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手术后监护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尚鹏飞[1](2020)在《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正中胸部切口、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的优缺点,为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资料。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连续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B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C组:正中开胸行二尖瓣置换术。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体重、心功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输红细胞、血浆)、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输红细胞、血浆)、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及术后短期随访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分析总结三组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体重、心功能NYHA分级、LVEF基线一致。正中开胸组在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全胸腔镜组比较,用时较少,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方面等指标,全胸腔镜组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正中开胸组比较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方面三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疼痛感、对切口的满意度,全胸腔镜组最优,其次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再次是正中开胸组。截止2019年9月,随访3-39个月,随访58人,随访率达96.7%。三组患者生活状态良好,无院外死亡、脑栓塞、脑出血、机械瓣膜故障、瓣周漏、溶血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胸腔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正中开胸三种手术方式用于二尖瓣置换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而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胸壁创伤最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和患者感受更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不失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也可作为掌握全胸腔镜手术一种过渡性操作方法。
王鹏[2](2020)在《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与常规胸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可行性,并分析两组手术方式的优劣。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就诊,明确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52例,分别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常规胸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组)25例,年龄(36.36±15.60)岁,体重(55.28±11.78)kg,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长径(29.32±5.21)mm;对照组(常规胸正中心脏停跳手术组)27例患者,年龄(36.17±19.89)岁,体重(50.11±17.23)Kg,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长径(28.52±8.69)mm。分别通过统计两组患者术中监测指标:手术时间(min)、CPB时间(min)、主动脉阻断时间(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min)、术中输血量(ml);术后观察指标包括:呼吸机辅助时间(h)、术后24小时引流量(ml)、ICU时间(h)、术后住院天数(d)、住院天数(d)、围术期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完成顺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呼吸机辅助时间[(10.80±4.70)h比(14.28±6.13)h,t=2.282,P=0.027]、监护室(ICU)时间[(28.19±9.15)h比(46.54±21.51)h,t=4.053,P=0.000]、术中输血量[(216.00±172.43)ml比(366.67±227.02)ml,t=2.679,P=0.010]、术后24小时引流量[(146.32±157.78)ml比(315.37±251.87)ml,t=2.893,P=0.006],住院天数[(14.84±3.33)d比(19.48±7.46)d,t=2.933,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无残余漏、死亡等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结果满意。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不仅取得了传统手术的疗效,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刘浩[3](2020)在《S100B蛋白、NSE和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苏醒时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体外循环过程中常常伴有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两个部分。原发性脑损伤定义微气泡栓或血小板聚集物等进入脑血管,进而导致脑血管栓塞,脑血流灌注不足,能量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共同导致了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则是由于血液和非内皮化的管道接触后,激活了体液和细胞免疫,炎症介质的增多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则加剧了全身炎症反应。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存在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内,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S100B和NSE因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破坏而漏出到细胞外,外周血中浓度明显升高。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也伴有不同程度的S100B和NSE水平升高,S100B等指标能否反映心脏手术后患者脑损伤程度以及与患者苏醒时间的关系尚不得知。研究目的本次探究患者在体外循环不同阶段血液中S100B和NSE等相关指标的变化与患者苏醒时间长短是否存在一定相关性,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1.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病人5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所有心脏手术的病人均采用体外循环技术,病人年龄平均59.3±6.7岁。2.本实验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入组病人均有使用体外循环技术且均为非主动脉弓部的心脏手术;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存在脑梗、中风等脑血管相关病史;②严重的肝、肾脏等重大脏器功能损害;③恶性肿瘤,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3.本实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取6次时间节点取血,每次取血量约2ml;取患者术前24小时外周血时间记为T0;第二次取患者锯开胸骨后体外循环开始前动脉血记为T1;第三次取开放阻断钳时患者的动脉血记录为T2;第四次取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时动脉血标本记录为T3;第五次取手术结束时患者动脉血标本记录为T4;第六次取患者术后24小时外周血标本记录为T5。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的数据通过SPSS20.0和Graphpad prism7.0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资料记录采用均值和标准差;偏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研究的所有P值为双尾,认为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本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后无人发生脑梗;本次研究入组患者人数为50例,其中男性/女性=31/19例;入组患者年龄为59.3±6.7岁,苏醒时间中位数为292.5min。