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瑜,陈光(礻禹)[1](2003)在《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文中提出建立了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用可达树方法分析了协议Petri网模型的动态性质,从而证明了协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胡瑜[2](2003)在《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了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用可达树方法分析了协议Petri网模型的动态性质,从而证明了协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胡红革[3](2005)在《网络化控制系统Petri网建模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出现了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系统结构复杂、规模大,系统构成常具有多模式子系统集成的特点。在这类系统中,既有系统行为和特性上的复杂性,也有不确定性导致的复杂性,同时还有多模式集成和控制策略方面的复杂性。具有分层结构复杂性的不同模式子系统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特性,关联性表现为不同模式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作用,这种信息可能是定量信息,也可能是定性信息,有时甚至可能出现模糊的和随机的关联信息。如何对网络化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单纯依靠数学工具,将使研究受到局限而无法解决更广泛领域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解决难以用数学模型来表征的一类问题则显得无能为力。而计算机领域的一些研究方法和策略正好可以为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带来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Petri网最早就是用于计算机领域问题的研究。 Petri网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的语言,具有描述、分析复杂系统强大功能。论文中主要从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形式化建模和分析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利用Petri网的基本性质对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特别是系统故障避免的方法等。在借鉴和充分研究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影响网络化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实际系统的具体要求,研究提高网络化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对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可靠性进行指导。 首先扩展随机Petri网为混合随机Petri网,并对其基本理论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和推导。然后将随机Petri网应用于两种现场总线Profibus和CAN总线以及以太网的形式化建模和分析,最后对整个网络化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性能分析,在文中分别应用Petri的分析方法和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论文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① 运用混合随机Petri网对整个网络化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运用混合随机Petri网对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
王烁[4](2020)在《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是用以保证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信号系统。然而,随着人们对轨道交通运营效率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车地通信的列控系统暴露出了系统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等问题。与基于车地通信的列控系统相比,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运营成本低等优点。数据通信作为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了设备间连续、大容量的双向通信,其可靠性对于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需求,本文采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设计了基于车车通信的数据通信系统结构,搭建了系统性能测试平台,测试了系统性能参数。为了评估所设计的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本文建立基于确定与随机Petri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s,DSPN)的通信系统可靠性模型,通过π-Tool工具仿真与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理论求解了DSPN模型,得出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并给出提升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方案。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测试。根据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需求,利用LTE技术,设计了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为了测试系统的通信性能参数,搭建系统性能测试平台,该平台能模拟城市轨道交通无线传输环境。(2)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定义与传输场景分析。根据LTE的技术特点与列控的特殊需求,对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完整定义。为了评估系统可靠性,本文研究了数据通信系统中的重传、切换、重连和漫游信息交互过程,详细分析了车车通信场景及多车通信场景中列车的通信流程。(3)建立了单链路传输场景及多车通信场景的DSPN模型。采用DSPN对列车通信过程中的单链路传输场景及多车通信场景进行建模。利用π-Tool工具仿真获得车车通信场景及多车通信场景可靠性,并研究了通信限制时间对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影响。(4)采用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理论验证模型准确性。利用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稳态分析方法求解车车通信DSPN模型,对比模型可靠性的理论值及π-Tool工具仿真值,验证仿真所得车车通信场景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LTE的车车通信系统满足列控系统对通信传输的需求。本文采用的可靠性评估与验证方法,能完成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建模与验证。本文的研究将为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强有力的实践和理论依据。图59幅,表5个,参考文献86篇。
