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陈鸿雁[2](2020)在《从哲学到空间的延续——解构主义思想对设计实践的启发》文中指出解构主义哲学观点对设计领域(建筑、园林)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促使形成解构主义设计潮流。从哲学思想到空间设计的延续,是从文本到三维环境的扩展,实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创造可体验的、具有功能性的环境,推动设计领域迈入新方向。
赵蕊[3](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汪瑞霞[4](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刘茜[5](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邹杰慧[6](2019)在《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解构思想及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本土设计发展到现今,需要在传统与当代、中式与西方等多元交错的现况中寻找平衡点,以真正发展出能够传达中国民族文化及东方审美特征的设计作品。当代“文人设计”中的“文人”一词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是当代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位的定位,其中具有解构特征的当代文人家居产品以独特的创作形式将中国传统与当代结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源流——传统文人的思想内涵及造物特征等内容进行详细地研究分析,提炼出传统文人的思想境地主要表现为“道”、批判反思意识、创新及包容精神,并总结出传统文人造物“宁简勿奢”、“崇尚自然”、“反俗倡雅”、“实用主义”的审美特征,以及“破”与“立”的造物理念。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和解构主义设计进行研究时,发现两者存在共通点和差异性。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主要表现为承袭传统经典形制,以及以传统为媒介进行当代化演绎的两种设计特征,其中前者以继承传统为主旨,而后者以发扬创新传统为中心,在创作时常常会融入西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与解构主义设计的共通之处在于探索设计的创新意识,追求新的审美形式等;而差异性在于解构主义设计更倾向于颠覆传统,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却着重于探索传统与当代生活的矛盾性和嫁接的可能性,通过分解与重构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扬。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创作者一方面延续了传统文人思想的特征以及“破”与“立”的造物思想,另一方面对西方解构思想进行吸收与磨合,多重影响下的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展现出独特的解构形式。通过案例对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解构思想特征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从思想、结构、形态、材质、色彩五个方面,分析了当代文人的解构思想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具体物化。基于以上研究,总结出解构思想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增强“突破”意识、丰富创作形式以及张扬“思想性”。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为其它设计思想与中国设计的融合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
王倩[7](2019)在《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交叉学科对建筑领域的影响,当代建筑形式特征逐渐呈现出从范式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以及从单一到复合的转化,结构形态与建筑系统要素的关系也从传统的二元对立转向了融合互动,面对日趋复杂的形态发展,以及新的互动关系在各个层面上对结构提出的“变”的要求,传统标准化的结构范式逐渐显现出很大局限性。因此,针对与建筑空间高度整合、体系多样化拓变的结构形态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研究,是当代建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核心内容是,从整合思维出发,采用跨学科方法和性能化技术策略,建立一种建筑与结构学科融合共识的结构性方法——结构找形设计。本论文主要从结构找形历史发展、结构找形思维、结构找形方法与操作路径以及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四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上,本论文从技术方法的革新和建筑思维演变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总结结构找形演变动因基础上,研判其发展趋势;并剖析了跨学科平台下结构找形从人工技术到设计思维的转变,厘清了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发展脉络,为后续开展结构形态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明确了方向。