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婉玲,丁瑶[1](2021)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源流追溯与认知纠偏》文中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对"一体化"本质蕴含认知的模糊性与非理性,或将"一体化"等同于"同质化""趋同化",或将其曲解为"人为分工"、地方政府间"一致行动"等,影响了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推进。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知偏差,其实质是对区域一体化内涵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混同,反映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强烈的工具主义倾向。必须追根溯源,探寻"一体化"的源起与发展轨迹,剖析"一体化"的核心及特定适用场景,破除认知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科学有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法治经济,其本质是消除区域内流通壁垒、达至要素自由流通与充分竞争的最优经济结构的过程或状态,并以差异化原则下的共益型合作为导向,具有经济自由、经济平等、竞争秩序等价值追求。
孙贵林[2](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王晓筱[3](2020)在《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平等都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有关平等的论述不计其数。古希腊城邦社会的构成群体具有多样性,公民内部的平等与公民、外邦人以及奴隶间的不平等同时存在。思想家们将平等作为理想社会的必要条件,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桃花源,亦或是近代西方的乌托邦,均是以平等为前提而构建的理想社会,可见平等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的“钥匙”。然而,受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及社会稳定。马克思的平等观是在全面继承、批判、超越前人平等思想的基础上所构建的科学平等观,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平等观并挖掘其当代价值,既是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马克思平等观的思想来源与形成过程入手,分别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平等观、法国资产阶级平等观、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平等观对马克思平等观的影响,从马克思平等观的形成历程出发,将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由主义的平等、民主主义的平等、共产主义的平等,探讨了各阶段马克思平等观的具体内容;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平等观的内涵,将现实的人作为平等观的出发点,阐明了平等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论证了平等观发展的最终目标为社会平等,从批判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的三个角度剖析了马克思平等观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价值,包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理论支撑以及在实践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我国社会平等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
陈文林[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李东杨[5](2019)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文中认为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以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满足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依然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需解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基础上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并呈现出其科学性。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资料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亟需深入研究的—项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论文在回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遵循“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进而研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等基本问题。从基本理论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精华和借鉴吸收西方分配正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以及习近平在知青时期、从政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本论文在对“基本立场”的阐释中,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角度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分配正义的含义。在对“基本原则”的分析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对“主要表现”的论述中,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宏观框架,将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概括为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和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以及各个领域分配正义观应用的具体政策。在论述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展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是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随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从理论地位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同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弘扬,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现实分配不正义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新时代使命等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对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具有指导作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之后,本论文得出了三个创新性的观点。第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第二,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第三,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创造性运用。
郭雨萌[6](2018)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区域供给非均衡的问题。基于其公共物品属性,结合财政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对公共卫生体系进行积极的管理与宏观调控,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国计民生。政府积极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其关键在于财政政策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有效支持。分析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相关地区推出的有关措施,能够更好的明确政府作用,帮助政府找到一个高效的切入点管理公共卫生事业;同时也有利于了解我国各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规模与结构,理清目前公共卫生财政投入现状与缺陷,解读现阶段相关财政政策的实施效率与问题,进而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形成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以供政府部门和学者参考;另外还有利于优化政府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的区域配置格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促使政府更加充分、高质、均衡地供给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各区域居民健康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维度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区域均衡问题进行研究,其逻辑框架概括如下:首先,本文对学界相关文献观点进行了梳理,并界定了公共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概念,以及社会公平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理论依据;随后,描述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并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DEA分析等实证方法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区域均衡程度进行测度,得出了非均衡的结果;接着,本文对导致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非均衡的原因进行探析:第一,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职能缺位。第二,公共卫生财政投入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第三,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缺陷。第四,公共卫生体制不完善。第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第一,要明晰政府职能,创新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机制。第二,要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管理。第三,要完善财政体制,充实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第四,要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第五,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最后,本文得出研究结论,并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的前景进行展望: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各区域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定会越来越均衡,人民的生活及健康水平将会越来越高!
