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光农场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论文文献综述)
许跃兵,张克华,宋倬,陈曦,丁宁[1](2022)在《粮安天下——北大荒集团实现粮食高位增产的秘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又是一年大丰收,又是一年粮满仓。2021年,北大荒集团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总产超过460亿斤,增产30亿斤,实现了播种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历史性突破!北大荒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1.6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从1947年一队队军人开进北大荒,拉开向地球开战的序幕那一刻起,到2021年,北大荒已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过1万亿斤!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增产难度也越来越大。
本刊编辑部[2](2009)在《种粮大户们的情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年农业部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和全国种粮大户的名单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许多农垦人的身影。耕耘在广袤的沃土,收获着金色的希望,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这些——
金宝石[3](2009)在《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投入品在多个生产阶段都有使用,食品经济发展中,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广大消费者希望对食品生产有更多的了解,而农业生产正处在“从农田到餐桌”这条产业链的源头位置,从而成为溯源管理的重要一环,所以农业信息的管理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在兼顾信息可用性和溯源管理两个原则的基础上,以农业信息技术为工具,应用实体-关系分析方法建立了农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模型,该模型中有企业、农田、人员、作物、作物品种、农业投入品等实体,也有土地承包合同、整地、播种等关系。在数据库建模工具Microsoft Visio下,绘出了数据库实体关系图,并依据数据库转换原则,将实体关系图转换为SQL Server中的表。通过编程,建立了数据库接口类ClsDatabases,通过ADO.NET技术对SQL Server中的表进行管理。在需要时打开数据库读取数据,编辑后再写回数据库。程序界面采用Visual Studio.NET 2005与第三方控件ESRI MapObjects、DevExpress共同编写,实现了资源管理器式界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菜单系统、工具栏、窗体、状态栏等常见界面要素,符合国际流行的习惯标准,既适用,又美观大方。系统经初步试用,能满足农田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以此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国有农场种植业生产的调查,采用种植业数据建模、实体-关系(Entity-Relationship)等方法分析了整个农田信息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并结合地块的空间数据,设计与开发出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以解决生产管理、科学决策、质量追溯等相关问题;(2)该农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在赵光农场、八五〇农场测试后证明,能够满足农田生产信息管理的需要,为指导生产管理、科学决策和质量追溯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3)该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大幅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该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动态监控和质量追溯,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农场增效。
王海泉[4](2009)在《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春大豆主产区,而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据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资料,干旱和半干旱区占黑龙江省16个农业气候区的50%,其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60%。黑龙江省常有十年九春旱和大豆结荚鼓粒期气候干旱的现象。所以要想发展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必须依靠旱作农业和有限的节水灌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是保持土壤水分两项重要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措施之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大西江农场在总结历年的抗旱耕作法,借鉴其他作物覆膜保水、增温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本项研究其目的是,在以前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明确该项技术合理揭膜时间及应用的适宜栽培区域;提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及对后作的影响。为了正确评价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学术和应用价值,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分别以高光效品种黑农40、高产品种绥农14、高产品系黑河97-1271,玉米海玉6号品种和小麦品种巴瑞为材料,进行了行间覆膜、未覆膜、揭膜时期,在覆膜地块种植玉米海玉6号品种和未覆膜地块,以及设残膜量、残膜大小和无膜(CK)处理,对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适应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增产的栽培技术,以R3期揭膜为最佳时期。增产幅度随干旱程度发生变化,一般增产为13.55%-25.4%,每667m2纯利润为22.45元-66.95元。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2.行间覆膜大豆各生育期间光合速率高于对照,光饱和点比对照提高15.4%,CO2补偿点低于对照。行间覆膜栽培大豆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光合速率、固氮能力高于对照,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高于对照。黑农40行间覆膜展览田和东岗试验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7.4%-34.6%和21%-25.4%。因为行间覆膜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固氮能力、群体的光合生产力,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合理分配,所以提高了产量。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是,群体单叶光合能力、固氮能力和群体光合生产力均得到改善,促进了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导致产量的提高。3.展览田试验,黑农40行间覆膜栽培,在黑农40封垅前不同层次土壤温度高于对照,土壤温度存在日变化和生育期变化,覆膜栽培没有提早品种成熟期效果。行间覆膜栽培提高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提高了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略降低土壤pH值,认为大豆行间覆膜增产原理具有确切的土壤生态效应和产量生理基础。4.大豆行间覆膜一年对后作玉米品种海玉6号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主要病害、籽粒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初步认为大豆行间覆膜一年对后作玉米没有负面影响。5.地膜应用年限(不同量)和残片大小都能影响小麦巴瑞品种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减少群体光合叶面积,降低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量,造成土壤过于疏松产生透气现象,导致减产,认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是开发降解性地膜。6.为指导黑龙江省在大豆生产上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提出了黑龙江省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生产建议。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是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改善了土壤生态效应,使群体单叶光合能力和固氮能力及群体光合生产力均得到改善,促进了光合产物积累和合理分配。在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了行间覆膜栽培大豆产量的提高。
