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菇主要优良菌株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姣[1](2021)在《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黑木耳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益及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黑木耳的产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黑木耳品种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选育高产优质黑木耳优良品种迫在眉睫。本文从黑木耳的品种比较、杂交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1个黑木耳品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袋料栽培明晰了其基本农艺性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综合选择指数法确定菌株Au-4、Au-19、Au-14、Au-16和Au-10为优良菌株,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也可供当地春栽品种选择。2.分别以21个黑木耳品种的ITS序列和农艺性状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以ITS序列可将21个菌株聚为2类,以农艺性状聚类分为3类,两种聚类方式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我国目前栽培的黑木耳品种的同源性较高。3.以秦岭黑木耳M-12、M-13和M-14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ITS序列分析、农艺性状及基本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1)菌株M-12和M-13与NCBI库中黑木耳菌株序列差异较大,遗传关系较远。菌株M-14与木耳属、短毛木耳种的菌株LE 296422亲缘关系较近(99.41%);2)菌株M-12的生产性能好,粗蛋白含量高(17.8%)、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为高产优质菌株。4.通过杂交获得34个杂交菌株,经ITS序列分析及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34个杂交子可分为3类;不同杂交菌株的农艺性状差异显着。其中,菌株A27-M2(34),A3-M(10),m-a3(32)和m-a24(20)为优良杂交菌株,有待进一步选育。5.从21个黑木耳品种(株)中选出了对硒盐耐受性最强的菌株(Au-19),并以此菌株为研究对象,选出了硒盐保护剂及其最适使用比例。经富硒栽培,子实体总硒含量可达288 mg/kg。
寇博翔[2](2021)在《MPMS诱变技术选育侧耳细胞工程菌株及相关检测》文中指出黍子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栽培且栽培面积巨大,相应的黍子秸秆资源也非常丰富,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多被随意丢弃在田地、露天焚烧,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土壤质量,污染当地自然环境,还容易引起火灾,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秸秆基料化技术应用于生产食用菌越来越多,黍子秸秆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使其可以成为食用菌栽培原料。侧耳相比于其他食用菌对秸秆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侧耳进行诱变育种,选育具有分解黍子秸秆优势的侧耳细胞工程菌株,期望更好地实现黍子秸秆的资源化开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精准扶贫事业中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循环经济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本论文使用MPMS技术对侧耳出发菌株新河大P-2进行诱变育种,确定60 s为侧耳新河大P-2的最佳诱变时间,此时菌丝体突变率较高,重复诱变处理60 s共获得367株菌株。经过初筛拮抗试验,共有39株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具有明显的拮抗反应。经过一系列复筛试验,包括菌丝长速长势对比、胞外酶活对比和生物学效率对比,确定了诱变菌株PA5、PA22、PA36、PA61和PA143的性状均优于出发菌株,且菌株PA36性状最优。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PA5、PA22、PA36、PA61、PA143和出发菌株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表明5株优良菌株与出发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620~0.885,说明5株优良菌株均与出发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将筛选得到的性状最优的诱变菌株PA36命名为新河大P-3。新河大P-3在黍子秸秆基质内菌丝洁白浓密,长势旺盛,并且已在科教示范基地进行规模化栽培示范,效果良好,初步确定诱变菌株新河大P-3是适宜分解黍子秸秆的优势菌株。本论文通过对比新河大P-3在不同原种培养基配方的菌丝长速长势,确定新河大P-3最适宜生长的原种培养基配方是麦粒88%、黍子秸秆10%、石灰2%;通过对比新河大P-3在不同黍子秸秆栽培培养基配方的菌丝长势长速和生物学效率,确定了新河大P-3最优的栽培培养基配方是黍子秸秆53%、玉米芯28%、麸皮17%、石灰2%,此配方下新河大P-3菌丝长速为8.62 mm/d,生物学效率达123.58%。通过在张家口赤城地区进行林下侧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侧耳新河大P-3在林下生物学效率也可达112.47%。本论文还通过对比5株优良菌株和出发菌株在黍子秸秆基质下栽培的子实体与市售侧耳子实体膳食纤维、蛋白质、多糖、总黄酮、总甾醇和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侧耳新河大P-3、PA5和PA143这3株诱变菌株子实体六种成分含量均高于市售侧耳,且新河大P-3子实体膳食纤维、多糖、总黄酮、总甾醇和多酚含量最高,综合分析侧耳新河大P-3子实体相关成分品质最优,明显优于市售侧耳和出发菌株。
刘微[3](2021)在《ARTP诱变技术选育毛木耳优良菌株及产业化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黑木耳主产区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在其栽培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糠,菌糠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部分被直接当做垃圾丢弃,或者被焚烧,不仅给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还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毛木耳含有丰富的多糖,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毛木耳具有良好的分解能力,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在毛木耳生产过程中,可以将毛木耳的品种优势,与黑木耳菌糠有效结合起来,利用一定量的黑木耳菌糠来栽培毛木耳,实现对黑木耳菌糠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有效降低菌糠带来的污染问题,还能有效补充黑木耳生产空档期,实现周年化生产。本研究选择毛木耳3号作为出发菌株,通过ARTP诱变技术共获得了316株毛木耳菌株,通过初筛进行拮抗试验获得26株可以与出发菌株产生明显拮抗反应的突变菌株,复筛通过对26突变菌株的菌丝长速长势对比、胞外酶活对比、以及生物学效率对比确定了5株突变菌株SL205、SL291、SL102、SL145、SL189性状均优于出发菌株毛木耳3号。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株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毛木耳3号进行真实性鉴定,发现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突变菌株SL205在黑木耳菌糠基质下菌丝长速达7.26 mm/d,生物学效率达112.38%,最终确定SL205为最佳突变菌株,命名为新河大SL205。结合黑木耳菌糠资源化利用,进行以黑木耳菌糠为主要基质的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最终确定黑木耳菌糠基质下最适合新河大SL205生长的配方为:黑木耳菌糠50%、杂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8%、石灰2%,此配方中供试菌株新河大SL205的生物学效率达到126.29%。根据冀北地区特殊气候条件,黑木耳一般安排春季、秋季出耳,为了弥补夏季黑木耳生产空档期,引入毛木耳栽培,形成了黑木耳——毛木耳配套栽培模式,在此模式下,研究分析了在林下地摆与吊袋栽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对毛木耳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木耳在吊袋栽培方式下生物学效率比在林下地摆方式下高7.66%,林下地摆方式经济投入少,生物学效率达到正常水平,该研究对毛木耳栽培新模式的探索具有参考价值。
