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建筑的环境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辉[1](2021)在《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品质提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更新模式以专项更新为主,逐步增加综合性更新内容。由于缺乏对既有住区综合品质的认识,国内已经开展的既有住区节能更新、绿色更新以及适老化更新的相关实践与评价研究都是以单一品质为目标,缺乏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的评价研究;同时由于住区更新实践多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度较低,更新前缺乏对居民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更新后缺乏对多品质提升效果的评价,在实践当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大连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多品质目标为出发点,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聚焦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效果,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对既有住区多品质提升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另一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住宅更新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品质”的综合更新目标。2.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初步制定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料整理、现场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老旧小区居民更新意愿以及更新项目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调整并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级构成,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3.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克服以往仅从专家角度确定指标权重的局限性,突出居民实际需求在更新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居民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的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4.选取更新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典型老旧小区进行多品质提升效果的实例评价。一方面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试设计,实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住区多品质提升。
白明轩[2](2020)在《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代世界建筑发展的最主要趋势,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具有有效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在实践中对标准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断更新。2006年我国首次发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分别于2014、201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对指导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主要的贡献。持续不断地跟踪和比较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变化和差异,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积极作用。各国绿色建筑标准中英国BREEAM起步较早,理论与实践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先进性,因此本文以中英两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英国BREEAM标准纵向和横向进行分析。从宏观分类到微观条文入手,总结各自版本更新的内容。首先,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年版与2019年版、英国BREEAM标准2014年版与2018年版内容分别从宏观框架到微观条文进行纵向比较,并分析变化的成因。其次,以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两国最新版本之间的框架结构、评分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建立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最新的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寻找其更新过程之中的相同与差异,对更新过程中的相同内容进行总结,对差异部分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对比中英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实际案例,并从中归纳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的建议,总结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持续发展的方向。
符越[3](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杨娟[4](2020)在《夏热冬冷气候区超低能耗住宅混合通风控制策略研究 ——以苏州同里湖嘉苑超低能耗建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苏州同里湖嘉苑超低能耗住宅进行夏季、过渡季和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测试。研究超低能耗住宅在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室温维持能力,分析在无空调新风系统运行的条件下,超低能耗住宅的室温变化规律,为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住宅室内热环境等提供参考数据。测试方案确定了 3种不同的使用状态,通过测试得出结论超低能耗住宅由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气密性,以及材料的热惰性,在关闭空调后,最长在6天时间内室内温度能维持在一个良好舒适的范围,比一般住宅建筑室内环境热稳定性要好。在冬季室内基础温度20度,关闭加热系统后室内无热源条件下可维持15度,有室内得热条件下可维持18度长达5天时间。采用EnergyPlus软件,利用前期调研数据建筑模型进行模拟,模拟与实测结果吻合,验证所建立的基础模型。根据室外温度变化对混合通风控制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室内控制温度20℃,夏季室内控制温度26℃条件下,当室外空气温度高于14℃,低于28℃时,可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开窗通风。与无混合通风相比,空调采暖新风节能18.7%。当冬季室内控制温度为18 ℃,夏季室内控制温度为28℃,室外空气温度高于13℃,低于29℃时,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开窗通风,与不采用混合通风方式相比,空调采暖新风节能率可达29.8%。此外,分析了关闭空调系统采用自然通风策略,不同季节理想的通风时段和换气次数。论文从设定混合通风的控制目标参数、通风换气次数以及选取自然通风时间段的研究,为夏热冬冷气候区超低能耗住宅混合通风的策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降低建筑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室内舒适度,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需求。
