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论文文献综述)
山丹[1](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杜雨婷[2](2020)在《异乡人、现代化与身份认同:论台湾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 ——兼谈毕业作品《20+》》文中认为回望台湾电影几十载,无论辉煌还是坎坷,在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青春电影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支撑着台湾地区几度风雨飘摇的电影产业。杨德昌曾表达“台湾电影只有青春电影和其他电影”,可见青春电影在台湾电影中的特殊性与重要程度。笔者通过对台湾青春电影的研究,发现每一部青春电影的导演和主人公都是在无尽的怀旧之中展开了自己的故事表达。而怀旧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机制和情绪功能,早已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目前两岸学者以“台湾青春电影”为对象进行研究时,多从叙事学、美学、人物形象分析入手,鲜有人从怀旧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但青春电影与怀旧情结的搭配却是风头正劲,且短期内没有消退之势。基于此,本文参考了国外学者罗兰·罗伯森、博伊姆、戴维斯和国内学者赵静蓉关于“怀旧”的理论,以台湾青春电影为文本展开论述。首先,本文对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脉络做出梳理,并对其中的怀旧情结进行列举统计。其次,以台湾新电影时期、后新电影时期和太超过世代三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影片为重点,对其中怀旧背景、怀旧主体、怀旧客体、怀旧动机进行总结与比较。台湾新电影时期青春电影的怀旧背景为外省人迁台或城市化进程的高歌猛进,怀旧主体为思乡的异乡人,怀旧客体为故乡,怀旧动机为身份找寻。后新电影时期青春电影的怀旧背景为现代化的突进,怀旧主体为迷茫、异化的青年人,这一时期的怀旧动机多为对过往的批判和对身份的迷茫。太超过世代青春电影的怀旧背景为长期稳定的台湾社会,怀旧主体是现实中失意的人,怀旧客体为美好的青春时期,怀旧动机为追求自我身份认同。接着结合毕业作品《20+》对台湾青春电影中关于怀旧情结的影像书写进行分析。在这里,声音的运用加强了怀旧表达的力度,色彩凸显了怀旧的存在样式,倒叙成为了怀旧情结的时间载体,符号促成了怀旧情结的隐形书写。最后对于现阶段台湾青春电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并根据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所表述的“怀旧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的观念,建议增加对怀旧之后现实时空的描写,借助怀旧反思过去,形塑现在,展望未来。
范小青[3](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研究指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李雅茹[4](2020)在《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非具有作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作为着名作家,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在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文学理论着作,所阐述的文学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格非由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而来,对于先锋文学的利弊得失有清醒的认识,他努力克服先锋文学创作转型中的焦虑,努力寻找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走向了对“邀约论”文学观念的探寻与理论建构。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既是他作为作家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感悟,也是他作为理论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的专题研究,力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命题来进行具体考察和理论阐释。论文正文部分拟分三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邀约论”文学观念与格非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格非提出文学“邀约论”具有其针对性和理论语境,一方面是针对先锋文学特别是其缺陷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观念进行反思,包括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对所谓“文学已死”的追问等。在此基础上,他以现代性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观念,包括对文学“抒情传统”“宏大叙事”和文学“真实观”等进行反观与重构,从而为提出“邀约论”文学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主要对“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多维度的理论阐释。