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贸促会作用 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湖南等省市贸促工作的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1](2013)在《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及建设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近年来随着湖南经济的稳定增长,湖南省外贸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其规模较小,外贸依存度及外资依存度都很低,这与湖南省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相不协调。而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对外向型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重视,承载平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与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加快湖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面对现实,客观评价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目前,我国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的建设还处于不断加强和完善的过程中,它正在逐步实现服务平台科技化、信息化及社会化的目标。而关于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的综合评价及考核问题,国内学术和实践领域的研究尚欠缺。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及其承载平台现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双元综合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服务性承载平台几乎是空白,政策性承载平台综合评价结果是一般,功能性平台综合评价结果较差,根据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本文分别对湖南省外向型三类经济承载平台服务及建设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最后从政策、人才、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平台服务及管理的保障措施。
李琦[2](2013)在《公共服务视角下基层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作用研究 ——以番禺区贸易促进委员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政府转为高效率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首要问题。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及半官方社团的作用。作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组织之一的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商会)如何充当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然而,目前对基层贸易促进委员会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因而,研究基层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制度转轨和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对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政策借鉴,提出充分发挥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作用的对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研究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重点阐述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政府职能转变理论、政府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关于社会组织、非政府间组织、半官方社团在我国公共服务职能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第三章主要介绍番禺区贸促委的定位和作用现状、问题分析等。第四章主要分析国内外商会的经验与启示等。第五章主要提出充分发挥基层贸促委作用的对策。最后是结论。
徐厚永[3](2013)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呈现同步增长态势。2011年,全国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8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8.9%,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更是达到6012亿美元,增长9.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9.3%。就安徽省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也实现了高速发展,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占出口总额的17.2%,2012年出口达到32.1亿美元,涌现出一批诸如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如何客观地看待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何系统分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如何优化出口竞争力路径,如何得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这一主线,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入手,构建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影响因素,探索了提升策略。本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基于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系统分析,探索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提升最优路径。宏观层面,提出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出口信保支持、促进特殊监管区发展、提升科技兴贸平台建设、增加资金及制订规划引导等建议,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抢占国际市场;微观层面,通过指导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技能、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管理层支持等,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2、构建了相对全面严密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体系。建立了系统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MI(Michaely指数)和TCI(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三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2003年以来的历年资料,全面分析、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得出高新技术中部分产品(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等)具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等结论。3、运用博弈论探讨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和出口代理公司博弈及均衡,研究努力水平可观测、不可观察、外部可监控等情况下激励合同机制设计,促使出口代理商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投入,以更高价格销售产品,与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分享利润,并鼓励企业出口流程再造。4、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Eviews软件,进行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定量分析了研发投入(R&D)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间的关系,得出加大R&D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线性关系)的结论,由此建议加大企业研发投入。5、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策略。通过分析创新能力、经费投入、出口机制和相关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出口定位、金融发展、机制改进、管理提升等策略。从高新企业出口动机、出口技能、出口融资、出口收汇、出口利润、出口风险等角度,全方位提升出口竞争力。
