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

报刊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

一、报纸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炎飞[1](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杨荣华[2](2017)在《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公信力是党树立政治权威、获得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同时强调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指出,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党中央文件精神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定位。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党中央在新时期的战略精神、方针和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因此,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主要分析和阐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阐明了信任是公信力的核心,公共性是公信力对象和领域的特征,力度体现公信力的向度和度量特征。继而厘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在对执政党公信力研究的不同视角和综合辨析的基础上,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可以界定为公众基于经验和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信用的判断并产生期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互动,形成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态度、评价、信念等政治心理表现。进而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主体是公众,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对象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体系,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表达有心理表达、话语表达和行为表达,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要素主要有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最后,阐明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二章主要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主要分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初步探索(1956-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全面提升(1978至今)三个阶段进行。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初步探索主要方面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加强、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线的农村政策曲折发展、以“五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福利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曲折发展主要方面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遭到破坏、以平均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政策使经济缓慢发展、简易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全面提升主要方面包括:恢复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等。第三章主要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分别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价值理念的公信力、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组织结构的公信力和组织绩效的公信力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具体来说,从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价值理念的公信力可以从执政价值理念“是否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是否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是否以提高效能为目标”三个方面测量,公共政策的公信力可以从地方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过程的公正性、内容的针对性等三个方面测度,组织结构的公信力主要可以从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合理性、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先进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测度,组织绩效的公信力主要可以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在公共服务中的绩效两个方面来测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可以从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进行测量。第四章主要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现状的实证分析。首先对实证研究的方法和社会调查的样本状况进行阐明和分析,然后根据调查数据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价值理念的公信力、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组织结构的公信力和组织绩效的公信力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现状。研究表明: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公众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尤其对农村文化生活方面重视不足,但也开始关注农村的全面发展,公众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完全贯彻中央有关精神仍存在质疑。2、农村民众并没有感受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十分在意自己满意不满意。3、农村民众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价值理念存在搞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不注重实效等问题。4、农村公众会通过话语表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价值理念的质疑。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超过七成的农村民众质疑了当地公共政策在法律和中央政策层面的合法性,地方政策并没能在很高程度受到农村民众的赞同和认可,农村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2、农村地方政策在出台之前没能充分征求公众的意见,对地方政策的宣传和信息传达力度不够,农村群众对地方政策本身的公平性、执行的公正性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质疑。3、农村民众认为地方公共政策的内容设定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仍显不足;超过八成的农村民众认为地方政策不能完全解决自己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4、农村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地方公共政策的不满并通过话语或行动进行表达。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近四成的农村民众认为当前部分地区的村党组织的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2、农村村党支部成员大部分呈现出老化趋势,但农村基层党组织吸纳新党员尤其是吸纳年轻农民精英的主动性不足,体现了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开放性存在质疑。3、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中存在比较普遍的上级指派和地方势力操控现象,超过八成的农民群众认为基层党组织干部有以权谋私的可能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关系并不十分融洽。