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阳模式” “建设部南阳模式”——新世纪的曙光——可持续发展的南阳绿色城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敬博[2](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张瑞雪[3](2020)在《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尊重自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可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进程,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园林城市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善、城市绿地建设的提升,在具体落实时还有提升的空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环节,因此以生态园林城市为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及要点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园林城市评选指标及实践的完善和探索,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辨析了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而阐明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其次,本文选取了5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包括2个国外的生态宜居城市和3个国内的类型不同、生态良好的城市。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解读,概括出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途径及方法,为本文的规划提供了思路。再次,本文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规划原则及绿地系统建设要求、规划策略及具体实施路径。最后,运用研究总结的方法和策略,结合鹤壁市城市概况、现状绿地及存在的问题,对鹤壁市绿地系统进行总体布局规划和专题规划,提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将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文在生态园林城市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结合案例解读概括,对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提出了建议,更好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汪丹[4](2019)在《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在河谷川地的狭长地带,周边山体是城镇的生态屏障。城镇的高速扩张,使得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山区城镇的川地已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山体扩张,对山体构造形成很大压力,既影响到生态环境,又影响到城镇的生态安全格局,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丹凤县竹林关镇为例,对山区城镇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引导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对生态系统、居住社区、设施配套、交通组织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布局,保证城镇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生态型城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阐述此次研究的意义,列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竹林关镇的基础资料,包括位置规模、历史沿革、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介绍竹林关镇现状的建设情况,包括竹林关街村、江北新区、州河北林业示范园以及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并对竹林关镇的相关规划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竹林关镇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对生态安全存在一定危险;二是镇区生活和旅游功能混杂,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三是空间布局缺乏对生态的保护,没有体现宜居特色。第三章是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用地选择,对镇区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选取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镇区用地进行权重赋值打分,得出评价结果,据此对镇区建设用地进行选择。第四章是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首先通过对竹林关的生态容量测算,得出可搬迁的最大人口数量。然后根据现状资源在镇区进行产业建设,在老街区域,依托桃花谷景区和商业水街,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江北新区,依托五千户移民安置,发展生活服务类商业,依托传统民居和大片空地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农产品精细化加工业,在北部山坡建设万亩花海,发展生态农业;在州河北村,依托山体建设州河北林业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等。在确定社区和产业的基础上,对镇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两带三片五区,两带即丹江综合服务带和银花河滨水游憩带,三片是指江北新区的万亩花海、州河北林业示范园、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五区分别是古镇旅游及商贸区、州河北旅游综合服务区、丹水生活服务展示区、江北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及江北工业示范园区。第五章是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首先进行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营造绿色基底、连通绿色廊道、点缀绿色斑块等方式,建立“两江环抱、九廊贯穿、绿心点缀”的绿色格局。然后在五千户生态搬迁的基础上,将镇区划分为三大居住社区,即老街社区、江北社区、州河北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规模,配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老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江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州河北社区配建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然后建立起连接三大社区和各个产业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镇区外部交通以建设生命线系统为主,内部交通以构建各个片区的联系网为主,通过镇区慢行系统建设体现生态宜居。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研究结论共有三点,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指出建设用地应集中在江北新区和州河北村;二是以生态搬迁为基础,将镇区分为旅游和居住两大功能,竹林关街村和州河北村承担旅游职能,江北新区承担居住职能。三是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网状绿地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基底,建设三大社区,按规模分级配建配套设施,建设慢行系统,最终形成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本文以生态为导向,在用地选择、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以此推动竹林关城镇发展布局合理,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陕南地区同类型的城镇建设布局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陈二峰,夏华蔚[5](2018)在《大审美经济时代特色文化在南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大审美经济的发展,特色文化、审美观念与产业有了更高的契合。特色小镇是大审美经济时代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正确改革方向。南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优秀的玉文化在经济增长中起带动作用,成为南阳市建设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特色小镇,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南阳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钟学思[6](2018)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是城市根据其自身发展状况、发展需求进行的物质环境基础建设与完善过程,也是城市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物质载体与基本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实现大幅提升,城镇化发展将从以速度为主转向速度、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并逐渐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变迁。