李江龙[4](2012)在《中国—亚欧博览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展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全国各地纷纷把会展业列为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作为城市型服务业,会展经济由于其直接性、集聚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身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会展经济涉及行业众多,集聚放大效应明显,其资源整合功能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新疆会展业发展迅速。为进一步推进新疆发展,中央政府决定将举办19年的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正文简称亚欧博览会)。作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前身乌洽会,经历了创办阶段、崛起阶段、成长阶段、腾飞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存在规模小、专业化程度底等问题。为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决定将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举办了两届的中国-亚欧博览会,产生了巨大的政治作用、经济作用、文化作用、社会作用和展会示范带动作用。由于政府大包大揽,市场化发育弱,落后的基础设施,无以伦比队伍缺乏,服务能力不强,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专业研究开展滞后等问题,中国-亚欧博览会在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等四个方面与国内其他大展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亚欧博览会,应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把提升展会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作为重要抓手,把强化宣传推介作为重点工作,把加强与其他展会的交流合作作为重要举措,以绿色博览会为未来发展方向,以专业化的综合型博览会为发展目标,不断完善人文交流机制,深入拓展博览会人文交流平台作用,围绕“不断推动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合作深化”、“不断提升新疆文化软实力”、“为奠定乌鲁木齐亚欧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发挥作用”的远景目标,不断发展中国-亚欧博览会,使中国-亚欧博览会成为真正的国际知名的世界级展会。
艾险峰[5](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认为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贾铭峰[6](2009)在《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外向型经济指的是某国家或区域以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或区域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出口交易额为目标,旨在促进其经济水平增长与进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而建立的经济架构、市场调节机制以及分工体系,是和国际贸易与市场有着频繁互动的经济发展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威胁下,我国出口大幅下滑,出口型企业大量减产甚至倒闭,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国内有学者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认为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应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综合性的积极作用,时至今日,外向型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不应以因噎废食的眼光来看待外向型经济,应该在研究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外向型经济,让外需和内需一样健康、良性、稳定的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湖南省是内陆省份,受区位、信息化程度、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偏低。虽然这些年来湖南的政府部门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对外贸易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各种原因,以及政府部门自身的局限性,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同全国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和同为中部省份的江西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省内看,各市(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非政府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特点,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非政府组织能够起到政府部门所发挥不了的效力,能够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联系;灵活的协调国际间的纠纷,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湖南现有非政府组织近12000个,在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低迷的环境下,研究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开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新举措,对于湖南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也将从此立论,阐述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袁雪[7](2009)在《从参展商角度论成都市会展旅游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会展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展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会展已经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在国内各城市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规模,各旅游相关企业及城市地区对会展旅游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通过发展会展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城市影响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成都会展旅游,准确地把握会展旅游的主要消费者——参展商的行为特征,找准目标市场,设计好会展旅游产品,认识到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重点及问题所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全文共分为7部分。第1部分是引言,说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理清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第3部分是理论研究,论述了会展旅游、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和满意度理论,为后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做了铺垫。第4部分是研究区域概况,概述了成都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第5部分是调查研究,通过对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第九届西部博览会以及2009年春季糖酒会的现场调研,考察了参展商的人文特征、产品需求特征、消费结构以及会展旅游满意度评价,并对他们与会展旅游的关系做了相关阐述。第6部分是发展思路,根据参展商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成都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第7部分是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列举本研究的不足。
