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市民社会”分析——背景、概念与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徐沁蒙[1](2021)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双重视域转向》文中指出市民社会是葛兰西政治哲学中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关键概念,它在承接知识分子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同时,为构成实践哲学在世界观领域的升华奠定了世俗基础。葛兰西分别通过实现市民社会从公共视域向“私人”视域、经济视域向文化视域的双重视域转向完成了对这一理论的创造性建构,并以此作为回应第二国际理论家经济主义悖论的现实武器。从理论溯源而言,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双重视域转向缘起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该阶段呈现出生产集中化的总体趋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资产阶级剥削程度的日益加深也使全社会范围内爆发了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质疑与不信任。此时,第二国际理论家却试图通过南辕北辙的方式即依靠生产力的提升代替社会革命,对此,葛兰西廓清了经济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本质,并提出通过掌握“私人”视域和文化视域下的市民社会,从而利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下的认同危机获取“文化领导权”(hegemony)并实现革命的最终目的。从公共视域向“私人”视域的转向是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视域的第一重转向。在这一过程中,葛兰西一改以往思想家从公众意志或普遍性范畴切入探讨市民社会理论层级的哲学传统,从现实职能发挥形式的非强制性入手,把市民社会纳入“私人”领域,并将教会与工会视为构成“私人”视域下市民社会的“私人组织”。从经济视域向文化视域的转向是该理论的第二重转向。文化视域基于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具体内容的归纳总结,在他看来,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分别对应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领域与政治领域,因此市民社会可视为包含全部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领域,而对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就必然交由市民社会中的学校、党校等文化组织。统而言之,尽管私人视域与公共视域分别从外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不同维度对市民社会加以框定,然而两者实则具有内在一致性——私人视域与文化视域皆完成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关系的重构,且实现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与时俱进,因此针对马克思主义自身脉络而言,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双重视域转向也可视为葛兰西反对经济决定论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从一国理论向多国实践迈进的又一例证。
王力[2](2021)在《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问题逐渐发展为普遍的全球性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现代性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丧失、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乏以及生活意义的消解等一系列内在矛盾和困境;从社会层面来看,现代性带来了贫富分化、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深层危机。整个世界都深受普遍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带来“现代性之隐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深刻反省与批判,蕴含着马克思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深层解剖、批判性思考的理论结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为回应、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打破了人们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依赖。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都把目光聚焦在个体解放和个体独立之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是以抽象的“个人主体性”为基本取向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导致了“个体”与“共同体”的两极对立,从而使现代人遭遇了根本性困境。本文就是要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现代性奠基、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意义进行总体性考察,最大限度释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批判力和解释力,从而探索克服现代性问题的现实道路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纵深推进马克思共同思想的研究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展开深入研究,将为促进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结合点和实践生长点。全文除去引言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厘清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脉络。从思想史来看,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卢梭“契约共同体”、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和赫斯“自由共同体”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马克思。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传统共同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因素促使马克思提出了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相一致的“共同体”思想。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进行分析,为后文论述如何克服现代性困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明晰马克思辩证法、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将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以及现实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对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以及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来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视域下共同体思想的深化与人的自我理解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章深入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凸显出的现代性批判内容。现代性发展为人类通向文明之路创造一切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通过诊断现代性病症,集中对现代性的三种形式——异化劳动、市民社会及资本逻辑展开批判,指出现代性批判的本质是资本逻辑的批判,并说明这是面向“当代的普遍问题”。只有破除货币和资本等抽象力量对人的统治,超越“个体”和“共同体”的抽象对立,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现代性的困境与难题才能得以真正破解。第四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进行多角度挖掘和阐发。一方面,围绕“个体和共同体的分裂”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哲学展开了与当代哲学的理论论争,其共同体思想优于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为现代社会重新奠定了价值规范基础,彰显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根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精髓要义,为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凸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意义维度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理论内涵上得以充盈,同时其蕴含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又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充分彰显出来,由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在现时代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推进和深化。
