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蓄冷技术在西安地区应用的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潘安东,段之殷[1](2021)在《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某办公建筑冰蓄冷系统设计方案及运行策略.根据北京地区峰谷电价政策的变化和近五年蓄冷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利用静态经济评价法和动态经济评价法,对冰蓄冷系统设计初期与实际运行期间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多角度的经济性分析,得出北京市对冰蓄冷设备初投资的政策性补贴和合理的峰谷电政策等因素,是缩短蓄冷设备投资回收期的关键.由此可见在北京地区采用冰蓄冷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同时为其他地区优化冰蓄冷系统经济性提供参考.
房贤仕[2](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不断攀升、化石燃料价格上涨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建筑节能呼声日紧。利用自然能源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是降低对常规能源依赖,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然能源有能流密度低、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需要结合蓄能手段才能实现连续、稳定供能,研究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对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针对装置的保冷问题提出了保冷层经济厚度的计算方法,使用MATLAB软件对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四个地区的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保冷经济厚度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保冷经济厚度随冷价增大而增大,随蓄冰装置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给定装置直径为2m时,同时保存到6月,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的最佳保冷厚度分别为11cm、10.6cm、11.2cm、11.7cm,冷损失分别为1.089GJ、1.0548GJ、1.1253GJ、1.1675GJ。为不同地区保冷经济厚度提出了一个快速确定的方法。通过对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合理简化,建立了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方程进行了离散与求解,通过对装置内部及表面的传热方程进行微元积分,得到了相变储能模块内部及表面传热方程的离散方程,对边界微元进行分析,得到了换热流体能量方程的离散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相变储能模块内部温度场进行计算求解。得到沈阳地区10天、30天、60天、90天的蓄冰半径。为装置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用FLUENT软件建立了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制冰与蓄冰模型,给出了模拟的边界条件、合理的网格划分。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对测试得到的室外气象参数进行数据拟合,使用FLUENT软件中用户自定义(UDF)把拟合得到的气象参数输入到边界条件中,更加准确的得到模拟数据。改变进口尺寸、进口风速、空气流道尺寸得到这三种因素对制冰过程的影响;改变空气流道尺寸得到对蓄冰过程的影响。并结合试验进行进一步对比验证,通过测试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内温度的变化得到实验数据,均方根误差为0.48K。最后对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结构优化与节能潜力进行分析。使用静态经济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得到回收周期为5年时,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高度为1.21m,考虑到蓄冰与使用过程的损失,可以得到每年1.82×106KJ-1.77×106KJ的冷量。在环保效益方面,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也有很好的表现。对于火力发电,1KW·h的电,就需要消耗0.4kg标煤,同时产生0.272kg碳粉尘、0.997kg二氧化碳、0.03kg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可以利用自然冷源来制冰,减少用电制冰,从而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污染。结合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软件中典型年逐时参数(气温极高),给出了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在东北严寒地区的适用性。
杜晓亮[3](2020)在《某办公建筑冰蓄冷系统方案确定及经济性分析》文中指出电网峰谷负荷差越来越大,城市电网高峰时负荷压力越来越大,空调用电负荷已经占据电力总负荷的40%,空调负荷高峰与电力负荷高峰二者具有相同的变化特性。为缓解能源危机,冰蓄冷技术应运而生。我国的能源压力也亟待缓解,冰蓄冷空调系统凭借其平衡峰谷电负荷以及可以降低运行费的特点在一些类型建筑中广泛运用。本文阐述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实际应用技术现状,分析了冰蓄冷技术的特点,研究表明冰蓄冷系统不仅有平衡电网负荷等特点,还具有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好,减少设备制冷主机装机容量等优势。因此,在存在峰谷电价的前提下,本文将冰蓄冷系统应用于青岛某办公建筑中,分析了冰蓄冷技术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项目的运行策略,采用主机上游串联的冰蓄冷系统形式展开经济性分析。采用鸿业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V5.0对青岛某办公建筑的动态负荷进行模拟分析,该建筑办公部分面积为37696 m2,得出该建筑逐时冷负荷峰值为3482k W,设计日全天总冷负荷累计值35552k Wh。该办公建筑设计日冷负荷指标为92.3W/m2。