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开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

专家解开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

一、专家破解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李凡怡[1](2021)在《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转型与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者已经利用不同地质载体的多种代用指标探索了全新世以来的湖泊环境与气候演化的规律。然而已报道的古气候记录大多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的记录还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靠的高分辨率记录更为稀少,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的要求,因此亟需在该区域开展高分辨率的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工作。另外,尽管湖泊藻类生长周期短,但繁殖速度快,其生物量和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是湖泊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可作为湖泊生物监测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藻类鉴定和分类方法以形态学为主,一些亲缘相近的物种很难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差异,并且相当多的浮游微生物死后并不会留下任何化石诊断特征,从而被排除在传统微古生物学观察之外。最新研究表明,藻类古DNA(Ancient DNA)可以克服长期监测资料缺乏的困难,并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为研究过去长时间尺度藻类群落结构变化提供新的视角,可更详尽地揭示过去藻类群落结构演替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综上,我们选择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漪湖作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岩芯样品中的总DNA进行提取、扩增与测序分析,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13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历史。根据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重建了全新世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了驱动温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变化的关系。此外,本文也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变化特征,尤其是藻类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南漪湖沉积物岩心藻类保存较好,共检测出藻类50属,隶属于5门13纲,其中南漪湖藻类优势属主要包括隶属于绿藻门的叶球藻属(Lobosphaera)、星空藻属(Coelastrella)以及隶属于蓝藻门的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整体而言,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组成以绿藻-蓝藻型为主。(2)基于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Warm/Cold指标)重建的夏季温度变化趋势与其它区域相关温度记录及东亚季风降水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i)13.0cal ka BP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13.0-8.0 cal ka BP阶段南漪湖区域温度虽然较低,但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8.0-3.0 cal ka BP为整个全新世期间温度最高的阶段;而3.0-1.0 cal ka BP阶段温度则有所下降,较中全新世低。(ii)将南漪湖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与其他古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总体呈现出全新世以来我国南北温度变化一致的格局,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在古气候学中以藻类古DNA作为温度指标的可行性与可靠性。(iii)全新世以来南漪湖区域温度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但同时受到冰盖消融、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以及降水导致的植被变化等多重因子的驱动。(iv)前人大量研究表明中全新世强盛的东亚夏季风,会导致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干旱频发);而本文研究表明此时该地区为全新世温度最高时段,蒸发作用增强,这可能加剧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气候,进一步促成了“北涝南旱”的降水空间模态。(3)基于南漪湖DNA测序结果,本文分别计算的Simpson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一致性地指示:8.5-5.5cal ka BP之间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最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此外,13.0 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可能主要受控于气候驱动的湖泊养分变化,温度并不起主要作用。本文推断,早全新世降水量充足,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较多,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湖泊营养满足大多数藻类生长繁殖条件,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升高;而在中全新世干旱期,降水量减少导致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降低,随之输入湖泊的营养物质也减少,进而导致藻类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仍在8.5-5.5 cal ka BP期间保持较高水平;晚全新世以来,降水和湖泊营养盐再次增加,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周吉利[2](2020)在《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寒冷,淡水资源尤为珍贵。