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从创作方面来看,作家是用“整体性经验写作”发出“邀请”。这就需要处理好作家经验与他者的关系,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二是从文本方面来看,要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功能来实现“邀约”。这就需要讲究文学作品的叙事策略,包括特殊的言说方式,各种叙事技巧和时间、空间观念等,从而以文本自身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三是从接受方面来看,文学这场盛宴还取决于读者的欣然“赴约”。这就需要对写作与读者的关系重新审视,要让读者真正成为作家和作品的“知音”,激发读者对文学盛宴的热情参与和阅读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的意义价值。第三章主要探讨“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邀约论”中包含着格非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成为他不断追求的文学理念。这种文学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实践,通过对他近期几部代表性作品的评析阐释,可以达到对其“邀约论”文学观念更深入的认识。
徐雨晴[5](2020)在《关锦鹏电影中的空间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下“空间转向”的文化语境下,空间不仅为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阈,也是阐释电影艺术与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介质。关锦鹏善于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觉形式彰显作者的风格印记,电影中突出的怀旧空间、都市空间、异质空间是其历史观与时空意识的具象倒影。怀旧空间中“想象”成为了怀旧认知的精神内核,歌舞厅、电车等时代印迹被伪饰为怀旧符号,而想象的彼岸是一个由符号堆砌和呈现的“乌托邦”。都市空间里街道、地铁等景观构成了一座现代性迷宫,碎片化的空间生发出种种现代性体验,而这背后是对人的异化这一元命题的揭示。同性“茶室”、孤岛这类极端的异质空间,不仅是边缘群体释放欲望、颠覆秩序的场所,也隐喻着生命的空洞无物与人性的病态、荒谬。关锦鹏电影中空间的生产方式,从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出发,呈现出空间的赋名、空间的拼贴与空间的逾越等三种方式。从媒介再造时间的维度审视,电影塑造的过去与现在是空间的时间符码与坐标,附着在空间符码上的时间,指向现在的消费与狂欢,空间因缺乏文化肌理的内在支撑和真切记忆的城市体认而变得虚幻且脆弱。电影空间的生产表征着导演的主体精神。借助上海与香港的双城叙述,电影得以在“怀旧政治”的遮蔽下承接殖民文化身份,同时,在本土意识和地缘政治的助推下,塑造着港人对家城空间的感知。关锦鹏运用都市破碎的影像,批判着趋同性、景观性的空间对“地方”的侵蚀,体察到现代都市人“游牧式”的生存境遇背后指向的是人与空间的断裂,个体与自我的分崩离析。空间亦是充满了性别权力对峙与强势话语宰制的场所。男性拥有主导空间秩序与话语的权力,并赋予空间男性化的内涵。身体作为空间政治学的原点,导演利用女性身体叙事来映射社会性别权力话语的现实缩影,实现从身体景观到文化隐喻的递进表达。在关锦鹏的电影空间中,上海在地的本土文化受到贬抑,底层生态、市民趣味与生活习惯并未在影片中构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的消费主义“复制”消解着“历史的本真性”,时刻提醒着历史的“缺席”。怀旧景观在凸显视觉叙事结构和典型意象的背后,也在生成新的时代表达。
刘玄德[6](2020)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之初至今,中国社会结构在不断起伏中趋于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很大程度上依托城乡关系的变化,围绕着流动于城乡之间的不同群体形成多种城乡书写模式。本文对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城乡书写模式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从不同的城乡书写模式中探求城乡关系的衍变在乡土小说中形成的影响。文章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城乡关系书写模式的特征及意义。其次,简要分析不同时期乡土文学中对城乡关系的叙述方式,梳理现当代文学中城乡书写模式的发展脉络。最后,概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不同城乡书写模式的特征,明确新世纪以来城乡书写模式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并引入有关城乡书写模式的研究综述,阐释本文的研究思路、目的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进城”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主要分析作家在创作中选择“进城”模式的动因,并且根据作家笔下进城群体的不同动机进行分类,指出作家创作背后的文化意识和思想动态。根据叙述对象的群体性变化,指出进城群体的观念变化在文本中表现为:从“物质求生”到“精神入城”的意识转变。第二节从作家的创作观念入手,以城乡二元对立背景下的“城优乡劣”观念为主要分析方向。