吉祖勤[5](2020)在《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新兴应用需求层出不穷,这对网络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网络协议的针对性开发部署、协议之间过多的功能性冗余、协议过高的开发及部署成本等都制约着网络实现服务扩展的能力。因此,网络能否实现服务可扩展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核心,也是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针对未来网络服务可扩展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侧重于解决制约传统网络实现服务扩展的某些因素,缺乏对网络服务可扩展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以及对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考虑网络实现服务可扩展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网络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具备程度,不能对网络是否具备服务可扩展的基础建立相对统一的度量;其次,针对服务动态扩展,缺乏统一的模型及相应支持机制,难以有效地实现按需动态的服务扩展;最后,针对网络服务可扩展性的评价,缺乏基于网络服务可扩展基本要素的统一的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地衡量网络的服务扩展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网络服务可扩展为目标,围绕网络实现服务可扩展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网络服务动态扩展机制以及网络服务可扩展性分析三个方面,系统性研究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从网络自身角度探究其实现服务可扩展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并给出分析与论证;给出网络服务可扩展的基本要素分析模型,以便衡量网络对服务可扩展基本要素的具备程度;基于该分析模型,对几种典型未来网络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剖析其服务扩展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2)基于网络服务可扩展基本要素,重点研究并提出了按需动态的网络服务扩展方法;在抽象描述网络服务的基础上阐述该服务扩展方法的机理;使用Petri网可达树分析法验证该服务扩展方法具有合理性;通过对服务扩展实例的建模、仿真与分析,验证该服务扩展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动态扩展。(3)提出了网络服务可扩展性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由基于网络服务可扩展基本要素的服务扩展行为描述模型和网络服务可扩展性评价模型两部分组成;以分析三种P2P网络的服务可扩展性为例,通过对比该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与实验仿真的分析结果,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可用性;使用该分析方法分析具备按需动态网络服务扩展方法的网络的服务可扩展性。(4)设计并实现了支持按需动态的网络服务扩展方法的原型系统;通过相关实验,突出该原型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动态扩展并分析部署了该原型系统的网络对服务可扩展基本要素的具备程度和对服务可扩展性的具备程度,进而得以验证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对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成果能够较好地解决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本文的理论研究对未来网络服务模型及体系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思泽[6](2020)在《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模块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区交接是高速磁悬浮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功能,列车分区交接模块是磁浮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是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模块。目前包括上海磁浮线在内的已有高速磁浮线路因为线路较短,分区交接都是发生在低速区域(时速120km/h以下)。但十三五国产化研制的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悬浮将应用于长大干线,在时速600km/h的高速运行下进行分区交接是必须的,按照现有高速磁悬浮的分区交接方案,在分区交接失败时要求列车停在当前分区,这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提出了几乎无法实现很高的要求。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就是提出适合高速情形的分区交接方案,设计交接的流程并通过形式化分析的方法验证新交接方案的合理有效,新方案将降低原有方案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的要求。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与分区交接相关的高速磁浮列车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已有的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安全制动曲线的计算指出已有分区交接方案存在的问题,故已有分区交接方案不适用于600公里时速的高速分区交接;(2)基于原有方案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分区交接方案并比较了新方案与已有方案的不同,新方案改变了原有方案的实现时序流程,取消了列车交接过程中的冗余系统,保证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减少通信次数,增加车载安全计算机系统冗余提高通信安全性,基于此可以降低原有方案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的要求。(3)介绍了petri原理,CPN建模方法和CPN建模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利用CPN对新方案进行分层建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分别建立了高速磁浮分区交接过程中各阶段的系统层模型,以及各子系统负责数据处理的功能层模型和负责数据分发的通信层模型,最后利用CPN Tools生成状态空间报告进行模型验证。(4)对通信层模型进行了建模研究,通过对简单通信层模型和无线通信故障模型的分析,计算了分区交接过程中的时间损耗与延时,明确了影响分区交接对其效率的影响因素。新的分区交接方案作为运控系统的模块由课题组进行了实现并通过了实验室测试。
