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关于表彰自治区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1](2021)在《略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1949—1988年)》的编纂及意义》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第一轮修志工作中编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1949—1988年)》,是我国第一部以屯垦戍边为专题的地方志。《兵团志》详实地记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履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和兵团地域分布内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概况。为编纂好这部新型志书,兵团史志工作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此后更好地续编《兵团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邴波[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武宜璟[3](2020)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历史考察》文中指出建国后,我国面临着落后的农业经济满足不了人民需要,更适应不了工业发展需求的矛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央鼓励青年人踊跃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垦荒地,开发建设祖国的边疆。由此,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1958年北戴河会议召开,中央正式提出要于1958~1963年间动员内地青年前往边疆地区参与开发建设。这次会议上,中央提出江苏动员60万人前往新疆参与支援建设。在中央的指导下,新疆及其他省市的支持与合作下,江苏于1959年~1960年动员了大批青年前往新疆,随后为了巩固已进疆江苏青年在新疆扎根建设的决心,又于1961年~1965年间相继动员已进疆青年在江苏的家属们入疆。江苏青年们来到新疆后,与新疆的各族人民一同奋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疆农牧业的发展,加快了新疆工业体系逐步形成的进程、完善了新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建设、使新疆科教文卫等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主要是对1959~1965年间的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的工作进行历史考察。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整理并分析与本文相关的国内研究与着作;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重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并进行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的背景。第三部分,梳理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工作的展开过程。第四部分,阐述江苏青年在新疆的巩固与安置工作。第五部分,总结归纳江苏青年对新疆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江苏的援疆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高宏[4](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李乾坤[5](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柯榕[6](2019)在《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文中提出建国至今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中国地广人稀的新疆地区,农牧区人员分布广泛,疾病谱复杂,地方病突出,老百姓就医难,种种困难下医疗卫生事业依然能保持较快发展,离不开国家资金政策上的支持,离不开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的支援,离不开新疆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队伍的砥砺前行。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主要依靠新疆高等医药院校和中专卫校,在现已有的两所高等院校里,新疆医科大学连同六所附属医院,是新疆医学的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心,在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医科大学作为新疆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医学高校,1956年至今已经向新疆社会输出医疗卫计人才近八万人,培养出的医疗卫生人才百分之九十都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尤其是少数民族卫计人员,对南疆三地州农牧区的基层医疗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本文第一部分说明了选题的原因和角度,梳理了关于新疆医疗人才培养相关论文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讨论改革开放前后新疆医疗人才的来源及其生存现状,提出新疆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第三部分梳理了新疆现有的医学高等院校发展轨迹及医疗人才培养情况。第四部分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通过个案分析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改革和创新,对农牧区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说明高等院校深化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引作用,医疗人才队伍的完善直接关系到新疆精准脱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罗菲[7](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潘海莉[8](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斯琴[9](2018)在《县制改革视域下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县制改革可以分为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两个时期,两次改革出发点、设县目的各有不同。北洋政府选择了双轨制模式对新疆蒙古族聚居区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通过盟旗组织对蒙古族基层社会进行间接控制,另一方面对民族间的纠纷和盟旗外的涉及蒙古族的社会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并制定各类民族政策对蒙古族基层社会产生影响,加强国家观的培育,以转变其观念,为后来的进一步的社会改革奠定基础。国民政府时期,新疆政局相对稳定,新疆省政府着手对新疆蒙古族盟旗制度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削弱盟旗组织的权力,逐步加强国家对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随着县制改革获得成功,各级政府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治理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新疆蒙古族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组织制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民国时期的县制改革,首先,加强了国家对边境地区的管理,解决了流民引起的治安问题;其次,调动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蒙古族聚居区新式教育的完善;再次,促进了蒙古族聚居区内的经济发展、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和各民族的融合,维护了新疆社会稳定;最后,推进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近代化转变,促进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向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并在蒙古族聚居区建立了现代性的县级行政组织体系。本文以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以县制改革为视角,论述民国整个发展阶段蒙古王公与盟旗的社会管理变迁,具体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改革目的和异同对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影响和引起的变迁展开研究,揭示国家社会管理因素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作用。本文共分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了文章的选题目的与意义,梳理了本文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动态,总体上介绍了对论文的研究径路与篇章架构。