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敏片对豚鼠鼻超敏反应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莫华秀,朱镇华,邓晗薇,宾骥,李凡成[1](2021)在《鼻敏片对寒证变应性鼻炎豚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敏片对寒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豚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鼻敏片组和氯雷他定片组,以复方凉药+卵清蛋白致敏法建立寒证AR模型后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15 d后,取血清和鼻黏膜组织,采用叠加量化法对其进行鼻部症状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豚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鼻敏片组豚鼠治疗后的喷嚏、流涕及抓鼻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治疗后血清Ig E、IL-17含量明显升高,血清IL-10含量明显降低,鼻黏膜Fox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ORγ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上述差异均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鼻敏片组豚鼠血清Ig E含量明显降低(P <0.05),血清IL-17含量明显降低(P <0.01),血清IL-10的含量明显升高(P <0.01),鼻黏膜Fox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而RORγt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敏片可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豚鼠喷嚏、流涕及抓鼻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续艳,孔德明,楚慧伦,杨颖,阎玥,李友林,孙文燕[2](2016)在《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变应性鼻炎(AR)豚鼠行为学、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鼻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SPF级豚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鼻炎康组(0.41 g/kg),氯雷他定组(0.91 mg/kg),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高剂量组(3.04 g/kg)、中剂量组(1.52 g/kg)、低剂量组(0.76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豚鼠以10%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橄榄油溶液双侧鼻孔滴鼻(每侧5μL),每日1次,连续7 d。模型成功后,给药14 d,TDI改为隔日滴鼻1次。观察各组行为学并进行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g E、IL-6的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中、高剂量组明显降低豚鼠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各剂量组均明显降低豚鼠血清Ig E、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中、高剂量组明显减轻鼻黏膜EOS浸润,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高剂量组黏膜上皮完好,未见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可改善AR豚鼠行为学,降低豚鼠血清Ig E、IL-6水平,减轻鼻黏膜病理变化。
杨娅娟[3](2016)在《基于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抗过敏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AR)豚鼠模型行为学,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含量及鼻粘膜、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验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抗过敏作用,探讨其治疗AR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该方对变态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该课题选择2-3月龄的普通级Hartley豚鼠(雌、雄各2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扑尔敏组,各1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复制豚鼠AR模型。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豚鼠每只均以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配置成的OVA混悬液腹腔注射,1ml/次,隔日1次,共7次。基础致敏完成后,以OVA溶液滴鼻进行局部激发,每侧0.05ml/次,1次/天,共7次,空白组依照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中药组、扑尔敏组分别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汤药(1mg/ml)、扑尔敏混悬液(0.2mg/ml)折算为豚鼠用药量后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天,共10次。末次给药30分钟后观察豚鼠行为学改变,以10%水合氯醛麻醉,采血、处死,取鼻粘膜、肺组织,制成病理标本,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gE、HIS含量。结果:1对AR豚鼠行为学的影响:空白组豚鼠偶有抓鼻、喷嚏,无流清涕;模型组豚鼠抓鼻、流清涕、频发喷嚏等AR症状突出,中药组和扑尔敏组豚鼠上述AR的典型症状明显缓解。2对AR豚鼠血清中IgE、HIS含量的影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扑尔敏均可降低血清IgE、HIS水平(P<0.05),扑尔敏在降低IgE含量方面的作用优于中药组(P<0.05),二者降低HIS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3对AR豚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鼻粘膜:空白组鼻粘膜的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腺体、血管无明显改变,偶见炎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AR模型组豚鼠鼻粘膜上皮增厚,纤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固有层腺体增生、水肿,分泌物增多,血管充血,可见大量炎细胞集聚、浸润;中药组和扑尔敏组豚鼠鼻粘膜较模型组有很大改善,仅有局部的上皮增生,炎细胞浸润减少,腺体轻度增生,但和空白组仍有差异,且两组对鼻粘膜的修复差异不显着。肺组织:空白组肺组织结构和形态正常,偶见炎细胞的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泡结构受损,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肺泡腔充血、水肿,间质增厚;中药组和扑尔敏组可使上述形态学改变明显改善,但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1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可改善AR豚鼠的抓鼻、流清涕、频发喷嚏症状。