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延边与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阳[1](2021)在《延边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
张盛浩[2](2021)在《朝鲜族老年协会及其社会作用研究 ——以延吉市八道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骥[3](2020)在《延边地区人口结构性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影响》文中认为房地产业是国家支柱性产业,在延边地区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关联性强,下游产业多,带动性强,刺激经济发展,提供地区就业岗位,对带动地区消费升级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延边地区由建国初期人口数字不断攀升,人口红利优势不断放大,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及生活成本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减缓,延边地区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在20世纪后,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社会消费正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对房地产需求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本文旨在研究延边地区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程度之间关系。人口学和房地产经济学本属两类学科,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在论证过程中,选取二者中间的消费因素,一方面,选取人口因素中年龄、收入、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因素,选取地区经济因素中人均GDP,城市化程度因素及市场房地产交易情况因素,通过理论论述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对地区消费的影响,从微观上分析对房地产消费影响。另一方面,选取数据,通过数据对数据整合,通过图表分析,人口因素与房地产需求间的关系。在数据论证上,通过运用灰色理论系统进行对延边地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综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并推测出未来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延边地区房地产发展遇到的问题和隐患,通过对照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发展地区实体经济,吸引外来人口落户发展,平衡地区房地产产业发展及人口结构健康发展。
崔馨园[4](2020)在《论我国成年收养制度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民法典(草案)》在2019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中整体亮相,公布的婚姻家庭编草案在“收养”一章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整体上仍然适用单一的完全收养制度。使得我国在不完全收养制度与成年人收养制度的建立上存在立法空白。收养制度作为一种弥补原生家庭缺陷的制度,在各国的立法中都为其留有一席之地。现行的《收养法》本着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确立了相对完整的未成年人完全收养的制度。但就收养法本身的立法功能上看,如今的未成年人收养制度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不同层次的收养需求。面对如今热议的全球“老龄化”的共性问题,我国单一的收养制度已经难以应对现实发展需要。从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必要性分析,让有社会经验、判断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成年人被收养,为失独老人提供良好的扶助与照料是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加之,我国还有一部分不占少数的需要帮助与关怀的成年孤残人士群体,他们往往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仍然在生活中不能完全的照顾自己。长期的自我否定也使得其精神世界难以获得充实,这些人的收养需求也应当被正视与重视。因此,将成年人纳入被收养的范围,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失独、空巢老人在家庭情感上的缺失,减轻社会养老压力。还可以帮助孤残人士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回归家庭感受家人的温暖,是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收养关系形成的核心即将原本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拟制为具有血亲关系,这也恰恰是别的制度无法代替其适用的关键。因此,完善我国收养立法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讨论与其近似的制度的异同性,进行分析后,弥补我国收养立法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与遗憾。同时区分成年收养制度与未成年人收养制度的规定,借鉴外国在成年收养制度的建立与应用上的有益经验,引入不完全收养模式,创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收养后的跟踪监管制度,而非试用期制度,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基于此,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对此进行论述:第一章旨在从我国现行《收养法》入手,探讨我国正在面临的严峻的社会养老压力与现行的收养制度无法满足成年孤残人士的被收养需求。梳理我国收养制度的立法理念,对成年收养制度的建立的紧迫性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章对成年人收养制度进行概述,对成年收养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梳理,区别该制度与未成年收养制度与成年监护制度的区别,引出成年收养制度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三章是深入探讨实践中具有被收养需求的空巢、失独老人、孤儿以及具有残疾障碍的成年人可以被收养的可行性。以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发展,已经具备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条件。同时,正视我国正在面临的社会问题,提出我国应该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必要性。第四章通过解读法国、德国、韩国对于成年收养制度的规定,找出与我国收养制度的相同点与差异,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收养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第五章从我国现实实践角度出发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年收养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主要从成年人收养的成立、成年人收养的效力、成年人收养的解除以及成年人收养后的监督机制对构建完善的成年人收养制度填补相关内容。第六章通过研究发现成年收养制度的建立,是现有的制度都无法替代的可行性制度,是具有历史基础与现实发展意义的。提出我国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构想,以期可以适应、解决当下社会各层次的不同的收养需求。