4、农村民众对基层党组织不信任的行为大多在村落内部范围以温和的方式实施,较少采用上告、上访和直接冲突等剧烈方式。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公信力状况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1、绝大多数农村民众认可村党支部在农村发展的作用,承认村党支部给村民带来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困扰,同时认为村里党员没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2、公众比较认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各类公共服务中的成绩,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正得到逐步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治安有好转趋势。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不一。有超过六成的农村民众会通过话语表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绩和实效的不满。总体上来说,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还存一定的问题,但是整体上来看农民群众还是比较信任农村基层党组织,并且信任程度呈现上升趋势。第五章主是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环境因素影响。分别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和内在关系。研究表明:一是经济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推进得越快的村落,一般来说村民的富裕程度更高,但是其贫富差距也会拉大,村民往往认为当地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不足。在这样的村落中,村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价值理念、公共政策和组织绩效的信任程度更高,但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本身的不满和产生质疑更大。二是文化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居民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化自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然而农村地区家族观念的淡化,传统文化边缘化,农村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而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观念、养老观念的转变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并不存在显着的影响。三是社会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随着农村地区社会利益进一步分化,农村邻里纠纷现象有所增加。同时农村地区的社会流动加剧,农民增长了见识,产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不满意心理,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农村互帮互助的传统社会关系仍然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维持与提升。因此在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社会环境的变迁,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第六章主要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途径研究。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途径主要在于:一是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个人信任,具体包括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高尚人品、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与群众的亲密关系等方面;二是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信任,具体包括建立保护群众权利的社会制度安全网、保证制度的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建立权威的信任奖惩机制、使群众了解民主的规则与程序、为群众提供对政策偏好与不满的表达渠道、有效的信息传递设施和系统等方面;三是培育良好的现代信任文化,具体包括加强群众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鼓励自由竞争与自由签约活动、引导建立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中的信任关系等方面。

范婷婷[3](2017)在《《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湖南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报纸《潇湘晨报》(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5年来的电子版报纸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以方言理论、“三个平面”理论以及新闻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现象进行研究。文章分为6个章节。一、绪论。分别综述方言现象、新闻标题中方言的使用情况和方言使用的策略,以及《潇湘晨报》的研究现状;阐释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二、《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分析。《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词语词性分布广泛,包括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量词、语气词等;方言结构也有体现,如“V(不)赢”结构、“V+N+先”结构等;有方言现象的标题在《潇湘晨报》的城事版、特刊版、评论版等版面的众多栏目中广泛分布,并且出现频次随着年份呈波动变化。三、探讨《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出现的原因。报纸标题使用方言有两种情况:一是都市报的栏目定位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使得《潇湘晨报》立足于湖湘文化的土壤,积极创新,在标题中有意识使用方言,以求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和心理需求。二是普方混杂的社会大环境和从业者缺乏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导致在新闻标题中无意识使用方言。四、分析《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从表达情感、吸引读者兴趣、展现地域文化和打造报刊特色等方面谈方言现象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语言规范、影响阅读和文化传播方面探讨方言现象的消极影响。五、探讨《潇湘晨报》标题使用方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针对标题中方言现象存在的表意不明、滥用方言和乱用本字等问题,从规范化、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六、结语。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李武,黄扬[4](2017)在《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与满足分析》文中认为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的特征、使用行为、使用动机和满意度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者较非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社交活跃度,同时使用者利用门户网站获取新闻的频率更高,但在传统媒体的使用频率方面与非使用者并无显着差异;在大学生使用群体中,用户行为呈现典型的阅读碎片化和浅层化特征,同时用户在新闻阅读中乐于分享和点赞,却疏于评论;了解新闻资讯、获取有用信息、娱乐消遣、表达个人意见和促进社会交往这五大动机均能显着正向影响大学生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总体满意度和社交满意度,但显着影响阅读满意度的只有了解新闻资讯和获取有用信息这两个动机。

许剑峰[5](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张逸松[6](2015)在《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历程及其发展方向浅析》文中指出新闻心理学主要是借助心理学探讨新闻活动中体现的心理活动特点、规律及机制等。对于我国新闻心理学而言,仍属于边缘学科,自改革开放后才有所发展。为了促进此门学科的正确、健康与有序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历程及其发展方向。

