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盐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允虎[1](2021)在《利用玉米胚粕制作新型培养基发酵生产谷胱甘肽》文中指出为了探究玉米胚粕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能力,本研究以玉米胚粕为培养基原料,为使玉米胚粕可以达到碳源标准,首先对玉米胚粕进行粉碎与糖化,以DE值为指标,对料液比、糖化时间、糖化酶添加量、糖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糖化工艺使玉米胚粕糖化液DE值达到90以上。将新型培养基与两种不同酵母菌培养基进行对比,选取培养菌落数最多的培养基为本研究培养基。以谷胱甘肽产量为标准,将酿酒酵母L5267、酿酒干酵母与贝酵母进行比较,选取谷胱甘肽产量最高的菌种作为本研究的试验菌种。确定培养基成分后对其中的硫酸铵、半胱氨酸、肌醇、磷酸二氢钾进行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实验,以谷胱甘肽产量为标准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选取常见的铜盐法、离子交换树脂与反胶束萃取三种谷胱甘肽提取方法进行对比,以提取率为指标选择最佳谷胱甘肽提取方式进行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分离纯化谷胱甘肽后以谷胱甘肽标准品为标准进行抗氧化实验(ABTS、DPPH、OH-清除试验)与小鼠体内实验(抗疲劳、醒酒实验),通过比较研究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品质,结果如下。(1)糖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后,最终得出最佳料液比为1:4,最佳糖化温度为53℃,最佳糖化时间为49 h,最佳糖化酶添加量为275 u/g,最终测得玉米胚粕糖化液DE值最高平均值达到了94,达到了培养基碳源标准。(2)通过比较三种菌种生产谷胱甘肽的能力选择出酿酒酵母L5267为本研究试验菌种,通过培养基发酵能力对比实验选择新型培养基作为本研究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实验选取最优添加量为铵添加量1.435 g/L、肌醇添加量0.108 g/L、半胱氨酸添加量0.44 g/L、磷酸二氢钾添加量0.213 g/L。通过验证试验得知此工艺条件培养基中谷胱甘肽含量可达到459.209 mg/L,与预测结果相差0.4%,比单因素最高结果提高了12.07%。(3)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实验得出AOT最佳添加量为43.2 g/L、W0最佳值为24.05、K+最佳添加量为0.438 mol/L。通过验证试验得知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率最高达到了90.006%,与预测结果相差0.02%,比单因素实验结果提高了9.6%。(4)自由基清除试验中,ABTS清除能力大小为谷胱甘肽标品(IC50=0.0051mg/m L)>玉米胚粕谷胱甘肽(IC50=0.0068 mg/m L)>抗坏血酸(IC50=0.025 mg/m L),DPPH清除能力大小为抗坏血酸(IC50=0.022 mg/m L)>谷胱甘肽标品(IC50=0.028mg/m L)>玉米胚粕谷胱甘肽(IC50=0.028 mg/m L),·OH清除能力大小为谷胱甘肽标品(IC50=0.11 mg/m L)>玉米胚粕谷胱甘肽(IC50=0.15 mg/m L)>抗坏血酸(IC50=0.23mg/m L),谷胱甘肽有着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5)小鼠抗疲劳试验中,灌喂高剂量(0.8 g/kg)谷胱甘肽标准品的小鼠血液中多巴胺浓度最高可达到0.372 ng/mg,而灌喂高剂量(0.8 g/kg)玉米胚粕谷胱甘肽的小鼠血液中多巴胺浓度最高达到0.358 ng/mg,谷胱甘肽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6)醒酒实验中,谷胱甘肽标准品中剂量(0.2 mg/20g)灌喂组酒精浓度降低了64.9%,醒酒时间提前26.3 min;高剂量组(0.3 mg/20g)酒精浓度降低了75.8%,醒酒时间提前了与38.0 min;玉米胚粕谷胱甘肽,高剂量(0.3 mg/20g)灌喂组酒精浓度降低了65.64%,醒酒时间提前30.7 min,谷胱甘肽样品有着明显的醒酒护肝效果。
赵玲玲[2](2020)在《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氰化废水的循环利用与达标外排是黄金冶炼行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沉淀-电解氧化联合技术对某黄金冶炼厂的高铁氰化提金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主要研究了沉淀、电解氧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相关基础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沉淀-电解氧化联合处理氰化废水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常温下向100mL含氰废水中加入3.0gCuCl2并搅拌40min后,CNT、CN-及Fe(CN)64-的沉淀率分别可达到95.29%、98.00%与100%。随着CuCl2加入量的增大,氰化废水中各主要离子的沉淀率逐步增加,沉淀物的形成次序为CuCN、Cu2Fe(CN)6、CuSCN。以钛板为阴阳极,采用一阴两阳电极体系对沉淀后液进行电解氧化处理,当电解溶液体积分数为60%,电解时间为5h,外加电压为6V,极板间距为15mm时,氰化废水中CNT与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76%与99.90%。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大,残留于废水中的Zn(CN)42-、Cu(CN)32-、CN-、SCN-及Cl-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定向迁移,迁移至阳极表面的Cl-发生阳极氧化反应,生成的Cl2/ClO-将氰化物氧化为N2和CO2,释放出的Cu、Zn阳离子定向迁移至阴极,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从而使废水中残存的游离氰与金属氰络合离子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动力学研究表明铁离子和游离氰的沉淀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其速率常数分别为2.923dm3/(mol·min)和0.797dm3/(mol·min),总氰电解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李若远[3](2019)在《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在润滑油中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还原剂还原铜盐的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选用硼氢化钾(KBH4)作为还原剂,铜盐则选用硫酸铜(CuSO4),选用氢氧化钾(KOH)提供碱性环境,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油酸作为分散剂,改善纳米铜粉的分散稳定性。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量,减少纳米铜粉中的杂质,确定制备出颗粒粒径小且均匀的铜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uSO4):n(KBH4)=2:1时,制备出的纳米铜粉成分纯净,不含有杂质Cu2O。当反应温度由20℃逐渐增加到40℃时,铜粉粒径逐渐减小;反应温度为40℃时粒径达到最小55nm;当反应温度由40℃逐渐增加到60℃时,铜粉粒径逐渐增大。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40℃。2.