在负荷分析基础上,分析冰蓄冷系统作为空调冷源时计算空调负荷时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即,峰值负荷值以及出现的时间,峰值负荷与低谷负荷的对比关系,典型设计日负荷分布的小时数等,以及确定设备容量的计算方法。为保证冰蓄冷系统的运行合理,本文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空调负荷率下的逐时运行策略,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系统的控制运行模式,以及不同蓄冰率(25%,30%,32%,36%,38%)下计算出全年运行费用及初投资费用,并得出相应曲线图。并通过与常规电制冷方案的比较,采用静态法分析不同运行策略下的蓄冰率对应的投资回收期,并完成该系统的经济性分析研究。得出采用冰蓄冷方案在本案例项目中是可行的,采用冰蓄冷系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应的投资回收期最短的蓄冰率数值为30%,与常规电制冷系统相比,投资回收期为5.57年,全年节省运行费用29.3%。
李艺群,黄凯良[4](2019)在《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工业领域使用该技术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在归纳冰蓄冷空调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选取了啤酒厂、水果冷藏厂、奶制品厂3个典型的工业冰蓄空调系统,对其生产特点、系统连接形式、工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指导冰蓄冷技术在工业空调系统的应用。
梁烁[5](2019)在《商业建筑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蓄冷空调技术,具有对国家电网“移峰填谷”的重大作用,且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蓄冷空调系统初投资高,系统相对复杂,后期管理难度大,大型商业建筑是否应当采用蓄冷空调系统,如何针对项目情况,合理的进行经济技术可研分析,如何抓住设计、管理及运行环节的要点及关键,避免出现系统运行问题,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评价与设计流程为研究课题,首先,介绍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常见的各类蓄冷形式,如盘管冰蓄冷技术、封装冰蓄冷技术、水蓄冷技术进行讨论和比较。其次,本文分析了蓄冷空调系统的评价体系类型与方法。主要分为能效指标、经济指标与规模指标三大类。其中经济指标判断方法又分为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再次,本文对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流程与全过程目标管理进行了论述。从负荷计算、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到运行过程的目标管理均进行了探讨。以此对实际项目应用中前期设计作为参考。最后,本文以山东临沂万象汇商业建筑为实例,对其做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与电力分析。对项目做两种不同的空调系统方案,一为传统空调系统,二为冰蓄冷空调系统。结合临沂地区峰谷电价政策,从系统的初投资费用、以一年为单位的周期运行费用、以15年为单位的系统全生命周期动态费用等方面对此项目的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静态经济指标、动态经济指标、电力指标三方面的对比结果。
李妤姝[6](2019)在《区域型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策略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业面临电网峰谷差大、高峰供电不足等问题,而电力消耗半数以上与空调系统有关,故可持续发展空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区域型空调系统可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占地面积、统一调度负荷侧的能源供给,减少机组开启,提高机组效率。本文以重庆某区域型冰蓄冷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与Matlab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运行策略对系统能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依据。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实测冬、夏季能源站机组、板式换热器性能及室内外温湿度。基于DeST平台计算区域负荷和典型负荷率天数。由监测数据建立机组、蓄冰设备及输配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冷热源工程理论和Matlab平台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其次,模拟分析夏季蓄冰优先、机组优先和非蓄冰运行模式,得到各典型负荷率下系统运行策略,并从经济和能耗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非蓄冰运行,蓄冰优先运行模式供冷季增加电耗16.17%,节省运行费11.77%,移峰电量率为53.05%,谷电利用率为39.81%,无节能效益,但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移峰填谷能力;机组优先运行模式的经济、能源效益和移峰填谷能力甚微。再者,将夏季蓄冰槽改造为冬季水槽进行蓄热供暖,冬季原有热泵供热空调系统优化为江水源热泵+水蓄热空调系统,并从经济和能耗方面对比冬季蓄热优先和机组优先运行模式。结果表明:相比于机组优先运行,蓄冰优先运行模式供暖季增加电耗6.46%,节省运行费24.90%,移峰电量率为70.64%%,谷电利用率为49.11%,无节能效益,但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移峰填谷能力。最后,分析了能源站服务片区开发规模、用户侧供回水温差和冬季水槽蓄热温差对系统蓄冰/蓄热优先和机组优先运行模式的影响,分别制定在各工况、各运行模式下供暖季和供冷季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总规模一定时,既有系统在各运行模式下,冬、夏季系统电耗量、运行费和峰、谷段电耗均随开发规模的加大而增加,且成线性相关;各模式输配系统电耗占比均随用户侧供、回水温差的增加而降低。相比于机组优先运行,蓄冰/蓄热优先运行模式水泵能耗占比较高,且二者差距随用户侧供、回水温差的增大而增加。增大水槽蓄热温差可提高系统供暖能力,降低运行费,提高平衡电网峰谷差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系统耗电量。综上,区域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合理运行能为用户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有效减缓电网峰谷负荷不平衡的问题。
