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系统地球化学-Ⅰ:油组划分、油源对比及混源油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聪,龙祖烈,熊永强,朱俊章,翟普强,郑仰帝[1](2022)在《白云凹陷烃源岩分布与油气源差异性分析》文中提出针对白云凹陷烃源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争议大,主力烃源岩及成藏贡献不明,不同区带油气分布差异性极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该区文昌及恩平期沉降速率分析,结合已钻井油-气-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不同母质类型源岩黄金管高温高压生成天然气模拟实验产物特征,认为白云凹陷发育半深湖、浅湖及海相/海侵3类烃源岩,白云主洼及白云西洼的洼陷区(沉降速率>200 m/Ma)可能发育规模性半深湖-深湖相源岩,斜坡-隆起区低沉降速率区(<200 m/Ma)文昌组及恩平组发育浅湖相源岩;白云主洼东部恩平组晚期发育海相/海侵泥岩。文昌组浅湖-半深湖相源岩为该区主力气源岩,而斜坡带中-低沉降速率区文昌组及恩平组浅湖相源岩为主力油源岩,海相/海侵源岩未见成藏贡献,呈现"二源供烃"格局。另外,根据烃源岩生排烃史、断裂体系发育等成藏要素及天然气生烃动力学建模,探讨了白云凹陷中浅层及洼陷内中深层气源及成藏特征差异性;认为隆起区已发现的中浅层气藏隶属于凝析油伴生气含气系统,为干酪根裂解气成藏;洼陷内深层气藏隶属于油裂解气含气系统,为洼陷内因缺乏油源断裂沟通疏导未经排出的原油裂解生气,为超压驱动、致密层阻隔的油裂解气成藏。
熊万林,龙祖烈,朱俊章,杨兴业,丰勇[2](2021)在《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及混源比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江凹陷为珠江口盆地近两年来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新区。采用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全油气相色谱法混源油定量配比实验相结合,对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已获得混源油藏的混源比例进行了测算。阳江凹陷发生两期原油充注,充注时间分别为12.0~7.5 Ma和6.5~0 Ma。第一期原油来源于恩平20洼始新统文昌组文三段中浅湖相烃源岩,主要在中新统珠江组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原油来源于文一段和文二段中深湖相烃源岩,在中新统珠江组—韩江组储层中均有成藏。通过混源油定量配比实验建立混源比例测算模板,计算结果表明,B20-1、B20-2油田韩江组油藏均为第二期充注,B20-1油田珠江组油藏第一期和第二期充注量占比分别为39%和61%。关键成藏时期断裂活动强度、圈闭发育层段及有效烃源岩三者耦合关系共同控制着圈闭富集程度。
史玉玲,张向涛,朱俊章,龙祖烈,贾兆扬,张小龙[3](2020)在《珠一坳陷近源及远源油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统计与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文中研究表明以珠一坳陷烃源岩(文昌组)的上覆直接盖层(恩平组)岩性组合、T70界面油源断层断距及已发现油气在断-坳构造层间分配占比等三者之间的地质统计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该地区近源与远源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穿越烃源岩上覆直接盖层运移的地质模型,开展了不同砂地比与断层断距组合条件下的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统计分析表明,文昌组烃源岩的上覆直接盖层恩平组的岩性组合与断裂发育特征控制了油气在断陷期构造层(近源)及拗陷期构造层(远源)的富集程度,当恩平组砂地比低于35%时,油气主要在T70界面之下地层中聚集;当恩平组砂地比高于35%、油源断层断距在100 m以上时,有利于油气在T70界面之上地层中聚集。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地层砂地比越高、断距越大,油气越容易穿越盖层向上运移;盖层内的油气运聚主要受控于断层断距与地层砂地比,砂地比为30%~50%时有利于油气在盖层内运聚。建议结合烃源岩生烃史模拟分析开展洼陷内烃源岩上覆直接盖层的岩性组合与断裂发育程度的时空匹配关系评价,更好地为该地区准确预测主力油气成藏组合及有利勘探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张向涛,朱俊章,熊万林,秦成岗,杜家元,孔祥星,张林晔[4](2020)在《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判识》文中研究表明在三级层序格架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纵向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优选出T/C30藿烷、Ts/Tm及C304-甲基甾烷/C29甾烷等参数作为原油族群划分和油源对比的主要指标,厘清了该洼陷区已发现原油的来源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以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极低丰度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和Ts与Tm相对含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第1类原油来自文四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以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明显检出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和Ts与Tm相对含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第2类原油来自文三段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以较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和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以及Ts较Tm显着优势为主要特征的第3类原油来自沉积环境相对偏氧化的文二段烃源岩。