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对河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球同一纬度最大的多功能型淡水湖泊。但是由于早年人类活动的破坏,使得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环境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由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乌梁素海位于高纬度、四季分明的地域,湖泊具有长冰封期的特征,其湖泊营养状态与水体理化特征必有别于我国南方湖泊,本文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区域,抓住乌梁素海四季分明的特征,基于湖泊不同季节下水体营养状态、水环境因子等指标,研究不同季节下湖泊水体营养状态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及不同营养状态下该种关系的变化。本文选取研究期为2015~2019年,分析该五年中不同季节下乌梁素海水体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明确近年来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情况,分析不同季节下水环境因子的特征。采用面板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最适合的回归模型,通过STATA软件编程,选取电导率(EC)、盐度(SAL)、总溶解性固体(TDS)、溶解氧(DO)、水深(H)、氧化还原电位(ORP)、pH值、水温(WT)该8项水环境因子作为解释变量,遴选出不同季节下影响被解释变量(表征湖泊营养状态的综合营养指数TLI)的关键水环境因子,研究表明,表征湖泊盐化程度的电导率(EC)、盐度(SAL)、总溶解性固体(TDS)在各季节均为影响湖泊营养状态的关键性水环境因子,春季对湖泊营养状态影响较大的特征水环境因子为溶解氧(DO),夏季为盐度(SAL),秋季为pH值,冬季为水深(H)。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分位数回归,将湖泊营养状态分位,观察相关系数绝对值(水环境因子对湖泊营养状态影响程度)的变化,然而,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回归竟然得出一致结论,即随着湖泊营养状态的增大,水环境因子对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影响程度减小,以春季为例,当春季湖泊营养状态以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10%分位数、25%分位数、50%分位数、75%分位数逐渐上升时,DO的相关系数由1.151→1.083→0.965→0.825逐渐减小。随后进一步将TLI值以60为界进行分层回归,发现当湖泊营养状态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及以上状态时,水环境因子对湖泊营养状态的影响程度微弱或无。最后,结合近年来乌梁素海水体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其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根本性措施、针对性措施及持久性措施。

吴科君[3](2020)在《植物浮床系统对三峡库区支流库湾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旅游等方面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对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三峡大坝周期性蓄水运行后,整个库区的支流水体受到长江干流回水的顶托,流速变缓、水体扩散和交换能力减弱,自净能力均大大减弱;再加之库区水体中较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得库区支流的回水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这为藻类的生长和水华的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引起库区水体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解决富营养化水体带来的环境问题,防治技术走过了从控制营养盐、到通过药剂除藻,再到生物调控、生态工程及生态恢复等历程,大致划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三个方面。生态浮床技术是一项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突破性的水体修复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净化效果好以及能创造额外经济价值等优点。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加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蕹菜(Ipomoea aquatica)、黄花水龙(Ludwigia peploides)、黑麦草(Oenanthe javanica)和水芹菜(Lolium perenne)4种经济型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从浮床载体比较、物种搭配比例、密度配置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构建适应于库区支流水体及气候环境的植物-浮床系统,以期为库区支流库湾富营养化水体氮磷营养物质的有效削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浮床相比,网式浮床更有利于浮床植物的生长,所构建的植物-浮床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更为理想。2.植物-网式浮床系统构建的模拟试验研究表明:(1)春夏季节,当黄花水龙与蕹菜以1:2的比例搭配种植时,处理组中两种植物均生长良好,氮、磷存储总量分别达到了2018.19 mg/m2和149.88 mg/m2;植物氮磷存储量对水体氮、磷削减贡献率分别为53.72%和84.01%,显着高于其他搭配比例(P<0.05)。秋冬季节,水芹菜与黑麦草以1:1的比例搭配种植时,处理组中植物的存活率达到95%以上,植物氮、磷存储总量分别为1118.19 mg/m2和589.88 mg/m2,植物氮磷存储量对水体氮、磷削减贡献率分别为32.59%和83.90%,在各处理组中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一,综合表现最佳。因此,库区春夏及秋冬季节植物处理组的构建可优先选择黄花水龙:蕹菜(1:2)及水芹菜:黑麦草(1:1)的搭配比例。(2)以96株/m2的密度种植时,黄花水龙+蕹菜-浮床系统及水芹菜+黑麦草-浮床系统均具有最佳的水体净化效益。其中,黄花水龙+蕹菜的氮、磷存储量分别为8701.22 mg/m2和664.33 mg/m2,植物吸收氮磷的量对水体氮、磷去除贡献率分别为94.02%和70.74%;水芹菜+黑麦草的氮、磷存储量分别达到了1401.22 mg/m2、634.33 mg/m2,植物吸收氮磷的量对水体氮、磷去除贡献率分别为23.60%和73.04%,在各处理组中贡献率最高。