李冰[3](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冯富帅[4](2021)在《马克思人民思想新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思想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的重要构成,且贯穿于其各个部分中。研究马克思人民思想,不仅对全面、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理论学说及其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启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系统探讨的成果,在目前学界尚未展现出来。因此,本文试图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对马克思人民思想展开系统研究,并阐释其中国意义。全文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以及形成了显示人民主体作用的经济结构关系和政治结构关系,构成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派关于人民历史作用的观点,和19世纪上半叶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劳动人民的观点,构成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主要理论渊源。第二部分: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形成和发展逻辑。这一发展逻辑体现在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人民思想的萌芽阶段即《莱茵报》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哲学与人民园地关系、出版自由是人民意愿等观点,蕴含着其人民思想的发端。革命的民主主义是马克思人民思想萌芽阶段的内在根据。第二个阶段:人民思想的雏形阶段即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人民主权、“人民”和“人的解放”等观点,是其人民思想的初构。“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人民思想雏形的内在根据。第三个阶段:人民思想的确立阶段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劳动自由性、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人民的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观点,标志着其人民思想的酿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人民思想确立的内在根据。第四个阶段:人民思想的成熟阶段即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人民是社会历史主体、实现人民主体的制度形式、实现人民主体的“过渡形式”和“最终形式”等观点,以及实现人民主体的经济学论证等,是其人民思想的展开(发展)。这种展开是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批判进一步发展的逻辑结果。第三部分:勾勒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本逻辑框架。其一,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人民”的概念、来源及其历史性,指出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人民”的概念应涵盖特定历史时期的非劳动者;论证了“人民”的发展是基于历史活动的不断深入。其二,从人民主权与人民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即人民主体、人民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人民是价值的主体、马克思人民思想亦即人民主体性思想六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关于人民主体的基本原则。其三,从经济主体、政治主体和文化主体三方面,昭示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关于人民主体形态的规定。其四,从物质基础、精神文化和制度前提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关于人民主体由“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转变的规律和特点的观点。其五,诠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础、出发点和旨归,亦即:实践是人民思想的基础、现实的个人是人民思想的出发点,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民思想的旨归。第四部分:从人民思想的哲学批判意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和社会主义批判意义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论证了人民思想在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中的地位,亦即人民思想是把马克思理论学说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主线。第五部分:基于对中国社会及其发展的思考,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中国意义,亦即:对中国学界重新认识马克思思想和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启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的指导性的有益借鉴。
陈珂[5](2021)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既是形成对事物一般认识的过程,又是在思维中回溯概念生成的过程。在此视角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体现为“两重过程”的统一,即形成对市民社会的一般认识和超越市民社会概念意识形态遮蔽的统一。所谓“上升”则意味着,马克思摆脱经济范畴抽象性的束缚,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市民社会概念生成的历史性、解剖其中的根本矛盾,从而把握其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过程。可见,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分析与批判的关键枢纽。市民社会这一用语的产生具有历史性,它只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将市民社会观念追溯至古希腊“国家共同体”的看法,只不过是力图将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的市民社会观念永恒化的启蒙言说。随着17、18世纪启蒙理想从高扬到陨落,市民社会观念也经历了从建构到批判的转折,形成了两大理论传统。一是从政治、经济角度勾画理想社会蓝图的建构传统;二是从浪漫主义批判到辩证认识的批判传统。这构成了马克思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语境。在“市民社会问题”的驱使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呈现出“整体性”。所谓“市民社会问题”,即是在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市民社会中何以必然滋生出社会分化,这正是古典经济学派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症结所在。在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感性批判阶段,马克思从形式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将市民社会视为不包含经济关系的市民团体。在交往关系视角下的抽象阶段,作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与舞台”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只是马克思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用词,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是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的主导逻辑。在此时,马克思已经区分了作为分析工具的市民社会和“真正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解剖,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衍生。资本的生产关系以交换领域的平等、自由掩盖了生产领域的劳动剥削与剩余价值占有。由此,马克思并非仅将市民社会的概念内涵把握为社会结构层面的经济基础,而是一个将抽象、理想的市民社会概念,转化为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过程。解构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性质,成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生成逻辑的旨归,“劳动一般”的抽象性成为古典经济学构建市民社会理想形式的观念基础。斯密将交换领域中购得的劳动量作为主导逻辑,使其弘扬主体性的劳动价值论沦为商品拜物教的观念补充。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对于古典经济学的根本超越在于区分经济范畴的概念形式与社会形式。通过对经济范畴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不仅解构了“抽象统治”的现实生成,而且回答了“抽象”为何必然取得统治地位。马克思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以及方法论对于回应当代市民社会乌托邦思潮仍然在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方法论既是马克思对自身抽象性认识的超越,也体现于马克思对“抽象成为统治”时代症候的追问及解构。在这一过程之中,马克思一方面超越了黑格尔囿于“抽象理性”的批判,使哲学的视野面向现实;另一方面,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对“抽象存在”的崇拜,把握了资本的生产关系的本质。不同于走向对市民社会的辩护或“直观”的旧哲学,马克思以对市民社会真实本质的揭示,实现了立脚点的根本转化。
谢琦[6](2021)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文中认为葛兰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位明星般的人物,这源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深邃的反思。葛兰西兼具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这既赋予了他革命策略的深刻性,又赋予了他革命理论的实践性。而这两种特征都在他最具特色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中明显地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对于葛兰西的研究逐渐升温,文化领导权思想作为葛兰西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总体而言,大家都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深入到葛兰西的理论视阈,将文化领导权思想的逻辑线索和理论面貌从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述中描绘出来。但是,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时间较短、理论视角的差异等原因,这些研究的结论开始走向发散,甚至有偏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理论框架的趋势。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吸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站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视角下对文化领导权的相关理论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从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来源、哲学根基、逻辑前提、核心内容、理论影响和当代启示等六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获得对于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有益探索。葛兰西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思考文化领导权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意大利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因此,文化领导权思想首先是一种革命策略,是一种面向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思想。该策略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暴力革命策略,不同于第二国际的议会斗争策略,亦不同于列宁领导的政治斗争策略,创造性地将文化领导权作为革命斗争的第一站,认为必须首先夺取市民社会中的文化领导权,才能实现政治领导权并保证胜利的果实。这是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明显区别的地方。