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及营养支持

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及营养支持

一、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论文文献综述)

伍静薇[1](2021)在《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患病影响因素中与护理相关的指标,以循证为导向,构建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肝硬化患者153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PHSE)中的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简化版动物命名实验(S-ANT1)对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以三项测试中异常项≥2项者为检出轻微型肝性脑病。通过筛查结果,了解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并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组及非轻微型肝性脑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学历、病史等)、影像学资料(CT、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等),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问卷(CLDQ)、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分别评估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营养风险,获取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评价并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数据采用SPSS18.0及Graph Pad Prism8.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及国内外指南制定网站,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相关证据,时限为2010年2020年。根据文献质量评定结果,将最终纳入文献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证据总结,拟定初步营养管理方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方案的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及意见确定最终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情况:共纳入住院肝硬化患者153人签署知情同意以后进行筛查,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病因引起的肝硬化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8例。经筛查,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87例,检出率为56.86%。在阳性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占9.19%(8/87),失代偿期患者占90.81%(79/87)。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病因、BMI(身体指数)等方面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程度、饮酒史、肝性脑病史、PPI持续使用情况、腹水及相关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2.2实验室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Child-Pugh分级、尿酸、血清钠、总胆红素、前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国际化标准比值、血小板、总胆固醇、总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为轻微型肝性病87例患者中Child A、B、C级者分别为2.29%(2/87)、54.02%(47/87)、43.69%(38/87),Child A+B级与Child C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存在低/中营养风险患者29.89%(26/87)、高营养风险的患者占70.11%(6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患病独立影响因素对有显着性差异的变量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发现,超10年的饮酒史、病情程度、腹水、血小板、血清钠、国际化标准比值、感染、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的活动能力维度及Child C级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而总胆红素(OR=1.027,P<0.01)和高营养风险(OR=3.450,P<0.05)是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849,P<0.01)、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疲乏程度维度(OR=0.803,P<0.01)是患病的独立保护因素。3.通过循证国内外相关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专家共识4篇,国际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RCT4篇,队列研究1篇,初步总结出53条推荐意见。4.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程度的分别为88.89%、100%,提出意见率分别为43.75%、35.25%,权威系数为0.896;两轮专家咨询和谐系数分别为0.559、0.648,通过卡方检验均显示P<0.01。最终形成方案包括:营养管理团队构建、营养素管理、营养途径、液体管理、饮食频率管理、能量摄入管理及社会-心理支持7个维度共51条推荐意见。结论:1.在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的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病情的转归。2.轻微型肝性脑病是在以肝功能损害及营养缺失为核心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营养风险、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的监测。3.本研究所构建的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基于临床研究及护理循证,并通过了国内营养、护理、临床多学科专家的修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肖鹏翔[2](2021)在《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指标的对比,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了解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早期肠内营养在其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影响,为肝移植术后的管理提供更为细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同源异体肝移植术患者的全部病例资料,共计103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了93例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8岁,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肝移植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肝移植术后早期仅给予全肠外营养待肛门排气排便后再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术前的MELD评分进行分级,分析在不同的MELD分级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对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情况。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统计的93例患者,总感染人数为59人(62.4%),其中试验组31人,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的为15人(48.3%,15/31),对照组62人,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的为44人(70.9%,44/62)。1.对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血总胆红素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对性别、是否感染、Meld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感染率(70.9%)显着高于试验组(48.3%),其余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2.对性别、MELD评分、是否有非感染并发症、肠内营养使用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发现是否感染、MELD评分和肠内营养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感染者的Meld评分更高,其余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3.对是否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在非感染并发症的感染可能性是无非感染并发症的6.065倍,手术时间每增加1个小时,感染的发生率会增加0.548倍。结论:1.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的降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2.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还与手术时间及术后非感染并发症之间存在联系。3.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一定的时间后,它对减少术后感染率发生的作用逐渐降低。