在结构找形思维上,本文将工程领域中作为技术工具的结构找形上升到建筑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突破传统范式、基于结构技术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为建筑设计创作开辟了新途径;明晰了结构找形是建筑系统内重要的语言转换机制之一;剖析了结构找形在实现性能化形态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深入探讨结构找形设计关联建筑空间思维的共同演绎;基于结构不确定性,挖掘并发展建筑潜在的多样化潜能,开辟一个通过结构找形进行建筑形态设计创作的新途径。在结构找形方法与技术路径上,本论文基于传统方法和数字化平台,全面系统地解析了结构找形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实现路径;对自然模拟找形、力学图解找形以及拓扑优化找形方法的技术路径与具体操作手段进行了详细阐释,建立了一种具有技术理性的、可操作的、科学的建筑结构性设计方法。本论文进一步用大量结构形态生成案例的设计操作,对传统以及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进行演示与探索,并进行了量化的对比、评估与验证;发挥结构找形方法在形态创新各个层面上的价值与优势,在揭示技术逻辑的同时,为发展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提供具体方向。在融合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策略上,本论文提出了结构动态适应性策略和方法,为结构与建筑的融合设计提供具体指引;并以拓扑学思维为指导突破传统结构分类模式,提出基于力流可变和体系可变的动态适应性策略,深入研究结构形态与空间设计融合的策略与路径;填补了整合建筑设计的结构性方法空白,拓展了基于结构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全文约20万字,图片300张,自绘图87幅、表格60个,附录1张。
魏方[8](2018)在《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征及由此产生的人居环境问题,对当代景观建设与空间营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出发,结合学科语境与时代语境,将艺术及建筑学领域的“透明性”概念,转译引入景观空间,建立了景观透明性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确立这一理论的设计导向作用,确立“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框架。这一设计方法以应对差异和显现差异为出发点,旨在从主客关联度的视角回应当代景观设计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历史理论研究—设计思想与案例解读—方法与应用语境研究。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历史理论的研读、梳理和分类,理清了透明性的内核价值。基于景观空间的本体特征与空间三元关系,定义了景观透明性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范畴为关联性空间,分析其应用价值为:承认单层空间结构的价值、战术与战略的互相反馈、建立主客体关联、多元与差异共存、场地深层结构的解蔽。通过分析基础案例库,分析透明性呈现的三个载体层次:界面—空间—时空体。通过分析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及景观介入人居环境的社会角色转变,研究了显现差异的相关设计思想及实践,将其分类为:整合差异、渲染差异、折叠差异、并置差异。针对具体设计思想的价值观、驱动力、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路径与方法体系,包括建立差异结构、进行语义构建、关注“之间”的空间等方面,强调了构建“厚性”“间质”“孔窍”,形成对时空架构中特殊维度的观察。最后运用该应用理论框架,探讨了在当代中国景观实践中的适用语境,包括城市剩余空间的激活、乡村景观复兴、后工业景观改造,形成了方法的适用性讨论和提升建议。本研究的成果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判断透明性基于景观空间解读与应用方面的正向价值;二是形成理解景观空间的精读关键词与理论体系;三是形成一种当代语境和价值体系下的新的设计视角与设计方法体系。本研究探索了在显现差异这一设计价值基础上,如何通过“透明性”的导向,抵抗时空压缩的负面效应,实现场地的增值。
于泽[9](2017)在《历史的再现与转译:1978-1987年间彼得·埃森曼作品的哲学性再探》文中认为自1978年威尼斯Cannaregio广场项目以来,建筑师彼得·埃森曼对于历史的探索不断呈现在他的设计作品中,与1960年代以来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很大差别。这一时期埃森曼的作品受到福柯等人历史认识的巨大影响,由此开始了以"人工挖掘的城市"为主题的设计。埃森曼在设计中对先例的移植与引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历史、建筑本质与表意的思考都暗藏深意,超越了当时的主流。进入1980年代,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又成为埃森曼建筑实践中探讨的另一主题,也对埃森曼的拉维莱特公园方案产生了直接影响。可以说,1978-1987年间埃森曼的设计作品就像一件件跨学科的百科全书。因此,本研究引入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理论与思想,回溯这些作品的设计过程,梳理这一时期作品所隐含的发展脉络,又能让我们重新领略埃森曼作品中的独特魅力。本研究通过对埃森曼职业生涯的回溯,论述了科林·罗、特拉尼等人对于其早期建筑思想与理论的影响,以及埃森曼对于现代建筑的不同于他人的认识与理解。此外,本文也在几件设计的细节中探讨了埃森曼从早期(1967-1978年)的卡板纸住宅设计到中期(1978-1987年)设计转向历史、文本等议题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深入挖掘,阐释、分析这种形式转变的内在逻辑,总结了中期设计作品的几大特点,提出其设计形式手法的转变并非实质上的理论背离,而是从不同角度对建筑本质的更加深刻的思考。