黄贤全,张科[7](2018)在《论美国政府的区域经济开发政策(1961-1981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的高潮。在黑人民权运动等群众运动推动下,美国政府实施了两类区域经济开发政策,即全国性的《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和针对特定地区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法》,二者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开发成效均不尽相同。以建设开发公路等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培育经济增长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开发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美国地方主义把区域开发政策变成一场政治博弈与利益争夺战,远未实现预期目标。
唐子茜[8](20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古今中外无论是社会结构的建立、社会关系的调整,还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过程,究其实质都是按照平等的内在价值和规则不断进行的。所以平等问题始终是政治哲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平等观进行批判和对旧平等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批判地吸收,从而建立起了一种科学的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深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届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理论界走出平等误区提供指导,以期能对当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国人树立并践行科学的平等观,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研究不多,近现代西方学者大多是阐释自己的平等理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平等问题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以前,国内理论界对于平等的研究整体上是比较忽视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拉大,各种不平等现象凸现出来,与平等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尤其在十八大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后,国内理论界对平等的研究又兴起了一股热潮,但较多的是将平等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或者是关于中国的平等价值观或平等问题、社会主义平等观或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研究。依然鲜见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参阅和梳理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力图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体系,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主要内容及特征的建构角度,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的系统全面论述,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在不平等成为世界多国普遍现象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许多不平等现象的现实基础上,并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对我国古代平等观的扬弃,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和超越,最主要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从基本内容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是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和结果平等这“四个平等”的有机统一;从基本类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平等、民族平等、城乡平等、区域平等、性别平等、残健平等等;从基本特征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包括“八个统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体现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发展中的内在规定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消除不平等现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钟秀娟[9](2017)在《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斯蒂格利茨在研究世界性经济问题的过程当中吸收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的经济平等思想,对由自由主义倡导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指出不平等,尤其是经济不平等仍然是当前阻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是人们安身立命,发展自我的基础,如果经济平等不能成为必然,那么法律地位平等和政治权力平等也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经济平等的实质是机会的平等,追求机会平等并不意味放弃结果平等,在现实活动中绝对的机会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通过政策调节社会分配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通过对寻租、不当激励、虚构平衡等导致经济不平等的社会活动的批判,斯蒂格利茨向人们揭示出了现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在他看来,当前失败的经济政治体制是造成如此严重的经济不平等的根源。政治制度没有有效的约束政府和既得利益者,经济体制也没有有效的约束缺乏内在道德品质的市场。上层群体在通过法律、规章和制度以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式控制甚至塑造市场。社会财富永远在向既得利益者倾斜,使得公平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神话。斯蒂格利茨认为改善这种局面虽然艰难但并不是没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只有不断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平等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只有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才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只有合理调节经济利益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经济活动真正为人类幸福服务。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揭示了当前世界经济繁荣的脆弱性及掠夺性,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以所谓的平等掩盖实质的不平等的批判,虽然它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却使我们在探寻社会平等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马兆良[10](2017)在《自然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一些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退化。我国自然资本总量不足,加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会挤占自然生态空间,对自然生态产生较大压力。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要求投资自然生态。投资自然资本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备受关注:自然资本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又是否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对此,本文首先对自然资本进行界定,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接下来,在一个增广MRW模型框架下,对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应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自然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与作用机制,并对是否存在自然资本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章为引言。引言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主要概念及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分析自然资本提出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对自然资本的界定,并指出本文自然资本仅指生态系统。其次对环境质量、自然资源、自然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进行综述。最后拟定本文拟研究的关键问题。第三章为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在增广MRW理论框架下的分析表明,自然资本具有经济增长效应。通过构建多维度自然资本指标,分别使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自然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第四章为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在渠道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是自然资本产生经济增长效应的潜在渠道。