李雪华[7](2019)在《绿色建筑中的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实用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已经由2000年的占比22.8%上升至25%,建筑节能任务艰巨。与此同时,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目前重庆地区的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到2020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能耗往往是除了供暖能耗之外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有研究显示,空调系统的能耗在公共建筑总能耗中占比约40%60%。在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技术体系中,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的占比达到32%,其中包括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技术、照明插座技术、节能电气设备应用。暖通空调技术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部分,在许多绿色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效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甚至存在“技术堆砌”的说法。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的更广泛推广,以及新建建筑的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建筑气密性等级的提升,新风负荷占建筑总负荷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为了降低新风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排风热回收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排风热回收技术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依然存在争议,且节能效果缺少实际工程或实验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在重庆市某实际运行的办公建筑中进行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实验研究,探究影响其回收效果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判断这项技术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并且结合实验结果,提出热回收技术在设计和运行阶段的应用要点,为其更好地发挥效果提供参考和依据。此外,本文还将以重庆地区的实际绿色公共建筑为调研分析对象,研究暖通空调技术在重庆地区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暖通空调部分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暖通空调技术使用率以及得分情况。并对其中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希望得出重庆地区绿色建筑中的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应用效果,为设计人员在选用这项技术时提供设计策略和参考方法,并且为日后绿建评价标准相关条文的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汪道先[8](2019)在《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研究及某冷站的运行测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蓄冷技术作为电力削峰填谷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蓄冷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蓄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成熟,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首先是蓄冷空调系统评价问题;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是对蓄冷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评价,能效性主要借鉴于常规系统的评价方法,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蓄冷系统与常规系统的经济性比较;基于测试中发现蓄冷空调系统评价存在经济性良好、能效较低的情况,该如何正确得出评价的问题。另外,在很多大型制冷站使用了蓄冷空调系统,而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则需要一套科学、全面、公正的测试诊断方法去分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行优化改进。本文对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现有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综合考虑了蓄冷空调系统能效和经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将系统运行的逐时能效按照峰平谷电价时段进行划分,将每个时段内的运行能效与运行时段内的峰平谷电价相结合,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蓄冷系统能效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并通过某一工程案例,设计选型了常规系统、冰蓄冷系统、水蓄冷系统的主要设备配置,理论计算了在不同负荷率下各系统的逐时冷量和电耗,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对三种空调系统进行评价;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水蓄冷系统和冰蓄冷系统综合能效经济性优于常规系统综合能效经济性,水蓄冷系统综合能效经济性优于冰蓄冷系统综合能效经济性。本文还对某冷站中的冰蓄冷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对该冷站的冰蓄冷系统进行实地测试分析,对该冰蓄冷系统夏季典型周运行电耗拆分以及冷量拆分,计算出该冷站夏季典型周整体能效比EER=2.03,处于美国暖通工程师学会ASHR AE标准提供能效标尺中亟需改善水平,以及计算出该冷站夏季典型日单位冷量运行费用为0.3184元/kWh,处于较差水平。通过对该冷站整体能效和经济性水平分析后,针对冷站系统中主要设备(冷机、水泵、冷却塔、蓄冰槽、板式换热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各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给出系统优化改进建议,为系统良好运行提供指导。图71幅,表21个,参考文献51篇