鲍晓英[7](2014)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从传播学理论出发,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以莫言英译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为例,探讨中国翻译文学“走出去”有效译介模式,以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译介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不是简单的文字或文学翻译而是文学译介,“译”即翻译,“介”的主要内容是传播。翻译文本的产生只是传播的开始,在它之前还有选择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在它之后还有文本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译本的接受和传播受到国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诗学、翻译规范、赞助人、翻译政策、读者期待、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制约。文学译介要考察的不仅是翻译文本是否达到目标语国家的语言要求、文本内容是否符合目标语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更要看文本的传播各环节是否有效,传播往往是文学译介成功如否的关键。如何实现有效传播一直是传播学研究课题,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对传播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明确了传播过程模式和要素,是传播学理论经典,对实现有效传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拉斯韦尔传播模式认为传播均由“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文学译介是文化传播行为,同样包含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大要素,将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应用到文学译介,即是包含“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五大要素的译介模式,对中国翻译文学的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效译介模式。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译介中国文学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通过翻译中国文学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直是国家努力实现的目标。当前,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严重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和威胁着中国文化安全,中国文化迫切需要“走出去”,国家投入了巨大财力译介中国文学,设立了“中国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中国文化着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出版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数十个重大中国文学译介项目工程,但是中国文学译介项目作品域外接受不佳、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中国文学向西方的译介一直步履维艰,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译介效果。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理论研究成为时代要求,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内对中国翻译文学在国外传播研究相对滞后。译介学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开始关注中国文学对外“译”与“介”的问题,然而该研究只是在外汉译“译入”研究数十年后的今天,在谢天振、许钧、吕敏宏、潘文国、马会娟等翻译研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动之下才日益成为国内翻译研究热点。本论文研究契合了国内外研究热点、顺应了时代要求,首次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极具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在译介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文学译介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矛盾进行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厘清中国文学译介困境的实质。论文通过对莫言英译作品不同类型受众的问卷调查、借用国外EBSCO、WORLDCAT、OCLC等搜索系统、直接联系莫言作品出版机构等方法挖掘如收藏莫言作品世界图书馆馆藏量、莫言英译作品发行量、美国主流媒体莫言提及率等数据,在这些数据基础上进行推导、演算、分析、解释和判断,总结莫言英译作品“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模式提出不同的观点,针对这五大译介要素所提出的观点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具体内容为:一、译介主体:中国文学译介主体应该采取以非官方学术机构为平台和桥梁,中外合作译介主体模式,即国外汉学家或学者与中国学者优势互补,合作翻译,以西方汉学家为翻译主体,以精于中国文学翻译的中国学者为中文向导和翻译辅助,双方取长补短的模式。二、译介内容:中国文学译介内容模式应该是所选作品应避免与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正面冲突、既具备世界文学的普适性又具有中国文学的异质性、基于古代文学侧重现当代作品、所选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模式。三、译介途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途径应采取加强国内外出版机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优秀文学作品影视拍摄、利用国外书刊杂志媒体宣传、利用国际书展等国际销售平台、引入文学代理人制度、利用国际学术平台、增加政府对海外翻译家资助等多渠道译介途径模式。四、译介受众:中国文学“走出去”应确立以受众为中心、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并重、契合西方受众期待视野审美意识,顺应其心理效应、顺应西方语言习惯、采取民间姿态等译介受众模式。五、译介效果:中国文学译介应该重视译介效果,科学制定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模式,遵循传播规律,才能取得译介效果。就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化传播问题,歌德总结了翻译文学进入译入语文化的三个阶段,即让翻译作品披上译入语文化外衣的起始阶段、吸收源文本思想将其伪装为译入语思想加以传播的渐进阶段、译文与原文完全一致的全译阶段。中国文学向西方的译介还处在最初尝试的第一阶段,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际上还是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决定了中国文学“走出去”所选译介模式重点考虑的是译入语语言文化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翻译文学对译入语世界普通读者的可接受性,帮助中国文学在译入语国家渐渐形成稳定的持久场域。针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所提出的译介模式结论是具有开放性的,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和文学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研究的不断加深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调整、改变和完善。