2.S100B和患者苏醒时间关系经检测,在T2(开放阻断钳)和T3(体外循环结束前)患者动脉血中的S100B和患者苏醒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发现S100B和苏醒时间存在正相关;在T2时间点时,P<0.01,R=0.67;在T3时间点时,P<0.01,R=0.58;认为患者血液中S100B可以预测体外循环后患者苏醒时间。3.NSE和患者苏醒时间的关系通过对患者血液中NSE含量的变化情况,发现在T4(手术结束时)时间点的血液标本里NSE含量和苏醒时间存在正相关,P<0.01,R=0.41。认为NS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于患者苏醒时间的预测。4.通过对患者苏醒延迟的多因素分析发现,除S100B蛋白和NSE等指标外,术前血液中肌酐水平,主动脉阻断时间也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T3时S100B蛋白,T4时NSE和患者的苏醒时间存在正相关,T3 S100B、T4NSE、术前血肌酐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患者延迟苏醒的独立危险因素。S100B和NSE可以用于预测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对于评估患者预后和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姜文翔[4](2020)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并且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37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特点和夹层累及范围选择。根据术后是否进行CRRT将患者分为非CRRT组(n=1263)和CRRT组(n=115),并纳入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需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1378患者术后CRRT使用率为8.3%(115/1378),早期(术后30天内)死亡率为6.6%(91/1378)。其中 CRRT 组死亡 47 例(41.6%),非 CRRT 组死亡 44 例(3.7%);CRRT 组死亡率是非 CRRT 组的 11.2 倍(P<0.001)。多因素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肝功能损伤、红细胞高输注量是术后急性肾损伤需行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评估系统可行。患者高龄、术前肝功能损伤、红细胞高输注量是术后急性肾损伤需行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通过主动脉CTA检查观察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双侧肾动脉受累损伤情况,并分析不同的肾动脉受累解剖分型评估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探索一种较为简易的通过主动脉CTA评估预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损伤情况的理论模型。方法本部分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数据收集时间范围从2010年0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1331例在本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主动脉CTA肾动脉平面解剖受累情况将一侧肾动脉解剖受累情况分为5种情况:T型(真腔型),F型(假腔型),B型(双腔型),C型(挤压型),S(三明治型)。根据实际CT断层平面影像以及CTA重建影像观察统计的情况,双侧的肾动脉受累情况可分为TT型(n=575)、TF型(n=352)、TB型(n=198)、BB 型(n=17)、BF 型(n=30)、CF 型(n=84)、TS 型(n=75)共 7 中情况。分析并比较双侧肾动脉解剖受累分型患者的术后AKI及CRRT发生率和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结果分析结果显示,TT型、TF型、TB型、BB型、BF型、CF型、TS型术后AKI的发生率分别为 14.61%、22.44%、36.36%、52.94%、40.0%、65.48%、36.0%,术后使用 CRRT 治疗的发生率为 3.48%、6.82%、12.12%、17.65%、10.00%、32.14%、9.33%,早期死亡率为 4.17%、4.26%、11.11%、11.76%、13.33%、17.86%、5.33%。结论利用主动脉CTA检查建立预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动脉受累解剖模型可行。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CF组、BB组术后AKI发生率、CRRT治疗使用率及术后早期死亡率明显较其他组更高。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肾动脉受累的解剖分型对术后肾脏功能及预后有一定评估预测作用。
刘志平,王坚,张玉龙,李育敏,李淑珍,赵龙,郭俊晓,李伟,任杰,高荣,田泽祥,郭伟,宋振祥,赵文辉[5](2020)在《经右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46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经右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我科46例全胸腔镜经右胸壁3孔心脏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26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室间隔缺损1例,二尖瓣病变置换8例,三尖瓣环成形8例,左心房黏液瘤2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采用浅、中低温,46例行股动、静脉插管。12例患者ECC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引流。16例手术采用含血停搏液灌注法心肌保护,心脏不停跳30例。结果46例患者无死亡且全部痊愈出院。ECC时间38~110 min,平均(53.4±28.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8~94 min,平均(44.2±13.8)min。术后5~12 d痊愈出院。出院患者随访时间1~36个月,结果满意。结论完全胸腔镜ECC下心脏手术是微创、安全、可行的,围术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杨文文,车蕾,孙静静[6](2019)在《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两组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ICU监护过程中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睡眠和饮食、恐怖、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患者ICU监护期间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缓解疼痛并缩短患者的监护和住院时间,使生存质量能够得到显着提升。
桂娟[7](2019)在《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疾病,脑损伤和神经发育障碍神经发育与社会心理障碍是先心病重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至今心脏学家和儿科学家对于先心病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的早期预测指标,尚未达成定论和共识。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应用于新生儿危重症病例脑损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先心病新生儿及小婴儿围术期大脑皮层活动状况及中长期神经发育的预后,探索围术期脑损伤和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评估围术期振幅整合脑电图各指标对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NICU住院的确诊CHD且需要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及小婴儿(≤月龄),采集围术期及术中管理的特征和变量,持续监测手术前后的aEEG,探究其影响因素。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测试心脏手术后的婴儿12月龄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回顾性分析MDI、PDI的影响因素。前瞻性采集围术期aEEG监测结果,规律随访并获取18个月龄时的MDI、PDI,比较围术期aEGG与18月龄MDI、PD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病例295例。167例完成术前aEEG监测,显示约19.17%(32/167)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34.73%(58/167)的病例SWC不成熟,1.8%(3/167)缺乏SWC,5例(2.99%)患儿术前aEEG显示有惊厥活动,其中4例(2.39%)为频繁惊厥活动。