郭京虎[5](2019)在《基于民族特性的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延边地区经济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大量的朝鲜族居民都开始住在集合住宅。这很大程度上为朝鲜族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在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住宅由传统民居向现代化集合住宅演变。朝鲜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但我国的集合住宅的设计中很少有根据朝鲜族的民族特性来设计住宅,很多朝鲜族居民有传统的炕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在入住后将室内的功能空间的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大多是将次卧改成电热炕、榻榻米等形式以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朝鲜族居住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三代之家四种不同家庭结构的住户居住的现状和对其功能空间的使用状况等,并分析朝鲜族的民族特性在集合住宅功能空间布局中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是确立论文的研究对象,将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据地域分布等因素筛选出105户朝鲜族住户,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等方法搜集一手的资料,掌握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研究在中国集合住宅发展的大背景下,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居住现状。深入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发展中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及朝鲜族传统民居的特点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研究分布在延吉、龙井、和龙、珲春、敦化、汪清等地的朝鲜族集合住宅的现状,主要研究对象是105户朝鲜族集合住宅,分析朝鲜族集合住宅所在的城市、小区类型、套型、面积等基本情况和朝鲜族居民的家庭结构、常住人口、在册人口、年龄段、是否与老人、孩子一起居住等情况,深入调查朝鲜族居民的居住需求和适用性。分别分析了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三代之家四种不同家庭结构的朝鲜族集合住宅的功能空间的现状、满意度和存在的差异。第四章研究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且基于朝鲜族民族特性对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三代之家四种不同家庭结构进行设计探索。最后,通过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的现状,结合朝鲜族居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考虑各个功能空间的实用性,探索出能够满足朝鲜族的民族特性并且适应延边地区朝鲜族生活需求的集合住宅。
丁艳[6](2019)在《延边农村朝汉留守老人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以延吉市小营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近13.4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普遍而言,农村留守老人大多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且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无法外出务工;他们日常生活中相应的照料和关怀也非常缺少,患病之后却无家人在旁照料的状况屡见不鲜。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跨城乡流动与跨国流动引发了农村空洞化现象。即空巢家庭的增多、留守老人的增加,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迅速下降。这令人担忧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延边州农村留守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涨,近年来面临的诸多困境日益凸显,这些人口的生活质量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不但关系着农村留守老人自身的日常,还关系着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理应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以期能够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本文选取延吉市小营镇东光村与新农村作为调查地进行研究,通过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心理慰藉三个方面分析了朝鲜族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质量,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对实际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发现朝鲜族与汉族留守老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如经济供养水平上的差异,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心理诉求上的差异及心理慰藉方面的解决方法差异等,这对如何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更好地融合朝鲜族、汉族留守老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提高朝鲜族、汉族留守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同时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第二章节是对延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现状研究的阐述;第三章节是对朝鲜族农村留守老人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第四章节说明了朝鲜族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节是对如何改善朝鲜族、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存困境所提出的建议。本研究主要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三个维度阐述了延边朝鲜族农村留守老人与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并对朝鲜族、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发现汉族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水平低、农村的养老体系不够完善、医疗保障水平低且农村留守老人心理慰藉方式单一、生活满意度不高。