崔莹莹[3](2021)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Decompensated cirrhosis,DC)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归纳各营养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内在联系,可以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的量化工具,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信息,同时为中医辨证论治营养不良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病案室调阅2014年1月-2021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科住院的患者,参照诊断依据和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DC病例共计242例。根据《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中的肝硬化中医证型标准将研究对象归纳为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六种证型。根据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发布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002”(Nutrition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对DC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分,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详细记录各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hild-Pugh 分级、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corpusular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总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白蛋白浓度(Albumin,ALB)、肌酐(Creatinine,C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课题纳入的242例DC患者中,在性别构成方面:男性157例(64.88%),女性85例(35.12%),男女比例为:1.85:1,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2.在年龄构成方面:年龄最小者为31岁,年龄最大者为90岁,总体年龄均值为62岁。按照年龄段分布,51-6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为78例(32.23%),占比最高;61-7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为71例(29.34%),占比次之;31-4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为8例(3.31%),占比最少。3.Child-Pugh 分级分布:Child-Pugh A 级患者 35 例(14.46%);B 级 132 例(54.55%);C级75例(30.99%),Child-PughB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4.中医证型分布:各证型患者人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湿热内蕴证58例(23.97%)>肝气郁结证50例(20.66%)>脾虚湿盛证44例(18.18%)>肝肾阴虚证35例(14.46%)>脾肾阳虚证30例(12.4%)>血瘀证25例(10.33%)。5.根据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有营养风险患者185例(76.4%);无营养风险患者57例(23.6%),有营养风险患者人数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人数。营养风险在各证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6.根据BMI评价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存在营养不良患者140例(57.85%),不存在营养不良患者102例(42.15%)。营养不良在各证型间的分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血清学营养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各证型HGB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血红蛋白均值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湿盛证与脾肾阳虚证、湿热内蕴证与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与血瘀证、湿热内蕴证与血瘀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各两组间HGB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各证型ALB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盛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白蛋白均值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湿盛证与血瘀证、血瘀证与湿热内蕴证、血瘀证与肝肾阴虚证、血瘀证与脾肾阳虚证各两组间ALB均值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9.MCV和MCHC经统计学分析,各证型间MCV和MCHC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两指标在各证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10.根据各证型患者LY#水平,各证型间LY#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LY#水平在各证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11.按照CR水平,湿热内蕴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C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按照PT水平,肝气郁结证和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和脾虚湿盛证、肝气郁结证和血瘀证PT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型可以推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营养相关指标也可以作为中医证型的客观量化工具。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BMI、HGB、ALB、CR、PT可以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袁淑艳[4](2020)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营养状态评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客观规律,探讨不同证型与营养状况的特点,为中医辨证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指导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08月-2019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部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患者共计108例,参照2011年《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进行辨证分型,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营养评定指标。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本次纳入的1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中医证型与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的关系: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在各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有79例(73.1%),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有29例(26.9%)。2.中医证型与营养评定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在白蛋白均值上,肝气郁滞证>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白蛋白在各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气郁滞证与其他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湿内停证与其他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均值上,肝气郁滞证>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总胆固醇在各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总数在各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型与L3SMI的关系:在L3SMI均值上,肝气郁滞证>湿热内蕴证>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L3SMI在各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肾阴虚证与其他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与肝气郁滞证、水湿内停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Child-pugh分级中,以B级(36.1%)最多,C级(35.2%)其次、A级(28.7%)最少,Child-pugh分级在各中医证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营养评定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NRS2002风险筛查、白蛋白、总胆固醇、L3SMI营养评定指标可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提供参考标准。

韩博亚[5](2020)在《RFH-NPT在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实用性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RFH-NPT对我国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可行性,了解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营养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并确诊为肝硬化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49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为18-79岁,其中5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3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14例原因不明性肝硬化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临床转归、血清学指标、RFH-NPT评分等建立信息采集表。根据RFH-NPT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的情况分为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分析经RFH-NPT筛查的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并将营养风险组的患者的病因、性别、年龄、血清学指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指标与同期非营养风险组进行比较以发现影响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的因素,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收集了81例肝硬化患者,经RFH-NPT筛查的营养风险组有48例,非营养风险组有33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9.26%;2.经RFH-NPT筛查的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组感染、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35.42%、22.92%,非营养风险组为9.09%、6.06%,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7,0.042;营养风险组的住院时长为11.50(7.80)天,非营养风险组为9.00(4.00)天,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8;3.单因素分析显示经RFH-NPT筛查的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与老年、并发症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相关,P值均小于0.05。结论:1.RFH-NPT是一种适合我国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其能帮助临床识别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简单易行,易于推广;2.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3.年龄≥60岁、并发症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经RFH-NPT筛查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的相关因素,临床筛查营养风险时应警惕这些因素。