然而,这是否代表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成为区别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独特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呢?——并非如此。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另一面是一种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框架内制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主观反映。文化领导权思想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关系就成为人们评判葛兰西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认为,文化领导权思想在根本上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覆盖范围,葛兰西既明确承认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作用,又强调意识形态在凝聚革命力量中的必要作用,实际上是创造性地发扬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方面。但是,葛兰西终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是列宁。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还是能够看到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在革命策略的选择中将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地位等同看待,强调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辩证法的理论基调。这既与葛兰西所面临的革命条件有关,又与葛兰西的思想背景有关。在克罗齐、拉布里奥拉以及意大利本土政治思想传统的影响下,葛兰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哲学思想。该哲学体系意图超越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二元划分,以主客体相统一的实践来作为理解人的社会活动、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逻辑。正是这一独特的实践视角,给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注入了新的理论能量,使葛兰西能够突破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思想的桎梏,从实践入手,从现实入手发现适应于意大利革命这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案。从这个角度来说,葛兰西真正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真正唯物主义的精髓,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方法而不是理解为教条。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其理论方法上的精辟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经验借鉴。在当代中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成为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党的执政合法性的一项必要条件。想要处理好意识形态问题,光靠单方面的灌输是不行的,必须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结合意识形态的历史情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获得人民群众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意”。除此之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社会治理涉及基层群众的组织问题,文化领导权思想同时是对基层的组织方式的有效探索,能够为构建基层组织,实现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谢琦[7](2020)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综合表现为以公共价值的生产为目的,在执政党的领导、政府部门的负责下,涵盖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一核多元”党政引领型跨部门协同。从结构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是指执政党、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结成的互动关系、合作关系,涉及权力配置、空间设定、组织安排、制度建设、环境形态等五个方面。从过程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涉及治理单元再造、民主协商开展、府际行政发包、外包服务探索、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建立一个“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力求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核心要素与具体运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在结构、过程层面上呈现出多重趋势。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空间结构上呈现出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的趋势;组织结构上呈现出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的趋势;制度结构上呈现出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的趋势。另一方面,从过程上来看,呈现出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的趋势;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的趋势;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的趋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呈现出政党整合、社会吸纳、空间再造、技术支撑等四重逻辑。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开展跨部门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分为政府与经济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经济部门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以及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等四种类型。从结构和过程两个层面把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问题,综合发现:在结构层面上还存在权力配置的行政化;空间设定的管控性;组织体系的碎片化;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环境的不适应,等等。在过程层面上还存在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等等。为了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起来,本文选取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上海的“基本管理单元”、杭州的“上城经验”等三个典型案例,它们都是较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创新实践,共同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以及推动跨部门协同的重要探索。这些经典案例在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技术支撑等方面能够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跨部门协同运行提供一些共性的经验启示。基于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反思和案例总结,推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需要结合结构与过程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从结构层面上来说,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从过程层面上来说,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袁霖[8](2020)在《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文中提出从克罗茨纳赫到布鲁塞尔,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变在一定意义上是沿着对市民社会思考和批判的方向行进的。而且,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本身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对应的转向和过渡,最终形成了连贯的思想脉络和完整的思想体系。本文旨在立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各个相关时期,力图细致地梳理和阐明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致思理路和演进逻辑。在深耕细读和审思考辨中,试图真实还原和再现一幅关于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绚丽多彩的“思想画卷”。第一章:绪论。在这一部分,本文对迄今为止与论题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辩证的分析。尔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并较为深入地论述了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演进逻辑和致思理路。在这一部分,笔者既对青年马克思各时期市民社会观的方法论基础及其运用进行了扼要的阐释;又对本文所采取的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些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通过五卷本《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摘录工作,马克思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政治史观考察。以此为基础,在同一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其借用“主谓颠倒”的方法论,破除了黑格尔理念论法哲学的思辨迷雾,把黑格尔颠倒的关系唯物主义地“再颠倒”回来,让国家牢牢地竖立在自然基础(家庭)和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现实之上,从而解决了黑格尔法哲学唯心论的“二律背反”问题。最终,马克思建构起法哲学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并达成了对国家制度、等级、私有财产与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和现实性重建。第三章:《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分析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对立,探讨了私有财产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批判了市民社会的犹太精神和金钱本质的异化现实,阐发了作为市民社会特殊阶级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革命实践之路。