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颜丽[1](2021)在《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纳米颗粒在油藏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纳米颗粒不仅自身可以作为表面活性物质,而且在油水界面与表面活性剂竞争吸附,使其排列更加紧密,相比单纯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纳米颗粒的表面能较高,容易出现聚集现象,在油水界面膜上不能很好地分散,利用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对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分散稳定性、粒径大小、分布规律以及亲油亲水化性能的变化,对于理解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硫酸盐还原菌(SRB)广泛存在于原油集输和注采系统中,SRB可以将硫酸盐还原为S(Ⅱ),与铁源发生反应生成细小的铁硫化合物颗粒。铁硫化合物颗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铁硫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油滴容易形成胶体颗粒乳化原油,使油水分离困难,同时造成了废水含油率增加。铁硫化合物胶体颗粒附着在电脱水器的极板上,使极板表面电场歧变,发生“垮电场”现象,使电脱水器无法工作。与此同时细菌呈絮状或团状,吸附重油颗粒、机械杂质等细小物质后,浮于油水之间,且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多,对原油脱水过程中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铁硫化合物的存在严重影响原油质量,降低原油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铁硫化合物微粒对油水两相间的界面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将大庆油田污水中分离出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分离纯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菌种进行鉴定,以及细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对Fe2+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峰强度的变化,通过测定SRB生长曲线,结合EPS吸附Fe2+的Zeta电位数值变化,结果表明:大庆油田污水中的SRB为三个不同的种属,初始接种浓度有利于抑制SRB的快速繁殖。生长趋势较的SRB,S2-物种的大量生成会生成FeS2等多硫铁化合物;生长趋势平缓,S2-物种与Fe2+平稳反应有利于FeS化合物的生成。铁硫化合物生成过程中,细菌分泌的EPS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成分均发挥了作用,与Fe2+作用后,Zeta电位升高。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是与Fe2+吸附的主要物质,多糖的羟基吸附作用强于蛋白质中的氨基官能团吸附时有利于多硫化合物的产生。同时,S2-(或S22-)与EPS吸附能力存在竞争关系,当S2-(或S22-)弱于EPS吸附时,将生成Fe0.91S,Fe2S等多硫化合物。2.利用从大庆油田污水中分离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制备的生物铁硫化合物(SRB-Iron Sulfides)去除SRB(Iron Sulfides)和以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颗粒改性得到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固体颗粒(ABS-SRB-Iron Sulfides、ABS-Iron Sulfides)。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手段对其组成、形貌等物理化学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属于脱硫弧菌属的SRB合成了SRB与以马基诺矿为主的多种铁硫化合物的结合体。O2气氛下比在N2气氛下水分、有机质、有机硫、铁硫化合物的晶相转变的热解过程更复杂,失重更显着。ABS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颗粒表面从而对颗粒表面起到改性作用,SRB-Iron Sulfides颗粒由于SRB细胞壁表面存在大量极性蛋白质肽键(即酰胺键)和极性羟基(多聚糖和低聚糖)而表现出亲水性,Iron Sulfides表面有机S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亲油性。由于Iron Sulfides表面更亲油,因此其表面能吸附更多的ABS,而且ABS以亲油烷基链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颗粒表面,极性磺酸基(-SO3-)伸向表面之外,造成改性后Zeta电位更负。另外,颗粒表面上ABS的吸附使颗粒之间的位阻斥力与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加,使ABS改性后颗粒聚集减少,颗粒变小,粒径分布更均匀,亲水性增强。3.利用旋转液滴法研究了不同铁硫化合物对ABS溶液的动态界面张力(DIFTs)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中不同铁硫化合物的加入均有效地降低了界面张力(IFT),动态界面张力(DIFTs)呈现“L”型变化趋势,符合扩散吸附机理。相比较而言,对于Iron Sulfides,ABS与颗粒间的协同作用更强,而且在油水界面层中的部分改性后可以形成更稳定、致密的吸附层,从而变现出更低的界面张力。
高敏兰[2](2021)在《气井用泡排-防聚一体剂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气井开采生产过程中,井底积液与井筒水合物堵塞是气井安全高效生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已成为制约气井产量的瓶颈问题。目前使用泡排剂与水合物防聚剂分别是解决井底积液与水合物堵塞的重要手段。但是泡排剂普遍存在稳定性差、泡沫携液量小等缺陷。基于泡排剂与水合物防聚剂具有相近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原理,本文优选出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对其发泡及水合物防聚性能进行评价,结合理论分析,得到兼具泡排和水合物防聚双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内容与结果概括如下:(1)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等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复配,得到了泡排-防聚一体剂(TCJ)二元体系,配方为:0.05%CTAC+0.7%CAB。TCJ体系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4 h后无沉降、分层现象,说明TCJ体系稳定性较好。使用高速搅拌器测得该配方初始泡沫体积可达415 m L,半衰期为5.5 min。通过罗氏泡沫仪测得TCJ体系在50℃时的初始泡沫高度为14.6 cm,25 min后,泡沫高度仍保持在10.5 cm,说明体系耐温性能较好。TCJ体系在温度为65℃时的携液量为125 m L,携液率为62.5%。甲醇加入量为15%时,初始泡沫高度仍能达到12.8 cm。当Na Cl加量为12.5%时,初始泡沫体积可达到410 m L,半衰期为6.9 min。TCJ体系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配伍性良好,并且能够延长半衰期。采用自行组装的水合物微观形貌观测装置观察水合物,发现在TCJ体系中20%四氢呋喃(THF)所形成的水合物明显很松散且生成量少。通过测定并比较加入TCJ体系前后20%THF的DSC曲线,可以发现,加入TCJ体系后水合物的相变点由4.32℃下降到了2.12℃,相变点的降低说明了一体剂具有热力学抑制剂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合物的生成。(2)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等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复配,得到了泡排-防聚一体剂(TSE)三元体系,配方为:0.05%CTAC+0.9%BS-12+0.4%AES。