邹喆[10](2017)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认为景观设计思想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到来之前,西方人主要从先验理性的角度去探寻美的本质,其景观设计形态大多为自然物的模拟与再现,并且具有强烈的轴线“对称”特征;而东方人则推崇直觉感悟,强调自然与人的情感关联,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双重影响之下,西方景观设计形态逐渐向“均衡”转化。中国虽然晚于西方步入工业社会,但其设计形态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到了后工业与信息时代,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核心议题。在西方消解主体、解构自我的大众文化精神泛滥的社会情境下,“多样性”、“开放性”、“流变性”和“自组织”状态成为景观设计形态的主流。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的开放语境中,中国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景观设计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解构的共时性形态。景观设计形态的解构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成为当代社会具有观念性、辐射性和先锋性的人类精神象征。西方思想意识从逻辑——结构——后结构的嬗变,不仅体现了景观创作观念和形式技法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也映射了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生活状况及美学诉求。20世纪60年代,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西方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哲学流派,强烈地批判和颠覆了自古典主义以来西方奉为至高无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了自现代主义以来的“二元对立”结构,并揭示了后现代社会复杂、混沌和多元化的特征。随后,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等建筑师以敏锐的创新意识回应时代的巨变,大胆地推翻传统的建筑话语体系,将解构主义哲学引入建筑形式语言的研究中,创造了大量无中心、分裂、残缺、错位、不稳定的建筑形式,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对设计概念、内容、美学、意义及价值进行重新定义的浪潮。景观美学的发展历来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观念的变革一脉相承,揭示其形式表象背后隐藏的普遍共性是认识世界本质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信息爆炸和快速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思维方式远不能应对当代环境、经济和技术的急剧变化,以解构的创造及开拓精神开展对设计思维、形式及方法的变革和探索势在必行。当代景观设计学研究已超出传统的功能和美学范畴,延伸成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手段。本文力求对饱含争议的解构主义设计的审美旨趣作出相对公正和客观的评判,以辩证的方法解析当代语境中景观形态解构的语言表征、语义内涵和美学精神,从而发掘解构主义方法论在景观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剖析了西方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阐明景观形态解构的内在成因,指出社会、哲学和设计三大维度是主导景观形态语言生成的本源性力量。随着全球化社会形态的变迁,解构主义哲学思潮激发了当代设计思维、形式和方法的变革,建构了复杂的景观动态形式系统。其次,文章结合语言学理论,回顾了景观设计由现代“结构”语言向当代“解构”语言的嬗变历程以及当代景观设计语汇和语法组织的“解构”特征,分析了当代景观形式的解构表象,挖掘景观设计形态的秩序、时态、组合、结构及媒介的艺术特征。剖析当代景观设计案例中的形态解构现象,表明解构已成为当下倍受追捧的一种时尚的设计语言。再次,本文揭示了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审美范式及多元文化精神,追溯了解构的意义趋向。当代景观的语义呈现出“中心论”瓦解、模糊的“所指”及创造性的诠释等特征。尽管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意义的单一解读,崇尚意义的虚化。然而,它对意义的消解本身即是意义,是理解当代景观内在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代景观设计的“解构”形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正是对自现代以来景观审美范式的消解,以及对当代多元文化精神的象征和隐喻。