党中央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并将基础设施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实现路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发展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增强基础设施发展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2017年,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规划指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和安全运转的基本保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城镇化发展,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成果,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路径、演化机制、作用机理、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本文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演化机制、作用机理、实现路径为核心研究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厘清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演化机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及理论假设,为实现研究目标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省域、城市群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的实证检验,为实现研究目标提供具体方法;总结和归纳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城市化建设的国际经验,为实现研究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围绕导论和6个章节共计7大部分进行详细论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并采用知识图谱方法,以全景式掌握现有研究文献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研究的解释;研究表明: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但受到社会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现有基础理论解释力不足;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的定量指标、解释变量和研究方法选择、基础设施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量测算等层面具有局限性,需要深入分析和提升。第一章为相关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结构主义与新结构经济学等发展经济学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等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等制度经济学理论,归纳和总结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演化机制分析。明晰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内涵、特征和构成维度,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提升城市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演化机制,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演化格局的影响。第三章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及理论假设。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描述在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个维度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并通过数学模型论证的分析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第四章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的实证检验。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以全国26个省(区)以及中国19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以全国层面及地区层面、不同时间段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第五章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国际经验借鉴。分类梳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体或经济组织的典型实践案例,归纳具有一般意义的政策启发及措施;进而提炼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在文献综述、理论构建、实证检验、比较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及未来的深入研究展望。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演化格局形成推动作用,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由城乡协同向区域协调进行变迁。系统性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内涵概念、基本特征以及构成维度,再由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城市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可信性的角度,确定研究内容的紧迫性与可实施性,进而形成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演化机制。由此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演化格局具有影响作用。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由单一城市向城市群模式转变。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进行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协调各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以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及演化格局中的作用。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将分别直接推动(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和间接推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建设。围绕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度,探析直接推动与间接推动作用影响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的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理;并经过相关数学模型推导,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的研究假设。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均呈现正向推动作用。以全国26个省(区)以及中国19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针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基础建设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着推动作用,并且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显着提升;国家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地区性城市群等不同类型的城市群,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第四,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现代化发展程度等存在差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领域,发达国家将从注重绿色和科技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效率、提供发展援助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拓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从建立和健全投融资机制及其政策、提升和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质量以及改善和创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拓展;经济体或经济组织将从凸显和发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比较优势、稳步推进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拓展,有效提升基础设施发展质量。