3.将模拟试验研究中构建的黄花水龙+蕹菜-浮床系统、水芹菜+黑麦草-浮床系统应用于三峡库区黄金河流域,两期原位试验结果表明,各浮床系统对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浮床系统可显着降低水体中总氮、硝态氮、总磷、正磷酸盐及叶绿素a的含量,试验末期水体营养盐指标低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准,水质改善,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各浮床系统可显着降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密度,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各浮床系统中的植物生长良好,试验期间植株存活率均高于95%,各浮床系统中植物净增鲜重量达2000 g/m2以上,收获后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研究中4种经济型植物与网式浮床组成的生态浮床系统能较好地适应三峡库区水环境和气候环境,具有有效净化水体、抑制藻类生长、美化绿化水域和提高经济效益等目的,可用于三峡库区支流库湾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4](2019)在《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杨晶晶[5](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提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贺菊花[6](2018)在《“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呈现流域性蔓延态势,大多数城市群、经济带或产业集聚区因不合理利用外资与承载产业转移而正在充当某些发达工业国的“水污染避难所”,并日益演变为“污染群”、“污染带”。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十条”,“河长制”也明确提出“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现联防联控”,以解决复杂水问题与完善水治理体系。地方政府协同机制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界定与解读长三角城市群、府际协同治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探讨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梳理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治理历程,市场机制及政府科层机制的治理局限性,以太湖作为典型案例,回顾太湖水环境治理危机及“河长制”探索性实践,并在总结归纳莱茵河、泰晤士河、田纳西河流域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对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借鉴价值,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机制设计,如何对水环境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职责进行合理界定,并进行合理的政策工具选取,结合“河长制”等新政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研究将地方政府间关系简单化或线性化,对其深层诱因解析较少,对于地方政府协同机制如何构建研究不够深入,未能与“河长制”等新政紧密结合;环境治理需要建立跨地域、跨流域、跨部门的协同机制,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府际协同治理经历理念达成、协议签署、治理协议落实、协同机制架构等阶段,仍难摆脱“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太湖流域在控源截污控制外源污染、打捞清淤减少内源污染、调水引流,增加环境容量进行诸多实践,水污染治理收费的“太湖模式”,环境治理的“多元协同”、从工程治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纵向协力与横向网络相结合、开发性金融与绿色金融政策并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建设有偿排污权交易机制、实行城市群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跨界水环境治理互动机制、建立公众参与治理及举报机制、加快建设应急预警及处罚机制、构建有效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等政策建议。

张远,夏瑞,张孟衡,景朝霞,赵茜,范俊韬[7](2017)在《水利工程背景下河流水华暴发成因分析及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发现,河流水华暴发的主要驱动因素除受过量营养盐摄入、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和降雨等限制外,水文情势的影响尤为显着.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利工程开发导致的水文情势改变是否为河流水华加剧的成因之一,是水与环境学科交叉研究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应用基础问题.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外在水利工程背景下河流水华暴发成因研究进展的综述,辨识了河流水华发生的"水循环-水环境-水生态"相互作用关系;对考虑水文变化的河流水华预测统计学模型、智能算法和水质水量耦合机理模型等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基于水循环物理过程联系的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社会经济用水与管理人文过程等与河流水华发生相互作用与反馈的水系统论研究体系.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调水影响区下的河流水华问题研究仍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1)过去关于水利工程调水对河流中下游水生态的影响研究多数是基于情景假设和规划条件下的预断,随着近年来我国多个大型水利工程的正式实施运行,当前以实际工程调水为背景(如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等)开展水华模拟的研究成果仍然十分有限;(2)水利工程调水影响区下的河流水华发生机理尚不明确,当前多数藻类生长模型并没有将流域水循环过程影响纳入考虑因素,对河流生态水文过程作用机理与耦合及定量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3)现阶段水利工程背景下的河流水华问题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和宏观定量阶段,缺乏基于以水系统理论为导向的水生态系统与河流水文情势共同作用机制的定量化研究.