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中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相对含量很可能受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的双重控制,上、下文昌组烃源岩中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丰度变化可能与陆源区龙脑香科植物的逐步繁盛有关,较高丰度双杜松烷T构型化合物与高丰度C304-甲基甾烷的共存反映了在以低等水生生物来源有机质为主的宏观背景下具有一定丰度陆源树脂类有机质的输入。
熊万林,朱俊章,杨兴业,龙祖烈,翟普强,郑仰帝,秦成岗[5](2020)在《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提出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但各构造贫富差距较大,区域成藏认识不明。通过对区内油、气、岩样品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所发现的原油可划分为4种类型,主要来源于恩平17洼文昌组半深—深湖和浅湖—半深湖相两类优质烃源岩,烃类气体为混合有机质生成的原油伴生气,CO2气体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气。研究区油气充注表现为"两期油、两期CO2、一期烃类气"充注特征,两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为13.8~7.7 Ma和4.9~0 Ma,且早期原油充注比率沿运移方向逐渐增加,两期CO2充注时间分别为11.6~6.1 Ma和0.3~0 Ma,一期烃类气充注时间为4.9~0 Ma,其中第一期CO2对第一期原油形成的油藏驱替作用明显;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表现为"南北洼双源供烃、两期油充注、断脊联控、CO2驱替、烃类气改造油藏"的特征。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未来油气勘探提供成藏过程定量研究的参考依据。
陈晓艳,郝芳,邹华耀,郭柳汐[6](2020)在《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油源对比及有效烃源岩成藏贡献》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研究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的原油来源及烃源岩的成藏贡献,根据原油和烃源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数据以及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潜山原油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其与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并通过地质条件分析解释了混源成藏的原因,最终确定了混源油的混源比例。C29甾烷20S/(20S+20R)参数反映任丘潜山油藏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Pr/Ph、G/H、S/H、C19/C23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任丘潜山油藏存在3种类型原油,分别为A类、B类和C类。3类原油生物标志物参数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空间分布亦存在一定规律性。A类为马西洼槽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单一来源的原油,主要分布于任丘潜山北部偏东地区的奥陶系储层中。B类和C类原油为任西洼槽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段下亚段)和马西洼槽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混合来源的原油,其中B类原油中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占比为60%~70%,其次为来自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主要分布于任丘潜山北部偏西地区的元古界雾迷山组和寒武系府君山组储层中。C类原油则以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贡献为主,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原油占比较低,为30%~40%,集中分布于任丘潜山油藏南部地区的元古界雾迷山组储层中。整体上,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对任丘潜山油藏原油的贡献北低南高,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则为北高南低。