通过分析文本中城市人对进城者的态度以及进城者自我的认知定位,分析“城优乡劣”作为一种城乡意识形态在作家创作观念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三节就“进城”模式所形成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作家在“进城”模式下对进城者命运的呈现以及对城乡矛盾的挖掘与探究,提出在乡土小说中的“进城”模式中形成了悲剧性的美学特征。第二章以“返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针对“返乡”模式的形成以及作家的创作观念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立足于返乡群体不同的价值选择,围绕“逃离城市”与“精神返乡”两种不同的返乡方式分析“返乡”模式背后的文学和社会因素。第二节从文本叙述方式的视角切入。根据“返乡”模式在城乡二元对立姿态下对乡土社会的侧重,指出作家对诗意乡土的叙述具有“理想化”的主观倾向。第三节针对“返乡”模式所体现的劳动美学的审美特征,指出作家在“返乡”模式下对诗意乡土的重现和对乡土传统劳作方式的重视等叙述方式,在文本中表现为艺术审美层面上对劳动美学的想象性建构。第三章以“漂泊于城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根据“漂泊于城乡”模式中群体性的往返,指出文本中形成了“进不去的城”和“回不去的乡”两种不同的叙述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呈现漂泊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失根引起的情感波动和精神异变。第二节从作家叙述视角着手。指出作家自我身份确认的焦虑,在作品中表现为漂泊者对自身身份的寻找,并逐渐变为“城市里的乡下人”或“乡村中的城市人”这一尴尬身份。第三节从“漂泊于城乡”模式中抽象出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的审美概念。围绕漂泊者在城乡间的往返中表现出的“恋乡”与“弃乡”共存的矛盾状态,指出文本中形成的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这一美学特征。第四章以“城乡融合”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根据作家创作倾向的转变和创作意识的显现,指出“城乡融合”作为新的城乡书写模式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并从现代化进程下的城乡关系出发,对乡土现代化过程中新的城乡关系在文本中形成的“城乡融合”模式进行概述与论证。第二节提出二元对立的城乡关系在“城乡融合”模式中已经逐渐为多元共存的城乡关系所替代。作家创作观念的转变在文本中表现为:对乡土现代化发展的叙述由表层的空间改造深入到城乡文化和人们意识的转型。第三节根据“城乡融合”模式对乡土传统的挖掘与再现,提出新的书写模式在艺术层面对以往表现城乡关系的乡土小说审美单一化、同质化等问题的纠偏,并在承接乡土小说传统美学的同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为乡土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结语部分总述文章研究主旨,再次表述文章核心观点,展示论证结果,指出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不同城乡书写模式表现出的内在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乡土小说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和展望。
梁琚雯[7](2020)在《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文中研究指明大陆迁台作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历史记忆见证了两岸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二十世纪中国的时代变迁,亲历感受到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悲苦与欢乐,堪称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对抗战本质、苦难境遇和流离经验的历史反思与文学超越态度,对于个体生命意义、集体身份认同和民族精神的确认,突破了传统历史叙述的线性思维,彰显出记忆诉说的丰富建构性。其文学实践也为推动两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从纵向演进来看,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大体经历了由“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的过程。论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对其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论题的研究意义、大陆迁台作家及其回忆录的概念界定、新世纪“回忆录书写热”的现状探析,并对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创新点、“文化记忆”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一部分:“生命体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与文体选择”。大陆迁台作家的抗战体验因主体身份际遇的变迁有着离散境遇下对身份困境的独特感受,家国体验中复杂的历史内涵以及在现实境遇中对大陆和台湾的双重乡愁辩证。抗战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记忆,需由媒介来承载参与,而回忆录以其“记忆交织的文体形式”、“历史回溯的文体风格”、“记忆真实的文体追求”的文体特性作为承载记忆的最佳文体,成为了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的文体选择。