李秋材[8](2017)在《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特征及其与流域间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高原典型湖泊为例,基于环境放射性核素(210Pb和137Cs)计年法确定沉积年代,通过对氮形态历史演变及溶解性有机氮(DON)累积和来源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了DON累积演变特征与湖泊流域间响应关系;通过比较不同营养水平高原湖泊(程海、洱海、滇池、泸沽湖)表层沉积物DON含量、组分及分布特征,分析了DON对水质的指示意义,并探讨了高原湖泊DON的环境影响因素,以期为预测湖泊水环境变化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a):程海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为0.20cm/a;沉积物颗粒以细粉砂为主,具体表现为细粉砂>粘粒>粗粉砂>砂质;沉积物平均粒径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沉积作用的共同影响下,表现为18世纪70年代之前,粒径变化不大,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呈波动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之后,呈明显增大趋势。程海不同湖区TOC、TN、C/N、TP均呈现南部>中部>北部的变化趋势,其中,南部湖区沉积物有机质和氮来源于外生藻源和自生藻源,而北部和中部湖区来源于沉水植物和自生藻类的共同作用。程海沉积物中TOC、TN、TP及OM均与粒径31-63μm呈显着正相关,与粒径<2μm呈显着负相关,表明TOC、TN、TP、OM主要吸附在粗粉砂颗粒中。自18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和湖泊环境共同影响,沉积物氮形态变化趋势和平均粒径一致(b):云南高原湖区湖泊沉积物DON含量范围为12120mg/kg,沉积物DON结构相对稳定,分子量相对较大,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其污染来源多来自湖内自身生物源。类腐殖质荧光强度同营养指数TLI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而类蛋白荧光强度同营养指数TLI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表明可通过对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检测来预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爆发风险。程海与洱海沉积物DON各荧光组分C1、C2、C3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R2=0.55,P<0.05),说明在湖泊富营养化演化过程中,中营养水平阶段湖泊泊沉积物DON组分特征与营养指数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能更好的指示富营养化水平。(c):20世纪80年代以前,泸沽湖泸沽湖沉积物DON SUV254、A253/A203、Sr均大于程海,表明其分子腐殖化程度和苯环官能团比程海高,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脂肪链物质较少主要为大分子物质。80年代后期程海程海流域率先得到有利的发展,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比泸沽湖加快,程海沉积物DON分子腐殖化程度加重,羰基、羧基、羟基、酯类等物质增加,大分子物质不断增多。05年后期国家对高原湖泊的有效治理,使得湖泊沉积物DON受内外源周期性影响。(d):未加汞光照条件下,洱海上覆水DON含量随光照时间延长呈波动上升趋势,NH4+与DO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2=0.94,P<0.05),即NH4+与DON之间存在相互转化,且光照可能促进了NH4+向DON的转化;加HgCl2后实验组与对照组SUVA254(1.78、1.85)、A253/A203(0.346、0.344)、E2/E3(5.848、5.772)及SR(1.03、1.14)均值差别不大,未加HgCl2实验组较对照组SUVA254、A253/A203、E2/E3值有一定差别,表明光照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作用,进而影响DON特征,表现为光照增强了DON芳香环取代基结构的复杂程度,并且使得羰基、羧基、羟基和酯基种类有所增多;PARAFAC分离出类蛋白质物质(T峰)和类富里酸物质(A峰)两类组分,表明腐殖质类物质与蛋白质类物质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且微生物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光照可增强生物活性,进而影响对DON的转化和降解。光照可促进NH4+与DON之间相互转化,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及湖泊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

林荣亮[9](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王俊杰[10](2016)在《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水环境安全评价是开展水环境安全管理与调控的前提和依据。随着河湖环境管理从单一的污染防治及工程整治向综合考虑水文、生态、水质的多目标河湖环境安全管理方式转变,水环境安全评价概念得以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太湖流域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水系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通道,不仅为生物生存提供了重要生境和生态廊道,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但是近年来河湖系统受到人为干扰强烈,水环境状态显着下降。基于此,本论文以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为主线,从水文、水质和水生态多学科交叉视角,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其补充和完善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河湖水环境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流域水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有效工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水环境安全概念发展里程,初步辨析了流域水环境安全的内涵,在太湖流域水质、水文、水生态调查与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太湖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研究了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权重、评价方法和基本程序等,并在野外调查和文献调研资料,开展了太湖流域典型河湖水环境安全评价的实证研究,为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与恢复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意义。论文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环境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概念研究成果,辨析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所涵盖的内容,并从城市、区域以及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的差异分析辨析并提出了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应包含以下内容:保证水系物理结构安全、水的质量、足够的水资源量供应、自然及生态系统得到妥善保护、科学的水力调度保证水的良性循环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国家和社会利益不受损害。