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

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

一、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颜小荣,陈嘉芳,江常震,王晨阳,游鸿海,林章雅[1](2021)在《神经内镜辅助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技术的应用范围、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幕下小脑上入路进行外科手术干预的19例病例,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病灶显露,所有肿瘤性病变/血管畸形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2例蛛网膜囊肿行囊肿造瘘,1例脓肿减压并囊壁部分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及肺部感染各1例,余17例术后无明显临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脑干及小脑上蚓部等脑深部病变是可行的。

图柯拜·吐尔托合提,吉文玉,刘冬,范国锋,赵俊红,艾合买提·艾尔肯,汪永新[2](2021)在《管状牵开器在儿童脑深部病变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管状牵开器在儿童脑深部病变手术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应用管状牵开器进行脑深部病变切除手术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5例,血管畸形2例,胶样囊肿1例。病变全切7例,次全切1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管状牵开器对脑组织牵拉损伤小,有助于安全有效切除脑深部病变。

刘妲,陈志杰,山常国,王辉,郭强,陈俊喜,张立民,李海南,林涛[3](2021)在《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在脑深部病变的应用(附2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机器人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脑深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6例脑深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ROSA机器人或者SINO机器人辅助下行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26名患者在共行29个病变靶点的穿刺活检。有3名患者首次术中冰冻结果为阴性,术中调整穿刺深度后取得阳性结果,共行32次穿刺活检病理检查。26名患者通过神经外科机器人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首次穿刺阳性率为89.6%,总穿刺阳性率为93.75%。单次手术的活检确诊率100%。穿刺活检结果为胶质瘤15例(WHO I-II级2例,WHO III-IV级14例),淋巴瘤6例、生殖细胞瘤4例,淀粉样变性1例。术后复查CT有4例出现无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颅内感染。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冰冻病理和多靶点活检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活检靶点的优先选择顺序能降低脑损伤风险和提高确诊率。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活检术具有微创、精准、安全等优点,适合作为脑深部疑难病变的确诊方法。

张国滨,任晓辉,崔勇,王永刚,隋大立,姜中利,林松[4](2020)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在侧脑室脑膜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11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简称管状脑牵开器组);93例采用传统的超声辅助下脑板牵开技术(简称脑板牵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改变、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总体生存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管状脑牵开器组和脑板牵开组的肿瘤全切率均达到100.0%,无围术期死亡患者。与脑板牵开组比较,管状脑牵开器组能减小骨瓣面积(中位数分别为39.9 cm2 、49.0 cm2)、缩短皮质切开的长度(中位数分别为2.9 cm、3.7 cm)和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1 d 、15.7 d)(均P<0.001);术后弥散加权成像提示管状脑牵开器组发生术野周围的脑缺血改变情况显着减少[分别为19.0%(4/21)、43.0%(40/93),P=0.042],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视野缺损、失语、孤立颞角综合征)有减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2/21)、28.0%(26/93),P=0.076]。114例患者中,有效随访98例(86.0%),9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94个月),随访期内脑板牵开组有4例肿瘤复发并再次行手术治疗;随访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100.0%。结论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能够精准定位脑深部病变,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