钱雨宁[9](2019)在《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空调系统运行及经济性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源热泵系统和冰蓄冷系统都是当今能源政策鼓励的技术,且均有其优势和不足,土壤源热泵这一技术可进行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但不能利用峰谷电价差,国内外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较多研究;而冰蓄冷系统能够利用峰谷电价差却不能供热,将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本课题以北京市某科研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冷热源采用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及模拟计算,并对比常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和冰蓄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分析联合系统的能耗和经济性。首先,采用以EnergyPlus为计算核心的HY-EP软件计算了建筑物的全年动态负荷,得到全年逐时负荷、逐月累积冷热负荷及全年累积冷热负荷,为系统的方案设计、能耗分析等提供依据。其次,对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建立了三种冰蓄冷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联合系统图,并以其中的有基载的主机上游串联冰蓄冷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的联合系统为例,进行联合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然后,在EnergyPlus软件中建立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计算模型,并将设计计算的结果及控制策略等信息在计算模型中进行设置,再进行联合系统的模拟计算,并输出房间温度、冷水供水温度、蓄冰系统出水温度、冷却塔出水温度等计算结果,以查验模拟计算结果。最后,在HY-EP软件中建立了两个对比系统,分别为常规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和冰蓄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将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与这两个系统进行能耗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空调和供热系统能耗之和比2个对比模型均低,同时运行费用也是最低的;采用一次投资回收静态年限法对上述三个模型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价,相比常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4.1年,回收年限合适。
王哲[10](2017)在《典型公共建筑群区域供冷冷源方案的优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供冷系统冷源方案的选择是区域供冷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冷源方案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运行能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客观全面地对区域供冷系统冷源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确定合理的冷源方案对区域供冷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中的典型代表城市重庆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并对其采用区域供冷系统时的冷源方案进行优选研究。从经济、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对四种冷源方案进行对比,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环境指标对冷源方案选择的影响,得到不同情况下四种冷源方案的优选排序。基于国内外区域供冷系统的研究现状,结合该地区区域供冷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确定四种典型的冷源方案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压缩式制冷机组作为冷源的冷源方案、吸收式制冷机组作为冷源的冷源方案、压缩式制冷机组与冰蓄冷技术结合的冷源方案和利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作为冷源的冷源方案。针对四种冷源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本文首先建立了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酒店建筑三类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并对其负荷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四种冷源方案的初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得到压缩式制冷机组作为冷源时的初投资费用最低,冰蓄冷方案的运行费用最低。然后,利用费用现值法计算四种冷源方案的经济指标,得到冰蓄冷方案的经济性最好。针对四种冷源方案的技术性分析,本文从能量转换效率入手,结合一次能源的使用情况,计算四种冷源方案中既能反映能源利用情况又能反映能量转换情况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得到冷热电三联供方案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从而得到评价冷源方案的技术指标。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四种冷源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得到冷热电三联供方案的综合评价值最小,则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环境指标对冷源方案选择的影响,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不同,得到不同情况下四种冷源方案的优选排序,当经济指标较重要时,冰蓄冷方案最优;当技术指标或环境指标较重要时,冷热电三联供方案最优。
