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最新玉米杂交种聊玉93-1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蜀[1](2016)在《我国农户玉米品种和技术采用及增产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粮于技”的粮食保障战略要求推广良种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微观层面的农户品种和技术选用行为对玉米增产潜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相较于自然科学利用试验数据,基于产量目标出发研究增产潜力不同,本文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利益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玉米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实际采用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应,对提高我国粮食保障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概述建国以来我国玉米生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利用农产品比较优势指数和秩相关系数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布局总体上的合理性。在对我国玉米生产总体情况和生产布局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兼顾样本的代表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对样本省区进行了确定。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户玉米品种和主要技术的采用情况;利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类别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玉米品种性状属性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利用倾向值匹配法,将影响玉米单产的相关变量以及农户个人特征进行匹配分析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集成采用的增产效应;利用二元LOGIT模型,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为例分析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分位数回归讨论了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采用对农户玉米单产的影响。最后,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了我国玉米增产潜力,并就如何实现增产潜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生产布局更为集中,并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更新速度放缓,主导品种采用率较高;轻简型玉米品种和轻简型生产栽培技术更受农民的欢迎;农户更关注玉米的稳产性,而非高产性;技术供给和生产规模对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采用有重要影响;样本数据反映,玉米主要技术采用对玉米单产有显着性影响,但主导品种采用对单产的影响不显着;从技术进步的广度来看,品种和技术采用对玉米单产的增加至少为100公斤/亩,总产潜力约为5000万吨;从技术进步的深度来看,我国玉米要实现当前美国、法国的单产水平需要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基于上述结论,研究认为,培育轻简型稳产高产良种,重视轻简型技术供给,推广良种和技术,改变农户行为,是实现我国玉米增产潜力的重要手段。
赵立欣[2](2014)在《提高黑龙江省玉米产量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作为口粮、主要饲料成分及工业原料和能源等战略物资,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受耕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等限制,种植面积增长已经越来越缓慢,各主要生产国都在努力进行玉米单产攻关。但由于限制玉米单产的因素很多,既复杂又多样,同时还受各种突发性因素影响,面对这种生产形势,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基本情况,并通过对鸡东、勃利、甘南、拜泉、海伦等5个主产县进行调研,总结并剖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整体来看,黑龙江省抵御旱灾的能力较差,目前农民依然属于“靠天吃饭”阶段;以玉米螟、粘虫、玉米蚜、茎腐病、丝黑穗病等为代表的病虫害日益恶化,近年来偏重发生且呈频发趋势,使玉米年产量损失10%以上;玉米育种无突破性进展,种子市场品种繁杂且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假种子充斥市场;农业机械多,中小型比重大,大型机械主要集中90~120马力;由于连作、水土流失、化肥施用不合理等造成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投入多而单产水平一直得不到改善;由于农机与农技缺乏融合,大垄双行等栽培技术缺乏认知,推广速度慢。此外,黑龙江省各主产区缺少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使玉米产业丧失了地源优势,沦为初级农产品产出大省。不过黑龙江省发展玉米产业还是较多优势,但风险性也不较大。本文通过对美国玉米专业化种植、种子培育、培肥地力与科学施肥、增加种植密度、玉米机械化生产、灌溉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到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一是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玉米高产与高效协同发展;二是要强化育种技术,选育和推广多抗性玉米杂交品种;三是改良耕作制度,推广精简实用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四是健全服务体系,提升玉米生产技术转化能力。结合目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政策和技术措施,本文提出:一是要加强种子培育与管理,并使农民因地制宜的选择种子;二是要让农民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实现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相互促进;三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应用,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方针,以现代化大农机引领现代大农业;四要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培植地力、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因地制宜改造高低产田,变低产为高产稳产农田;五要切实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力争实现“与天争粮、虫口夺粮”;六要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教研结合,将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陈兴军[3](2009)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转化实施是加快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但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实际应用到生产的仅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首先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等。其次,对农业、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了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市场需求牵引理论、政府驱动理论以及复合驱动理论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为本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现状进行了总结与描述。第四,结合现状,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承担主体的角度,归纳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五种基本模式:以政府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模式、以农业科教单位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模式、以农民组织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模式和以农业科技园为核心的辐射带动模式,并结合案例对各类模式进行了简要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标模式——多主体协同联动模式。第五,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成果供给、成果需求、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资金方面:农业科研与推广资金不足;成果供给方面:成果质量不高、有效供给不足;成果需求方面:农户经营规模小、文化素质低、农业经营风险大等导致成果有效需求不足;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方面:农科教合作机制、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市场供求导向机制、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等不合理;政策环境方面:政策与环境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六,针对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增加农业科研与成果转化投入;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增加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发展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完善农科教合作机制、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市场供求导向机制、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和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等一系列相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创造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等,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成广雷[4](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刘志华[5](2009)在《内蒙古地区野生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inn.)为多年生植物,具有耐盐碱、干旱、酷暑、寒冷、贫瘠等优良抗性。罗布麻用途广泛,可药用、也是良好的饲用、纤维、绿化和蜜源植物。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罗布麻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及人为过度利用,资源量锐减,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罗布麻种质资源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试验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罗布麻的形态性状、AFLP、ISSR及染色体数目和POD同工酶表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明确该地区罗布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状况及亲缘关系,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内蒙古通辽、包头、巴彦淖尔3个地区罗布麻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分枝长、花序长、果荚长、种子长、叶片、长宽等16个表型性状的总多样性指数为1.858,居群内多样性指数为0.862,居群间的多样性指数为0.996,居群内遗传多样性为46.39%,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为53.61%。罗布麻不同形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其中株高、茎粗、节数、节间长、分枝长、千粒重、种子宽、果荚长、顶花序长、花萼长、托叶长、叶长、叶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引起形态变异的主要性状。