王凯金[7](2020)在《基于射频载波技术的列车定位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城市轨道列车跟踪定位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现有的城市轨道列车定位方法仍存在定位误差高、信息上传间断现象频发、设备维修成本高等不足。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载波技术的列车定位系统,在定位信息不间断获取的前提下,可实现列车定位跟踪、线路信息变更处置、区域定位监测功能。对未来研究城市列车定位精准性要求、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处置的新型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具有积极意义。系统包含数据通信模块、射频定位机制及定位算法设计、系统逻辑模块设计及人机交互模块四个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包括通信协议设计及数据通信单元设计两个部分,其中通信协议设计了针对射频载波的通信协议及基于TCP/IP协议和UDP协议网络通信的通信协议。数据通信单元设计包括静态数据文件存储及消息变更记录的数据库表存储等。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可完成各通信对象间消息的组帧与解帧、设备信息配置、信息存储等功能。射频定位机制包括通过基于ADF4351射频源的发送端射频发送列车当前行驶状态消息,由与列车定位系统上串口连接的基于SYN470无线接收芯片的接收端进行数据解调判断。定位算法设计包括通过对射频模块CC1101发送的信号强度信息RSSI检测,优化传统定位算法,提出了采用KWNN算法对列车附近的接收源强度大小进行加权计算,筛选后选取三个权值较大的接收源强度进行位置计算,实现列车准确定位。系统逻辑模块包括列车巡航追踪单元、列车定位系统工况转换模块、线路信息临时变更处置和区域定位监测预警模块,实现列车实时定位下速度校正计算、巡航定位控制、运行数据动态显示、用户授权操作、站场图内区间占用动态控制等功能。人机交互单元主要分为数据显示单元及交互操作单元等,设计方法为通过列车定位系统上传地面设备数据及列车定位系统向列控中心请求数据进行数据更新及图形动态显示。系统在实验室沙盘模型中实现了半实物仿真,实验表明该定位系统在射频通信下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并实现了准确定位追踪列车位置、列车速度校正计算、列车控制模式转换、用户管理及数据管理等功能。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列车定位方式特点及结合射频载波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优势,在传统有轨电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射频载波技术的有轨电车列车定位系统架构,完成了模拟信号在解调构成中的量化算法优化设计、巡航定位等功能软件编写,该系统可配合车载系统进行速度二次校验,并帮助驾驶人员对列车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对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定位保障作用。
陈宝通[8](2020)在《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智能生产线预防性维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生产线通过物联感知和网络协同技术,实现信息物理深度融合。其特征是制造设备高度互联、制造数据深度集成与产线动态重构,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混流生产要求。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下,智能生产线对设备可靠性、运行稳定性与生产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的被动运维模式已不能满足智能生产线的复杂运维需求。本文聚焦于智能生产线预防性维护的关键技术研究,以保证个性化定制生产线效率与设备利用率为前提,对设备的劣化状态进行早期评估,通过可重构预防性维护避免生产线意外停机造成的生产中断,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主感知、状态评估、自适应运行及负载均衡。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具体地概括为以下五点:(1)探讨了设备信息物理深度融合为基础的智能生产线预防性维护系统架构。在智能生产线设备信息传输方面,实现了基于OPC UA的信息传输,Machine to Machine通信,软件定义工业异构网络;在多源异构传感数据深度融合方面,提出了边缘计算使能的数据融合方法与边-云合作的数据融合机制。架构涵盖了基于心电机理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方法与深度的设备健康状况评估理论,实时反馈设备亟需的运维情况。为保障智能生产线稳定运行,提出了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线的可重构运维机制,以实现生产过程自适应管控的系统运维。(2)基于设备动作时长的细粒度划分,将设备作业状态下的节拍类比为人类的心脏跳动,以设备心电图(equipment electrocardiogram,EECG)的方式揭示设备的性能衰退过程。阐明了设备心电图的构建机理,涵盖工序的细粒度划分方法,时序周期的动态匹配方法,基线、公差、Hotspot等重要工作特征的确定方法。基于设备心电机理,分别提出了生产线节拍优化方法和设备性能衰退的在线监测方法。在智能生产线上对智能设备心电图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智能心电机理能够很好地支持智能设备心电图的实施,智能生产线设备心电(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EECG,APL-EECG)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作业状态,为设备的维护提供科学指导。(3)基于时间序列设备传感数据,提出了深度的设备性能预测方法。引入流行的机器学习框架—Tensor Flow,搭建了Tensor Flow使能的深度学习模型架构;利用Keras搭建了汽车装配生产线的小台车气缸可靠性分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阐述了其中关键的实现技术;进一步地制定了气缸工作性能评估策略,预测准确率达到工业应用标准。研究发现在不完全观测丰富数据集的环境下,运用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弱关联”多源异构设备传感数据的分析。(4)基于领域本体的形式化语义模型,构建了面向预防性维护的可重构运维方法。首先,根据对智能生产线制造资源与生产过程的系统分析,利用领域本体方法构建生产线形式化语义模型,以一种语义网结构对生产线的制造资源进行抽象化与统一描述;其次,利用数据驱动的语义模型促进了生产线信息物理资源的动态融合,为生产线状态感知与自组织重构等提供基础模型,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多智能系统的智能生产线自组织自适应运行机制;最后,面向预知的设备状态衰退与性能失衡,构建路径动态规划与任务切换的可重构方法,实现混流产线的不停机动态重构。(5)针对智能生产线设备集群自组织自适应作业过程中的负载不均衡现象,探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理念的智能生产线可重构运维方法,制定基于能量感知的负载均衡与调度(Energy-aware Load Balance and Scheduling,ELBS)策略。具体地,在边缘节点建立工作负载相关的能耗模型,相应地确立以作业集群负载均衡为目标的优化函数;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得优化解,对任务相关的作业集群进行任务优先级排序;采用Multi-agent系统对车间作业集群进行分布式的优化调度。