绿色和科技已然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无可替代的影响因素;以市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逐渐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流;结合市场需求,改善和创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一体化稳步推进,匹配相关联的投融资机构和项目管理部门,加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第五,在比较和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国际经验基础上,获取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化经验,进而为提炼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以及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和启示。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参考和启示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机制及措施;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将科技进步与创新理念纳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结合中国发展现状,创新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提升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力促实现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再均衡。第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可以有效推进新时代下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演进的实现路径。从制度顶层设计的角度,围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型与优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提质增效,以及投资制度创新、规制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等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学术思想与研究问题选题的创新。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基础设施发展)与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相结合,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理论框架,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演化机制、作用机理、实现路径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城市群理论、区域规划理论的创新发展。第二,学术观点的突破。本文研究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演化格局形成推动作用,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由城乡协同向区域协调进行变迁;围绕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度,探析直接推动(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和间接推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作用影响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的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并经过数学模型推导,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的研究假设。实证检验显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着推动作用,并且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颁布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显着提升;国家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地区性城市群等不同类型的城市群,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第三,研究方法的推进。在理论研究维度,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模型检验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充分利用Stata计量分析软件、Histcite文献计量软件以及CiteSpace和VOSviewer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分析软件等分析工具,进行绘图以及数据运算与测度等;将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等理论运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在实证研究维度,围绕全国26个省(区)以及中国19大城市群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展开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验证理论研究结果。
苗文雯[7](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达市村镇体系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城镇化和传统中的城市化概念存在很大不同,前者重视长久稳定发展的目标,将人口,环境,发展以及资源四个结合在一起,彼此互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实现城市乡村公共服务的平均化。该背景下的村镇是乡村和城市空间格局彼此融合构成的复合结构。本文的出发点为研究背景,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多学科理论,运用文献法、归纳分析法等,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理论、村镇体系相关研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读,基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分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后续的研究在这一基础上得以更有效的完成。当前,国家出台了规划中提出,不同规模的城市应该和农村社区彼此协调前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预示着城镇发展的转型。在此背景下,从国家层面系统加强村镇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颁布的政策,理论以及实际做法,对当前村镇体系规划方法,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得到一些能够有效处理村镇基本问题和可行性的方法。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体系规划方法的转型包含四方面:由单目标规划向综合目标规划,公众参与规划过程,规划问题与规划目标双重导向,规划研究与技术相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转型从县域村镇体系发展规划、县域村镇体系建设规划、县域村镇体系实施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成果体系这四方面的转型。本文以安达市村镇体系规划为例阐述了在这种转型时期下村镇体系规划应如何实现,包括通过问题研究针对安达市村镇体系布局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确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制订安达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包括总体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城镇化发展目标、新农村建设目标等。规划注重在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指导,安达村镇体系重点培育中心镇,积极发展集镇和中心村,提高小城镇聚集能力和建设水准,构成以城带镇、以镇代村、层层推动、综合发展的城乡发展布局,从而实现安达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赵永宏[8](2017)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以其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出现,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会经过一个产生、发展、壮大和衰退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建国后至今几十年的采掘,已经有很多资源型城市走过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资源接近枯竭,处于衰落阶段。