2.内蒙古3个地区罗布麻形态性状聚类结果:通辽地区单独列为1类,包头地区和巴彦淖尔地区为另1类,包头地区与巴彦淖尔地区的罗布麻亲缘关系较近。3.内蒙古3个地区45份罗布麻材料的DNA扩增得到5359个AFLP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1.22%。罗布麻AFLP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86,居群内为0.533,居群间为0.753,居群内的分化系数为41.45%,居群间的分化系数为58.55%,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变异均为罗布麻种质变异的主要来源。3个不同地区罗布麻的相异系数变幅为0.0042~0.819,以相异系数值0.13为基准,通辽地区的绝大部分材料聚为1类,包头和巴彦淖尔地区的绝大部分材料聚为1类,通辽地区罗布麻种质资源与包头和巴彦淖尔地区的亲缘关系较远。4.利用6个ISSR适宜引物扩增出65个ISSR位点,多态性位点55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84.62%。内蒙古地区罗布麻ISSR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24,居群内为0.197,居群间为0.227,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53.54%。以相异系数0.44为基准分为2类:通辽地区的种质材料聚为1类,地理位置相距较近的巴彦淖尔地区和包头地区的种质材料聚为另1类,包头和巴彦淖尔地区罗布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5.内蒙古通辽地区的染色体数目为20条(2n=2x=20),包头和巴彦淖尔地区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条(2n=2x=16),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罗布麻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6.内蒙古通辽、巴彦淖尔、包头3个地区罗布麻苗期叶、茎、根不同器官的POD同工酶酶谱表型存在一定差异,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李晓捷[6](2008)在《杂交海带培育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带是冷水性大型海藻,自然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沿海。我国是最大的海带栽培国,从北方的辽宁、山东到南方的江苏、浙江和福建均有大面积栽培。海带遗传育种在海带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进行海带遗传改良研究,共培育了约20余个优良品种(系),其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海带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常规生产技术的限制,品种退化、杂合、抗逆性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此外,随着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同行业对海带品种的需求日益趋向多元化。目前的海带品种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杂交海带培育是直接利用配子体克隆杂交获得的子一代进行海上栽培,具有培育周期短、效率高的优点,是实现海带品种快速改良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配组盲目性强、海上评价工作量大的缺点。本论文主要围绕杂交海带的培育与应用进行研究。采用性状差异大且互补的种间配子体克隆杂交培育了东方2号杂交海带,利用介于种间和种内关系之间的配子体克隆为亲本杂交获得了东方3号杂交海带,利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建立了海带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并在生产中进行了验证。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利用长海带(L. longissima)的一个雄配子体克隆和海带(L. japonica)的一个雌配子体克隆经种间杂交获得了具有显着杂种优势的东方2号杂交海带。在烟台芝罘湾对东方2号杂交海带、长海带、海带和两个生产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方2号杂交海带产量优势率达56.5%,比长海带和海带分别增产40.8%和76.3%,比两个生产种分别增产35.4%和52.2%;结合较完善的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在不同海区进行了大面积应用,结果表明:东方2号杂交海带比生产种1平均增产25.6%,比生产种2平均增产61.9%。东方2号杂交海带是我国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海带,其个体整齐宽大、色泽深褐、纵沟明显、根系发达、性状稳定、抗强光能力较强、厚成期适中,产量优势明显,适合不同海区栽培。以LZZ品系(长海带雌配子体克隆与“早厚成一号”雄配子体克隆杂交结合自交选育获得的耐高温、抗强光品系)雄配子体克隆为父本,以海带(L. japonica)改良品系——7号的雌配子体克隆为母本,杂交获得东方3号杂交海带。LZZ品系和7号品系的关系介于种间和种内之间,二者杂交获得的东方3号杂交海带个体宽大,根系发达,基部偏圆,纵沟较明显,藻体韧性强,边缘较普通品种厚、波褶少,叶片上下厚度均匀,色泽深褐。东方3号杂交海带生长速度快、耐高温、脱落轻、抗强光,属于晚厚成品种。荣成褚岛湾连续三年的栽培结果显示东方3号杂交海带较主要生产种对照Ⅰ和对照Ⅱ平均增产54.1%和62.3%,较LZZ品系和7号品系分别增产60.7%和74.1%;在我国北方多海区栽培结果表明:较对照Ⅰ平均增产32.0%,较对照Ⅱ平均增产56.9%。利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对27个配子体杂交亲本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对株长、株宽、株厚、株鲜重、株干重、产量杂种优势率与配子体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株长、株鲜重、株干重和产量优势率与遗传距离呈显着线性相关关系,而株宽和株厚优势率与遗传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长度优势率y = 76. 31x?59.911(x为亲本配子体的遗传距离,R2=0.6498,P<0.0001);鲜重优势率y = 85. 016x-66.497(R2=0.6603,P<0.0001);干重优势率y = 90. 984x?70.625(R2=0.6423,P<0.0001);产量优势率y = 90. 984x-70.625(R2=0.6423,P<0.0001)。利用建立的回归方程结合互补原则对可能产生优势的组合进行了预测和海上性状评价,筛选出三个杂交海带新组合。表明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可用于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优势预测,结合抗逆性等非数量性状互补原则选择配子体克隆亲本,可减少配组盲目性,实现海上评价组合数的科学减量,提高育种效率。
黄钢[7](2006)在《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提出的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源于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不断涌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与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先进的科技成果与落后的技术转化,强大的技术创新源与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开放的农业市场与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布局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实施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府民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证分析→完善理论”的研究范式,针对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矛盾提出了上述问题,构建了“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为核心主题的研究假设树,以684家农业企业和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技术创新对社会和企业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面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组合,政府和企业的选择有所不同。被企业选中并最终获得商业化成功的技术创新仅仅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技术创新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技术创新仍需要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出资的科技项目来完成。科技价值链(STVC)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包括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和市场开发(M)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机构、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是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组织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创新功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链条集合体,通过企业科技价值链上中下游所有组织成员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沿着企业科技价值链网络系统迅速而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所有组织成员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成本等需要。而外部驱动因素则主要源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全球化的拉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构成了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认为:技术是生命有机体;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有序地经过技术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最后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技术生命有机体有其阶段发育规律,遵循人工遗传进化规则;影响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多要素构成了技术生命有机体发育成长的技术生态环境。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发育成长的三个阶段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三环模式中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上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O→D→E→I→C→P→M的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的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下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M→C→E→S→O的技术创新信息链。三环模式中关键创新环不断进行着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多重循环创新由创新微循环、创新小循环和创新大循环构成。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观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客观描述。企业STVC有单链式、双链式、多链式等三种运行方式及多种变化类型。在企业STVC双链式三环模式中,有并列、整合、分岔等链接模型。多链式三环模型有核心技术基因分化、远缘杂交基因聚合和多链式多基因融合等链接模型。与企业STVC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企业STVC的生态系统。从企业STVC生态系统的视角看,任何企业STVC在其生态系统中总是具有相应的生态位,企业STVC对多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构成了其多维超几何空间,企业STVC存在着生态位竞争、生态位分异及生态位重叠等现象。影响企业STVC发育成长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STVC的生态位。