出生胎龄越大,背景模式正常的可能性越高(OR=0.220,95%CI:0.072-0.675),围生期有轻度窒息史病例的SWC异常的可能性更高(OR:6.595,95%CI:2.290-18.996),出生胎龄大于39周的病例SWC异常的可能性更低(OR:0.461,95%CI:0.214-0.992)。5例患儿有惊厥活动,均为发绀型先心病。226例完成术后aEEG监测,约5.75%(13/226)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0.88%(2/226)显示为重度异常,27.43%(62/226)的病例SWC不成熟,3.54%(8/226)缺乏SWC,4.4%(10/226)的患儿术后aEEG显示有惊厥发作。5分钟Apgar评分高于9分者是术后背景模式异常的可能性较低(OR:0.172,95CI:0.030-0.969)。出生有轻度窒息(OR:14.647,95%CI:2.590-82.822)、存在延迟关胸(OR:5.197,95%CI:1.659-16.285)、术后存在神经系统症状中度异常(OR:5.145,95%CI:1.044-25.348)是术后SWC异常的危险因素;出生胎龄大于39周者(OR:0.153,95%CI:0.044-0.538)术后SWC异常可能性更低。103例完成了手术前后aEEG比较,术后存在败血症者SWC变差的可能性更大。共116例 CHD 儿童接受 BSID 评估,MDI(95.38±22.98)和 PDI(87.84±22.57)均显着低于止常人群的均值(100)(p<0.05)。MDI和PDI呈正相关关系。仅PDI是MDI 的影响因素,PDI 越高,MDI 越高(β:0.835,95%CI:0.429-1.241)。MDI、住院天数、体外循环和行为问题是PDI的影响因素。MDI越大,PDI越高(β:0.497,95%CI:0.342-0.652),体外循环手术病例,PDI 较高(β:11.956,95%CI:0.845-23.068);住院天数越长,PDI 越低(β:-0.577,95%CI:-0.874~-0.279);相对无行为问题,有轻微行为问题时PDI较低(β:-10.605,95%CI:-18.546~-2.664)。共有93例患儿完成研究。该组病例18月龄时BSID检测显示MDI平均值为 96.483±21.997,PDI 平均值为 87.763±21.584。MDI 与正常人 MDI(均值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2,P=0.127),PDI低于正常人PDI(均值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7,P<0.001)。其中,A组有45例患儿,在手术前后均接受了 aEEG检查。术后SWC缺失婴儿的MDI(70.00±34.641)低于术后SWC未成熟婴儿的MDI(100.65±19.572)(P=0.09)。术前背景轻度异常的婴儿,其PDI(68.43±19.217)明显低于术前背景模式正常的婴儿(92.97±21.005)(P=0.0064)。术前aEEG显示未成熟SWC的婴儿的PDI(85.08±21.431)明显低于术前正常SWC的婴儿(105.14±21.162)(P=0.037)。术前背景模式和SWC可能可以预测婴儿的长期运动功能。结论:1.围术期aEEG显示大多数婴儿皮层活动正常,SWC相比背景模式和惊厥活动,反映脑损伤更为敏感。出生胎龄和出生缺氧病史是心脏手术前aEEG的影响因素。除了出生胎龄、出生缺氧史,延迟关胸、术后败血症及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是术后aEEG异常的危险因素。围术期极少数病例有惊厥活动,均为复杂型先心,预后不佳。出生胎龄较大、术后存在败血症者术后aEEG较术前更不易改善。2.CHD儿童12月龄时智力发育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发育水平和运动发育水平正相关。体外循环下手术的病例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较轻;住院天数长,存在轻微行为问题,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较明显。3.围术期aEEG异常与18月龄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相关。围术期aEEG尤其是背景模式和SWC可能是CHD婴儿中长期神经发育预后的有效预测手段。
李君英[8](2019)在《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6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先评估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再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手术后谵妄发生率(11.6%)低于对照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评估心脏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术后尽早康复。
齐鑫[9](2019)在《动脉血乳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患者动脉血乳酸值及术后4小时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化验值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相关性。2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患者2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的变化趋势,为将来临床医务工作者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否顺利脱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观察的研究方法,调查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且按纳排标准选入的患者359例,其中出现延迟脱机患者(观察组)77例,未出现延迟脱机患者(对照组)282例。收集整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动脉旁路移植”数目、烟酒史、诊断结果、既往史以及患者术中、术后出入量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患者术前24小时及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化验值,患者术前24小时及术后1小时、4小时、脱机前(或)自主呼吸功能锻炼后动脉血气分析值。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χ2检验、t检验、Z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危险因素以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发生延迟脱机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的变化趋势。结果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2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化验值的比较:术前2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t=1.407,P=0.163),术前2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t=-1.026,P=0.308),术前心肌肌钙蛋白T值(t=0.243,P=0.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小时、4小时、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的比较:术后1小时动脉血乳酸值(t=2.285,P=0.024),术后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t=3.133,P=0.002),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t=6.02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小时、4小时、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动脉血乳酸平均值皆>2.0mmol/L,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机体处于高乳酸血症状态,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呈逐步上升趋势,对照组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呈先升高后再降至正常水平趋势。4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值的比较: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t=3.636,P<0.001)与术后4小时心肌肌钙蛋白T(t=3.22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在判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正常脱机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超过4.552mmol/L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风险在90%以上。6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长的比较:手术时长(t=11.90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时间过长是造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危险因素。当手术时长高于4.90小时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风险为90%以上。结论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值超过正常值高限的3倍、心肌肌钙蛋白T值大于1.0ng/mL、术后动脉血乳酸值过高是造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危险因素。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发生延迟脱机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呈逐步上升趋势,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过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术后患者机体组织灌注不足及缺血缺氧有关。3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在判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正常脱机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4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时间过长是造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危险因素。