当Cu2+的初始浓度由0.02mol/L逐渐增加到0.08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减小;Cu2+的初始浓度为0.08mol/L时粒径达到最小75nm;当Cu2+的初始浓度由0.08mol/L逐渐增加到0.10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增大。确定Cu2+的最佳初始浓度为0.08mol/L。当络合剂EDTA-2Na的浓度由0.03mol/L逐渐增加到0.23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减小;EDTA-2Na的浓度为0.23mol/L时粒径达到最小75nm;当EDTA-2Na的浓度由0.23mol/L逐渐增加到0.43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增大。确定EDTA-2Na的最佳浓度为0.23mol/L。当KOH的浓度由0.4mol/L逐渐增加到0.8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减小;KOH的浓度为0.8mol/L时粒径达到最小60nm;当KOH的浓度由0.8mol/L逐渐增加到1.2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增大。确定KOH的最佳浓度为0.8mol/L。3.当PVP的浓度由3×10-4mol/L逐渐增加到5×10-4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减小;PVP的浓度为5×10-4mol/L时粒径达到最小150nm;当PVP的浓度由5×10-4mol/L逐渐增加到7×10-4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增大。确定PVP的最佳浓度为5×10-4mol/L。当CTAB的浓度由0.08mol/L逐渐增加到0.12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减小;CTAB的浓度为0.12mol/L时粒径达到最小75nm;当CTAB的浓度由0.12mol/L逐渐增加到0.16mol/L时,铜粉粒径逐渐增大。确定CTAB的最佳浓度为0.12mol/L。4.当选用CTAB做分散剂时,在CTAB浓度为0.14mol/L且超声分散时间为20min的情况下,纳米铜粉颗粒在150号基础润滑油中处于最稳定的分散状态;当选用油酸做分散剂时,在油酸加入量占铜粉质量分数为20%且超声分散时间为20min的情况下,纳米铜粉颗粒在150号基础润滑油中处于最稳定的分散状态。5.纯净载体油磨斑直径为0.83mm,向其中加入纳米铜粉添加剂后,油样的磨斑直径随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加入添加剂的质量分数占载体油的0.75%时,油样的磨斑直径达到最小为0.56mm,相比于纯净油样而言减少量达到32.5%,此时钢球接触表面的磨损量最小且相对光滑平整;当添加剂的加入量继续增大时,油样的磨斑直径又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确定加入的纳米铜粉的质量分数占载体油的0.75%时,其抗磨减摩性能最好。
刘赟[4](2019)在《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用于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酯)是重要的高分子单体和有机合成原料,工业上大多采用丙烯氧化法进行生产。但是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该工艺原料成本逐渐增加。因此,富煤少油的国情使积极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其中,以煤制电石乙炔为原料的乙炔羰基化法成为应用前景广阔的替代路线。目前,国内外工业应用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于均相催化体系,己经开发出的镍系、铁系、钴系和钯系催化剂用于催化乙炔羰基化反应时得到的产物产率和选择性都比较高,但是反应后催化剂难以回收成为均相催化剂最大的弊端。因而,当下的研究热点转为易与产品分离的非均相催化剂的研发。基于本课题组对负载型单质镍催化剂的研究经验及成果,本文首先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单质镍催化剂,用于催化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考察了镍的形态、载体及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PS、XRD和H2-TPR等分析测试手段表征催化剂的性质,进而研究催化剂的结构性质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载型单质镍可以有效催化乙炔羰基化反应,其催化活性显着依赖于载体、负载量以及反应条件。载体不同造成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差异并不会显着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孔径大小和酸性位点才是影响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从丙烯酸收率来看,以TiO2为载体的Ni/TiO2催化剂可以获得较高的催化效果。鉴于在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中,尚未开发出性质优良的非均相催化剂,本文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用于催化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并考察了制备方法、前驱体以及交换次数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然后对部分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后评估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负载型溴化镍对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在实验研究范围内,丙烯酸甲酯的收率和选择性最高可达39.01%和72.20%,但是在反应条件下其稳定性非常差。而以Ni(OAc)2作为前驱体、氢型Y分子筛作为载体制得的Ni/HY催化剂在反应之后通过有机溶剂洗涤和焙烧可以恢复催化活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丙烯酸甲酯的时空产率可以达到5.92molMA·(molNi·h)-1。显然,该催化体系避免了质子酸腐蚀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刘莉[5](2019)在《邻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新工艺》文中研究表明邻羟基苯甲醛作为一种常见的医药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市场用途,传统的邻羟基苯甲醛制备方法虽然原料廉价、流程简单、工艺成熟,但对环境污染严重、产率较低,对邻羟基苯甲醛合成工艺的改进一直备受关注。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工艺简单、副产物少、易于分离、产率较高的邻羟基苯甲醛合成的新工艺:以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羟甲基化反应合成邻羟基苯甲醇,再通过氧化反应将邻羟基苯甲醇氧化为邻羟基苯甲醛,并对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邻羟基苯甲醇的合成。以苯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优化了工艺参数,确定乙酸锌为催化剂,水为溶剂,得到羟甲基化反应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催化剂加入量0.9 g,反应物配比苯酚:多聚甲醛为1.3,加水量4 g,温度72℃,苯酚的转化率为78.63%,邻羟基苯甲醇的收率为65.86%。2.邻羟基苯甲醛的合成。