在企业STVC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中,各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进行,链接组合和方式不同,链接效果也不同。企业STVC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特性。在企业STVC三环模式中,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链接功能可分为顺序链接单元、平行链接单元、信息链接单元、错误链接单元及活性链接结点等不同类型。在不同链接单元中,按其链接强度,又可分为一体型、协同型和松散型三种链接类型。本文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布局,即顺序链接增值线、平行链接增值线、错误链接三角区、危险链接三角区、信息反馈链接三角区和信息流动区,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企业STVC的主要链接模式有4种,即单环式链接模式(SCL)、双环式链接模式(DCL)、三环式链接模式(THCL)和网环式链接模式(NCL),这4种模式各有3种子模式。这12种链接子模式,在链接结构、关键创新环构成、创新功能、创新成果及网络组织类型等多方面均有区别。有多种决策要素影响企业STVC技术创新链接子模式的选择。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演变趋势是沿着从单环式链接→双环式链接→三环式链接→网环式链接的路径进化。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即保护知识产权、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强化企业内部STVC网络和外部STVC关键链接。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种子跨国公司具有完整、强大的ESTVC网络系统,已成为全球经营类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种子企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ESTVC,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孵化创新能力,但在市场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创新能力较强,但在研发和孵化方面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供需错位、多元化创新主体协同度差等问题突出,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因而,实施ESTVC创新管理创新战略是提升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农业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企业创新管理方面做出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在阐释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价值链(STVC)这一原创性概念。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论证了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剖析了由多元化创新主体链接而成的科技价值链创新链条集合体的结构、分类、功能节点和数学模型等,并指出了促使企业科技价值链生成和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因素,阐明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重要意义。(2)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将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描述为有序链接、循环互动的三个关键创新环链接而成的STVC创新链条集合体。三环模式吸纳了前人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和决策模式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发育成长模式。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论述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结构,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3)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以国内外农业企业为主要实证研究对象,凝练出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4种主要链接模式及12种链接子模式。指出了各主要链接模式的特点,揭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路径进化演变的趋势。(4)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
吕凤金[8](2006)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是由1984年的《专利法》,1999年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2000年的《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构成的。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产业有哪些影响,如何具体地影响种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如何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影响社会的其他方面?这是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为知识产权制度支付了必要的成本之后必须了解的问题。 本文在简要回顾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历史的基础上,对有关国际公约中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欧盟、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并指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中一些新的动向。 本文以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效用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作为指导,逐一考察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企业、农民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我国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仅7年时间,已经有效地构建了相关的法律环境,对与植物育种有关的技术提供专利保护,对62个种属提供品种权保护。截至2003年底,我国转基因的专利申请达888件,转基冈植物的专利申请304件。截至2004年底,共受理了2996件品种权申请,授予了698件品种权。说明目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符合我国种业发展的要求。 2.在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种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所之间品种权的纠纷增加。我国2002、2003、2004年收到的案件分别为32、100和172件,一审诉讼标的分别达809.43、1373.1和2491.63万元;二审诉讼标的分别达115、228和1058.5万元。少数案件诉讼时间长,涉及面广。说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司法成本是巨人的。 3。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直接增加了种子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成本,提高的成本为每公斤0.27元。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种子销售的差异化,间接地提高了种子成本。每公斤玉米种子的综合成本由1999年的2.84元上升至2004年的5.52元,每公斤的零售价由1999年的5元上升至2005年的10.6元。同时生产商和零售商各环节的利润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分别由26.8%和8.7%上升至37.7%和28.6%。 4.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企业在育种上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在2004年的研发投入平均达到销售收入的4.10%,玉米上即达到1.64亿元。在水稻上企业独立育成或院企合作育成的品种以及相对比例逐年增加,至2004年已超过25%;在玉米上,企业参与育种的积极性最高,2004年企业独立育成或院企合作育成的品种达29个,占当年审定品种的63%,实际上我国的玉米育种已经以企业为主。 5.实施品种保护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单产增长的幅度小于保护之前。只有油菜和棉花的单产增长幅度大于保护之前。但油菜单产与年际之间的拟合度很低,不能准确地反映产量与年际之间的关系。棉花的表现趋势与油菜相似,拟合度较低,而且,棉花自2005年才开始实施保护,其产量的变化与品种保护无必然联系。上述现象表明,品种保护未能提高作物的增产幅度。
陶怀颖[9](2006)在《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总体品质不高,结构不甚合理,区域性结构雷同的现象也较严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不充分,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的发展,逐步走出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子,按照现代农业和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顺应在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趋势,推进农业产业向区域集群化发展,这是增强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理论界在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探讨和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的可能性,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基本含义、研究的意义,赋予了产业集群新的内容和要求。 产业集群最早来自于工业的实践。本文考察了一些工业强国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历程、成效和措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并对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法和成本差异分析法,重点分析了国内农业产业区域演进的基本趋势,得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遵循市场规律、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方向,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一个结论。在农业强国的实践表明,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备条件的。 对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主要是研究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影响要素、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发展模式等,同时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这是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的新的贡献。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主要包括农业主导产业和主产区域的选择、布局,相关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途径和条件。实际分析和研究了一个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且发展潜力巨大、产业链条长的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案例,并对射阳县棉花产