段钟平,杨云生[6](2019)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文中指出一、前言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泛指各种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1]。本文中终末期肝病指成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其中肝衰竭部分主要涉及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2,3],而慢性肝衰竭按既往分类归为肝硬化。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与合成

段钟平,杨云生[7](2019)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文中提出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作为和腹水、肝性脑病等同样重要的并发症进行诊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指南。为了规范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营养诊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共同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编写了《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治疗和随访管理作出合理决策。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8](2019)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文中提出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作为和腹水、肝性脑病等同样重要的并发症进行诊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指南。为了规范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营养诊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共同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编写了《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治疗和随访管理作出合理决策。

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SocietyofGastroenter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9](2019)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文中研究指明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作为和腹水、肝性脑病等同样重要的并发症进行诊治。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无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指南。为了规范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营养诊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共同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编写了《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治疗和随访管理作出合理决策。

王稚晖[10](2019)在《相位角评价胆道闭锁肝移植患儿营养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相位角与胆道闭锁患儿术后预后的关系及在营养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待行亲体肝移植术的胆道闭锁患儿61例,收集信息包括月龄,身长,体重,参考2009年中国七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和头围的生长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计算Z评分,术后1-2天测量相位角,统计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感染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计算患儿Z评分和相位角与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比较术后感染组与无感染组间相位角及Z评分的的差异性。结果:1.相位角与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468和-0.371;Z评分与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皆不存在相关性(P>0.05)。2.术后发生血流感染的患儿相位角低于不发生感染的患儿(P<0.05),而两组间的Z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本次研究中,患儿身长、体重Z评分与肝移植术后的预后无相关性,证明Z评分可能并不能准确的判断胆道闭锁患儿的移植预后及营养状态。2.相位角于胆道闭锁移植患儿移植术后的部分预后存在相关性,相位角可能可以作为判断此类患儿移植预后及营养状态的潜在指标。

二、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1)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方案构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对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3)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状况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4 营养状况的评估
        5 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关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营养不良的研究
        1 中医营养的起源与发展
        2 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的病因病机
        3 营养不良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4 失代偿期肝硬化营养不良的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纳排标准
        1.4 病例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营养风险筛查法(NRS-2002)
        2.3 体质指数(BMI)
        2.4 血清营养学指标
        2.5 中医证型
        2.6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情况
        3.2 各证型性别分布
        3.3 各证型Child-Pugh分级分布
        3.4 各证型营养风险分布
        3.5 各证型腹水程度分布
        3.6 各证型营养不良分布
        3.7 各证型年龄分布
        3.8 各证型BMI分布
        3.9 各证型HGB、ALB分布
        3.10 各证型LY#、CR、PT分布
第三部分讨论
    1 理论讨论
    2 结果讨论
        2.1 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3 体会
    4 创新与价值
    5 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4)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认识
        1.1 乙肝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病因
        1.2 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病机
        1.3 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中医治疗
    2 西医对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认识
        2.1 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原因
        2.2 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评估
        2.3 乙肝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病例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研究方法
        4.1 一般资料
        4.2 NRS-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营养风险筛查
        4.3 营养评定相关生化指标检查
        4.4 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L3 skeletal muscle index,L3SMI)测定
        4.5 统计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中医证型与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的关系
        5.3 中医证型与营养评定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
        5.4 中医证型与L3SMI的关系
        5.5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一般资料的分析
    2 中医证型与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的关系分析
    3 中医证型与营养评定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分析
    4 中医证型与L3SMI的关系分析
    5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2008版)
附录B 肝功能分级评估
综述 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RFH-NPT在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实用性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基本信息
        2.2 疾病的诊断情况
        2.2.1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2.2.2 肝硬化的病因诊断
        2.2.3 肝功能分级诊断
        2.2.3.1 腹水分级
        2.2.3.2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分级
        2.2.4 肝硬化并发症诊断
        2.3 营养风险筛查情况
        2.4 实验室检查
        2.5 临床转归
        2.6 研究分组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分析
    2. 营养风险情况
    3. 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基本资料的比较
    4. 经RFH-NPT筛查的肝硬化关系的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4.1 临床并发症
        4.1.1 感染
        4.1.2 肝性脑病
        4.1.3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2 住院时长
        4.3 死亡情况
    5. 影响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的因素
        5.1 性别
        5.2 年龄
        5.3 病因
        5.4 实验室指标
        5.4.1 血清白蛋白ALB水平
        5.4.2 凝血功能指标PT
        5.5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5.6 肝硬化并发症程度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RFH-NPT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综述 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现状
    2.肝硬化营养不良的病因
    3.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
        3.1 人体直接测量法
        3.2 血清学成分
        3.3 量表类综合营养评价工具
        3.4 其他营养不良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 获奖情况