2降低AR豚鼠血清中IgE、HIS含量。3改善AR豚鼠鼻粘膜、肺组织结构,表明该方对AR豚鼠的鼻粘膜、肺组织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陈玄[4](2015)在《鼻敏片、清热止嚏汤对寒、热证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Th1/Th2失衡相关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鼻敏片、清热止嚏汤干预变态反应性鼻炎豚鼠Th1/Th2相关因子的表达,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豚鼠按卵蛋白致敏法制备变态反应性鼻炎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Ⅰ)、寒证变应性鼻炎组(Ⅱ)、热证变应性鼻炎组(Ⅲ)、鼻敏片组(Ⅳ)、清热止嚏汤组(Ⅴ),寒证开瑞坦(Ⅵ),热证开瑞坦(Ⅶ),每组各10只,给药15天。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IL-2、IL-4、IFN-γ、IgE含量。结果:治疗前空白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症状计分差值比较,各组计分均低于寒证AR组、热证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对比,其余各组IgE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T3、T4含量的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对比,寒证变应性鼻炎组及热证变应性鼻炎组IgE、IL-4含量较高,而IL-2、IFN-γ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敏片组、热证变应性鼻炎组、寒证开瑞坦组、热证开瑞坦组较空白组IgE、IL-4含量低,而IL-2、IFN-γ相对较高,其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寒证变应性鼻炎组对比,鼻敏片组和寒证开瑞坦组IgE、IL-4含量较低,而IL-2、IFN-γ相对较高。与热证变应性鼻炎组对比,清热止嚏汤组和热证开瑞坦组IgE、IL-4含量较低差异,而IL-2、IFN-γ相对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敏片、清热止嚏汤能降低变态反应性鼻炎血清中IL-4、IgE含量,能升高变态反应性鼻炎血清中IL-2、IFN-γ的水平,减轻变态反应性鼻部症状,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魏肖云,汪受传[5](2014)在《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IgE、IL-4、IFN-γ、组胺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消风宣窍汤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氯雷他定组。卵蛋白(OVA)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药物干预后,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总IgE、IL-4、IFN-γ、组胺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gE、IL-4、组胺水平显着升高、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风宣窍汤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血清总IgE、IL-4、组胺水平,升高IFN-γ水平(P<0.01),消风宣窍汤中、低剂量组、氯雷他定组能降低血清总IgE、IL-4、组胺水平,升高IFN-γ水平(P<0.05)。[结论]消风宣窍汤能促进IFN-γ的产生,抑制IL-4的形成,促进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之间恢复平衡,从而减轻EOS的活化,减少IgE的合成,减少组胺的释放,从多方面阻止变应性鼻炎的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罗晃[6](2014)在《鼻敏爽胶囊对AR豚鼠血清中SP、CGRP、VIP和NPY含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敏爽胶囊对变态反应性鼻炎(AR)豚鼠血清中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普通级雄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0只豚鼠。除空白组外的其余豚鼠均采用卵白蛋白致敏的方法建立变态反应性鼻炎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药,西药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鼻敏爽胶囊,在实验的最后阶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并分析各组豚鼠血清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含量。结果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三组间的血清中SP含量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分别较空白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分别较西药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分别较模型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西药组、高剂量组三组间的血清中CGRP含量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分别较空白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分别较西药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模型组分别较高剂量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模型组分别较中剂量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较模型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高剂量组、西药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五组间的血清中VIP含量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白组、高剂量组、西药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较模型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西药组、中剂量组三组间的血清中NPY含量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组三组间的血清中NPY含量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西药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组分别较模型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空白组分别较低剂量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空白组分别较西药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敏爽胶囊可能通过调节AR豚鼠血清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含量对变态反应性鼻炎发挥治疗作用。