谢凌海[5](2020)在《球囊通道技术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及脑功能影响》文中指出第一章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在脑深部病变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球囊通道技术对脑组织损伤,脑功能保护,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深部病变患者32例。按照病变从皮层至术野显露的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球囊通道组(实验组)和脑压板牵开组(对照组)。两组均在显微镜下建立手术通道,由同一名手术经验丰富的高级神经外科医师主刀,其中实验组15例,对照组17例。统计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种分组的预后。对比分析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技术两组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临床疗效等。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变性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34.8±75.3)分钟和(303.5±69.8)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缩短,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66.7±129.1)毫升和(309.4±236.9)毫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3±2.3)天和(12.4±4.8)天,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出现并发症总例数1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总例数3例,发生率为17.6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4687)。实验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出院。对照组并发症: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为11.7%,均予抗感染及腰大池引流后治愈;颅内迟发出血1例,发生率为5.88%,行急诊清血肿后治愈。6、患者通过GOS评分等级的数量分别为:实验组为13例、1例、1例、0例、0例;对照组为13例、3例、1例、0例、0例,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OS评分等级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两者在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702)。结论1.与脑压板牵开组相比,球囊通道组在脑深部病变治疗中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的优点;2.显微镜下球囊通道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后患者出现术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的风险较脑压板牵开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无明显差异,提示使用球囊通道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不增加手术术后并发症风险。第二章球囊通道技术对脑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估和比较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对脑组织的损伤。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单纯开骨瓣组(假手术组)、球囊通道技术组(实验组)和脑压板牵开技术组(对照组)。按照开颅后手术通道建立方式的不同,分别采取单纯开关颅,球囊通道扩张皮层,脑压板牵开皮层,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在干预结束后1小时,通过比较新西兰大白兔脑组织含水量(BWC)比较干预结束后脑组织含水量是否有显着性差异;通过ELISA测定S100β和NSE蛋白的含量,来确定脑损伤程度;并通过免疫印迹观察和比较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剪切体和抑凋亡蛋白Bcl-2在创伤部位的表达差异。结果1、比较脑组织含水量(BWC)结果表明,两种干预方式在产生的脑组织水肿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损伤相关蛋白S100β和NSE进行ELISA测定结果表明,各组新西兰大白兔术前血清S100β浓度比较(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S100β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两组新西兰大白兔血清S100β浓度均在术后12h内持续升高,12h后呈下降趋势。实验组血清S100β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6h、12h、24h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西兰大白兔术前血清NSE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清NSE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两组新西兰大白兔血清NSE浓度在术后24h内持续升高,实验组血清NSE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6h、12h、24h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剪切体,抑凋亡蛋白Bcl-2的WB结果表明,颅脑损伤是诱导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刺激因素之一,实验组手术区域周边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剪切体表达降低了,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升高了。结论球囊通道技术和脑压板牵开技术都会引起术后的脑损伤,但球囊通道技术相对于脑压板牵开技术损伤程度更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路彪[6](2018)在《经鼻蝶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内镜与显微镜手术的安全性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分布进行研究,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内镜与显微镜手术安全性,为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环湖医院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690名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肿瘤分类、术前术后化验指标、手术情况等。根据术后颅内感染诊断标准将病历资料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依据综述及临床经验使用SPSS 22.0版软件对变量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探讨。据术式将病例资料分为内镜组及显微镜组,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评估两种术式的手术安全性。结果:690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患病率为6.09%(42例);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未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共计3项为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等对术后是否感染无明显影响。内镜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率均高于显微镜手术(P<0.05);在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的情况下二者术后感染率无明显差别,在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情况内镜术后感染率高于显微镜(P<0.05)。内镜表现出较显微镜更高的肿瘤切除率(P<0.05)。结论:在经蝶术中,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中密切观察、仔细进行颅底修补,尽量减少手术暴露时间,对可疑感染者应密切观察,及时控制感染。显微镜手术用时更短,术后脑脊液漏率较低;内镜对肿瘤全切率尤其是较大肿瘤全切率更高。在严格预防应用抗菌药情况下,两种术式术后感染率相近,均为较安全术式。预防性抗菌药对降低内镜术后颅内感染率表现出更明显的作用。

李守巍,闫长祥,江涛[7](2017)在《头颅磁共振成像引导幕上病变活检103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引导下微钻钻孔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103例因脑幕上病变行MRI引导微钻钻孔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患者,分析病变的病理结果及患者术后情况。结果:102例患者均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9.0%,其中胶质瘤66例(65.0%),淋巴瘤27例(26.5%),横纹肌肉瘤1例(1.0%),生殖细胞肿瘤3例(2.9%),炎性病变3例(2.9%),脑灰质异位2例(2.0%),脑梗塞1例(1.0%)。3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刺部位出血(2.9%),1例(1.0%)需行手术清除血肿,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感染病例。结论:磁共振引导微钻钻孔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手术方法,对颅内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孙哲,栾新平,夏海成,李明慧,田海龙,刘亮,朱正权[8](2012)在《术中超声在切除幕上脑深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治疗幕上脑深部病变定位、引导及监测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的24处颅内幕上脑深部病变在开颅手术中使用IOUS进行精确定位,并引导手术切除全过程,监测病变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所有病变均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并完整切除,同时能够缩小手术造成的损伤范围。结论 IOUS可准确定位幕上脑深部病变,同时指导术中病变的完整切除,保护周围正常神经功能结构,其实时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使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葛玉元,兰青,贡志刚[9](2011)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在脑深部病变导航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初步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技术辅助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深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脑室和胼胝体11例,丘脑4例,基底核区2例,岛叶2例,额叶深部3例,顶叶深部1例。在应用导航指导病灶切除的同时实时监测SEP。当术中波形发生明显异常时即通知术者调整或停止操作。结果病变全切除15例,大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SEP正常19例,其中发生可逆性变化1例,术中无变化18例;术后肌力较术前减退2例,术后肌力下降率10.5%。术中SEP发生不可逆性变化4例,其中波幅降低2例,波幅消失2例;术后肌力较术前均减退,术后肌力下降率100%。术中SEP正常者肌力下降率显着低于术中SEP发生不可逆变化者(P=0.002)。结论 SEP监测联合神经导航技术有助于安全、精确切除脑深部病变。

