼族年俗的相对稳定性
        4.1.2 汉族年俗的剧烈变迁
    4.2 哈尼族与汉族年俗差异的自然根源
        4.2.1 哈尼族的高原“游耕文明”
        4.2.2 汉族的中原农耕文明
    4.3 哈尼族与汉族年俗差异的历史根源
        4.3.1 哈尼族村寨集体主义的行动逻辑
        4.3.2 汉族的家庭观念与宗族意识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广东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1.1 主观因素
        1.1.2 客观因素
    1.2 选题背景
        1.2.1 政策背景
        1.2.2 现实背景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关于文化景观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
        1.3.3 关于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
    1.4 相关概念
        1.4.1 传统村落
        1.4.2 文化景观
        1.4.3 村落文化景观
        1.4.4 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分析框架
第二章 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解析
    2.1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概况
    2.2 连山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价值
    2.3 连山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物质文化景观
        2.3.1 周边环境景观
        2.3.2 村落形态布局
        2.3.3 各类空间景观
        2.3.4 符号文化景观
    2.4 非物质文化景观
        2.4.1 生活景观
        2.4.2 生产景观
        2.4.3 信仰景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山壮乡瑶寨传统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形势剖析
    3.1 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特点
        3.1.1 生态智慧性
        3.1.2 地域民族性
        3.1.3 文化兼容性
        3.1.4 整体延续性
    3.2 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村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动摇村落文化根基
        3.2.2 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解构村落文化景观
        3.2.3 规划管理的难题造成文化景观传承危机
        3.2.4 保护力度不足导致忽视非物质文化景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山壮乡瑶寨典型文化景观的传承和发展具体途径
    4.1 自然信仰空间的保护与营造
        4.1.1 森林的保护与管理
        4.1.2 水环境景观的提升
    4.2 植物景观资源的分析与利用
        4.2.1 植物使用情况
        4.2.2 基调树种规划
        4.2.3 骨干植物规划
    4.3 生活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4.3.1 居住空间
        4.3.2 公共空间
    4.4 符号文化景观的挖掘与运用
        4.4.1 符号文化景观元素提取
        4.4.2 符号文化景观元素运用
    4.5 基础景观设施的地域性表达
        4.5.1 地域景观元素与景观设施
        4.5.2 融入文化符号的设计实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5.1 保护传统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意义
        5.1.1 物质文化价值
        5.1.2 非物质文化价值
    5.2 地域性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特征
        5.2.1 生态性
        5.2.2 开放性
    5.3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5.3.1 完整性保护原则
        5.3.2 动态弹性原则
        5.3.3 延续性原则
        5.3.4 人性化原则
    5.4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5.4.1 注重空间形态的更新发展
        5.4.2 村落建设融入地域性特征
        5.4.3 加强传承载体的保护管理
        5.4.4 完善传统文化管理及推广
    5.5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成果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福堂镇班瓦村民居测绘图
        1 号民居
        2 号民居
        3 号民居
    福堂镇杨氏宗祠测绘图

(7)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一) 分析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二) 聚焦拓展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创新发展
        (三) 展望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
    二、研究动态综述
        (一) 关于面具史方面的研究
        (二) 关于面具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
        (三) 关于面具功能、内涵方面的研究
        (四) 关于面具非遗保护、转化与发展方面研究
    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湘西地域概念界定
        (二) 傩与傩面具概念界定
        (三) 研究对象“湘西傩面具”与“湘西傩戏”的界定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模式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六、创新点
第一章 湘西傩面具的生成土壤与条件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生成的文化土壤
        一、原始宗教的遗留
        (一) 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
        (二) 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存
        (三) 积淀丰厚的古史传说
        二、楚巫文化的浸染
        (一) 巫文化及其特征
        (二) 楚巫文化
        (三) 湘西的楚韵巫风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成长的环境条件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生产方式
        三、人文社会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湘西的傩面具艺术区域分布与特色
        一、湘西傩面具的区域分布
        二、湘西傩面具的区域特色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象与审美特色
        一、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特色
        (一) 正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 凶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三) 世俗人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傩面具的多重审美特色
        (一) 神秘之美
        (二) 尚力之美
        (三) 狞厉之美
        (四) 稚拙之美
        (五) 繁复之美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崇生观念与文化特色
        一、乡土社会的崇生观念
        (一) 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二) 共存三元生命世界
        (三) 奇特纹样与生命观念
        (四) 绮丽色彩与生命表达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一) 心物合一
        (二) 人神合一
    小结
第三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式、功能与内涵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戏”说面具与脸谱艺术
        (一) 同源异流的面具文化
        (二) 共存互渗的面具艺术
        二、傩面具作品的表现形式
        (一) 色彩表现形式
        (二) 材质表现形式