张淞[5](2020)在《寒冷地区沿海城市住宅室内风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住宅建筑室内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室内风环境是室内环境的重要部分,对使用者的健康有重要影响。提高室内风环境舒适度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寒冷地区沿海城市由于海陆温差等原因,风速更大,室内风环境更应得到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建筑室内风环境并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准确。本文使用CFD软件PHOENICS对寒冷地区沿海城市潍坊市的典型住宅进行风环境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从建筑设计角度提出室内风环境优化设计方法,并尝试将其推广到其他寒冷地区沿海城市的建筑实践中。文章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归纳规范和文献资料,从前后立面风压差值、通风路径、空气龄、风速三个方面构建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舒适度评价体系。对潍坊市住宅区群体布局和户型设计进行分类研究,统计得到使用频率高的住宅区群体布局形式及单体建筑设计形式。(2)根据潍坊市住宅区形式和户型形式的统计结果,选定典型住宅区、典型住宅建筑、典型户型。使用潍坊市在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主导风速和风向对首层、中间层和顶层的典型户型进行室内风环境模拟。从前后立面风压差值、通风路径、风速、空气龄四个角度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发现影响潍坊市典型户型室内风环境舒适度的因素主要包括通风路径不合理、室内通风效率低、室内风速大等问题。对潍坊市典型户型室内风环境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确立潍坊市室内风环境优化目标。(3)使用室内风环境较为典型的住户从建筑群体布局和建筑单体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户型的室内风环境进行模拟。对优化后户型的室内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原方案的风环境模拟结果从风速、空气龄、换气效率、通风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优化后户型风速更加适宜、空气龄降低、换气效率提高、通风路径更加合理,室内风环境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证明室内风环境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寒冷地区沿海城市的气候和住宅建筑的特点,从住宅区周边地块规划设计、住宅区规划设计、住宅建筑单体设计三个方面对寒冷地区沿海城市的室内风环境展开优化设计研究。文章提出了潍坊市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优化的方法和寒冷地区沿海城市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的优化策略,构建了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的优化流程,建立了室内风环境的评价标准,为城市建设者提供了提高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舒适度的建议。
吴巍[6](2020)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空间扩张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能耗加剧的背景下,生活能耗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充分认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特征,并积极发挥建成环境在降低居民生活能耗方面的作用,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关于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生活能耗的因素众多,既有研究考虑影响因素存在片面性;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途径、方向和程度结论模糊,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缺乏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对建成环境各要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城市,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和扁平化程度较高的建成环境,我国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与国外城市具有明显区别,国外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搭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城市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和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生活能耗分析模型。以宁波市为例,基于9个社区样本、598个住宅样本和22112个交通出行样本,依托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的关系,揭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的影响机理,通过将量化分析结果向规律性特征转述,提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存在的规律特征。其次,在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利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通过将量化分析向规划响应的推导,实现量化结果的规划应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气候环境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着负相关影响;第二,与欧美国家城市相比,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临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开发强度较大的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第四,道路交叉口密度虽然对通勤出行能耗呈显着负相关影响,但其对高能耗方式出行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第五,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欧美国家城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第六,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能耗更容易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第七,开车等高能耗方式的出行能耗对建成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第八,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和与工作地点距离、住宅类型、建筑朝向、住宅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服务设施可达性、道路交叉口密度、人口密度。研究认为,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的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应该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视角提出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措施,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视角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引导措施,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视角提出道路设计引导措施。因此,研究聚焦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土地混合利用和道路设计三方面,针对宁波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空白和相对滞后的内容,借助能耗模拟分析,逐步探讨了住宅相对节能的“户—单元—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分别探讨了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层面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比例与布局方式,通过递推演算的方法,从居住区和商业区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密度、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设计以及居住区交通微循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张智勇[7](2020)在《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居住区规划研究 ——以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为例》文中提出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对自然气候的影响,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气污染以及热岛效应等等城市问题的出现,使得城市物理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了重视。而风作为对于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近年来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风环境已逐渐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城市通风和针对行人风环境舒适度两个层面,对居住区规划与风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体系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对地理环境、建筑单体形态、建筑布局组合、用地功能、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大气污染等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上因素对居住区风环境的影响规律;并在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研究案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文的风环境评价体系。