张妩妩[8](2008)在《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政府协商模式与市场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地区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区域物流的发展。本文是在交通部2006年软科学研究项目《促进“中部崛起”的交通运输物流协调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选题方向,以政府协商模式和市场调节机制为立足点展开研究。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物流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区域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协同学应用于区域物流将实现区域物流协同,能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管理、学习方面产生协同效应。但是,从国内外实践中可以看出区域物流发展存在协同化缺失问题。本文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弱协调性,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物流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协商在区域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归纳了政府协商的典型模式,分析了中部地区政府间物流协商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部六省区域物流工作联席会议与省(市)长联席会议。市场调节机制作为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另一种模式,本文介绍了市场机制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对象、范围和方式,从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物流市场调节机制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对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协调性一般。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协商和市场调节机制方面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物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为政府和市场在中部地区物流发展中的定位、决策提供参考,力图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部物流的合理组织,保证区域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和协调性。
曾武佳[9](2006)在《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会展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各类会展活动、会展产业和会展经济的通称,其核心是会展产业。作为一种“无烟产业”,会展业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这表明,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会展业具有明显的空间依存性和区域指向性。近年来,各类专业性、综合性的国际会展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际间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会展业的区域展示性和对区域产业的关联带动性日益显现,各级地方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全国现有30多个地区和城市提出要建立国际性会展中心、区域性会展中心以及会展之都等目标,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等城市都相继完成了会展业发展规划,并成立了会展业行业协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昆明、西安、成都、武汉、天津、厦门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会展网络已初步形成。“广交会”、“科博会”、“高交会”、“华交会”、“航空展”等一些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展会也已跻身于国际品牌展会的行列,在会展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会展经济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虽然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发达的会展城市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诸多问题。一是会展资源配置能力不强,产业关联带动性还未充分发挥,现代会展的整体效益不高,会展场馆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低;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会展业资源配置的客观规律和特殊的空间指向性缺乏认识,制定过于理想化的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盲目进行会展场馆的投资,政府对会展业
郑文峰[10](2005)在《会展业的发展探析 ——新时期壮大大连会展业的对策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竞争取决于以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为主体的流量经济的规模与流速,而会展经济正为这些要素的迅速聚集与疏散提供了作用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仅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了城市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作为服务业的特殊组成部分,因与其他产业的密切关联性和对相关行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当前各地区办展意识旺盛,重举办、轻管理,严重影响了会展产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会展经济进行系统研究,探讨规范会展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会展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我国会展业产生的经济背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揭示出会展业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通过分析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背景及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并且结合大连会展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未来规划,同时尝试性地对大连会展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 本文的导言部分集中介绍了国内会展业理论发展的现状及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第一部分对会展的涵义,包括会展业、会展经济的界定,系统阐述了会展业的属性、功能和发展条件,为下文的会展业模式分析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系统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会展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内容包括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我国各地区(城市)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各地区会展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其中在会展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中,从市场需求推动的发展模式,区域人文、旅游环境推动的发展模式,城市综合实力推动的发展模式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分析会展业的综合效应,主要从经济效应和带动效应两方面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并比较国际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性。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针对目前会展业人才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如何培养专业化会展业人才的应对措施。集中分析目前我国人才培养的现状,