刘利娟[4](2020)在《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等多角度来确定3株菌株间的种属关系,为构建我国平菇菌株的种性特征信息库,丰富我国平菇种质资源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种质评价,筛选出优质的平菇种质,为平菇杂交育种提供一些的材料。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与已知参比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3株野生平菇菌株形态不同,与生产参比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ISSR及ITS序列分析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和3种生产参比菌株进行鉴定,拮抗测定结果表明,3株野生菌株和3种参比菌株之间有明显的拮抗反应且均属于隆起型拮抗类型;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株共测得49条酯酶同工酶酶带,15个多态位点,说明其多态性较好。由酯酶同工酶及ISSR的聚类分析图表明,3株野生平菇菌株不属于3种已知参比菌株,且3株野生菌株也不属于同一品种。3株野生菌株ITS测序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PO14属于紫孢侧耳、PO15属于糙皮侧耳、PO37属于糙皮侧耳。3.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种质评价,3株野生菌株原种菌丝培养、出菇、生物转化率试验表明,菌株PO15属于潜在高产优质菌株。在环境温度为15℃~30℃范围内,3株野生菌株的长速均比生产参比菌株PO2要快;35℃时,野生菌株PO14未萌发。野生菌株PO14和PO37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55%,野生菌株PO15和生产参比菌株PO2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同一p H值的培养基上,不同菌株的长速差异性不大,而同一菌株在不同p H培养基上长速有显着差异。对根霉霉菌的抗逆性评价表明,3株野生菌株菌丝对根霉均具有明显的抗性。
鲍大鹏[5](2020)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文中指出我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为育种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对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遗传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对杂交育种理论进行总结。对食用菌杂交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包括杂交亲本选配、配子体获得、杂交子产生和F1代栽培测试等方面,并对杂交育种中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食用菌杂交亲本遗传资源、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单核体的供体核角色和受体核角色、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等,同时指出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最后强调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育种工作要走商业化育种之路,才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种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王强[6](2019)在《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侧耳属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收集的秀珍菇、白灵菇、平菇、杏鲍菇、红平菇、榆黄蘑、鲍鱼菇等7个侧耳属菌株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7个菌株的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对产酶活性高的菌株,进一步研究了液体发酵产酶条件,并进行了优化和酶学特性研究,旨在选取侧耳属中降解木质纤维素酶活性高的优良菌株,优化培养条件,提高降解木质纤维素酶产量,从而提高降解木质纤维素酶效率,为降解木质纤维素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通过试验取得如下结果:(1)采用ABTS法和DNS法分别对供试菌株中的漆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个供试菌株中漆酶和纤维素酶在平菇菌株中表达最高,分别为漆酶活性189.11U/mL,纤维素酶活性31.60U/mL,并进一步对平菇菌株进行后续测定。(2)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金属离子、接种量等因素对平菇菌株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产漆酶相对较高的培养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8g/L、铜离子2mmol/L、接种量4%。平菇产纤维素酶相对较高的培养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8g/L、酵母膏26g/L、金属铜离子2mmol/L、接种量4.5%。(3)对两种酶的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和纤维素酶温度范围为30℃80℃,pH值范围为38,在此范围内对其进行测定得出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在60℃以内稳定性较好,最适pH为5,漆酶在pH 57之间比较稳定。纤维素酶最适温度为45℃,在温度小于65℃比较稳定,最适pH为5,纤维素酶在pH 46之间比较稳定。
徐莉娜[7](2019)在《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食用蕈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蕈菌资源,对丰富野生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库意义重大,是蕈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疑似野生马鞍菌X1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测定了该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其子实体矿物质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以BHT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其子实体粗提物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人工栽培试验;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菌丝体进行了液态和固态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X1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X1菌株隶属子囊菌门(Ascomyz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拉丁文学名为Helvella lacunosa,中文名称为棱柄马鞍菌,异名多洼马鞍菌。(2)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达23.72%,粗脂肪含量达3.65%,粗纤维含量达55.12%;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是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0.64倍,且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占氨基酸总量的30.07%;采用ICP-AES法对子实体的1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实体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Fe、Zn、K、Na、Ca、Mn、Cu及Mg的含量分别为0.114μg/g、0.017μg/g、2.13μg/g、0.13μg/g、0.0046μg/g、0.0053μg/g、0.0032μg/g、0.1005μg/g,重金属只检出As和Sb,含量分别为0.0021μg/g和0.0013μg/g,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0.1μg/g的限量要求;采用GC-MS法对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39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己醛、己酸、乙酸和2-戊基呋喃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9.18%和53.33%;由子实体粗提物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知,用药组最大给药剂量达0.4mL/10g.bw时,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认定棱柄马鞍菌是安全无毒的。由此可见,该野生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无毒性,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蕈菌。(3)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X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无机盐为MgSO4;最佳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为6.5,适宜光照条件为12h黑暗+12h光照。