李秀敏,谢宇朋[7](2014)在《复方莫米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复方莫米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0%甲苯二异氰酸酯橄榄油溶液滴鼻造成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4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空白组、单方鼻喷剂实验组及复方鼻喷剂实验组。于致敏d8、激发前1 h,实验组分别给予药物(每侧40μL,双侧滴鼻),每周连续给药5 d后、停止给药2 d,共3周。空白组与模型组,以0.9%氯化钠代替。观察药物对豚鼠症状评分、嗜酸性细胞分泌数量、病理改变及鼻黏膜组胺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莫米松鼻喷剂能有效的抑制变应性鼻炎豚鼠的鼻炎症状,减轻鼻炎的病理学改变,减少嗜酸性细胞分泌数量;但降低组胺含量与单方莫米松鼻喷剂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复方莫米松鼻喷剂对于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王朋,赵吉平,冯淬灵[8](2014)在《基于文献研究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评价方法的研讨》文中认为目的:对以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模型评价方法,寻找最佳的模型评价方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以"变应性鼻炎"和"豚鼠"或"过敏性鼻炎"和"豚鼠"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19792013年,对文献中采用的模型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共得到208篇文献,其中共计51篇文献在造模后描述了模型评价方法,即分别通过行为学积分、鼻黏膜分泌物涂片、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病理观察等方法评价模型。结论:各种评价方法中,行为学积分评价方法最常用,目前以赵秀杰提出的方法较为可靠,但操作细节无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鼻黏膜分泌物涂片、PCA评价模型更肯定,但PCA和病理学观察需增加实验动物数量,不易操作。因此,目前的文献基础尚不能为最佳模型评价方法提供充分支持。
李道佩,吴又明,戴卫波[9](2013)在《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甲苯酯(TDl)做为致敏因子,建立豚鼠鼻粘膜变态反应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滴予麻油滴鼻,每次每只每鼻侧5μL,每天2次;高、低剂量实验组滴予复方苍耳子滴鼻剂,阳性对照组予鼻炎滴剂,均每次每只每鼻侧5μL,每天2次,均连续8 d;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高、低剂量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慢性鼻炎模型豚鼠鼻粘膜上皮化生、腺体增生、血管增生或扩张及炎性细胞侵润等方面均能有改善。结论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有显着的改善作用。
王朋,赵吉平,冯淬灵[10](2013)在《基于文献研究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评价方法的研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以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模型评价方法,寻找最佳的模型评价方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以"变应性鼻炎"和"豚鼠"或"过敏性鼻炎"和"豚鼠"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1979-2013年,对文献中采用的模型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共得到208篇文献,其中共计51篇文献在造模后描述了模型评价方法,即分别通过行为学积分、鼻黏膜分泌物涂片、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病理观察等方法评价模型。结论:各种评价方法中,行为学积分评价方法最常用,目前以赵秀杰提出的方法较为可靠,但操作细节无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鼻黏膜分泌物涂片、PCA评价模型更肯定,但PCA和病理学观察需增加实验动物数量,不易操作。因此,目前的文献基础尚不能为最佳模型评价方法提供充分支持。
二、鼻敏片对豚鼠鼻超敏反应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敏片对豚鼠鼻超敏反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鼻敏片对寒证变应性鼻炎豚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药品与试剂: |
1.1.2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造模及给药: |
1.2.2 血清、鼻黏膜的采集及检测方法: |
1.2.3 豚鼠行为学评价: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四组豚鼠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 |
2.2 四组豚鼠治疗后血清Ig E、IL-10及IL-17水平比较 |
2.3 四组豚鼠治疗后鼻黏膜Foxp3和RORγt的相对表达量比较 |
2.4 四组豚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
3 讨论 |
(2)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动物及分组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建立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1 行为学观察 |
2.3.2 ELISA法检测血清Ig E、IL-6水平 |
2.3.3 鼻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AR豚鼠行为学的影响 |
3.2 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AR豚鼠血清Ig E、IL-6的影响 |
3.3 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AR豚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3.1 鼻黏膜EOS计数 |
3.3.2 鼻黏膜病理分级评分 |
4 讨论 |
(3)基于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抗过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整体状态的影响 |
2 对变应性鼻炎豚鼠行为学症状评分的影响 |
3 对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Ig E含量的影响 |
4 对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组胺含量的影响 |
5 对变应性鼻炎豚鼠鼻粘膜、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理论探讨 |
1 对实验动物模型的评价 |
2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 |
3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源流及扩展应用 |
4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 |
5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的组方依据及配伍意义 |
6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探讨 |