第一章从介绍新疆蒙古族的源流与分布开始,探讨了新疆蒙古族传统社会组织和盟旗组织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及其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探讨了新疆蒙古族王公制度得以保留和延续的原因,以及在新疆蒙古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研究了民国初步发展阶段新疆蒙古族盟旗组织的结构,以及盟旗管理机构的变革,分析了县制改革前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模式与清代的异同,进而讨论了政府如何强化国家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形成具有国家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第三章分析了北洋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各类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的影响,探讨了北洋政府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县制改革以及其原因,总结了北洋政府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途径,进而讨论了蒙古族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盟旗内社会管理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各类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的影响,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县制改革及其动机,总结了国民政府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方式,论述了蒙古族聚居区新式教育的发展,及其对蒙古族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文章结语总结了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县制改革的原因、不足及对新疆蒙古族的影响,并认为民国时期新疆的县制改革,打破了新疆原先以族群划分社会空间的分布格局,使南北疆最终连成一体,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模式,从而促进了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逐渐向现代化治理模式迈进。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10](2018)在《〈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文中认为《西域水道记》是清代着名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俗的着作,是徐松(1781—1848)在嘉庆十六年(1811)遣戎新疆后,亲历新疆南北路,依据实地考察,并参考方略、正史、游记、地方志和地图等有关记载而写成的西域系列着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西域水道记》共五卷,其中第一、第二卷“罗布卓尔所受水”上、下涉及地区非常广阔,东起我国青海--甘肃西部,西抵阿富汗东北和塔吉克斯坦西南的巴达赫尚,南达我国西藏北部、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一带,北至中亚霍罕、费尔干纳,为研究清代天山南路以及清朝版图的中亚历史地理、历史交通路线、地名的珍贵历史文献。《西域水道记》在注文中对回语(察合台语)、蒙古语(准噶尔语)、波斯语(即帕尔西语)地名原义、词源、语属作了词源学释义。虽然《西域水道记》自成书以后既有众多利用和研究,最新的成果是朱玉麒老师的整理本,但大多数研究者和利用者,并不熟悉其中涉及所谓“回语”的内容,并且这类内容分量不小。在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官方文献和个人游记中,有关西域河流、山岭等地名,常常被划为回语或波斯语,这种语言归属说法,不仅过于笼统,而且说法众多。对所谓回语、蒙古语、波斯语地名进行原语复原、拉丁语转写、方位考证、词源释义,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所谓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的词源的解释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的释义,文中同名异译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名地理位置颠倒,时间错位。笔者对该问题关注多年,亦对不少地名有不同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给今后的利用者提供帮助,从而使该书对了解清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后的新疆版图及该地民情、风俗、历史、地理等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将《西域水道记》第一卷、第二卷所见天山南路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天山南路部落分布以及清代回部官号作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地理学、实地考察法、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地名的地望、起源、地名、人名的语义进行探讨,希望这样的探讨有助于今后的利用和对南疆历史、地理、民族、职官等的理解。本文除前言外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罗布淖尔所受水即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噶尔河、乌兰乌苏河以及所经地区的村庄、山岭、城邑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第二章,是雅雅尔河及其两岸的村庄、水道、山岭的记载。第三章,是对叶尔羌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本章主要考察的对象是泽喇普善河、听杂阿布河、于阗河流域的各个城邑、商道、卡伦、村庄。第四章,是有关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的和田河及其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沿岸区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五章,是对罗布淖尔所受水系的阿克苏河流域、克勒底雅河、额尔勾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的渭干河和罗布淖尔以南的主要的河流及山岭。第七章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之一渭干河流经的库车和沙雅的各个地名考证,同时对清代库车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关的回人伯克、历史地名的考察。第八章,是以海都河(今开都河)流域为主线对天山以南的主要河流之一海都河的各个支流大裕勒都斯河、小裕勒都斯河以及该河流所出山岭的的地理考证。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关于表彰自治区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关于表彰自治区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略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1949—1988年)》的编纂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概述 |
二、《兵团志》的编纂机构和编纂工作 |
(一)编纂机构 |
(二)编纂工作 |
1. 编写《兵团志》初稿阶段(1983—1993年) |
2.《兵团志》修改定稿阶段(1993—1998年) |
三、《兵团志》内容提要 |
(一)兵团建制沿革与历史发展 |
(二)兵团农牧团场分布与经济发展 |
(三)兵团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
四、《兵团志》编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
(一)第一部以屯垦戍边为专题的地方志 |
(二)研究兵团历史、新疆历史的重要史料 |
(三)了解新疆地情的重要资料 |
(四)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
(五)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的背景 |
1.1 国家需要 |
1.2 地方需要 |
第2章 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工作的展开 |
2.1 设立支边管理机构 |
2.2 开展支边动员宣传工作 |
2.3 审批并确定支边人员 |
2.4 完善支边人员的后勤保障 |
2.5 运送支边人员 |
第3章 江苏青年在新疆的安置与巩固工作 |
3.1 安置工作 |
3.2 巩固工作 |
第4章 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评析 |
4.1 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的贡献 |
4.2 支援新疆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江苏省1959年动员青壮年参加新疆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总结(节选) |
附录B 关于做好支边人员在集中期间和沿途粮食供应工作的通知 |
附录C 关于1960年支边运送工作的注意事项的通知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新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状况 |
2.1 研究内容范围界定 |
2.2 改革开放前新疆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构成 |
2.2.1 中医人才队伍 |
2.2.2 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