雷霞[8](2014)在《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及其善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跳出以信息是否属实和是否经由官方发布来界定谣言的传统认知框架,试图以更加中立的视角解读谣言的传播,认为谣言是广泛传播的、含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的信息。也就是说,只要社会存在不确定性的信息,就不可避免地有谣言存在的合理性。本文对谣言的定义回答了为何谣言总是屡禁不止,并在信息看似更加透明的新媒体时代没有减少,反而更多的根本原因。不确定性正是谣言的生命力所在,一旦不确定性被消除,谣言也随之死亡。相应地,新闻的目的之一便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因此,谣言信息与新闻信息是互为补充的信息形式,谣言信息的传播更是促使专业的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更加追寻信息的确定性。本文原创性提出“信息拼图”与“信息稀释”概念。在人人都有可能发布和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时代,“信息拼图”作用在谣言的传播与扩散过程中功不可没。在信息的传播与扩散过程中,首先发出的信息如果与其他信息能够契合,从而嫁接形成“拼图”,就容易被认同和相信,并被大范围传播和扩散。无论是不确定性的谣言信息,还是确定性的新闻信息,只要被无数次的拼接,无数次的传播扩散,谣言信息或者新闻信息的大范围传播就展开了。与之相反,如果要阻断谣言信息经由“信息拼图”而形成大范围的传播,从信息传播角度而言,可以进行与之对应的“信息稀释”,即当谣言信息一旦有迹象表露被“拼图”而传播之时,大量的其他与该谣言信息不相关的信息,以及与该谣言信息相关的其他更加确定性的信息的入场,便可形成有效的对于该谣言信息传播的阻断,从而遏制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本文并不定性谣言为负面的信息,但需要治理的是负面的谣言信息,因为负面的谣言信息可能带来危害性的社会影响,这其中,尤以抗议性谣言为甚。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3年十余年间的有代表性的33条抗议性谣言为主要研究对象,为抗议性谣言做了界定,对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的传播人群、传播特点、传播动因等做了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并非抗议性谣言唯一主要的发布平台,传统媒体也往往成为抗议性谣言的发源地,而抗议性谣言在具有负面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正面社会意义,因此,需要摒弃以往对于新媒体时代的谣言“一刀切”的简单应对方法。本文同时还指出,抗议性谣言并不能因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的表达工具性而具备合法性,只是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采用这个工具是无奈的选择。虽然很多研究者提到,只要信息公开透明,便足以消除谣言,但笔者认为,比信息透明更加重要的,一是信息透明的同时要保障信息的有效到达,二是要保障信息的发布者或确认者的权威性。本文在充分理解与辩证看待抗议性谣言及其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导入善治理念,并试图将抗议转为协商与对话,提出了正视和正面回应抗议性谣言传播的具体策略。

同心[9](2014)在《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彼此交往时的“身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国家战略重点。对于正在迅速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而言,需要面临的国家形象议题更加复杂。一方面,中外文明交往的历史漫长跌宕,心理互构的过程复杂多变,造成世界对中国有着各种矛盾的多元化历史印象:另一方面,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更增加了被辨识的难度。于是,各种对立的标签同时贴在了中国的身上,他者认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混杂模糊。然而,明确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正是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研究和跨文化传播实践的起点。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多学科理论方法,构建了国内首个完整、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评估与测量提供科学、便捷的工具,推进相关反馈机制的形成与实施,从而深化理论认识并指导现实实践。首先,本研究通过历史的、情境化的方式确定指标体系形成的判断基准、原则和立足点:1、检视中国国家形象的学术研究脉络,总结各阶段特征,并结合社会语境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而深化理解当下进行国家形象研究时应当着力探讨的重点,需要补充的盲点等,并明确研究的基本定位;研究国家形象的概念流变,廓清国家形象概念的基本内涵,并初步总结指标体系的评估原则。2、梳理中国从“对外宣传”到“跨文化传播”的转变历程,探察从话语方式到思维方式改变的动因,深化认识研究取向,并进一步总结指标体系的评估原则。其次,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以确定指标体系的分层和设置依据:1、结合传播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总结出了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与生成的基本流程。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构成要素,即可概念化抽象为评估指标体系的分层结构模型。2、深入分析流程中每一个环节对传播效果的作用机制,明确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为合理、完整的指标设置提供依据。最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1、根据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与生成流程的基本环节确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分层结构模型;2、秉持此前总结的指标体系评估原则和判断基准,根据各个环节的效果影响要素逐层设置指标;3、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逐层计算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最终形成了共4个层次、59个的底层测量指标组成的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

杨天[10](2013)在《《体坛周报》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传播的特征、传媒技术的日益发达、受众媒介产品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中国大陆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等诸多力量,正不断挤压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2009年3月16日,拥有146年“印刷报龄”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发行了最后一期报纸,更是标示着报纸传媒的发展境遇进入“寒冬”。在报业遭遇“寒潮”的现实环境下,报纸媒体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生存环境,成功地从“寒潮”中突围并走向“春天”已成为报人、学界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体坛周报》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个案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其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中所涵盖的稿源、体裁、语言、标题、图片、版面等诸多因素,综合概括其不可替代的深度报道、一枝独秀的本报记者、足球赛事的独特魅力、第一时间的知情满足等报道特色,最终呈现新媒体时代《体坛周报》对体育类报纸媒体定位明确、特色稿件、强化细节、重视版面等启示。本文认为报纸媒体(尤其是专业性报纸媒体)在适应媒介融合传播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已经形成的采写编体系,努力构建融合传播平台,强化其不可替代的深广性、权威性、真实性等纸媒优势,精心生产适合当代受众消费习惯的精神产品,必将拓展出全新的生存空间,从“报业寒冬”成功突围,拥有崭新的发展前景。

二、报纸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纸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2)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信任是公信力的核心
        二、公共性是公信力对象和领域的特征
        三、力度体现公信力的向度和度量特征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内涵
        一、执政党公信力研究的三种视角
        二、执政党公信力内涵的综合辨析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构成要素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主体是公众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对象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体系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
        四、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表达
    第四节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三大改造完成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初步探索(1956-1966)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加强
        二、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线的农村政策曲折发展
        三、以“五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福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遭到破坏
        二、以平均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农村政策使经济缓慢发展..