(2)以提出的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内涵为基础,从物理结构、水质、水生态和水文四个方面分析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得出目前太湖流域存在以下威胁: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剧变导致土壤自净能力下降,邻岸带人工化导致植被退化削弱水陆交替带对污染负荷的缓冲能力;总磷、总氮等特征污染物远超水环境承载力,水质恶化、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生态系统结构失调,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优势种,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化,耐污种占比高,水生植被消亡;水文调控导致生态水位难以保障、水系连通性受阻、自净能力减弱。(3)结合国内外水环境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比选指标体系构建、指标筛选、权重确定、标准确定和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以水环境安全指数(WESI)为方案层,物理结构安全、水质安全、水生态安全、水文安全为准则层的多层次多因子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河网体系中物理结构安全包括河岸缓冲带植被覆盖率、人工渠道化岸线长度比例2项指标;水质安全包括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5项指标;水生态安全包括底栖动物Shannon指数、Goodnight指数2项指标;水文安全包括水位保证率、连通性2项指标。湖泊体系中物理结构安全包括湖滨缓冲带植被覆盖率1项指标;水质安全包括透明度、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 6项指标;水生态安全包括底栖动物Shannon指数、Goodnight指数、蓝藻细胞数、水生植被覆盖率4项指标;水文安全包括水位保证率、口门通畅率2项指标。(4)以构建的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采用背景值法、引用标准法、规划目标、景观效应阈值法为指标标准确定方法;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为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数学模型法为数据量化、标准化方法的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水环境安全指数(WESI)判定水环境安全状态,水环境安全状态分为极不安全[0,20)、不安全[20,40)、一般[40,60)、较安全[60,80)、安全[80,100]五个等级。(5)选取流域内水环境问题突出的武宜运河及涌湖分别进行现状调研、采样、数据整理分析,并采用建立的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水环境安全状态判定,判定结果显示:武宜运河WESI指数为32.6,水环境安全状态判定为不安全。物理结构与水质都处于不安全状态,主要为渠道化岸线长度比例、总氮、总磷和氨氮,水生态和水文处于一般状态,其中底栖动物的多样性较差。涌湖的水环境安全指数(WESI)为41.1,水环境安全状态判定为一般。其中物理结构、水质处于不安全状态,主要为湖滨缓冲带的植被覆盖率、总氮、总磷,水生态和水文分别处于一般和较安全状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水环境安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定量判定水环境的安全状态,并识别特征因子,为开展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提供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专家破解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破解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研究进展
    1.2 湖泊藻类古DNA及其古气候应用
    1.3 湖泊生态系统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选题依据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生物多样性概况
    2.2 岩芯钻取及岩芯描述
        2.2.1 沉积物岩芯钻取、分样与实验室预处理
        2.2.2 沉积物岩性特征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3.1 年代学方法
    3.2 藻类DNA的提取、扩增与测序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DNA的扩增与检测
        3.2.3 DNA的序列数据分析和分类分配
    3.3 南漪湖岩芯元素测试
    3.4 数理统计分析
第四章 南漪湖沉积物钻孔的实验测试结果
    4.1 岩芯钻孔年代框架
    4.2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藻类 DNA 记录
        4.2.1 南漪湖藻类DNA测序结果
        4.2.2 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
        4.2.3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
    4.3 南漪湖岩芯元素含量变化
第五章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5.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的环境指示意义
    5.2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5.2.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
        5.2.2 与中国其它全新世古温度记录的对比
        5.2.3 南漪湖区域全新世温度变化模式的可能驱动机制
    5.3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温度变化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关系
第六章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机制
    6.1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及其指示意义
    6.2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的可能驱动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事件
        1.2.2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研究进展
        1.2.3 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乌梁素海生态修复措施概况
        2.1.3 政府对生态修复支持的概况
    2.2 材料及实验方法
        2.2.1 监测站位
        2.2.2 样品采集
        2.2.3 水质分析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综合营养指数法
        2.3.2 面板回归分析
        2.3.2.1 面板数据的建模