人工栽培X1菌株试验结果表明:X1菌株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麸皮煮汁琼脂培养基;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麦粒培养基;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是松木屑+棉籽壳,X1菌丝体在该培养料上长势好,65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4.32±1.54mm/d,子实体直径0.3–1.6cm,菌盖淡褐色,菌柄灰白色,其长度、直径分别达0.3–3.12cm和0.5–1.5cm;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3.24g/袋和4.5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之间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82个,样本5中特有OTU最多,为201个,样本1中特有OTU最少,仅59个。样本5和样本2种群丰度高于其余3个样本(P<0.05)。样本1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alokirschsteiniothelia;样本2中特有的真菌属有Plectania、Heydenia、Trichosporon、Clavaria,Thelonectria、Leucoglossum、Lepiota、Tricholoma;样本3中特有的真菌属有Metarhizium、Ceratocystis、Cadophora、Cercophora、Podospora;样本4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ypxylon、Physciella、Cyphellophora、Phyragmocephala、Alternaria、Guttulispora、Ophiostoma、Tomentella、Caluatia、Thermomyces、Auxarthron、Botrytis、Scleromitrula、Schizothecium、Chaetomium、Glomerella、Acremonium、Cosllarina;样本5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irsutella、Porormia、Pseudodictyosporium、Lophiotrema。5个样本中优势菌群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上菌群在5个样本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但相对含量均大于5%。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采样地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差异明显(P<0.05),没有子实体生长的土壤,其真菌多样性高于生长过棱柄马鞍菌的土壤,且不同土壤样本中优势菌属种类与丰度不一样,可见棱柄马鞍菌对于根际定殖真菌具有一定选择性。(5)以液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为对照,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X1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过程中最适碳氮源以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58g葡萄糖、2.77g蛋白胨、3.01g酵母浸膏、1g KH2PO4、1g NaHCO3、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1.01g/L,是对照组的8.83倍;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49g/L葡萄糖、3.54g蛋白胨、3.85g酵母浸膏、1g KH2PO4、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EPS含量最高,可达233.25mg/L,是对照组的4.06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X1菌株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装液量80mL,转速140r/min。经验证试验得出,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下,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和EPS含量可高达11.86g/L和244.56mg/L,分别是对照组的9.59和4.31倍。(6)以X1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山西常见的10种谷物(小麦、大米、燕麦、玉米、小米、藜麦、荞麦、大豆、豌豆和高粱)为发酵基质,对比研究了X1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对发酵基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X1菌株固态发酵后,小米、燕麦、藜麦、小麦和大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0.898、0.911、0.764和0.770。发酵35d后,5种发酵谷物的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3.38mg/g、3.30mg/g、1.30mg/g、3.06mg/g和0.57mg/g,分别比对照高1.57、2.21、1.86、2.03和1.10倍。大米、荞麦和豌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5、0.398和0.132);玉米和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R=-0.399和-0.723)。发酵7d后,玉米发酵产物总酚含量的最大值为3.18mg/g,比对照低0.3%;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值为2.68mg/g,比对照低12%。以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0种谷物发酵产物中,小麦发酵产物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0.16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98.78%;豌豆发酵产物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EC50值为4.18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6.56%;小米发酵产物提取物的Fe2+螯合能力最强,EC50值达16.64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81.61%;高粱发酵产物提取物的O2-·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41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3.82%。本实验结果表明,X1菌株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不仅子实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菌丝体的固态发酵还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性能,因而,本研究既可以为开发利用棱柄马鞍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开发谷物抗氧化产品或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田风华[8](2019)在《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文中指出元蘑(Sarcomyxa eduli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小菇科Mycenaceae,美味扇菇属Sarcomyxa,是我国东北特色的低温型食药用菌。目前已有人工栽培,该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是我国重要的食药用菌资源。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而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亟需加强。目前国内对元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化学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元蘑组学及相关性状,如苦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元蘑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及评价。基于元蘑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结果,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利用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分子标记对26株在表型、品质、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合各类型种质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特性进行多样性综合评价,旨在对元蘑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通过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元蘑各种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差异,这直接影响蘑菇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元蘑苦味形成的原因,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两个遗传距离较远且存在明显苦味差异的菌株,从转录表达和全基因组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元蘑与苦味物质的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状况。