二、发挥贸促会作用 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湖南等省市贸促工作的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贸促会作用 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湖南等省市贸促工作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及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 |
1.2.2 公共服务平台评价体系设计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2.1 湖南外贸发展总体情况 |
2.2 湖南外贸结构分析 |
2.2.1 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
2.2.2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2.2.3 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
2.3 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测度 |
2.3.1 外贸依存度 |
2.3.2 外资依存度 |
2.3.3 对外直接投资测度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南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
3.1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概述 |
3.1.1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的概念 |
3.1.2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的特征 |
3.1.3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的分类 |
3.2 湖南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建设及发展现状 |
3.2.1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发展的基本状况 |
3.2.2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建设的具体状况 |
3.3 湖南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建设的作用 |
3.4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现有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设计 |
4.1 平台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4.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4.1.3 双元综合评估模型 |
4.2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构建目的 |
4.3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1 科学性与整体性原则 |
4.3.2 目标一致性原则 |
4.3.3 可比性原则 |
4.3.4 可行性原则 |
4.4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内容 |
4.4.1 指标体系筛选的方法 |
4.4.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3 指标体系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 |
5.1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1 层析分析法(AHP)介绍 |
5.1.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
5.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 |
5.2.1 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 |
5.3.1 政策性平台综合评价 |
5.3.2 功能性平台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南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服务及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6.1 湖南省外向型政策性平台服务及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6.1.1 建设一批高成长性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 |
6.1.2 建设一批高成长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
6.2 湖南省外向型功能性性平台服务及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6.2.1 水运口岸建设管理对策 |
6.2.2 无水港建设管理对策 |
6.2.3 公路口岸建设管理对策 |
6.2.4 空港建设管理对策 |
6.3 湖南省外向型服务性平台服务及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6.3.1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管理对策 |
6.3.2 推进航交所建设管理对策 |
6.3.3 推动认证平台及国际会展平台建设管理对策 |
6.4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服务及建设管理的保障措施 |
6.4.1 加大各类政策支持力度 |
6.4.2 全方位打造人才保障体系 |
6.4.3 加大技术信息保障力度 |
6.4.4 形成各方共促承载平台良好运行的工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调查咨询问卷 |
附录二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服务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管理及效益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一 湖南省九大振兴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列表 |
附表二 湖南省重要大类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列表 |
附表三 湖南省进出口分企业性质表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公共服务视角下基层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作用研究 ——以番禺区贸易促进委员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本理论问题 |
2.1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
2.1.1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和方式 |
2.1.2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
2.2 公共服务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
2.2.1 公共服务机构的定义和功能定位 |
2.2.2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和功能定位 |
2.2.3 贸易促进委员会(国际商会)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