储量仍较丰富的资源型城市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在当今出现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发展势头普遍低于一般的城市。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实现下一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需要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是全社会的任务,也对资源型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体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要实现转型发展,赶上或超过其它地区,资源型城市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要克服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发展水平低等共性的问题,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转变观念,在比较优势选择上改变依赖以外生的自然禀赋为主的优势为以创新为主的内生优势,要着力培养新的产业,依托产业集聚的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依赖外生比较优势的观念并非完全抛弃已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一方面要在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升级,发展行业内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要在原有资金、技术和科技积累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主导型产业,利用内生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或者是发挥外生条件,引进与原有比较优势关联度不大的新的行业和产业。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实际,对资源型企业平煤神马集团的经济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平煤神马集团应该以绿色低碳和创新为主,一方面将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发展高端资源性产品,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积极转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方法上,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结合企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通常,钻石模型的使用范围被界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大系统内,在这个范围内分析国家的竞争力或者是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这里考虑到企业集团,尤其是资源型企业的特点,试图将资源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使用钻石模型建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GEM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基于资源型企业系统的完整性,同样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考察对象,结合GEM模型所要求的外界因素,运用该原理分析企业集团如何来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源自于所在的资源型城市,必然有为所在的城市承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资源型企业在规划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下属企业时,首先要考虑将这些企业落户在当地,而不是投资于其它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回馈原生地,解决大量从事采掘业的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促进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地方政府责无旁贷。查阅平顶山市1982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市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寻求上级政策支持、为企业筹资融资和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除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外,还来自于利益驱使,多层级的政府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博弈关系。资源型城市既有上级政府的约束和指导,也有下级政府的抗争和接受,还有同级政府之间发展经济的相互竞争。多层次的博弈关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要以寻求上级政府的支持为主,必要时要和上级政府进行抗争,同时还要取得下级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便于政策的贯彻实施。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最佳的结果是采取合作的态度,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要寻求在与同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竞争中胜出。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有一定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平顶山市,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是“投资”,经济增长结构中“消费”难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出口”所占的份额相对更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平顶山市下一步经济增长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着重“补短板”,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产业集聚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可行道路之一,在产业集聚区促生产业的聚集,发挥集聚效应,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鉴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规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上和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产业的单一化、低端化和负外部效应,要注重产业的互补性、已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利用的高效性,以“多核共生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数理模型的推断和论证,通过充分的相关理论支持,论述了“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结合实际,谋划全局,长期坚持。资源依然丰富的资源型城市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其自然禀赋的潜能,将这一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要未雨绸缪,为经济转型做好积极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准备,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要立即着手新兴产业的培育。无论资源优势存在与否,资源型城市都要转变观念,以发展内生优势为努力方向,深化改革,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以建立“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实现向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转型。