为今后对元蘑苦味变异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互作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食药用菌苦味基因的克隆和无苦味品种的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本研究从标本馆及中国东北地区25个采集地共获得野生和栽培标本252份,分离菌株229份。经鉴定,除未分离获得菌丝体菌株和一个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菌株外,其它228个菌株均为元蘑(Sarcomyxa edulis),初步建立了元蘑种质资源库。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元蘑病原也进行了收集,并首次发现Trichoderma pleuroticola是引起元蘑绿霉病的病原菌。2、元蘑种质资源评价:通过记录和评价原基数量、产量、风味、抗病性等11个栽培性状,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质性状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各种质原基形成数目与其产量并非正相关。获得一株高产、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T24一份及4份分别以T95、T21、T17、T109为代表的不同性状类型的元蘑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到以T115为代表的苦味菌株4株。3、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元蘑SE1(HMJAU2016092521)基因组大小为35.65 Mb,共获得41个contigs,N50为1772559 bp,G+C含量为48.31%,注释到9364个蛋白编码基因。元蘑机体内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型较复杂,比对共获得39个次生代谢物基因簇,其中4个属于萜类Terpene基因簇。通过与真菌中33个典型的基因组注释的单拷贝同源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Sarcomyxa属的独立存在,进化上晚于Pleurotus属。4、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各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SSR多态性。两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似,均支持野生型分化程度高于栽培型,且栽培型遗传距离较近,T24野生型种质资源较特殊。经驯化栽培后的元蘑种质与其祖先野生种质间分歧明显。5、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确定MVA途径是元蘑中三萜合成前体物质IPP的主要合成途径。获得了三萜前体合成和骨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各环节的重要酶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且基因序列存在结构差异,造成大量非同义突变;合成后P450修饰途径中共获得82个呈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其中21个参与以β-amyrin为支架结构的三萜合成后的氧化修饰,且发现在具苦味特征的T115菌株中修饰一级产物的基因较多,而修饰二级产物的基因在不具苦味特征的T184菌株中较多;元蘑基因组中存在两个黄瓜苦味素形成第一步基因Bi的同源蛋白编码基因,两基因在具苦味菌株T115中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且在DNA序列上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元蘑三萜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可能与其苦味物质形成相关,也验证了三萜是元蘑苦味成分之一。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典型菌株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蘑菇的苦味特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食药用菌的育种、分类、优质栽培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高原[9](2019)在《皱环球盖菇生产关键技术及菌株筛选研究》文中指出皱环球盖菇色泽艳丽,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近年来,皱环球盖菇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在我国皱环球盖菇规模化栽培的历史较短,技术研究缺乏系统性,未能建立其栽培技术标准。因此,不同的区域栽培原料、栽培模式、管理方法差异较大,导致其产量低而不稳。本文针对陕西关中具体情况对皱环球盖菇栽培的原料,覆土材料,无机氮源,无机盐营养,菌床优势细菌,呼吸强度及优良菌株筛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栽培原料、不同接种量、不同覆土材料和土壤添加量对皱环球盖菇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苹果木屑为皱环球盖菇栽培的优质原料;秋栽情况下适宜接种量为5%;适宜的覆土材料为“75%田园土(黏土)+25%木屑”;在基质中添加20%腐殖土可显着提高子实体的产量。2.研究了4种无机盐和6种无机氮对皱环球盖菇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硫酸镁和磷酸氢二铵能显着提高皱环球盖菇的产量。其适宜用量分别为基质风干重的0.56%和0.11%。3.从菌床中分离出18株优势细菌,研究了不同细菌菌株对皱环球盖菇子实体产量和形态的影响。其中,细菌X8和G10对产量影响显着,可提高产量30%以上。4.测定了皱环球盖菇不同生长阶段呼吸强度。结果表明,皱环球盖菇菌丝生长阶段呼吸强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提高,在子实体形成阶段最高,以后逐渐下降。5.从30株杂交菌株中选出4株优良菌株(1-9-30、2-9-2F2、1-7-30、1-14-1)。
江可[10](2019)在《油菜秸秆和莲子壳菌业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循环利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利用食用菌降解农作物秸秆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油菜秸秆和莲子壳是江西省的主要农作物秸秆,以其作为栽培食用菌的主料,不仅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以降低栽培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以油菜秸秆或莲子壳为主料,栽培不同品种食用菌,分析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等,研发适合不同食用菌品种的最佳栽培料配方,并筛选高效转化油菜秸秆或莲子壳的食用菌品种和菌株。经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以油菜秸秆为主料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油菜秸秆55.5%、稻草37%、麸皮5%、尿素0.5%、石膏1%、蔗糖1%。该配方能显着促进平菇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比稻草配方提高了45.6%,子实体产量比稻草配方提高了39.9%。(2)以油菜秸秆为主料栽培秀珍菇的最佳配方为:油菜秸秆75%、麦麸16%、玉米粉5%、石灰2%、石膏2%。该配方能显着促进秀珍菇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配方提高了13.3%,生物学效率提高了96.2%。以莲子壳为主料栽培秀珍菇的最佳配方为:莲子壳配方:莲子壳75%、麦麸16%、玉米粉5%、石灰2%、石膏2%。该配方能显着促进秀珍菇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配方提高了33.3%,生物学效率提高了30.8%。(3)以油菜秸秆为主料栽培巨大革耳的最佳栽培配方为:油菜秸秆粉78%(2%石灰水浸泡)、麸皮20%、糖1%、石膏1%。该配方的生物学效率比常规木屑、棉籽壳培养料增长了35.0%。(4)以油菜秸秆为主料栽培黑皮鸡枞的最佳栽培配方为:油菜秸秆39%,棉籽壳39%、麦麸20%、石膏2%,该配方的生物学效率比常规木屑、棉籽壳培养料提高35.4%。以莲子壳为主料栽培黑皮鸡枞的最佳栽培配方为:莲子壳39%,木屑39%、麦麸20%、石膏2%,该配方的生物学效率比常规木屑、棉籽壳培养料提高95.3%。(5)油菜秸秆栽培茶树菇效果优于棉籽壳,对油菜秸秆基质利用率最佳的是菌株L(JAUCC1736),子实体鲜重、干重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98.14 g/袋、11.78 g/袋、42.67%。油菜秸秆栽培茶树菇配方:油菜秸秆30%、谷壳30%、杂木屑16、麦麸20%、蔗糖1%、石膏1%、石灰2%。本研究证明,油菜秸秆和莲子壳均属于优质食用菌栽培基质,以油菜秸秆或莲子壳为主料栽培平菇、秀珍菇、巨大革耳、黑皮鸡枞和茶树菇,能提高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本研究结果为油菜秸秆和莲子壳的生态降解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提供了高效的替代栽培基质,对保护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平菇主要优良菌株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菇主要优良菌株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1.1 营养及药用价值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栽培历史 |