对此,从政府、村委会、子女与留守老人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卢一丹[7](2019)在《成年监护制度研究 ——以《民法总则》成年监护规定的评析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快速踏入老龄化社会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法律层面上,我国面临着诸多关于成年监督制度改革方面的挑战。在我国医疗保健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对维护老年人及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者的保障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于此同时,联合国残疾人公约也对成年监护制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纵观世界成年监护制度改革的趋势,可以发现传统家庭监护功能的弱化无法适应现实的困境,建立一个有效的成年监护制度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熟的有关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经验,对我国来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立法回应对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保护的社会需求。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量,本文通过以下六个部分内容,论述笔者的观点。第一部分:文章的绪论部分。从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研究现状入手,对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范围等进行逐一论述,对本文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介绍成年监护制度的基本理论。从成年监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探究成年监护制度变革确立的立法理念,尊重被监护人的“自我决定权”和“正常化生活”的权利,了解成年监护制度与信托和委任相比的优势在哪里。第三部分:归纳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并分析我国《民法总则》部分对成年监护制度规定的新发展,从而总结我国成年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考察德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成年监护制度。通过比较法的研究,了解和分析各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发展脉络及现行规定,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各国对立法理念的变化、可适用主体的扩大化、监护措施的多样化、公权力的介入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以上内容了解和分析,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度给我国带来哪些启示。第五部分:通过以上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探讨,在立法体例设计、监护登记制度、监护监督制度、意定监护制度等方面都需要加以完善,这一部分主要是为构建完善的成年监护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以上的论述内容进行总结。
方香兰[8](2019)在《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及其效果研究 ——以朝鲜族贫困农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医疗保障制度是国家保障社会成员医疗及健康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制度。医疗需求与医疗服务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日渐提高,同时,医疗保障涉及多个领域,即涉及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医疗设备生产、医疗保险等多个行业,又涉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家庭护理、社区医疗服务等相关领域,医疗卫生服务既是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分享的重要途径。延边地区是中国朝鲜族传统居住地,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由此也引发了朝鲜族群众对自身健康的极大关注。作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一大创举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是一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我国农村地区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制度发展至今,基本上实现了保障广大农民基本诊疗的目的;同时在付费、缴费、看病报销等环节上逐渐走向便捷、透明,延边地区目前的新农合制度的各种优越性日益凸显,有效缓解了广大朝鲜族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尤其是对部分精准扶贫户而言,新农合所具有的效果极为显着。本论文通过考察朝鲜族农村群众利用新农合及其发挥的效果,进一步证实了目前新型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对于民族地区弱势群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但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制度环节。同时,由于延边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朝鲜族群众独有的人口结构、家庭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等因素,也影响了延边朝鲜族群众充分享受新农合制度,抵抗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不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状况时有发生,需要强化新农合的实行和推广。
吴旭东[9](2019)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朝鲜族村落变迁研究 ——以红旗村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社会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社会流动从宏观层面来看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加强了各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发展,打破了僵化的社会阶层,推动了和谐社会的进步。从微观层面,个人通过社会流动提高了社会地位,获得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乡村的空心化,空巢老人晚年生活孤苦,留守儿童无人照料等。