付健[7](2019)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生烃机制及原油成因研究》文中提出白云凹陷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II凹陷内部,是盆地深水区天然气勘探的主力区带。近年来,一系列油藏的发现打破了白云凹陷以找气为主的传统观念。尽管前人针对白云凹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白云凹陷含油气系统的认识仍然有限。本研究主要针对白云凹陷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对于白云凹陷这种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在缺少样品情况下,实现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准确且高效地评价。本研究基于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建立了一种利用电阻率求取总有机碳含量的测井评价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导电岩石骨架、导电的泥质、有机组分(干酪根和油气)和孔隙水四个组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测TOC与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14%。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模型与经典的△log R法和神经网络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考虑了岩性变化对岩石测井响应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的TOC评价模型不仅适用于岩性稳定的大段泥岩段,还适用于岩性变化较大的砂泥岩剖面。其次,通过对白云凹陷原油及烃源岩开展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热演化研究等,明确了白云凹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生烃机制等,厘清了白云凹陷不同区域原油的来源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白云凹陷典型油藏的成藏特征进行了讨论。根据白云凹陷烃源岩沉积演化过程可以将其分为文昌组的浅湖相泥岩,恩平组湖相泥岩和三角洲/煤系泥岩,以及珠海组陆棚泥岩和海相三角洲泥岩等五种类型。其中文昌和恩平组的烃源岩是白云凹陷油气的主力烃源岩。白云凹陷原油则可划分为三个族群,其中族群I原油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构造带,其来源主要为恩平组的煤系烃源岩。族群II原油主要分布在白云东区到白云东北部,其母源为文昌/恩平组的浅湖/三角洲泥岩。本次研究在白云西南发现了一个新的湖相油族群,证实了白云凹陷的湖相油的勘探潜力。有机质生烃机制研究显示,地温背景和有机质类型是控制白云凹陷有机质生烃的主控因素。其中白云主洼主要受高地温梯度背景控制,这导致其生油窗整体提前,且油窗范较低地温情况被压缩。而西洼和东洼则受低地温背景控制,相应的生油期也被拉伸。其中白云东区原油成藏过程存在两种模式,在W3-2构造至H29A构造带的“上气下油”的分布模式主要受蒸发分馏作用控制,而W3-1构造则是以高成熟原油在高角度断裂控制下的运移分馏作用形成的油气藏。白云西南珠海组地层是湖相油的有利勘探区,而主洼内部更有利于凝析气藏的聚集。
卢晓林,石宁,李美俊,张忠涛,付健,陈聪,赖洪飞,代金慧[8](2019)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中双杜松烷(W和T)含量丰富。基于35个原油样品系统的色谱—质谱(GC-MS)分析,对白云凹陷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相对含量分布明显呈现"北高东低"的特点。双杜松烷相对含量在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基本不随成熟度变化,也不受气洗作用的影响,而主要受油气来源的控制。双杜松烷相对含量与姥鲛烷/植烷(Pr/Ph)及三环萜烷(C19TT+C20TT)/C23TT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偏氧化及高陆源输入的环境有利于双杜松烷的富集。双杜松烷相对含量是指示生源、沉积环境及油源分析的良好指标。此外,双杜松烷T/W比值是有效的成熟度参数,适用于低—中等成熟度的原油和有机质。
张韩静[9](2019)在《多期油气成藏油源贡献度定量表征 ——以东营、渤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混源油比例定量分析对于判识不同成藏期的油源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一种快捷确定混源油贡献度的方法,本文采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和碳同位素对混合原油贡献度进行了定量表征。以东营、渤南地区为例,通过γ蜡烷/C30霍烷、Ts/(Tm+Ts)、Ts/Tm及C2920S/(20S+20R)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沙三、沙四段原油进行了的原油组群划分与油源对比,并对原油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限定。在东营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王69-1、王斜583和王斜731井原油分别作为端元1(沙三型成熟原油)、端元2(沙四型成熟原油)和端元3(沙四型低熟原油)。在验证端元组分可靠性的基础上,对端元油按照质量分数进行了配比实验,对配比后的原油进行了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原油族组分以及碳同位素分析,系统分析了两端元混合原油的荧光光谱参数、红外光谱参数、碳同位素与端元油混入比例的关系,以及三端元混合后荧光光谱参数与端元组分的关系。在渤南地区通过选择早期和晚期包裹体作为端元原油组分,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建立了混源油贡献度的计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荧光光谱法:配比混源油继承了端元油“三峰型”的荧光光谱谱形特征,混源油荧光颜色明显不同,通过荧光颜色定量系数(CIE-X、CIE-Y)分析可知,在CIE色度图上表现为近线性渐变的荧光特征。