经由回忆录的媒介作用,大陆迁台作家的抗战记忆参与、见证了20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历史。第二部分:“历史反思: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与成因探究”。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正是基于作家的后见之明,审视这段“民族抗战史”到底给中华民族、集体以及个人带来了什么?他们反思民族苦难创伤、集体身份困境以及个体命运走向。在其记忆反思的背后,海峡两岸特殊的历史境遇、时空迁移带来的移民情结、世纪之交台湾的现实语境,为其重塑抗战记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涵。第三部分:“文学超越: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与建构诉求”。在其抗战记忆的文学超越中,他们辩证了抗战之于个体、集体以及民族所产生的不同的符号隐喻。其抗战记忆不仅是苦难和流离岁月的生命见证,也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象征。因此,在其抗战记忆的隐喻背后,有着强烈的心理诉求。他们的抗战记忆具有实现文化建构的目的,即辩证自我身份定位、寻求国族认同的文化归属,建构这一代人的身份话语,为历史留下可供回忆的生命印记。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归纳文学史意义及局限之处。
二湘[8](2019)在《暗涌》文中研究说明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第一章吴贵林一行到达喀布尔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太阳如一颗没有温度的咸蛋黄,温软地挂在天际。从机场一开出来就是尘土飞扬,窗外灰蒙蒙的天,像是打底的薄薄的灰色秋衣,映衬着不远处一座座土黄的山,黄土崖上密密匝匝镶嵌着一个一个颜色斑驳的土房子,有几分像他小时候住过的土坯房。这让他对这个地方生出了一种模糊的熟悉感,像是回到他的老家,回到童年那
章琳[9](2019)在《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建构与想象》文中指出许辉是最近四十年安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作品地域空间书写突出,特色鲜明,亦因地域空间书写,在中心/地方、意义高地/意义洼地、家国宏大叙事/地方日常生活叙事等等二元对立的中国式现代语境与现代文学的秩序中,许辉和类似许辉的许多作家,被定义为地方作家而边缘于中国当代文学,或者只是中国当代文学之树的树影。作为当代安徽地方代表作家,许辉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虽然从青年时期开始便在城市求学、成家立业,但他始终对年少成长的乡村——淮北大地与淮河平原念念不忘,在字里行间贯注故土之思。本文以许辉创作中的空间书写为核心,以空间之维切入许辉小说,运用空间叙事美学理论,梳理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地方经验与地域情结,并讨论所谓地方作家的地方书写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以及其对于反思现代性的价值。通过对许辉小说创作中乡村空间、城市空间、城乡交叉等空间的分析,揭示人物形塑、空间形式更深层次的内涵,整合空间、家园,探讨其空间想象与建构的意图和特色。本文除绪论、结语外,正文分三章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简单介绍许辉创作研究现状,按诗化抒情、“行走”的叙事模式和风格、江淮气息的影响进行分类梳理,并简述本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方法。第一章主要研究许辉小说的乡村与城市(镇)等空间的书写,分析小说中呈现的空间想象与建构的方法、过程及特征。通过地志风景的描写、人物在这些空间中的种种言行、心理空间等剖析,揭示许辉作品中独特的地方感与他本人蕴含其间的城乡观。第二章尝试整理归纳许辉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结构,分析其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设置,展现作品中呈现的锁闭式空间、时空体、圆形空间等空间结构,探究空间书写的背后许辉的思想意绪与空间隐喻体现出的意识形态、权力机制、文化规约,从而揭示许辉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思想与文化意义。第三章评述许辉小说的地域性的空间想象与建构对全球化—地方书写经验具有何种启发性与反思意义,并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文化生活资源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全球化趋势不可逆挡的语境下,许辉对创作的坚守,由此构筑出独立的叙事个性是一次难得的精神还乡,可将其视为全球化视野下的一种地方想象与补偿。论文的结语部分,再次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理由,以及思考和研究的路径,并在梳理许辉空间书写中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空间书写所展现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维度。