尤其是少数民族乡村地区,人口大量外流,村落发展陷入困境,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本文主以吉林省延边地区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为研究对象,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研究朝鲜族村落变迁过程中的困境与未来发展趋势,依据社会学理论,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红旗村的社会变迁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并依据实地研究的情况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对有关村落变迁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指出本文的理论依据以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二章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村落的整体现状与变迁特征进行描述;第三章对红旗村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村落发展困境,包括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缺失、青年人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村落实体面临解散危机;对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个体、家庭以及农村社区功能的弱化、民族文化的内部推动与外部吸引、朝鲜族青年人口流失严重等。第三部分即第四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的经验,结合朝鲜族村落自身特色,得到后续发展启示。第四部分即第五章,主要针对朝鲜族村落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黄美妍[10](2017)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构想》文中认为本文从分析延边州的立法概况入手,引出延边州的立法优势以及延边州制定新条例的可行性。接着简述了延边州养老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延边州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了延边州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需要法律进行调整,并从延边州养老服务的社会影响,修改现行法律的困境等方面分析了延边州针对养老服务需要制定专门立法的必要性。最后从制定延边州养老服务条例的立法目的,立法原则出发,概括出条例应包含的内容,进行提出了笔者有关延边州养老服务的立法构想。本篇论文主要是结合延边州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阐明延边州人口结构趋于严重老龄化,当务之急应是不遗余力的保障养老服务的平稳发展,进而加快养老服务的立法进度。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说明本文的写作意图,为下文写作起引导作用。第二部分是有关延边州立法概况。叙述延边州至今制定法律、延边州为何会有这些立法成就,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引出在延边州立法优势,解析老年人保障条例,提出延边州制定养老服务专门立法可行性。第三部分是有关延边州养老服务现状。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延边州当下的养老服务体系运营、养老服务内容、养老服务队伍、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养老服务水平,进而介绍了延边州的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间接引出了相应立法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对延边州养老服务进行专门立法的必要性的介绍和说明。从养老服务的发展对延边州的影响、对此行业持续发展的需求到满足老年人养老保障要求来说明,叙述为何不能修改相关现行条例,为延边州的和谐发展,针对养老服务专门立法在延边州经济、社会稳定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笔者对延边州养老服务专门立法内容的具体构想。从延边州制定养老服务专门立法目的出发,论述延边州在制定相关立法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最后条例内容应包含从老年人权益保护为出发点、确立有关养老服务的保障途径、对养老服务的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和专业化、规定建立养老服务纠纷处理机制,提出构建延边州养老服务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二、比较:延边与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延边与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3)延边地区人口结构性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2.1 人口结构相关因素 |
2.1.1 人口年龄因素 |
2.1.2 地区自然增长率 |
2.1.3 地区居民收入状况 |
2.2 房地产需求因素 |
2.2.1 房屋需求性质 |
2.2.2 房屋需求特点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2.3.1 生命周期理论 |
2.3.2 收入分配效应 |
2.3.3 经济周期曲线 |
2.3.4 政治-经济周期 |
第三章 延边地区房地产市场现状与人口结构分析 |
3.1 延边地区房地产发展现状 |
3.1.1 延边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 |
3.1.2 房地产市场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及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
3.2 人口结构现状 |
3.2.1 延边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
3.2.2 置业人口面临拐点 |
3.2.3 延边地区与韩国人员交流导致人口流失 |
3.2.4 延边地区老龄化情况的加重凸显了“未富先老”的问题 |
第四章 人口结构因素影响下,地区房地产市场遇到的问题 |
4.1 地区房屋需求减弱与房屋价格上升间矛盾 |
4.1.1 房屋属性 |
4.1.2 金融信贷的影响 |
4.2 地区人口下降趋势明显,中短期房地产市场面临饱和状态 |
4.3 房地产开发模式单一,创新程度不高 |
第五章 延边地区人口结构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 |
5.1 人口社会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度的影响 |
5.1.1 人群消费能力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影响 |
5.1.2 延边地区劳动人口下降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 |
5.1.3 家庭组成结构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 |
5.2 人口自然因素对房地产市场供需的影响 |
5.2.1 人口数量变化因素 |
5.2.2 人口年龄结构因素 |
5.2.3 城市化程度对房地产供需的影响 |
5.3 人口结构性因素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 |
5.3.1 人口结构因素 |
5.3.2 经济性因素 |
5.3.3 市场性因素 |
5.3.4 基于房地产市场及人口因素变量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科学发展延边地区房地产对策及建议 |
6.1 拓展市场类政策 |
6.1.1 开发养老公寓 |
6.1.2 开发文化旅游地产 |
6.2 社会发展类政策 |
6.2.1 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突出强调社区服务组织养老 |
6.2.2 鼓励生养二胎政策 |
6.2.3 鼓励延边籍的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就业 |
6.2.4 吸引外地优秀人才赴延就业 |
6.3 政府调控类政策 |
6.3.1 科学发展地方经济,逐步摆脱单纯对房地产的依赖 |