TSE体系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4 h后无沉降、分层现象,说明TSE体系稳定性较好。使用高速搅拌器测得该配方初始泡沫体积可达到565 m L,半衰期为7.8 min。通过罗氏泡沫仪测得在70℃下,初始泡沫高度也可达到21.5 cm。TSE体系在温度为65℃时携液量为155 m L,携液率为77.5%。当甲醇加量为15%时,初始泡沫高度仍能达到17.5 cm。Na Cl、Ca Cl2加量分别为12.5%时,初始泡沫体积分别达到560 m L、565 m L。TSE体系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配伍性良好,并且能够延长半衰期。采用自行组装的水合物微观形貌观测装置观察水合物,发现TSE体系中20%四氢呋喃(THF)所形成的水合物明显很松散且生成量少,说明了一体剂可抑制水合物的聚集和生成。通过测定并比较加入TSE体系前后20%THF的DSC曲线,可以发现,加入防聚剂后水合物的相变点由4.32℃下降到1.35℃,相变点的降低说明了一体剂具有热力学抑制剂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合物的生成。与二元TCJ体系相比较,三元TSE体系的泡沫性能及防聚效果更好。(3)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复配,得到了泡排-防聚一体剂(TPS)三元体系,配方为:0.05%CTAC+0.5%OP-10+0.02%SDS。TPS体系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4 h后无沉降、分层现象,说明TPS体系稳定性较好。使用高速搅拌器测得该配方初始泡沫体积可达到540 m L,半衰期为7.5 min。通过罗氏泡沫仪测得在70℃时,初始泡沫高度也可达到17.4 cm。TPS体系在温度为65℃时的携液量为145 m L,携液率为72.5%。当甲醇加量为15%时,初始泡沫高度仍能达到13.8 cm。TPS体系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配伍性良好,并且能够延长半衰期。采用自行组装的水合物微观形貌观测装置观察水合物,发现在TPS体系中20%四氢呋喃(THF)所形成的水合物明显很松散且生成量少,说明了一体剂可抑制水合物的聚集和生成。通过测定并比较加入TPS体系前后20%四氢呋喃(THF)的DSC曲线,可以发现,加入防聚剂后水合物的相变点由4.32℃下降到0.92℃,相变点的降低说明了一体剂具有热力学抑制剂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合物的生成。综上,可以得出配方二即TSE体系泡沫性能最好,配方三即TPS体系的泡沫性能稍差,但体系的防聚效果最好。考虑到经济成本,配方三更适于现场应用。因此,配方三即TPS体系适合进行现场应用试验。
翁安琦[3](2021)在《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尘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矿井粉尘爆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企业经济损失。因此降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浓度,是我国煤矿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水喷雾降尘是煤矿井下使用最多的喷雾降尘技术,但其降尘效果不佳,特别是对于疏水性强、粉尘粒径小的呼吸性粉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为提高矿井粉尘防治效果提供支持。本文选用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4种类型共计12种表面活性剂,针对焦煤样品,进行表面张力、接触角和反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以大幅度提高溶液的润湿性,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都有所减小,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并且大部分单体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左右。根据实验结果优选出阴离子H95、阴离子AOS、阳离子1227、两性离子CAB-35、两性离子CHSB、非离子CDEA六种润湿性好的表面活性剂。为进一步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润湿性,将上述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润湿性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复配溶液的润湿效果优于单体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润湿效果较好。其中阴离子H95+阴离子AOS、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和阴离子AOS+非离子CDEA三种复配体系产生很好的加和增效的作用,其中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的复配溶液润湿效果最好,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未产生好的润湿效果。实验选用NaCl、Na2SO4、MgCl2三种无机盐作为增效剂,在0.05%H95和0.05%CDEA的复配溶液中分别添加0.1%NaCl、0.1%Na2SO4、0.1%MgCl2进行反渗实验,结果显示添加0.1%NaCl无机盐的润湿性优于其他两种无机盐(各原料比例为其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通过自主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系统,研究阴离子H95+非离子CDEA+0.1%NaCl、阴离子H95单体、非离子CDEA单体和纯水四种体系的喷雾降尘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H95+CDEA+0.1%NaCl复配溶液降尘率为77.69%,比H95单体溶液降尘率提高了 22.65%,比CDEA单体溶液降尘率提高了 25.07%。润湿剂复配体系0.05%H95+0.05%CDEA+0.1%NaCl对焦煤湿润效果最好。图[41]表[16]参[100]
吴云[4](2021)在《聚氧乙烯型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环氧树脂自问世以来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环氧树脂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得益于分子结构中的环氧基、羟基、醚键等活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在涂料、胶黏剂、电子电器、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和建筑材料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环氧树脂通常被溶于有机溶剂中做成涂料,而有机溶剂的挥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如何将环氧树脂水性化,减少有机挥发物的排放以及开发新型水性环氧涂料已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利用非离子乳化剂制备水性环氧涂料作为探索性研究,将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司盘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聚乙二醇400单月桂酸酯(PEG400ML)混合后,乳化E51环氧树脂,改变三者用量可以调控体系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当司盘80和AEO-3用量分别为2.4 pbw(重量份数,parts by weight),PEG400ML用量为3.0 pbw,助剂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用量为5.0 pbw时(E51环氧树脂的用量20.0 pbw,下同),HLB值为7.3,对环氧树脂的乳化性能最佳,通过直接乳化法制备出的乳液平均粒径约为1.9μm,贮存稳定性为5d左右。