王薇[10](2018)在《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文中研究表明2001年以降,“9·11”恐怖袭击事件逐渐成为美国小说虚构再现的书写对象,多位作家选择以多元艺术手法展现这一现实事件,逐渐形成了新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兴文类——美国9·11小说。在与不断演进的社会反思思潮相应和的过程中,美国9·11小说的创作经历了从沉默到萌芽、从直述暴力、表征创伤到曲折再现事件的发展轨迹。其中,多部美国9·11小说透过对现实事件进行记忆书写的方式参与对后“9·11”时代文化记忆的反思与重塑。可以说,美国9·11小说既蕴含着对创作主体对记忆书写主题的动态认知,也借助记忆不同侧面的展示,探寻后“9·11”时代美国社会中个体的与集体的认同问题。因此,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九部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在总结美国9·11小说由同质到异质的嬗变路径的基础上,分别从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维度展开对美国9·11小说记忆书写的具体探讨。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概述了美国9·11小说的创作现状,凸显美国9·11小说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文学价值;在梳理国内外美国9·1 1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前言论述本文选取记忆书写为研究视角和十部美国9·11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并简要陈述本文的研究观点和主要思路。第一章主要梳理美国9·11小说“从同质到异质”的嬗变路径。在论述美国9-11小说“由同到异”转向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9·11小说以记忆书写为主要策略,突破对“9·11”事件的相对同质化的文学再现方式,凭借以异质化为特征的记忆书写,参与反思、重塑后“9·11”时代“复数”的事件意义。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方面对美国9·11小说的记忆书写进行深入阐释。第二章聚焦于情感记忆书写,用以讨论通过情感要素介入记忆书写而形成的美国9·11小说特有的异质书写特征:美国9·11小说的情感记忆书写不仅以“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记忆书写为读者再现了当下时代的普遍同质的情感危机,更重要的是以“平静中回味过往”的记忆方式参与反思新世纪的社会精神。美国9·11小说主要将记忆主体的痛苦、快乐、欲望等异质交织的情感要素融入对事件的记忆书写,并分别以被保留的情感记忆、被修正的情感记忆和被再造的情感记忆三种情感记忆书写,合力形成具有“后见之明”的情感记忆书写,进而实现在后“9·11”时代的主体反思的叙事功能。第三章的研究视角为“他—我”记忆书写,指的是美国9·11小说以记忆为“镜”,分别从自我和他者两个角度各自将对方编织进记忆书写的脉络。美国9·11小说以赋予人性的方式重塑被同质化的“他者面孔”,并通过书写记忆中的“他—我”相遇时刻,为族群间的相互理解提供契机。在对集体记忆的构建与反思过程中,透过从个体到集体、从对立到对话等“他—我”记忆书写的聚焦转换,美国9· 11小说凸显出从具有同质化的族群认知到逐渐关注族群差异的异质化转变。美国9·11小说也在警醒人们反思对异族或敌族的固有认知,借记忆为“镜”观看自我与他者,形成族群之间交互对话的互观模式。第四章的论述角度为性别记忆书写,用以分析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在后“9·11”性别气质的影响和制约下生成的、对“9·11”事件的文学再现方式。通过归纳美国9-11小说中男性遗忘叙事和女性难忘叙事两种性别记忆书写的基本样态,本文认为美国9·11小说展示了性别记忆书写的能动力量:透过在性别记忆书写维度上男性话语与女性话语的异质交织,美国9-11小说打破了同质化于男性书写的叙事桎梏,男性遗忘叙事体现出为记忆“减负”的积极力量,女性难忘叙事体现出做“过去”主人的能动力量。纵然美国9·11小说中性别记忆书写的表象各异,但殊途同归之处在于透过宽恕与许诺忆见未来。结语部分在重申美国9·11小说“从同质到异质”的记忆书写嬗变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作为反思并重构后“9·11”时代文化记忆的媒介,美国9·11小说通过记忆书写实现了跨越界限的书写价值。在美国9·11小说中,记忆书写的内容并非单一静止,而是多元共存、动态发展;记忆书写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异质交织、形成对话。总之,在情感记忆书写、“他—我”记忆书写、性别记忆书写三个最具特色的维度上,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生成了“复数”的事件意义,使美国9·11小说成为新世纪世界文学中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二、《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异乡人、现代化与身份认同:论台湾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 ——兼谈毕业作品《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青春电影发展概述 |
一、台湾青春电影发展历程 |
(一)学生电影时期:台湾青春电影的开端 |
(二)新电影时期:台湾青春电影的高潮 |
(三)后新电影时期: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 |
(四)太超过世代:台湾青春电影的突破 |
二、台湾青春电影中怀旧情结归纳 |
第二章 台湾青春电影中的怀旧情结演变 |
一、台湾新电影时期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 |
(一)背景:国民党迁台、城市化进程 |
(二)怀旧主体:思乡的异乡人 |
(三)“我不是我”:身份的丢失 |
