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论文文献综述)
刘戒骄,孙琴[1](2021)在《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世界工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探索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和条件,认识到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立国家工业化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了7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的成就集中体现在,1949年至1978年用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79年至2016年用30多年的时间建成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下一个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成世界工业强国。
韩美琳[2](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霜[3](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申晓蓉[4](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朱继飞[5](2019)在《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高淳区一直试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来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早日赶上全市发展步伐,因为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发等粗放式传统工业化道路,良好的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代价高,百姓利益受损,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带来各种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形势,高淳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研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总体上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基础——现状及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通过SWOT分析法(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对高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当前高淳工业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险。从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新城发展等方面对高淳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这对同类地区制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政策亦有借鉴意义。
王宝堃[6](2018)在《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方略,将成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经济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飞跃、是新时代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指南,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可有效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质量、发展环境、发展目的等各方面的矛盾与制约性难题。本文根据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更加突出科学技术创新、更加注重“四化”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需要对外开放、更加明确共享发展等特点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措施,即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引擎、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以开放发展为依托、以共享发展为根本。通过完善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营造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坚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通过建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树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观念共识,优化绿色工业化发展的方法途径;通过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构建新型工业化开放新格局,提升新型工业化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新型工业化推进共享发展的机制,实施新型工业化促进均衡发展的战略,形成新型工业化成果人民共享的局面,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不充分、资源配置低效、环保压力大、产业结构欠优等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平衡、可持续、长足、更好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7](2012)在《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刚刚发布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由"一纲四篇"构成。其中,"一纲"为"总纲","四篇"分别为"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建设纺织品牌强国"、"建设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及"建设纺织人才强国"。为了宣传、贯彻、落实《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本刊在第一时间选登其中的总纲部分,以便于广大行业企业学习参考。
杨宏伟[8](2010)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工业化的定义入手,对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考察了工业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廓清了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和特殊性。论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内涵丰富、视角独特的工业化理论。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创立了经典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也存在曲解与偏离。论文以改革开放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七个阶段考察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化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导向下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论文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进行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总结了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中国化作了几点思考。
孙学光[9](2008)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及科学推进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地区差距等重大问题,探寻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对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了衡量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科学把握新型工业化进程,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由三个准则、六个主题及22个指标组成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各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实证测算,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测算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尚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实现新型工业化,尚任重道远。以层层递进的分析为依据,本文在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的基本思路: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通过以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导向机制;努力实现“两项互动”,利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创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正确处理“三重关系”,处理好集约化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贯彻实施“四大战略”,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四大发展战略,夯实新型工业化升级的科技、人才、资源和环境基础,构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机制。总之,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和创新,是切合国情和信息化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进行理论探讨,不断丰富具体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希望本文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科学推进的研究,能够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新型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有所助益。
吴筠[10](2007)在《对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确定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国家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如何把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要求,结合新疆实际,找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Introduction |
2.Era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1921-1949):Removing Barriers to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
3.Era of Initial Economic Recovery and Planned Economy (1949-1978):Establishing an Independent and Relatively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
3.1 Stage 1 (1949-1952):Industrial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
3.2 Stage 2 (1953-1957):Priority on Heavy Industries |
3.3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a Period of China’s Economic Adjustment |
3.4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
4.Further Development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or a Major Industrial Nation (1978-2016) |
4.1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1978-1991 |
4.2 Further Adjustment i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1992 to 2001 |
4.3 Stage 3 (2002-2016):Exploring a Path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Becoming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ial Power |
5.New Goal for the New Era:Transition towards a World-Class Industrial Power (2017-2035) |