其次,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与甲基四氢苯酐(MTHPA)醇解反应,中间产物再用Na OH中和后得到钠盐乳化剂A,改变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乙氧基数可以调节乳化剂的亲水/亲油能力,当选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20和MTHPA为原料,按照1:1.1的摩尔比投料时,得到的乳化剂HLB值约为16.7,并按用量为4.0 pbw,乳化转速为10kr/min,p H=8的条件下得到的乳液粒径为307.3nm,乳液贮存稳定性达到180d。再次,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替换壬基酚与苯酐开环反应,用饱和碳酸钠中和得到钠盐乳化剂B,同样通过改变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乙氧基含量和苯酐的种类,进而调节乳化剂的HLB值,确定脂肪醇聚氧乙醚(AEO-15)和邻苯二甲酸酐(PA)以1:1.1摩尔比反应,得到的乳化剂B用量仅为2.0 pbw时对环氧树脂乳化效果最佳,乳液的粒径为331.7nm,贮存稳定性同样能达到180d。最后,将自制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分别与脂肪胺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以及聚酰胺651配合使用,同时考察了固化剂的影响。二乙烯三胺固化速度快,添加量为2.4 pbw时涂料适用期短,表干时间仅为24h,漆膜硬度为3H,附着力等级为1级;四乙烯五胺和聚酰胺651的固化速度相对较慢,涂料的适用期因此变长,但固化后的漆膜更光滑平整致密。
王凯[5](2021)在《脂肪醇聚醚磺酸盐对油水界面影响的分子模拟》文中提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是典型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兼具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点,且耐盐性能好,稳定性好,环境友好,逐渐应用于石油行业当中。本文选择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ESO)为基础研究对象,通过改变AESO的亲水基团的部分结构以及油相组分和水相组分,设计出一系列模拟实验组,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方法,在常温常压下从微观角度对油/表面活性剂/水三元体系的界面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微观作用机理开展研究。首先,论文对聚氧乙烯数量不同的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在正十二烷/水界面的界面规律研究,考察聚合度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其次,对油相成分不同的油/表面活性剂/水三元体系进行模拟,研究油相与聚合度对体系界面性能的综合影响;最后,本文对聚氧乙烯数量不同的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在带有不同反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与正十二烷的界面中进行分组模拟,考察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抗盐性能。模拟计算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界面弯曲且具有一定厚度。通过计算界面生成能、密度分布、界面层厚度等参数,从理论上评价不同聚合度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当聚合度范围为3-9时,聚合度为6时的AESO在正十二烷/水界面以及正十六烷/水界面上活性较高。AESO具有优良的抗盐性,EO链越长,抗盐效果越好,当聚合度为3时,AESO的抗盐顺序为Na+>Ca2+>Mg2+。论文通过计算模拟,对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王鹏飞[6](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张佳佳[7](2021)在《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抑菌性能评价及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衣物洗涤液体化时代的到来,洗衣液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几年细菌病毒感染引发了多种疾病,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消费者对具备抑菌功能的洗衣产品极为关注。抑菌型洗衣液可有效去除残留在衣物上的细菌病毒,使洗衣液在具备润湿、乳化、分散、增容和清洁污渍功能的同时,还可防止细菌病毒的再生。但目前抑菌洗衣液存在以下问题:一、抑菌剂常选用一些化学原料代替,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二、抑菌剂与配方中其他成分的复配存在很多缺陷。对于生物酶应用于洗涤剂的研究已司空见惯,但关于酶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能研究还是一个空缺。基于以上问题,我们研究了洗衣液中表面活性剂和生物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通过悬液定量等方法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蛋白酶单因素以及混合复配组分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均无抑菌性,10%的AES和5%蛋白酶复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起到了抑菌效果,而10%AEO9和5%蛋白酶复配只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接下来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抑菌性能最优配方,考察了AES、AEO9、蛋白酶和PCMX四因素复配体系对抑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AES、5%AEO9、5%蛋白酶和2%PCMX为最佳配比,为之后的配方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极差分析考察了每种因素的对抑菌性的影响。最后我们对有抑菌性能的样品进行了长效抑菌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发现几组样品的抑菌率下降均不明显,具备长效抑菌性能。
刘硕[8](2021)在《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提出矿井粉尘防治与井下职工的人身健康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喷雾除尘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降尘措施之一,在喷雾除尘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降低宏观实验的盲目性和繁琐性,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中雾化、捕尘和保水等环节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表面活性剂在矿井粉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微观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构型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排布方式与各组分相对数密度以及分子的首尾角度分布有关,这种有序排布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雾滴的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2)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煤尘自然吸水实验和构建的煤壁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水与煤尘的结合能力,有利于雾滴对煤尘颗粒的捕获,煤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通过增大与H2O分子的电势差,提高煤表面润湿性,增强雾滴捕尘能力。