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历着第一次转向,正处在第一个过渡的阶段,即,由法哲学唯物主义向经济哲学思考和经济伦理批判转向的过渡阶段。第四章:《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的初衷是为了探寻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解剖。在第一手稿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表现为异化观、感性对象化论和劳动实践观的融汇交错。尔后,在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逐渐聚焦到了经济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观的领域。通过借用黑格尔逻辑学关于质的“三重推论”的方法论,马克思厘清了私有财产的历史嬗变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在于劳动,总结了私有财产和劳动的相互关系。通过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通过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诸多学说,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过《德法年鉴》时期的过渡,已完全转向到了经济哲学领域;同时,在经济哲学领域内,又经历了从经济异化观(包括劳动异化和社会关系异化)向经济史观的转化。除此之外,劳动实践观和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观的阐发,亦是该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总结和完善了市民社会经济哲学批判的核心思想,加深了对市民社会自身矛盾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对蒲鲁东的辩证评判,马克思分析了生产中的实物对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对人的社会关系,从而接近于表述生产的实践观。此外,马克思又开启和拓展了对市民社会进行历史哲学思考的崭新维度。通过对“绝对的批判”的三次征讨,马克思厘清了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形成、地位和影响,分析了市民社会感性的“物质的条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人民群众和历史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分析市民生活的属性时,马克思隐约察觉到需要和交往实践的重要内涵。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历着第二次转向,正处在第二个过渡的阶段,即,正朝着历史唯物主义市民社会观的方向逐步走去。第六章: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树立起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和历史观,为历史找到了现实的前提和实践观的方法论基础。通过对历史本身的考察,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及其辩证的关系被完整地阐发出来;生产、分工、所有制的相互联系也得到了全面的论述。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市民社会观的超越和变革,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这也促成了唯物史观的最终生成。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批判性地探讨了市民社会与历史的关系,客观地再现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原像,科学地诠释了市民社会历史与实践的辩证法。至此,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整体轮廓方清晰明朗。
陶倩倩[9](2020)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众多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学派。1931年,霍克海默在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与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就职演讲报告中,明确将社会哲学确定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在以往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中主要有文化理论或者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几种研究模式。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但是仔细梳理文献后会发现不同的解读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必须面对理论上的难题:法兰克福学派作为一个学派,其内部是否具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他们之间在批判模式上有没有历史继承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联系和继承关系,为什么他们还被看作是同一个学派?如果有,那么他们所共同传承的是什么?这个所传承的东西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几代学者之间是怎样传承和变革的?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有的研究着作多将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背景性人物,而本文则回归霍克海默就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时所提的“建立一种社会哲学理论”的研究设想,采取一种“社会哲学”的研究范式对法兰克福学派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的第二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渊源是多元的,他们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们思想的启发,例如康德哲学的批判理性、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颠覆和批判以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卢卡奇等人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是一个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学派,其内部理论既有脉络可循又各有千秋。正如马尔库塞在谈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特点时,他很赞同霍克海默的看法,认为它是“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探讨了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打破了学术分工,将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运用于认识和提出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既是一种哲学,又是一种社会理论,二者紧密融合。他们的社会哲学思想主要是分析社会现象,但是这些内容又渗透着许多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本文的第三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根本问题和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社会批判理论和异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与早期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早期的社会批判理论算是一种价值批判理论,本质上是以“应该”这一价值悬设为理论基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受到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的影响,他们对经济的研究不是单纯地描述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内部关系,而是力求揭示人本身在经济关系的中的社会地位,从而为改变人们现有的生存状态指明出路。异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异化出现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法兰克福学派将异化主要表现领域划分为:科技异化、文化异化、交往异化、日常生活异化等。本文的第四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社会哲学的架构进行了最初探索,他们拒斥康德和黑格尔的传统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霍克海默认为“形而上学理论家通常对人类痛苦熟视无睹”,哲学研究要深入现实。在他们看来,社会哲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针对个人,而是对共同成员的人的命运进行哲学阐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在哲学层面,涉及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哲学基本领域。法兰克福学派最终确立了跨学科的总体性研究方法,并对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实证主义强调高度的抽象性,它们把研究对象作为一种符号将其纳入一种逻辑语境中,但并未真正触及或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根源本身。在传统认识论中,向来存在“实证化”和“人文化”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应该更注重其解释性与批判性。文章的第五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按照时间序列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即早期对德国社会现状的分析、中期对美国社会现状的分析以及转型时期对美国交往社会的研究。不同时期社会本体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上都呈现异质性。奥斯维辛事件让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这是对人类历史理性的巨大嘲讽,而这种弊端是由启蒙理性造成的。在这一部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理性进行了猛烈批判。二战后,随着美国社会的繁荣,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工业社会”进行了研究,展开了对科技理性、资本逻辑和文化困境的研究。不同于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现代社会的猛烈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悲观设想,哈贝马斯提出“现代性未尽”的观点,开始实现交往理性范式的转向。文章的最后一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贡献与当代启示进行了分析。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社会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法兰克福学派对社会主客体的现代性问题的分析,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例如彰显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坚持与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等。