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经济林开发新模式

国有林场经济林开发新模式

一、国有林场发展经济林的新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段孟然[1](2021)在《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城市里的人处在一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业有了发展动力,随之兴盛起来。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高品质的森林植物景观,充满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等显着优点的森林公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森林公园是以林场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林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但是目前针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的理论尚不完善。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例论证法等多种方式,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湖南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江苏老山林场、湖南涟源龙山国有林场、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等五个案例,提出了生态保护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功能性原则、景观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归纳了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为: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提出了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为: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存在林相色彩单调,春冬景观效果差;竖向空间利用不足,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本土文化尚未挖掘,缺乏文化内涵;防火林带缺失等问题。从植物景观改造的角度看,兰考林场第一林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但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根据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有的植物资源,运用总结归纳出的植物景观改造原则、策略、途径与方法对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围绕色叶树种的运用,经济树种的开发,水生植物景观的营造,花卉观赏,特色树种的挖掘和造景几个方面。通过丰富植物层次和植物空间的营造,提升林场内植物景观质量。植物景观改造为兰考林场后期发展和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满足自身发展和兰考县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希望本次研究有助于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理论的丰富,为林场发展做出贡献。兰考林场植物景观改造是当前兰考县森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本次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石琳先[2](2020)在《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现在及今后的合作造林提供借鉴参考,拓展合作思维,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效果,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了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的数据资料,包括了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合作造林工程历年的造林设计等,并对合作区参与农民及林业干部职工做问卷调查,运用Excel、Spss23.0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从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工程、合作造林模式、利益相关者、农民及可持续性等5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合作造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一方面社会大环境有利于国有林场进行合作造林,另一方面杨树局薛家庄林场有能力走出去进行合作造林,同时地方的造林需求,为合作造林的开展提供了可能。②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国有林场自主合作,自己投资造林;二是局县合作,林局和地方谈合作事宜,安排国有林场造林。两种模式各有不同的优劣势,相比之下,模式一适合小规模的合作造林,而模式二适合大规模的合作造林。③合作造林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多种利益关系交错,合作造林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合理进行利益分配。并结合合作造林对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分析,扬长避短,尽可能保障相关者的利益。④合作区农民是合作造林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他们对合作造林的了解关系对合作造林的认可。而受教育程度、参与度影响他们对合作造林的了解。他们参加合作造林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发挥文化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同时发扬右玉精神,使其积极地投身到林业事业中;合作造林发挥了一定的扶贫功能,但却十分有限,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通过营造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林业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⑤合作造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管护经营、科技投入、利益相关者、农民参与度、政策、合作协议及资金问题的影响,要提升其可持续性,需要增加合作造林的资金投入、科技投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组织管理能力,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⑥通过借鉴其他一些经验做法,提出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在理念上吸收“参与式”社区林业的理念,使工程覆盖区的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在模式上,借鉴“购买式造林”模式、多元化投资模式、托管模式,从中吸取经验,使合作造林实现创新发展。

王雅倩[3](2020)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森林资源分析及经营建议》文中研究表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近年来也注重发展林业,传统林业逐渐向现代林业转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本文以达茂旗作为研究区,依据达茂旗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针对旗境内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森林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结果,在分析其面积、林木蓄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反映达茂旗林业发展现状,探讨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对策,为新时期达茂旗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通过研究表明,旗域内以种植灌木树种为主,主要品种为柠条,我旗林种主要是防护林,其次是特种用途林。近年来达茂旗森林投入建设力度较大,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林业发展潜力较大,经营管理成效比较显着。