1.2 育种技术 |
1.2.1 自然选择育种 |
1.2.2 人工选择育种 |
1.2.3 杂交育种 |
1.2.4 诱变育种 |
1.2.5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1.2.6 基因工程育种 |
1.3 硒的研究进展 |
1.4 硒的生物活性及缺乏症状 |
1.5 富硒食用菌的研究 |
1.5.1 富硒食用菌的优势 |
1.5.2 富硒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
1.5.3 富硒黑木耳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黑木耳菌株的生产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菌株菌落特征及菌丝生长速率 |
2.2.2 不同菌株耳片性状综合评判 |
2.2.3 不同菌株发菌期比较 |
2.2.4 不同菌株百片质量比较 |
2.2.5 不同菌株吸水膨胀系数分析 |
2.2.6 不同菌株耳片形态比较 |
2.2.7 不同菌株产量比较 |
2.2.8 不同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选择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基于ITS序列和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基于ITS序列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
3.2.2 基于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CR扩增结果与序列分析 |
3.3.2 菌株ITS序列特征分析 |
3.3.3 不同黑木耳菌株ITS序列同源率比较 |
3.3.4 基于ITS序列和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3 株秦岭黑木耳的鉴定、性状比较及营养成分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ITS序列分析 |
4.2.2 3 株黑木耳农艺性状比较 |
4.2.3 子实体成分比较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3 株黑木耳农艺性状比较 |
4.3.3 营养成分分析 |
4.4 结论 |
4.5 讨论 |
第五章 黑木耳杂交及优良菌株筛选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孢子收集 |
5.2.2 单核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5.2.3 杂交方法及杂交菌株鉴定 |
5.2.4 杂交优良菌株筛选 |
5.2.5 基于ITS序列分析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关系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单孢分离 |
5.3.2 不同单核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
5.3.3 杂交及杂交株鉴定 |
5.3.4 杂交菌株的筛选 |
5.3.5 基于ITS序列分析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关系 |
5.4 结论 |
5.5 讨论 |
第六章 黑木耳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
6.1 材料 |
6.1.1 菌种 |
6.1.2 供试培养基及实验试剂 |
6.2 方法 |
6.2.1 不同黑木耳菌株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性研究 |
6.2.2 不同保护剂对黑木耳菌株耐硒盐的保护效应 |
6.2.3 硒盐浓度对菌株Au-19 菌丝生长的影响 |
6.2.4 黑木耳富硒栽培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菌株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性比较 |
6.4.2 黑木耳富硒栽培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MPMS诱变技术选育侧耳细胞工程菌株及相关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黍子概述 |
1.2.1 黍子的营养价值 |
1.2.2 黍子的药用价值 |
1.2.3 黍子秸秆的开发利用 |
1.3 侧耳概述 |
1.3.1 侧耳的营养价值 |
1.3.2 侧耳的药用价值 |
1.3.3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1.4 林下经济简介 |
1.5 诱变育种 |
1.5.1 诱变育种简介 |
1.5.2 多功能等离子体(MPMS)诱变育种技术 |
1.6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1.7 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侧耳MPMS技术育种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菌种及材料 |
2.2.2 供试培养基 |
2.2.3 试验试剂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丝体的制备 |
2.3.2 菌悬液的制备 |
2.3.3 MPMS诱变处理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MPMS诱变致死率曲线 |
2.4.2 MPMS诱变试验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侧耳优良菌株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试菌株 |
3.2.2 供试培养基 |
3.2.3 试验试剂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诱变菌株的初筛 |
3.3.2 诱变菌株的复筛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 |
3.4.2 诱变菌株的复筛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侧耳优良菌株的真实性鉴定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供试菌株和材料 |
4.2.2 供试培养基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菌丝制备 |
4.3.2 DNA的提取及检测 |
4.3.3 ISSR-PCR扩增 |
4.3.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优良诱变菌株ISSR指纹图谱 |
4.4.2 优良诱变菌株亲缘关系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侧耳菌株新河大P-3 栽培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3.1 原种培养基配方优化 |
5.3.2 黍子秸秆栽培培养基配方优化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原种的培养基配方优化结果 |
5.4.2 不同栽培培养基配方下菌丝生长对比结果 |
5.4.3 不同栽培培养基配方下生物学效率的对比结果 |
5.4.4 优良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描述 |
5.5 小结 |
第六章 侧耳林下栽培模式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2.1 供试菌株和材料 |
6.2.2 供试培养基 |
6.3 试验方法 |
6.3.1 场地选择 |
6.3.2 场地处理 |
6.3.3 原种的制作 |
6.3.4 栽培种的制作 |
6.3.5 发菌管理 |
6.3.6 出菇管理 |
6.3.7 采收 |
6.4 结果与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侧耳子实体相关成分的检测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 |
7.2.1 供试菌株及材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主要仪器设备 |
7.3 试验方法 |
7.3.1 样品的预处理 |
7.3.2 子实体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
7.3.3 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7.3.4 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测定 |
7.3.5 子实体总黄酮含量测定 |
7.3.6 子实体总甾醇含量测定 |
7.3.7 子实体多酚含量的测定 |
7.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1 子实体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7.4.2 子实体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