        2.3.2.2 面板回归分析流程
        2.3.3 分位数回归分析
        2.3.4 分层回归分析
3 水环境因子及综合营养指数的变化特征
    3.1 水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1.1 pH季节性变化特征
        3.1.2 WT季节性变化特征
        3.1.3 DO季节性变化特征
        3.1.4 湖泊盐化指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1.4.1 EC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1.4.2 TDS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1.4.3 盐度(SAL)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1.5 湖泊ORP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1.6 湖泊水深(H)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变化特征
        3.2.1 湖区典型点TLI的季节性变化分析
        3.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空间分布
    3.3 本章小结
4 乌梁素海水体营养状态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4.1 水环境因子对春季湖泊营养状态的影响
    4.2 水环境因子对夏季湖泊营养状态的影响
    4.3 水环境因子对秋季湖泊营养状态的影响
    4.4 水环境因子对冬季湖泊营养状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不同营养状态下水体的影响程度
    5.1 春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1.1 春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位数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1.2 春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层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2 夏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2.1 夏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位数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2.2 夏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层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3 秋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3.1 秋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位数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3.2 秋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层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4 冬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4.1 冬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位数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4.2 冬季水环境因子对湖泊不同分层营养状态水体的影响程度
    5.5 乌梁素海水体营养状态恢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植物浮床系统对三峡库区支流库湾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成因与危害
        1.1.2 三峡库区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1.3 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方法
    1.2 人工浮床技术研究进展
        1.2.1 人工浮床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人工浮床技术在三峡库区研究进展
    1.3 课题的提出
        1.3.1 课题介绍及意义
        1.3.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4 植物材料
第2章 植物浮床系统载体的比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浮床系统的构建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试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试验结果
        2.2.1 植物生长情况
        2.2.2 水体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2.2.3 各处理组对水质净化贡献率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植物搭配方式对浮床系统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装置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试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试验结果
        3.2.1 植物生长及种间关系
        3.2.2 水体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2.3 各处理组对水质净化贡献率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物种植密度对浮床系统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装置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试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试验结果
        4.2.1 植物生长状况及氮磷存储量
        4.2.2 各时期水体氮磷含量变化
        4.2.3 各处理组对水质净化贡献率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浮床系统对黄金河水体净化效果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实施地点
        5.1.2 试验区布局
        5.1.3 试验方案
        5.1.4 采样及测试方法
        5.1.5 数据分析
    5.2 试验结果
        5.2.1 植物生长情况及氮磷存储量
        5.2.2 水体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5.2.3 各时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4)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进展
    2.1 干旱环境与沙漠演化
        2.1.1 干旱环境演化
        2.1.2 沙漠演化
        2.1.3 风沙地貌
    2.2 青藏高原地貌演化与大江大河发育
        2.2.1 青藏高原隆升与新生代环境
        2.2.2 青藏高原周缘河流发育与演化
    2.3 冰冻圈:冰川、冻土及其变化