巩东营[10](2005)在《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杂交玉米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在世界上已形成规模很大的产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玉米种子产业给予相当的重视,种子成为当今企业家瞩目和投资的热点。本文将山东种子产业中占优势比重的玉米种子产业单独立项,从种子的重要性、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三方面内容入手,并将它放置于产业经济学领域去系统研究,通过探寻山东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期为山东乃至全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初,主要组织群众评选,采取以粮换种,串换推广。第二阶段,60、70年代,实行“四自一辅”的种子工作方针阶段。第三阶段,1978-1995年,按照“四化一供”的工作方针进行种子生产与经营阶段。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实行种子产业化阶段。山东玉米种子产业的现状是:品种选育工作成绩显着,在种子产业化工程实施的十年间,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大专院校作为玉米新品种选育的主力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的“后起之秀”,国营种子公司、民营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壮大自己的科研队伍,选育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十年来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形势,总体上呈现一种无序状态;种子经营方面,作为种子经营主渠道的国营种子公司,体制不顺,市场观念陈旧,难以发挥种业主力军的作用;民营种业,蓬勃发展。2、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科研体制不适应种子产业的发展,亟待改革;国有种子公司改革进展缓慢;民营种业蓬勃发展,“家族式”管理受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挑战;行业过于分散,山东的民族种业面临强势品牌的冲击;我们的品牌意识、经营理念受到时代发展的挑战;跨国种业品牌即将角逐国内种业市场。3、面对新时期玉米种子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山东种业,首先必须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即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根据山东种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深化种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业宏观调控力度,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加快
二、山东省最新玉米杂交种聊玉93-1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最新玉米杂交种聊玉93-1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户玉米品种和技术采用及增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数据及样本 |
1.6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第三章 我国玉米生产与布局变迁 |
3.1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
3.2 样本省区玉米种植概况 |
3.3 我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 |
3.4 比较优势与生产布局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玉米品种更新及采用分析 |
4.1 我国玉米品种更新 |
4.2 我国玉米主导品种推介体系及玉米良种补贴目录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4 样本农户品种采用情况 |
4.5 样本农户玉米品种采用的其他情况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农户玉米品种性状偏好——以夏玉米为例 |
5.1 选择实验应用综述 |
5.2 选择实验理论及计量模型 |
5.3 选择实验设计 |
5.4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玉米技术采用及其影响因素 |
6.1 农业部推介发布的玉米主推技术概述 |
6.2 样本农户玉米技术采用情况 |
6.3 玉米技术采用影响因素分析——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户玉米主要技术采用增产效应——以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为例 |
7.1 倾向值匹配法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 |
7.2 变量与模型 |
7.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视角的我国玉米增产潜力 |
8.1 主导品种和主要技术对单产的影响 |
8.2 新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与我国玉米单产提高的历史 |
8.3 我国玉米单产提高的潜力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提高黑龙江省玉米产量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玉米生产在粮食安全战略中地位上升 |
1.1.2 近年国内玉米消费量增长幅度较大 |
1.1.3 玉米种植成本逐年增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社会调查法 |
1.5.3 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 |
1.5.4 结构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概述 |
2.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区域 |
2.1.1 黑龙江省种植积温带划分 |
2.1.2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带 |
2.2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
2.2.1 面积 |
2.2.2 总产 |
2.2.3 单产 |
2.3 发展玉米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2.3.1 抵御旱灾能力较差 |
2.3.2 玉米品种繁杂且品质参差不齐 |
2.3.3 玉米病虫害偏重且呈频发趋势 |
2.3.4 农业生产机械化能力有待提高 |
2.3.5 单产水平低而成本高 |
2.3.6 土壤变薄肥力下降 |
2.3.7 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
第三章 黑龙江玉米种植优势及风险性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优势 |
3.1.1 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 |
3.1.2 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 |
3.1.3 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 |
3.1.4 具有较大的玉米需求 |
3.2 黑龙江省持续扩大玉米面积的风险性分析 |
3.2.1 市场供给宽松短期难改 |
3.2.2 临储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
3.2.3 重效益轻养地前景堪忧 |
3.2.4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薄弱 |
第四章 美国玉米生产先进经验及启示 |
4.1 美国玉米生产先进经验 |
4.1.1 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 |
4.1.2 高度重视玉米育种和种子质量 |
4.1.3 保持和培肥地力 |
4.1.4 增加种植密度 |
4.1.5 玉米生产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 |
4.1.6 玉米灌溉技术 |
4.1.7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4.2 美国玉米生产启示 |
4.2.1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玉米高产与高效协同发展 |
4.2.2 强化育种技术,选育和推广多抗性玉米杂交品种 |
4.2.3 改良耕作制度,推广高效精简实用的机械化作业 |
4.2.4 健全服务体系,提升玉米生产技术转化能力 |
第五章 提高黑龙江省玉米产量的策略 |
5.1 种子是玉米稳产增产的关键 |
5.1.1 制定主产区品种布局 |
5.1.2 抓紧筛选耐密多抗品种 |
5.1.3 引导农民选择适宜品种 |
5.2 科学合理选择玉米栽培技术 |
5.2.1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 |
5.2.2 大垄双行覆膜(大双直)栽培 |
5.2.3 偏垄栽培技术模式 |
5.2.4 比空技术模式 |
5.3 大力提高玉米机械化应用水平 |
5.3.1 加大农机政策扶持力度 |
5.3.2 构建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 |
5.3.3 推进农艺与农机相融合 |
5.4 全力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 |
5.4.1 改善耕地条件,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
5.4.2 加强科学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 |
5.4.3 深入推进节水农业发展 |
5.5 切实推进玉米防灾减灾工作 |
5.5.1 提高旱涝灾害的抵御能力 |
5.5.2 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玉米减产 |
5.6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预期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 |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界定 |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概述 |
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 |
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现状分析 |
3.1 农业科研体系现状 |
3.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 |
4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评价、选择与创新 |
4.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评价 |
4.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 |
4.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模式——多主体协同联动模式 |
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农业科技投入障碍 |
5.2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障碍 |
5.3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障碍 |
5.4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运行障碍 |
5.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环境障碍 |
6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6.1 构建多元化成果创新与转化资金投入体系,增加资金投入 |
6.2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增加成果的有效供给 |
6.3 刺激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 |
6.4 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
6.5 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
第七章 结论、讨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
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内蒙古地区野生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 |
2 罗布麻研究概况 |
2.1 罗布麻资源概况 |
2.2 罗布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
2.2.1 罗布麻的生物学特征 |
2.2.2 罗布麻生态学特征 |
2.2.3 罗布麻的花的利用 |
2.2.4 罗布麻的药用价值 |
2.2.5 罗布麻韧皮纤维特点及纺织利用 |
2.3 罗布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 遗传多样性的概述 |
4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4.1 形态学研究 |
4.2 细胞学研究 |
4.3 生化(同工酶)研究 |
4.4 DNA 分子研究 |
4.4.1 RFLP 标记 |
4.4.2 RAPD 标记 |
4.4.3 SSR 标记 |
4.4.4 AFLP 标记 |