7.4.3 子实体总甾醇和多酚含量测定结果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ARTP诱变技术选育毛木耳优良菌株及产业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毛木耳简介 |
1.2.1 毛木耳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2.2 生长条件 |
1.2.3 毛木耳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
1.3 菌糠 |
1.4 林下经济模式概述 |
1.5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原理及应用 |
1.6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1.7 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ARTP诱变技术选育毛木耳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菌株及材料 |
2.2.2 供试培养基 |
2.2.3 试验试剂 |
2.2.4 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液体培养物制备 |
2.3.2 菌悬液的制备 |
2.3.3 ARTP诱变处理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ARTP诱变致死率曲线 |
2.4.2 试验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毛木耳突变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选择 |
3.2.1 菌株及材料的选择 |
3.2.2 培养基的选择 |
3.2.3 主要试剂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突变菌株的初步筛选试验 |
3.3.2 突变菌株的复筛试验 |
3.3.3 菌种真实性鉴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拮抗试验结果 |
3.4.2 复筛试验结果 |
3.4.3 突变菌株真实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黑木耳菌糠资源化开发中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供试菌株及材料 |
4.3 供试培养基 |
4.4 试验方法 |
4.4.1 原种的制作 |
4.4.2 栽培种的制作 |
4.4.3 发菌管理 |
4.4.4 出耳管理 |
4.4.5 采收 |
4.5 栽培培养基配方优化 |
4.5.1 不同黑木耳菌糠培养基中菌丝长速长势对比 |
4.5.2 不同黑木耳菌糠培养基中生物学效率对比 |
4.6 试验结果 |
4.6.1 菌丝长速长势对比结果与分析 |
4.6.2 生物学效率对比结果与分析 |
4.7 新河大SL205 的生物学特性描述 |
4.8 小结 |
第五章 黑木耳——毛木耳配套栽培模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供试菌株及材料 |
5.3 供试培养基 |
5.4 试验方法 |
5.4.1 场地选择 |
5.4.2 原种的制备 |
5.4.3 栽培种的制备 |
5.4.4 发菌管理 |
5.4.5 出耳管理 |
5.4.6 采收 |
5.4.7 生物学效率计算 |
5.5 试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平菇简介 |
1.1.1 平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
1.1.2 我国野生平菇是优良种质选育的基础 |
1.2 平菇菌种资源鉴定方法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生化标记鉴定 |
1.2.3 同工酶鉴定 |
1.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2.4.1 分子标记的定义 |
1.2.4.2 分子标记的特点 |
1.2.4.3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4.4 ISSR标记及其应用 |
1.2.4.5 ITS序列鉴定 |
1.3 平菇种质评价-生物学特性评价 |
1.3.1 平菇的形态特征 |
1.3.2 环境温度对平菇的影响 |
1.3.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的影响 |
1.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的影响 |
1.3.5 平菇的抗霉性 |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2.1 试验材料和用具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
2.2.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
2.2.2.1 平菇子实体的着生及丛个数 |
2.2.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
2.2.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
2.3.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
2.3.2.1 平菇子实体的出菇情况 |
2.3.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
2.3.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
2.4.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
第3章 平菇菌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鉴定 |
3.1 试验材料和用具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供试试剂、仪器及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拮抗试验 |
3.2.2 酯酶同工酶测定 |
3.2.3 ISSR分子标记鉴定 |
3.2.4 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拮抗试验 |
3.3.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 |
3.3.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
3.3.4 ITS测序结果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拮抗试验结论与讨论 |
3.4.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论与讨论 |
3.4.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论与讨论 |
3.4.4 ITS鉴定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平菇菌株生物学评价 |
4.1 试验材料与用具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供试试剂及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
4.2.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
4.2.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
4.2.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
4.2.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2.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2.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2.5 平菇的抗根霉性 |
4.2.5.1 获得根霉菌株的试验方法 |
4.2.5.2 平菇抗根霉性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
4.3.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
4.3.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
4.3.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
4.3.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3.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3.5 平菇的抗根霉性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
4.4.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4.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4.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4.5 平菇的抗根霉性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及相关科学问题 |
1 杂交亲本的选配 |
1.1 杂交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
1.2 杂种优势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
1.3 杂交育种中遗传距离的作用 |
1.4 食用菌育种中的配合力分析 |
2 获得配子体的路径 |
2.1 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区别 |
2.2 食用菌的离配和再配现象 |
2.3 配子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具有次级同宗结合性质的食用菌的杂交育种 |