7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理形态学图片 |
附录2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4)鼻敏片、清热止嚏汤对寒、热证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Th1/Th2失衡相关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动物与分组 |
2. 药物 |
3. 试剂 |
4. 仪器 |
5. AR模型的建立 |
5.1 寒热证型造模方法 |
5.2 按卵蛋白致敏法(OVA)制备变态反应性鼻炎豚鼠模型 |
5.3 症状评分标准 |
5.4 AR造模成功的标志 |
6. 给药方法 |
7. 取材及组织材料制备 |
8. 标本检测 |
8.1 豚鼠血清中IgE含量的检测 |
8.2 豚鼠血清中IL-2、IL-4、IFN-γ水平的检测 |
8.3 鼻粘膜病理形态组织学观察 |
9.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中药治疗前后症状计分比较 |
2. 中医寒、热证症候及血清T3、T4含量的比较 |
3. 各组血清IgE含量比较 |
4. 各组血清中IL-2、IFN-γ含量的比较 |
5. 各组血清中IL-4含量的比较 |
6. 鼻粘膜形态学组织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与变态反应性鼻炎 |
1.1 病名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则治法 |
1.4 现代中药对AR中Th1/Th2的影响 |
2. 西医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认识 |
2.1 变应性鼻炎与Th1、Th2的相关性 |
2.2 药物治疗 |
2.3 特异性免疫治疗 |
2.4 手术治疗 |
3、T3、T4含量的意义 |
4. 中药复方分析 |
4.1 鼻敏片组方分析 |
4.2 清热止嚏汤组方分析 |
5. 中药复方对各项实验指标影响的机理讨论 |
5.1 中药复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 |
5.2 鼻敏片对变态反应性鼻炎豚鼠模型TH1/TH2失衡相关因子的影响作用机理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
参考文献 |
(5)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IgE、IL-4、IFN-γ、组胺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模型建立 |
1.5 给药 |
1.6 观察指标 |
1.6.1 鼻部症状观察 |
1.6.2 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 |
1.6.3 血清学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动物死亡情况 |
2.2 对鼻部症状和鼻腔分泌物EOS分布的影响 |
2.3 对豚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3讨论 |
(6)鼻敏爽胶囊对AR豚鼠血清中SP、CGRP、VIP和NPY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认识概况及分型论治 |
2 西医对 AR 与部分神经肽关系的基本认识 |
3 实验药物的选择 |
4 鼻敏爽胶囊组方与方药分析 |
5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的选择 |
6 造模成功的判定标准 |
7 SP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
8 CGRP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
9 VIP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
10 NPY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复方莫米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动物 |
药品与试剂 |
仪器 |
2 分组、模型建立及给药方法 |
3 观察与评价指标 |
鼻部症状观察 |
分泌物涂片检查 |
鼻黏膜形态学观察 |
鼻黏膜组胺含量检测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嗜酸性细胞数与组胺含量的变化 |
2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 |
3 鼻黏膜组胺含量的变化 |
4 鼻黏膜病理学改变情况 |
讨论 |
(8)基于文献研究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评价方法的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2 结果 |
2.1行为学积分评价 |
2.2鼻黏膜分泌物涂片 |
2.3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 |
2.4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9)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药品 |
仪器 |
动物 |
2 动物模型制备[4-6] |
3 分组与给药方法 |
4 组织学改变的考察指标与操作 |
5 数据处理 |
结果 |
1给药前后的组织形态学 |
讨论 |
四、鼻敏片对豚鼠鼻超敏反应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鼻敏片对寒证变应性鼻炎豚鼠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J]. 莫华秀,朱镇华,邓晗薇,宾骥,李凡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01)
- [2]温润辛金培本中药复方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影响[J]. 续艳,孔德明,楚慧伦,杨颖,阎玥,李友林,孙文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0)
- [3]基于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抗过敏实验研究[D]. 杨娅娟.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4]鼻敏片、清热止嚏汤对寒、热证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Th1/Th2失衡相关因子的影响[D]. 陈玄.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5]消风宣窍汤对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IgE、IL-4、IFN-γ、组胺的调控作用[J]. 魏肖云,汪受传.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7)
- [6]鼻敏爽胶囊对AR豚鼠血清中SP、CGRP、VIP和NPY含量的影响[D]. 罗晃. 云南中医学院, 2014(01)
- [7]复方莫米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 李秀敏,谢宇朋.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04)
- [8]基于文献研究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评价方法的研讨[J]. 王朋,赵吉平,冯淬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08)
- [9]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 李道佩,吴又明,戴卫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12)
- [10]基于文献研究的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评价方法的研讨[A]. 王朋,赵吉平,冯淬灵.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