        三、简易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全面提升(1978 至今)
        一、恢复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三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公信力
        一、价值理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二、价值理念以人民满意为宗旨
        三、价值理念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过程的公正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内容的针对性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合理性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开放性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先进性
    第四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绩效
    第五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综合测量指标体系
        一、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信任
        二、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信任
        三、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信任
        四、公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信任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外部环境
第四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现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状况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状况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的公信力状况
        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二、以人民满意为宗旨
        三、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共政策的公信力状况
        一、公共政策的法律与社会合法性
        二、公共政策过程的公正性
        三、公共政策内容的针对性
    第四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公信力状况
        一、组织设置的合理性
        二、组织结构的开放性
        三、组织队伍的先进性
    第五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绩效的公信力状况
        一、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二、在公共服务中的绩效
第五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第一节 经济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一、农村经济环境状况
        二、经济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一、农村文化环境状况
        二、文化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一、农村社会环境状况
        二、社会环境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
第六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途径研究
    第一节 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个人信任
        一、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业务能力
        二、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高尚人品
        三、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与群众的亲密关系
    第二节 提升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信任
        一、建立保护群众权利的社会制度安全网
        二、保证制度的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三、建立权威的信任奖惩机制
        四、使群众了解民主的规则与程序
        五、为群众提供对政策偏好与不满的表达渠道
        六、有效的信息传递设施和系统
    第三节 培育良好的现代信任文化
        一、加强群众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
        二、鼓励自由竞争与自由签约活动
        三、引导建立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中的信任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语料来源
2 《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现象分析
    2.1 词性分布
        2.1.1 方言名词
        2.1.2 方言动词
        2.1.3 方言形容词
        2.1.4 方言副词
        2.1.5 方言代词
        2.1.6 方言量词
        2.1.7 方言语气词
    2.2 方言结构
        2.2.1 “V(不)赢”结构
        2.2.2 “V + N +先”结构
        2.2.3 “X+醉+哒/了”结构
    2.3 有方言现象的标题的版面分布情况
        2.3.1 城事版
        2.3.2 特刊版
        2.3.3 评论版
    2.4 小结
3 《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出现的原因
    3.1 自觉使用
        3.1.1 栏目定位
        3.1.2 求新心理
        3.1.3 地域文化争主流的诉求体现
        3.1.4 恋乡情结
        3.1.5 受众驱动
    3.2 无意识使用
        3.2.1 普方混杂的社会环境
        3.2.2 从业者缺乏语言规范观念
    3.3 小结
4 《潇湘晨报》标题中方言现象产生的影响
    4.1 积极影响
        4.1.1 有利于表达情感
        4.1.2 有利于吸引读者
        4.1.3 有利于展现地域文化
        4.1.4 有利于打造报刊的本土特色
    4.2 消极影响
        4.2.1 影响语言规范化
        4.2.2 带来阅读障碍
        4.2.3 不利于文化传播
    4.3 小结
5 《潇湘晨报》标题使用方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5.1 存在的问题
        5.1.1 表意不明
        5.1.2 滥用方言
        5.1.3 乱用本字
    5.2 应对策略
        5.2.1 树立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5.2.2 明确方言使用规范
        5.2.3 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养
        5.2.4 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5.2.5 加强对语言规范化的研究