森林资源整体的结构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幼、中、近、成、过熟林五个龄组之间的面积比率为13:27:33:14:13,蓄积量比率为6:9:28:22:25;在提高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效益基础上,提出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原则和目标,坚持严格保护的基本原则、努力增加森林的总量、坚持科学经营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林业结构布局、严守采伐限额管理底线,并确定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5.3%、当年成活率达到75%以上、保存率达到70%以上的基本目标。本文提出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建议,建立科学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质,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加强管护经营森林资源,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同时,从基础、组织、技术、政策等四个层面提出保障措施,促进经营建议落到实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地分析旗域森林资源经营现状,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给出几点对策建议。

文连阳[4](2020)在《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矛盾,迫切需要寻求森林生态效益与旅游经济的耦合-贡献机理,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特征与时空维度,评价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与旅游经济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本文以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旅游经济学和价值成长理论为指导,基于大湘西各县域的森林资源和旅游经济数据,通过构建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货币价值法、耦合分析法、旅游经济贡献模型和旅游经济绩效估算方法,系统开展大湘西各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合理、内容全面。基于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人地关系”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由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等7个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旅游人次、住宿餐饮零售额、旅游通景公路、旅游信息传播等8个旅游经济指标所构成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体系,基于该体系进一步建立耦合模型、贡献度模型和绩效模型,系统评价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2)主要林分类型、森林管理单位类型与面积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评价了大湘西24个县域的10种林分类型、7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类型、7种341个森林管理单位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发现,杉木林、马尾松、三杉林、其他阔叶林、经济林和灌木林是主要的贡献林分,灌木林、其他阔叶林、杉木林的服务功能价值较大,并在不同时段和县域发挥了不同的服务功能。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为725.45亿元,县均30.23亿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森林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营养物质、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中龄林、幼龄林的价值较大,天然林价值大于人工林。不同森林管理单位年均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物保护单位。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和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分布面积较大的县域,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也较大。1995-2015年,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170.54万元/hm2,年均增长8.53万元/hm2,县均增加7.11万元/hm2。价值增加县域有20个,但在不同时段和县域价值增幅不均衡。因此,加大县域林分经营协作、分类指导,是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高价值区、中高价值区的全局化转移的重要措施。(3)大湘西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与时空维度的功能差异影响二者耦合分布。耦合模型有效模拟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影响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各县域二者耦合价值差异较大。耦合度指数从0.34上升到0.49,耦合协调度系数由0.19上升为0.50,表明大湘西二者耦合趋向强化与稳定。其中,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功能类型和成熟林、天然林发挥的较大旅游景观功能,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影响较大。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异影响,耦合度很显着县域达18个,有20个县域由低度协调区转变为高度协调区,耦合格局由全局化向“南北部高、中部低”演变。(4)森林与旅游的耦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旅游经济贡献模型表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是森林的主要旅游经济贡献功能。各龄组的旅游经济贡献存在县域差异。天然林的旅游经济贡献大于人工林,以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贡献为最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值平均为1︰8.91元。县域地理区位、二者耦合发展水平与旅游业开发程度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贡献的重要因素。(5)旅游经济绩效模型表明,林分类型丰富、森林管理单位多样、耦合协调度高、旅游经济贡献大和旅游经济绩效明显的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较大。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估算大湘西各县域森林的旅游经济绩效对GDP增长的偏离程度,发现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是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而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森林景观价值重点突出了森林的旅游经济影响功能。构建偏离度指数与梯度指数,划分出不同旅游经济绩效优势和梯度的各类型县域。在森林的旅游经济贡献较大县域,其旅游经济绩效较为稳定。因此,对县域森林与旅游应分类指导、因县施策,科学经营天然林、成熟林和主要森林管理单位,以缩小森林的旅游经济绩效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曾祥秀[5](2019)在《黄冕林场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重视,使得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实施国有林场改革以来,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目标发生了重大改变,已经由以经济效益为重点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程度又是评价国有林场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适宜的森林可持续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估和指导国有林场改革,对实现国有林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刘代汉提出的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黄冕林场森林经营特点、国有林场改革情况筛选出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性的25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