江涛[10](2007)在《实时超声导航在脑深部病灶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实时超声导航系统在脑深部病变中的应用,总结应用术中实时超声解决脑移位,指导病灶切除的经验。方法应用蛇牌Brian Lab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术中实时超声对15例脑深部病灶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2-65岁。术前一天备皮,行MR神经影像导航扫描(平扫或/和增强),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头皮、病变、脑室等结构的三维图像,制定手术计划,设计手术入路。手术当天全麻成功后安装头架固定头部,将导航位置接收装置固定于头架,利用红外线导航棒以Softouch方式注册。术中跟踪手术器械并将其位置在患者影像资料上以虚拟探针的形式实时显示,准确地显示颅内病灶的三维空间位置及其邻近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然后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病灶的性质以及毗邻的结构设计手术入路及皮肤切口。手术入路设计的原则是避开功能区和重要的血管,力争手术入路最短,皮瓣骨窗最小,脑组织显露最少。术中打开骨瓣后即应用实时超声,显露病灶位置,利用脑沟、脑池的自然间隙,最小路径到达病灶。常规行病灶切除,必要时使用显微镜、CUSA协助切除,力争脑组织损伤最小的同时全切除病灶。手术中多次应用超声指示病灶位置,在脑组织移位时利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手术中再定位、导向、并监测残余病灶的切除。结果全部病灶位置深在,定位准确。手术中经超声探查和术前导航影像对比,发现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纠正脑移位,再次进行病灶边界的判断,指示病灶位置,指导力争全切除病灶。手术切口长度和骨瓣较常规开颅术小。手术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4例,1例炎性病灶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慢性肉芽肿。术后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把患者术前的神经导航影像资料与术中病灶的确切位置更好的结合起来,进行病灶的实时定位引导,指导设计手术入路,提高导航精度。纠正脑组织移位造成的偏移,监测病灶深度,确定切除范围,避开功能区皮质和深部重要结构,对手术残余的判断和指导再次切除。术中实时超声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二、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内镜辅助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结果
    2.3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3 讨论

(2)管状牵开器在儿童脑深部病变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影像学检查(图1)
    1.3 治疗方法(图1)
2 结果(图1)
3 讨论

(3)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在脑深部病变的应用(附2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纳入标准
    3.机器人操作系统
    4.术前准备与规划
    5.手术方法
    6.误差值计算
结果
    1.手术情况
    2.术后病理
    3.手术并发症
讨论
    1.多靶点活检必要性
    2.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必要性
    3.与其他立体定向活检方式的比较
    4.靶点选择顺序
    5.结合PET-CT和高级MR确定靶点

(5)球囊通道技术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及脑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球囊通道技术与脑压板牵开技术疗效分析
    前言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球囊扩张后管状牵开器对脑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经鼻蝶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内镜与显微镜手术的安全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成果、现状
    研究目的、方法
    流程图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1.5 颅内感染治愈标准
    1.6 重点观察指标
    1.7 术前准备
    1.8 手术方式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情况
    2.3 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
    2.4 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
    2.5 两种术式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经鼻蝶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
    3.2 显微镜与内镜手术安全性评估
    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垂体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头颅磁共振成像引导幕上病变活检103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术中超声在切除幕上脑深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影像学资料
    1.3 仪器与设备
    1.4 操作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实时超声导航在脑深部病灶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7 参考文献
临床培训总结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已发表综述
已发表论着

四、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内镜辅助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 颜小荣,陈嘉芳,江常震,王晨阳,游鸿海,林章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08)
  • [2]管状牵开器在儿童脑深部病变的应用研究[J]. 图柯拜·吐尔托合提,吉文玉,刘冬,范国锋,赵俊红,艾合买提·艾尔肯,汪永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1(08)
  • [3]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在脑深部病变的应用(附26例临床分析)[J]. 刘妲,陈志杰,山常国,王辉,郭强,陈俊喜,张立民,李海南,林涛.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1(01)
  • [4]神经导航结合管状脑牵开器技术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 张国滨,任晓辉,崔勇,王永刚,隋大立,姜中利,林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12)
  • [5]球囊通道技术在脑深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及脑功能影响[D]. 谢凌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经鼻蝶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内镜与显微镜手术的安全性比较[D]. 路彪.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7]头颅磁共振成像引导幕上病变活检103例[J]. 李守巍,闫长祥,江涛. 中国肿瘤临床, 2017(17)
  • [8]术中超声在切除幕上脑深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 孙哲,栾新平,夏海成,李明慧,田海龙,刘亮,朱正权. 山东医药, 2012(16)
  • [9]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在脑深部病变导航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 葛玉元,兰青,贡志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03)
  • [10]实时超声导航在脑深部病灶手术中的临床应用[D]. 江涛.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3)

标签:;  ;  ;  

脑深部病变术后感染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