    5.3 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的总体结论和创新点
    6.2 论文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潇湘晨报》标题中的长沙方言词汇总表
【附录2】《潇湘晨报》标题中的非长沙方言词汇总表
【附录3】《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结构现象总表
【附录4】访谈记录
【附录5】调查研究日志
致谢

(4)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与满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是教育对象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测量
四、数据分析及结果
    1. 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的比较
    2. 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者的使用行为特征
    3. 使用者满意度的阶层回归分析
五、贡献及不足

(5)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一、社会运动研究
        (一) 集体行为论
        (二) 资源动员论
        (三) 政治过程论
        (四) 政治机会论
        (五) 框架建构论
        (六) 新社会运动论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八) 抗争政治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三) 新旧媒体关系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一) 新媒体研究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 分析框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过程
        (六) 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十) 对“中天”的小结
    二、TVBS:流动的框架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十) 对TVBS的小结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一、内容层面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二、行动层面
        (一) 新旧媒体之间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历程及其发展方向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历程
    1.1 萌芽阶段
    1.2 酝酿阶段
    1.3 初创阶段
2 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2.1 在理论方面
    2.2 在实践方面
3 结论

(7)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
        1.1.2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紧迫性
        1.1.3 翻译文本“走出去”的重要性
    1.2 文献综述
        1.2.1 翻译与传播学研究
        1.2.2 中国文学译介研究
        1.2.3 莫言和葛浩文研究
        1.2.3.1 莫言研究
        1.2.3.2 葛浩文研究
    1.3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2.1 定性研究
        1.3.2.2 定量研究
        1.3.3 研究意义
        1.3.3.1 理论意义
        1.3.3.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译介学
    2.1 译介学
        2.1.1 译介学的产生
        2.1.2 译介学主要内容
        2.1.2.1 译介学
        2.1.2.2 “译”与“介”
        2.1.2.3 “译入”与“译出”
    2.2 译介模式
        2.2.1 传播模式
        2.2.2 译介模式
第三章 译介主体
    3.1 译介主体的作用和身份
        3.1.1 译介主体的作用
        3.1.2 译介主体的身份
    3.2 中国文学“走出去”当前译介主体模式
        3.2.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模式
        3.2.2 中国文学“走出去”当前译介主体现状
    3.3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主体
        3.3.1 莫言
        3.3.2 葛浩文
        3.3.3 葛浩文作为莫言作品译介主体的作用
    3.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模式探索
        3.4.1 本土译介主体模式的不足
        3.4.2 汉学家译介主体模式的不足
        3.4.3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模式
第四章 译介内容
    4.1 译介内容的选择
        4.1.1 选择译介内容
        4.1.1.1 选择作者
        4.1.1.2 选择作品
        4.1.1.3 选择翻译策略
        4.1.2 影响译介内容选择的因素
        4.1.2.1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4.1.2.2 主流诗学
        4.1.2.3 赞助人
        4.1.2.4 译者的文化立场
    4.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内容模式
        4.2.1 国家机构赞助下译介内容模式
        4.2.2 本土商业出版社选择译介内容模式
        4.2.3 译者自主选择译介内容模式
    4.3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内容
        4.3.1 作家作品的选择
        4.3.2 翻译策略的选择
        4.3.2.1 改写
        4.3.2.2 删除
        4.3.2.3 添加
        4.3.2.4 归化
        4.3.3 影响葛浩文译介内容选择的因素
        4.3.3.1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
        4.3.3.2 诗学
        4.3.3.3 美国文化市场
        4.3.3.4 莫言的象征资本
        4.3.3.5 莫言作品的普适性和异质性
    4.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内容模式探索
        4.4.1 作者的选择
        4.4.2 作品的选择
        4.4.3 翻译策略选择
        4.4.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内容模式
第五章 译介途径
    5.1 译介途径主要种类
        5.1.1 出版社
        5.1.2 大众传播媒介
        5.1.3 文学代理人
        5.1.4 书展
    5.2 中国文学“走出去”主要译介途径
        5.2.1 本土出版社
        5.2.2 媒介
        5.2.3 书展
    5.3 莫言作品译介途径
        5.3.1 海外出版社
        5.3.2 电影
        5.3.3 大众媒介
        5.3.4 网上书店
        5.3.5 文学代理人
        5.3.6 书展
    5.4 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效译介途径探索