2.3 本文应用的主要理论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本文理论运用上的联系区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番禺区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定位和作用现状 |
3.1 番禺区贸促委(国际商会)的基本情况 |
3.1.1 历史沿革 |
3.1.2 职能部门 |
3.2 番禺区贸促委(国际商会)的定位 |
3.2.1 番禺区贸促委(国际商会)的职能定位 |
3.2.2 番禺区贸促委(国际商会)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
3.3 番禺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的作用现状 |
3.3.1 番禺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的主要工作状况 |
3.3.2 番禺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
3.4 番禺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公共服务中的问题分析 |
3.4.1 定位不明晰 |
3.4.2 自身建设不足,职能发挥不充分 |
3.4.3 公共服务提供不到位 |
3.5 番禺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公共服务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定位不明晰的原因分析 |
3.5.2 自身建设不足的原因分析 |
3.5.3 公共服务提供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3.5.4 根本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商会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商会的经验与启示 |
4.1.1 美国商会团体的经验 |
4.1.2 法国商会团体的经验 |
4.1.3 日本商会团体的经验 |
4.1.4 国外商会的启示 |
4.2 国内商会的经验与启示 |
4.2.1 温州商会的经验 |
4.2.2 国内其他国际性商会的经验 |
4.2.3 国内商会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分发挥基层贸易促进委员会作用的对策 |
5.1 政府在职能转变中主动让渡空间 |
5.1.1 政府职能重新定位中的放权与授权 |
5.1.2 加强法制建设 |
5.1.3 新型授权方式的探索和利用 |
5.2 基层贸促委(国际商会)加强自身建设主动拓展生存空间 |
5.2.1 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 |
5.2.2 提高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质量,补充政府公共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参与原因及规模 |
2.1.1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解释出口原因 |
2.1.2 出口与生产率、利润率关系 |
2.1.3 企业出口参与的条件 |
2.1.4 企业出口的影响因素 |
2.2 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理论研究 |
2.2.1 竞争力的经典理论 |
2.2.2 TCI、MI、GL三大竞争力指数 |
2.2.3 博弈论角度的高新产品出口分析 |
2.2.4 引力模型与出口竞争力提升 |
2.3 出口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 |
2.3.1 微观角度:企业的选择 |
2.3.2 宏观角度:政府的需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历史演变 |
3.1.1 出口管理的历史演变 |
3.1.2 出口发展的最新动向 |
3.1.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走高 |
3.1.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 |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区域比较 |
3.2.1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情况 |
3.2.2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区域情况比较 |
3.2.3 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较 |
3.3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行业比较 |
3.4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宏观政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创新能力 |
4.2 经费投入 |
4.2.1 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
4.2.2 R&D投入的计量模型分析 |
4.3 出口机制 |
4.3.1 出口加工区的促进作用分析 |
4.3.2 职能部门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
4.4 相关政策的影响 |
4.4.1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与竞争力 |
4.4.2 退税率、汇率、利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
5.1 出口定位 |
5.1.1 出口技能与出口竞争力 |
5.1.2 发展层次与出口竞争力 |
5.1.3 人力资本与出口竞争力 |
5.1.4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 |
5.2 金融业发展 |
5.2.1 人民币跨境结算效应 |
5.2.2 出口信保的保驾护航 |
5.3 出口机制改进 |
5.4 相关政策建议 |
5.5 出口管理水平提升 |
5.5.1 依靠政策规划强力引导发展 |
5.5.2 借助平台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
5.5.3 优化环境促进高新产品出口 |
5.5.4 有关高新产品出口政策建议 |
5.5.5 高新产品出口的机遇和挑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研究: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
6.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
6.1.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
6.1.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 |
6.1.3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点 |
6.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
6.2.1 基于TCI、MI和GL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影响因素 |
6.3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
6.4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
6.5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业政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4)中国—亚欧博览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发展历史 |
2.1 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历史沿革 |
2.2 历届乌洽会取得的成绩 |
2.3 历届乌洽会举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中国-亚欧博览会的产生及作用分析 |
3.1 中国-亚欧博览会启动的背景和意义 |
3.2 亚欧博览会作用分析 |
第4章 中国-亚欧博览会影响因素分析 |
4.1 亚欧博览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影响亚欧博览会发展的因素分析 |
4.3 改进问题的对策 |
第5章 中国-亚欧博览会前景展望 |
5.1 近期目标展望 |
5.2 中期目标展望 |
5.3 远期目标展望 |
5.4 未来发展方面展望 |
5.5 未来发展重点前瞻 |
5.6 未来发展远景预期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综述 |
1.2.2 非政府组织研究综述 |
1.3 研究架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架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阐述 |
2.1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理论阐述 |
2.1.1 非政府组织兴起的理论依据 |