最后,文章探讨了“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解构主义思潮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对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基于中国的社会语境,剖析解构主义介入我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利弊,力求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以景观设计学、形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当代解构主义语境与景观形态的关系,为景观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二、在解构主义语境中观照景观的形态语言和语义,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变化方面思考当代景观创作中的解构主义设计美学;三、解构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设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及方法,并将引领人类迈向更为当代的精神生活;四、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总之,当代景观的“解构”形态正是适应复杂性社会发展的深层结构,是当代人类精神的外显。作为一种富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前卫设计观念和方法,“解构”将在与“结构”不断地互动和博弈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化景观世界。
二、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从哲学到空间的延续——解构主义思想对设计实践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与设计领域的关系 |
二、具有“解构”思考的建筑师及作品 |
1. 最早受德里达影响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彼得·艾森曼 |
2. 首位获“普利策建筑奖”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 |
3. 建筑界的女魔头:扎哈·哈迪德 |
4. 作为“事件建筑”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伯纳德·屈米 |
5. 用建筑叙述历史伤痕的解构主义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 |
三、解构主义哲学与建筑师的潜在延续 |
(3)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实证研究 |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概念阐释 |
1.6.1 消费社会 |
1.6.2 语境 |
1.6.3 当代 |
1.6.4 景观 |
1.6.5 商业景观设计 |
1.6.6 形态语言 |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
2.1.1 全球化的浸透 |
2.1.2 信息化的泛滥 |
2.1.3 消费的狂欢 |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
3.1.1 传统溯源 |
3.1.2 近现代变迁 |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
4.1 语汇概述 |
4.1.1 概念 |
4.1.2 构成 |
4.1.3 特点 |
4.2 商业景观道路 |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3 商业景观边界 |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4 商业景观区域 |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5 商业景观节点 |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
5.1 语法概述 |
5.1.1 概念 |
5.1.2 构成 |
5.1.3 特点 |
5.2 场地结构 |
5.2.1 轴线 |
5.2.2 序列 |
5.2.3 等级 |
5.2.4 界面 |
5.3 空间关系 |
5.3.1 空间组合 |
5.3.2 空间联系 |
5.4 比例尺度 |
5.4.1 空间尺度 |
5.4.2 时间尺度 |
5.5 要素关联 |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
6.1.1 譬喻 |
6.1.2 夸张 |
6.1.3 引用 |
6.1.4 错综 |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
(6)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解构思想及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与课题相关的概念说明 |
1.2.1 “文人设计”的概念说明 |
1.2.2 当代“文人设计师”的身份内涵说明 |
1.2.3 “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文人造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解构思想及解构主义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
2 传统文人的思想内涵及造物特征 |
2.1 传统文人思想的境界 |
2.1.1 文人的“道” |
2.1.2 文人的批判反思意识 |
2.1.3 文人的创新及包容精神 |
2.2 传统文人造物的历史沿革 |
2.3 传统文人造物的审美特征 |