赋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分析黄冕林场国有林场改革前后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来看,2015年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指标得分依次为0.4432、0.1606、0.1535;2018年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指标得分依次为0.4618、0.1797、0.1710;改革后,2018年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得分指数均高于2015年,说明国有林场改革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均得到良好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性逐渐凸显;(2)从总体评价来看,2015年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7573,总体属弱可持续经营;2018年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8122,总体属可持续经营;显而易见,2018年可持续经营状态优于2015年;(3)从评价过程来看,目前影响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在于:树种结构简单,公益林比例较低,用材林龄组结构不合理、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该评价结果符合黄冕林场实际森林经营情况,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合理,能够用于评价黄冕林场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4)针对国有林场改革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主要有:科学制定森林经营目标、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开展FSC森林认证、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等。

何允清[6](2019)在《基于森林旅游功能的维都林场森林资源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旅游(Forest Recreation)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基础,进行自然观赏、养生健身、娱乐休闲等活动,是生态旅游的重要体现。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旅游发生的主体,包括了森林自然资源、人文活动等因素,森林旅游既是为了满足人类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同时也是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产生。森林旅游链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既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收入,增加社会效益。但诸多地区缺乏森林旅游景点,尤其是大部分林场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忽略生态效益的发展,导致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失衡,不能全面发挥森林多功能作用。因此,本文以维都林场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其近10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基于森林旅游功能,运用房室理论模型对未来森林发展进行预测以及优化调整。基于森林旅游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进行评分参考,进一步调整树种结构。主要内容如下:通过对维都林场2004年至2013年的二类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维都林场近10年来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人工造林面积增加,以桉树林面积大量增加,导致林种结构失调,用材林占比较大,且树种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和林地生产力功能降低。其次,龄组结构差异大,幼龄林和成过熟林面积比重大,中龄林比重偏低,致使森林资源利用率低,出现林分生产力低下现象。针对维都林场森林资源结构存在的问题,运用房室理论模型对其森林资源结构进行评价、调整与优化。降低用材林比重,由原来的7352.4 hm2调整为4772.9hm2;增加生态林面积,提高森林净化空气功能,保证林种结构合理化;优势树种以速生桉比重最大,经预测调整后,由2013年的7661.2 hm2减少至6428.1 hm2,增加乡土树种,满足生态多样性要求,美化森林景观,丰富林相层次;为了满足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应控制龄组比例,使得后续可利用资源逐步平缓,保证林木蓄积增长,推动森林资源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房室理论模型预测调整森林结构的原则下,基于森林旅游的功能和可持续经营,运用层次分析法调整维都林场的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维都林场森林结构,实现维都森林旅游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的协调发展。调整措施包括:建设乡土树种经济性观赏景观,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林相丰富性和增加森林季相,丰富森林旅游树种,以增加混交林和观赏树种(桃树、枫树与杜英)为主;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与资源现状特点,结合周边旅游景点的优势,打造天然氧吧,吸引游客,也是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薛霞[7](2019)在《灵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人们提供木材、水果和其他非林木产品等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产品,还为社会提供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间接使用价值。对森林资源的价值进行评定,把森林资源的价值量化,才能使人们更清晰了解森林资源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去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充分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才能使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可持续发展达到和谐统一。本文以灵石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福清灵石国有林场2016年二类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结合林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一些基础经济数据,计算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价值。本次评估对森林的经济资源采用整体平均值评估法,各类森林资源采用的具体评估方法为:人工用材林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人工用材林中龄林和近熟林采用收益现值法评估,人工用材林成过熟林和公益林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竹林、经济林整体作为评估对象,采用年均收益现值法评估,林地年租金和林地资产采用林地期望价法评估;参照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并实施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对森林的景观资产进行评估。通过计算得出灵石国有林场总价值为53132.97万元,其中经济价值为25873.07万元,占比48.69%;生态价值为22586.4万元,42.51%;景观价值为4673.5万元,占比8.8%。在经济价值中,主要以林木的立木价值为主,为29860万元,占比38.79%;在森林生态价值中,主要以森林的涵养水源价值为主,为14200万元,占比26.73%。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森林资源的价值组成中,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所占比重较为接近。人们在对林木进行砍伐利用森林获得其经济价值时,常常忽视了森林的生态价值,这意味着损失了同等价值的生态资源。多种植林木,增加林分面积是提升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手段之一。对森林进行适量的择伐,也不会对其生态服务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最后,从经济、生态、景观三个方面提出适合林场可持续经营的对策,提高林场森林资源价值,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文臣,李树民,王洪江,张海旺[8](2017)在《朝阳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在对朝阳市林业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本市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不平衡、资源支撑力弱、企业改造升级问题突出、科技与生产相脱节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今后林业产业发展原则以及重视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提高经营主体的素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加强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改革科研工作机制以及振兴产业的几项措施和途径等发展对策。