3 单核体的杂交方式 |
3.1 种内杂交方式的配对模式和遗传多态性分析 |
3.2 远缘杂交的应用价值分析 |
4 杂交子F1代 |
4.1 杂交子的性状测试 |
4.2 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二、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
1 杂交亲本的遗传资源 |
2 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的关系 |
3 单核体在杂交过程中的核供体角色和核受体角色的分析 |
4 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的机制 |
三、我国食用菌产业育种展望 |
(6)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侧耳属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木质纤维素概述 |
1.1.1 木质纤维素组成 |
1.1.2 木质纤维素现状 |
1.1.3 木质纤维素应用 |
1.2 侧耳属菌株概述 |
1.3 食用菌与木质纤维素的研究 |
1.4 木质纤维素酶的简介和测定 |
1.4.1 木质纤维素酶的简介 |
1.4.2 漆酶酶活的测定 |
1.4.3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降解木质纤维素优良菌的株筛选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药品 |
2.1.4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
2.1.5 试验所需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漆酶试验方法 |
2.2.2 纤维素酶试验方法 |
2.3 筛选降解木质纤维素优良菌株结果与分析 |
2.3.1 漆酶筛选结果与分析 |
2.3.2 纤维素酶筛选结果与分析 |
2.3.3 纤维素酶定量筛选 |
2.4 小结 |
第3章 侧耳属优良菌株的产酶条件研究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漆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
3.2.2 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漆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
3.3.2 纤维素酶产酶条件优化试验 |
3.4 响应面数据分析 |
3.4.1 漆酶响应面数据分析 |
3.4.2 纤维素酶响应面数据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优良菌株降解木质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4.1 供试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优良菌株产漆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4.2.2 优良菌株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漆酶试验结果 |
4.3.2 纤维素酶试验结果 |
4.4 讨论与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蕈菌及其研究价值 |
1.1.1 蕈菌概述 |
1.1.2 蕈菌的研究价值 |
1.2 蕈菌的分类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蕈菌的人工栽培 |
1.3.1 蕈菌的人工栽培历史 |
1.3.2 蕈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
1.4 蕈菌发酵 |
1.4.1 蕈菌的液态发酵 |
1.4.2 蕈菌的固态发酵 |
1.5 马鞍菌的研究现状 |
1.6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X1 菌株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子实体、菌种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供试培养基 |
2.1.5 DNA提取试剂配方 |
2.1.6 采集样品的预处理 |
2.1.7 形态学鉴定 |
2.1.8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学鉴定 |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及挥发性成分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3.1.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
3.1.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
3.1.7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3.1.8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1.9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 |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3.2.2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结果 |
3.2.3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3.2.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
3.2.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2.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X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供试培养基 |
4.1.5 X1 菌株生长营养条件研究 |
4.1.6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1.7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X1 菌株营养条件研究 |
4.2.2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4.2.3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样 |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
5.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
5.1.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
5.2.2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分析 |
5.2.3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物种丰度聚类图 |
5.2.4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物种进化树 |
5.2.5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X1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培养基 |
6.1.3 菌种制作 |
6.1.4 液态发酵 |
6.1.5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
6.1.6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
6.1.7 单因素试验 |
6.1.8 响应面法 |
6.1.9 正交试验 |
6.1.10 统计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最适碳源、氮源的筛选 |
6.2.2 响应面法优化最适碳源、氮源的添加量 |
6.2.3 验证试验 |
6.2.4 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X1菌株固态发酵多种谷物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菌株 |
7.1.2 培养基制备 |
7.1.3 固态发酵 |
7.1.4 谷物乙醇提取物 |
7.1.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7.1.6 抗氧化活性分析 |
7.1.7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
7.2.2 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元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食用菌栽培病害研究 |
1.3 基因组学研究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 转录组学研究 |
1.6 苦味物质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元蘑种质资源评价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1 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食药用菌物种名录 |
附图2.1 野生元蘑生境图片 |
附表2-1 栽培数据整理 |
附表3-1 元蘑菌株抗病性评价列表 |
附表4-1 选择的已发表基因组 |
附表4-2 元蘑CYPs基因家族 |
附表4-3 不同真菌中CAZymes家族基因的分布 |
附表4-4 参与元蘑次生代谢的假定基因和基因簇 |
附表4-5 元蘑多糖生物合成的假定基因 |
附表5-1 多样性分析选择菌株 |