对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使雾滴捕获能力提升最强。(3)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H2O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头基及无机盐周围的排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验,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极性头基周围形成的多层水合层起到保水作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无机盐会对降尘液的保水作用起到更有益的效果。根据H2O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离解能垒判断四种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保水能力排序为:SDS>BS-12>AEO-7>DTAB。(4)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喷雾降尘实验中针对不同煤种煤尘的降尘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SDS的最优添加浓度。结果表明,添加SDS后,黑岱沟长焰煤、镇城底焦煤、阳煤五矿无烟煤的全尘降尘率分别增加至94.57%、90.80%和87.96%,在实验条件下,确定了SDS对于这三种煤尘降尘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和0.3%。
盖志远[9](2021)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协同吸附对低阶煤润湿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高效清洁的开采利用低阶煤至关重要。由于低阶煤变质程度浅,煤化程度低,其颗粒表面孔隙度高,侧链亲水基团多,导致低阶煤表面疏水性差,药耗高,常规浮选药剂无法对低阶煤进行高效回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其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低阶煤浮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善低阶煤表面可浮性,降低浮选药耗,提高浮选效率。本文研究了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煤油、正十二烷)与C12EO4的复配药剂在水溶液中的性质;讨论了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C12EO4及其复配药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特性及对其润湿性的影响;通过浮选实验验证复配药剂对不同种类低阶煤浮选结果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如下:根据正十二烷和C12EO4的相互作用参数和混合能数据可知两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相容性。C12EO4的加入对煤油和正十二烷的表面张力几乎没有影响。复配药剂在水溶液中可形成水包油型乳液且稳定性良好。复配药剂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得到了增强,水中油滴的粒径更小,有利于提高捕收剂与煤粒间的接触碰撞几率;同时,复配药剂油滴的表面电性随C12EO4比例的增加逐渐向正方向移动。油滴表面电负性的降低减弱了其与荷负电的低阶煤颗粒间的静电排斥,有利于油滴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复配药剂与低阶煤间的润湿放热更显着,且在煤油(正十二烷):C12EO4体积比为100:30时润湿热值最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煤油在低阶煤表面上的吸附量随煤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煤油浓度下,煤油吸附量基本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附于低阶煤表面。煤油吸附量随溶液p H值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对比吸附煤油前后的低阶煤的Zeta电位可知煤油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有助于低阶煤表面负电性的降低。无机盐离子对煤油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有显着影响:低浓度Na Cl促进煤油在低阶煤表面上的吸附,高浓度Na Cl会抑制煤油的吸附,而Mg Cl2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无机盐的存在影响了低阶煤的表面性质。C12EO4单一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吸附过C12EO4的煤样,其与水之间的润湿热值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油溶性表面活性剂C12EO4能够显着增强低阶煤表面的疏水性,强化低阶煤与煤油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低阶煤表面对煤油的吸附能力增强。研究还发现药剂添加顺序能够影响煤油在低阶煤表面上的吸附:C12EO4与煤油复配药剂共同吸附时的煤油吸附效果优于先吸附C12EO4后吸附煤油。通过对哈尔乌素1#、2#煤样以及葫芦素煤进行浮选实验,发现C12EO4与煤油(十二烷)复配作捕收剂,可以大幅提高低阶煤的浮选效果,且C12EO4的体积分数为30%时,与复配药剂条件下低阶煤表面的润湿规律相吻合,这个结果表明复配药剂可以在减少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用量的同时提高低阶煤的浮选效果。对比哈尔乌素1#与矸石的浮选实验结果,C12EO4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精煤产率,还能提高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对煤有机质与无机质的选择性,促进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浮选分离。
胡雅元[10](2021)在《乙酸钠及表面活性剂强化MFC处理焦化废水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可以实现生物发电和资源回收。但MFC用于焦化废水等实际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是因为工业废水作为MFC底物时,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毒性和疏水性,影响系统运行,使MFC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乙酸钠等低分子量碳源作为共基质,可以缓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毒性,同时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性,可以提高疏水性有机物的生物可接触性,有利于改善MFC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产电性能。本论文通过在MFC系统中添加乙酸钠和表面活性剂强化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并探讨了乙酸钠和表面活性剂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为了缓解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毒性,选取乙酸钠作共代谢碳源,研究了乙酸钠对MFC处理焦化废水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乙酸钠的添加提高了焦化废水中有机物降解效率及MFC产电性能。MFC出水TOC去除率从55.1%提高到66.2%,TN去除率从38.8%提高到42.7%,输出电压从109.08 m V提高到251.82m V,同时功率密度提高了2.1倍。GC-MS分析表明乙酸钠促进焦化废水中含氮杂环物质、苯胺及卤代烃的降解,同时产生了一些酯类和醇类等中间代谢产物。电极极化曲线分析表明乙酸钠降低了阳极电势,这可能与乙酸钠促进电极表面电活性微生物的富集有关。