杨雅崴[9](2017)在《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在人类生存、发展与进化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不仅在生态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非公有制林业成为实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手段之一,所以,需要不断提倡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而编制合理、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方案是促进非公有制林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采用文献检索、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等方法,在分析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的基础,对法律政策环境、森林主导功能、经营能力、相关利益者、公众参与等影响非公有制林场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要点。在此指导下,对南亩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进行了具体研究。(1)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受4个主要因子影响在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会受到法律政策、市场需求、林场经营条件以及相关利益者等因子的影响。不同的因子对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影响也会不同。法律政策环境是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依据基础,是所有经营活动的前提;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公有制林场的经营目标与方向;经营条件影响着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效果;相关利益者多元化是非公有制林场自身的特性,相关利益者的意见与建议会影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2)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把握11大要点通过分析上述影响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因子,提出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十大要点。具体要点有:通过历史沿革回顾林场发展轨迹;明确产权结构,做到责、权、利统一;分析经营环境;森林资源调查与分析;产业产品结构分析;确定方针与目标;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3)南亩林场经营目标贯穿方案编制的全过程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指导着南亩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在编制的全过程中,编制的要点基本上需要考虑到南亩林场的整体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基准,控制着南亩林场森林经营整体发展。

张文臣,李树民,洪新[10](2017)在《新时期辽西地区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Ⅲ)》文中提出文章是"新时期辽西地区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一文的第3部分。在前面对辽西地区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模式创新相关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该文从"新时期辽西地区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及发展目标"、"科研工作的总体原则"、"科研工作的具体构想"、"辽西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分析及应用性研究的系统设计"几个方面,阐述新时期辽西地区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的新模式的主要构想。

二、国有林场发展经济林的新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林场发展经济林的新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林场发展与城市绿色发展背景相契合
        1.1.2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符合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1.3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为森林公园建设创造条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植物群落
        2.1.2 植物景观
        2.1.3 植物文化
        2.1.4 人工林
        2.1.5 天然林
        2.1.6 乡土树种
        2.1.7 拟生造林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环境心理学
        2.2.3 景观美学
        2.2.4 植物群落学
        2.2.5 森林培育学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湖南·宜章县骑田岭城郊森林公园(原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
        3.1.1 案例概况
        3.1.2 改造内容
        3.1.3 案例启发
    3.2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原塞罕坝机械林场)
        3.2.1 案例分析
        3.2.2 改造内容
        3.2.3 案例启发
    3.3 江苏·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原老山林场)
        3.3.1 案例概况
        3.3.2 改造内容
        3.3.3 案例启发
    3.4 湖南·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原涟源龙山国有林场)
        3.4.1 案例概况
        3.4.2 改造内容
        3.4.3 案例启发
    3.5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
        3.5.1 案例概况
        3.5.2 改造内容
        3.5.3 案例启发
    3.6 案例总结
4 植物景观改造理论探索
    4.1 植物景观改造的目标
        4.1.1 促进绿色发展
        4.1.2 提升林分质量
        4.1.3 提高艺术审美
        4.1.4 推动经济发展
    4.2 植物景观改造的原则
        4.2.1 生态保护原则
        4.2.2 整体性原则
        4.2.3 适地适树原则
        4.2.4 功能性原则
        4.2.5 经济节约原则
    4.3 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
        4.3.1 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
        4.3.2 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
        4.3.3 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
    4.4 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