2.1.2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2.1.3 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2.2 关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阐述 |
2.2.1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兴起的理论依据 |
2.2.2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分类与特征 |
第3章 关于非政府组织在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沿革 |
3.1.1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
3.1.2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
3.1.3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
3.2 湖南省的非政府组织与外向型经济 |
3.2.1 湖南省内致力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非政府组织的现状 |
3.2.2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 |
3.2.3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
3.3 非政府组织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案例 |
3.3.1 中介性的社会团体以湖南国际商会为例 |
3.3.2 高效便捷的信息港以欧盟创新投资网华中中心为例 |
3.3.3 省内外企业合作的新平台以欧洽会为例 |
第4章 对非政府组织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
4.1 政府部门的局限性与非政府组织的潜在优势 |
4.1.1 政府部门在促进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局限 |
4.1.2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中潜在优势 |
4.2 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
4.2.1 国外优秀非政府组织案例及经验 |
4.2.2 国内优秀非政府组织案例及经验 |
4.3 对非政府组织更好的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实施路径 |
4.3.1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自身体制和工作职能建设 |
4.3.2 提高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方面的能力 |
4.3.3 强化非政府组织权威,加强出口行业自律 |
4.3.4 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扶持中小企业出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从参展商角度论成都市会展旅游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会展业 |
3.1.1 会展的概念 |
3.1.2 会展业相关理论 |
3.2 会展旅游 |
3.2.1 会展旅游的概念 |
3.2.2 会展旅游相关理论 |
3.3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
3.3.1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内在联系 |
3.3.2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
3.4 满意度理论 |
3.4.1 满意度的概念 |
3.4.2 满意度评价 |
3.4.3 满意度评价的意义 |
4 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
4.1 已具备举办大型会展的条件 |
4.1.1 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
4.1.2 办展环境逐步提升 |
4.1.3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和通讯条件发达 |
4.1.4 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
4.2 成都市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 |
4.3 活跃的展会市场为会展旅游提供了广大的客源 |
4.4 会展业助推会展旅游企业的发展 |
5 参展商行为特征研究 |
5.1 参展商人文特征分析 |
5.1.1 参展商的区域结构 |
5.1.2 参展商的性别结构 |
5.1.3 参展商的学历结构 |
5.1.4 参展商的年龄结构 |
5.1.5 参展商的月收入 |
5.1.6 参展商的工作类型 |
5.1.7 参展商的职位结构 |
5.2 参展商的消费结构特征分析 |
5.2.1 参展商的总体消费结构特征 |
5.2.2 参展商的旅游消费结构特征 |
5.3 参展商旅游产品需求分析 |
5.3.1 参展商选择的餐饮类型 |
5.3.2 参展商选择的住宿类型 |
5.3.3 参展商选择的交通方式 |
5.3.4 参展商感兴趣的景点类型 |
5.3.5 参展商感兴趣的旅游商品类型 |
5.3.6 参展商感兴趣的娱乐方式 |
5.4 参展商满意度分析 |
5.4.1 会展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 |
5.4.2 满意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
5.4.3 满意度总体评价 |
5.4.4 基于模糊量排序的满意度评价 |
5.4.5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满意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5.5.1 人文特征与会展旅游的关系 |
5.5.2 旅游消费结构与会展旅游的关系 |
5.5.3 旅游产品需求特征与会展旅游的关系 |
5.5.4 满意度与会展旅游的关系 |
6 成都会展旅游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
6.1 成都会展旅游存在问题 |
6.1.1 旅游活动尚未真正参与到会展中 |
6.1.2 缺乏品牌会展,自主品牌影响力较弱 |
6.1.3 会展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
6.1.4 接待服务水平还需提高 |
6.1.5 还未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6.2 发展思路 |
6.2.1 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 |
6.2.2 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知名度 |
6.2.3 加强会展品牌建设 |
6.2.4 完善会展服务产业链 |
7 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总结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政府协商模式与市场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
1.2.2 政府与物流市场关系研究现状 |
1.2.3 物流市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区域物流协同的特点与实践 |
2.1 区域物流的概念与特点 |
2.1.1 区域物流的概念 |
2.1.2 区域物流的特点 |
2.2 区域物流协同概述 |
2.2.1 协同学在区域物流中的应用 |
2.2.2 区域物流协同产生的协同效应 |
2.2.3 区域物流协同的实践和进展 |
第3章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与弱协调性问题 |
3.1 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
3.1.1 长江三角洲 |
3.1.2 珠江三角洲 |
3.1.3 东北地区 |
3.2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
3.2.1 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思路 |
3.2.2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中的弱协调性 |
3.3 中部地区物流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4章 区域物流发展的政府协商模式 |
4.1 政府协商的主要作用 |
4.2 政府间协商的主要模式 |
4.2.1 国家间政府协商的典型形式 |
4.2.2 省市间政府协商的典型形式 |
4.3 中部地区政府间物流协商的发展现状 |
4.3.1 现有的协商模式 |
4.3.2 协商取得的成效 |
4.4 中部地区政府间物流协商模式选择 |
4.4.1 中部六省区域物流工作联席会议 |
4.4.2 中部六省省(市)长联席会议 |
第5章 区域物流发展的市场调节机制 |
5.1 市场机制的内涵和特点 |
5.1.1 市场机制的定义和内涵 |
5.1.2 市场机制的原理和特点 |
5.2 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对象、范围和方式 |