(2)为了改善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可接触性,提高MFC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从有机物和氮的迁移转化、电化学行为和微生物形貌三方面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吐温80对MFC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增强微生物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代谢,促进电活性微生物富集,进而提高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及同步产电。APG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去除和产电均优于吐温80。添加吐温80和APG后,MFC出水TOC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4.16%和20.4%,出水T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4.89%和24.79%,输出电压分别提高了1.45倍和1.71倍。GC-MS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进一步增强了芳香类有机物特别是多环芳烃及杂环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且APG的添加减少了MFC出水有机物种类。极化曲线分析表明MFC中添加APG后,阳极电势更低。这与APG较强的生物降解性,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促进电活性微生物在阳极的富集有关。SEM对电极表面微生物形貌分析的结果表明,添加APG后MFC阳极表面微生物观察到更多的纳米导线附属结构。
二、我国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三次采油技术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 |
1.2.2 纳米技术的发展应用 |
1.2.2.1 纳米驱油剂的介绍 |
1.2.2.2 纳米驱油剂的性质 |
1.2.2.3 纳米驱油剂的驱油机理 |
1.2.2.4 纳米驱油剂的表面修饰 |
1.2.2.5 纳米驱油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1.3 铁硫化合物 |
1.3.1 铁硫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3.1.1 硫酸盐还原菌 |
1.3.1.2 影响FeS生物合成的因素 |
1.3.1.3 胞外聚合物 |
1.3.1.4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1.3.1.5 FeS的结构特征 |
1.3.1.6 FeS在沉积环境中的分布 |
1.3.2 细菌及铁硫化合物在油田中的影响 |
1.3.3 铁硫化合物的改性 |
1.4 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混合体系制备乳液的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 |
1.4.1 影响因素 |
1.4.1.1 表面活性剂 |
1.4.1.2 固体颗粒 |
1.4.2 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混合体系制备乳液的稳定机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铁硫化合物生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SRB富集培养 |
2.3.2 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分离纯化 |
2.3.3 EPS的提取 |
2.3.4 铁硫化合物的合成 |
2.4 铁硫化合物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SRB和EP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3 SRB的生长曲线测定 |
2.4.4 Zeta电位的测量 |
2.5 表征结果 |
2.5.1 SRB菌种的FTIR分析 |
2.5.2 XRD表征结果分析 |
2.5.3 生长曲线分析 |
2.5.4 Zeta电位分析 |
2.5.5 SRB菌种吸附Fe~(2+)前后EPS的 FTIR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硫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硫酸盐还原菌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铁硫化合物的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XRD)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3.3 热重分析 |
3.3.4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
3.3.5 Zeta电位的测量 |
3.3.6 激光粒径分布 |
3.3.7 接触角测定 |
3.4 表征结果 |
3.4.1 X射线衍射(XRD)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4.3 热重分析 |
3.4.4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
3.4.5 Zeta电位分析 |
3.4.6 激光粒径分布 |
3.4.7 接触角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硫化合物对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水相和油相溶液的制备 |
4.3.2 界面张力的测量原理与测量步骤 |
4.3.2.1 界面张力的测量原理 |
4.3.2.2 界面张力的测量步骤 |
4.4 铁硫化合物模拟油与烷基苯磺酸盐界面张力溶液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气井用泡排-防聚一体剂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合物抑制剂及其研究现状 |
1.2.1 水合物危害及防治方法 |
1.2.2 水合物抑制剂分类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水合物防聚剂作用机理 |
1.2.5 四氢呋喃水合物 |
1.3 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其研究现状 |
1.3.1 表面活性剂特点 |
1.3.2 表面活性剂类型 |
1.3.3 泡沫排水 |
1.4 泡排防聚一体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泡排-防聚一体化二元体系工作液(TCJ)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2.2.2 起泡能力测定 |
2.2.3 抗温性实验 |
2.2.4 抗凝析油实验 |
2.2.5 泡沫微观形貌分析 |
2.2.6 携液量测定 |
2.2.7 乳化性能实验 |
2.2.8 水合物DSC曲线测定 |
2.2.9 水合物微观形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主剂的筛选 |
2.3.2 助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2.3.3 稳定性实验 |
2.3.4 稀释倍数对TCJ体系起泡性能的影响 |
2.3.5 抗温性能 |
2.3.6 抗盐性能 |
2.3.7 抗甲醇性能 |
2.3.8 泡沫微观形貌分析 |
2.3.9 复配体系与PVP配伍性能 |
2.3.10 携液量测定 |
2.3.11 乳化性能 |
2.4 THF水合物晶体的微观形貌及生长热力学 |
2.4.1 20%THF水合物微观形貌 |
2.4.2 TCJ体系对THF水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2.4.3 20%THF水合物的生长热力学 |
2.4.4 TCJ体系对THF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泡排-防聚一体化三元体系工作液(TSE)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主剂的筛选 |
3.3.2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筛选 |
3.3.3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3.4 TSE泡排-防聚体系确定 |