回到刚开始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贯穿了整个学派?即法兰克福学派秉承了马克思的价值立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是对现存社会批判与超越的革命理论,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郑北辰[10](2020)在《日本战后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法理学界对美、法、德等国的法社会学研究长期保持高度关注,却对日本的法社会学研究甚少。关于日本法社会学的现有研究也存在不深入、不全面、信息来源老旧、以及和日本法社会学的整体学术脉络相割裂等问题。日本法社会学开始于二战之前。虽然战前的法社会学与战后的法社会学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背景,但其具体理论和思维方式对于战后的法社会学依然有着深远影响。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可以看作是日本法社会学的复兴期。战后初期的日本社会和法的紧张关系,使得“批判半封建日本和军国主义日本”和“理解和改造新时期的社会”成为了日本法社会学的两大主题。该时期日本法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得到了关注和阐明,体系结构已经比较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可以看作是日本法社会学的系统化时期。在该时期,日本二战战后以来的法社会学的理论积累得到了充分的总结和继承,并得到了系统化。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日本法社会学在实现了系统化的同时,紧随着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可以看作是日本法社会学的重构期。这一时期中日本法社会学最重要的特征是,法社会学研究者的学术关注点呈现多样化、专门化、微观化的同时,出现了丧失共同的研究基础的危险;另外,过去占主导地位的法社会学理论遭到了全面和深刻的批判,研究范式也更加多样化。日本法社会学基本理论的总论部分包括了日本法社会学的问题意识、对于研究对象即“法”的基本认识、学科定位、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等,这是日本法社会学得以成立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加深对这些理论的认识,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日本法社会学的其他理论的脉络。日本法社会学基本理论的展开,面向的是比较抽象和宏观的课题,主要着眼于理论问题,而非规范性和实证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有关法和社会的基本理论,另一类有关法过程论中的基本理论。在法和社会的基本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主题包括了市民社会和近代化理论、法意识和法文化研究和地域社会的法社会学。法过程论中的基本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主题包括了纷争和裁判的基本理论,以及对法解释学理论的改造。在社会历史背景巨变和学术场域的结构转型影响下,日本战后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也产生了三次深刻的变化,每个阶段的主流理论在基本立场和方法论上呈现出高度逻辑自洽和系统性的特征。这使得基本理论在每个阶段都能在学科中发挥可靠的基础性作用。中日法社会学之间学术史的比较研究是可欲并且有价值的,能够为中国法社会学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提供镜鉴,助益我们明确中国法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并开放出中国法社会学在历史语境中的学科意义和功能。
二、中国“市民社会”分析——背景、概念与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市民社会”分析——背景、概念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双重视域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传统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危机 |
(一)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市场失灵 |
1.“放任的自由主义”的落后性 |
2.选举缺席主义的欺骗性 |
(二)意大利政党政治宣传的结构性失衡 |
(三)一战后意大利群众意识的初步觉醒 |
二、从公共视域到“私人”视域:作为“私人组织”的市民社会 |
(一)葛兰西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继承 |
1.伦理国家观的一致性 |
2.对教育定位的一致性 |
(二)“私人”视域下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 |
1.教会:市民社会非世俗职能的承担者 |
2.工会:市民社会工人阶级的集中化组织 |
三、从经济视域到文化视域:作为上层建筑的市民社会 |
(一)经济视域下市民社会的哲学传统 |
(二)文化视域下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 |
1.学校:市民社会教育职能的承担者 |
2.党校: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现实联结 |
3.“有机知识分子”:市民社会“智识”职能的承担者 |
(三)文化视域下市民社会成熟程度的差异 |
1.俄国:市民社会“尚未开化” |
2.西欧:市民社会初具雏形 |
(四)文化视域下市民社会领导权斗争形式的差异 |
1.俄国:运动战 |
2.西欧:“干涉主义”的阵地战 |
四、葛兰西市民社会双重视域的内在一致性 |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分立关系 |
1.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分野的逻辑融合 |
2.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军事学隐喻建构 |
(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与时俱进 |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路的再度沿用 |
2.经济决定论倾向的反向思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现代性之隐忧”与“共同体重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 |
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 |
1.1.2 卢梭“契约共同体” |
1.1.3 黑格尔“伦理共同体” |
1.1.4 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 |
1.1.5 赫斯“自由共同体” |
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
1.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传统共同体 |
1.2.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加剧 |
1.2.3 工业革命的壮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
1.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
1.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步探索 |
1.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逐步形成 |
1.3.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深化 |
第2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 |
2.1 马克思哲学为构建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辩证法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 |
2.1.2 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
2.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 |
2.2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内涵界定的三重维度 |
2.2.1 个体和共同体 |
2.2.2 共同体与社会 |
2.2.3 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 |
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
2.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的历史发展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 |
2.3.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人的依赖性” |
2.3.3 资本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
2.3.4 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个性” |
第3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批判 |
3.1 现代性的根本矛盾:个体与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
3.1.1 现代性的内在困境: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
3.1.2 占有性个人诞生的理性维度 |
3.1.3 自由主义的隐秘前提:占有性个人与现代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
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代性批判 |
3.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异化劳动批判 |
3.2.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市民社会批判 |
3.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逻辑批判 |
3.3 现代性困境的必然出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 |
3.3.1 “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 |
3.3.2 “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本性:个体与类的真正和解 |
3.3.3 “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性论证:个人和共同体的真正统一 |
第4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
4.1 现代性视域中共同体的危机与当代哲学的论争 |
4.1.1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实质:“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
4.1.2 有机马克思主义为破解共同体危机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
4.1.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开启日常生活批判以拯救“脆弱的现代性” |
4.1.4 当代西方共同体理论的根本缺陷:物质—实践向度的缺失 |
4.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4.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理论依据 |