本文基于Wind Perfect DX软件平台,选取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规划作为研究案例,在确定了边界条件、研究区域的划分、网格体系的划分之后,对既有规划方案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并进行风环境优劣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筑形态、建筑布局、绿化设计三个层面进行优化,最终生成基于风环境优化视角下的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规划方案。通过本研究,旨在使数据定量分析、对比实验及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应用在居住区规划的设计阶段之中。从而可以使城市规划建设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城市物理环境层面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张弘驰[8](2020)在《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正处于从高速城市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中,未来数十年,还将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寒冷地区人民应对高温的经验不足,受其不利影响可能更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规划管控和设计对策来减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重视。城市通风廊道作为重要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手段,是一种科学定量、精细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新策略,可将郊区或海面上的湿冷空气引向高温闷热的城市中心区域,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目前,通风廊道的研究及实践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宏观层面,而对行人舒适度更加重要的街区尺度,城市设计阶段的研究较为缺乏,这会导致规划师和建筑师在进行城市空间形态、街道精细化设计时难以应用通风廊道的研究结果。本文选取的基于迎风面积(FAI,Frontal AreaIndex)的建筑形态研究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对行人层风环境评估效果好、有效对接城市规划和设计等优点。研究旨在利用迎风面积指数发掘城市街区尺度的通风廊道、评估其对风环境的改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缓解策略。此外,为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应对策略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选取大连一个7km×7km的典型城市街区——星海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滨海、山地、高密度等特点,其风廊发掘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一是如何准确描述半岛城市条件下,大气环流和局地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对风环境的耦合影响;二是城市用地与山体犬牙交错,如何准确描述山体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三是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快速计算大量城市信息和建筑形态参数的工具。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城市基础数据(海陆分布、地形、建筑、气象观测等)进行统一处理,对半岛城市背景气候条件、热力环流、地形特征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主要受南北向海风影响较大,山地主要起机械阻挡作用;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南向次之;春夏季主导风向为南,秋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夏秋时节夜晚的风较弱(<3.3m/s),此时可能形成山谷风。其次提出一种山地城市迎风面积新模型,能充分准确体现山体和地形对城市风环境的阻挡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山体迎风面积的折减系数,以体现山体形态与建筑拖曳效应的差异。从两方面对迎风面积的计算方法加以改进,一是根据山海城市特点,将海平面作为参考面,山和建筑作为一个统一的阻碍物进行FAI计算;二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计算山体与建筑代表模型风影区风速的比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山体FAI折减系数计算的新方法。再次,开发了一套基于Python-GIS的脚本工具,实现了海量城市信息处理的快速计算。在100m× 100m网格中,计算了研究区域南风、北风的FAI地图。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法(LCP,Least Cost Path),计算了南风和北风的通风廊道,主要有四条南向通风道、四条北向通风道。考虑热力环流对主导风向及通风廊道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山谷风和海风等热力环流的风向,并计算了其通风廊道分布。第四,为了验证基于迎风面积的风道计算结果,利用CFD模型和现场实测两种方法对风道的改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CFD模拟结果表明,风道比非风道的平均风速高43%(南)和18%(北)。并于南风和北风天气进行了现场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通风廊道的风速改善效果。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风道比非风道的平均风速高100%(南)和112%(北)。验证结果表明,利用FAI和LCP所发掘的风道与实际相比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和一致性,有助于规划师、建筑师对通风廊道进行发掘和评估。最后为将风道发掘结果与城市设计相对接,提出了风廊布局、建筑形态、景观设计等缓解策略。通过通风廊道叠加对风廊控制范围、控制宽度、街道布局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指引,并利用实测城市温度场与通风廊道分布图相叠加,对风道及作用区的热环境进行定量评估,提出绿化缓解策略。从而整体上提升城市风环境质量,改善夏季高温和冬季雾霾,降低热岛效应,提高环境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典型高密度城市街区的风环境研究,统计分析并计算其气候特征和建筑形态数据,发掘城市通风廊道,以此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定量依据。采用的山体FAI新模型、纳入山体FAI折减系数的新方法和针对滨海山地城市的气候地形特征分析,对主要受海陆风影响、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风廊发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指导。
郭雨佳[9](2019)在《两种结构形式高层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性能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相比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它们在结构性能、装配式施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其环境性能则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不同结构类型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但是针对高层住宅的研究很少。而目前高层住宅是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主流,如此大的存量和增量,使得不同结构形式高层住宅建筑的环境性能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本研究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建筑信息模型相结合,进行不同结构高层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成本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影响指标进行加权归一化,为比较研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归纳BIM-LCA评价模型和流程,为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本文应用上述方法,分别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高层住宅建筑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从结构材料和建筑整体两个层面分析其在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施工建造、运行维护、生命周期终点五个阶段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排放,从而得出两种结构形式高层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性能计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钢结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源需求、环境影响和成本均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合理选择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形式,以及有针对性地降低其环境影响提供了参考。