        2.3.1 第四纪冰川研究的争论和进展
        2.3.2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2.3.3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变化
        2.3.4 多年冻土
    2.4 中国气候及气候变化
        2.4.1 季风气候及变化
        2.4.2 西风气候及变化
        2.4.3 中国全新世温度变化
        2.4.4 树木年轮与中国近2000年来年分辨率气候变化
    2.5 中国湖泊与湿地
        2.5.1 古湖沼学研究及大湖期争论
        2.5.2 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
        2.5.3 中国湿地研究进展
    2.6 流域模型与水土流失
        2.6.1 流域模型
        2.6.2 土壤侵蚀
        2.6.3 黄土高原水土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2.6.4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2.7 过去人-地相互作用
        2.7.1 新石器时代与农业文明
        2.7.2 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
        2.7.3 欧亚大陆史前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2.8 生物地理
    2.9 自然地理地带性
3 结论与展望
    3.1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正在全面走向国际研究第一方阵
    3.2 国际接轨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3.3 立足中国特色在全球视野下的自然环境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引领国际前沿

(5)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治理的困境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政策演进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的碎片化
    第四节 水环境协同治理“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
第二章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太湖模式
    第一节 太湖水环境问题的由来及“蓝藻危机”爆发
    第二节 太湖水环境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探索性实践
    第三节 “河长制”及太湖水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架构
    第四节 水治理太湖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推广价值
第三章 跨界水环境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国外成熟经验借鉴
    第一节 莱茵河流域治理的国际协商机制
    第二节 泰晤士河流域治理的市场化机制
    第三节 田纳西河流域的网络化治理模式
    第四节 国外模式对长三角治理借鉴价值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机制设计
    第一节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的机理分析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公共品供给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界定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的主要障碍
    第四节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机制的架构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的政策支持
    第一节 水环境治理政策解读及协同治理政策工具选择
    第二节 水环境府际协同既有路径评析及实现路径构建
    第三节 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与河长制等新政有效契合
    第四节 长三角城市水环境府际协同治理具体政策推进
结语
致谢
在读成果
参考文献

(7)水利工程背景下河流水华暴发成因分析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1 河流水华发生的影响因素
    1.2 大型水利工程对水华发生的影响
    1.3 对河流水华发生的模拟与预测
2 当前研究难点和未来研究方向
    2.1 当前研究难点
    2.2 未来研究方向
3 结论与展望

(8)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特征及其与流域间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沉积物DON研究重要性
        1.1.2 沉积物DON对湖泊富营养化水平指示意义
        1.1.3 沉积物DON演变特征与流域间响应关系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沉积物沉积特征研究进展
        1.2.2 沉积物DON结构组分特征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
        1.2.3 沉积物DON特征与湖泊富营养水平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滇池概况
        2.1.2 程海概况
        2.1.3 洱海概况
        2.1.4 泸沽湖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分析方法
        2.3.1 沉积物DON提取与测定
        2.3.2 DON提取液荧光光谱分析及平行因子分析法
        2.3.3 DON提取液紫外分光光度分析
        2.3.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第三章 高原湖泊沉积物沉积特征及氮形态历史演变-程海为例
    3.1 结果与讨论
        3.1.1 高原湖泊柱状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年代特征
        3.1.2 高原湖泊有机质和氮形态累积特征及其来源研究
        3.1.3 程海沉积物沉积特征与营养盐关系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特征及与其营养水平关系
    4.1 结果与讨论
        4.1.1 不同湖泊沉积物和上覆水理化性质分析
        4.1.2 不同湖泊沉积物DON结构组分特征
        4.1.3 不同湖泊沉积物DON组分与湖泊富营养水平之间的关系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累积演变特征及其对流域发展的响应
    5.1 结果与讨论
        5.1.1 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结构组分演变特征
        5.1.2 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结构组分演变特征与流域发展间响应关系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原湖泊溶解性有机氮环境影响因素——光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光照对洱海上覆水DON含量影响
        6.2.2 光照对洱海上覆水DON结构组分影响