5.2.1 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对象 |
5.2.2 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范围 |
5.2.3 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方式 |
5.3 中部地区物流市场调节机制的发展现状 |
5.3.1 物流价格与市场的关系 |
5.3.2 物流供求与市场的关系 |
5.3.3 物流需求现状 |
5.3.4 物流供给现状 |
5.4 市场调节机制成效评价 |
5.4.1 物流发展规划定位不一 |
5.4.2 物流企业快速成长 |
5.4.3 物流有效需求不足 |
5.4.4 物流政策优惠多 |
第6章 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
6.1 协调性评价方法 |
6.1.1 层次分析法 |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2 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AHP法 |
6.2.3 协调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章 促进中部地区物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
7.1 加强中部地区政府层面的合作 |
7.2 构建中部地区物流立法协调机制 |
7.3 成立中部地区政府间的区域物流联盟 |
7.4 构建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平台 |
7.5 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9)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现代会展的相关理论范畴 |
第一节 现代会展的范畴界定 |
一、现代会展与传统会展 |
二、现代会展的基本范畴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述评 |
一、国外会展经济研究 |
二、国内会展经济研究 |
三、相关理论述评 |
第三节 现代会展的区域特性 |
一、区域带动性 |
二、区域展示性 |
三、区域选择性 |
四、区域学习性 |
五、区域整合性 |
第二章 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经验总结 |
第一节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一、会展业发展迅速 |
二、政府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 |
三、会展业大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
四、专业化展览和品牌展会逐渐形成 |
五、展览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
六、会展业呈群聚发展趋势 |
七、会展教育和会展培训逐步走向成熟 |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的空间分布 |
一、会展经济产业带格局初现端倪 |
二、展览项目的地区分布 |
三、展览公司的地区分布 |
四、展览组织者收入的地区分布 |
五、展览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 |
六、展览馆数量及面积的地区对比 |
第三节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对会展经济干预过多和管理不足并存 |
二、会展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
三、会展场馆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
四、缺乏规模效应和国际品牌效应 |
五、会展经济的市场运行秩序不规范 |
六、展会质量亟待提高 |
七、会展行业诚信亟待加强 |
第四节 会展名城发展会展经济的经验总结 |
一、加强资源整合以放大区位优势 |
二、政府适时分类引导会展经济的发展 |
三、促进会展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 |
四、着力创新会展理念和提高会展效益 |
五、促进会展经济向品牌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
六、“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
第三章 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区域要素与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 |
一、区域经济地域构成要素与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 |
二、区域发展要素与现代会展的区位选择 |
第二节 现代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 |
一、现代会展集聚与扩散效益 |
二、现代会展场馆的空间布局 |
三、我国会展场馆空间布局现状及布局调整 |
第三节 会展活动的区位选择 |
一、会议目的地区位选择 |
二、展览目的地区位选择 |
三、会展旅游目的地区位选择 |
四、节事活动目的地区位选择 |
第四章 现代会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第一节 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点及途径 |
一、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任务 |
二、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
三、会展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会展经济与旅游业发展 |
一、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关系 |
二、会展旅游范畴界定 |
三、会展旅游的发展条件 |
四、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对接 |
五、会展和旅游互动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
第三节 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会展经济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
第四节 会展经济与物流业的发展 |
一、物流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二、物流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影响 |
三、会展经济与物流的互动发展 |
四、促进会展业和物流业互动发展的途径 |
第五章 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一节 会展经济区域合作内涵及理论借鉴 |
一、现代会展与区域合作互动的内涵和层次分析 |
二、区域合作理论研究回顾 |
三、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对会展经济区域合作的指导 |
四、会展经济对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的创新 |
第二节 会展经济的特性、使命与区域合作机制的内容 |
一、会展经济的外向型特性 |
二、新区域主义对现代会展的重要启示—现代会展的新使命 |
三、国内区域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
四、会展经济区域合作的动因与模式 |
第三节 区域合作与会展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区域合作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二、会展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合作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促进会展经济区域合作的重要措施 |
一、加强政府对会展经济运行的管理 |
二、培育、激活会展企业 |
三、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会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 |
四、积极促成会展品牌合作 |
五、积极推进会展经济国际区域合作 |
第六章 现代会展与城市发展 |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经济发展 |
一、会展经济规模扩张带来城市总体经济的增强 |
二、会展业与城市优势产业互动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
三、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夯实了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 |
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 |
五、促进城市营销带动要素及资源的集聚 |