李金潞[10](2019)在《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由于碳排放急剧增加而导致的环境恶化成为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署计算,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大约30-40%的能源,并排放了几乎占全球30%的温室气体,给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1]。如何落实我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60%65%的减排承诺,占国内生产总值逾7%的建筑行业责任重大。而城市住宅作为建设量最大的建筑类型,对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影响巨大。因此,对2005年左右的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构成特点,从而建立2005年典型城市住宅类型的碳排放的参照样本,为当下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提供对标参照。首先,本研究提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碳排放,在总结国内外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拆除清理四个阶段,以基于过程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法,结合碳排放系数法来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同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碳排放单元过程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其次,本研究对2005年国家住宅工程建设量构成进行分析,选取2005年全国住宅工程建设量占比最多的城市住宅类型——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城市住宅为减碳对标建筑类型,并以西安(寒冷B区)地区一栋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楼为例进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得出该住宅的全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再次,对案例住宅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使用维护阶段的碳排放占比约为87.88%,其次为物化阶段(考虑了建材的回收率)碳排放占比约为11.13%,最后为拆除清理阶段约为0.98%;在物化阶段,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比约为95.20%;在使用维护阶段,在使用阶段因采暖耗能产生的碳排放占比最大,为59.10%,其次为照明的碳排放,为24%,空调制冷引起的碳排放为12%;在拆除清理阶段,拆解机具运营产生的碳排放约占该阶段的3.75%,废旧建材回收利用带来的碳减量约占该阶段碳排放的80.22%,废旧建材运输引起的碳排放量约占5.08%,废旧建材的回收率是影响该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对标建筑的碳排放构成分析,从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出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的减碳策略,并以案例建筑为例,对减碳策略的减排贡献率进行具体测算,经测算得出在寒冷地区,以西安市为例,减少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重点有效策略有1)提高采暖能源的使用效率;2)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3)使用低碳能源,降低电力碳排放因子;4)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5)利用可再生能源;6)减少建筑的体形系数;7)选用回收率高的建材;8)使用高性能建材;9)使用节能灯具;10)以建筑拆解的方式来代替拆毁;
二、住宅建筑的环境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建筑的环境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多品质概念提出 |
2.1 国内外住区评价体系、标准及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3 国内外评价体系对比与启示 |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概念提出 |
3 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调研及对比分析 |
3.1 典型性老旧小区选取 |
3.1.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3.1.2 调研对象概况及代表性体现 |
3.2 老旧小区调研分析 |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2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 老旧小区更新策略分析 |
3.3.1 普遍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3.2 特殊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4 实例调研小结 |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方法及过程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
4.1.4 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
4.2 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
4.2.1 功能性品质 |
4.2.2 舒适性品质 |
4.2.3 场所性品质 |
4.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制定 |
4.3.1 评价方法确定 |
4.3.2 评价标准制定 |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确定 |
5.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
5.1.1 主观赋权法 |
5.1.2 客观赋权法 |
5.2 权重初探之专家调查法 |
5.2.1 专家调查方法介绍 |
5.2.2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数据处理得到权重 |
5.3 权重赋值之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
5.3.1 方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
5.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研究 |
5.3.3 模型构建及数据收集处理 |
5.3.4 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权重 |
5.4 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表达 |
6.多品质目标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
6.1 案例试评价 |
6.1.1 评价准备 |
6.1.2 评价流程 |
6.1.3 评价结果 |
6.2 基于评价结果的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6.2.1 评价结果分析 |
6.2.2 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评价体系表格 |
附录B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意愿网络整理 |
附录C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专家问卷及数据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建筑的发展 |
1.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问题及修订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建筑概念解析 |
2.2. 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
2.2.1. 生命周期评价 |
2.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估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趋势 |
第三章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 与2014版比较 |
3.1. 概述 |
3.2. 重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标体系 |
3.2.1. 指标体系变化描述 |
3.2.2. 指标体系调整原因 |
3.3. 调整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时间节点 |
3.3.1. 评价时间节点变化描述 |
3.3.2. 评价时间节点变化原因 |
3.4. 改变了绿色建筑评价等级与计算方式 |
3.4.1. 绿色建筑等级与计算方式变化描述 |
3.4.2. 绿色建筑等级与计算方式变化原因 |
3.5. 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 |
3.5.1. 绿色建筑内涵更新内容 |
3.5.2. 绿色建筑内涵更新原因 |
3.6. 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 |
3.6.1. 绿色建筑性能要求描述 |
3.6.2. 绿色建筑性能要求提高原因 |
3.7. 指标条文修订分析 |
3.7.1. 安全耐久 |
3.7.2. 健康舒适 |
3.7.3. 生活便利 |
3.7.4. 资源节约 |
3.7.5. 环境宜居 |
3.7.6. 提高与创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BREEAM标准2018版与2014版比较 |