4.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
2.3.1 革命性 |
2.3.2 彻底性 |
2.3.3 现实性 |
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
3.1.2 宗教改革运动 |
3.1.3 宗教批判运动 |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
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
小结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
小结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
6.3.1 消灭私有制 |
6.3.2 “自由人联合体” |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
小结 |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马克思人民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的背景 |
0.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0.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
0.2 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状况 |
0.2.1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的研究状况 |
0.2.2 国外学界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的研究状况 |
0.2.3 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研究的不足之处 |
0.3 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1.1 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1 19 世纪30-40 年代欧洲工人运动 |
1.1.2 形成了显示人民主体作用的经济结构关系 |
1.1.3 形成了显示人民主体作用的政治结构关系 |
1.2 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
1.2.2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派关于人民历史作用的观点 |
1.2.3 19 世纪上半叶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劳动人民的观点 |
二、马克思人民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
2.1 人民思想的萌芽:《莱茵报》时期 |
2.1.1 关于哲学与人民园地关系的观点 |
2.1.2 关于出版自由是人民意愿的观点 |
2.1.3 革命的民主主义是人民思想萌芽的内在根据 |
2.2 人民思想的雏形: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 |
2.2.1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人民主权观点 |
2.2.2 关于“人民”和“人的解放”观点 |
2.2.3 “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是人民思想雏形的内在根据 |
2.3 人民思想的确立: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
2.3.1 关于劳动自由性的观点 |
2.3.2 关于“人民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
2.3.3 关于人民的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 |
2.3.4 关于人民自主活动的观点 |
2.3.5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民思想确立的内在根据 |
2.4 人民思想的成熟——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及其《手稿》 |
2.4.1 关于人民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 |
2.4.2 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制度形式的观点 |
2.4.3 关于实现人民为主体的“过渡形式”和最终形式的观点 |
2.4.4 资本论及其《手稿》关于实现人民主体的经济学论证 |
2.4.5 人民思想的成熟是进一步展开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批判的逻辑结果 |
三、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本逻辑框架 |
3.1 “人民”概念的辨析 |
3.1.1 “人民”的界定 |
3.1.2 “人民”的历史性 |
3.2 人民主体性 |
3.2.1 人民主权与人民主体性 |
3.2.2 人民主体性即人民主体 |
3.2.3 人民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主体 |
3.2.4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 |
3.2.5 人民是价值的主体 |
3.2.6 马克思人民思想亦即人民主体性思想 |
3.3 人民主体的形态 |
3.3.1 作为经济主体的人民 |
3.3.2 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 |
3.3.3 作为精神和文化主体的人民 |
3.4 人民主体自觉形态的实现和发展 |
3.4.1 人民主体自发形态与自觉形态 |
3.4.2 必要手段:彻底改造社会结构 |
3.4.3 物质基础:生产力及其发展 |
3.4.4 文化前提:人的素质和权利意识及其发展 |
3.4.5 制度保障:“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的建立及其发展 |
3.5 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础、出发点和旨归 |
3.5.1 实践是人民思想的基础 |
3.5.2 现实的个人是人民思想的出发点 |
3.5.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民思想的旨归 |
四、人民思想把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4.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哲学批判意义 |
4.1.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哲学批判蕴含 |
4.1.2 人民思想推动马克思哲学批判的发展 |
4.1.3 人民思想赋予马克思哲学批判和构建功能 |
4.2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 |
4.2.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蕴含 |
4.2.2 人民思想推动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发展 |
4.2.3 人民思想内含着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主旨 |
4.3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意义 |
4.3.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蕴含 |
4.3.2 人民思想推动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的发展 |
4.3.3 人民思想内含着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的导向 |
五、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中国意义 |
5.1 马克思人民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理论价值 |
5.1.1 对于中国学界重新认识马克思思想的启示 |
5.1.2 对于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启示 |
5.2 马克思人民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实践价值 |
5.2.1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持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
5.2.3 “人民当家作主”只能在法治国家中实现 |
5.2.4 在民主和法治制度框架下实现人民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评析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重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难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2 思想史溯源:市民社会概念产生的现代语境 |
2.1 从古代国家共同体到现代市民社会的概念断裂 |
2.1.1 古希腊时期的国家共同体 |
2.1.2 现代市民社会内涵的转变 |
2.2 从建构到批判的市民社会理论传统 |
2.2.1 Civil Society所勾画的理想社会维度 |
2.2.2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schaft所标示的现实批判维度 |
2.3 两种话语系统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效应 |
2.3.1 市民社会异化批判的两种不同逻辑 |
2.3.2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从单向度批判到辩证认识的转变 |
3 逻辑演进:从抽象到具体的市民社会概念 |
3.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进展的逻辑方法 |
3.2 政治哲学批判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感性特殊性 |
3.2.1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直观“沿用” |
3.2.2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市民社会批判 |
3.3 交往关系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形象 |
3.3.1 唯物史观基本框架下市民社会概念的辨正 |
3.3.2 阶级关系视角下“真正的市民社会”的历史生成 |
3.4 生产关系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具体形象 |
3.4.1 从阶级关系到生产关系的逻辑必然 |
3.4.2 “市民社会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回响” |
4 历史还原: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性质的生成与破解 |
4.1 作为市民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基础的“劳动一般” |
4.1.1 现代劳动范畴的经济规定 |
4.1.2 现代劳动概念的哲学言说 |
4.2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矛盾与方法论根源 |
4.3 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历史还原 |
4.3.1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历史批判 |
4.3.2 “劳动力”概念通向剩余价值生产 |
4.4 理论效应:当代市民社会乌托邦批判 |
4.4.1 祛魅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 |
4.4.2 打破作为公共领域的市民社会的政治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