六、会展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就业的增加 |
第二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基础建设和城市管理 |
一、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特性对会展经济的要求 |
二、现代会展刺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城市基础设施是影响会展经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
四、现代会展与城市管理的互动 |
第三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功能优化 |
一、城市功能优化的基本内容 |
二、时代背景对我国城市功能优化的要求 |
三、会展经济加速城市功能优化 |
四、会展经济加速城市功能转型的案例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第四节 现代会展与城市化 |
一、我国城市化的历史变迁对会展经济的启示与借鉴 |
二、现代会展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
三、现代会展与统筹城乡发展 |
四、会展经济带与城市群 |
第七章 现代会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现代会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进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现代会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后现代性与区域会展的可持续性 |
一、现代性的产生及其缺陷 |
二、后现代主义的萌芽与发展 |
三、后现代性趋势对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会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一、会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
二、场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三、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利用 |
四、参会参展物质的可持续利用 |
五、无形会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六、塑造“绿色会展”的其他相关举措 |
第四节 现代会展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一、创新政府对会展经济的管理 |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三、积极培育会展市场主体 |
四、夯实会展业的资本实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会展业的发展探析 ——新时期壮大大连会展业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会展业的涵义、功能及条件 |
第一节 会展业的涵义 |
一、会展的涵义 |
二、会展业的涵义及内容 |
三、会展经济的涵义 |
第二节 会展业的属性及功能 |
一、会展业的属性 |
二、会展业的功能 |
第三节 会展业的发展条件 |
一、会展业发展的城市环境 |
二、会展业发展的硬件设施 |
三、会展业发展的软件要求 |
第二章 国内外会展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世界会展经济概况 |
第二节 世界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 |
一、举办机构专业化 |
二、展览公司集团化 |
三、参与者国际化 |
四、电子商务被广泛应用 |
五、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 |
第三节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
一、中国会展业已经初具规模 |
二、会展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
三、多样化的会展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 |
四、展览收入的地区、行业分布日趋明显 |
五、参展商与观众逐年增加 |
第三章 会展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
第一节 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需求、供给与创新是产业自主成长基本因素 |
二、产业成长外向推动的传导机制与基本动因 |
第二节 我国各地区(城市)会展业发展模式的比较 |
一、由市场需求推动的发展模式 |
二、由区域人文、旅游环境推动的发展模式 |
三、由城市综合实力推动的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各地区会展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第四章 会展业综合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会展业经济效应分析 |
一、会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二、会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分析 |
一、产业关联原理 |
二、会展产业的直接关联作用 |
第三节 会展产业带动性的国际比较 |
第五章 会展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第一节 会展业人才培养现状 |
一、会展业人才匮乏问题的特征 |
二、会展业人才匮乏问题的成因 |
第二节 会展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
一、“三位一引导”人才培养模式 |
二、“三位一引导”相互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会展业人才的漩涡状结构分析 |
一、会展核心人才 |
二、会展辅助性人才 |
三、会展支持性人才 |
第六章 大连会展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大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
一、大连会展业的发展阶段 |
二、大连会展业的新兴特征 |
第二节 大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
一、会展业的市场化转型相对滞后 |
二、展览设施的管理体制不合理 |
三、展览公司的发展相对不足 |
四、展会的专业化、国际化标准有待提高 |
五、会展业的基础建设不完善 |
六、会展业的对外开放步伐较慢 |
第三节 大连会展业发展模式分析 |
一、由区域人文、旅游环境推动的会展产业发展模式 |
二、大连会展业的发展方向 |
第四节 大连会展业人才培养规划建议 |
一、会展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
二、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应关注的焦点 |
三、大连会展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
第五节 大连会展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四、发挥贸促会作用 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湖南等省市贸促工作的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及建设对策研究[D]. 刘利. 中南大学, 2013(03)
- [2]公共服务视角下基层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作用研究 ——以番禺区贸易促进委员会为例[D]. 李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 徐厚永.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4]中国—亚欧博览会发展研究[D]. 李江龙.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1)
- [5]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6]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D]. 贾铭峰. 湖南大学, 2009(03)
- [7]从参展商角度论成都市会展旅游发展[D]. 袁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2)
- [8]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政府协商模式与市场调节机制研究[D]. 张妩妩.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9]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 曾武佳. 四川大学, 2006(03)
- [10]会展业的发展探析 ——新时期壮大大连会展业的对策分析[D]. 郑文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