4.4.5 ISSR 标记 |
4.4.6 STS 分子标记 |
4.4.7 SNP 标记 |
5 遗传标记在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5.1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分类研究 |
5.2 绘制品种(品系) 的指纹图谱 |
5.3 亲缘关系分析 |
5.4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鉴定 |
5.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5.5.1 分析方法 |
5.5.2 统计方法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一章 罗布麻表型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采样地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观察记载的性状和标准 |
1.2.2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罗布麻形态特征观察 |
2.1.1 种子性状特征观察 |
2.1.2 叶片性状特征观察 |
2.1.3 罗布麻花的性状特征观察 |
2.2 罗布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
2.3 罗布麻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的分析比较 |
2.3.1 居群内个体间表型形状比较 |
2.3.2 居群间的表型形状比较 |
2.3.3 罗布麻种质资源不同性状的表型多样性指数比较 |
2.3.4 不同地理类群罗布麻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比较 |
2.3.5 罗布麻居群表型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2.4 罗布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2.5 罗布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因子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取样及DNA 提取与检测 |
1.2.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与接头连接 |
1.2.3 预扩增 |
1.2.4 选择性扩增 |
1.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 |
1.3 AFLP 标记的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 质量检测结果 |
2.2 AFLP 扩增结果 |
2.3 AFLP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各供试材料的相异性分析 |
2.5 聚类分析 |
2.6 种质间亲缘关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的ISSR 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田间取样及DNA 提取与检测 |
1.2.2 随机引物及序列 |
1.2.3 ISSR 分析 |
1.2.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SSR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
2.2 ISSR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遗传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2.4 聚类分析 |
2.5 供试材料的相异性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罗布麻染色体数目及POD 同工酶酶谱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染色体数目观察 |
1.2.2 POD 同工酶电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染色体数目研究 |
2.2 POD 酶谱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6)杂交海带培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海带生物学 |
1.1 海带名称、分类和地理分布 |
1.1.1 海带、海带属、杂交海带等名称界定 |
1.1.2 海带属分类及可利用遗传资源 |
1.1.3 海带的地理分布 |
1.2 海带的价值 |
1.2.1 食用和保健价值 |
1.2.2 工业价值 |
1.2.3 环保价值 |
1.2.4 生态价值 |
1.3 海带的形态和生活史 |
1.3.1 海带的孢子体 |
1.3.2 海带的配子体 |
1.3.2.1 雌配子体 |
1.3.2.2 雄配子体 |
1.3.3 海带的繁殖与生活史 |
2 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 |
3 海带苗种生产 |
3.1 海带常规育苗技术 |
3.1.1 自然海区育苗法(秋苗法) |
3.1.2 自然光低温流水育苗法(夏苗法、工厂化低温育苗法) |
3.2 海带配子体育苗技术 |
4 海带栽培史及方式 |
4.1 海带栽培史 |
4.2 海带栽培方式 |
4.2.1 垂挂培育 |
4.2.2 平挂培育 |
4.2.3 “一条龙”培育 |
5 海带遗传改良历史及进展 |
5.1 常规海带遗传改良途径 |
5.1.1 以孢子体为基础的遗传改良 |
5.1.2 以配子体为基础的海带遗传改良 |
5.1.2.1 单倍体育种 |
5.1.2.2 配子体杂交育种 |
5.2 海带遗传改良新途径 |
5.2.1 杂种优势直接利用 |
5.2.2 转基因 |
5.3 海带遗传改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3.1 海带遗传改良方法和品种存在的问题 |
5.3.2 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
5.3.3 解决方法 |
6 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东方2 号杂交海带培育与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亲本来源及性状 |
1.2 配子体克隆大规模培养 |
1.2.1 培养设施 |
1.2.2 培养条件 |
1.3 采苗 |
1.3.1 雌雄同步发育诱导 |
1.3.2 二次切割 |
1.3.3 采苗方法 |
1.4 幼苗培育 |
1.4.1 低温恒温室幼苗培育 |
1.4.2 育苗车间幼苗培育 |
1.5 性状评价 |
1.5.1 日增长和日脱落速度 |
1.5.2 株鲜重 |
1.5.3 鲜干比 |
1.5.4 株长、株宽、株厚和产量 |
1.5.5 试验栽培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方2 号杂交海带的形态特征 |
2.2 日增长与日脱落速度 |
2.3 株鲜重和鲜干比 |
2.4 株长、株宽、株厚和产量 |
2.5 适应性 |
2.6 东方2 号杂交海带及其自交后代个体变化 |
2.7 品质分析 |
2.8 东方2 号杂交海带栽培技术要点 |
3 讨论 |
3.1 杂交海带亲本选择原则 |
3.2 东方2 号杂交海带苗种生产及推广限制 |
3.3 东方2 号杂交海带栽培技术 |
3.4 种间杂交海带育性问题 |
3.5 杂交海带培育是实现海带栽培良种化的有效途径 |
3.6 配子体克隆育苗技术的优点 |
3.7 配子体克隆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
第三章 东方3 号杂交海带培育与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亲本来源及选配 |
1.2 配子体克隆大规模培养 |
1.2.1 培养设施 |
1.2.2 培养条件 |
1.3 采苗 |
1.3.1 雌雄同步发育诱导 |
1.3.2 二次切割 |
1.3.3 采苗方法 |
1.4 幼苗培育 |
1.4.1 低温恒温室幼苗培育 |
1.4.2 育苗车间幼苗培育 |
1.5 苗种增产措施 |
1.6 性状评价 |
1.6.1 日增长和日脱落速度 |
1.6.2 株鲜重 |
1.6.3 鲜干比 |
1.6.4 株长、株宽、株厚和产量 |
1.6.5 抗强光能力 |
1.6.6 试验栽培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方3 号杂交海带形态、生理特征 |
2.2 生长与脱落速度比较 |
2.3 株鲜重 |
2.4 鲜干比比较 |
2.5 抗强光能力 |
2.6 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 |
2.7 东方3 号杂交海带品质分析 |
2.8 东方3 号杂交海带栽培技术要点 |
3 讨论 |
3.1 杂交海带培育手段的可利用性 |
3.2 东方3 号杂交海带推广限制 |
3.3 东方3 号杂交海带栽培技术 |
3.4 东方3 号杂交海带杂种优势率 |
3.5 东方3 号杂交海带耐弱光问题 |
3.6 杂交海带苗种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 |
3.7 关于配子体克隆的切割方法 |
3.8 关于克隆生产性培养中的水处理技术 |
第四章 海带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配子体克隆培养 |
1.2.1 培养设施 |
1.2.2 培养条件 |
1.3 遗传相似性分析 |
1.3.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3.2 DNA 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
1.3.3 AFLP(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 |
1.3.3.1 EcoR I、Mse I 接头及引物 |
1.3.3.2 基因组DNA 的酶切 |
1.3.3.3 酶切产物与接头的连接 |
1.3.3.4 预扩增反应 |
1.3.3.5 选择性扩增反应 |
1.3.3.6 PAGE 电泳 |
1.3.4 微卫星 DNA 标记分析 |
1.4 采苗 |
1.4.1 雌雄同步发育诱导 |
1.4.2 二次切割 |
1.4.3 采苗方法 |
1.5 幼苗培育 |
1.5.1 低温恒温室幼苗培育 |
1.5.2 育苗车间幼苗培育 |
1.6 性状评价 |
1.6.1 株长、株宽、株厚和产量 |
1.6.2 鲜干比 |
1.6.3 抗强光能力 |
1.6.4 适合鲜加工能力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建立 |
2.1.1 21 个配子体克隆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 |
2.1.2 配子体杂交组合亲本遗传相似性分析 |
2.1.2.1 AFLP 分析 |
2.1.2.2 微卫星扩增结果 |
2.1.3 杂交组合各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率与遗传距离 |
2.1.4 杂种优势率与遗传距离之间量化关系的建立 |
2.2 杂种优势预测方法的验证与应用 |
2.2.1 26 个品系的52 个配子体遗传相似性分析 |
2.2.2 可能产生优势组合的初步筛选 |
2.2.3 各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 |
2.2.4 各组合杂种优势率 |
2.2.5 高产早厚成杂交组合的筛选 |
2.2.6 抗强光杂交组合的筛选 |
2.2.7 适合鲜加工杂交组合的筛选 |
2.2.8 三个目标组合与主要生产品种经济性状比较 |
2.3 三个海带新组合在不同海区的试栽培 |
2.3.1 三个海带新组合栽培技术要点 |
2.3.2 高产早厚成新组合鲜干比与产量情况 |
2.3.3 抗强光新组合与普通品种抗强光能力比较 |
2.3.4 适合鲜加工新组合与普通品种海带丝出成率比较 |
3 讨论 |
3.1 海带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
3.2 进行海带研究适宜的分子标记 |
3.3 海带产业良种化生产问题 |
3.4 配子体的长期保存问题 |
3.5 今后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3.5.1 杂交海带苗种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与推广 |
3.5.2 杂交海带栽培模式 |
3.5.3 杂交海带培育相关遗传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在读期间获得的专利、奖励 |
(7)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农业企业的重要性 |
1.1.1.1 推进农业现代化 |
1.1.1.2 提升农业竞争力 |
1.1.1.3 延伸农业产业链 |
1.1.1.4 促进可持续发展 |
1.1.2 研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 |
1.1.2.1 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 |
1.1.2.2 落后的技术转化效率 |
1.1.2.3 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 |
1.1.2.4 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 |
1.2 研究问题 |
1.2.1 路径选择 |
1.2.1.1 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 |
1.2.1.2 将企业培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
1.2.1.3 实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从价值链到科技价值链 |
1.3.2 从技术创新到系统创新 |
1.3.3 从机械组织到网络组织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4.3.1 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