二、台湾后新电影时期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 |
(一)背景:现代化的高歌猛进 |
(二)怀旧主体:异化的城市青年 |
(三)“我是谁”:身份的迷茫 |
三、太超过世代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 |
(一)背景:社会长期稳定 |
(二)怀旧主体:失意的普通青年 |
(三)“我是我”:身份的认同 |
四、台湾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演变对比 |
第三章 台湾青春电影怀旧情结的影像书写 |
一、声音:加强怀旧表达的力度 |
(一)经典歌曲嵌入 |
(二)方言与普通话并用的对白 |
二、色彩:凸显怀旧的存在样式 |
三、叙事时间:怀旧情结的承载 |
四、符号:怀旧情结的隐形书写 |
第四章 台湾青春电影怀旧表达的未来展望 |
一、台湾青春电影怀旧表达现存问题 |
(一)同质化的怀旧内容生产 |
(二)缺乏深度的“小历史”叙事 |
(三)总结 |
二、关于台湾青春电影怀旧表达的发展建议 |
(一)增加未来时空的表达 |
(二)突破同质化叙事主题 |
(二)与民俗文化相结合 |
(四)寻找有效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
(五)“北上”寻求合作,打造“两岸电影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毕业设计作品《20+》策划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
一、书写存在寓言 |
二、营造全球感 |
三、实现两种平衡 |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
一、从日本性出发 |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
一、“浮世”人生 |
二、另一个“我” |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文学创作转型中的文学“邀约论” |
一、“邀约论”与先锋文学创作的转型 |
(一)先锋文学创作的外部焦虑 |
(二)先锋文学创作的先天缺陷 |
(三)从先锋文学创作到“邀约论”的构想 |
二、“邀约论”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 |
(一)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
(二)基于“文学已死”的追问 |
(三)对于忽视“现代文学”的警觉 |
三、“邀约论”与传统文学观念的革新 |
(一)对“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反观 |
(二)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
(三)对“真实观”的改造 |
第二章 “邀约论”文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
一、写作的“邀请”:“整体性经验写作” |
(一)写作是对经验的召唤和选择 |
(二)写作要处理好经验与他者的关系 |
(三)写作要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 |
二、文本的“邀约”:叙事策略及其功能 |
(一)特殊的言说方式:典故 |
(二)叙事的停顿与省略 |
(三)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
三、读者的“赴约”:“知音”的寻觅 |
(一)对写作与读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
(二)对“知音”读者的期待 |
第三章 “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 |
一、“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 |
(一)文学具有矫正、反省的力量 |
(二)文学对现实进行“内在超越” |
二、“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一——《望春风》 |
(一)从审视乡村与人的“存在”到精神返乡 |
(二)通过“重返时间”完成“内在超越” |
三、“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二——《月落荒寺》 |
(一)文学可以带来反思性视角 |
(二)文学借描写“真实的生活”提供真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格非主要作品年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关锦鹏电影中的空间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锦鹏电影中空间的存在样态 |
第一节 凝结回忆与想象的怀旧空间 |
一、歌舞厅:十里洋场的声色轮廓 |
二、电车:未知命运与人生迷局 |
第二节 表征同质与疏离的都市空间 |
一、街道:通属城市的演绎与展陈 |
二、地铁:流动空间的自我催眠 |
第三节 凸显边缘与放逐的异质空间 |
一、同性“茶室”:被转置和排斥的禁忌空间 |
二、绝望孤岛:封闭脱序的例外空间 |
第二章 关锦鹏电影中空间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电影空间的生产方式 |
一、空间的赋名:无地域空间的地方性书写 |
二、空间的拼贴:交错与并列的空间组合 |
三、空间的逾越:声音空间的暗示与表意 |
第二节 电影空间的时间危机 |
一、过去的怀想:时空模仿与镜像空间 |
二、现在的消解:时间危机与空间格调 |
第三章 关锦鹏电影中空间的文化隐喻 |
第一节 双城记:怀旧影像背后的国族身份探寻 |
一、怀旧政治下殖民身份的承接与自认 |
二、家城言说下香港意识的建构与解构 |
第二节 无主地:都市影像背后的现代性焦虑 |
一、全球化时空下的空间重组与家的消逝 |