于玲姗[10](2019)在《对比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小儿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的收集我院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在超声引导下的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应用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镇痛的麻醉方案,通过对比、统计和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评价快通道麻醉在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脏外科行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312例,根据使用的阿片类药物不同分三组,F组(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组),F组60例,R组150例,S组102例。收集三组患儿的(1)术前一般情况资料;(2)全麻诱导前后、切皮、开胸、关胸、缝皮、拔管及拔管后1h、4h、8h、24h的平均动脉血压及心率;(3)拔管后1h、4h、8h、24h的CRIES(Crying,Requires O2 turation,Increased vital signs,Expression,Sleeplessness)评分:通过哭泣、呼吸、循环、表情和睡眠等进行评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认为疼痛越严重;(4)呼唤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5)术后肺部感染、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儿的术前一般资料中,年龄和体重R组大于F组,F组大于S组,但是在诱导前血压和心率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诱导后、切皮、开胸、关胸、缝皮、拔管及拔管后1h、2h三组患儿的平均动脉血压及心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4h S组和R组的平均动脉血压及心率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8h、24h R组的平均动脉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S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组和F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组,而S组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唤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R组患儿低于S组,S组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肺部感染和喉头水肿的发生率,R组患儿低于S组,S组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R组和S组差异无同统计学意义(P>0.017),F组明显高于R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应用瑞芬太尼镇痛的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室间隔缺损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安全、有效、经济,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更多患儿受益。
二、心脏手术后监护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手术后监护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患者入组条件 |
1.3 手术方式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B 个人简历 |
附录 C 综述 |
参考文献 |
(3)S100B蛋白、NSE和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苏醒时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NSE和S100B蛋白 |
1.2 S100B相关研究 |
1.3 体外循环炎症反应和脑损伤 |
1.4 体外循环术后苏醒时间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 |
1.5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麻醉方法 |
2.3 体外循环及手术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术前患者基线资料 |
3.2 术中血气分析和生化检测等情况 |
3.3 术中资料结果分析 |
3.4 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及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体外循环和脑损伤 |
4.2 危险因素分析 |
4.3 结论 |
4.4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致谢 |
(4)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前言英文版 |
第一部分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与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肾动脉受累解剖分型与术后肾功能损伤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对比 |
2.2 两组护理前后SCL-90评分对比 |
3 讨论 |
(7)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的皮层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脑损伤 |
1.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作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设备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采集 |
3.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像采集 |
3.3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结果判读 |
3.4 神经影像学检查 |
3.5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特征分析 |
4.2 手术前aEEG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手术后aEEG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手术前后aEEG变化及影响因素 |
4.5 围术期头颅CT/MR的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常用脑功能的监测方法 |
5.2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NICU的应用 |
5.3 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的皮层活动及影响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神经发育预后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 |
1.2 神经发育评估与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设备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采集 |
3.2 体格发育评估 |
3.3 神经发育评估 |
3.4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病例特征分析 |
4.2 BSID评估结果 |
4.3 MDI和PDI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常用的神经功能的评估量表 |
5.2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优势和应用 |