自然资本的外部性有助于提升人们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集聚,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自然资本也通过人力资本供给影响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第五章为自然资本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分析。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使用东中西部子样本对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便其效应的数值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阶梯分布”。通过在动态面板模型中加入自然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或人力资本水平的交互项,考察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或人力资本水平的显着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存在地区或经济发展水平的显着差异性。第六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结合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构建多维度自然资本指标体系。已有研究中,对自然资本的度量,大都使用单一指标或某两个指标,相应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与稳健性较低,本文选取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林地森林蓄积、湿地面积比等多维指标,从而更为全面地测度自然资本,提高实证研究的科学性。二,对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投资自然资本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增长,自然资本通过哪些潜在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已有文献鲜有报道。本文借鉴Mankin等的研究思路,在生产函数中纳入自然资本要素进行拓展,对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潜在渠道进行实证研究,丰富了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三,对是否存在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存在地区或经济发展水平的显着差异性。
二、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源流追溯与认知纠偏(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一体化”的源流 |
三、 “一体化”的核心与特定适用场景 |
1. “一体化”的核心是经济一体化 |
2. “一体化”特定的适用场景与前提 |
(1) 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结构是决定一体化能否实现的基础要件。 |
(2) 特定的区域联系是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
(3) 文化认同是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
1. 经济一体化内涵的不同理论观点与立场 |
2. 工具理性主导:一体化认知障碍的原因剖析 |
3. 价值理性纠偏:如何不陷入工具主义 |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蕴涵 |
1. 消除经济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通而非“一致行动” |
2. 差异化原则:共益型合作而非“同质化” |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法治经济而非“权力经济” |
六、 结 语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框架 |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平等观的思想来源与形成过程 |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思想来源 |
(一)英国资产阶级平等观 |
(二)法国资产阶级平等观 |
(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平等观 |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形成过程 |
(一)自由主义的平等 |
(二)民主主义的平等 |
(三)共产主义的平等 |
第二章 马克思平等观的内涵与本质 |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内涵 |
(一)平等观的基本出发点是现实存在的人 |
(二)平等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 |
(三)平等观的最终发展目标是社会平等 |
二、马克思平等观的本质特征 |
(一)批判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
(二)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第三章 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参考 |
(二)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
(三)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理论支撑 |
二、现实意义 |
(一)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建设 |
(二)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发展 |
(三)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平等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历史的方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1.5 基本概念 |
1.5.1 公正 |
1.5.2 公正观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2.2.2 腐败问题 |
2.2.3 民生问题 |
2.2.4 生态正义问题 |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
4.1.1 经济依据 |
4.1.2 制度依据 |
4.1.3 文化依据 |
4.1.4 社会依据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
5.2.2 远期目标论 |
5.2.3 阶段性目标论 |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
5.3.1 发展经济论 |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
5.3.3 “三位一体”论 |
5.3.4 共享论 |
5.3.5 短板论 |
5.3.6 兜底论 |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
5.4.1 城乡区域公平 |
5.4.2 收入分配公平 |
5.4.3 教育公平 |
5.4.4 社会保障公平 |
5.4.5 公民权利公平 |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
5.5.2 制度保障论 |
5.5.3 法治保障论 |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
5.6.1 共识论 |
5.6.2 改革论 |
5.6.3 环境论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及选题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分配 |
2.1.2 公平、公正、正义 |
2.1.3 分配正义 |
2.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
2.2.2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理论 |
2.2.3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理论 |
2.2.4 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
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实践基础 |
3.1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实践 |
3.1.1 毛泽东分配正义实践 |
3.1.2 邓小平分配正义实践 |
3.1.3 江泽民分配正义实践 |
3.1.4 胡锦涛分配正义实践 |
3.2 习近平分配正义实践 |
3.2.1 萌芽阶段(1969年-1979年) |
3.2.2 生长阶段(1979年-2012年) |
3.2.3 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 |
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
4.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立场” |
4.1.1 分配正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
4.1.2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分配正义概念阐释 |
4.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 |
4.2.1 贡献原则 |
4.2.2 平等原则 |
4.2.3 补偿原则 |
4.2.4 三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
4.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表现” |
4.3.1 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2 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3 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4 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 |
4.3.5 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 |
5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 |
5.1 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概述 |
5.1.1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过程 |