时二鹏[9](2016)在《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空间形态是城镇内在发展的外向表现形式,它承载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其演变历程也记录着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担当和价值追求。小城镇空间发展因时因地而呈现阶段化特征与区域性差异。豫南地区因其欠发达的发展水平、农业产区的功能定位、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人口增长与粮食增产的矛盾、历史上的四战之地和人口迁徙通道等特殊背景,在城镇发展和空间形态演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表现出自身的时空特征。对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有利于发现城镇空间与功能演变问题、研判城镇未来空间发展方向、提升城镇空间发展效率,对处于相对落后水平的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大多具有建设上的高密度性、功能上的高混合性,和要素的集聚性、布局的紧凑性,以及空间发展的高密封性等基本特征。城镇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交通空间、居住空间和工业空间等各主要构成要素演变体现出多元化与时代性特征。目前来看,豫南地区小城镇内部空间发展大多存在重“数量”而轻“质量”的空间扩展无序、重“外表”而轻“内在”的空间表达夸张、重“复制”而轻“特色”的空间形式单调、重“指令”而轻“需求”的空间功能失衡等问题。而从外部空间形态来看,建国以来豫南地区小城镇整体上经历了点(带)状形成阶段、带状延伸阶段、网状发展阶段和内部填充阶段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影响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发展、社会需求、心理惯性、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以及政策法规、科技进步和城镇规划引导等。通过对豫南地区小城镇类型及其空间形态发展进行对应性研究,可将其分为综合型小城镇多区域集聚面状空间形态、工贸型小城镇单心辐射点状空间形态、商贸型小城镇多心集聚网状空间形态、旅游型小城镇双核联动带状空间形态和农业型小城镇单心沿轴指状空间形态等几大特征类型。通过深入研究还可以发现,在这些小城镇分类空间发展中,聚落空间从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发展空间选择从镇区为主转向多元发展,区域空间联系从孤立发展转向相互合作,空间要素变化从简明单一转向丰富多样。总体上,城镇功能空间演变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化与现代化更迭的发展趋势。根据前述研究基础,本文还提出了通过分类引导实现空间差异化发展、通过集中集约发展实现空间生产效率提升,和通过城镇生态关系优化保障城镇空间发展安全的空间形态发展策略。
周金晶[10](2015)在《政策系统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四大问题:作用之惑、途径之缺、角色之变、调整之频。这些问题揭示出,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众多政策系统的配套实施,规划实施的成效受到其它政策系统的作用影响。那么,这样的一系列城市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又是如何产生影响作用的?其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些影响?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取了“理论支撑——实证分析——规律总结”的研究路径和内容体系,通过构建政策系统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作用的解释性框架,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实证案例,先后分析了行政区划、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和民生政策这五类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试图揭示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政策与规划之间作用影响的—系列规律总结。“理论支撑”是基于政策与规划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辨析:一方面是通过梳理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等领域的研究,寻找本次研究的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另一方面是借鉴管理学中的政策实施过程理论、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构建政策系统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作用的“一五五三”解释性框架—一即“一个维度、五类政策、五个领域、三类分析”。“实证分析”是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案例审视为基础,从政策系统的五类基本影响政策——行政区划、土地、财政、产业、民生政策出发,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各主要管控领域,根据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先后就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机理、绩效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规律总结”是以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为基础,对政策系统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的规律进行系统性的总结。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城市规划在其实施过程中受到众多政策的作用影响,每一类政策作用影响的机理、绩效和成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需要规划与众多政策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从政策视角出发的规划实施研究思路,丰富了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的实证研究,为今后我国各类城市的规划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二、“南阳模式” “建设部南阳模式”——新世纪的曙光——可持续发展的南阳绿色城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阳模式” “建设部南阳模式”——新世纪的曙光——可持续发展的南阳绿色城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
1.1.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存在提升空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地系统规划 |
2.1.2 生态园林城市 |
2.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 |
2.2 相关城市建设理论 |
2.2.1 田园城市 |
2.2.2 生态城市 |
2.2.3 园林城市 |
2.2.4 公园城市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生态园林城市研究 |
2.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2.3.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
2.4 小结 |
3 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3.1 “花园中的城市”——新加坡 |
3.1.1 城市概况 |
3.1.2 规划特点 |
3.1.3 借鉴意义 |
3.2 “绿色之都”——哥本哈根 |
3.2.1 城市概况 |
3.2.2 规划特点 |
3.2.3 借鉴意义 |
3.3 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 |
3.3.1 城市概况 |
3.3.2 规划特点 |
3.3.3 借鉴意义 |
3.4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 |
3.4.1 城市概况 |
3.4.2 规划特点 |
3.4.3 借鉴意义 |
3.5 常德市绿地系统规划 |
3.5.1 城市概况 |
3.5.2 规划特点 |
3.5.3 借鉴意义 |
3.6 小结 |
4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4.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 |
4.2 规划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生态优先原则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4.2.4 全域统筹原则 |
4.2.5 系统性原则 |
4.2.6 适地适树原则 |
4.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要求 |
4.4 规划策略 |
4.4.1 构建生态网络,统筹全域绿地体系 |
4.4.2 整合特色要素,布局城市绿地结构 |
4.4.3 拓展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
4.4.4 推动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功能 |
4.5 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
4.5.1 绿地建设 |
4.5.2 树种规划 |
4.5.3 水系规划 |
4.5.4 生物多样性规划 |
4.5.5 绿道规划 |
4.5.6 公园设计 |
5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以鹤壁市为例 |
5.1 鹤壁市问题梳理 |
5.2 鹤壁市概况分析 |
5.2.1 区位条件 |
5.2.2 文化底蕴 |
5.2.3 自然资源 |
5.2.4 道路交通 |
5.2.5 社会经济发展 |
5.3 鹤壁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
5.3.1 行政街区分布 |
5.3.2 城市用地现状 |
5.3.3 用地适宜性分析 |
5.4 相关规划衔接 |
5.5 鹤壁市绿地系统现状 |
5.5.1 城市绿地现状 |
5.5.2 城市绿地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3 绿地系统指标分析 |
5.5.4 绿地建设的SWOT分析 |
5.6 规划目标与依据 |
5.6.1 规划目标 |
5.6.2 规划依据 |
5.7 规划原则与策略 |
5.7.1 规划原则 |
5.7.2 规划策略 |
5.8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规划 |