        6.2.3 光照对洱海上覆水DON变化影响机制
        6.2.4 光照引起的环境效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与特色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1.2. 研究意义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空间范围
        1.4.3. 研究时间范围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1.5.3. 中西对比
    1.6. 研究创新点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创新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2.1.1. 山
        2.1.2. 海
        2.1.3. 水
        2.1.4. 城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2.2.1. 概述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2.2.3. 小结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2.4.1. 绿地总量不足
        2.4.2. 绿地布局不均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2.4.6. 千城一面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3.1.1. 摘要与背景
        3.1.2. 评价方法综述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4.1.2. 软件技术应用
        4.1.3. 方法步骤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4.2.2. 软件技术应用
        4.2.3. 方法步骤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5.1.2. 改造岸线划定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5.2.1. 信号山
        5.2.2. 小鱼山
        5.2.3. 薛家岛(窟窿山)
        5.2.4. 奥帆中心
        5.2.5. 北岭
        5.2.6. 李村河围子岭
        5.2.7. 浮山
        5.2.8. 小青岛
    5.3. 小结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6.1.1. 区域规划层面
        6.1.2. 总体规划层面
        6.1.3. 专项规划层面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安全概念研究进展
        1.2.2 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状态现状及演变趋势
    2.1 太湖流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
        2.2.1 河湖物理结构现状及演变趋势
        2.2.2 水质现状及演变趋势
        2.2.3 水生态历史演变及现状趋势
        2.2.4 水文历史演变及现状趋势
    2.3 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状态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水环境安全备选指标库建立
        3.1.1 备选指标库建立
        3.1.2 主要备选指标内涵及意义
    3.2 河湖物理结构评价指标筛选
        3.2.1 河网物理结构安全指标
        3.2.2 湖泊物理结构指标筛选
    3.3 水质安全指标筛选
        3.3.1 河网水质筛选
        3.3.2 湖泊水质指标筛选
    3.4 水生态安全指标筛选
        3.4.1 水生态指标分类
        3.4.2 河网水生态指标筛选
        3.4.3 湖泊水生态指标筛选
    3.5 水文安全指标筛选
        3.5.1 河网水文指标筛选
        3.5.2 湖泊水文指标筛选
    3.6 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4.1 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状态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准则层权重确定
        4.1.2 指标层权重确定
    4.2 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状态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标准确定方法确定及标准比选
        4.2.2 评价指标标准值汇总
    4.3 指标数据的获取与量化
        4.2.1 指标数据获取
        4.2.2 指标数据量化
    4.4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5 准则层指标得分计算
    4.6 水环境安全指数计算及水环境安全状态判别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环境安全评价实例
    5.1 武宜运河水环境安全评价
        5.1.1 指标数据的获取、量化与标准化
        5.1.2 水环境安全指数及水环境安全状态判别
    5.2 涌湖水环境安全评价
        5.2.1 指标数据获取、量化及标准化
        5.2.2 水环境安全指数及水环境安全状态判别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专家破解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D]. 李凡怡. 兰州大学, 2021(09)
  • [2]乌梁素海水环境因子对湖泊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特征[D]. 周吉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植物浮床系统对三峡库区支流库湾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D]. 吴科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4]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5]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长三角城市群”水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协同机制研究[D]. 贺菊花. 东南大学, 2018(01)
  • [7]水利工程背景下河流水华暴发成因分析及模拟研究[J]. 张远,夏瑞,张孟衡,景朝霞,赵茜,范俊韬.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8)
  • [8]高原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特征及其与流域间变化[D]. 李秋材.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9]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太湖流域河网—湖泊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D]. 王俊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专家解开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之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