        (三) 工艺表现形式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趋利避害
        二、道德教化
        三、宣泄情感
        四、传承文化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深层内涵
        一、送旧迎新秩序的构建
        二、现实世界中自我发展
        三、观念世界中自我壮大
        四、生命世界中自我繁衍
    小结
第四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第一节 傩面具艺术传承的现状
        一、日渐式微
        二、非遗保护
        (一) 模式
        (二) 实践
        (三) 问题
        三、新兴趋势
        (一) 艺术性
        (二) 商业性
        (三) 创新性
    第二节 傩面具艺术的转化机遇
        一、从反思传统文化之中寻找转化的机遇
        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找准转化的机遇
        三、新兴群体与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一) 新兴群体激活转化的机遇
        (二) 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第三节 创意经济时代孕育出新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一、创意经济时代下湘西面具的创新之路
        二、“资源转化”与“重混·创新”呈现的“三式”生命魅力及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客家与客家族群认同
    第一节 客家居住区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
    第二节 客家族群认同的形塑
    第三节 客家族群认同的表现
第三章 客家方言特征及条目提炼
    第一节 客家方言典型语音特征及条目提炼
    第二节 客家方言典型词汇特征及条目提炼
    第三节 客家方言典型语法特征及条目提炼
第四章 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内部机制调查
    第一节 客家族群认同语音调查
    第二节 客家族群认同词汇调查
    第三节 客家族群认同语法调查
第五章 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外部机制调查
    第一节 客家族群语言使用调查
    第二节 客家方言使用调查
    第三节 客家族群认同调查
第六章 客家方言与客家族群认同相关性
    第一节客家方言与客家族群认同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客家方言之于族群认同的意义
    第三节 客家方言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式与途径
第七章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
    第一节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内部机制:区别机制
    第二节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外部机制:传承机制
    第三节 影响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的特点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粤北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秤架瑶族乡的历史发展变化
    第一节 秤架瑶族乡背景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地理
        三、人口分布
    第二节 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国时期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第三章 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的现状
    第一节 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
        一、生产方式
        二、生活习俗
    第二节 节日与歌谣
        一、传统节日
        二、歌谣
    第三节 崇拜与信仰
        一、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
        二、先生公
        三、宗教信仰与祭祀仪式
    第四节 禁忌文化
第四章 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与调适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田野调查的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10)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的春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界定
        1.春节文化
        2.文化认同
一、田野地点概况
    (一)田野地点基本情况
        1.YADL社区
        2.ZHLB社区
    (二)田野调查概况
    (三)调查对象基本结构
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新疆各民族中的认知现况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
    (二)基于法定节假日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观念
    (三)大众传媒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播
    (四)参与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
三、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文化习俗
    (一)维吾尔族对春节文化的认知
        1.认知程度
        2.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历史记忆
    (二)参与春节的主要途径
        1.通过大众传媒参与春节习俗
        2.参与社区春节活动
    (三)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文化习俗
        1.置办年货
        2.年夜饭与守岁
        3.春晚与红包
        4.春联与福字
        5.拜年
四、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特点及意义
    (一)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特点
        1.融入民族元素
        2.不同年龄群体对春节文化的认同
        3.不同文化层次群体对春节文化的认同
    (二)维吾尔族庆祝春节的意义
        1.春节是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符号
        2.发挥春节文化的功能
        3.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4.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大纲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连山汉族的语言与习俗(论文参考文献)

  • [1]富源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余娅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文化基因视角下广东连山壮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研究[D]. 关昌豹.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勾漏片粤语连山话疑问句研究[D]. 张小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哈尼族与汉族年俗比较研究[D]. 卫梦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广东连山壮乡瑶寨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李雯雯.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7]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 曾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客家族群认同的方言机制研究[D]. 闫淑惠. 扬州大学, 2020(01)
  • [9]粤北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传统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 李宝凤.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10]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的春节文化研究[D]. 娜迪热·铁木尔. 新疆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连山汉族语言风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