二、冰蓄冷技术在西安地区应用的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蓄冷技术在西安地区应用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与运行方案 |
2.1 空调负荷计算 |
2.2 冰蓄冷系统负荷平衡运行策略 |
2.3 冰蓄冷系统设计及设备参数 |
3 技术经济性分析 |
3.1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阶段经济性分析 |
3.2 实际运行费用及经济性分析 |
3.3 峰谷电价及时段调整政策的影响 |
3.4 运行策略影响分析 |
3.5 移峰效益分析 |
4 结论 |
(2)东北严寒地区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蓄冷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1.2.2 跨季洁自然冰蓄冷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相变储能问题求解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装置保冷层厚度计算 |
2.1 保冷层厚度的计算 |
2.1.1 冷价与保冷厚度的关系 |
2.1.2 不同地区保冷经济厚度的分析 |
2.1.3 不同蓄冷时间与保冷经济厚度之间的关系 |
2.2 本章小结 |
3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简化数学模型及求解分析 |
3.1 相变传热的数值模拟软件 |
3.1.1 MATLAB软件 |
3.1.2 FLUENT软件 |
3.2 装置传热过程分析 |
3.2.1 相变传热求解方法 |
3.2.2 装置模型简化 |
3.2.3 制冰数学模型 |
3.2.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3.2.5 对流换热系数 |
3.3 装置传热过程求解 |
3.3.1 离散方程的建立 |
3.3.2 离散方程的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4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模型建立 |
4.2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模拟条件 |
4.2.1 模拟边界条件 |
4.2.2 模拟初始条件 |
4.3 求解模型建立 |
4.3.1 网格划分 |
4.3.2 网格方案 |
4.3.3 模型求解 |
4.3.4 参数设置 |
4.4 制冰过程的模拟分析 |
4.4.1 制冰过程模拟工况 |
4.4.2 制冰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4.4.3 进口尺寸对制冰过程的影响分析 |
4.4.4 空气流道尺寸对制冰过程的影响分析 |
4.5 蓄冰过程的模拟分析 |
4.5.1 蓄冰过程模拟工况 |
4.5.2 蓄冰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 |
4.5.3 空气流道对蓄冰过程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实验台建立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5.1.1 蓄冰装置装置组成部分 |
5.1.2 实验测试设备 |
5.2 相变材料的灌装 |
5.3 保冷材料的添加 |
5.4 测点的布置 |
5.5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实验结果分析 |
5.5.1 制冰过程结果分析 |
5.5.2 蓄冰过程结果分析 |
5.6 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6.1 制冰过程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5.6.2 蓄冰过程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结构优化及应用潜力分析 |
6.1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结构优化分析 |
6.1.1 结构优化方案 |
6.1.2 结构优化模拟结果 |
6.2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应用潜力分析 |
6.2.1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节能经济性性分析 |
6.2.2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环保效益分析 |
6.2.3 圆柱型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的适用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某办公建筑冰蓄冷系统方案确定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冰蓄冷技术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冰蓄冷系统的选定依据 |
1.4 冰蓄冷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某办公建筑动态负荷分析及项目周边能源状况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2 建筑冷负荷模拟 |
2.3 案例项目中周边能源条件分析 |
2.3.1 项目周边可利用能源及可考虑的能源形式 |
2.3.2 项目所在地能源价格 |
2.4 案例项目采用常规电制冷方案分析 |
2.4.1 常规电制冷方案配置 |
2.4.2 常规电制冷方案系统运行费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冰蓄冷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分析 |
3.1 案例项目冰蓄冷系统的拟定 |
3.2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
3.3 冰蓄冷系统控制策略 |
3.3.1 全量蓄冷策略 |
3.3.2 分量蓄冷策略 |
3.3.3 制冷机优先策略特点 |
3.3.4 释冷优先策略的特点 |
3.3.5 控制策略的确定 |