3.3.5 稳定性实验 |
3.3.6 稀释倍数对TSE体系起泡性能的影响 |
3.3.7 抗温性能 |
3.3.8 抗盐性能 |
3.3.9 抗甲醇性能 |
3.3.10 泡沫微观形貌分析 |
3.3.11 TSE体系与PVP配伍性能 |
3.3.12 携液量测定 |
3.3.13 乳化性能 |
3.4 THF水合物晶体的微观形貌及生长热力学 |
3.4.1 TSE体系对THF水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2 TSE体系对THF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排-防聚一体化三元体系工作液(TPS)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材料 |
4.2.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主剂的筛选 |
4.3.2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4.3.3 稳定性实验 |
4.3.4 稀释倍数对TPS体系起泡性能的影响 |
4.3.5 抗温性能 |
4.3.6 抗甲醇性能 |
4.3.7 泡沫微观形貌分析 |
4.3.8 TPS体系与PVP配伍性能 |
4.3.9 携液量测定 |
4.3.10 乳化性能 |
4.4 THF水合物晶体的微观形貌及生长热力学 |
4.4.1 TPS体系对THF水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4.4.2 TPS体系对THF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喷雾降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
1.3.3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焦煤润湿特性及表面活性剂润湿理论研究 |
2.1 煤尘的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 |
2.1.1 煤尘组成 |
2.1.2 煤的分类 |
2.1.3 焦煤的性质 |
2.2 表面活性剂润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润湿性实验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单体初选 |
3.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3.1.2 实验原料 |
3.2 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测定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 表面活性剂接触角测定 |
3.3.1 接触角测定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 表面活性剂毛细反渗实验测定 |
3.4.1 毛细反渗测定实验方法 |
3.4.2 反渗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润湿性实验研究 |
4.1 表面活性剂复配理论 |
4.1.1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4.1.2 产生加和增效作用的判断依据 |
4.2 表面活性剂复配方案 |
4.3 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测定 |
4.4 复配溶液的毛细反渗实验测定 |
4.5 增效剂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煤尘喷雾降尘实验研究 |
5.1 喷雾降尘实验系统 |
5.1.1 实验系统组成 |
5.1.2 实验方案 |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聚氧乙烯型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概述 |
§1.1.1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 |
§1.1.2 环氧树脂的应用 |
§1.2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
§1.2.1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 |
§1.2.2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应用 |
§1.3 表面活性剂 |
§1.3.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1.3.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4 环氧树脂固化剂 |
§1.4.1 固化剂概况 |
§1.4.2 固化剂的分类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聚醚型乳化剂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水性涂料的制备 |
§2.2.3 乳液稳定性测试 |
§2.2.4 涂料其它性能测试 |
§2.2.5 漆膜的制备 |
§2.2.6 漆膜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非离子乳化剂的选择 |
§2.3.2 不同类型的非离子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3 助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4 乳液粒径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5 与市面上的乳化剂对比 |
§2.3.6 浊点指数法测定HLB值 |
§2.3.7 固化剂的选择 |
§2.3.8 漆膜固化机理 |
§2.3.9 四乙烯五胺用量对乳液适用期的影响 |
§2.3.10 四乙烯五胺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2.3.11 水蒸发速率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2.3.12 聚醚型乳化剂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综合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甲基四氢苯酐单酯钠盐的制备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甲基四氢苯酐单酯钠盐的制备 |
§3.2.3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 |
§3.2.4 漆膜的制备 |
§3.2.5 乳化剂A的表征 |
§3.2.6 乳液稳定性测试 |
§3.2.7 涂料其它性能测试 |
§3.2.8 漆膜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反应机理分析 |
§3.3.2 对合成反应影响的因素 |
§3.3.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4 乳化转速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3.3.5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6 pH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7 乳液粘度对涂布的影响 |
§3.3.8 Zeta电位测试 |
§3.3.9 乳化法测定HLB值 |
§3.3.10 固化剂的选择 |
§3.3.11 聚酰胺用量对乳液适用期的影响 |
§3.3.12 聚酰胺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3.13 漆膜玻璃化温度测试 |
§3.3.14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综合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酐单酯钠盐的制备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酐单酯钠盐的制备 |
§4.2.3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 |
§4.2.4 漆膜的制备 |
§4.2.5 乳化剂B的表征 |
§4.2.6 乳液稳定性测试 |
§4.2.7 乳液其它性能测试 |
§4.2.8 漆膜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反应机理分析 |