2.3.1 宁简勿奢 |
2.3.2 崇尚自然 |
2.3.3 反俗倡雅 |
2.3.4 实用主义 |
2.4 传统文人造物中的“破”与“立” |
2.5 本章小结 |
3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与解构主义设计的关联性分析 |
3.1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与解构主义设计的诞生原因分析 |
3.1.1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诞生原因分析 |
3.1.2 解构主义设计的诞生原因分析 |
3.2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的设计特征分析 |
3.2.1 对传统形制的承袭 |
3.2.2 对传统的当代演绎 |
3.3 解构主义设计特征 |
3.3.1 对局部的关注 |
3.3.2 分解与重组 |
3.3.3 对传统形式美的颠覆 |
3.4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与解构主义设计的对比与联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解构思想形成的内外因 |
4.1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解构思想形成的内因 |
4.1.1 “破”与“解”的内涵分析 |
4.1.2 “立”与“构”的内涵分析 |
4.2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解构思想形成的外因 |
4.2.1 解构思想与解构主义设计的世界性影响 |
4.2.2 时代背景下当代文人对解构思想的吸收 |
4.3 本章小结 |
5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解构思想特征 |
5.1 崇古尚今 |
5.2 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
5.3 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
5.4 本章小结 |
6 解构思想在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物化 |
6.1 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解构表现 |
6.1.1 思想的解构 |
6.1.2 结构的解构 |
6.1.3 形态的解构 |
6.1.4 材质的解构 |
6.1.5 色彩的解构 |
6.2 解构思想对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的积极作用 |
6.2.1 增强“突破”意识 |
6.2.2 丰富创作形式 |
6.2.3 张扬“思想性”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两个发展线索 |
0.1.1 当代建筑形态发展 |
0.1.2 现代结构形式发展 |
0.2 结构本体留存的危机 |
0.3 殊途同归 |
0.3.1 重启的形式设计思维:结构找形 |
0.3.2 技术作为设计方法 |
0.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框架 |
0.5 论文的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一部分 找形设计思维及其发展脉络 |
第一章 找形设计的背景及思维 |
1.1 相关研究背景 |
1.1.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
1.1.2 国内相关思考及实践 |
1.2 找形的概念思辨 |
1.2.1 独立的概念:土木结构的找形 |
1.2.2 系统中的概念:建筑设计中的找形 |
1.3 建筑系统中的结构找形设计思维 |
1.3.1 建筑系统中的语言转换机制 |
1.3.2 建筑系统中的性能化形态创新 |
1.3.3 建筑系统复杂需求与结构形态反馈 |
1.4 建筑系统设计中动态适应的结构找形 |
1.4.1 结构系统内部的适应策略 |
1.4.2 结构向建筑系统的适应策略 |
1.4.2.1 拓扑学思维 |
1.4.2.2 基于拓扑思维的适应策略 |
1.5 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视角下结构找形的历史发展脉络 |
2.1 脉络梳理之一:找形作为技术工具 |
2.1.1 静力学的形图解 |
2.1.2 材料力学的内力呈现 |
2.1.3 结构数值运算下的形态优化找形 |
2.2 脉络梳理之二:建筑思想驱动下的找形 |
2.2.1 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本体回归 |
2.2.2 从范式思维到不确定思维 |
2.2.2.1 范式的产生 |
2.2.2.2 范式的固化 |
2.2.2.3 范式的突破 |
2.2.2.4 不确定性的思维转变 |
2.2.3 生态建筑的思想与技术适应性趋势 |
2.2.3.1 向自然学习的轻型建筑 |
2.2.3.2 技术适应性的建筑表现 |
2.3 从技术工具到设计方法 |
2.3.1 计算机平台下的结构找形技术 |
2.3.1.1 跨学科技术平台 |
2.3.1.2 结构找形技术的拓展 |
2.3.2 新技术方法对传统设计的颠覆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传统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
第三章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找形 |
3.1 以自然结构为原型的模拟原理与技术 |
3.1.1 结构形态的原型 |
3.1.2 原型的类推设计 |
3.1.2.1 基于力学机制:形与力的类推 |
3.1.2.2 基于生成机制 |
3.2 原型类推设计之一:力学机制转译 |
3.2.1 材料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