6.3.2 继续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因地而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论我国成年收养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成年收养制度的概述 |
2.1 成年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
2.2 成年收养与其他近似概念的区别 |
第三章 我国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必要性 |
3.2 建立成年收养制度的可行性 |
第四章 外国成年收养制度的简介 |
4.1 法国成年收养制度 |
4.2 德国成年收养制度 |
4.3 韩国成年收养制度 |
4.4 个结 |
第五章 构建我国成年收养制度 |
5.1 成年人收养关系的成立 |
5.2 成年人收养的效力 |
5.3 “跟踪调查”机制的引入 |
5.4 成年人收养的解除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5)基于民族特性的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延边朝鲜族地区居住现状 |
2.1 延边州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地域特点 |
2.1.3 人口分布 |
2.1.4 延边州政治、经济环境及居民政策 |
2.2 朝鲜族传统文化 |
2.2.1 朝鲜族迁入史及文化 |
2.2.2 朝鲜族传统风俗习惯及文化 |
2.3 朝鲜族传统居住特征与发展 |
2.3.1 延边朝鲜族传统聚落格局 |
2.3.2 建筑平面特征 |
2.3.3 建筑立面特征 |
2.3.4 特色空间—温突 |
2.3.5 独特空间—鼎厨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调查现状与分析 |
3.1 调查背景 |
3.1.1 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概况 |
3.1.2 延边地区农村与城市住宅发展概况 |
3.2 实施过程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研方法与过程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住宅和住户现状与分析 |
3.3.2 朝鲜族集合住宅功能空间现状与分析 |
3.3.3 传统与现代居住行为差异分析 |
3.3.4 民居与集合住宅功能空间差异分析 |
3.3.5 不同家庭结构的朝鲜族集合住宅户型现状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 |
4.1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原则 |
4.1.1 组织关系的协调性原则 |
4.1.2 面积分配的合理性原则 |
4.1.3 空间布局的紧凑性原则 |
4.1.4 通风采光的优异性原则 |
4.1.5 民族习俗的适应性原则 |
4.2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方法 |
4.2.1 封闭式的门厅设计 |
4.2.2 起餐厨一体化设计 |
4.2.3 储藏空间精细化设计 |
4.2.4 阳台空间功能化设计 |
4.3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探索 |
4.3.1 单身之家设计探索 |
4.3.2 两口之家设计探索 |
4.3.3 三口之家设计探索 |
4.3.4 三代之家设计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入户调查表 |
附录4 住户调查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延边农村朝汉留守老人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以延吉市小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深度访谈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 |
2.1 田野点概况 |
2.1.1 延吉市小营镇概况 |
2.1.2 人口及留守老人情况概述 |
2.1.3 样本选取 |
2.2 朝鲜族留守老人生活质量 |
2.2.1 收入与支出情况 |
2.2.2 生活照料及保障情况 |
2.2.3 心理慰藉情况 |
2.3 汉族留守老人生活质量 |
2.3.1 收入与支出情况 |
2.3.2 生活照料及保障情况 |
2.3.3 心理慰藉情况 |
第三章 朝汉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比较 |
3.1 朝鲜族与汉族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相似性 |
3.1.1 日常生活照料缺位 |
3.1.2 医疗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
3.1.3 缺乏精神慰藉 |
3.2 朝鲜族与汉族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
3.2.1 经济供养水平存在差异 |
3.2.2 需要层次方面存在差异 |
3.2.3 交往方式差异明显 |
第四章 朝汉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 |
4.1 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不高 |
4.2 留守老人经济收入微薄 |
4.3 留守老人医疗报销水平低 |
4.4 农村养老体系不够完善 |
4.5 心理慰藉方式单一 |
第五章 提高朝汉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
5.1 政府重视农村养老问题 |
5.1.1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降低主要经济支出 |
5.1.2 建立农村服务设施,培育养老服务产业 |
5.1.3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留守老人生活支撑 |
5.1.4 加强青年创业支持,减少青壮年农村人口流出 |
5.2 村委会建立留守老人照料体系 |
5.2.1 提高村委照料水平,辅助居家养老 |
5.2.2 鼓励农村留守老人参与学习,并帮助建立养老规划 |
5.3 子女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撑 |
5.3.1 增强孝道意识,饮水思源 |
5.3.2 践行孝道行为,温暖留守老人 |
5.4 留守老人积极参与新型养老模式 |
5.4.1 改变传统养老观念 |
5.4.2 构筑“互助式”养老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7)成年监护制度研究 ——以《民法总则》成年监护规定的评析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成年监护制度的概述 |
2.1 成年监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2.2 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理念 |
2.3 成年监护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
第三章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概况 |
3.1 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 |
3.2 成年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外国和台湾地区的成年监护制度考察 |
4.1 外国的成年监护制度 |
4.2 台湾地区的成年监护制度 |
4.3 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启示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建议 |
5.1 完善监护制度的立法体例 |
5.2 引入“意思决定支援”制度 |
5.3 建立成年监护登记制度 |
5.4 建立成年监护监督制度 |
5.5 进一步完善意定监护制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及其效果研究 ——以朝鲜族贫困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农合对参合人员产生的影响 |