5.1 Follow an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and Develop Key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5.2 Improving China’s Status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reating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rolled Industrial Chains |
5.3 Accelerate the Green Transition and Create a Low-Carbon Industrial System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
一、引言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推翻三座大山,扫除工业化的障碍 |
三、国民经济恢复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一)1949-1952年工业恢复和发展 |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 |
(三)“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业化 |
(四)“文革”时期的工业发展 |
四、改革开放后的继续发展:工业大国的新型工业化(1978-2016年) |
(一)1978—1991年转折阶段的工业结构调整 |
(二)1992—2001年工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
(三)2002—2016年: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
五、新时代的新目标:建设世界工业强国(2017-2035年) |
(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走创新驱动的工业化道路 |
(二)积极应对国际产业分工新调整,改善国际分工地位,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
(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低碳工业体系,提高低碳发展能力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可能突破的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突破的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一、工业化的含义 |
二、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
三、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
四、新型工业化对政府行为的要求 |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含义 |
二、政府行为的特点 |
三、政府行为在新型工业化中的职能 |
第二章 高淳区的工业化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成就以及高淳区发展现状 |
一、我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 |
二、高淳区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工业化道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 |
二、高淳区存在的个性问题 |
三、高淳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高淳区工业化发展SWOT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美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德国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日本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一、深圳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二、上海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三、苏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经验及借鉴 |
第四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量质并进原则 |
二、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
三、坚持产城融合原则 |
四、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
第二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
一、生态立区 |
二、产业强区 |
三、创新兴区 |
第三节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 |
一、改善投资环境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
二、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使创新驱动达到新高度 |
三、配备功能与设施使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四、发挥生态优势使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
第五章 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的相关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
一、“一核”:打造核心功能区 |
二、“三区”:发展三大功能片区 |
第二节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一、着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 |
二、重点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
三、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 |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三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
一、加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 |
二、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 |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 |
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四节 加快产业新城发展 |
一、明确产业新城发展思路 |
二、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打造现代产业新城 |
三、加强生态文明新城建设,营造绿色宜居新城 |
四、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
第五节 构建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保障机制 |
一、构建项目保障机制 |
二、构建土地保障机制 |
三、构建人才保障机制 |
四、构建资金—服务—制度保障机制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 |
2.1.2 列宁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 |
2.1.3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相关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工业化 |
2.2.2 新型工业化 |
2.2.3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 |
第三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背景与面临问题 |
3.1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背景 |
3.1.1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 |
3.1.2 中国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 |
3.2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
3.2.1 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2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3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 |
4.1 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擎 |
4.2 以“四化”协调为目标 |
4.3 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先导 |
4.4 以实现对外开放为依托 |
4.5 以实现共享发展为根本 |
第五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措施 |
5.1 着力推进创新发展 |
5.1.1 完善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
5.1.2 制定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
5.1.3 营造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 |
5.2 着力推进协调发展 |
5.2.1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 |
5.2.2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
5.2.3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5.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
5.3.1 建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
5.3.2 树立绿色工业化发展的观念共识 |
5.3.3 优化绿色工业化发展的方法途径 |
5.4 着力推进开放发展 |
5.4.1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 |
5.4.2 构建新型工业化开放新格局 |
5.4.3 提升新型工业化国际竞争力 |
5.5 着力推进共享发展 |
5.5.1 建立新型工业化推进共享发展的机制 |
5.5.2 实施新型工业化促进均衡发展的战略 |
5.5.3 形成新型工业化成果人民共享的局面 |
第六章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价值 |
6.1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2 拓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实践探索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总纲 |
第一章建设纺织强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
第一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
一、纺织工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
二、纺织工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好就业的新期待 |
三、纺织工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
第二节适应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新要求 |
一、纺织工业要适应我国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新要求 |
二、纺织工业要适应我国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要求 |
三、纺织工业要适应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
第三节积极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一、纺织工业要创造科学技术的新优势 |
二、纺织工业要创造自主品牌的新优势 |
三、纺织工业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
四、纺织工业要创造人才队伍的新优势 |
第二章建设纺织强国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 |
第四节指导思想 |
第五节主要发展目标 |
(8)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关于工业化定义的文献及评述 |
二、工业化的内涵 |
三、工业化研究的内容 |
第二节 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
一、工业化的阶段划分 |
二、工业化的类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一、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 |
一、西方理论界对工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工业化理论的探索 |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生成与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
一、历史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工业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多维透视 |
一、理论基础:再生产理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
二、前提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 |
三、主体选择:国家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
四、直接动力:科技进步是工业化根本动力 |
五、推动机制:工业化与市场化相促进 |
六、成长空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生 |
七、世界进程:工业化与全球化相伴随 |
八、环境支持: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