4.1. 概述 |
4.2. 保持了涵盖范围与评价定级 |
4.3. 保持了评估建筑类型与指标分类 |
4.4. 增加了评价阶段 |
4.4.1. 评价阶段修订描述 |
4.4.2. 评价阶段修订原因 |
4.5. 改变了指标权重 |
4.5.1. 指标权重描述 |
4.5.2. 指标权重变化原因 |
4.6. 增加了部分表格的图示化表达 |
4.6.1. 图示化表达描述 |
4.6.2. 图示化表达原因 |
4.7. 指标条文修订分析 |
4.7.1. 管理(Man) |
4.7.2. 健康与舒适(Hea) |
4.7.3. 能源(Ene) |
4.7.4. 交通(Tra) |
4.7.5. 水(Wat) |
4.7.6. 建材(Mat) |
4.7.7. 废弃物(Wst) |
4.7.8.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LE) |
4.7.9. 污染(Pol)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比较 |
5.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体系框架比较 |
5.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基础内容比较 |
5.2.1. 适用范围 |
5.2.2. 评估内容 |
5.2.3. 计算方式 |
5.2.4. 评估等级 |
5.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更新频率比较 |
5.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的不同点 |
5.4.1. 管理 |
5.4.2. 健康与舒适 |
5.4.3. 能源 |
5.4.4. 交通 |
5.4.5. 水 |
5.4.6. 建材 |
5.4.7. 废弃物 |
5.4.8.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 |
5.4.9. 污染 |
5.4.10. 其他 |
5.5.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英国BREEAM更新过程中的共同点 |
5.5.1. 建筑使用后评估内容的增加 |
5.5.2. 生态环境恢复要求的提高 |
5.5.3. 绿色建筑适变性要求的增加 |
5.5.4. 悬浮颗粒物监测要求的增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英绿色建筑案例比较分析 |
6.1. 长安住宅项目 |
6.1.1. 项目概述 |
6.1.2. 项目双认证评价过程及结果 |
6.1.3. 项目双认证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6.2. 诺丁汉大学GSK可持续碳中性化学实验室 |
6.2.1. 项目概述 |
6.2.2. 项目双认证评价过程及结果 |
6.2.3. 项目双认证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议 |
7.2.1. 内容方面建议 |
7.2.2. 推广方面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4)夏热冬冷气候区超低能耗住宅混合通风控制策略研究 ——以苏州同里湖嘉苑超低能耗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 |
1.3、研究意义 |
1.4、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研究内容 |
1.4.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研究方法 |
1.5.2、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超低能耗住宅的相关研究 |
2.1.1、超低能耗住宅的规范标准 |
2.1.2、超低能耗住宅的通风要求 |
2.1.3、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的发展现状 |
2.2、混合通风对节能的重要性 |
2.2.1、混合通风的研究 |
2.2.2、混合通风的控制方法 |
2.2.3、混合通风的优势 |
2.3、超低能耗建筑混合通风的相关研究 |
2.3.1、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通风的问题 |
2.3.2、超低能耗建筑混合通风的发展现状 |
2.4、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室内热环境测试 |
3.1、测试背景 |
3.1.1、气候背景 |
3.1.2、建筑信息 |
3.2、测试准备 |
3.2.1、测试目的 |
3.2.2、主要测试仪器 |
3.3、夏季测试内容与结果 |
3.3.1、南次卧夏季测试内容与结果 |
3.3.2、儿童房测试内容测试与结果 |
3.3.3、其余房间测试内容与结果 |
3.4、过渡季测试内容与结果 |
3.4.1、过渡季测试内容 |
3.4.2、过渡季测试结果 |
3.5、冬季测试内容与结果 |
3.5.1、南次卧冬季测试内容 |
3.5.2、南次卧冬季测试结果 |
3.6、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低能耗住宅混合通风的模拟研究 |
4.1、EnergyPlus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1.1、EnergyPlus软件简介 |
4.1.2、建筑模型的设立 |
4.1.3、相关参数的设定 |
4.2、模拟的验证及结果分析 |
4.2.1、模拟的验证 |
4.2.2、夏季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4.2.3、冬季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围护结构蓄热能力与全年自然状态下室温的模拟分析 |
4.3.1、围护结构蓄热能力模拟分析 |
4.3.2、全年自然室温的模拟分析 |
4.4、混合通风控制参数的模拟研究 |
4.4.1、计算参数的设定 |
4.4.2、工况一模拟结果分析 |
4.4.3、工况二模拟结果分析 |
4.5、自然通风的设计与模拟研究 |
4.6、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通风的控制策略 |
5.1、夏季混合通风控制策略 |
5.2、过渡季混合通风控制策略 |
5.3、冬季混合通风控制策略 |
5.4、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研究的创新点 |
6.2、研究的主要结论 |
6.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寒冷地区沿海城市住宅室内风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依据:室内风环境优化有利于降低能耗和提高室内舒适度 |
1.1.2 技术依据:室内风环境模拟技术手段成熟 |
1.1.3 法规依据:室内风环境舒适度是住宅设计的评价标准 |
1.1.4 现实依据:寒冷地区沿海城市室内风环境具有典型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风环境模拟分析要素解析 |
2.1 自然通风基本理论及评价标准 |
2.1.1 自然通风基本方式和影响因素 |
2.1.2 室内风环境评价标准 |
2.2 研究工具及模拟参数设定 |
2.2.1 CFD软件PHONENICS |
2.2.2 模拟参数设定 |
2.3 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
2.3.1 自然通风技术在传统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
2.3.2 自然通风技术在现代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坊市气候环境分析与住宅现状研究 |
3.1 潍坊市气候环境分析及住宅建筑发展概述 |
3.1.1 潍坊市气候环境分析 |
3.1.2 潍坊市住宅建筑发展概述 |
3.2 潍坊市住宅建筑群体布局研究 |
3.2.1 建筑群体平面布局研究 |
3.2.2 高层建筑布局研究 |
3.3 潍坊市住宅建筑户型设计研究 |
3.3.1 户型设计研究 |
3.3.2 典型户型设计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坊市典型住宅风环境模拟、评价及优化目标确立 |
4.1 潍坊市室内风环境模拟前期研究 |
4.1.1 室内风环境模拟评价体系构建 |
4.1.2 典型研究对象选取 |
4.2 Ⅰ类户型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4.2.1 Ⅰ类户型前后立面风压值模拟及评价 |
4.2.2 Ⅰ类户型室内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4.3 Ⅱ类户型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4.3.1 Ⅱ类户型前后立面风压值模拟及评价 |
4.3.2 Ⅱ类户型室内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4.4 Ⅲ类户型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4.4.1 Ⅲ类户型前后立面风压值模拟及评价 |
4.4.2 Ⅲ类户型室内风环境模拟及评价 |
4.5 潍坊市典型户型室内风环境分析及优化目标确立 |
4.5.1 室内风环境分析 |
4.5.2 室内风环境优化目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寒冷地区沿海城市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优化策略及方法 |
5.1 潍坊市住宅室内风环境优化策略 |
5.1.1 群体布局 |
5.1.2 建筑单体 |
5.2 潍坊市典型户型室内风环境优化方法 |
5.2.1 Ⅰ类户型 |
5.2.2 Ⅱ类户型 |
5.2.3 Ⅲ类户型 |
5.3 寒冷地区沿海城市住宅室内风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 |
5.3.1 寒冷地区沿海城市室内风环境现状概述 |
5.3.2 优化策略 |
5.3.3 优化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6)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加剧的城市矛盾 |
1.1.2 关注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研究视角转型 |
1.1.3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时间地理学:揭示个人行为与客观制约因素的关系 |