1.2.2 人口老龄化对新农合产生的影响 |
1.2.3 家庭关系对新农合产生的影响 |
1.3 相关理论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5 田野点介绍 |
第二章 延边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发展 |
2.1 延边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创建 |
2.2 延边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形成 |
2.3 新农合制度全面实施 |
第三章 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与效果分析 |
3.1 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对象特点 |
3.1.1 新农合利用对象收入状况 |
3.1.2 新农合利用对象教育状况 |
3.1.3 新农合利用对象家庭状况 |
3.1.4 新农合利用对象身体状况 |
3.2 延边地区新农合运行特点 |
3.2.1 保大病为主兼顾门诊 |
3.2.2 系统化管理,实现即时结报 |
3.2.3 服务管理模式更加创新 |
3.2.4 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配套制度 |
3.3 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效果分析 |
3.3.1 新农合医疗补偿制度效果效应 |
3.3.2 新农合制度释放的心理抚慰及效果分析 |
3.3.3 缴费优惠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四章 影响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因素分析 |
4.1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因素 |
4.1.1 卫生技术从业人员不足 |
4.1.2 医疗设备落后、药品品种缺乏 |
4.2 朝鲜族农户人口结构及生活方式 |
4.2.1 延边朝鲜族农村过早老龄化 |
4.2.2 朝鲜族生活方式 |
4.2.3 对病的认识度不高 |
4.3 社会支持因素 |
4.4 语言交流障碍因素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关于新农合的调查问卷 |
(9)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朝鲜族村落变迁研究 ——以红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延边州朝鲜族村落现状 |
2.1 延边州村落概况 |
2.2 村落变迁的特征 |
第三章 红旗村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因素 |
3.1 红旗村概况 |
3.2 红旗村变迁的历时性分析 |
3.3 变迁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
3.4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4.2 国内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对策 |
5.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立法概况 |
2.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单行条例立法成果 |
2.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立法优势 |
2.3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
第三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现状 |
3.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
3.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
3.2.2 养老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 |
3.2.3 养老服务的规模效应较差 |
3.2.4 养老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
第四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立法必要性 |
4.1 重视养老服务对延边州社会发展影响的需求 |
4.2 保障对养老服务发展投资持续性的需求 |
4.3 满足延边州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现民族精神的需求 |
4.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改成本过高 |
第五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构想 |
5.1 立法目的 |
5.2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立法原则 |
5.2.1 养老服务社会普遍性原则 |
5.2.2 养老服务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两者兼顾原则 |
5.2.3 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
5.2.4 以建立养老服务体系为主的原则 |
5.2.5 相对独立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原则 |
5.3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具体立法建议 |
5.3.1 应该以保护老年人权益为立法核心 |
5.3.2 应保障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
5.3.3 应确保养老服务技术标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
5.3.4 应制定社会保障为主的养老服务条例 |
5.3.5 应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纠纷处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四、比较:延边与韩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D]. 李丹阳. 延边大学, 2021
- [2]朝鲜族老年协会及其社会作用研究 ——以延吉市八道村为例[D]. 张盛浩. 延边大学, 2021
- [3]延边地区人口结构性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影响[D]. 李骥. 延边大学, 2020(05)
- [4]论我国成年收养制度的构建[D]. 崔馨园. 延边大学, 2020(05)
- [5]基于民族特性的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研究[D]. 郭京虎.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2)
- [6]延边农村朝汉留守老人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以延吉市小营镇为例[D]. 丁艳. 延边大学, 2019(01)
- [7]成年监护制度研究 ——以《民法总则》成年监护规定的评析为视角[D]. 卢一丹. 延边大学, 2019(01)
- [8]延边地区新农合利用及其效果研究 ——以朝鲜族贫困农户为例[D]. 方香兰. 延边大学, 2019(01)
- [9]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朝鲜族村落变迁研究 ——以红旗村为例[D]. 吴旭东.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构想[D]. 黄美妍. 延边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