3.2.2 几何形态主导的力学机制转译 |
3.2.3 体系组织主导的抗力机制转译 |
3.3 原型类推设计之二:生成机制模拟 |
3.3.1 零弯矩的悬链线模拟找形 |
3.3.2 极小曲面模拟找形及拓展 |
3.3.3 最优路径模拟找形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力学图解的推演找形 |
4.1 结构图解与找形设计 |
4.1.1 图解及其生成性 |
4.1.2 生成性结构图解 |
4.1.3 结构图解的推演设计 |
4.2 图解推演设计之一:图解静力学推证 |
4.2.1 交互图解的找形设计 |
4.2.2 合理拱轴线的推演找形 |
4.2.3 点的平衡推演找形 |
4.2.3.1 点的二维平衡推演规则 |
4.2.3.2 点的三维平衡推演规则 |
4.2.4 基于斗拱逻辑的竖向支撑形态推演 |
4.3 图解推演设计之二:内力图解拟形 |
4.3.1 内力图解的找形原理 |
4.3.2 构件截面的内力拟形 |
4.3.3 构件组织的优化拟形 |
4.3.4 构件网格的应力拟形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结构找形方法及设计实验 |
第五章 传统找形方法的数字化拓展 |
5.1 找形的数字化逻辑与策略 |
5.2 杆系结构形态找形 |
5.2.1 湿网格分支找形 |
5.2.2 桁架结构拟形 |
5.3 面系结构形态找形 |
5.3.1 逆吊曲面找形 |
5.3.2 极小曲面找形 |
5.3.2.1 数学几何调控 |
5.3.2.2 边界要素调控 |
5.4 界面肌理形态找形 |
5.4.1 内力驱动的网格截面 |
5.4.2 应力线投射的肌理 |
5.4.3 应力调控的几何镶嵌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找形 |
6.1 基于构件找形的设计试验 |
6.1.1 三跨连续步行梁桥找形设计 |
6.1.2 竖向支撑的找形设计 |
6.2 结构性表皮的优化找形 |
6.2.1 孔洞结构表皮 |
6.2.2 杆系结构表皮 |
6.3 空间结构的优化找形 |
6.4 小结 |
第四部分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设计 |
第七章 结构找形的动态适应策略 |
7.1 结构找形与建筑系统中的动态适应 |
7.1.1 形式逻辑下的技术思维 |
7.1.2 动态适应的力流逻辑 |
7.2 结构找形的适应策略 |
7.2.1 可变的路径 |
7.2.2 流变的集度 |
7.2.3 非固化的层级 |
7.3 融入建筑的结构找形响应 |
7.3.1 动态变形 |
7.3.2 差异性呈现 |
7.3.3 肌理重塑 |
7.4 小结 |
第八章 融入建筑空间的结构找形设计 |
8.1 突破结构范式与空间融合 |
8.2 找形:从静态体系到动态适应 |
8.2.1 基本作用体系的形态拓扑 |
8.2.2 结构体系的空间拓扑 |
8.3 结构主导的空间与网格拓变 |
8.3.1 自由的空间跨度 |
8.3.2 模糊的平面网格 |
8.4 结构作为空间容器 |
8.5 凸显空间属性的结构 |
8.5.1 空间的渗透 |
8.5.2 尺度的消解 |
8.5.3 要素的重置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总结 |
9.2 结构找形设计方法的发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空压缩过程的持续影响 |
1.1.2 人居环境的快速更迭与混杂共生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1 确立透明性基于景观时空认知的正向价值 |
1.3.2 形成景观空间新的精读关键词与理论体系 |
1.3.3 建立一种当代语境下的景观设计方法体系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与历史理论研究 |
1.4.2 图解作为研究中介 |
1.4.3 案例研究 |
1.4.4 对比研究与分类研究 |
1.4.5 建立空间模型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评 |
1.5.1 透明性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
1.5.2 透明性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3 透明性理论研究现状综评 |
1.5.4 人居学科中关注多元与差异的设计理论研究 |
第2章 透明性的概念溯源 |
2.1 文学中的透明性 |
2.1.1 叙事的分解与重构 |
2.1.2 图像诗的时空架构 |
2.2 视觉艺术中的透明性 |
2.2.1 多重视角的叠合 |
2.2.2 半透明的渗透 |
2.2.3 动态的叠加 |
2.2.4 四维的再现 |
2.3 建筑中的透明性 |
2.3.1 概念产生:现代主义与德州骑警 |
2.3.2 时间空间的哲学 |
2.4 观点:交汇与分野 |
2.4.1 概念的发展及持续的论战 |
2.4.2 柯林·罗:浅空间与矛盾性 |
2.4.3 罗伯特·斯拉茨基:深度表面 |
2.4.4 戈尔杰·凯普斯:轮廓结合与渗透 |
2.4.5 莫霍里-纳吉:运动与知觉 |
2.4.6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四维空间与可见之外 |
2.4.7 本哈德·霍伊斯里:秩序的整合 |
2.4.8 代特里夫·莫廷斯:关联性空间的重申 |
2.5 东方书画中“时空”的再现 |
2.5.1 主客体的交互统一 |
2.5.2 时间对空间的统领 |
2.5.3 画面构成的东西方差异辨析 |
2.6 小结 |
第3章 透明性与当代景观设计价值取向的相关性 |
3.1 当代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与“透明性”呈现 |
3.1.1 揭示场地本质与原貌 |
3.1.2 创造景观意义与文化价值 |
3.1.3 关注日常生活性及结构关系 |
3.1.4 关注过程性与不确定性 |
3.1.5 尊重多元与差异 |
3.2 当代景观设计的社会责任与“透明性”呈现 |
3.2.1 整合城市空间 |
3.2.2 处理空间碎片化的问题 |