选择直接氧化法常温常压空气中氧化合成邻羟基苯甲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了催化剂最优组合为氯化亚铜为主催化剂,邻二氮菲(5%)/四甲基乙二胺(3%)/N-甲基咪唑(2%)为组合配体,甲醇为溶剂,氧化反应较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2 h,催化剂加入量2 g,温度25℃,溶剂加入量60 mL,邻羟基苯甲醛的收率可达85.63%,两步反应后邻羟基苯甲醛的最终收率为56.39%。以邻甲酚和间甲酚为原料,通过类似合成路线可以合成邻羟基苯甲醛的同系物4-羟基-3-甲基苯甲醛和2-羟基-5-甲基苯甲醛。3.邻羟基苯甲醛的提纯。考察了分离过程中一系列单因素条件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得到较优分离提纯条件为:先将反应液35℃旋蒸25 min,再与亚硫酸氢钠在35℃下进行加成反应,后以苯为溶剂进行酸化还原,酸化体系pH为4,温度为30℃,时间为3 h,最后进行常压蒸馏得到产品。在此分离条件下,产品纯度可达95%以上,平均收率为36.39%。4.对邻羟基苯甲醛100吨/年中试工艺进行Aspen工艺模拟。模拟过程中,物性方法使用NRTL-Redlich Kwong,反应器选择反应化学计量反应器RStoic模块,精馏模拟中选用RadFrac模块,使用平衡级模型Equilibrium进行计算。通过Aspen对邻羟基苯甲醛的合成和提纯过程的模拟,得到了纯度为99%以上的邻羟基苯甲醛,达到纯度要求。
齐璞[6](2019)在《天然气净化工艺汞分布模拟及脱汞剂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需求市场。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气气田中的重金属,具有很强的迁移性、腐蚀性和生物毒性,在天然气开发、输送的过程中会腐蚀加工设备、毒害催化剂、危害人类健康和污染环境。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将汞从源头上从天然气中脱除。目前,国内脱汞剂的研究较少,工业脱汞剂严重依赖进口,脱汞成本高昂。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脱汞性能高效、适用范围广、价格低廉的天然气脱汞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天然气汞污染控制技术和各种类型脱汞剂进行了分析。低温分离法和化学吸附法是国内外天然气工业主要使用的脱汞技术。低温分离法可以降低汞的浓度,但是脱汞能力有限,同时也会造成汞污染扩散,已经逐渐被化学吸附法所替代。化学吸附法依靠各类脱汞剂将汞脱除,载硫活性炭脱汞剂容易发生毛细管冷凝现象,受原料气水分和重烃含量影响较大。载银活性炭或分子筛脱汞效果最佳、可再生重复利用,但是价格昂贵。金属硫化物脱汞剂适用范围广、价格低廉、脱汞性能优异、受原料气影响较小,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汞污染,是目前脱汞剂开发的热点领域。使用VMGSim软件模拟了天然气净化处理各工段中低温分离装置、活化MDEA脱碳装置和三甘醇脱水装置中,汞的分布和各物流中汞的分布规律。掌握汞的分布规律可以提高脱汞的目的性和效率。考察了不同原料气汞浓度、吸收液循环量和浓度、进入吸收塔温度和再沸器温度下,各物流汞含量的变化。MDEA溶液对汞的吸收效果最好,三甘醇溶液对汞的吸收效果最差。使用浸渍法和挤条法两种成型方式,探究合成硫化铜脱汞剂工艺路线,研究了浸渍法各因素对脱汞剂脱汞性能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碱式碳酸铜盐溶液浓度为15%、浸渍比为3:1,焙烧温度为150℃、烘干温度为30℃,所制备的MS型脱汞剂的负载量为5.12%,汞容为892.5μg/g。挤条法制备脱汞剂负载量25%,汞容为1.25μg/g。浸渍法制备的脱汞剂脱汞性能远高于挤条法制备的脱汞剂。通过使用固定床吸附装置来评测MS型脱汞剂和国内售卖的MRCS-1型脱汞剂脱汞性能,MS型脱汞剂汞容和有效成分硫化铜的反应活性都优于MRCS-1型脱汞剂。天然气脱汞剂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湿气脱汞工艺能够有效的降低天然气中汞的含量。最后,研究了硫化铜脱汞剂废料的无害化处理和汞回收工艺。脱汞剂废料再生能够回收汞,避免了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
马克[7](2019)在《沼液制备专用型水溶肥料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沼液代替水作为反应体系,研究绘制了含两种微量元素体系水盐相图及含一种中量元素和一种微量元素体系水盐相图。根据梨树对养分需求情况,制备出梨树专用水溶肥料,并进行肥效试验;采用根部和叶面营养调理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小麦对钙元素吸收情况,并研制了富钙小麦专用水溶肥料。依据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在pH=3.5,温度分别为0℃、10℃、25℃时Fe-Cu-沼液、Fe-Zn-沼液、Fe-Mn-沼液、Zn-Mn-沼液、Zn-Cu-沼液、Zn-B-沼液、Cu-Mn-沼液、Ca-B-沼液、Ca-Zn-沼液体系相平衡关系,通过origin软件绘制了相应的相图。以微量元素Zn-Cu-沼液相图和中微量元素Ca-B-沼液相图为例,介绍了相图在液体型水溶肥料制备技术开发中的应用方法。研制了梨树专用液体型水溶肥料,并开展了叶面喷施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酥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提高35%以上、失水率降低7%以上、硬度提高10%以上、可滴定酸降低20%以上。研制了小麦专用液体型水溶肥料,设计了根部和叶面营养调理相结合的施肥方式,考察了该施肥方式对小麦生物学性能和吸收钙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小麦拔节期根部撒施硝酸钙和叶面喷施专用水溶肥料,对提高小麦品质和促进小麦对钙元素的吸收均匀良好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最佳组蛋白质含量提高18%以上、小麦中钙含量提高了30%以上。
刘勃良[8](2019)在《Fe@Cu-BDC的合成及其催化苯羟基化制备苯酚研究》文中认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有机合成反应中间体。目前,工业上苯酚的生产方法都存在着工艺过程复杂、产率低的弊端,也不符合绿色化学反应过程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直接催化苯羟基化一步制备苯酚,以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并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构成,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都可以作为活性中心,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引入新的活性中心。本文以铜离子为金属节点,采用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与其配位,在超声作用下合成Cu-BDC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材料,以及引入新的催化活性中心铁,在超声作用下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Fe(Ⅱ)@Cu-BDC及Fe(Ⅲ)@Cu-BDC系列负载型材料,并对上述材料进行XRD、元素分析、SEM、FT-IR、EDS、XPS、TGA等一系列表征,之后将其用于苯羟基化反应中进行催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Fe(Ⅱ)@Cu-BDC及Fe(Ⅲ)@Cu-BDC系列负载型材料比Cu-BDC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材料有着更优的催化反应活性。其中,Fe(Ⅱ)@Cu-BDC-3在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5min的条件下,苯酚和苯醌的产率为37.6%,并且苯酚的选择性为62.0%;Fe(Ⅲ)@Cu-BDC-4在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苯酚和苯醌的产率为44.3%,并且苯酚的选择性为70.9%。同时,在反应过后它们都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此外,基于以上表征与分析,提出了Fe(Ⅱ)@Cu-BDC及Fe(Ⅲ)@Cu-BDC系列负载型材料催化苯羟基化的反应机理。