2.1.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2.1.2 意大利工人运动实践 |
2.1.3 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
2.1.4 福特主义和市民社会的结构转型 |
2.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思想 |
2.2.2 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思想 |
2.2.3 克罗齐的历史主义思想 |
2.2.4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
第3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核心内容 |
3.1 “同意”:文化领导权实现的思想前提 |
3.1.1 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的实现场域 |
3.1.2 领导权中“同意”与“强制”的内涵 |
3.2 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实现的历史主体 |
3.2.1 知识分子的分类 |
3.2.2 知识分子与政党 |
3.3 “阵地战”:文化领导权实现的现实路径 |
3.3.1 “运动战” |
3.3.2 “阵地战”——分子式的入侵 |
3.3.3 “运动战”和“阵地战”的关系 |
3.4 合法性:文化领导权实现的目标指向 |
3.4.1 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
3.4.2 建构和稳固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 |
第4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本质 |
4.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逻辑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变迁 |
4.1.2 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 |
4.2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解 |
4.2.1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哲学理解 |
4.2.2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政治理解 |
4.2.3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策略理解 |
4.3 葛兰西对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 |
4.3.1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的认识 |
4.3.2 葛兰西对文化的社会权力本质的认识 |
4.3.3 葛兰西对常识的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 |
第5章 文化领导权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 |
5.1 文化领导权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定位 |
5.1.1 文化领导权未超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范围 |
5.1.2 文化领导权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
5.2 文化领导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5.2.1 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5.2.2 调整文化领导权在革命中的地位 |
5.2.3 重新划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 |
5.3 文化领导权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影响 |
5.3.1 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伯明翰学派的影响 |
5.3.2 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
5.3.3 文化领导权思想对阿尔都塞的影响 |
第6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当代启示 |
6.1 文化领导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6.1.1 紧抓文化领导权形成社会共识 |
6.1.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1.3 落实正确教育路线增强认同感 |
6.2 对我国提升社会的治理能力的启发 |
6.2.1 强化基层民间组织 |
6.2.2 构建基层民主制度 |
6.2.3 营造基层法治环境 |
6.3 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有益借鉴 |
6.3.1 自觉“同意”到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历史性转变 |
6.3.2 “有机知识分子”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作用 |
6.3.3 “阵地战”策略对于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 |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念原则 |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证分析 |
(四)城市社区治理的权力问题 |
(五)跨部门协同与城市社区治理 |
(六)对既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 |
(二)社区与城市社区 |
(三)城市社区治理 |
(四)跨部门协同 |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
(二)跨部门协同理论 |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四)资源依赖理论 |
三、分析框架:一个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框架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结构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过程 |
(三)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
第二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结构层面 |
(一)空间结构: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 |
(二)组织结构: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 |
(三)制度结构: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过程层面 |
(一)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 |
(二)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 |
(三)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 |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体用”机制 |
(一)常规机制为体:党政的科层化运作 |
(二)辅助机制为用:小组机制、外包机制、竞赛机制、项目机制、运动式治理机制 |
第三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的意义、逻辑及类型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意义 |
(一)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 |
(二)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 |
(三)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 |
(四)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逻辑 |
(一)政党整合的逻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
(二)社会吸纳的逻辑: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
(三)空间再造的逻辑:再造新的治理单元 |
(四)技术支撑的逻辑:运用各种治理技术作为辅助 |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类型 |
第四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结构层面 |
(一)权力配置的行政化:行政主导下的治理错位 |
(二)空间设定的管控性:刚性空间下的弹性不足 |
(三)组织体系的碎片化:条块分割下的合力不足 |
(四)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情境下的规范不足 |
(五)治理环境的不适应:治理调适下的相对滞后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过程层面 |
(一)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 |
(二)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 |
(三)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 |
(四)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 |
(五)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 |
第五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案例分析 |
一、研究设计: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
(一)案例选择:北京、上海、杭州 |
(二)资料来源:实地调研与网络搜集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典型案例 |
(一)案例一: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
(二)案例二:上海的“基本单元管理” |
(三)案例三:杭州的“上城经验” |
三、案例总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经验启示 |
(一)党建引领 |
(二)政府负责 |
(三)社会协同 |
(四)技术支撑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结构层面 |
(一)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 |
(二)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 |
(三)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 |
(四)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 |
(五)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过程层面 |
(一)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 |
(二)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 |
(三)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 |
(四)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 |
(五)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 |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