5.1.2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内容 |
5.1.3 国内外扶贫政策之比较 |
5.2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考察 |
5.2.1 总体减贫绩效 |
5.2.2 地区减贫绩效 |
5.2.3 存在问题分析 |
5.2.4 未来政策设计 |
5.3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意义 |
5.3.1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 |
5.3.2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 |
5.3.3 精准扶贫政策是“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 |
6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
6.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 |
6.1.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
6.1.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丰富 |
6.1.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弘扬 |
6.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批判 |
6.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
6.2.1 “基本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
6.2.2 “基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 |
6.2.3 “主要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纲领 |
7 结语及未来研究展望 |
7.1 结语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 |
二、公共卫生服务 |
三、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社会公平理论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 |
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 |
三、政府职能理论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 |
第三节 实现机制 |
一、起点均衡实现机制 |
二、过程均衡实现机制 |
三、结果均衡实现机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分析 |
一、政府卫生支出的绝对规模分析 |
二、政府卫生支出的相对规模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结构分析 |
一、政府卫生支出经费结构不均衡 |
二、卫生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 |
三、政府卫生支出使用结构不科学,但近年来得到改善 |
第三节 我国公共卫生资源区域供给分析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起点均衡分析 |
三、过程均衡分析 |
四、结果均衡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程度分析 |
第一节 分析方法介绍 |
一、基尼系数分析法 |
二、泰尔指数分析法 |
三、DEA效率评价方法 |
第二节 衡量指标与判断标准 |
一、起点均衡程度衡量 |
二、过程均衡程度衡量 |
三、结果均衡程度衡量 |
四、供给效率区域差异衡量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起点均衡程度分析 |
二、过程均衡程度分析 |
三、结果均衡程度分析 |
四、供给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非均衡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起点非均衡的成因 |
一、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职能缺位 |
二、公共卫生财政投入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二节 过程非均衡的成因 |
一、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缺陷,基层政府卫生财力薄弱 |
二、公共卫生体制不完善 |
第三节 结果非均衡的成因 |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
三、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公共卫生消费不均衡 |
第五章 促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促进起点均衡的政策建议 |
一、明晰政府职能,创新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机制 |
二、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管理 |
第二节 促进过程均衡的政策建议 |
一、完善财政体制,充实基层政府卫生财力 |
二、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促进结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
一、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合理配置区域间公共卫生资源 |
三、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促进公共卫生消费的均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论美国政府的区域经济开发政策(1961-198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动美国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动力 |
(一) 美国民众积极争取经济平等权利 |
(二) 社会舆论聚焦区域性贫困问题 |
(三) 民主党人提出反贫困纲领 |
二、全国性的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
三、针对阿巴拉契亚的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
四、对美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评价 |
(一) 联邦政府的开发拨款改善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 |
(二) 推动开发地区工业发展与增加居民收入 |
(三) 美国地方主义妨碍区域经济开发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难点及创新点 |
1.5 基本概念解析 |
1.5.1 平等及平等观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
1.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涵义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形成条件 |
2.1 时代背景——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 |
2.2 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等状况 |
2.3 经验借鉴 |
2.3.1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3.2 资本主义国家的平等实践及经验教训 |
2.4 理论渊源及思想借鉴 |
2.4.1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平等观 |
2.4.2 直接来源:毛泽东的平等观 |
2.4.3 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
2.4.4 思想借鉴:国外平等观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
3.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1.1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2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贡献 |
3.2.1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2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发展 |
3.3.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3.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4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新贡献 |
3.4.1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
3.4.2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演进的特色 |
3.5.1 平等的程度不断加深 |
3.5.2 平等的范围不断扩大 |
3.5.3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细化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权利平等是平等体系的核心 |
4.1.2 机会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4.1.3 规则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4.1.4 结果平等是国家运作的伦理原则 |
4.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四种平等”的辩证关系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类型 |
4.2.1 国际平等 |
4.2.2 城乡平等 |
4.2.3 区域平等 |
4.2.4 民族平等 |
4.2.5 男女平等 |
4.2.6 残健平等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特征 |
5.1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 |
5.2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5.3 平等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