        5.4.1 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途径
        5.4.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途径模式
第六章 译介受众
    6.1 译介受众的地位
        6.1.1 传播受众的地位
        6.1.2 译介受众的地位
    6.2 译介受众的分类
        6.2.1 译介受众的分类
        6.2.2 不同受众间关系
    6.3 影响受众接受译介作品的因素
        6.3.1 译入语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
        6.3.2 受众心理
        6.3.2.1 受众的阅读心理
        6.3.2.2 受众的心理效应
        6.3.2.3 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意识
    6.4 中国文学作品英语译介受众
        6.4.1 西方受众
        6.4.2 西方受众眼中的中国
    6.5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受众
        6.5.1 莫言英译作品受众
        6.5.1.1 专业人士
        6.5.1.2 大学生群体
        6.5.1.3 普通受众
        6.5.2 莫言作品英语受众调查
        6.5.2.1 专业人士
        6.5.2.2 美国大学生为主的知识群体
        6.5.2.3 普通受众
    6.6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受众模式探索
        6.6.1 确立以译介受众为中心的译介理念
        6.6.2 以受众为中心的译介策略
        6.6.2.1 契合西方受众期待视野和审美意识
        6.6.2.2 顺应西方受众的心理
        6.6.2.3 专业人士和大众读者并重
        6.6.2.4 顺应西方语言习惯
        6.6.2.5 民间姿态
        6.6.3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受众模式
第七章 译介效果
    7.1 译介效果的重要性
        7.1.1 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7.1.2 译介效果的重要性
    7.2 影响中国文学译介效果的因素
        7.2.1 译介主体
        7.2.2 译介内容
        7.2.3 译介途径
        7.2.4 译介受众
    7.3 莫言作品英语译介效果
        7.3.1 获奖
        7.3.2 英译作品世界收藏图书馆数量
        7.3.3 图书销售量
        7.3.4 媒体提及率
    7.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探索
        7.4.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
        7.4.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的提高
第八章 结论
    8.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
        8.1.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
        8.1.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的开放性特征
    8.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提出的主要依据
        8.2.1 中国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8.2.2 中国文学译介所处阶段
    8.3 研究不足和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

(8)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及其善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问题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 关于谣言的概念界定
        二、 关于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三、 关于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
        四、 关于谣言的社会意义
        五、 关于谣言的治理
    第三节 基本观点与逻辑结构
        一、 基本观点
        二、 逻辑结构
    第四节 理论框架
        一、 媒介理论
        二、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
        三、 群体思维理论和群体极化概念
        四、 善治理论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 案例分析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非)参与式观察法
        四、 深度访谈法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概念解析
    第一节 新媒体概念界定
        一、 新媒体概念的提出
        二、 新媒体概念的拓展
        三、 对新媒体概念的质疑
        四、 本文沿用“新媒体”提法的原因
    第二节 谣言概念界定
        一、 中国古代谣言概念的界定
        二、 谣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三、 国外谣言概念的界定
        四、 中西方谣言概念及其认识差异带来的启示
        五、 本文谣言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概念界定
        一、 抗议性的界定
        二、 本文对抗议性谣言的界定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特点
    第一节 近年来主要抗议性谣言传播概况
        一、 当假设遇到现实
        二、 抗议性谣言的主要类型
        三、 抗议性谣言的首发渠道
        四、 抗议性谣言的处理结果
        五、 抗议性谣言的持续时间
    第二节 “信息拼图”:大众智慧的博弈
        一、 从“信息茧房”中走出来
        二、 过于理想主义的“自清功能”
        三、 “信息拼图”如何起作用
        四、 新的集体记忆方式
    第三节 抗议性谣言的参与者:非乌合之众
        一、 大众的特点
        二、 谣言参与者分类
    第四节 抗议性谣言的流传:被复制与叠加的群情激昂
        一、 群体思维在抗议性谣言传播中的作用
        二、 中国“关系”文化与群体思维的叠加
        三、 主动围观的人群与群情激昂
    第五节 当大众遇上推手:被利用的拼图
        一、 不确定性让“信息拼图”更加开放
        二、 实名认证增加“信息拼图”可信度
        三、 新媒体营销:被“设置”的大众
        四、 利用“信息拼图”形成谣言的规律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的根源
    第一节 抗议性谣言的传播动因
        一、 谣言:与新闻互为补充的信息形式
        二、 谣言公式的拓展
        三、 作为临时新闻的谣言
        四、 辟谣的滞后与难度
        五、 重复与变异并存:作为谣言的都市传说
        六、 媒体的误读、放大与被策划
    第二节 抗议性谣言传播的心理动因
        一、 既有观念
        二、 以往经验
        三、 群体心理
        四、 个人心理与情绪
        五、 记忆偏差
    第三节 抗议性谣言传播的社会动因
        一、 焦虑的时代与焦虑的个人
        二、 政府公信力下降