3.4 冰蓄冷系统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冰蓄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
4.1 冰蓄冷系统经济性影响因素 |
4.2 蓄冰率与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关系 |
4.2.1 评价指标 |
4.2.2 蓄冷率理论计算 |
4.2.3 蓄冰率的确定方法及讨论 |
4.3 案例项目冰蓄冷系统配置方案 |
4.4 不同蓄冰率下蓄冰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4.4.1 经济性分析计算方法 |
4.4.2 蓄冰率30%的冰蓄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
4.4.3 蓄冰率25%的冰蓄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
4.4.4 不同蓄冰率下系统经济性分析汇总 |
4.5 冰蓄冷系统与常规电制冷系统经济性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空调系统使用冰蓄冷的技术分析 |
1.1 空调系统连接形式 |
1.2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 |
2 工业系统实例 |
2.1 啤酒厂 |
2.2 水果冷藏厂 |
2.3 奶制品加工厂 |
3 结语 |
(5)商业建筑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蓄冷空调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1.3 蓄冷空调系统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2 蓄冷空调原理与常见蓄冷技术分析 |
2.1 蓄冷空调技术基本原理 |
2.2 常见蓄冷技术 |
2.2.1 盘管冰蓄冷技术 |
2.2.2 封装冰蓄冷技术 |
2.2.3 水蓄冷技术 |
3 蓄冷空调系统评价体系 |
3.1 能效指标 |
3.2 蓄冷规模指标 |
3.3 经济性指标 |
3.3.1 静态分析法 |
3.3.2 动态分析法 |
3.4 本章小结 |
4 蓄冷空调设计与全过程目标管理 |
4.1 负荷计算 |
4.2 方案设计 |
4.3 主要设备选型 |
4.3.1 双工况主机 |
4.3.2 乙二醇水泵 |
4.3.3 蓄冰体 |
4.3.4 换热器 |
4.4 编制运行方案 |
4.4.1 按基础依据分类 |
4.4.2 按主机运行模式分类 |
4.4.3 编制运行方案 |
4.5 蓄冷空调系统全过程目标管理与控制 |
5 山东临沂万象汇冰蓄冷系统工程应用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各类蓄冷系统概览及选用 |
5.3 供电收费情况 |
5.4 项目的冷负荷及其日变化曲线 |
5.5 采用冰蓄冷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5.5.1 可行性分析 |
5.5.2 常规制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
5.5.3 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
5.5.4 两种空调系统对比分析 |
5.6 蓄冷空调的适用条件 |
5.6.1 间歇性负荷需求 |
5.6.2 峰谷电价 |
5.6.3 其他影响因素 |
5.7 耗电数值分析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区域型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策略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蓄冷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蓄能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蓄能空调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项目概况及测试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测试方案及仪器 |
2.2.1 测试内容及仪器 |
2.2.2 测试方案及测点布置 |
2.3 数据处理依据 |
2.3.1 机组性能计算依据 |
2.3.2 板式换热器性能计算依据 |
2.4 测试数据分析 |
2.4.1 典型房间温、湿度测试分析 |
2.4.2 机组测试分析 |
2.4.3 板式换热器测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负荷计算与数学模型 |
3.1 负荷计算 |
3.1.1 电价结构 |
3.1.2 建筑模型及参数设置 |
3.1.3 夏季负荷计算 |
3.1.4 冬季负荷计算 |
3.2 数学模型 |
3.2.1 机组数学模型 |
3.2.2 蓄冰设备数学模型 |
3.2.3 输配系统数学模型 |
3.2.4 评价指标 |
3.2.5 系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夏季空调系统分析 |
4.1 夏季系统运行原理 |
4.1.1 夏季系统运行原理图 |
4.1.2 夏季输配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原理 |
4.2 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对比分析 |
4.2.1 蓄冰优先模式 |
4.2.2 机组优先模式 |
4.2.3 非蓄冰模式 |
4.3 各运行模式下能耗对比 |
4.3.1 电耗趋势分析 |
4.3.2 输配系统能耗分析 |
4.3.3 移峰填谷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冬季空调系统分析 |
5.1 冬季系统运行原理 |
5.2 水蓄热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对比分析 |
5.2.1 蓄热优先模式 |
5.2.2 机组优先模式 |
5.3 各运行模式下能耗对比 |
5.3.1 电耗趋势分析 |
5.3.2 输配系统能耗分析 |
5.3.3 移峰填谷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影响因素分析 |
6.1 开发规模 |
6.1.1 不同开发规模下运行策略分析 |
6.1.2 不同开发规模下系统参数对比 |
6.2 用户侧供、回水温差 |
6.2.1 不同用户供、回水温差下输配系统能耗分析 |
6.2.2 不同用户侧供、回水温差下系统参数对比 |
6.3 水槽蓄热温差 |
6.3.1 不同蓄热温差下运行策略 |
6.3.2 不同蓄热温差下系统参数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绿色建筑中的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实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相关文献调研 |
1.2.1 绿色建筑标准中与暖通空调相关的部分 |