2.1.2 计量经济学:解释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 |
2.1.3 城市生态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 |
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居民生活能耗梳理 |
2.2.1 以人为本的时空间行为涵义及研究趋势 |
2.2.2 基于生活行为界定与辨析生活能耗的概念 |
2.2.3 生活行为诱发生活能耗的形成机理 |
2.2.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 |
2.3 居民生活视角下建成环境辨识 |
2.3.1 围绕居民生活界定与辨析建成环境的概念 |
2.3.2 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建成环境构成要素梳理 |
2.3.3 与生活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构成模式辨析 |
2.3.4 影响建成环境形成的多维度因素 |
2.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
2.4.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选取综述 |
2.4.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综述 |
2.4.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综述 |
2.5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基于时间地理学搭建理论架构 |
2.5.2 基于计量经济学构建分析模型 |
2.5.3 基于城市生态学评价建成环境并提出规划引导措施 |
2.5.4 明确变量选取视角为居民时空间行为 |
2.5.5 明确数据获取途径为入户调研和指标测度 |
2.5.6 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有机结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研究设计 |
3.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思路框架 |
3.1.1 基于“环境—行为—能耗”三者逻辑关系的理论架构搭建 |
3.1.2 由比较分析向统计分析递进的思路框架确立 |
3.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模型与变量 |
3.2.1 计量经济学下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
3.2.2 时空间行为下多维度变量的选取 |
3.2.3 由一般到特殊的回归分析模型表达与转化 |
3.2.4 基于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内生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
3.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样本选取 |
3.3.1 案例城市气候特征典型性和建成环境代表性分析 |
3.3.2 考虑类型多样、适于量化分析的社区样本选取 |
3.3.3 考虑类型全面、时空间分布均匀的住宅样本选取 |
3.3.4 考虑交通发生与吸引的出行样本选取 |
3.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 |
3.4.1 基于入户调研获取住宅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2 基于入户调研和能源强度因子获取交通出行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3 基于指标测度和入户调研获取建成环境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研究 |
4.1 与住宅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4.1.1 居住区空间布局形式 |
4.1.2 土地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4.1.3 住宅建筑类型、面积和高度 |
4.1.4 社区和居住小区层面道路朝向类别 |
4.1.5 开敞空间及地表覆盖物分布规律 |
4.2 多层面住宅能耗特征分析 |
4.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住宅能耗差异性比较 |
4.4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1 住宅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2 影响住宅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3 其他影响住宅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5 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总体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4.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的影响 |
4.6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6.1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6.2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6.3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7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7.1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7.2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7.3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解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
5.1 与交通出行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5.1.1 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5.1.2 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差异 |
5.1.3 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可达性分布规律及职住距离差异 |
5.1.4 路网密度分布规律及路网布局形式 |
5.1.5 公交站点邻近度分布规律 |
5.2 交通出行及能耗特征归纳 |
5.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交通出行能耗差异性比较 |
5.4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1 交通出行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2 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3 其他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5 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交通总出行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5.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的影响 |
5.6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6.1 以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为依据划分出行目的 |
5.6.2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6.3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6.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7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7.1 以交通工具使用为依据划分高能耗和低能耗出行方式 |
5.7.2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7.3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7.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解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宁波市建成环境评价与规划引导 |
6.1 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评价 |
6.1.1 影响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计算 |
6.1.3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检验 |
6.2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 |
6.2.1 基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 |
6.2.2 基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引导 |
6.2.3 基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道路设计引导 |
6.2.4 基于降低生活能耗的规划评估引导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宁波市住宅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B 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C 能耗取对数前后指定分布对比图 |