结果表明,在多批量个性化定制糖果的包装产线上,在考虑能耗和工作负载的情况下,该策略实现了混流生产作业机器人的负载均衡和优化运行。综上所述,以底层信息交互为基础,提出了由单机设备到集群设备的自下而上的可重构运维方法,实现了涵盖产线自主感知、状态监测、预防维护与负载均衡等的关键运维技术,为个性化定制生产线的预防性维护关键点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刘建康[9](2020)在《面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智能数控机床可以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机床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人工操作干预、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需求,是实现智能车间、无人工厂的必要条件,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剧、高级技能人才不足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主流市场上的数控系统仍然采用封闭式体系结构,因多源信息接入能力差而导致不能生成有效的智能决策,在制造系统中只能充当一个被动执行的角色,越来越不能满足柔性化、敏捷化、定制化的生产需求。因此,本文以实现智能数控加工车间为目标,设计开发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采用边缘计算的思想,在车间层部署云计算平台,满足万物互联背景下车间工业大数据低时延传输和处理需求,为车间智能化提供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控制系统即服务(Control System as a Service,CSaa S)的理念,将车间内的设备控制系统集成在边缘云计算平台中,形成一个车间集群控制系统方案。继而面向车间集群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控系统设计技术框架。采用领域驱动设计思想,将数控系统拆分为一系列松散耦合、独立部署的微服务,并利用着色Petri网对数控系统微服务架构进行形式化建模和仿真,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微服务是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开发工作也以微服务为单位实现团队分工。为了协调不同团队的开发工作,提出了基于消费者驱动契约的数控微服务开发模式,制订了具有标准语义的微服务接口契约,并建立了基于IEC 61499功能块的数控微服务层次结构模型。基于上述微服务接口契约和结构模型,分别开发实现了四个基础数控微服务:NCK微服务、Gcode微服务、RTE微服务和HMI微服务。为了在集群环境中保证数控系统实时性需求,对数控系统任务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制定了多核处理器分组调度策略。针对数控系统中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关系的数据流任务提出了反馈调度策略,通过实时监测缓存数据消耗速度,调整生产者任务的执行周期,使缓存中数据余量保持动态平衡,避免数据断流现象。针对数控系统硬实时任务,研究了任务可调度性、执行周期、延迟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控制质量的影响。为保证分配到同一组CPU核心上的实时任务的可调度性,提出了基于响应时间的实时任务周期分配方法和基于处理器利用率的启发式周期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可重构配置策略,为智能功能的灵活扩展奠定了基础。车间集群控制系统运行在一个工业服务器集群中,本文将集群节点划分为数控节点、数据节点和Web服务节点等,分别实现设备控制、大数据处理、Web服务等功能。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基于Kafka、Docker、Kubernetes等技术部署在数控节点中,并通过Ether CAT等实时以太网控制数控机床等设备。采用万兆数据网络、千兆管理网络、实时以太网、车间无线网络共同构成了车间集群控制系统网络,并对车间内的实时以太网拓扑结构和可靠性与容错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一台工业服务器和两台数控机床搭建了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和加工实验,验证了整体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程寒寒[10](2020)在《车载网络环境下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对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TCEIDS)的研究日益紧迫,TCEIDS依赖于车辆移动自组织网络传播交通拥堵信息,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在TCEIDS中,造成拥堵的车辆或者拥堵风险区域内的车辆可以采集潜在的交通拥堵信息,生成一个规范的交通拥堵警告数据包(TCWM),通过车-车交互和车-交叉口交互等将TCWM传递给可能驶入潜在拥堵区域(PCA)的车辆。借助于TCEIDS,驾驶员可以获取可视范围外的交通拥堵风险,提前做出路线变更,从而避免拥堵。本文主要针对TCEIDS设计、建模与实现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TCWM的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CWM传播的多播路由协议,称之为反向路由协议,此协议中,目的节点被确定为特定区域中驶向PCA的车辆,该区域在事故上游,由有限的交叉口及其之间的路段组成,转发节点被确定为事故上游远离PCA行驶的车辆,将反向路由协议与洪泛路由协议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证明反向路由协议在传播TCWM上有更高的使用价值。2.设计了TCEIDS的基本框架,其中使用的数据包即为TCWM,使用的传播协议即为反向路由协议;分析了存在于TCEIDS中车辆、交叉口的交互行为,其中,由某个拥堵区域内的车辆检测到拥堵信息并生成TCWM,TCWM每经过交叉口后会被更新,每当车辆相遇时会被考虑转发。3.对TCEIDS中存在的三种交互行为进行了CPN建模,展示了TCWM的形成、更新以及转发的过程;并对模型的状态空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是有界的、无死锁、无冲突且每一个期望的状态在模型中都可以达到,该模型使TCEIDS更加便于理解并提高了设计效率,对TCEIDS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4.以CPN模型为参考,基于JADE开发了TCEIDS,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并实现了可在车载设备中运行的Agent类,完成了车辆Agent在与交叉口Agent相遇时对TCWM的更新,及车辆Agent之间相遇时对TCWM的转发。
二、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Petri网基本理论 |
3 高速数据传输协议HS488 Petri网模型 |
4 HS488协议的可达树动态性质分析 |
(3)网络化控制系统Petri网建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化控制系统PETRI网建模的重要性 |
1.2 网络化控制系统PETRI网建模的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达到的水平 |
1.2.2 国内达到的水平 |