随着高成熟度原油混入量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荧光颜色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原油混合使荧光光谱参数发生了变化,荧光光谱参数(QF-535、主峰强度、红绿商、黄绿商)与混合比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沙三成熟油、沙四成熟油、沙四低熟油中任何两两混源,都可以借助荧光参数QF-535、主峰强度、红绿商、黄绿商进行混源比例的确定;沙三成熟油、沙四成熟油和沙四低熟油三端元混合时,利用主峰强度与QF-535建立了三角图。渤南地区通过大量的包裹体以及荧光光谱分析,利用荧光参数QF-535与主峰强度建立了早期与晚期原油混合比例定量计算关系式。(2)红外光谱法:在按质量比例混合后的混源油红外光谱谱图中,沙三成熟油与沙四低熟油、沙四型成熟油与沙四型低熟油的谱形相差相对比较大,沙三型成熟油与沙四型成熟油的红外光谱谱图基本相似。由于采用的红外光谱参数能够反映原油的氧化程度以及正构烷烃碳原子数等,所以对于同源不同成熟度以及异源不同成熟度的原油采用红外光谱表征比较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沙三成熟原油与沙四低熟原油混合时,采用CH2a/CH3a峰面积比值、∑CH2/∑CH3峰面积比值以及(A(∑CH2)/A(∑CH3)+0.1)/0.27红外参数可以进行混源油贡献度识别;沙四型成熟原油与低熟原油混合时,可采用S=O的砜类峰强、芳香族化合物C=C和亚甲基C-C的总峰面积以及CH2a/CH3a峰强比等红外参数进行混源油贡献度计算。(3)族组分及全油碳同位素特征:沙四型成熟原油与沙四型低熟原油混合时,芳烃碳同位素特征可用于定量计算混源贡献度;沙三型成熟原油与沙四型低熟原油混合时,芳香烃、非烃、沥青质、全油碳同位素特征可用于定量计算混源贡献度;沙三型成熟原油与沙四型成熟原油混合时,非烃、沥青质、全油碳同位素可用于定量计算混源贡献度。
郑铎[10](2019)在《准南博格达山周缘二叠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文中提出虽然近年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获得一定的突破,研究成果取得长足进展,但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尽管前人对博格达地区烃源岩分布和评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研究区烃源岩发育特征、地球化学及其生烃潜力、成熟度及演化特征、油气源对比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落实。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东缘博格达山周边二叠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方面的分析,对研究区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烃源岩与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等地化特征的分析对比,讨论了研究区二叠系不同层段烃源岩的油源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二叠系优质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层段。研究结果表明,准东博格达山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红雁池组、井井子沟组和梧桐沟组烃源岩分布比较有限,其中红雁池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地区,井井子沟组和梧桐沟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达坂城附近、北部木垒地区和奇1井附近地区。二叠系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最高的是芦草沟组TOC平均可达到3.1%,红雁池组次之TOC平均值达到2.2%,其余层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均较低。研究区二叠系烃源岩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具有明显的倾油性,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烃源岩中有机显微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别。研究区不同区域二叠系烃源岩成熟度差别较大,从低成熟到高成熟均有分布Ro主要分布在0.60%~1.00%,其中南部地区柴窝堡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成熟度较高个别样品Ro在1.60%以上;北部地区除木参凹陷埋藏较浅,二叠系烃源岩成熟度较低外,其他区域成熟度中等;西部地区二叠系烃源岩成熟度较低(样品主要来源于野外剖面)。油源对比结果表明,目前在研究区发现的原油大多为混源油,但油源贡献最大的为芦草沟组烃源岩,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红雁池组烃源岩的油源贡献,但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芦草沟组。
二、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系统地球化学-Ⅰ:油组划分、油源对比及混源油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系统地球化学-Ⅰ:油组划分、油源对比及混源油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白云凹陷烃源岩分布与油气源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白云凹陷半深湖-浅湖-海相源岩发育及分布范围探讨 |
2.1 白云凹陷文昌期沉降速率分析 |
2.2 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2.2.1 文昌组 |
2.2.2 恩平组 |