3.2.3 传达多元景观意义 |
3.3 差异、多元、异质的哲学观影响 |
3.4 景观的时空关系与差异性表征 |
3.5 小结 |
第4章 景观透明性的定义及价值体系 |
4.1 具有透明性的景观空间特征 |
4.1.1 提供浸入式的时空体验 |
4.1.2 提供延续性的时空体验 |
4.1.3 无边界与水平性 |
4.1.4 公共功能的多维聚集 |
4.1.5 场地信息的充分嵌入 |
4.2 景观透明性的定义 |
4.2.1 研究范畴 |
4.2.2 透明性的内核价值与景观透明性的定义 |
4.2.3 景观透明性的时空关系本质 |
4.2.4 时空架构中的差异性要素界定 |
4.3 景观空间三元关系的价值支持 |
4.3.1 物质:差异显现的物质架构 |
4.3.2 意义:差异累加的体验 |
4.3.3 场域:多元的社会功用与文化价值 |
4.4 景观透明性的应用价值特征 |
4.4.1 承认单层空间结构的价值 |
4.4.2 战术与战略的互相反馈 |
4.4.3 创造关联性空间 |
4.4.4 多元与差异的共存 |
4.4.5 场地深层结构的“解蔽” |
4.5 小结 |
第5章 透明性在景观空间中的载体层次 |
5.1 案例选择 |
5.2 图解方式 |
5.3 界面层次 |
5.3.1 横向界面与竖向界面 |
5.3.2 感知方式与主客距离 |
5.3.3 图解:文本叠合 |
5.4 空间层次 |
5.4.1 关联性空间 |
5.4.2 动知觉与阈限 |
5.4.3 超链接与帧 |
5.4.4 图解:蒙太奇 |
5.5 时-空体层次 |
5.5.1 场地复写 |
5.5.2 叙事体 |
5.5.3 图解:游牧与动态谱记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差异显现的相关设计思想与实践 |
6.1 关注差异的设计方法与“透明性”呈现 |
6.2 整合差异:秩序调解与功用重建 |
6.2.1 透明的形式组织 |
6.2.2 领土肌理的引入 |
6.2.3 后拼贴:包裹与复合 |
6.2.4 混合体:缝合与嫁接 |
6.3 渲染差异:痕迹叠加与生成活力 |
6.3.1 人工挖掘与复写 |
6.3.2 事件-空间-城市 |
6.4 折叠差异:连续与流动 |
6.5 并置差异:串联与调和 |
6.5.1 无关并置与关联并置 |
6.5.2 异质体:公分母的调和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路径与方法体系建立 |
7.1 生成契机的辨析 |
7.2 设计路径及透明性的导向作用 |
7.3 参照系与图解生成 |
7.4 差异结构的句法组织 |
7.4.1 异质的结合 |
7.4.2 异质结构的层化 |
7.4.3 时空的链接 |
7.4.4 时空压缩与时空拉伸的辩证关系 |
7.5 同质结构的语义构建 |
7.6 “之间”的关系:时空架构中特殊维度的观察 |
7.6.1 构建厚性 |
7.6.2 构建间质 |
7.6.3 构建孔窍 |
7.7 整体效用的调和 |
7.8 小结 |
第8章 中国当代语境下景观实践的方法适用讨论 |
8.1 城市剩余空间的景观激活 |
8.1.1 城市空间的割裂与破碎 |
8.1.2 差异功用的整合与场地激活 |
8.1.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
8.2 乡村景观复兴 |
8.2.1 乡村文化的消失与乡建问题的产生 |
8.2.2 差异文化形式的混合与并置 |
8.2.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
8.3 存量更新与后工业景观改造 |
8.3.1 后工业景观改造实践的快速发展 |
8.3.2 差异逻辑形式的保留与层化 |
8.3.3 方法的适用与提升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9.1.1 景观透明性的学科价值与当代价值 |
9.1.2 景观透明性的概念界定 |
9.1.3 基于差异显现的方法理论框架建立 |
9.1.4 中国语境下的适用方法讨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2.1 从视知觉现象到景观设计方法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
9.2.2 透明性在景观语境中的转译及理论体系确立 |
9.2.3 构建时代语境下的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理论框架 |
9.3 研究的局限 |
9.3.1 概念本身的争议性 |
9.3.2 研究的主观性 |
9.3.3 有待实践中进一步的应用验证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研究案例相关信息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历史的再现与转译:1978-1987年间彼得·埃森曼作品的哲学性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3 研究的目标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解构——一种方法,两种划分方式 |
1.4.2 重写本 |
1.5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最初的实践与转变 |
2.1 鲍扎体系 |
2.2 科林·罗与形式分析法 |
2.3 特拉尼与法西斯宫 |
2.4 重读帕拉第奥 |
2.5 现代建筑——一种观念寄托 |
2.6 多米诺住宅 |
第三章 历史的再现 |
3.1 福柯与考古理论 |
3.2 时间——空间 |
3.3 时空叠印 |
3.3.1 先例的再现 |
3.3.2 时代的隐喻 |
3.4 时空重塑 |
3.4.1 历史的终结 |
3.4.2 反记忆的思考 |
3.4.3 叠置的表意 |
第四章 文学与哲学迁移 |
4.1 德里达与解构哲学 |
4.2 Romeo and Juliet |
4.2.1 文学溯源 |
4.2.2 概念演绎 |
4.3 Chora Works |
4.3.1 表意的逆向性 |
4.3.2 叠合的重写本 |
4.3.3 颜色的图解性转变 |
4.3.4 观者身份的二重性 |
4.3.5 理念的异化 |
第五章 宗教溯源 |