5.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 |
5.4 先心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影响因素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皮层电活动与中长期神经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先天性心脏病的神经发育随访 |
1.2 缺乏早期预测指标导致随访困难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设备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采集 |
3.2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图像采集 |
3.3 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结果判读 |
3.4 神经影像学检查 |
3.5 随访和神经发育评估 |
3.6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特征分析 |
4.2 围术期aEEG监测结果 |
4.3 18月龄时BSID评估结果 |
4.4 围术期aEEG与18月龄MDI与PDI关联性分析 |
4.5 手术前后aEEG变化与18月龄MDI与PDI的关联性分析 |
4.6 头颅超声与18月龄MDI与PDI |
第五章 讨论 |
5.1 大脑的发育与高危儿神经发育评估 |
5.2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脑功能与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 |
5.3 国外现行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发育预后的评估与干预指南 |
5.4 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发育随访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心脏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估 |
1.2.2 心脏术后谵妄的护理措施 |
1.3 谵妄诊断标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对比 |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9)动脉血乳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分组情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的确定 |
2.2 资料收集 |
2.3 麻醉方法 |
2.4 手术方法 |
2.5 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2.6 具体指标的定义 |
2.7 研究变量(测量指标) |
3 统计方法 |
4 研究质量的控制 |
5 伦理学原理 |
结果 |
1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1.1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诊断内容的比较 |
1.3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化验值的比较 |
1.4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入量及术后当日出入量的比较 |
1.5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小时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1.6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 小时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1.7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脱机前/SBT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1.8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24 小时、术后1 小时、4 小时、脱机前/SBT后动脉血乳酸趋势比较 |
1.9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 小时化验值的比较 |
1.10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脱机前/SBT后各项护理评估值比较 |
2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3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患者的术后动脉血Lac临界值的计算 |
3.1 OPCABG患者术后1 小时、4 小时、脱机前/SBT后动脉血Lac指标诊断价值分析 |
3.2 OPCABG患者术后1 小时、4 小时、脱机前/SBT后动脉血Lac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 |
4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患者的手术时长临界值的计算 |
4.1 OPCABG患者手术时长诊断价值分析 |
4.2 OPCABG手术时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的结果比较 |
2 OPCABG患者术后动脉血Lac值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
2.1 OPCABG患者术后动脉血Lac值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 |
2.2 护理干预措施 |
3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术后4 小时CK-MB、c TnT值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 |
4 OPCABG手术时长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 |
结论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因素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对比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小儿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资料 |
1.1 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2.方法 |
2.1 R组 |
2.2 S组 |
2.3 F组 |
2.4 手术方法 |
2.5 记录项目 |
2.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1.药物的选择 |
2.术后镇痛方式 |
3.术后肺部并发症 |
4.适应症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心脏手术后监护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方式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分析[D]. 尚鹏飞.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2]单操作孔胸腔镜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分析[D]. 王鹏.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3]S100B蛋白、NSE和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苏醒时间的研究[D]. 刘浩.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研究[D]. 姜文翔.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经右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46例分析[J]. 刘志平,王坚,张玉龙,李育敏,李淑珍,赵龙,郭俊晓,李伟,任杰,高荣,田泽祥,郭伟,宋振祥,赵文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02)
- [6]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J]. 杨文文,车蕾,孙静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2)
- [7]先心病婴儿皮层电活动预测中长期神经发育结局[D]. 桂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8]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J]. 李君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26)
- [9]动脉血乳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的研究[D]. 齐鑫.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对比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小儿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中的应用分析[D]. 于玲姗.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