黄道榜[9](2018)在《无机复合溶胶—凝胶对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重组竹因其利用率高、力学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等优势成为发展最迅速的竹产品之一。但是,由于竹材本身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造成重组竹霉变、腐朽、变色等缺陷,大大降低其应用价值。因此,针对重组竹防霉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首次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铝溶胶和铜硼磷复配防霉剂,浸渍处理炭化竹束后制备重组竹,探究了硅铝溶胶和铜硼磷复配防霉剂对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防霉剂组分在材料中的微观形貌、分布情况、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等方面,阐述其防霉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制备硼防霉剂、铜防霉剂、磷酸铝溶胶、硅铝溶胶并分别处理炭化竹束,评估其防霉防变色性能。结果表明:防霉剂种类、浓度和质量比对炭化竹束的防霉防变色影响较大;硼、铜防霉剂的较佳浓度分别为2%、0.7%,而磷酸铝溶胶和硅铝溶胶具备一定防霉防变色性,较佳磷铝质量比和较佳硅铝质量比分别为1:1(磷酸添加量为2%)、10:1(铝盐添加量为1.5%);霉菌和变色菌对不同防霉剂的敏感度存在差异,而单一防霉剂的抗菌能力也具有局限性。(2)针对单一防霉剂抗菌能力的局限性,将不同防霉剂进行组合处理试验,评估其防霉防变色性能和抗流失性。选取较佳浓度和配比的防霉剂,采用两步法处理炭化竹束,设计组合处理方案,将组合防霉剂分为铜硼组合体系、磷铝组合体系、硅铝组合体系和硅铝磷组合体系。结果表明:防霉剂组合处理的效果优于单一防霉剂的效果,其中铜硼磷复配防霉剂与硅铝溶胶组合处理后的炭化竹束防治效果最佳且抗流失性强,霉菌平均防治效力和变色菌防治效力高达94.42%和81.25%;硅铝溶胶有利于铜、硼的固着,流失试验后对黑曲霉的防治效力仍可达81.25%,流失的铜、硼含量相对较少;通过样品微观形貌观察和元素分析,发现样品纤维表面上覆盖了一层硅铝无机结构。(3)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磷酸、硅铝溶胶、硼酸和铜盐四个组分处理炭化竹束后,对制成的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分析防霉剂组分之间的作用,并优化出重组竹防霉剂的制各。结果表明:当磷酸、硅铝溶胶、硼酸和铜盐的较佳质量分数分别为1.53%、20.81%、1.66%、0.99%时,重组竹对霉菌和变色菌的平均防治效力高达91.75%,且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为10560.92 MPa、103.06 MPa,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磷酸与硼酸、磷酸与铜盐、硅铝溶胶与铜盐均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综合运用SEM-EDS、FTLR、XPS、XRD、BET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重组竹的防霉机理,发现院霉剂在重组竹表面形成了一层硅铝无机膜,不仅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存在于材料中,而且以氢键、化学键的形式连接在纤维表面上,有效阻隔了霉菌的侵入,同时将具有抗菌活性的铜和硼元素有效固着于材料中,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抗菌体系。
马腾飞[10](2018)在《从含氯化亚铜固废中回收超细铜粉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含氟烯烃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含氯化亚铜固废,已成为制约含氟烯烃工业化推广的最大环保难题。本研究以这种含氯化亚铜固废为研究对象,借鉴液相还原法还原可溶性铜盐制备超细铜粉的技术方法,研究可以实现含氯化亚铜固废资源化回收制备超细铜粉的技术。开展探索实验,从还原能力、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考察了水合肼、次亚磷酸钠、水合肼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还原剂,综合分析认为,甲醛还原氯化亚铜制备超细铜粉工艺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含氯化亚铜固废为原料,以甲醛为还原剂,氢氧化钠作为PH调节剂,控制投加物料的摩尔比、反应系统的PH值,通过反应温度、转速、分散剂用量的调节,制备出粒径为4045μm,纯度>98%的铜粉,并且原料中总铜回收率控制>85%。在探索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含氯化亚铜固废代替氯化亚铜开展多因素正交实验、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到可实现反应过程良好控制的较佳工艺参数:含氯化亚铜固废反应浓度为0.40mol/l,甲醛反应浓度为2.08mol/l,氢氧化钠浓度为5.60mol/l,PVP的用量为0.2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90min,搅拌桨型式为三叶后掠式螺旋推进桨,搅拌线速度为0.733m/s。反应过程中甲醛与含氯化亚铜固废的摩尔比为2.50:1.00,同时n(NaOH):n(CuCl)=2.30:1.00。通过10L规模的放大实验,验证了较佳工艺参数的可靠性,获得了大量可以用于铜粉回用性能评价的超细铜粉。使用铜粉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来表征回收超细铜粉的性能。经回收铜粉性能评价实验验证,回收超细铜粉和新鲜电解铜粉在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方面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开发的含氯化亚铜固废的处理技术,不仅为含氟烯烃行业所产生的含氯化亚铜固废提供了安全、环保、绿色的处理措施,同时对以不溶性铜盐生产超细铜粉的液相还原法进行了优化和扩展。
二、铜盐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盐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玉米胚粕制作新型培养基发酵生产谷胱甘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谷胱甘肽概述 |
1.1.1 谷胱甘肽简介 |
1.1.2 谷胱甘肽的应用领域 |
1.1.3 谷胱甘肽的生产方法 |
1.2 玉米胚芽与玉米胚粕简介 |
1.2.1 玉米与玉米胚芽 |
1.2.2 玉米胚粕 |
1.3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进展 |
1.4 微生物与谷胱甘肽的分离纯化 |
1.4.1 微生物分离 |
1.4.2 谷胱甘肽的分离与纯化 |
1.5 课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玉米胚粕糖化条件确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处理 |
2.3.2 糖化与液化 |
2.3.3 DE值测定 |
2.3.4 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试验 |