5.1 朝圣之城 |
5.2 非自然的自然 |
5.3 模糊的图底 |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
6.1 埃森曼的手法特点 |
6.1.1 历史的再现与演绎 |
6.1.2 引用外部文本,表达批判精神 |
6.1.3 丰富建筑表达形式 |
6.1.4 平面趋向立体主义式的多层元素重叠并置 |
6.1.5 强烈的自我指涉性,不断复现的设计片段 |
6.2 埃森曼的手法意义 |
6.2.1 推动建筑形式与审美转变 |
6.2.2 奠定参数化设计基础 |
6.3 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发展思考 |
参考文献 |
其他参考书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10)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考索 |
1.4.2 史论结合 |
1.4.3 个案分析 |
1.4.4 比较归纳 |
1.5 研究框架 |
1.6 概念阐释 |
1.6.1 解构主义 |
1.6.2 语境 |
1.6.3 景观 |
1.6.4 形态语言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 |
2.1 全球化时代社会形态的变迁 |
2.1.1 全球化与地域化 |
2.1.2 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 |
2.1.3 数字化生存与人居环境 |
2.2 多元化时代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
2.2.1 雅克·德里达与“解构”理论 |
2.2.2 米歇尔·福柯与“异质空间”理论 |
2.2.3 吉尔·德勒兹与“褶子”理论 |
2.3 信息化时代设计形态的变异 |
2.3.1 “混沌—非线性”思维的滥觞 |
2.3.2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探索 |
2.3.3 数字景观的兴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言 |
3.1 景观设计语言由“结构”向“解构”的嬗变 |
3.1.1 传统景观美学溯源 |
3.1.2 现代景观形态的结构语言 |
3.1.3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趋向 |
3.2 解构形态的语汇 |
3.2.1 点的无序 |
3.2.2 线的错综 |
3.2.3 面的残缺 |
3.2.4 体的裂变 |
3.3 解构形态的语法组织 |
3.3.1 逻辑秩序的畸变 |
3.3.2 时间尺度的延异 |
3.3.3 形式组合的异构 |
3.3.4 空间结构的嵌套 |
3.3.5 异质媒介的杂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义 |
4.1 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 |
4.1.1 “中心论”的瓦解 |
4.1.2 模糊的“所指” |
4.1.3 创造性的诠释 |
4.2 景观美学范式的流变 |
4.2.1 “反美学”的滥觞 |
4.2.2 美的消解 |
4.2.3 美的体验 |
4.3 多元文化精神的映射 |
4.3.1 怀疑与批判 |
4.3.2 隐喻与象征 |
4.3.3 趣味与反讽 |
4.3.4 叙事与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
5.1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5.1.1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景观设计的失语 |
5.1.2 中国古典园林日渐式微 |
5.1.3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倾向 |
5.2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对我国的启示 |
5.2.1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解构观念 |
5.2.2 解构的核心—以“破”而立,思考存在 |
5.2.3 复归“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精神 |
5.3 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 |
5.3.1 解构主义思想的吸收 |
5.3.2 解构主义方法的借用 |
5.3.3 解构主义方法的局限与批判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从哲学到空间的延续——解构主义思想对设计实践的启发[J]. 陈鸿雁. 美术学报, 2020(06)
- [3]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5]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当代文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解构思想及表现研究[D]. 邹杰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从技术到设计 ——基于结构找形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倩. 东南大学, 2019(01)
- [8]景观透明性与基于差异显现的设计方法研究[D]. 魏方. 清华大学, 2018(04)
- [9]历史的再现与转译:1978-1987年间彼得·埃森曼作品的哲学性再探[D]. 于泽. 北方工业大学, 2017(08)
- [10]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邹喆.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