九、反思批判:马克思对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深刻揭示 |
第三章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本任务 |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
四、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优先发展重工业 |
五、国家所有制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保证 |
六、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外部条件 |
七、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
第二节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及实践 |
一、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 |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发展 |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 |
四、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高速赶超 |
五、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积累途径——"剪刀差" |
六、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选择——计划经济 |
七、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
八、对斯大林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简单评介 |
第四章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构想 |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
三、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性特征 |
四、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终结 |
第二节 "一五"时期: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模仿与照搬 |
一、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 |
二、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
三、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三节 "八大"前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
三、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意义 |
第四节 1957-1978:工业化走向畸形发展 |
一、"超英赶美":超常规的工业化速度 |
二、"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
三、"同时并举":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开创 |
第一节 中国特色工业化指导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1978—1992:消费需求导向下的结构纠偏 |
一、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二、调整结构,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在城市与农村全面铺开 |
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工业化主体多元化 |
第三节 1992—2002:工业化的全面转型 |
一、工业结构快速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
二、外向型经济格局形成,中国工业化开始融入世界工业化体系 |
三、技术进步加速,工业化由粗放走向集约 |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 |
第四节 2002—今:步入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 |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一节 全方位开放的工业化 |
一、开放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二、准确把握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
三、实施全方位开放,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 |
第二节 市场化推动的工业化 |
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
三、充分利用世界市场,为工业化提供外部资源保障 |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
一、在农轻重协调发展中推进工业化 |
二、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工业化 |
第四节 区域统筹的工业化 |
第五节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
一、工业化需要城乡协调、整体推进 |
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的产业基础 |
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 |
四、乡镇企业是统筹城乡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七章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曲折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工业化理论并奠基了理论的科学基石 |
二、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
三、斯大林探索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并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选择思想 |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协调发展思想 |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策略思想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
第四节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一、准确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其中国化的前提 |
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过程 |
三、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 |
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潮流 |
五、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工业化实践 |
六、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不懈推进理论创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 |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
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 |
2.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2.2 中国工业化现状分析(2001~2005年) |
2.3 中国工业化历程评析 |
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 |
3.1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
3.2 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 |
4 中国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4.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4.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测算 |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2 指标权重确定及新型工业化实现度的测算 |
5.3 测算结果的分析 |
6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推进 |
6.1 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道路评述 |
6.2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目标 |
6.3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推进路径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2 |
(10)对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
(一)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
(二)新疆工业化进程基本判断 |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疆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依托优势资源转换,做大做强主导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走适合新疆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及下游产业,抢占新一轮石化工业的制高点 |
(二)大力发展煤炭、煤化工和电力工业,走“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道路 |
(三)加大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 |
(四)积极实施纺织业振兴工程,大力提升纺织业竞争力 |
(五)大力发展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提高新疆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 |
(六)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加快发展新疆钢铁工业 |
(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工业 |
(八)加快发展新疆建材工业,拉动新疆第二产业快速增长 |
(九)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推动新疆轻工业全面发展 |
(十)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疆特色医药工业 |
(十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
(一)必须加大实施科技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
(二)必须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三)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四)必须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五)必须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
(六)必须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建设 |
(七)必须高度重视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
(八)必须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 |
(九)必须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调整所有制结构,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十)必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
(十一)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
(十二)必须优化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实施名牌产品战略 |
(十三)必须认识到传统产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 |
(十四)必须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
(十五) |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战略[J]. 刘戒骄,孙琴. China Economist, 2021(05)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高淳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D]. 朱继飞. 东南大学, 2019(05)
- [6]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王宝堃.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J].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服装周刊, 2012(17)
- [8]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 杨宏伟. 兰州大学, 2010(10)
- [9]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D]. 孙学光.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对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 吴筠. 新疆金融, 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