1.3 网络化控制系统PETRI网建模的立论依据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整体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化控制系统概述 |
2.1 引言 |
2.2 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
2.2.1 集中式控制系统 |
2.2.2 集散式控制系统 |
2.2.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2.2.4 基于Ethernet的控制系统 |
2.3 网络化控制系统概念 |
2.4 网络化控制系统特点 |
2.5 网络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 |
2.6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TRI网的基本理论 |
3.1 引言 |
3.2 PETRI网的基本定义 |
3.2.1 Petri网 |
3.2.2 输入输出函数 |
3.2.3 Petri网的标识 |
3.2.4 Petri网的执行 |
3.3 PETRI网的基本性质 |
3.3.1 行为特性 |
3.3.2 结构特性 |
3.4 PETRI网分析的基本方法 |
3.4.1 可达树分析方法 |
3.4.2 代数方法 |
3.5 PETRI网的化简、综合的方法 |
3.5.1 化简 |
3.5.2 综合 |
3.6 PETRI网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
3.6.1 局限性 |
3.6.2 克服局限的建议 |
3.6.3 分析 |
3.7 混合随机PETRI网 |
3.7.1 Petri网的分类 |
3.7.2 混合随机Petri网的形式化定义 |
3.7.3 混合随机Petri网的运行规则 |
3.7.4 混合随机Petri网的关联矩阵 |
3.7.5 混合随机Petri网的结构性质 |
3.7.6 混合随机Petri网的行为特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总线的形式化模型和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形式化技术 |
4.2.1 基于模型的方法 |
4.2.2 基于逻辑的方法 |
4.2.3 基于进程演算的方法 |
4.2.4 基于网络的方法 |
4.2.5 四类形式化方法比较 |
4.2.6 Petri网的建模步骤 |
4.3 现场设备的形式化模型 |
4.3.1 被控对象的形式化模型 |
4.3.2 网络化传感器的形式化模型 |
4.3.3 网络化执行器的形式化模型 |
4.3.4 网络化控制器的形式化模型 |
4.4 现场总线 |
4.4.1 概述 |
4.4.2 现场总线的组成 |
4.4.3 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 |
4.4.3.1 概述 |
4.4.3.2 Profibus总线存取协议 |
4.4.3.3 MAC层运行机理分析 |
4.4.3.4 MAC层的混合随机Petri网仿真模型 |
4.4.3.5 Profibus的混合随机Petri网模型 |
4.4.3.6 性能分析 |
4.3.4 CAN总线的HSPN建模 |
4.4.4.1 概述 |
4.4.4.2 CAN总线的混合随机Petri网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太网的形式化模型和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的形式化模型 |
5.2.1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3型协议 |
5.2.2 LLC3型操作的数据传输 |
5.2.3 LLC3型协议的混合随机Petri网模型 |
5.2.4 协议正确操作的参数范围 |
5.2.5 LLC3型协议的验证和分析 |
5.2.6 动态特性初步验证 |
5.3 CSMA/CD的混合随机PETRI网模型 |
5.3.1 概述 |
5.3.2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IEEE802.3) |
5.3.3 通道的模型 |
5.3.4 有限站点的1坚持CSMA协议模型 |
5.3.5 仿真结果 |
5.4 TCP/IP协议形式化模型 |
5.4.1 概述 |
5.4.2 TCP/IP协议形式化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形式化模型和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用混合随机PETRI网对网络化控制系统建模 |
6.3 网络化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6.4 网络化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6.4.1 网络化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研究 |
7.1 引言 |
7.1.1 故障树表示与简化 |
7.1.2 故障诊断 |
7.2 利用PETRI网对系统的故障率进行分析 |
7.2.1 具有单输入的变迁 |
7.2.2 具有多输入的变迁 |
7.2.3 具有单输入和环的变迁 |
7.2.4 具有抑制弧的变迁 |
7.3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混合随机PETRI网故障模型 |
7.3.1 传感器故障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
7.3.1.1 传感器故障模型 |
7.3.1.2 故障仿真和分析 |
7.3.1.3 传感器增益变化故障仿真 |
7.3.1.4 传感器增益变化故障分析 |
7.3.2 总线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建模 |
7.3.2.1 总线故障分类 |
7.3.2.2 基于Petri网的容错系统建模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形式化建模技术的实例 |
8.1 引言 |
8.2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 |
8.2.1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
8.2.2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功能概述 |
8.2.3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结构图 |
8.3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形式化建模 |
8.3.1 前端控制子系统结构图 |
8.3.2 前端控制子系统Petri网模型 |
8.3.3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形式化模型 |
8.3.3.1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形式化建模 |
8.3.3.2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8.4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失效模式PETRI网模型 |
8.4.1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失效模式Petri网模型 |
8.4.2 某试验装置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轨道交通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 |
2.1.1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结构 |
2.1.2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原理 |
2.2 确定与随机Petri网 |
2.2.1 DSPN的基本定义 |
2.2.2 仿真工具π-Tool简介 |
2.3 DSPN的马尔科夫再生过程 |