1.4.3.2 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
1.4.3.3 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实证研究 |
1.4.4 研究对象 |
1.4.5 研究假设 |
1.4.6 研究方法 |
2 基于创新主体多元论的科技价值链 |
2.1 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 |
2.1.1 技术与技术创新 |
2.1.2 技术创新的特性 |
2.1.2.1 营利性 |
2.1.2.2 系统性 |
2.1.2.3 非线性 |
2.1.2.4 动态性 |
2.1.2.5 外部性 |
2.1.2.6 风险性 |
2.1.3 技术创新的选择 |
2.1.3.1 技术创新不同组合 |
2.1.3.2 企业与政府的选择 |
2.1.3.3 创新选择的成功率 |
2.1.3.4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 |
2.1.4 企业技术创新趋势 |
2.1.4.1 研发全球化 |
2.1.4.2 管理全球化 |
2.1.4.3 创新网络化 |
2.2 科技价值链 |
2.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 |
2.2.2 种子企业STVC结构 |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2.3 ESTVC的内部驱动因素 |
2.3.1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
2.3.2 实现资源互补共享 |
2.3.3 创造协同创新效应 |
2.3.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 |
2.4 ESTVC的外部驱动因素 |
2.4.1 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
2.4.2 市场全球化的拉动 |
2.4.3 技术与市场的互动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ESTVC的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
3.1 技术创新模式 |
3.1.1 动力模式 |
3.1.1.1 技术推动模式 |
3.1.1.2 需求拉动模式 |
3.1.1.3 推拉双动模式 |
3.1.1.4 链环回路模式 |
3.1.1.5 系统创新模式 |
3.1.2 决策模式 |
3.1.2.1 门径管理模式 |
3.1.2.2 流程决策模式 |
3.1.2.3 并行工程模式 |
3.1.2.4 活动阶段模式 |
3.1.2.5 循环整合模式 |
3.2 技术创新阶段发育 |
3.2.1 技术生命周期 |
3.2.2 阶段发育理论 |
3.2.3 阶段划分比较 |
3.3 研发创新阶段 |
3.3.1 创新来源 |
3.3.2 原创构想 |
3.3.3 技术设计 |
3.3.4 实验原型 |
3.3.5 创新组织 |
3.4 孵化创新阶段 |
3.4.1 技术孵化 |
3.4.2 技术商品 |
3.4.3 创新组织 |
3.5 市场创新阶段 |
3.5.1 标准产品 |
3.5.2 市场开发 |
3.5.3 创新组织 |
3.6 技术扩散阶段 |
3.7 技术衰退阶段 |
3.8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三环模式 |
4.1 单链式三环模式 |
4.1.1 研发创新环 |
4.1.2 孵化创新环 |
4.1.3 市场创新环 |
4.1.4 技术创新价值链 |
4.1.5 非线性多重循环 |
4.1.6 技术创新信息链 |
4.2 双链式三环模式 |
4.2.1 并列模型 |
4.2.2 整合模型 |
4.2.3 分岔模型 |
4.2.4 链接案例 |
4.2.4.1 研发整合型科企链接 |
4.2.4.2 链接对玉米所的影响 |
4.2.4.3 链接对吉农公司影响 |
4.3 多链式三环模式 |
4.3.1 核心技术基因分化模型 |
4.3.2 远缘杂交基因聚合模型 |
4.3.3 多链式多基因融合模型 |
4.3.4 多链式三环模式的案例 |
4.3.4.1 基因分化衍生系列产品 |
4.3.4.2 基因聚合培育核心能力 |
4.3.4.3 基因融合加强系统创新 |
4.4 ESTVC的生态分析 |
4.4.1 ESTVC生态系统 |
4.4.2 ESTVC的生态位 |
4.4.2.1 超几何空间 |
4.4.2.2 生态位竞争 |
4.4.2.3 生态位分异 |
4.4.2.4 生态位重叠 |
4.4.3 ESTVC的环境要素 |
4.5 中国种业上市公司ESTVC实证分析 |
4.5.1 品种研发起步晚 |
4.5.2 技术孵化能力弱 |
4.5.3 市场创新服务差 |
4.6 本章小结 |
5 ESTVC链接机制 |
5.1 链接单元结构 |
5.1.1 顺序链接单元 |
5.1.2 平行链接单元 |
5.1.3 信息链接单元 |
5.1.4 错误链接单元 |
5.1.5 链接强度类型 |
5.1.5.1 一体型链接类型 |
5.1.5.2 协同型链接类型 |
5.1.5.3 松散型链接类型 |
5.1.5.4 三种类型的比较 |
5.1.6 活性链接结点 |
5.1.7 ESTVC链接矩阵 |
5.2 ESTVC数学模型 |
5.2.1 价值概念 |
5.2.2 价值信号 |
5.2.2.1 节点模型 |
5.2.2.2 链接模型 |
5.2.3 ESTVC价值模型 |
5.2.3.1 企业价值模型 |
5.2.3.2 链接价值模型 |
5.3 ESTVC链接特性 |
5.3.1 定向有序性 |
5.3.2 无限多样性 |
5.3.3 互利共生性 |
5.3.4 价值递增性 |
5.4 本章小结 |
6 ESTVC链接模式 |
6.1 单环式链接模式 |
6.1.1 研发单环型 |
6.1.2 孵化单环型 |
6.1.3 市场单环型 |
6.2 双环式链接模式 |
6.2.1 研发孵化型 |
6.2.2 研发市场型 |
6.2.3 孵化市场型 |
6.2.4 双环式链接案例 |
6.2.4.1 “高校+政府+企业”模式 |
6.2.4.2 “高校+项目+企业”模式 |
6.2.4.3 “高校+基地+企业”模式 |
6.2.4.4 “高校+科技+企业”模式 |
6.3 三环式链接模式 |
6.3.1 自主研发型 |
6.3.2 研发整合型 |
6.3.3 二次创新型 |
6.4 网环式链接模式 |
6.4.1 技术创新集中型 |
6.4.2 研发创新集中型 |
6.4.3 核心研发集中型 |
6.4.4 网环式链接案例 |
6.4.4.1 生物技术领跑者——孟山都 |
6.4.4.2 全球种业领跑者——杜邦先锋 |
6.4.4.3 高科技种业典范——先正达 |
6.5 链接模式演化路径 |
6.6 种子企业ESTVC链接比较 |
6.6.1 国外跨国种子公司 |
6.6.2 国内大型种子公司 |
6.6.3 国内中小种子公司 |
6.6.4 企业链接模式比较 |
6.6.5 企业STVC能力比较 |
6.6.6 中国种业发展对策 |
6.6.6.1 实施企业STVC创新管理 |
6.6.6.2 构建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
6.6.6.3 培育种子科技企业集群 |
6.7 本章小结 |
7 墓于ESTVC的知识产权管理 |
7.1 知识产权保护 |
7.1.1 保护的本质 |
7.1.2 保护的功能 |
7.1.2.1 排他性激励 |
7.1.2.2 创新内部化 |
7.1.2.3 减少外部性 |
7.2 对种子ESTVC的积极作用 |
7.2.1 构建新型投资体系 |
7.2.2 增强品种创新激励 |
7.2.3 推进企业科技转型 |
7.3 转型期主要问题 |
7.3.1 企业竞争能力不适应 |
7.3.2 院校创新能力不适应 |
7.3.3 企业创新能力不适应 |
7.4 UPOV公约对种子ESTVC的影响 |
7.4.1 强化种子源头创新保护 |
7.4.2 强化所有植物STVC竞争 |
7.4.3 强化种子企业STVC竞争 |
7.5 有序推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
7.5.1 加强ESTVC的源头创新 |
7.5.2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7.5.3 完善品种保护法制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业科技企业STVC实证研究 |
8.1 发展现状 |
8.1.1 发展历程 |
8.1.2 企业概况 |
8.1.3 经营现状 |
8.1.4 技术创新 |
8.2 统计分析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回归分析 |
8.3 ESTVC链接模式 |
8.3.1 自主研发型 |
8.3.2 孵化市场型 |
8.3.3 研发孵化型 |
8.3.4 研发单环型 |
8.3.5 创新联合体 |
8.4 ESTVC主要作用 |
8.4.1 成果转化功能 |
8.4.2 技术孵化功能 |
8.4.3 市场反馈功能 |
8.4.4 科研返哺功能 |
8.5 ESTVC面临挑战 |
8.5.1 经济全球化 |
8.5.2 农业市场化 |
8.5.3 技术商品化 |
8.6 ESTVC存在的问题 |
8.6.1 体制改革滞后 |
8.6.2 投入严重不足 |
8.6.3 成果偏离市场 |
8.6.4 企业地位边缘 |
8.6.5 总体实力不强 |
8.7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 |
8.7.1 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 |
8.7.2 技术创新与企业相结合 |
8.7.3 发挥政府制度创新作用 |
8.7.4 ESTVC创新管理的重点 |
8.8 本章小结 |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STVC实证研究 |
9.1 发展概况 |
9.2 调研概况 |
9.2.1 龙头企业 |
9.2.2 上市公司 |
9.2.3 企业比较 |
9.3 统计分析 |
9.3.1 相关分析 |
9.3.2 回归分析 |
9.3.2.1 龙头企业 |
9.3.2.2 上市公司 |
9.3.3 因子分析 |
9.4 ESTVC分析 |
9.4.1 STVC创新能力普遍提高 |
9.4.2 STVC创新出现层次分化 |
9.4.3 创新成为第一增长要素 |
9.4.4 企业正向自主创新转型 |
9.5 ESTVC主要矛盾 |
9.5.1 技术创新供需错位 |
9.5.2 创新主体协同度差 |
9.5.3 交流平台有待建设 |
9.6 ESTVC创新管理发展思路 |
9.6.1 融入国家农业创新体系 |
9.6.2 纳入行业科技发展计划 |
9.6.3 创造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束语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STVC |
10.1.2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
10.1.3 基于ESTVC创新管理的关键点链接 |
10.2 主要创新 |
10.2.1 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 |
10.2.2 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
10.2.3 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 |
10.2.4 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 |
10.3 未来研究 |
10.3.1 完善理论体系 |
10.3.2 创新分析方法 |
10.3.3 拓展应用空间 |
附录 实证研究的农业企业名单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 |
1.2.1 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益平衡理论 |
1.2.2 知识产权的效用理论 |
1.2.3 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1.3 论文结构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结构框架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应用理论和研究方法 |
1.4.1 应用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与管理 |
2.1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
2.1.1 知识产权的内容与范畴 |
2.1.2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念的诞生及演变 |
2.2 涉及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公约 |
2.2.1 UPOV公约 |
2.2.2 TRIPs框架下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
2.2.3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
2.2.4 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国际公约(ITPGRFA) |
2.3 各国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
2.3.1 欧洲 |
2.3.2 美国 |
2.3.3 日本 |
2.3.4 印度 |
2.4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 |
2.4.1 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种子部门的私人投资 |
2.4.2 知识产权保护刺激了种子产业的并购 |
2.4.3 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种子产业的集中度 |
2.5 知识产权霸权 |
2.5.1 保护边界的扩大 |
2.5.2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海盗行为 |
2.6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异化行为(利用新技术进行的自我保护) |
2.6.1 V-GURTs技术 |
2.6.2 T-GURTs技术 |
2.6.3 对遗传利用限制技术的担忧 |
2.6.4 对国际公约制定的影响及对国际组织的胁迫 |