二、液态社会里游牧民的生存隐喻 |
第三节 栖居处:空间背后的性别权力失衡 |
一、围困在家宅空间的“笼中鸟” |
二、女性身体景观与空间隐喻 |
第四章 关锦鹏电影中空间建构的理性审视 |
第一节 空间的迷失与模糊 |
一、被遮蔽的城市:在地性缺席的空间符码 |
二、虚妄的怀乡病:怀旧空间的历史匮乏感 |
第二节 空间建构的启示 |
一、城市空间的真实还原书写 |
二、空间的革新:生成新的时代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概念的释义 |
三、乡土文学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综述 |
四、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向城而生:“乡下人进城”的“亚主流”叙述 |
第一节 “物质求生”与“精神入城”的观念转变 |
第二节 “城优乡劣”意识下的偏见 |
第三节 悲剧性的审美建构 |
第二章 由城返乡:“理想化”的返乡书写 |
第一节 从“逃离城市”到“精神返乡” |
第二节 诗意乡土的“理想化”呈现 |
第三节 劳动美学的想象性重构 |
第三章 漂泊于城乡:双重失根下的城乡往返 |
第一节 “进不去的城”与“回不了的乡” |
第二节 城乡视角下的身份焦虑 |
第三节 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 |
第四章 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书写趋向 |
第一节 乡土现代化趋势下的城乡融合 |
第二节 “二元”转向“多元”的创作观念 |
第三节 乡土美学的纠偏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以“抗战记忆”切入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 |
(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的概念界定 |
1.大陆迁台作家的身份界定 |
2.回忆录的“文史”特征及与传记、口述史的关系界定 |
3.大陆迁台作家的“回忆录书写热”现象探析 |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四)论题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
一、生命体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与文体选择 |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 |
1.离散语境中的苦难体验 |
2.现实处境中的怀乡体验 |
3.命运变迁中的家国体验 |
(二)回忆录: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的文体选择 |
1.记忆交织:回忆录的文体形式 |
2.历史回溯:回忆录的文体风格 |
3.记忆真实:回忆录的文体追求 |
二、历史反思: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与成因探究 |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 |
1.对战争所造成的苦难与创伤的审视 |
2.对抗战导致的集体身份困境的反思 |
3.对政治影响下个体命运走向的选择 |
(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抗战记忆的成因探究 |
1.历史追溯:海峡两岸独特的历史境遇 |
2.文化心理:时空迁移带来的移民情结 |
3.时代环境:世纪之交台湾的现实语境 |
三、文学超越: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与建构诉求 |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 |
1.“弦歌不辍”:民族精神与中国形象彰显 |
2.“文化中国·地理台湾”:集体身份认同 |
3.“烽火文心”:作家心路变迁与生命见证 |
(二)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背后的建构诉求 |
1.边缘处境中的身份话语建构 |
2.身份困境中的国族认同建构 |
3.人道视域中的生命意义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大陆迁台作家生平简介(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
(二)大陆迁台作家及其回忆录出版情况汇总表(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
(三)大陆迁台作家总体分布图 |
致谢 |
(8)暗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卷喀布尔的白梨花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二卷硅谷墓园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三卷深圳病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9)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建构与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许辉其人其作 |
一、弃政从文的许辉 |
二、诗人许辉 |
三、行走于城乡间的中短篇小说家许辉 |
四、许辉与《上海文学》 |
第二节 地方性作家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诗化抒情——过往讨论许辉的视角之一 |
二、“行走”的叙事模式和风格——过往讨论许辉的视角之二 |
三、江淮气息的影响——过往讨论许辉的视角之三 |