        4.4.1 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4.4.2 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
        4.4.3 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
        4.4.4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
5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
    5.1 兰考林场现状分析
        5.1.1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概况
        5.1.2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状
    5.2 植物景观改造规划构思
        5.2.1 衔接上位规划
        5.2.2 改造规划目标
        5.2.3 改造规划思路
    5.3 植物景观分区改造规划
        5.3.1 水生植物区
        5.3.2 彩叶植物展示区
        5.3.3 林果观光区
        5.3.4 特色植物区
        5.3.5 花卉观赏区
        5.3.6 入口管理区
        5.3.7 主要道路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论文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植物名录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多功能林业理论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1.3.3 参与式林业理论
        1.3.4 国内合作造林现状
        1.3.5 国外合作造林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与人口经济
    2.2 林业发展状况
    2.3 国有林局林场概况
        2.3.1 杨树局
        2.3.2 薛家庄林场
    2.4 地方造林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工程简介
        4.1.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概况
        4.1.2 杨树局与右玉县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4.1.3 2019年薛家庄林场参与的杨树局与右玉县合作造林工程
    4.2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分析
        4.2.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
        4.2.2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优劣势比较分析
    4.3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不同利益相关者分析
        4.3.1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4.3.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4.3.3 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分析
    4.4 基于农民视角的合作造林分析
        4.4.1 样本的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4.4.2 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4.4.3 思考与启示
    4.5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可持续性分析
        4.5.1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的内涵
        4.5.2 合作造林的目标
        4.5.3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4.5.4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提升对策
5 借鉴与探索: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
    5.1 理念创新:“参与式”社区林业
    5.2 模式创新
        5.2.1 “购买式造林”模式
        5.2.2 多元化投资模式
        5.2.3 托管模式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3)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森林资源分析及经营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貌及其特点
        2.1.1 地势
        2.1.2 地貌及其特征
    2.2 水文特点
        2.2.1 地表水
        2.2.2 地下水
    2.3 气候特点
    2.4 土壤特点
    2.5 植被类型
        2.5.1 木本植物资源
        2.5.2 药用植物资源
        2.5.3 重点保护植物资源
        2.5.4 经济植物资源
    2.6 野生动物资源
    2.7 人文社会环境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达茂旗森林资源现状
    4.1 森林资源地类分布
    4.2 森林资源森林类别分布
    4.3 国营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5 达茂旗森林资源分析
    5.1 达茂旗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5.2 达茂旗森林资源空间分布分析
    5.3 达茂旗森林资源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
        5.3.2 生态效益
        5.3.3 社会效益
6 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建议
    6.1 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原则和目标
        6.1.1 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原则
        6.1.2 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目标
    6.2 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具体措施
        6.2.1 建立科学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
        6.2.2 加大森林资源培育
        6.2.3 加强管护经营森林资源
        6.2.4 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6.3 达茂旗森林资源经营保障措施
        6.3.1 基础保障措施
        6.3.2 组织保障措施
        6.3.3 技术保障措施
        6.3.4 政策保障措施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1.2.1 主要概念辨析
        1.2.2 理论基础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1.3.2 旅游空间分异与旅游经济影响
        1.3.3 总体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总体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人文社会环境
        2.1.3 森林资源状况
        2.1.4 旅游经济发展
    2.2 主要林分类型
        2.2.1 总体分布
        2.2.2 林分面积
    2.3 森林管理单位概况
        2.3.1 森林管理单位主要类型
        2.3.2 森林管理单位分布与面积
    2.4 本章小结
3 材料与方法
    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3.1.1 资料来源
        3.1.2 评价方法
    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3.2.1 资料来源
        3.2.2 指标构建
        3.2.3 评价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4.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4.1.1 公共数据估算
        4.1.2 主要核算方法
        4.1.3 核算面积分布
        4.1.4 核算结果与分析
    4.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评价