2.4.2 正交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酿酒酵母培养基成分确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最佳菌种的选择 |
3.3.2 最佳培养基的选择 |
3.3.3 微生物计数 |
3.3.4 总蛋白含量测定 |
3.3.5 细胞破碎 |
3.3.6 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最佳菌种的选择 |
3.4.2 最佳培养基的选择 |
3.4.3 新型培养基成分单因素试验 |
3.4.4 响应面实验设计 |
3.4.5 响应面验证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谷胱甘肽提取方法的选择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铜盐法 |
4.3.2 离子交换树脂 |
4.3.3 反胶束实验 |
4.3.4 谷胱甘肽分离纯化 |
4.3.5 超滤参数 |
4.3.6 最佳工艺参数确定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铜盐法提取 |
4.4.2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
4.4.3 反胶束萃取 |
4.4.4 反胶束萃取工艺优化 |
4.4.5 反胶束萃取响应面实验 |
4.4.6 响应面验证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米胚粕谷胱甘肽自由基清除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ABTS自由基清除 |
5.3.2 DPPH自由基清除 |
5.3.3 ·OH 自由基清除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ABTS自由基清除对照实验 |
5.4.2 DPPH自由基清除 |
5.4.3 ·OH 自由基清除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玉米胚粕谷胱甘肽抗疲劳与醒酒护肝实验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异辛烷吸附实验 |
6.3.2 游泳力竭实验 |
6.3.3 谷胱甘肽醉酒护肝实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异辛烷吸附实验 |
6.4.2 游泳力竭实验 |
6.4.3 醉酒护肝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果与展望 |
7.1 结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氰化废水概况 |
1.1.1 氰化废水来源 |
1.1.2 氰化废水的组成 |
1.1.3 氰化废水的特点 |
1.2 氰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
1.2.1 氰化物的综合回收 |
1.2.2 氰化物的破除 |
1.3 高浓度含铁氰化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4 含铁氰化废水的处理进展 |
1.4.1 化学沉淀法 |
1.4.2 光催化氧化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实验程序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试剂及设备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沉淀法处理氰化废水 |
2.3.2 电解氧化法处理氰化废水 |
2.3.3 总氰、游离氰的动力学实验 |
2.3.4 电位-pH图的相关计算及绘制 |
2.4 分析与表征 |
2.4.1 离子去除率计算 |
2.4.2 离子浓度的测定 |
2.4.3 沉淀物的物相分析 |
3.含铁氰化废水除铁降氰实验研究 |
3.1 沉淀剂的影响 |
3.2 CuCl2添加量的影响 |
3.3 沉淀时间的影响 |
3.4 沉淀温度的影响 |
3.5 外加电压的影响 |
3.6 电解时间的影响 |
3.7 废水浓度的影响 |
3.8 极板间距的影响 |
3.9 验证实验 |
3.10 机理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4.沉淀电解氧化的动力学与热力学 |
4.1 沉淀-电解反应动力学 |
4.1.1 沉淀过程的动力学 |
4.1.2 电解过程中总氰的动力学 |
4.2 沉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4.2.1 氰化废水中主要物质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
4.2.2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
4.2.3 Cu(Fe)-CN-H_2O系的ε-pH图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在润滑油中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概述 |
1.2.1 纳米材料 |
1.2.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2.4 纳米材料的应用现状 |
1.3 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 |
1.3.1 摩擦学的发展和意义 |
1.3.2 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 |
1.3.3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3.4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
1.3.5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样品的表征测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3 样品的表征测试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镜(SEM) |
2.3.3 反应溶液的PH值测试 |
2.3.4 重力沉降法 |
2.3.5 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
第三章 纳米铜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制备原理 |
3.1.1 热力学分析 |
3.1.2 纳米铜粉的制备过程 |
3.1.3 纳米铜粉的形成过程 |
3.2 纳米铜粉的纯化 |
3.3 反应温度对纳米铜粉粒度的影响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Cu~(2+)初始浓度对纳米铜粉粒度的影响 |
3.4.1 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络合剂EDTA-2Na浓度对纳米铜粉粒度的影响 |
3.5.1 实验方案 |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 KOH浓度对纳米铜粉粒度的影响 |
3.6.1 实验方案 |
3.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 PVP浓度对纳米铜粉粒度的影响 |
3.7.1 实验方案 |
3.7.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8 CTAB浓度对纳米铜粉粒度的影响 |
3.8.1 实验方案 |
3.8.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 |
4.1 纳米铜粉的制备 |
4.2 纳米铜粉的表征 |
4.3 CTAB和油酸分散性能探究 |
4.3.1 CTAB浓度对纳米铜粉分散性的影响 |
4.3.3 油酸添加量对纳米铜粉分散性的影响 |
4.3.4 超声分散时间对纳米铜粉分散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铜粉颗粒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改善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油样的制备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摩擦学性能 |