刘方华,李志嘉,李明波[5](2003)在《赵光农场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文中指出
二、赵光农场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赵光农场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论文提纲范文)
(1)粮安天下——北大荒集团实现粮食高位增产的秘诀(论文提纲范文)
打造高位增产的“改革引擎” |
输入高位增产的“科技密码” |
发挥高位增产的“独特优势” |
注入高位增产的“减损”力量 |
激发高位增产的“藏粮于地”潜力 |
提供高位增产的党建保障 |
(3)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同类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
1.4 研究应用的理论和方法 |
1.5 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 |
第二章 系统功能设计 |
2.1 农田基本信息资源管理 |
2.2 土壤养分信息管理 |
2.3 作物资源管理 |
2.4 农业投入品信息管理 |
2.5 土地承包合同管理 |
2.6 农田种植档案管理 |
2.7 系统功能图 |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
3.1 数据库信息 |
3.2 实体-关系分析 |
3.3 建立数据库 |
第四章 数据库接口设计 |
4.1 ADO.NET 技术 |
4.2 数据提供程序(Data Providers) |
4.3 ADO.NET 对象 |
4.4 数据库接口类(clsDatabases)设计 |
4.5 空间数据的存储 |
第五章 界面设计 |
5.1 系统主界面 |
5.2 打开数据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生产情况 |
1.2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
1.3 半干旱地区的保护性耕作 |
1.4 旱地农业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1.4.3 化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
1.4.4 覆盖栽培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
1.4.5 旱地农业覆盖栽培技术发展方向 |
1.4.6 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 |
1.5 旱作农业中的节水灌溉和有限灌溉 |
1.6 作物抗旱性的遗传改良 |
1.7 应用化学调控改善作物抗旱性 |
1.7.1 化学抗旱调控剂的主要类型 |
1.7.2 化学抗旱剂在作物抗旱性上的应用 |
1.7.3 作物抗旱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
1.8 本项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总体设计 |
1.8.1 本项研究的内容、目的 |
1.8.2 本项研究总体设计 |
第二章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哈尔滨市岗地和平地试验 |
2.1.2 绥化市平地试验 |
2.1.3 克东县平地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 |
2.2.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2.2.3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纯利润分析 |
2.3 讨论 |
2.3.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 |
2.3.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大豆品质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生理基础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成熟期产量垂直分布 |
3.2.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黑农40品种光量子通量密度 |
3.2.3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黑农40品种光合速率 |
3.2.4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黑农40品种CO2补偿点 |
3.2.5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叶面积指数 |
3.2.6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光合势 |
3.2.7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净光合率 |
3.2.8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黑农40品种固氮能力的影响 |
3.2.9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积累及分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行间覆膜栽培大豆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方法 |
4.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行间覆膜大豆的增温效应 |
4.2.2 行间覆膜栽培大豆的保墒节水效应 |
4.2.3 行间覆膜大豆的土壤通透性变化效应 |
4.2.4 行间覆膜栽培大豆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效应 |
4.2.5 行间覆膜大豆的土壤肥力和pH变化效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对后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后作玉米物候期的影响 |
5.2.2 对后作玉米农艺性状和主要病害的影响 |
5.2.3 对后作玉米籽粒性状的影响 |
5.2.4 对后作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5.2.5 对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豆行间覆膜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后作小麦产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残留年限地膜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
6.2.2 地膜残片大小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
6.2.3 地膜应用年限和地膜残片对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黑龙江省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生产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四、赵光农场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粮安天下——北大荒集团实现粮食高位增产的秘诀[J]. 许跃兵,张克华,宋倬,陈曦,丁宁. 中国农垦, 2022(01)
- [2]种粮大户们的情怀[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垦, 2009(06)
- [3]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金宝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 [4]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研究[D]. 王海泉.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5]赵光农场高油大豆大面积丰产[J]. 刘方华,李志嘉,李明波. 中国农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