2.3.1 DSPN的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简介 |
2.3.2 DSPN的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稳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通信性能测试 |
3.1 利用LTE技术实现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 |
3.1.1 LTE通信技术理论研究 |
3.1.2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数据通信系统组网架构 |
3.1.3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流程 |
3.2 列控数据通信系统链路传输性能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
3.3 列控数据链路传输性能测试 |
3.3.1 数据传输时延测试 |
3.3.2 数据传输丢包测试 |
3.3.3 数据传输切换时延测试 |
3.3.4 实际环境中通信性能参数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定义与场景分析 |
4.1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定义 |
4.2 单链路传输场景 |
4.2.1 HARQ重传合并机制 |
4.2.2 基站间切换信令及数据交互流程 |
4.2.3 中断重连信令交互流程 |
4.2.4 车载终端漫游信令交互流程 |
4.3 车车通信场景 |
4.3.1 冗余列车接入单元通信场景 |
4.3.2 车载终端漫游切换通信场景 |
4.4 多车通信场景 |
4.4.1 单车向多车发送信息通信场景 |
4.4.2 单车接收多车信息通信场景 |
4.5 本章小结 |
5 列控数据通信系统DSPN建模与可靠性分析 |
5.1 单链路传输场景建模 |
5.1.1 HARQ重传合并机制模型 |
5.1.2 基站间切换信令及数据交互流程模型 |
5.1.3 中断重连信令交互流程模型 |
5.1.4 车载终端漫游信令交互流程模型 |
5.2 车车通信场景建模及其可靠性 |
5.2.1 冗余列车接入单元通信场景建模与可靠性分析 |
5.2.2 车载终端漫游切换通信场景建模与可靠性分析 |
5.3 多车通信场景可靠性分析 |
5.3.1 单车向多车发送信息通信场景建模与可靠性分析 |
5.3.2 单车接收多车信息通信场景建模与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的数据通信系统可靠性验证 |
6.1 通信场景模型化简 |
6.1.1 冗余列车接入单元通信场景模型化简 |
6.1.2 车载终端漫游切换通信场景模型化简 |
6.2 DSPN模型的马尔科夫再生过程转换 |
6.2.1 冗余列车接入单元通信场景马尔科夫再生过程转换 |
6.2.2 车载终端漫游切换通信场景马尔科夫再生过程转换 |
6.3 基于马尔科夫再生过程的场景可靠性计算及分析 |
6.3.1 冗余列车接入单元通信场景可靠性计算 |
6.3.2 车载终端漫游切换通信场景可靠性计算 |
6.3.3 通信场景可靠性模型验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网络服务能力不足 |
1.1.2 服务能力研究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论文贡献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研究概述 |
2.1 网络服务扩展的基本方式 |
2.1.1 静态定制 |
2.1.2 动态定制 |
2.2 典型未来网络及其服务可扩展性 |
2.2.1 基于动态定制的未来网络 |
2.2.2 基于静态定制与动态定制的未来网络 |
2.3 研究现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服务可扩展的基本要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网络服务可扩展的基本要素 |
3.2.1 基本要素的论证 |
3.2.2 基本要素的概念 |
3.3 网络服务可扩展的基本要素分析模型 |
3.4 典型未来网络体系服务可扩展的基本要素分析 |
3.4.1 SDN |
3.4.2 SONA |
3.4.3 Nebula |
3.4.4 FARI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按需动态的网络服务扩展方法 |
4.1 引言 |
4.2 ODSEM的思想 |
4.3 ODSEM的机理 |
4.3.1 服务的抽象描述 |
4.3.2 原子服务的定制 |
4.3.3 服务组合的功能属性描述 |
4.3.4 服务组合的性能属性运算 |
4.3.5 服务组合的特性 |
4.4 ODSEM的合理性分析 |
4.5 服务扩展实例建模与仿真 |
4.5.1 实例建模 |
4.5.2 仿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服务可扩展性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NSEAM的机理 |
5.2.1 描述模型 |
5.2.2 评价模型 |
5.3 NSEAM的验证 |
5.3.1 抽象描述与计算分析 |
5.3.2 实验仿真与验证 |
5.4 具备ODSEM的网络的服务可扩展性分析 |
5.4.1 理论角度服务扩展实例的分析 |
5.4.2 网络应用角度服务扩展实例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ODSEM原型系统的实现及相关实验分析 |
6.1 ODSEM原型系统的实现 |
6.1.1 原型系统的参考模型 |
6.1.2 关键数据结构 |
6.1.3 核心功能模块的实现 |
6.2 相关实验与分析 |
6.2.1 实验目标与实验环境 |
6.2.2 ODSEM的有效性验证 |
6.2.3 BEAM-NSE的可用性验证 |
6.2.4 NSEAM的可用性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模块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形式化建模原理及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
1.2.1 petri网概念 |
1.2.2 有色petri网原理介绍 |
1.2.3 CPN Tools介绍 |
1.2.4 形式化建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2 已有分区交接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
2.1 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架构 |
2.2 已有分区交接方案 |
2.2.1 分区交接中的假设和约定 |
2.2.2 已有分区交接方案及流程 |
2.3 已有分区交接方案存在的问题 |
2.3.1 高速磁浮制动模型 |
2.3.2 高速磁浮受力分析 |
2.3.3 高速磁浮制动距离计算 |
2.3.4 已有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方案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方案设计与建模分析 |
3.1 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方案研究 |
3.2 新分区交接方案与已有方案的比较 |
3.3 分区交接系统层模型建模 |
3.3.1 安全协商与停车步进模型 |
3.3.2 无线电交接模型 |
3.3.3 分区交接结束模型 |
3.4 分区交接功能层模型建模 |
3.4.1 CCS功能层模块 |
3.4.2 DSC功能层模块 |
3.4.4 VSC功能层模块 |
3.5 方案模型分析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分区交接通信模型仿真与分析 |
4.1 分区交接通信层模型 |
4.1.1 简单通信层模型 |
4.1.2 建立无线通信模型 |
4.1.3 无线通信故障模型 |
4.2 通信模型分析与验证 |
4.2.1 停车步进时间消耗 |