1.2.2 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3 排风热回收适用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排风热回收技术 |
2.1 排风热回收技术原理 |
2.2 排风热回收装置类型 |
2.3 影响排风热回收技术回收效果的因素 |
2.3.1 迎面风速对热回收效果的影响 |
2.3.2 空气热、湿状态对热回收效果的影响 |
2.3.3 有效换气率对热回收效果的影响 |
2.3.4 运行策略对热回收效果的影响 |
2.4 排风热回收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
2.4.1 节能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
2.4.2 经济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实验研究 |
3.1 重庆市室外气象参数分析 |
3.2 实验原理 |
3.3 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
3.4 实验方案与记录 |
3.5 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实验结果 |
3.5.1 夏季热回收效率 |
3.5.2 冬季热回收效率 |
3.5.3 热回收节能量 |
3.5.4 热回收经济性分析 |
3.6 实验数据分析 |
3.6.1 运行风量分析 |
3.6.2 管道内空气热湿状态变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排风热回收技术的应用要点 |
4.1 热回收装置中的传热 |
4.2 优化风速及风量设计 |
4.2.1 迎面风速对热回收效果的影响 |
4.2.2 根据经济风速进行热回收设计 |
4.3 加强风管的保温措施 |
4.3.1 保温不良对热回收效果的影响 |
4.3.2 实验数据修正 |
4.3.3 保温层设计方法 |
4.4 运行策略及维护 |
4.5 本章小结 |
5 暖通空调技术节能效果研究 |
5.1 重庆市绿色建筑空调系统调研基本情况 |
5.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暖通空调技术 |
5.1.2 暖通空调技术得分情况 |
5.1.3 暖通空调技术提升策略分析 |
5.2 绿色建筑中排风热回收技术的节能效果 |
5.2.1 热回收技术在调研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统计 |
5.2.2 结合影响因素对热回收效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测试数据记录表格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研究及某冷站的运行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2 常用蓄冷空调系统介绍 |
2.1 冰蓄冷空调系统 |
2.1.1 冰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
2.1.2 冰蓄冷空调系统分类 |
2.1.3 冰蓄冷空调系统流程 |
2.2 水蓄冷空调系统 |
2.2.1 水蓄冷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
2.2.2 水蓄冷空调系统分类 |
2.2.3 水蓄冷空调系统流程 |
2.3 小结 |
3 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
3.1 现有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 |
3.1.1 系统能效评价方法 |
3.1.2 用户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3.1.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3.1.4 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指标的思考 |
3.2 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优化 |
3.2.1 系统综合能效经济系数 |
3.2.2 系统综合部分负荷能效经济系数 |
3.2.3 设备综合能效经济系数 |
3.3 评价方法优化后的应用 |
3.3.1 工程概况 |
3.3.2 电价政策 |
3.3.3 常规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3.3.4 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3.3.5 水蓄冷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3.3.6 三种空调系统综合能效经济性对比 |
3.4 小结 |
4 某冷站的冰蓄冷系统测试分析 |
4.1 测试目的 |
4.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4.2.1 测试方法 |
4.2.2 测试仪器 |
4.3 冰蓄冷系统测试分析 |
4.3.1 项目概况 |
4.3.2 系统能效分析 |
4.3.3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分析 |
4.3.4 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
4.3.5 优化建议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利清单 |
致谢 |
(9)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空调系统运行及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计算 |
2.1 动态负荷计算软件简介 |
2.1.1 EnergyPlus软件简介 |
2.1.2 HY-EP软件简介 |
2.2 建筑概况及负荷计算参数 |
2.2.1 建筑概况 |
2.2.2 室外计算参数 |
2.2.3 室内计算参数 |
2.2.4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
2.2.5 作息设置 |
2.3 动态负荷计算 |
2.3.1 计算模型 |
2.3.2 全年动态负荷计算结果 |
2.4 累积冷热负荷计算 |
2.5 夏季设计日负荷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设计 |
3.1 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
3.1.1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
3.1.2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条件 |
3.1.3 选用的土壤源热泵系统 |
3.2 冰蓄冷系统概述 |
3.2.1 冰蓄冷系统分类 |
3.2.2 冰蓄冷系统的适用条件 |
3.2.3 选用的冰蓄冷系统 |