§4.3.2 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 |
§4.3.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4 不同酸酐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5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6 pH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7 乳液粒径分布测试 |
§4.3.8 Zeta电位测试 |
§4.3.9 乳化法测定HLB值 |
§4.3.10 固化剂的选择 |
§4.3.11 二乙烯三胺用量对乳液适用期的影响 |
§4.3.12 二乙烯三胺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13 漆膜玻璃化温度测试 |
§4.3.14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综合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脂肪醇聚醚磺酸盐对油水界面影响的分子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2.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2 影响表面活性剂吸附的因素 |
1.3 稠油乳化降粘机理概述 |
1.3.1 乳化剂分子结构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1.3.2 稠油乳化降粘以及减阻原理 |
1.3.3 稠油乳状液形成所需条件 |
1.4 分子模拟 |
1.4.1 分子模拟技术 |
1.4.2 分子模拟方法 |
1.4.3 表面活性剂在分子模拟领域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子模拟软件与模拟方法 |
2.1 Material Studio软件介绍 |
2.2 Material Studio的力场介绍 |
2.3 能量最小化 |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4.1 分子动力学的积分运动等式 |
2.4.2 分子动力学的不同系统 |
2.4.3 周期边界条件 |
2.4.4 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 |
第三章 聚合度对AESO界面聚集行为的影响研究 |
3.1 AESO在正十二烷/水界面的MD模拟 |
3.1.1 模拟对象 |
3.1.2 模型构建 |
3.1.3 模拟计算 |
3.1.4 结果与分析 |
3.2 AESO在正十六烷/水界面的MD模拟 |
3.2.1 引言 |
3.2.2 模拟对象 |
3.2.3 模型构建 |
3.2.4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ESO在油水界面的抗盐性能研究 |
4.1 模拟对象 |
4.2 模型构建与模拟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定性分析 |
4.3.2 均方根位移 |
4.3.3 界面生成能 |
4.3.4 径向分布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抑菌性能评价及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抑菌洗涤剂的发展及市场状况 |
1.3 抑菌洗衣液的概述 |
1.3.1 抑菌洗衣液的简述 |
1.3.2 生活中有害微生物 |
1.3.3 抑菌洗衣液的功能评价方法 |
1.4 抑菌洗衣液的未来发展趋势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与蛋白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准备 |
2.3.2 样品的配制 |
2.3.3 抑菌效果检验方法 |
2.3.4 抑菌效果的评价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ES和蛋白酶单因素抑菌性能测试 |
2.4.2 AES和蛋白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2.4.3 pH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2.4.4 AES和蛋白酶复配作用机理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_9与蛋白酶复配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的配制 |
3.3.2 实验方案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AEO_9抑菌性能的测试 |
3.4.2 AEO_9和蛋白酶作用对抑菌性能的影响 |
3.4.3 AEO_9和蛋白酶复配抑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种成分复配对抑菌性的影响及蛋白酶在标准洗液中的抑菌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的配制 |
4.3.2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三种酶与AES、AEO_9复配的抑菌性对比 |
4.4.2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比及最大影响因素 |
4.4.3 长效抑菌测定 |
4.4.4 蛋白酶在标准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 |
5.1 实验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版简况及联系方式 |
(8)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
1.2.3 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分子模拟方法及理论基础 |
2.1 分子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简介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选择 |
2.3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简介 |
2.3.1 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
2.3.2 密度泛函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界面模型的构建 |
3.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基本性质测定 |
3.1.2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 |
3.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3.2.1 表面活性剂界面构型分析 |
3.2.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2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
4.1 煤尘自然吸水实验 |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煤壁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
4.2.1 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的选择 |
4.2.2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方法 |
4.3 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
4.3.1 纯水在煤壁表面的吸附 |
4.3.2 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壁表面吸附的影响 |
4.3.3 水在煤中扩散特性研究 |
4.4 表面静电势与煤润湿性关联分析 |
4.4.1 不同煤的润湿性分析 |
4.4.2 表面活性剂影响煤润湿性的静电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机理研究 |
5.1 溶液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置 |
5.1.1 溶液模型的构建 |
5.1.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5.2 表面活性剂保水作用的分析 |