一、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 |
二、进一步讨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
(一)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理论研究 |
(二)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精神现象里的市民社会 |
二、经济现象里的市民社会 |
三、“二律背反”的市民社会观 |
四、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启示 |
第二节 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笔记》第三册中的市民社会观 |
二、《笔记》第四册中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三节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文本及其相关问题 |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原则的确立 |
三、市民社会的政治哲学批判 |
第三章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一节 《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化宗教神学问题为世俗历史问题 |
二、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对立 |
三、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以及犹太精神和金钱异化 |
四、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到普遍的人的解放 |
第二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对德国现状的批判 |
二、市民社会的特殊阶级——无产阶级 |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民的革命实践 |
第四章 《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解剖与方法论的融合 |
一、解剖市民社会:涉猎政治经济学的缘起 |
二、异化观的提升:劳动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
三、新方法的开启:感性对象化论和实践观 |
四、方法论的融合:初涉经济学研究时的思想交织 |
第二节 私有财产的运动与经济史的考察 |
一、私有财产的历史嬗变 |
二、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
第三节 对辩证法的改造与共产主义问题 |
一、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直接来源 |
二、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具体阐述 |
三、辩证法的改造与共产主义问题 |
第五章 《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一节 经济哲学维度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对蒲鲁东经济思想的辩证评判 |
二、完善市民社会的经济哲学思考 |
第二节 历史哲学维度中的市民社会观 |
一、深化对市民社会历史运动的理解 |
二、开启对市民社会历史哲学的思考 |
第六章 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一节 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与市民社会观的超越 |
一、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确立 |
二、市民社会观的超越 |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成与市民社会观的变革 |
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及其引发的争论 |
二、探寻历史的唯物主义前提 |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 |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历史原像及其辩证法 |
一、市民社会与历史:批判性的诠释 |
二、市民社会的原像:辩证性的考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一览 |
致谢 |
(9)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2.1 社会哲学的基本内涵 |
2.1.1 “社会”的概念演进 |
2.1.2 社会哲学的概念 |
2.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法兰克福学派创立时期(1930-1939) |
2.2.2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时期(1940-1969) |
2.2.3 法兰克福学派衰落时期(1970-) |
2.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2.3.1 从康德批判哲学中提取合理内核 |
2.3.2 从黑格尔辩证哲学中吸取养分 |
2.3.3 从马克思社会哲学中继承精髓 |
2.3.4 从卢卡奇社会存在哲学中借鉴方法 |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根本问题和主要特点 |
3.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1 社会批判理论 |
3.1.2 异化理论 |
3.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根本问题 |
3.2.1 社会认识论的问题 |
3.2.2 社会本体论的问题 |
3.2.3 社会价值论的问题 |
3.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
3.3.1 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相统一 |
3.3.2 事实与价值相统一 |
3.3.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4.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最初探索 |
4.1.1 确立社会哲学的研究方向 |
4.1.2 确定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4.1.3 提出总体性反思与批判 |
4.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整体架构 |
4.2.1 波洛克的政治经济学模式 |
4.2.2 马尔库塞与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学模式 |
4.2.3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文化理论模式 |
4.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转向 |
4.3.1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4.3.2 哈贝马斯对交往理性的建立 |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内容 |
5.1 极权社会 |
5.1.1 社会存在:“国家资本主义” |
5.1.2 人的存在:奥斯维辛之后不再写诗 |
5.1.3 哲学反思:对“同一性”的批判 |
5.2 工业社会 |
5.2.1 社会存在:“发达工业社会” |
5.2.2 人的存在:“物化”与“被驯化” |
5.2.3 哲学反思:对“科技理性”和“文化工业”的批判 |
5.3 交往社会 |
5.3.1 社会存在:“现代性未尽” |
5.3.2 人的存在:“交往与商谈” |
5.3.3 哲学反思:对交往理性的确立 |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贡献与当代启示 |
6.1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贡献 |
6.1.1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
6.1.2 寻找扬弃异化生活的新路径 |
6.1.3 唤起人的主体性总体复归 |
6.1.4 重新树立价值理性的正确指向 |
6.2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哲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
6.2.1 考量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现代性问题 |
6.2.2 建立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发展观 |
6.2.3 推进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事业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日本战后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日本法社会学战后学说史 |
一、日本法社会学的复兴 |
(一)从战前法社会学到战后法社会学 |
(二)复兴时期的社会历史相关背景 |
(三)复兴时期的成果和特点 |
二、日本法社会学的系统化 |
(一)系统化时期的社会历史相关背景 |
(二)《法社会学讲座》的贡献 |
(三)系统化时期的成果和特点 |
三、日本法社会学的重构 |
(一)重构时期的社会历史相关背景 |
(二)旧有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
(三)重构时期的成果和特点 |
第二章 日本法社会学基本理论总论 |
一、日本法社会学的基本立场 |
(一)日本法社会学的问题意识 |
(二)日本法社会学对于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
(三)日本法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
二、日本法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技法 |
(一)日本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
(二)日本法社会学的研究技法 |
第三章 日本法社会学基本理论的展开 |
一、社会和法的基本理论 |
(一)市民社会和近代化理论 |
(二)法意识和法文化研究 |
(三)地域社会的法社会学理论 |
二、法过程论中的基本理论 |
(一)纷争和裁判的基本理论 |
(二)对法解释论的改造 |
余论:日本战后法社会学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市民社会”分析——背景、概念与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双重视域转向[D]. 徐沁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4]马克思人民思想新探[D]. 冯富帅.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5]“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D]. 陈珂. 浙江大学, 2021(01)
- [6]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D]. 谢琦. 吉林大学, 2021(02)
- [7]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D]. 谢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D]. 袁霖. 湖北大学, 2020(01)
- [9]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哲学思想研究[D]. 陶倩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日本战后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D]. 郑北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