5.3.2 SEM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用于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丙烯酸(酯)概述 |
1.2.1 丙烯酸(酯)的性质与用途 |
1.2.2 丙烯酸(酯)的市场供需状况 |
1.3 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 |
1.3.1 氯乙醇法和氰乙醇法 |
1.3.2 乙炔羰基化法(Reppe法) |
1.3.3 丙烯氧化法 |
1.3.4 丙烯腈水解法 |
1.3.5 乙烯/乙炔氧化羰化法 |
1.3.6 丙烷氧化法 |
1.3.7 烯酮法 |
1.3.8 其它合成方法 |
1.3.9 合成方法的比较 |
1.4 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反应机理的研究现状 |
1.4.2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气体与药品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2.1 实验方法 |
2.2.2 产物分析 |
2.2.3 催化剂性能评价指标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4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3.5 X射线衍射(XD) |
2.3.6 原位红外光谱 |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CP-OES) |
第三章 负载型单质镍用于合成丙烯酸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镍的形态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2 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3 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型澳化镍用于合成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1 载体TiO_2的制备方法 |
4.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用量及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4 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改性分子筛用于合成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氢型分子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2 前驱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3 分子筛作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4 催化剂交换次数及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5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6 催化剂的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5)邻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邻羟基苯甲醛简介 |
1.2 邻羟基苯甲醛的传统合成方法 |
1.2.1 以苯酚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
1.2.2 以邻甲酚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
1.2.3 以邻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
1.3 邻羟基苯甲醛的新型合成方法 |
1.3.1 邻羟基苯甲醇的合成方法 |
1.3.2 以邻羟基苯甲醇为原料 |
1.4 合成机理 |
1.4.1 邻羟基苯甲醇合成机理 |
1.4.2 邻羟基苯甲醛合成机理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2.2.1 GC-MS分析 |
2.2.2 HPLC分析 |
2.2.3 FT-IR分析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邻羟基苯甲醇的合成 |
3.1 前言 |
3.2 邻羟基苯甲醇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
3.2.1 合成方法筛选 |
3.2.2 邻羟基苯甲醇合成条件优化 |
3.2.3 合成邻羟基苯甲醇正交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邻羟基苯甲醛及其同系物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合成方法筛选 |
4.2.1 直接氧化法 |
4.2.2 提纯氧化法 |
4.3 邻羟基苯甲醛合成条件优化 |
4.3.1 氧化方式优化 |
4.3.2 催化剂筛选 |
4.3.3 邻羟基苯甲醛合成正交实验 |
4.4 邻羟基苯甲醛同系物的合成 |
4.4.1 4-羟基-3-甲基苯甲醛的合成 |
4.4.2 2-羟基-5-甲基苯甲醛的合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物邻羟基苯甲醛的分离及精制 |
5.1 产物邻羟基苯甲醛的粗精制 |
5.1.1 过滤操作除去催化剂 |
5.1.2 闪蒸操作除去部分轻组分 |
5.2 产物邻羟基苯甲醛的纯化 |
5.2.1 产物的纯化操作 |
5.2.2 加成温度对纯化过程的影响 |
5.2.3 酸化过程对纯化的影响 |
5.3 产物邻羟基苯甲醛的精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应的工艺模拟 |
6.1 工艺模拟探索 |
6.1.1 反应原理 |
6.1.2 反应器模块的选择 |
6.1.3 精馏模块的选择 |
6.2 实验反应的过程模拟 |
6.2.1 物料计算 |
6.2.2 反应过程模拟 |
6.2.3 分离和纯化过程模拟 |
6.3 工艺流程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天然气净化工艺汞分布模拟及脱汞剂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汞排放及危害 |
1.1.2 天然气中汞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
1.1.3 汞的排放标准 |
1.2 天然气净化处理概述 |
1.2.1 天然气脱水工艺 |
1.2.2 天然气脱硫脱碳工艺 |
1.2.3 硫磺回收和尾气处理工艺 |
1.3 脱汞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天然气汞污染控制技术 |
1.3.2 天然气脱汞剂研究进展 |
1.4 国内硫化铜脱汞剂研究进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天然气净化处理工艺中汞的分布研究 |
2.1 VMGSim软件 |
2.2 天然气低温脱水脱烃装置汞分布模拟 |
2.2.1 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流程 |
2.2.2 低温分离工艺汞分布规律 |
2.3 活化MDEA脱碳装置汞分布模拟 |
2.3.1 活化MDEA脱碳工艺流程 |
2.3.2 活化MDEA脱碳汞分布模拟 |
2.4 三甘醇脱水装置汞分布模拟 |
2.4.1 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 |
2.4.2 三甘醇脱水装置汞分布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 |
3.1 实验系统装置 |
3.1.1 汞发生系统 |
3.1.2 吸附反应系统 |