第四节 空间理论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回忆与出走:许辉小说的乡村空间书写 |
第一节 自我生命体验的乡村地志书写——淮北平原 |
一、许辉的地方感形成及其小说中的地方感表现 |
二、家/乡的凝聚 |
第二节 风景的发现——意象性的空间想象 |
一、水的意象 |
二、草场与田原 |
第二章 灵与肉的撕扯:许辉小说的城市空间书写 |
第一节 许辉的城市观及其观照下的城市空间 |
第二节 许辉小说的城市空间叙事美学:现实与虚构并存 |
一、旅途中的世相窗口:车站 |
二、窥视现实的龃龉之地:官场 |
三、想象彼岸的理想之地:“康庄” |
四、外地客的视界:许辉式的“北京” |
第三章 许辉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形式 |
第一节 重复与循环:锁闭式空间 |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时空体 |
一、日常生活中的时空建构 |
二、意识流与叙事的空间支点:时间标识物的空间 |
第三节 象征意义的赋予:圆形空间 |
第四章 空间想象与建构对全球化—地方书写经验 |
第一节 乡土经验的流失与心灵故乡的失落 |
第二节 淮北方言的书写 |
第三节 诗与历史:地方性书写的可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前言 |
第一节 美国9·11小说创作概观 |
第二节 美国9·11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记忆的文学研究与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 |
第四节 本文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从同质到异质:美国9·11小说的书写嬗变 |
第一节 美国9·11小说的同质特征 |
第二节 美国9·11小说记忆书写的异质特征 |
第三节 从危机事件到文学事件 |
第二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情感记忆书写 |
第一节 “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痛苦、快乐、欲望交织的情感记忆书写 |
一、情感记忆书写中的痛苦要素 |
二、情感记忆书写中的快乐要素 |
三、情感记忆书写中的欲望要素 |
第二节 “平静中回味过往”:情感记忆书写的填补与归位功能 |
一、“死亡焦虑”与情感记忆书写的填补功能 |
二、“名字焦虑”与情感记忆书写的归位功能 |
第三节 情感记忆书写的异质交织与主体反思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他—我”记忆书写 |
第一节 双重记忆中的“他者面孔” |
一、褫夺人性:在他者记忆中构想“他者面孔” |
二、赋予人性:在自我记忆中重塑“他者面孔” |
第二节 “他—我”记忆书写中的相遇契机 |
一、终结时刻:“他—我”记忆书写中的外在相遇 |
二、身份的交集:“他—我”记忆书写中的内在相遇 |
第三节 “他—我”记忆书写的聚焦转换 |
一、从“他—我”个体聚焦记忆到“他们—我们”集体聚焦记忆 |
二、从“他—我”对立聚焦记忆到“你—我”对话聚焦记忆 |
三、从“他们—我们”集体对立聚焦记忆到“你们—我们”集体对话聚焦记忆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9·11小说中的性别记忆书写 |
第一节 男性气质与遗忘叙事 |
一、支配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权威型遗忘 |
二、共谋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失落型遗忘 |
三、从属性男性气质影响下的男孩型遗忘 |
四、为记忆“减负”:遗忘叙事的积极力量 |
第二节 女性气质与难忘叙事 |
一、浮出“地表”: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 |
二、以难忘叙事参与建构集体记忆 |
三、以难忘叙事凸显异质性别气质 |
四、做“过去”的主人:难忘叙事的能动力量 |
小结 |
结语 美国9·11小说:跨越界限的“文学事件”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主持、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四、《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过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异乡人、现代化与身份认同:论台湾青春电影的怀旧情结 ——兼谈毕业作品《20+》[D]. 杜雨婷. 河南大学, 2020(06)
- [3]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4]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D]. 李雅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关锦鹏电影中的空间建构研究[D]. 徐雨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D]. 刘玄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D]. 梁琚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暗涌[J]. 二湘.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3)
- [9]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建构与想象[D]. 章琳. 苏州大学, 2019(04)
- [10]美国9·11小说中的记忆书写[D]. 王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