5.8.1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
5.8.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5.8.3 公园绿地规划 |
5.8.4 防护绿地规划 |
5.8.5 广场用地规划 |
5.8.6 附属绿地规划 |
5.8.7 区域绿地规划 |
5.8.8 小结 |
5.9 鹤壁市绿地系统专题规划及实施保障 |
5.9.1 树种规划 |
5.9.2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
5.9.3 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
5.9.4 水系规划 |
5.9.5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5.9.6 生物多样性规划 |
5.9.7 绿道系统规划 |
5.9.8 游园提升规划 |
5.9.9 规划实施保障 |
5.9.10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理论层面 |
6.1.2 实践层面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4)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学术热点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述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学术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镇空间发展现状解析 |
2.1 背景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历史沿革 |
2.1.3 人文资源 |
2.1.4 社会经济 |
2.1.5 地形地貌 |
2.2 .城镇发展空间特征剖析 |
2.2.1 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
2.2.2 建设用地比例失衡 |
2.2.3 基础设施严重欠缺 |
2.2.4 公共绿地量少质差 |
2.3 城镇建设现状问题梳理 |
2.3.1 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威胁 |
2.3.2 功能产业发展亟待整合 |
2.3.3 空间布局缺乏生态引导 |
2.4 相关规划解读 |
2.4.1 陕西省层面 |
2.4.2 商洛市层面 |
2.4.3 丹凤县层面 |
2.4.4 竹林关层面 |
2.4.5 各版规划评析 |
2.5 城镇空间布局生态视角切入 |
2.6 小结 |
3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用地选择 |
3.1 用地选择方法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方法及步骤 |
3.2.2 选择评价因子 |
3.2.3 构建结构矩阵 |
3.2.4 确定目标权重 |
3.3 评价结果 |
3.3.1 评价得分 |
3.3.2 用地选择 |
3.4 小结 |
4 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 |
4.1 功能需求解读 |
4.1.1 容量测算 |
4.1.2 需求解读 |
4.2 产业谱系构建 |
4.2.1 目标及原则 |
4.2.2 产业发展策略 |
4.2.3 产业体系构建 |
4.3 城镇功能分区 |
4.3.1 基于生态搬迁的安置区 |
4.3.2 基于安置就业的工业区 |
4.3.3 基于品质提升的居住区 |
4.3.4 基于旅游商贸的商业区 |
4.3.5 基于旅游配套的服务区 |
4.4 小结 |
5 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 |
5.1 布局策略 |
5.2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的绿地系统规划 |
5.2.1 营造绿色基底 |
5.2.2 连通绿色廊道 |
5.2.3 点缀绿色斑块 |
5.2.4 绿地系统构建 |
5.3 以移民搬迁为基础的居住社区建设 |
5.3.1 依托搬迁安置 |
5.3.2 聚集零散居民 |
5.3.3 逐步迁出置换 |
5.4 以生活圈为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 |
5.4.1 构建层级生活圈 |
5.4.2 补足公益性设施 |
5.4.3 增加基础配套设施 |
5.5 以宜居慢行为目的的道路交通组织 |
5.5.1 疏散外围交通 |
5.5.2 贯通内部路网 |
5.5.3 构建慢行系统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预期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5)大审美经济时代特色文化在南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审美经济时代特色文化的社会属性 |
二、镇平石佛寺玉文化在南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
(一) 文化社会关系 |
(二) 文化经济关系 |
(三) 文化权力关系 |
三、特色文化作用于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
四、今后南阳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
(一) 大力发展审美经济, 弥补内陆城镇的先天不足 |
(二)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 着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
(三) 实施中心城区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特色小镇 |
(6)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问题研究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
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问题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理论 |
一、结构主义的发展观和资本积累理论 |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发展观和资本积累理论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
二、内生增长理论 |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城镇化及公共服务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交易费用理论 |
四、公共选择理论 |
五、规制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演化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内涵、特征与构成维度 |
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内涵 |
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特征 |
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构成维度 |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
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演化格局的影响 |
一、多维度视角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演化变迁 |
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及演化格局的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及理论假设 |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动力机制 |
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动力机制的构成维度 |
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作用机理 |
一、作用机理理论框架构建维度依据 |
二、作用机理理论框架构建 |
三、理论框架的解释 |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的数学推导与理论假设 |
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镇化建设关系 |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关系 |
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城市部门经济增长关系 |
第四章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中国省域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实证研究的设计 |
二、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实证研究的设计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经验与借鉴 |
一、美国基础设施重建计划 |
二、英国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方案 |
三、日本“高质量基础设施和创新型基础设施”计划 |
四、韩国“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经验与借鉴 |
一、巴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
二、南非基础设施项目一揽子计划 |
三、南非约翰内斯堡发行绿色市政债券 |
四、印度实施“十二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第三节 经济体或经济组织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对地区城市化影响的经验与借鉴 |
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 |