3.1.3 汞测试分析系统 |
3.1.4 尾气处理系统 |
3.2 实验相关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系统稳定性测试 |
3.3.1 汞浓度稳定性测试 |
3.3.2 载体填充高度测试 |
3.4 实验方法 |
3.4.1 脱汞剂制备 |
3.4.2 样品表征 |
3.4.3 实验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硫化铜脱汞剂制备实验及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浸渍法制备硫化铜脱汞剂 |
4.2.1 焙烧温度对脱汞剂活性的影响 |
4.2.2 烘干温度对脱汞剂活性影响 |
4.2.3 前驱体浸渍比对脱汞剂脱汞性能影响 |
4.2.4 铜盐浓度对脱汞剂脱汞性能影响 |
4.3 挤条法制备硫化铜脱汞剂 |
4.3.1 硫化铜含量对脱汞剂性能影响 |
4.3.2 烘干温度对脱汞剂活性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气脱汞剂性能评价 |
5.1 脱汞剂性能评价指标 |
5.2 同类脱汞剂性能比较 |
5.2.1 自制MS型和MRCS-1 型脱汞剂性能比较 |
5.2.2 MS脱汞剂和同类脱汞剂性能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然气脱汞剂应用 |
6.1 汞污染控制方案 |
6.1.1 湿气脱汞工艺 |
6.1.2 汞设备清洗和人员防护 |
6.1.3 流散汞回收处理 |
6.2 天然气脱汞剂回收再生工艺 |
6.2.1 脱水—载银分子筛脱汞再生工艺 |
6.2.2 硫化铜脱汞剂脱汞再生工艺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专利情况 |
致谢 |
(7)沼液制备专用型水溶肥料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业发展与肥料使用情况 |
1.1.1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1.1.2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
1.1.3 肥料发展概述 |
1.2 水溶肥料概述 |
1.2.1 水溶肥料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国内外水溶肥料发展概况 |
1.2.3 目前我国水溶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4 我国水溶肥料发展方向 |
1.3 沼液的介绍 |
1.3.1 沼液主要成份及理化性质 |
1.3.2 沼液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
1.3.3 沼液制肥的技术特点及意义 |
1.4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
1.4.1 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来源 |
1.4.2 植物吸收营养元素方式和过程 |
1.4.3 矿物质营养元素循环 |
1.5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情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中微量元素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装置图 |
2.2.2 实验操作方法 |
2.2.3 有机质的测定 |
2.2.4 硼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钙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含两种不同微量元素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2.3.1 Fe-Cu-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3.2 Fe-Zn-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3.3 Fe-Mn-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3.4 Cu-Mn-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3.5 Zn-Mn-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3.6 Zn-Cu-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3.7 Zn-B-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4 含一种中量元素和一种微量元素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2.4.1 Ca-B-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4.2 Ca-Zn-沼液平衡体系相图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盐相图在水溶肥料制备中的应用 |
3.1 含两种不同微量元素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3.1.1 Zn-Cu-沼液水溶肥料产品配方区域的确定 |
3.1.2 Zn-Cu-沼液水溶肥料储存性能分析 |
3.1.3 Zn-Cu-沼液水溶肥料制备实例分析 |
3.2 含一种中量元素和一种微量元素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
3.2.1 Ca-B-沼液水溶肥料产品配方区域的确定 |
3.2.2 Ca-B-沼液水溶肥料储存性能分析 |
3.2.3 Ca-B-沼液水溶肥料制备实例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叶面喷施新型水溶肥料对砀山酥梨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地点 |
4.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面喷施水溶肥料对酥梨硬度、失水率、果形指数的影响 |
4.2.2 喷施水溶肥料对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结论 |
第五章 高钙小麦专用水溶肥料在小麦上应用效果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实验地点 |
5.1.3 供试作物 |
5.1.4 实验方案 |
5.1.5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对小麦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
5.2.2 不同处理对小麦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2.3 不同处理对小麦中钙含量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8)Fe@Cu-BDC的合成及其催化苯羟基化制备苯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苯酚市场情况 |
1.1.2 苯酚生产工艺 |
1.2 苯羟基化合成苯酚的研究 |
1.2.1 含铁配合物催化剂 |
1.2.2 含铁仿生催化剂 |
1.2.3 负载型铁催化剂 |
1.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简介 |
1.3.1 MOFs材料合成方法 |
1.3.2 MOFs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1.3.3 MOFs材料的选择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Cu-BDC与 Fe(Ⅱ)@Cu-BDC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评价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材料合成 |