附录D 各类能耗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
附录E 各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一览 |
附录F 各样本社区建成环境评分表 |
附录G 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参数设置信息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居住区规划研究 ——以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1.1 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环境物理的研究日趋重要 |
1.1.2 风环境是影响居住区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 |
1.2.1 城市风道及其规划研究 |
1.2.2 针对行人舒适度的城市风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
1.2.3 居住区风环境优化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居住区风环境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2 居住区风环境相关影响因素 |
2.2.1 地理环境因素 |
2.2.2 建筑单体因素 |
2.2.3 建筑布局与组合 |
2.2.4 用地功能因素 |
2.2.5 城市热岛效应 |
2.2.6 大气污染因素 |
2.3 风环境评价方法 |
2.3.1 相对舒适度评估法 |
2.3.2 风速概率统计评估法 |
2.3.3 风速比评估法 |
2.3.4 热舒适度评估法 |
2.3.5 本文采用的风环境评价体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居住区风环境模拟原理及流程 |
3.1 风环境模拟基本方法 |
3.1.1 实地观测法 |
3.1.2 物理模拟法 |
3.1.3 计算机数值模拟法 |
3.2 计算机数值模拟基本流程 |
3.2.1 计算区域 |
3.2.2 网格划分 |
3.2.3 紊流计算模型 |
3.2.4 边界条件 |
3.2.5 模拟结果处理 |
3.3 本文采用的模拟工具及参数设置 |
3.3.1 模拟工具简介 |
3.3.2 模拟参数设置 |
3.4 小结 |
第四章 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规划风环境模拟与评析 |
4.1 昆明市风环境条件概述及数据采集 |
4.1.1 风向统计 |
4.1.2 风速统计 |
4.2 昆明市普坪片区风环境实地测量 |
4.2.1 实地测量方案 |
4.2.2 测量设备 |
4.2.3 测量结果分析 |
4.3 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规划设计概况 |
4.3.1 规划方案分析 |
4.3.2 空间形态分析 |
4.4 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风环境模拟结果与评析 |
4.4.1 风环境模拟可视化结果与定量分析 |
4.4.2 风环境特点综合分析 |
4.4.3 相对舒适度综合评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风环境模拟的昆明市车家壁小区规划设计优化 |
5.1 基于风环境的居住区规划优化策略 |
5.1.1 建筑形态优化 |
5.1.2 建筑布局优化 |
5.1.3 绿化设计优化 |
5.2 优化方案生成 |
5.3 整体风环境优化对比评析 |
5.4 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居住区规划模式总结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昆明市近十年内各月份平均风速及风向数据 |
(8)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
1.1.2 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
1.1.3 大连城市热环境 |
1.1.4 本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发展 |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通风廊道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气候图与局部气候分区 |
2.1.1 城市气候图 |
2.1.2 局部气候分区 |
2.2 通风廊道的空间系统与分类 |
2.2.1 空间系统 |
2.2.2 实现形式 |
2.2.3 规划管控 |
2.3 通风廊道发掘方法 |
2.3.1 数值模拟 |
2.3.2 遥感与地表温度反演 |
2.3.3 实测与风洞试验 |
2.3.4 基于GIS的建筑形态参数应用 |
2.4 FAI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性 |
2.4.1 FAI模型发展 |
2.4.2 FAI对城市通风的影响 |
2.4.3 LCP的原理与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FAI与LCP的通风廊道发掘研究 |
3.1 大连风环境与地理特征研究 |
3.1.1 城市基础数据来源 |
3.1.2 城市背景风场特征 |
3.1.3 城市地理地形特征 |
3.1.4 星海湾区域基本特征 |
3.2 山体FAI新模型 |
3.2.1 山体FAI新模型与计算 |
3.2.2 山体FAI的折减系数 |
3.2.3 FAI地图叠加 |
3.2.4 山体FAI新模型的改进效果 |
3.3 基于LCP的风廊计算 |
3.3.1 计算网格 |
3.3.2 LCP计算 |
3.4 星海湾地区风廊发掘 |
3.4.1 主导风风廊发掘 |
3.4.2 山体影响下的风廊发掘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FD模拟和实测的通风廊道验证 |
4.1 CFD湍流模型验证 |
4.1.1 湍流模型 |
4.1.2 新0方程模型验证 |
4.2 CFD数值模拟验证 |
4.2.1 CFD前处理设置 |
4.2.2 CFD模拟结果 |
4.3 风速实测验证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星海湾通风廊道设计策略 |
5.1 通风廊道特征及设置原则 |
5.1.1 基本特征 |
5.1.2 设置原则 |
5.1.3 风廊分级 |
5.2 通风廊道布局及设计策略 |
5.2.1 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布局 |
5.2.2 风廊总体布局与分级设置 |
5.3 街区控制及建筑设计策略 |
5.3.1 街区控制指引 |
5.3.2 建筑设计策略 |
5.4 针对热岛的景观设计策略 |
5.4.1 热岛缓解方法 |
5.4.2 空气温度实测 |
5.4.3 温度场与风廊叠加分析 |
5.4.4 热岛缓解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站年均温度和风速统计(1951-2017) |
附录B 大工站年均风频和风速统计(2014-201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两种结构形式高层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性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BIM的环境性能研究方法 |
2.1 基于BIM的生命周期评价 |
2.1.1 模型构建和能耗模拟 |
2.1.2 评价指标和影响评价 |
2.2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2.2.1 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内容和条件 |
2.2.2 生命周期成本LCC计算方法 |
2.3 AHP层次分析法 |
2.3.1 概述 |
2.3.2 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和钢铁的环境性能分析 |
3.1 混凝土环境性能分析 |
3.1.1 混凝土的LCA系统边界设定 |
3.1.2 材料生产制造阶段 |
3.1.3 生命周期结束和回收阶段 |
3.1.4 混凝土产品的环境影响 |
3.2 钢铁环境性能分析 |
3.2.1 钢铁产品的LCA边界 |
3.2.2 材料生产制造阶段 |
3.2.3 生命周期结束和回收阶段 |
3.2.4 钢铁产品的环境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结构建筑与钢结构建筑的环境性能分析 |
4.1 混凝土结构住宅 |
4.1.1 目的与范围定义 |
4.1.2 生命周期清单 |
4.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估 |
4.1.4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4.2 钢结构住宅 |
4.2.1 目的与范围定义 |
4.2.2 生命周期清单 |
4.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估 |
4.2.4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4.3 对比研究 |
4.3.1 耗材对比 |
4.3.2 一次能源需求对比 |
4.3.3 环境影响对比 |
4.3.4 生命周期成本对比 |
4.3.5 综合影响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A 建筑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 |
附录B 关于建筑综合影响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及性质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住宅建筑碳足迹研究与应用 |
1.3.2 国外住宅建筑碳足迹研究与应用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研究及建筑碳排放 |
2.1 生命周期评价(LCA) |
2.1.1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定义 |
2.1.2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发展 |
2.1.3 生命周期评价(LCA)在国内外的应用 |
2.1.4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 |
2.1.5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优缺点 |