二、亚洲开发银行支持大湄公河次区域(GMS)项目 |
三、南美洲实施共建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IIRSA) |
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 |
第四节 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经验总结及其启示 |
一、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经验总结 |
二、国外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
二、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
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达市村镇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村镇体系 |
2.1.2 村镇体系规划 |
2.1.3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意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空间开发理论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2.3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
2.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镇体系规划新思维 |
2.4.1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村镇体系建设的要求 |
2.4.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体系规划方法的转型 |
2.4.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转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达市村镇体系现状问题解读 |
3.1 安达市村镇体系布局现状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村镇等级规模现状 |
3.1.3 村镇体系职能结构现状 |
3.1.4 村镇体系空间分布现状 |
3.2 安达村镇体系发展与布局存在的问题 |
3.2.1 村镇建设落后水平低 |
3.2.2 村镇建设用地浪费严重 |
3.2.3 农村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
3.2.4 村镇等级规模差异明显 |
3.2.5 村镇基本职能较为单一 |
3.3 安达村镇体系建设的平台优势 |
3.3.1 村镇体系规划的必要性 |
3.3.2 村镇体系规划的统筹机制 |
3.3.3 规划对安达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达市村镇体系规划对策 |
4.1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及战略 |
4.1.1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目标 |
4.1.2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4.2 城乡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
4.2.1 产业发展目标 |
4.2.2 产业空间布局 |
4.2.3 产业空间结构规划 |
4.3 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战略 |
4.3.1 人口与城镇水平预测 |
4.3.2 城镇化发展战略 |
4.4 村镇体系布局规划 |
4.4.1 村镇体系布局调整规划 |
4.4.2 村镇层次等级规划 |
4.4.3 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
4.4.4 村镇职能分工规划 |
4.4.5 村镇空间结构规划 |
4.5 村镇体系专项规划 |
4.5.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4.5.2 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服务规划 |
4.5.3 村镇景观风貌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文章结构和观点 |
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聚集理论 |
一、产业聚集理论历史沿革 |
二、产业聚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的关系 |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聚集高度相关 |
二、产业聚集是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
二、如何发挥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资源诅咒与比较优势陷阱 |
一、资源诅咒 |
二、比较优势陷阱 |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一、产业集聚的原因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二、产业集聚发展过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
一、动力机制 |
二、产业集聚的升级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顶山市支柱企业平煤神马集团及其经济转型 |
第一节 企业集团 |
一、企业集团的出现及其问题 |
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
第二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基本状况 |
一、平煤神马集团的组建 |
二、以煤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
三、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
第三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转型 |
一、持续深化改革 |
二、承担经济与社会责任 |
三、以科学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 |
一、政府的一般职能 |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
第二节 政府间的博弈 |
一、博弈理论 |
二、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三、同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措施 |
一、摆脱资源依赖是发展的新起点 |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 |
三、平顶山经济增长的成就及原因 |
第四节 政府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型 |
一、理性认识经济的现状 |
二、推动经济转型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核心带动机制 |
一、产业集聚由重要的核心起聚集作用 |
二、多核形成的机制 |
三、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模式的支持理论 |
第二节 平顶山产业的多核布局 |
一、国家主导的产业布局 |
二、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平顶山的产业集聚区 |
一、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情况 |
二、平顶山煤炭产业集聚区衰落的案例 |
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含译着) |
二、中文期刊文章 |
三、政府文件 |
四、英文资料 |
附录 区域产业中心形成与区域产业转型的模型推导 |
图表索引 |
一、表 |
二、图 |
致谢 |
(9)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有关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 |
2.2 有关河南小城镇及其空间形态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
3.1 豫南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况与发展概况 |
3.2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差异化的背景研究 |
3.3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要素构成情况与问题分析 |
3.4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阶段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与类型分化 |
4.1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关联影响因素 |
4.2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类型分化 |
4.3 本章小结 |
5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趋势与发展策略 |
5.1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趋势 |
5.2 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结果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2 30个调研镇抽样方法与信息 |
附录3 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调查问卷 |
附录4 小城镇空间发展基本信息登记表 |