4.2.2 无线通信延时 |
4.2.3 无线电切换时间消耗 |
4.3 影响分区交接效率的其他因素 |
4.3.1 网络系统因素 |
4.3.2 分区系统因素 |
4.3.3 车辆系统因素 |
4.4 实验室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射频载波技术的列车定位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列车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射频载波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设计思想与需求分析 |
2.1 设计思想 |
2.2 系统可行性研究 |
2.2.1 技术可行性 |
2.2.2 管理可行性 |
2.2.3 经济可行性 |
2.2.4 社会效益可行性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功能需求分析 |
2.3.2 性能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射频收发机制及定位算法设计 |
3.1 射频硬件设计 |
3.1.1 列车定位系统射频收发设备布置 |
3.1.2 基于ADF4351射频源的发送端设计 |
3.1.3 基于SYN470无线接收芯片的接收端设计 |
3.2 射频软件设计 |
3.2.1 基于EV1527编码芯片的发送端帧格式设计 |
3.2.2 基于SYN470无线接收芯片的接收端软件解码设计 |
3.3 定位算法设计 |
3.3.1 CC1101收发芯片应用及其帧格式设计 |
3.3.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RSSI数据滤波处理 |
3.3.3 基于KWNN的三边定位优化算法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架构方案设计 |
4.1.1 架构方案设计 |
4.1.2 软件功能设计 |
4.2 数据库与配置文件设计 |
4.2.1 列车定位系统数据表设计 |
4.2.2 列车定位系统配置文件设计 |
4.3 系统设计流程 |
4.4 系统关键技术 |
4.4.1 基于Windows Vista的用户界面框架开发技术 |
4.4.2 基于RDS的数据库数据访问技术 |
4.4.3 基于随机Petri网的系统故障率分析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5.1.1 通信协议帧格式设计 |
5.1.2 载波协议帧格式设计 |
5.1.3 通信类的设计 |
5.1.4 数据通信单元的设计 |
5.2 系统逻辑模块设计 |
5.2.1 列车巡航追踪单元设计 |
5.2.2 列车定位系统工况转换模块设计 |
5.2.3 线路信息临时变更处置单元设计 |
5.2.4 区域定位监测预警模块设计 |
5.3 人机交互界面单元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部署与调试 |
6.1 运行环境配置 |
6.2 系统测试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基于随机Petri网系统故障率建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智能生产线预防性维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备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面向可重构运维的系统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预防性维护的可重构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个性化定制生产线预防性维护的系统框架 |
2.1 引言 |
2.2 预防性维护的系统架构 |
2.3 智能生产线设备信息融合 |
2.3.1 基于工业异构网络的信息交互 |
2.3.2 多源异构传感数据深度融合 |
2.4 智能生产线设备状态评估机制 |
2.4.1 基于心电机理的设备状态监测 |
2.4.2 基于深度学习的设备状态评估 |
2.5 智能生产线的可重构运维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生产线设备心电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EECG系统架构 |
3.3 设备心电图实现机理 |
3.3.1 工序时长细粒度划分方法 |
3.3.2 时序周期匹配策略 |
3.3.3 重要工作特征的确定 |
3.4 基于EECG的设备性能监测方法 |
3.4.1 生产节拍提升 |
3.4.2 设备性能衰退在线监测 |
3.5 实验验证 |
3.5.1 实验场景 |
3.5.2 运行结果 |
3.5.3 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时序数据的设备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备性能预测的系统架构 |
4.3 设备性能预测机制 |
4.3.1 基于Tensor Flow的设备状态的多分类模型 |
4.3.2 模型构建关键实现技术 |
4.3.3 基于深度模型的设备性能评估 |
4.4 案例—小台车气缸状态预测 |
4.4.1 神经网络监测器 |
4.4.2 模型效果 |
4.4.3 模型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预防性维护的可重构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可重构运维的形式化语义模型架构 |
5.3 基于领域本体的形式化语义模型构建 |
5.3.1 领域本体知识库构建方法与建模技术 |
5.3.2 生产过程知识体系分析 |
5.3.3 语义知识库模型构建 |
5.4 可重构产线的数据与语义集成 |
5.4.1 关系型数据映射 |
5.4.2 语义模型更新 |
5.5 基于语义推理的可重构运维方法 |
5.5.1 Multi-agent的自组织协商机制 |
5.5.2 设备状态语义推理的可重构策略 |
5.5.3 负载均衡的可重构运维策略 |
5.6 基于语义推理的可重构运维应用案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性化定制生产线的预防性维护平台验证 |
6.1 引言 |
6.2 原型平台概况 |
6.3 设备状态监测与评估平台验证 |
6.3.1 智能生产线设备心电图的实施效果 |
6.3.2 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平台验证 |
6.4 智能生产线可重构运维验证实施 |
6.4.1 平台设置 |
6.4.2 性能衰退的可重构运维平台验证 |
6.4.3 负载均衡的可重构运维平台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面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数控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化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数控系统软硬件结构研究现状 |
1.2.4 数控系统实时性研究现状 |
1.3 微服务架构及其在数控领域的应用 |
1.3.1 微服务架构和面向服务架构 |
1.3.2 微服务架构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面向车间集群控制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设计 |
2.1 基于边缘计算的车间集群控制系统方案 |
2.1.1 面向智能车间场景的边缘计算架构 |
2.1.2 集散控制系统与集群控制系统 |
2.1.3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人机交互方式 |
2.2 面向集群控制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设计技术框架 |
2.3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结构设计 |