        4.2.1 不同森林功能类型的功能价值评价
        4.2.2 不同龄组的功能价值评价
        4.2.3 不同起源的功能价值评价
        4.2.4 不同森林管理单位的功能价值评价
    4.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时空评价
        4.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时间过程评价
        4.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5.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机理
        5.1.1 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人地”框架
        5.1.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作用机制
    5.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耦合评价
        5.2.1 耦合指标构建
        5.2.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与旅游经济耦合估算
        5.2.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
        5.2.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耦合价值的县域分析
    5.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评价
        5.3.1 旅游贡献指标构建
        5.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属性的旅游经济贡献测算
        5.3.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贡献的时空特征
        5.3.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耦合价值与贡献价值的县域分析
    5.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绩效评价
        5.4.1 旅游经济绩效描述与变量说明
        5.4.2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5.4.3 旅游经济绩效梯度划分
        5.4.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影响的县域分析
    5.5 对策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相关讨论
        6.3.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讨论
        6.3.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旅游经济影响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黄冕林场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国有林场改革的研究
        1.2.2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标准与指标的进程
        1.2.3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林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3 自然资源
    2.4 交通运输
    2.5 历史沿革和社会经济
第三章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经营情况
    3.1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的主要构成
    3.2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3.3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第四章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
    4.1 建立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的评价体系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筛选评价指标
        4.1.4 指标值计算方法
    4.2 明确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权重
        4.2.1 专家打分法
        4.2.2 层次分析法
        4.2.3 权重最终值
        4.2.4 评价体系各指标值计算方法
    4.3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及可持续性评价
        4.3.1 可持续综合指数计算
        4.3.2 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的Pearson相关性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
    5.1 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5.1.1 森林资源结构分析
        5.1.2 公益林面积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5.2 产业结构分析
    5.3 社会环境分析
    5.4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分析
第六章 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
    6.1 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6.1.1 经营原则
        6.1.2 科学制定森林经营目标
    6.2 提高林场整体森林质量
        6.2.1 努力提高森林蓄积量
        6.2.2 提高林地利用率
        6.2.3 优化场外林地林木资产
    6.3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
        6.3.1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
        6.3.2 积极主动回收国有林地
        6.3.3 完善森林资源监管职责
    6.4 改善并优化产业结构
        6.4.1 培育特色森林产品
        6.4.2 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
    6.5 持续开展FSC森林认证
    6.6 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森林旅游功能的维都林场森林资源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旅游与森林结构优化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自然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交通及通讯
    2.4 数据来源
    2.5 研究内容
    2.6 研究方法
    2.7 技术路线图
3 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3.1 林场森林资源各地类土地面积动态分析
    3.2 林分龄组结构动态分析
    3.3 林种结构动态分析
    3.4 优势树种结构动态分析
    3.5 森林蓄积量动态分析
    3.6 森林生产力动态分析
    3.7 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3.8 本章小结
4 维都林场森林资源结构调整
    4.1 森林资源结构调整的目标
    4.2 系统状态的确定及动态模型的建立
    4.3 各状态预测和动态特性分析
    4.4 林种结构调整
    4.5 树种结构调整
    4.6 林龄结构调整
5 基于森林旅游功能提升维都林场森林资源树种结构的优化调整
    5.1 指标筛选及评价体系的建构
    5.2 基于森林旅游功能对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灵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森林资源价值相关理论
    2.1 森林资源的概念
    2.2 森林资源价值与分类
        2.2.1 经济价值
        2.2.2 景观资产
        2.2.3 生态价值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3.1.1 市场价倒算法
        3.1.2 收益现值法
        3.1.3 重置成本法
        3.1.4 年均收益现值法
        3.1.5 林地期望价法
    3.2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3.2.1 固碳释氧功能
        3.2.2 涵养水源功能
        3.2.3 保育土壤功能