第三章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
3.1 历史回顾 |
3.1.1 计划经济时代的种子生产与供给(1949-1978) |
3.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种子生产与供给(1978-2000) |
3.1.3 种子产业的形成(2000年以后) |
3.2 现状 |
3.2.1 市场规模 |
3.2.3 作物和品种分布 |
3.2.3 企业分布 |
3.2.3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 |
3.2.4 冀岱棉种科技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
第四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和管理 |
4.1 法律环境 |
4.1.1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配套法规 |
4.1.2 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 |
4.1.3 专利法及其配套法规 |
4.1.4 其他规定 |
4.2 植物新品种保护 |
4.2.1 保护范围 |
4.2.2 数量及其分布 |
4.2.3 吉林省农科院品种权保护 |
4.3 植物新品种有关的专利权 |
4.3.1 植物新品种专利权增加的原因 |
4.3.2 与植物新品种相关的专利分布 |
4.4 作物遗传资源保护 |
4.4.1 我国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
4.4.2 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
第五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企业的影响 |
5.1 企业对品种权的积极申请 |
5.1.1 企业对品种权申请的数量变化 |
5.1.2 保护品种面积的变化 |
5.2 企业对育种的投入加大 |
5.2.1 资金投入 |
5.2.2 育种成果 |
5.3 品种权转让 |
5.3.1 品种权转让价格 |
5.3.2 转让品种的作物分布 |
5.3.3 转让人和受让人的分布 |
5.3.4 郑单958 |
5.4 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之间的诉讼案件大量增加 |
5.4.1 纠纷的数量及其分布 |
5.4.2 纠纷的类型 |
5.4.3 临奥1号品种权纠纷诉讼案 |
5.5 对企业竞争力和并购的影响 |
5.5.1 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5.5.2 豫玉22 |
5.5.3 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
第六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农民的影响 |
6.1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1.1 植物新品种保护前我国作物产量变化 |
6.1.2 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作物产量变化 |
6.2 对种子价格的影响 |
6.2.1 种子价格的构成 |
6.2.2 我国种子价格的历史变化 |
6.2.3 实施品种保护后种子价格的变化 |
6.2.4 实施品种保护后种子价格上涨的原因 |
6.3.可供选择的品种增多 |
6.3.1 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增多 |
6.3.2 育成的新品种数量逐年增加 |
第七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社会效应 |
7.1 对社会资本的吸引 |
7.1.1 对国内资本的吸引 |
7.1.2 对国外资本的吸引 |
7.1.3 育种家的价值得到提升 |
7.1.4 新的技术类育种公司不断诞生 |
7.2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成本 |
7.2.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直接成本 |
7.2.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间接成本 |
第八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趋势预测 |
8.1 存在的问题 |
8.1.1 政策性知识产权的存在 |
8.1.2 创新不足 |
8.1.3 种子企业缺乏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 |
8.1.4 政府行为对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创新的影响 |
8.2 趋势预测 |
8.2.1 专利法对新品种的保护将在短时间内得到加强 |
8.2.2 企业、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将会复杂化 |
8.2.3 品种权交易价格会进一步走高 |
8.2.4 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投资会进一步上升 |
8.2.5 种子价格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下进一步走高 |
8.2.6 种子企业之间会出现分工,纯技术类公司诞生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1.1 我国目前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符合我国种业发展的要求 |
9.1.2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后,种子企业、大专院所之间诉讼数量增加 |
9.1.3 植物新品种保护提高了种子的成本,种子销售价格和企业的利润率均有明显上升 |
9.1.4 植物新品种保护促进了种子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幅增加 |
9.1.5 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增产幅度没有提高 |
9.1.6 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价格出现明显上升 |
9.1.7 专利制度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
9.2 政策建议 |
9.2.1 建立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数据库,便于公众查询 |
9.2.2 完善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立法 |
9.2.3 公益性的研究机构应逐步退出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等作物育种 |
9.2.4 政府应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避免给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创新发出错误信号 |
9.2.5 将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的DUS测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及研究的主要作用 |
1.2.1 产业区域集群的概念及产业区域集群理论的产生 |
1.2.2 研究产业区域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
1.3 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1.3.1 与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一:经济发展阶段性的理论研究概述 |
1.3.2 与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二: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的概述 |
1.3.3 与产业区域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之三: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1.4 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技术路线 |
1.5.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及集群化发展及启示 |
2.1 工业产业集群在国外的发展状况考察 |
2.1.1 欧盟 |
2.1.2 英国 |
2.1.3 意大利 |
2.1.4 巴西 |
2.1.5 印度 |
2.2 考察工业产业集群得到的启示 |
2.3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考察 |
2.3.1 美国大豆、玉米和棉花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3.2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3.3 其他国家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状况 |
2.4 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主要经验 |
2.4.1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中重要作用 |
2.4.2 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
2.4.3 突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市场秩序的规范 |
2.4.4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 |
2.4.5 大力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
2.5 从国外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得到的认识 |
2.5.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2.5.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壮大要立足自然优势,依靠市场拉动 |
2.5.3 政府在产业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促进和规范作用 |
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基本状况和集群化发展基本趋势 |
3.1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的演变过程 |
3.1.1 粮食生产由南向北转移,东南沿海地位显着下降 |
3.1.2 西北地区棉花生产高速增长,东南、西南生产下降 |
3.1.3 油料生产向华中和华北地区集中,东南沿海和两南生产呈下降趋势 |
3.1.4 西南、西北糖料生产加强,东南沿海和东北生产下降 |
3.1.5 东南沿海水果生产增加,华北和东北地区生产大幅下降 |
3.1.6 肉类生产由东南沿海和西南向北部地区转移 |
3.1.7 奶牛生产向华北地区集中,两南地区奶牛生产下降 |
3.1.8 禽蛋生产由东南沿海向华北转移 |
3.1.9 淡水鱼产品生产带向华中和西南地区集中,东南沿海和华北地区淡水产品生产下降 |
3.2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的主要原因 |
3.2.1 适应资源优势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
3.2.2 积极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
3.2.3 大力依靠科技进步,支撑主产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3.2.4 积极发挥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 |
3.3 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
3.3.1 农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为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 |
3.3.2 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是大势所趋 |
3.4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化演进和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趋势预测 |
3.4.1 显示性比较优势预测 |
3.4.2 成本差异分析法 |
3.5 结论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
4.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资源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2 市场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3 地理位置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4 技术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5 环境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6 政策因素对产业区域集群的影响 |
4.1.7 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 |