2.1.4 材料表征 |
2.1.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材料表征 |
2.2.2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2.3 小结 |
第3章 Fe(Ⅲ)@Cu-BDC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评价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材料合成 |
3.1.4 材料表征 |
3.1.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材料表征 |
3.2.2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3.3 小结 |
第4章 苯羟基化反应的机理探讨 |
4.1 Fe(Ⅱ)@Cu-BDC催化苯羟基化反应机理 |
4.2 Fe(Ⅲ)@Cu-BDC催化苯羟基化反应机理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无机复合溶胶—凝胶对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重组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竹材防霉研究现状 |
1.3.1 竹材防霉防腐研究进展 |
1.3.2 竹材防霉的机理与方法 |
1.3.3 竹材防霉剂 |
1.4 溶胶-凝胶法应用于木竹材防霉防腐的研究 |
1.4.1 正硅酸乙酯(TEOS)组合体系的应用 |
1.4.2 Sol-Gel法应用于抗菌金属离子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防霉剂的制备及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的仪器设备 |
2.2.3 单一防霉剂的制各 |
2.2.4 防霉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2 硼防霉剂的浓度对竹束防霉性能的影响 |
2.3.3 铜防霉剂的浓度对竹束防霉性能的影响 |
2.3.4 磷酸铝溶胶质量比对竹束防霉性能的影响 |
2.3.5 硅铝溶胶质量比对竹束防霉性能的影响 |
2.3.6 不同防霉剂防霉防变色性能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霉剂处理方法及防霉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2 试验方法 |
3.2.3 防霉性能测试 |
3.2.4 防霉剂在炭化竹束中的抗流失性能 |
3.2.5 材料微观相貌观察及表面元素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院霉剂组合处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抗流失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重组竹微观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霉重组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防霉剂对重组竹性能的影响 |
4.3.2 防霉剂在重组竹中的抗流失性能 |
4.3.3 重组竹防霉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从含氯化亚铜固废中回收超细铜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铜资源现状 |
1.1.2 含铜固废的危害 |
1.1.3 含铜固废的回收现状 |
1.2 超细铜粉特性与超细铜粉制备技术分析 |
1.2.1 超细铜粉的基本特性 |
1.2.2 超细铜粉的物理性质 |
1.2.3 超细铜粉检测与表征 |
1.2.4 超细铜粉制备方法 |
1.3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机理及技术研究 |
1.3.1 液相还原法的机理 |
1.3.2 液相还原法的影响因素 |
1.3.3 液相还原法存在的问题 |
1.4 含氯化亚铜固废作为原料制备超细铜粉情况概述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1 含氯化亚铜固废来源与基本性质 |
2.2 实验所需试剂 |
2.3 液相还原法反应装置 |
2.4 分析指标和方法 |
2.4.1 分析指标 |
2.4.2 分析方法 |
2.5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三章 以氯化亚铜为原料制备超细铜粉 |
3.1 水合肼还原氯化亚铜 |
3.1.1 实验设计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甲醛还原氯化亚铜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NaH_2PO_2 还原氯化亚铜 |
3.3.1 实验设计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还原剂的选择 |
3.4.1 水合肼还原氯化亚铜 |
3.4.2 甲醛还原氯化亚铜 |
3.4.3 NaH_2PO_2 还原氯化亚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醛还原含氯化亚铜固废制备超细铜粉 |
4.1 实验材料与设计 |
4.1.1 实验设计 |
4.1.2 多因素正交实验 |
4.1.3 单因素优化实验 |
4.1.4 验证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多因素正交实验 |
4.2.2 单因素优化实验 |
4.2.3 验证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氯化亚铜固废回收超细铜粉性能评价 |
5.1 实验材料与设计 |
5.1.1 实验设计 |
5.1.2 回收超细铜粉反应活性评价实验 |
5.1.3 回收超细铜粉对反应选择性影响评价实验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回收超细铜粉反应活性评价实验 |
5.2.2 回收超细铜粉对反应选择性评价实验 |
5.3 工艺流程简介 |
5.4 工艺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铜盐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玉米胚粕制作新型培养基发酵生产谷胱甘肽[D]. 王允虎.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沉淀-电解氧化法处理高铁氰化废水的研究[D]. 赵玲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纳米铜粉的制备及其在润滑油中行为的研究[D]. 李若远.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用于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研究[D]. 刘赟.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邻羟基苯甲醛的合成新工艺[D]. 刘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天然气净化工艺汞分布模拟及脱汞剂制备研究[D]. 齐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沼液制备专用型水溶肥料及应用研究[D]. 马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Fe@Cu-BDC的合成及其催化苯羟基化制备苯酚研究[D]. 刘勃良. 天津大学, 2019(06)
- [9]无机复合溶胶—凝胶对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D]. 黄道榜.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10]从含氯化亚铜固废中回收超细铜粉技术研究[D]. 马腾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