5.4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5.5 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
5.6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5.7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5.7.1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性 |
5.7.2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发展性 |
5.8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
5.8.1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借鉴性 |
5.8.2 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超越性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在五大布局中的体现 |
6.1 经济平等观 |
6.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平等 |
6.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平等的实现 |
6.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维护平等方面的制度优势 |
6.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平等观的目标 |
6.2 政治平等观 |
6.2.1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
6.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平等的基本前提 |
6.2.3 全面依法治国是消除特权现象的锐利武器 |
6.2.4 政治体制改革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
6.3 文化平等观 |
6.3.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言论上的自由、民主和平等 |
6.3.2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
6.3.3 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 |
6.4 社会平等观 |
6.4.1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平等 |
6.4.2 以平等为价值取向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6.5 生态平等观 |
6.5.1 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 |
6.5.2 促进国际、区域间生态环境权平等 |
6.5.3 实现资源代际管理以确保代际生态环境平等 |
6.5.4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助于消除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时代价值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理论价值 |
7.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
7.1.2 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7.1.3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践价值 |
7.2.1 对消除不平等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7.2.2 有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7.2.3 有助于推进“四个全面” |
7.2.4 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和文献 |
二、中文着作 |
三、外文原/译着 |
四、期刊论文 |
五、报纸网络文章 |
六、学位论文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化加剧了世界性经济不平等 |
二、社会不公正在经济领域日益凸显 |
三、贫富悬殊导致社会抗议活动频发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对自由主义经济平等思想的批判 |
二、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平等思想的发展 |
三、对福利主义经济平等思想的吸收 |
第二章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斯蒂格利茨对经济不平等现实的批判 |
一、寻租与经济不平等 |
二、不当激励与经济不平等 |
三、虚构平衡与经济不平等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对加剧经济不平等的理论的批判 |
一、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二、对涓滴经济学的批判 |
第三节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平等观 |
一、什么是经济平等 |
二、经济不平等产生的根源 |
三、如何走向经济平等 |
第三章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论争与意义 |
第一节 关于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论争 |
一、对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质疑 |
二、对相关质疑的回应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价值 |
一、丰富了当代社会经济正义理论 |
二、丰富了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 |
三、批判了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平等观的局限性 |
四、揭露了经济不平等现象背后的制度和政策缺陷 |
第三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对我国的启示 |
一、正确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让平等促进效率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矫正市场 |
三、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让道德保障利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自然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自然资本概念的提出 |
2.1.2 自然资本概念的界定 |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环境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2.2 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2.3 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3.1 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1 MRW模型 |
3.1.2 包含自然资本的增广MRW模型 |
3.1.3 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阐释 |
3.2 实证研究的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3.2.1 计量模型设定 |
3.2.2 变量说明 |
3.3 实证结果分析 |
3.3.1 面板估计方法 |
3.3.2 回归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自然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在渠道研究 |
4.1 潜在渠道假设的提出 |
4.2 潜在渠道的实证检验 |
4.2.1 实证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
4.2.2 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3 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4 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自然资本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5.1 不同区域自然资本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1.2 不同区域自然资本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 |
5.2 自然资本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性的进一步检验 |
5.2.1 面板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2.2 自然资本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性进一步检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源流追溯与认知纠偏[J]. 陈婉玲,丁瑶. 现代经济探讨, 2021(06)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3]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D]. 王晓筱.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D]. 李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6]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区域均衡研究[D]. 郭雨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9)
- [7]论美国政府的区域经济开发政策(1961-1981年)[J]. 黄贤全,张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研究[D]. 唐子茜.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9]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研究[D]. 钟秀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10]自然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马兆良. 安徽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