4.2.1 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 |
4.2.2 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 |
4.2.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 |
4.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规律 |
4.3.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形成期,主要是自然资源优势的推动 |
4.3.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扩张期,主要是产业规模化的推动 |
4.3.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整合期,主要是产业链条延伸和产业集聚的推动 |
4.3.4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提升期,主要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
4.4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评价方法 |
4.4.1 评价指标 |
4.4.2 评价模型 |
4.4.3 集中度分析理论框架 |
第五章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和途径 |
5.1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重大意义 |
5.1.1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有效途径 |
5.1.2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3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
5.1.4 建设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可以不断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
5.2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主要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
5.2.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聚合扩张效应 |
5.2.2 推进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
5.3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
5.3.1 总体思路 |
5.3.2 主要目标 |
5.3.3 选择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
5.4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模式 |
5.4.1 产业集群的三种结构 |
5.4.2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应当采取的模式 |
5.5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发展条件及途径 |
5.5.1 发展条件 |
5.5.2 发展途径 |
第六章 案例分析: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 |
6.1 我国棉花产业经济基本情况 |
6.1.1 棉花产业经济 |
6.1.2 棉纺织业经济 |
6.1.3 棉花收购加工流通经济 |
6.1.4 棉花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6.2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6.2.1 棉花产业建设新情况 |
6.2.2 棉纺业快速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
6.2.3 植棉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6.2.4 棉花流通和加工现状及其发展 |
6.2.5 棉副产品多,综合利用增值潜力大 |
6.3 化学纤维与棉花纤维 |
6.3.1 化学纤维增速加快 |
6.3.2 棉纤维与化学纤维将长期共存 |
6.4 棉花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区域集群发展的必要性 |
6.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构建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必要性 |
6.5 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 |
6.5.1 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的基本思路 |
6.5.2 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构建模式 |
6.5.3 发展方向 |
6.5.4 棉花产业集群区域的选择 |
6.5.5 主要措施 |
6.6 射阳县10万吨棉花产业区域集群效果解析 |
6.6.1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资源因素分析 |
6.6.2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市场因素分析 |
6.6.3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区位因素分析 |
6.6.4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技术因素分析 |
6.6.5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环境因素分析 |
6.6.6 射阳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政策因素分析 |
6.6.7 射阳县棉花产业区域集群的效果解析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支撑体系建设及政策建议 |
7.1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主要建设内容 |
7.1.1 农业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
7.1.2 农产品大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7.1.3 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 |
7.1.4 农产品现代化物流中心建设 |
7.1.5 农业质量检测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
7.2 加快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建设的政策建议 |
7.2.1 实施积极的信贷、财政和税费政策,引导农业投资向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倾斜 |
7.2.2 加快科技进步,大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
7.2.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
7.2.4 进一步健全营销体系,扶持壮大产业集群内的市场经营主体 |
7.2.5 整顿和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
7.2.6 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体系,规避农业发展风险 |
7.2.7 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良性发展的农业管理体制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
8.1.2 明确了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目标任务 |
8.2 对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的几点理性认识 |
8.2.1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
8.2.2 促进同类龙头企业的地理集中要遵循经济规律,构建独特优势,充分释放园区对各种要素的聚合能量 |
8.2.3 创新发展机制,形成集群经济的内生效应 |
8.2.4 加大推动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扶持对集群经济的发展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8.3 需要讨论和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种子产业的重要性 |
1.1.2 山东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 |
1.1.3 种子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历程史和现状 |
2.1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史 |
2.2 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的现状 |
2.2.1 山东玉米生产概况 |
2.2.2 山东省的玉米品种选育 |
2.2.3 山东省玉米种子生产概况 |
2.2.4 山东省玉米种子经营 |
3 山东省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3.1 山东省种子企业概况 |
3.1.1 种子企业规模小 |
3.1.2 国有种子企业占比重大 |
3.1.3 育、繁、销脱节 |
3.1.4 种子经营集中度低 |
3.2 山东省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4 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问题 |
4.1 农业科研部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亟待改革 |
4.2 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
4.3 民营种业的发展 |
4.3.1 民营种子企业发展的启示 |
4.3.2 民营种业创业优势和潜伏危机 |
4.4 行业过于分散,面临跨国种业公司的冲击 |
4.5 山东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
4.6 “品牌营销”意识不强 |
5 山东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对策 |
5.1 当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对我省玉米种业发展的启示 |
5.1.1 行业高度集中 |
5.1.2 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和人才 |
5.1.3 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
5.2 山东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对策 |
5.2.1 进一步贯彻实施种子工程 |
5.2.2 努力实现种子产业化 |
5.2.3 深化种业管理体制改革 |
5.2.4 解放思想,加快山东省国有种子企业的体制改革 |
5.2.5 彻底消除区域分割、行政垄断造成的市场壁垒 |
5.2.6 实施名牌战略,走品牌兴企的发展之路 |
5.2.7 扶植和组建优势玉米种业集团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山东省主要玉米种子企业问卷调查 |
致谢 |
四、山东省最新玉米杂交种聊玉93-1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户玉米品种和技术采用及增产潜力研究[D]. 王晓蜀.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2]提高黑龙江省玉米产量的对策研究[D]. 赵立欣. 吉林大学, 2014(03)
-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 陈兴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4]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5]内蒙古地区野生罗布麻遗传多样性研究[D]. 刘志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6]杂交海带培育与应用研究[D]. 李晓捷.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7]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 黄钢. 四川大学, 2006(07)
- [8]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研究[D]. 吕凤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9]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发展战略研究[D]. 陶怀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10]山东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 巩东营. 山东农业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