5.2.1 表面活性剂的水合作用 |
5.2.2 平均力势的计算 |
5.3 无机盐影响下表面活性剂的保水作用分析 |
5.3.1 无机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 |
5.3.2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水合作用的影响 |
5.3.3 无机盐离子的水合作用 |
5.4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能实验研究 |
5.4.1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方法 |
5.4.2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 |
6.1 喷雾雾化及捕尘机理 |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效果监测方法 |
6.2.1 喷雾抑尘测试系统 |
6.2.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1 表面活性剂对黑岱沟长焰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3.2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镇城底焦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3.3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阳煤五矿无烟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协同吸附对低阶煤润湿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低阶煤表面性质与孔隙结构 |
1.1.2 低阶煤难浮机理及其可浮性改善 |
1.2 表面活性剂在低阶煤表面的作用机理 |
1.2.1 表面活性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 |
1.2.2 表面活性剂吸附对低阶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1.3 低阶煤浮选捕收剂研究现状 |
1.3.1 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 |
1.3.2 复配药剂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煤样 |
2.2 实验药剂与设备 |
2.2.1 实验药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煤油在煤表面吸附量的测定 |
2.3.2 表面张力测定 |
2.3.3 表面活性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测定 |
2.3.4 润湿热测定 |
2.3.5 红外光谱测定 |
2.3.6 Zeta电位测定 |
2.3.7 接触角测定 |
2.3.8 捕收剂粒度测定 |
2.3.9 浮选实验 |
第3章 C_(12)EO_4与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复配的基本性质 |
3.1 C_(12)EO_4与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的配制 |
3.2 表面活性剂与捕收剂互溶性 |
3.3 复配药剂在水中的分散性 |
3.4 复配药剂的乳液类型及稳定性 |
3.5 复配药剂对低阶煤的润湿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_(12)EO_4对煤油在煤表面吸附特性影响 |
4.1 煤油在煤表面的吸附行为 |
4.1.1 初始浓度和时间的影响 |
4.1.2 溶液pH值的影响 |
4.1.3 无机盐离子的影响 |
4.2 煤油与C_(12)EO_4复配对其在煤上吸附特性影响 |
4.2.1 C_(12)EO_4在煤表面的吸附行为 |
4.2.2 C_(12)EO_4对煤油在煤上吸附特性影响 |
4.3 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对煤油在煤上吸附特性影响 |
4.3.1 C_(12)EO_4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2 煤样的润湿热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_(12)EO_4对低阶煤的浮选促进作用 |
5.1C_(12)EO_4对哈尔乌素1#煤浮选的促进作用 |
5.1.1 不同体积分数C_(12)EO_4的浮选促进作用 |
5.1.2 复配药剂对矸石浮选结果影响 |
5.2 C_(12)EO_4对不同煤样浮选的促进作用 |
5.2.1 不同体积分数C_(12)EO_4对葫芦素煤的浮选促进作用 |
5.2.2不同体积分数C_(12)EO_4对哈尔乌素2#煤的浮选促进作用 |
5.3 复配药剂对不同煤样的润湿作用 |
5.3.1 接触角试验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乙酸钠及表面活性剂强化MFC处理焦化废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焦化废水概述 |
1.2.1 焦化废水来源和特征 |
1.2.2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 |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
1.3.1 MFC的起源和形式 |
1.3.2 MFC电子传递机制 |
1.3.3 MFC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4 MFC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乙酸钠强化MFC处理焦化废水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MFC的启动 |
2.2.2 pH、电导率和ORP的变化规律 |
2.2.3 TOC、TN和 NH_4~+的变化规律 |
2.2.4 UV-Vis特征吸收有机物的去除 |
2.2.5 焦化废水荧光响应物质的去除 |
2.2.6 焦化废水主要有机物质的去除 |
2.2.7 乙酸钠对 MFC 产电性能的影响 |
2.2.8 微生物形貌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强化MFC处理焦化废水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H、电导率和ORP的变化规律 |
3.2.2 TOC、TN和 NH_4~+的去除规律 |
3.2.3 UV-Vis特征吸收有机物的去除 |
3.2.4 焦化废水主要有机物质的去除 |
3.2.5 表面活性剂对MFC产电的影响 |
3.2.6 微生物形貌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我国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D]. 杨颜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气井用泡排-防聚一体剂应用基础研究[D]. 高敏兰.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3]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焦煤润湿性的影响研究[D]. 翁安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4]聚氧乙烯型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中的应用[D]. 吴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脂肪醇聚醚磺酸盐对油水界面影响的分子模拟[D]. 王凯.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6]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7]蛋白酶与表面活性剂复配抑菌性能评价及在洗衣液中的抑菌性研究[D]. 张佳佳. 山西大学, 2021(12)
- [8]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协同吸附对低阶煤润湿性的影响[D]. 盖志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乙酸钠及表面活性剂强化MFC处理焦化废水性能研究[D]. 胡雅元. 山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