        3.2.4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3.3 景观资产评估方法
    3.4 技术路线
4 灵石国有林场资源现状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2 林种组成
    4.3 林分的面积与蓄积量分析
        4.3.1 各林种的面积和蓄积
        4.3.2 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
        4.3.3 各立地等级的面积和蓄积
        4.3.4 各树种的面积和蓄积分析
    4.4 经济林资源分析
5 灵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
    5.1 经济效益
        5.1.1 林木生产经营指标
        5.1.2 林地价值
        5.1.3 林木产品价值
        5.1.4 经济林价值
    5.2 生态效益
        5.2.1 涵养水源的价值
        5.2.2 保育土壤的价值
        5.2.3 固碳释氧的价值
        5.2.4 净化大气的价值
    5.3 景观价值
    5.4 灵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评估结果
6 灵石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加大经济效益建设
        6.1.1 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
        6.1.2 探索林业经营新模式
    6.2 加强生态效益建设
        6.2.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6.2.2 推广近自然林经营
    6.3 加强景观效益建设
        6.3.1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6.3.2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7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森林公园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8)朝阳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朝阳市林业产业的现状
    1.1朝阳市林业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1.2朝阳市林业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2朝阳市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不够平衡, 整体效益较低
    2.2资源支撑力弱, 第一产业亟待加强
        2.2.1用材林数量少、生长差, 且利用不合理
        2.2.2经济林资源培育面临多种问题
    2.3加工企业数量少, 且企业改造升级问题突出
    2.4国有林场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2.5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2.6科技工作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2.7政府工作亟待改善
3朝阳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朝阳市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原则
    3.2充分发挥产业协会作用, 搞好产业规划
    3.3加强主体培育, 提高企业素质
        3.3.1下大力气提高企业素质
        3.3.2进一步做大做强国有林场, 发挥产业主力军的作用
        3.3.3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完善
    3.4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
    3.5加强政府职能, 完善政策体系
    3.6改革科研工作机制, 搞好科技支撑
    3.7振兴林业产业的几项措施和途径

(9)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基础概念
        2.1.1 非公有制经济
        2.1.2 非公有制林业
        2.1.3 非公有制林场
    2.2 理论基础
        2.2.1 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理论
        2.2.2 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检索法
        2.3.2 访谈法
        2.3.3 问卷调查法
        2.3.4 规范分析法
        2.3.5 实证分析法
    2.4 技术路线
3 影响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因素
    3.1 法律政策环境
    3.2 市场环境
    3.3 经营条件
    3.4 相关利益者
4 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
    4.1 经营沿革概况
    4.2 产权结构
    4.3 经营环境
    4.4 森林资源分析
    4.5 产业结构
    4.6 经营方针与目标
        4.6.1 经营方针
        4.6.2 经营目标
    4.7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4.8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9 基础设施建设
    4.10 公众参与
    4.11 森林经营方案执行保障机制
5 实证研究:南亩林场
    5.1 南亩林场经营沿革
        5.1.1 经营历史
        5.1.2 经营能力
    5.2 南亩林场产权结构
    5.3 经营环境分析
        5.3.1 政策环境分析
        5.3.2 市场环境分析
    5.4 南亩林场森林资源分析
        5.4.1 地类结构
        5.4.2 林种结构
        5.4.3 树种结构
        5.4.4 龄组结构
    5.5 产业结构分析
        5.5.1 产业结构现状
        5.5.2 产业与产品发展潜力
    5.6 方针与目标的确定
        5.6.1 经营方针
        5.6.2 经营目标
    5.7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5.7.1 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5.7.2 森林经营技术体系设计
        5.7.3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5.8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5.9 基础设施建设
    5.10 公众参与与实施
    5.11 森林经营方案执行保障机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国有林场发展经济林的新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 段孟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D]. 石琳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森林资源分析及经营建议[D]. 王雅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大湘西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 文连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5]黄冕林场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D]. 曾祥秀. 广西大学, 2019(06)
  • [6]基于森林旅游功能的维都林场森林资源结构优化[D]. 何允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7]灵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D]. 薛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1)
  • [8]朝阳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张文臣,李树民,王洪江,张海旺. 辽宁林业科技, 2017(06)
  • [9]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研究[D]. 杨雅崴.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新时期辽西地区应用性林业科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Ⅲ)[J]. 张文臣,李树民,洪新. 辽宁林业科技, 2017(01)

标签:;  ;  ;  ;  ;  

国有林场经济林开发新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