2.2.3 西医人才队伍 |
2.2.4 护理人才队伍 |
2.3 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医疗卫生人员规模扩大 |
3 新疆医疗人才培养机构的发展 |
3.1 高等医药院校的设置 |
3.1.1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学院) |
3.1.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3.1.3 新疆地区卫生学校 |
3.2 实习基地建设——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
3.3 相关制度建设 |
4 新疆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养 |
4.1 新疆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
4.1.1 调整专业布局、课程体系改革 |
4.1.2 实践体系改革 |
4.1.3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就业调查 |
4.2 加强农牧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
4.2.1 对基层在职医疗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
4.2.2 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了改革 |
4.2.3 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 |
4.2.4 加强了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
5 新疆医疗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5.1 新疆医疗人才存在的问题——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 |
5.1.1 高层次人才匮乏 |
5.1.2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
5.1.3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 |
5.2 新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前景展望 |
5.2.1 医疗人才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助力脱贫攻坚 |
5.2.2 建设医疗服务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5.2.3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础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8)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县制改革视域下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新疆蒙古族历史的研究 |
(二) 关于民国新疆县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为主题的研究 |
(三) 关于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县制改革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史料选取的创新 |
(二)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一章 新疆蒙古族的源流、分布及传统社会组织 |
第一节 新疆蒙古族的源流及分布 |
一、新疆蒙古族的起源及发展 |
二、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分布 |
第二节 新疆蒙古族传统社会组织 |
一、新疆蒙古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形式 |
二、清代新疆蒙古族盟旗的管理模式 |
三、小结 |
第二章 县制改革前的蒙古王公与盟旗社会管理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王公制度的延续及作用 |
一、王公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延续 |
二、蒙古族王公与新疆社会发展 |
三、新疆蒙古族王公与边疆稳定 |
四、小结 |
第二节 县制改革前盟旗社会管理的变迁 |
一、盟旗管理机构的变革 |
二、盟旗社会管理的变迁 |
三、小结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7年)的县制改革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影响 |
一、北洋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二、新疆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7年)的县制改革 |
一、精河县 |
二、乌苏县 |
三、额敏县 |
四、博乐县 |
五、承化县 |
六、小结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管理 |
一、对王公的控制 |
二、对盟旗的管理 |
三、对宗教的管理 |
第四节 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变迁 |
一、中央专案组办理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
二、中央司法机关对疑难复杂案件的指导 |
三、地方行政机关对各类社会纠纷的处理 |
四、蒙古王公对盟旗内部社会纠纷的处理 |
五、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的县制改革与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政策对新疆蒙古族社会管理的影响 |
一、国民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二、新疆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的县制改革 |
一、特克斯县 |
二、和靖县 |
三、昭苏县 |
四、温泉县 |
五、和丰县 |
六、和硕县 |
七、小结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管理 |
一、行政制度的变革 |
二、经济政策的变革 |
三、司法制度的变革 |
四、宗教管理的强化 |
第四节 教育发展与社会管理 |
一、义务教育的发展 |
二、师范教育的发展 |
三、会立教育的发展 |
四、留学热潮的兴起 |
五、小结 |
结语:民国县制改革与新疆蒙古族社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出发点及研究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三、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评书 |
四、史料依据 |
五、篇章内容简介 |
六、本文所用字体及拉丁字母转写说明 |
第一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上) |
第一节 新疆、西藏界 |
第二节 喀什噶尔河流域 |
第三节 乌兰乌苏河流域 |
第二章 雅雅尔河流域 |
第一节 雅雅尔河 |
第二节 葱岭北河 |
第三节 葱岭南河 |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 |
第一节 叶尔羌河 |
第二节 泽普勒善河 |
第三节 听杂阿布河 |
第四章 和田河流域 |
第一节 和田河 |
第二节 哈喇哈什河 |
第三节 玉陇哈什河 |
第四节 于阗河 |
第五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下) |
第一节 阿克苏河流域 |
第二节 克勒底雅河 |
第三节 额尔勾河 |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一) |
第一节 沙雅尔城南 |
第二节 罗布淖尔以南诸河流 |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二) |
第一节 塔里木河 |
第二节 渭干河 |
第八章 海都河流域 |
第一节 库尔勒庄南 |
第二节 海都河 |
第三节 注罗淖尔水域 |
附录(一): “我的麻札”还是“神圣的麻札”?—论以-m、-ata (m)结尾的新疆麻札、佛教圣地名称 |
附录(二): 乌鲁木齐((?)r(?)mqi) 一名语义、语源考 |
附录(三): “喀喇沙尔”(Qarashahr) 一名语义考 |
参考文献 |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学会关于表彰自治区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略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1949—1988年)》的编纂及意义[J]. 刘志. 兵团党校学报, 2021(02)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青年支援新疆建设历史考察[D]. 武宜璟. 新疆大学, 2020(07)
- [4]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5]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新疆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研究(1949-2018)[D]. 柯榕.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7]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9]县制改革视域下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的社会管理[D]. 斯琴.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D].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南京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