3 白云凹陷油气源对比及主力烃源岩判识 |
3.1 白云凹陷油源对比及主力油源岩判识 |
3.2 白云凹陷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岩分析 |
4 白云凹陷洼陷内及深部层系成藏潜力 |
5 结论 |
(2)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及混源比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样品与分析 |
3 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 |
3.1 烃源岩生烃潜力 |
3.2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3 原油成因 |
4 原油充注时期分析 |
5 混源油藏两期原油贡献比例测算 |
5.1 端元油样选择 |
5.2 建立原油充注比率测算图版 |
5.3 单井原油两期充注比率测算 |
6 勘探意义 |
7 结论 |
(3)珠一坳陷近源及远源油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统计与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近源及远源油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统计 |
2.1 恩平组砂地比与单层泥岩厚度统计 |
2.2 T70界面油源断层断距与不同地层含油净厚度统计 |
2.3 油气富集程度与恩平组砂地比、T70界面油源断层断距的关系 |
3 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 |
3.1 模型参数选取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4 结论与建议 |
(4)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2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2.1 链烷烃系列 |
2.2 甾烷系列 |
2.3 萜烷系列 |
2.4 不同层段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 |
3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族群划分 |
4 油源判识与讨论 |
5 结论 |
(6)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油源对比及有效烃源岩成藏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
3 油源对比及地质成因 |
4 有效烃源岩成藏贡献 |
5 结论 |
(7)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生烃机制及原油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测井方法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研究现状 |
1.3.2 烃源岩生烃机制研究现状 |
1.3.3 白云凹陷原油成因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
1.5.1 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白云凹陷油气地质特征 |
第3章 测井评价TOC电阻率模型研究 |
3.1 有效介质导电理论 |
3.2 四组分烃源岩有效介质对称导电模型建立 |
3.3 模型理论研究 |
3.4 模型参数确定、求解及应用效果评价 |
3.4.1 参数确定与模型求解方法 |
3.4.2 应用效果评价 |
第4章 白云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烃源岩样品分布及类型划分 |
4.1.1 样品情况及实验分析 |
4.1.2 基于沉积相的烃源岩类型划分 |
4.2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
4.2.1 文昌组烃源岩 |
4.2.2 恩平组烃源岩 |
4.2.3 珠海组烃源岩 |
4.3 代表性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
4.3.2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3.3 不同类型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第5章 白云凹陷原油成因分析 |
5.1 原油样品分布及情况 |
5.1.1 样品分布 |
5.1.2 原油物性特征 |
5.2 原油样品地球化学性质 |
5.2.1 全油气相色谱特征 |
5.2.2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5.2.3 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 |
5.3 原油成熟度评价 |
5.4 原油成因分析 |
5.4.1 原油族群划分 |
5.4.2 原油油源分析 |
第6章 白云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机制 |
6.1 单井热史模型建立 |
6.1.1 单井热史模拟与参数设定 |
6.1.2 白云凹陷不同区域单井热史模型 |
6.2 烃源岩热演化史 |
6.2.1 热演化史模型及参数的设置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二维模拟 |
6.2.3 烃源岩热演化平面特征 |
6.3 代表性烃源岩有机质生烃机制 |
6.3.1 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动力学特征 |
6.3.2 不同地温背景对烃源岩生、排油特征的影响 |
6.4 典型烃源岩生排油特征 |
第7章 白云凹陷典型油藏成藏特征分析 |
7.1 成藏期次确定 |
7.1.1 流体包裹体分析 |
7.1.2 白云凹陷成藏期和时间 |
7.2 白云东区油藏成藏特征综合分析 |
7.2.1 原油高压物性特征 |
7.2.2 次生改造作用 |
7.2.3 油气聚集模式 |
7.3 白云东北油藏成藏特征综合分析 |