3.3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的联合系统及系统图 |
3.3.1 三工况冷热水机组 |
3.3.2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图 |
3.4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系统的设计 |
3.4.1 设计日逐时冷负荷 |
3.4.2 设计日蓄冷系统负荷分配计算 |
3.4.3 主机制冷量、蓄冷装置、基载机计算 |
3.4.4 主机制热量、地埋管设备计算 |
3.4.5 水泵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模拟计算 |
4.1 联合系统模拟模型的建立 |
4.1.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2 模拟框架图的建立 |
4.1.3 三工况主机及基载机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4 冷却塔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5 换热器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6 蓄冰槽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7 地埋管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8 水泵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9 系统环路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1.10 空调末端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4.2 控制策略的设置 |
4.2.1 时间计划表的设置 |
4.2.2 出口温度的设置 |
4.3 输出参数的设置 |
4.4 模型计算 |
4.5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5.1 能耗计算结果 |
4.5.2 各系统水温控制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3 房间温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运行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
5.1 常规电制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 |
5.1.1 模型建立 |
5.1.2 计算结果统计 |
5.2 冰蓄冷加燃气热水锅炉系统 |
5.2.1 模型建立 |
5.2.2 计算结果统计 |
5.3 联合系统的能耗分析 |
5.4 联合系统的经济分析 |
5.4.1 初投资对比 |
5.4.2 投资回收期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典型公共建筑群区域供冷冷源方案的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区域供冷概况 |
1.2.1 发展现状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冷源方案的确定 |
2.1 区域供冷冷源方案的分类 |
2.1.1 大型制冷机组 |
2.1.2 天然冷源 |
2.1.3 水源热泵 |
2.1.4 冰蓄冷技术 |
2.1.5 冷热电三联供技术 |
2.2 区域供冷冷源方案的确定 |
3 经济分析 |
3.1 负荷计算 |
3.1.1 负荷预测方法 |
3.1.2 典型建筑模型建立 |
3.1.3 建筑负荷的确定 |
3.2 初投资的计算 |
3.2.1 设备容量的确定 |
3.2.2 各冷源方案设备初投资的确定 |
3.3 运行费用的计算 |
3.3.1 能耗计算 |
3.3.2 设备运行费用计算 |
3.4 经济指标的确定 |
3.5 小结 |
4 能源利用率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 |
4.1 能源利用率的分析 |
4.1.1 一次能源利用率的确定 |
4.1.2 技术指标的确定 |
4.2 环境影响分析 |
4.2.1 排放物的计算 |
4.2.2 环境影响的评价 |
4.2.3 环境指标的确定 |
4.3 小结 |
5 综合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 分析方法的确定 |
5.2 层次分析法 |
5.3 分析过程及结果 |
5.3.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5.3.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权重的计算 |
5.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与修正 |
5.3.4 综合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对各冷源方案优选排序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冰蓄冷技术在西安地区应用的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J]. 徐鹏,潘安东,段之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2]东北严寒地区跨季节自然蓄冰装置研究[D]. 房贤仕. 沈阳建筑大学, 2020
- [3]某办公建筑冰蓄冷系统方案确定及经济性分析[D]. 杜晓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冰蓄冷空调系统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分析[J]. 李艺群,黄凯良. 节能, 2019(06)
- [5]商业建筑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研究[D]. 梁烁.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区域型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策略优化分析[D]. 李妤姝. 重庆大学, 2019(09)
- [7]绿色建筑中的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实用效果分析[D]. 李雪华. 重庆大学, 2019(01)
- [8]蓄冷空调系统评价方法研究及某冷站的运行测试分析[D]. 汪道先.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9]土壤源热泵与冰蓄冷联合空调系统运行及经济性研究[D]. 钱雨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典型公共建筑群区域供冷冷源方案的优选研究[D]. 王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