附表5-2 各菌株的SNP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3 各菌株的InDel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4 各菌株的SV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5 各菌株的CNV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6-1三萜合成中与P450 修饰相关基因列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皱环球盖菇生产关键技术及菌株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皱环球盖菇概述 |
1.1.1 自然分布及栽培历史 |
1.1.2 形态特征 |
1.1.3 营养条件 |
1.1.4 生活条件 |
1.1.5 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
1.2 栽培技术 |
1.2.1 栽培原料、季节及场地 |
1.2.2 栽培模式 |
1.2.3 栽培管理 |
1.3 土壤在食用菌生产中作用 |
1.4 食用菌呼吸作用研究 |
1.4.1 呼吸强度的概念 |
1.4.2 测定方法 |
1.4.3 研究现状 |
1.5 食用菌育种技术 |
1.5.1 自然选育 |
1.5.2 杂交 |
1.5.3 诱变 |
1.5.4 原生质体融合 |
1.5.5 基因工程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皱环球盖菇栽培及覆土材料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栽培原料对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2.2.2 接种量对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2.2.3 覆土材料对皱环球盖菇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2.2.4 不同土壤添加量对皱环球盖菇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无机盐和无机氮对皱环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无机盐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无机氮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菌床优势细菌对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培养基 |
4.1.3 分离样品 |
4.2 方法 |
4.2.1 菌床优势细菌分离 |
4.2.2 不同非固氮细菌对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4.2.3 不同固氮菌对子实体产量及形态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测序结果及菌株鉴定 |
4.3.2 不同非固氮细菌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4.3.3 不同非固氮细菌对子实体形态的影响 |
4.3.4 不同固氮菌对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4.3.5 不同固氮菌对子实体形态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皱环球盖菇呼吸强度测定 |
5.1 材料 |
5.1.1 菌种 |
5.1.2 培养基 |
5.1.3 样品 |
5.1.4 仪器 |
5.2 方法 |
5.2.1 原种制备 |
5.2.2 栽培 |
5.2.3 取样 |
5.2.4 呼吸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长不同时期皱环球盖菇菌丝呼吸强度变化 |
5.3.2 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呼吸强度变化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皱环球盖菇优良菌株筛选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菌株的产量比较 |
6.2.2 不同菌株出菇时间比较 |
6.2.3 不同菌株出菇期温度范围比较 |
6.2.4 不同菌株子实体形态比较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油菜秸秆和莲子壳菌业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食用菌营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
1.1.1 真菌多糖 |
1.1.2 蛋白质 |
1.1.3 矿物质 |
1.1.4 维生素 |
1.1.5 脂类化合物 |
1.1.6 其他成分 |
1.2 食用菌发展现状 |
1.3 油菜秸秆和莲子壳循环利用研究进展 |
1.3.1 油菜秸秆循环利用研究现状 |
1.3.2 莲子壳循环利用研究现状 |
1.3.3 食用菌降解油菜秸秆和莲子壳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油菜秸秆栽培平菇研究 |
引言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制备 |
2.1.2 试验方案 |
2.1.3 培养料制备与接种 |
2.1.4 数据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菌丝生长数据 |
2.2.2 子实体产量数据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菜秸秆和莲子壳栽培秀珍菇研究 |
引言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制备 |
3.1.2 试验方案 |
3.1.3 培养料制作及接种 |
3.1.4 数据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菌丝生长数据 |
3.2.2 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数据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油菜秸秆栽培巨大革耳研究 |
引言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菌种制备 |
4.1.2 试验方案 |
4.1.3 培养料配制与接种 |
4.1.4 数据测定 |
4.1.5 数据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菌丝生长数据 |
4.2.2 子实体产量数据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油菜秸秆和莲子壳栽培黑皮鸡枞研究 |
引言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菌种制备 |
5.1.2 试验方案 |
5.1.3 培养料制备与接种 |
5.1.4 粗蛋白检测 |
5.1.5 粗多糖检测 |
5.1.6 数据测定 |
5.1.7 数据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菌丝生长数据 |
5.2.2 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数据 |
5.2.3 子实体营养成分检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高效转化油菜秸秆的茶树菇菌株筛选 |
引言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菌种制备 |
6.1.2 试验方案 |
6.1.3 培养料制备和接种 |
6.1.4 粗蛋白检测 |
6.1.5 粗多糖检测 |
6.1.6 数据测定 |
6.1.7 数据分析 |
6.2 试验结果 |
6.2.1 棉籽壳和油菜秸秆基质对茶树菇的影响 |
6.2.2 油菜秸秆基质栽培不同茶树菇菌株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平菇主要优良菌株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D]. 张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MPMS诱变技术选育侧耳细胞工程菌株及相关检测[D]. 寇博翔. 河北大学, 2021
- [3]ARTP诱变技术选育毛木耳优良菌株及产业化应用[D]. 刘微. 河北大学, 2021(09)
- [4]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D]. 刘利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5]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J].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2020(04)
- [6]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侧耳属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D]. 王强.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3)
- [7]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D]. 徐莉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8]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D]. 田风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皱环球盖菇生产关键技术及菌株筛选研究[D]. 高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10]油菜秸秆和莲子壳菌业化利用研究[D]. 江可.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