7.3.1 油气分布特征 |
7.3.2 原油轻烃组成特征 |
7.4 白云西南成藏特征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及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的鉴定 |
3.2 白云凹陷双杜松烷的分布特征 |
3.3 原油中双杜松烷地球化学意义 |
3.3.1 生源与沉积环境意义 |
3.3.2 双杜松烷与成熟度关系 |
4 结论 |
(9)多期油气成藏油源贡献度定量表征 ——以东营、渤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原油性质研究现状 |
1.2.2 混源油贡献度定性定量研究现状 |
1.2.3 原油与烃类包裹体的荧光特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油源类型及端元组分的选取 |
2.1 研究区原油类型及地化特征 |
2.2 端元组分的选取原则 |
2.3 端元组分可靠性的验证 |
第三章 人工配比实验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4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 多期油气成藏油源贡献度光谱定量表征方法 |
4.1 红外光谱法 |
4.1.1 红外光谱特征参数解析 |
4.1.2 红外光谱参数意义 |
4.1.3 红外光谱参数与贡献度的关系 |
4.2 荧光光谱法 |
4.2.1 端元 2 与端元 3 混合荧光光谱法 |
4.2.2 端元 1 与端元 2 混合荧光光谱特征 |
4.2.3 端元 1 与端元 3 混合荧光光谱法 |
4.3 端元 1、端元 2 与端元 3 混合荧光光谱法 |
第五章 渤南地区油源贡献度包裹体荧光光谱定量表征 |
5.1 端元组分的选取及可靠性 |
5.2 包裹体及CIE色度图特征 |
5.3 荧光光谱谱图与定量表征方法 |
第六章 多期油气成藏油源贡献度碳同位素定量表征 |
6.1 碳同位素示踪原理及意义 |
6.2 两端元混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
6.4 碳同位素定量表征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准南博格达山周缘二叠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烃源岩评价 |
1.2.2 油源对比 |
1.3 研究区现状 |
1.3.1 勘探现状 |
1.3.2 烃源岩研究现状 |
1.3.3 油气分布特征及油源分析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与研究思路 |
1.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史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 |
3.1 烃源岩的概念 |
3.2 烃源岩评价标准 |
3.3 泥岩厚度分布特征 |
3.4 有机质丰度 |
3.5 有机质类型 |
3.6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章 二叠系烃源岩贡献分析及有效烃源岩确定 |
4.1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类型 |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类型 |
4.3 油源贡献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系统地球化学-Ⅰ:油组划分、油源对比及混源油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白云凹陷烃源岩分布与油气源差异性分析[J]. 陈聪,龙祖烈,熊永强,朱俊章,翟普强,郑仰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不同成藏期次原油成因及混源比例分析[J]. 熊万林,龙祖烈,朱俊章,杨兴业,丰勇. 石油实验地质, 2021(02)
- [3]珠一坳陷近源及远源油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统计与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J]. 史玉玲,张向涛,朱俊章,龙祖烈,贾兆扬,张小龙.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5)
- [4]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判识[J]. 张向涛,朱俊章,熊万林,秦成岗,杜家元,孔祥星,张林晔.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4)
- [5]恩平凹陷北部隆起构造带油气成因来源及成藏过程研究[J]. 熊万林,朱俊章,杨兴业,龙祖烈,翟普强,郑仰帝,秦成岗.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1)
- [6]饶阳凹陷任丘潜山油藏油源对比及有效烃源岩成藏贡献[J]. 陈晓艳,郝芳,邹华耀,郭柳汐. 石油学报, 2020(01)
- [7]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生烃机制及原油成因研究[D]. 付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8]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原油双杜松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J]. 卢晓林,石宁,李美俊,张忠涛,付健,陈聪,赖洪飞,代金慧. 石油实验地质, 2019(04)
- [9]多期油气成藏油源贡献度定量表征 ——以东营、渤南地区为例[D]. 张韩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准南博格达山周缘二叠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D]. 郑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