附录5 调研及访谈照片 |
(10)政策系统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作用之惑:城市规划在实施建设中的作用有多大? |
1.1.2 路径之缺:城市规划靠什么促使各类主体按规划实施? |
1.1.3 角色之变:在编制阶段所体现出的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性,在实施阶段怎么体现? |
1.1.4 调整之频:城市规划频繁调整,除规划编制的原因外,如何认识来自规划实施方面的原因? |
1.2 实证对象简介 |
1.2.1 杭州城市简况 |
1.2.2 杭州城市规划编制简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小结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有关政策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
2.1.1 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2 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
2.2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研究 |
2.2.1 什么是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实施的内涵理解 |
2.2.2 什么影响了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机制研究 |
2.2.3 规划实施怎样更有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改进措施研究 |
2.3 既有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2.4 小结 |
3 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借鉴 |
3.1 借鉴一:政策分析理论 |
3.1.1 政策形式 |
3.1.2 政策系统 |
3.1.3 政策执行 |
3.1.4 政策冲突 |
3.2 借鉴二:交易成本理论 |
3.2.1 交易成本的基本内涵 |
3.2.2 政策与规划实施的交易成本界定 |
3.2.3 产生规划实施交易成本的成因 |
3.2.4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3.2.5 交易成本的补充理论:委托代理 |
3.3 解释性框架——政策与规划作用关系 |
3.3.1 研究维度——一个有效执行的杭州城市政策系统 |
3.3.2 政策对象——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五类政策 |
3.3.3 规划领域——与政策系统相关联的五个规划实施领域 |
3.3.4 研究切入点——政策影响的三类特征性分析:机理、绩效与成因 |
3.3.5 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解释性框架——“一个维度、五类政策、五个领域、三类分析” |
3.4 小结 |
4 行政区划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4.1 行政区划理解 |
4.1.1 行政管理体制内涵 |
4.1.2 杭州行政区划在城市规划管理上的制度安排 |
4.2 与行政区划有关的规划实施例证——空间形态与用地增长分析 |
4.2.1 杭州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
4.2.2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分布 |
4.3 行政区划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4.3.1 机理分析——“委托代理”的多环节运用 |
4.3.2 绩效分析——“集权”与“放权”的差异化直接效应 |
4.3.3 成因分析——基于纵向的交易成本变动 |
4.4 小结 |
5 土地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5.1 土地政策理解 |
5.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5.1.2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
5.2 与土地政策有关的规划实施例证——城市用地规模实施 |
5.2.1 城市用地规模“总量”实施 |
5.2.2 城市用地规模“增量”实施 |
5.3 土地政策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5.3.1 机理分析(How?)——“规划”+“计划”的管控组合 |
5.3.2 绩效分析(What?)——“直接”+“消极”的影响效应 |
5.3.3 成因分析(Why?)——基于横向的交易成本对比 |
5.4 小结 |
6 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6.1 财政政策理解 |
6.2 宏观层面的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 |
6.2.1 “土地财政”政策的影响——以杭州主城区住宅开发、调整及开发强度为例 |
6.2.2 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政策的影响——以杭州工业用地实施为例 |
6.3 微观层面的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 |
6.3.1 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微观财政政策理解 |
6.3.2 微观财政政策对杭州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以钱江新城规划实施为例 |
6.4 财政政策影响的综合分析 |
6.4.1 机理分析(How?)——“动力”的激励+“行为”的保障 |
6.4.2 绩效分析(What?)——方向与程度的多种可能性 |
6.4.3 成因分析(Why?)——基于横向的交易成本对比 |
6.5 小结 |
7 产业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7.1 产业政策理解 |
7.1.1 近十年来杭州市产业政策演变 |
7.1.2 杭州市产业政策特征 |
7.2 产业政策影响规划实施例证——义蓬组团实施分析 |
7.2.1 杭州市义蓬组团产业布局政策理解 |
7.2.2 义蓬组团的规划实施分析 |
7.2.3 义蓬组团产业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
7.3 产业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的综合分析 |
7.3.1 机理分析(How?)——“规划”+“项目”的管控组合 |
7.3.2 绩效分析(What?)——取决于政策耦合的直接效应 |
7.3.3 成因分析(Why?)——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讨论 |
7.4 小结 |
8 民生政策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 |
8.1 民生政策理解 |
8.1.1 民生政策的内涵 |
8.1.2 杭州民生政策理解 |
8.1.3 与城市规划实施相关的民生政策 |
8.2 教育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以上城区教育设施为例 |
8.2.1 杭州教育政策理解 |
8.2.2 教育政策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
8.3 交通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以轨道交通为例 |
8.3.1 杭州轨道交通布局政策理解 |
8.3.2 轨道交通政策对杭州城市总规实施的影响 |
8.4 民生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的综合分析 |
8.4.1 机理分析(How?)——“规划”+“建设”+“使用”的管控组合 |
8.4.2 绩效分析(What?)——取决于政策耦合的直接效应 |
8.4.3 成因分析(Why?)——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讨论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性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四、“南阳模式” “建设部南阳模式”——新世纪的曙光——可持续发展的南阳绿色城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3]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 张瑞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汪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大审美经济时代特色文化在南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镇平石佛寺玉文化为例[J]. 陈二峰,夏华蔚.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06)
- [6]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D]. 钟学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7]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达市村镇体系规划研究[D]. 苗文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赵永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豫南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发展策略研究[D]. 时二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10]政策系统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研究[D]. 周金晶. 浙江大学, 2015(08)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