2.2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LCA) |
2.2.1 建筑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意义与内涵 |
2.2.2 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建筑碳排放研究的必要性 |
2.2.3 建筑LCA软件 |
2.3 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3.1 国内外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
2.3.3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概述 |
2.4 建筑碳排放 |
2.4.1 基本概念 |
2.4.2 国内外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
2.4.3 建筑碳排放计算的方法研究综述 |
2.5 碳排放因子 |
2.5.1 碳排放因子概念 |
2.5.2 碳排放因子的获取 |
2.5.3 典型的国内建材数据库介绍 |
2.5.4 本研究碳排放因子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3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框架与计算方法 |
3.1 核算目的 |
3.2 核算范围 |
3.2.1 碳排放核算边界 |
3.2.2 功能单位 |
3.3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
3.3.1 清单分析的方法 |
3.4 各阶段碳排放来源的分析 |
3.5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清单分析计算公式 |
3.5.1 公式来源 |
3.5.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计算模型 |
3.5.3 规划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 |
3.5.4 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 |
3.5.5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计算公式: |
3.5.6 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2005 年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案例研究 |
4.1 2005 年国家住宅工程建设量构成分析 |
4.1.1 2005 年国家新开工房屋面积构成分析 |
4.1.2 2005 年城镇住宅和农村住宅比例分析 |
4.1.3 2005 年城镇住宅中高层比例分析 |
4.1.4 2005 年城镇住宅不同建筑结构比例分析 |
4.2 减碳对标建筑的选取 |
4.3 案例建筑资料来源 |
4.4 对标住宅建筑工程简介 |
4.5 案例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5.1 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 |
4.5.2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5.3 施工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5.4 施工阶段临时设施碳排放 |
4.5.5 物化阶段碳排放总量计算 |
4.6 案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6.1 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6.2 案例建筑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6.3 案例建筑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总量计算 |
4.7 案例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量计算 |
4.7.1 拆解工具运行的碳排放量 |
4.7.2 废旧建材运输碳排放量 |
4.7.3 废旧建材回收利用阶段碳排放减量 |
4.7.4 拆解阶段碳排放总量 |
4.8 案例建筑当前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量 |
4.9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计算 |
4.10 与其他相关研究的对比及分析 |
4.10.1 不同研究住宅全生命周期段碳排放构成对比及分析 |
4.10.2 不同研究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对比及分析 |
4.10.3 不同研究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量对比及分析 |
4.10.4 不同研究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量对比及分析 |
4.11 本章小结 |
5 案例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分析 |
5.1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比例分析 |
5.2 物化阶段碳排放比例分析 |
5.2.1 物化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5.2.2 建材生产阶段建材料用量及建材碳排放量分析 |
5.2.4 建材运输阶段碳构成分析 |
5.2.5 施工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5.2.6 施工阶段临时设施碳排放构成分析 |
5.3 案例建筑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量计算及碳排放构成分析 |
5.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总体水平分析 |
5.3.2 使用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5.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构成分析 |
5.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量构成分析 |
5.4.2 建筑拆解碳排放量构成分析 |
5.4.3 废旧建材回收利用排放减量构成分析 |
5.5 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5.1 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
5.5.2 建筑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
5.5.3 拆除清理阶段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6 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研究——以西安市某高层住宅为例 |
6.1 规划设计阶段减排策略 |
6.1.1 改善建筑节能设计 |
6.1.2 优化设计方案 |
6.2 建筑物化阶段减排策略 |
6.2.1 建材生产阶段减排策略 |
6.2.2 建材运输阶段减排策略 |
6.2.3 施工阶段减排策略 |
6.3 使用维护阶段减排策略 |
6.3.1 使用阶段 |
6.4 拆除清理阶段减排策略 |
6.4.1 拆除阶段的减排策略 |
6.4.2 减少废旧建材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 |
6.4.3 提高废旧建材回收利用率 |
6.4.4 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 |
6.5 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总结 |
6.5.1 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策略总结 |
6.5.2 不同减碳策略减排率分析 |
6.5.3 住宅建筑现有常见的减碳策略 |
6.5.4 在常见减排策略基础上优化提升的减碳策略 |
6.5.5 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建筑减碳策略总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图片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四、住宅建筑的环境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继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中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研究[D]. 白明轩. 长安大学, 2020(06)
- [3]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4]夏热冬冷气候区超低能耗住宅混合通风控制策略研究 ——以苏州同里湖嘉苑超低能耗建筑为例[D]. 杨娟. 苏州大学, 2020(02)
- [5]寒冷地区沿海城市住宅室内风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D]. 张淞.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6]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吴巍. 天津大学, 2020(01)
- [7]基于风环境模拟的居住区规划研究 ——以昆明市普坪片区车家壁小区为例[D]. 张智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D]. 张弘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两种结构形式高层住宅建筑的生命周期环境性能比较研究[D]. 郭雨佳. 天津大学, 2019
- [10]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策略研究[D]. 李金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围护结构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