2.3.1 数控微服务划分策略 |
2.3.2 基于子领域的数控系统微服务划分 |
2.3.3 基于消息通信的分布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 |
2.4 基于Petri网的微服务架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2.4.1 基于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描述方法 |
2.4.2 基于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
3.1 基于消费者驱动契约的数控微服务开发模式 |
3.1.1 基于消费者驱动契约的微服务开发流程 |
3.1.2 数控微服务接口契约制订 |
3.2 基于IEC61499功能块的数控微服务层次结构模型 |
3.3 NCK微服务开发关键技术 |
3.3.1 NCK微服务IEC61499 功能块开发 |
3.3.2 基于滑动窗口的前瞻速度规划方法 |
3.4 其他微服务开发关键技术 |
3.4.1 Gcode微服务 |
3.4.2 RTE微服务开发 |
3.4.3 HMI微服务和Web人机界面 |
3.4.4 其他智能功能微服务扩展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实时任务调度研究 |
4.1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任务类型及调度策略 |
4.1.1 数控系统任务类型划分 |
4.1.2 多核处理器分组调度策略 |
4.2 数控系统数据流任务调度研究 |
4.2.1 数控系统数据流模型及反馈调度算法 |
4.2.2 反馈调度算法实验验证 |
4.3 数控系统硬实时任务调度研究 |
4.3.1 实时任务可调度性判据 |
4.3.2 可调度性对控制稳定性的影响 |
4.3.3 周期和延迟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
4.4 实时任务调度参数选择和优化 |
4.4.1 基于响应时间的实时任务周期分配 |
4.4.2 启发式实时任务调度参数优化方法 |
4.4.3 启发式任务周期优化方法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集群部署与功能验证 |
5.1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集群配置部署策略 |
5.2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运行环境搭建 |
5.2.1 集群节点划分及基础软件部署 |
5.2.2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网络结构 |
5.2.3 车间集群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容错技术 |
5.3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集群配置部署 |
5.3.1 Kafka消息代理集群部署及应用配置 |
5.3.2 数控微服务Docker容器镜像构建 |
5.3.3 基于Kubernetes的数控微服务集群部署 |
5.3.4 Ether CAT容器配置部署 |
5.4 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实验测试 |
5.4.1 实验平台搭建 |
5.4.2 关键性能测试 |
5.4.3 智能颤振抑制微服务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车载网络环境下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拥堵缓解与治理研究现状 |
1.2.2 车载网络中信息传输的研究现状 |
1.2.3 Petri网在城市交通系统建模中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etri网理论概述 |
2.1.1 基本Petri网 |
2.1.2 赋色Petri网 |
2.1.3 Petri网的性质和状态空间 |
2.2 Agent理论概述 |
2.2.1 Agent的概念 |
2.2.2 多Agent概念 |
2.2.3 Agent通信 |
2.2.4 Agent消息传输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WM反向路由协议 |
3.1 反向路由协议RRP |
3.1.1 TCWM传播特点分析 |
3.1.2 反向路由协议设计 |
3.1.3 案例分析 |
3.2 反向路由方案性能分析 |
3.2.1 TCWM传播的性能评价 |
3.2.2 不同车流量下的性能对比 |
3.2.3 不同传播范围下的性能对比 |
3.2.4 系统达到稳态后的性能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及CPN模型 |
4.1 TCEIDS介绍 |
4.1.1 TCEIDS框架 |
4.1.2 TCEIDS中的交互行为 |
4.2 TCEIDS中交互行为的CPN模型 |
4.2.1 颜色集及变量定义 |
4.2.2 TCWM生成子模型TCWMGM |
4.2.3 TCWM更新子模型TCWMUM |
4.2.4 TCWM转发子模型TCWMTM |
4.3 状态空间分析 |
4.3.1 TCWMGM的状态空间分析 |
4.3.2 TCWMUM的状态空间分析 |
4.3.3 TCWMTM的状态空间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JADE的 TCEDIS实现 |
5.1 JADE简介 |
5.1.1 JADE的优点 |
5.1.2 JADE的通信机制 |
5.1.3 JADE环境搭建 |
5.1.4 JADE中的Agent开发 |
5.2 TCEDIS设计 |
5.2.1 Vehicle Agent和 Intersection Agent |
5.2.2 TCWM、Location和消息模板 |
5.3 部署与实现 |
5.3.1 车-车交互仿真 |
5.3.2 车-交叉口交互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J]. 胡瑜,陈光(礻禹). 仪器仪表学报, 2003(S2)
- [2]GPIB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A]. 胡瑜. 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总第110期)
- [3]网络化控制系统Petri网建模与分析[D]. 胡红革.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4]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数据通信系统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D]. 王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网络服务可扩展相关问题研究[D]. 吉祖勤. 东南大学, 2020(01)
- [6]高速磁浮分区交接模块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分析[D]. 张思泽.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基于射频载波技术的列车定位系统研究与设计[D]. 王凯金.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面向个性化定制的智能生产线预防性维护研究[D]. 陈宝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面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架构数控系统研究[D]. 刘建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车载网络环境下交通拥堵事件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D]. 程寒寒.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