(6)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和评定
    (一)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
    (二)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评定
        1. 人体成分评定指标
        2. 能量代谢检测
        3. 综合评分工具
        4. 膳食摄入评定
三、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一)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1. 营养支持治疗目的及目标
        2. 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3. 支链氨基酸制剂的应用
        4. 关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 营养支持治疗途径选择
        6. 肝硬化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二)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1. 营养支持治疗目标
        2. 营养支持治疗途径及方式
        3. 营养随访管理
    (三)肝癌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1. 目的和目标
        2. 肝癌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营养支持要点
        3. 肝癌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四)特殊患者的营养支持及管理
        1. 肝硬化腹水限盐患者的营养支持
        2.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
        3.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
        4. 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四、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7)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和评定
    2.1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
    2.2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评定
        2.2.1 人体成分评定指标
        2.2.2 能量代谢检测
        2.2.3 综合评分工具
        2.2.4 膳食摄入评定
3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1 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1.1 营养支持治疗目的及目标
        3.1.2 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3.1.3 支链氨基酸制剂的应用
        3.1.4 关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1.5 营养支持治疗途径选择
        3.1.6 肝硬化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3.2 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2.1 营养支持治疗目标
        3.2.2 营养支持治疗途径及方式
        3.2.3 营养随访管理
    3.3 肝癌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3.1 目的和目标
        3.3.2 肝癌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营养支持要点
        3.3.3 肝癌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3.4 特殊患者的营养支持及管理
        3.4.1 肝硬化腹水限盐患者的营养支持
        3.4.2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
        3.4.3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
        3.4.4 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4 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8)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和评定
    2.1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临床常用的营养筛查包括了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
    2.2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评定
        2.2.1 人体成分评定指标
        2.2.2 能量代谢检测
        2.2.3 综合评分工具
        2.2.4 膳食摄入评定
3 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1 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1.1 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目的及目标
        3.1.2 肝硬化患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3.1.3 支链氨基酸制剂的应用
        3.1.4 关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1.5 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途径选择
        3.1.6 肝硬化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3.2 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2.1 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目标
        3.2.2 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途径及方式
        3.2.3 肝衰竭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3.3 肝癌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
        3.3.1 肝癌患者营养支持目的和目标
        3.3.2 肝癌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营养支持要点
        3.3.3 肝癌患者营养随访管理
    3.4 特殊患者的营养支持及管理
        3.4.1 肝硬化腹水限盐患者的营养支持
        3.4.2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
        3.4.3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
        3.4.4 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
4 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10)相位角评价胆道闭锁肝移植患儿营养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术前评估
    1.3 供体获取手术方法
    1.4 受者移植手术方法
    1.5 受体术后治疗
    1.6 身长体重测量方法
    1.7 Z评分计算方法
    1.8 相位角测量方法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组样本一般资料
    2.2 患儿Z评分及相位角检测结果
    2.3 患儿预后情况
    2.4 Kasai术与营养状态
    2.5 Z评分及相位角与预后指标的关系
3 讨论
    3.1 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病理机制
    3.2 常用营养评估方法
    3.3 肝移植患者营养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慢性肝病儿童营养评价及术后生长发育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D]. 伍静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研究[D]. 肖鹏翔. 大理大学, 2021(09)
  • [3]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崔莹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 袁淑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RFH-NPT在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实用性的初步探讨[D]. 韩博亚.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J]. 段钟平,杨云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5)
  • [7]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J]. 段钟平,杨云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19(12)
  • [8]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J].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6)
  • [9]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J]. 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SocietyofGastroenter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05)
  • [10]相位角评价胆道闭锁肝移植患儿营养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D]. 王稚晖.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及营养支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