        三、 谣言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大联动现象
        四、 民众与政府的矛盾
        五、 “潜水谣言”随时出现
    第四节 抗议性谣言传播的技术动因
        一、 删帖容易,根源难查
        二、 拷贝沉帖,死灰复燃
        三、 情景拼接,以假乱真
        四、 技术恶搞,娱乐先行
        五、 植入广告,营销造势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抗议性谣言的正面社会影响
        一、 弄清事实,建言献策
        二、 舒缓焦虑,宣泄情绪
        三、 避免被“谣”,官员自律
        四、 回归理性,提高免疫
        五、 营造氛围,收集民意
    第二节 抗议性谣言的负面社会影响
        一、 抗议性谣言多引发群体行为
        二、 谣言影响正常经济运转
        三、 谣言引发民众对政府的抵触和不信任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信息稀释:阻断不实谣言的拼接
        一、 对群体智慧的呼唤
        二、 对谣言信息的稀释
        三、 稀释后的信息填充
    第二节 权威性的提升:信息确定性的回归
        一、 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 提升媒体权威性
        三、 共同维护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第三节 由抗议到协商:政府的善治策略
        一、 完善法律法规
        二、 警惕寒蝉效应
        三、 导入善治理念
        四、 探寻善治策略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2003~2013 年主要抗议性谣言汇总表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缘起:“形象焦虑”、诉说冲动与现实困境
    注释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定位与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诉求梳理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的概念流变与廓清
    第三节 小结:国家形象研究定位与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注释
第三章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取向与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第一节 从“对外宣传”到“国际传播”的观念转化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辨析
    第三节 小结:跨文化传播观念与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注释
第四章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与生成的基本流程
    第一节 信息跨文化传播的简化流程
    第二节 传播客体国家内部的信息流动模式
    第三节 认知与心理:国家形象生成的流程
    第四节 小结: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与生成的流程和环节
    注释
第五章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要素
    第一节 国家综合国力:影响跨文化传播全过程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主体中的影响要素
    第三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影响要素
    第四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客体中的影响要素
    注释
第六章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评估体系的指标设置
    第一节 国家综合国力类指标设置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主体类指标设置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媒介类指标设置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客体类指标设置
    注释
第七章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评估体系的分层权重计算
    第一节 权重计算方法及步骤
    第二节 权重赋值及计算过程
    注释
第八章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节 层次总排序与最终权重计算
    第二节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体坛周报》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对于《体坛周报》的研究 第二节
    对于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的研究 第三节
    对于《体坛周报》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的研究 第三章
    《体坛周报》2012
    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本报记者为主的稿源 第二节
    多种形式组合的体裁 第三节
    武侠战争风格的语言 第四节
    情感美感并重的标题 第五节
    兼顾多方的图片设置 第六节
    强调视觉冲击的版面 第四章
    《体坛周报》2012
    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不可替代的深度报道 第二节
    一枝独秀的本报记者 第三节
    足球赛事的独特魅力 第四节
    原创迅捷的知情满足 第五章
    《体坛周报》对其他专业体育报纸报道的启示 第一节
    受众定位 第二节
    特色稿件 第三节
    强化细节 第四节
    重视版面 第五节
    媒体合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报纸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杨荣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3]《潇湘晨报》标题中的方言现象研究[D]. 范婷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7)
  • [4]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与满足分析[J]. 李武,黄扬. 中国出版, 2017(04)
  • [5]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6]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历程及其发展方向浅析[J]. 张逸松. 科技传播, 2015(14)
  • [7]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D]. 鲍晓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及其善治策略研究[D]. 雷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01)
  • [9]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同心. 复旦大学, 2014(03)
  • [10]《体坛周报》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报道研究[D]. 杨天. 苏州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报刊读者心理现象分析及编辑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