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试教育弊病的调查和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东旭[1](2021)在《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深入改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体系有了许多有益的变化,写作教学相关研究也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其中,真实写作作为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解决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问题的关键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这些年来写作教学方面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对象,并取得一定突破。但细究之下,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于实现真实写作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制约着初中语文真实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既有真实写作理论为支撑,对真实写作相关理念进行总结阐述。在实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目前真实写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由此提出更好地实现真实写作的实施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当前初中语文写作仍面临困境,真实写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保证真实写作更好地实施是写作教学的出路,并对国内外真实写作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对真实写作理念进行总结概述,主要探究真实写作的概念与内涵,重在说明其内涵包括内容的真实和过程的真实,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真实写作的价值意义。第三部分,对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初中语文真实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理论导向的欠缺、教材设置的失当、教学实施的低效和评价机制的单一。第四部分,针对初中语文真实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实现真实写作的实施策略:重视理论标准的导向性,保证教材设置的合理性,提升教学实施的实效性,保障评价机制的多样性。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张晓波[3](2020)在《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兼具人才培养与官吏选拔两大职能,对古代东亚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封贡制度及儒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在公元958年模仿中国创建了自己的科举制度,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取代高丽王朝,又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为研究对象,涉及科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科举制度的科目分类与考试运行,科举制度的弊端及代表性改革主张,科举制度的特点等,并从认识他者与反观自我的双重维度,探讨了中朝士人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朝鲜王朝在承袭前朝和师法中国的基础上,完成了科举制度的“本朝化”和“在地化”。就科目分类的横向角度而言,本文将朝鲜王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概括为“两类四科”,在考察式年试与特别试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小科、文科、武科、杂科的科场规制与考试流程。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而言,本文对朝鲜王朝503年的科举历史作了阶段性划分: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在14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完成了定型与发展,在壬辰战争前后经历了冲击与调整,在17-18世纪进行了改革与调适,及至19世纪遭遇了来自外部的新危机,最终在“甲午更张”时被废除。除人才培养和官吏选拔外,科举制度还具有传播儒学、教化民众等功能,客观上有利于巩固朝鲜王朝的统治。但法久弊自生,科举制度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既有科举种类繁多、录取人数过滥,科举考试中轻讲经、重制述等科场规制等不足,也有考官与应试举子联合舞弊等问题,这些弊端严重弱化了科举制度作为国家伦才大典的权威性与公平性。为此,朝鲜王朝从国王到士绅皆曾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其中,18-19世纪的科举改革主张最具代表性:正祖李祘从“君师一体”的理念出发,发布科举变通纶音;丁若镛主张以中国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为蓝本,对本国的科举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尹愭提出革除科举弊端的上中下三策。其他士人还从精心遴选考官、压缩录取名额、增加面试环节、宽限阅卷时间、严格考试纪律等五个方面,主张变革科举制度。但在朝鲜王朝传统的两班体制下,科举逐渐沦为两班维系自身阶层利益的工具,上述科举改革主张有的未曾实施,有的在实施过程中背离了改革的初衷。在作弊与革弊的双重变奏下,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积极因素日渐衰微,消极因素不断放大,最终积重难返。19世纪末,在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朝鲜王朝下令废除科举制度。从朝鲜王朝内部讨论其科举制度,固然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但放在东亚视域下观察中国、朝鲜、越南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对中国明清两朝与朝鲜王朝的科举制度进行比较,探讨东亚世界科举制度的多样性,当更有意义。与历史上中国和越南的科举制度相比,朝鲜王朝科举考试种类繁多且特别试多于式年试,重文轻武的倾向更加明显,形成了“进士”“壮元”等特有的科举术语体系和白牌、红牌制度。从开放性和封闭性的角度来看,朝鲜王朝既允许在职官员参加科举考试,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开放性;同时又对庶孽子孙参加科举考试进行严格限制,体现了科举制度在两班阶层内部的封闭性。就效率和公平而言,朝鲜王朝既通过科举直赴法和特别试鼓励优秀士子脱颖而出,同时又为权贵阶层绕开正常的式年试大开方便之门。在这种看似矛盾而又符合朝鲜王朝实情的环境中,科举制度呈现出极大的韧性与张力。在封贡体制下,中国和朝鲜王朝的读书人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增加了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和了解。除了这种单向的认识外,1766年朝鲜人洪大容与中国人严诚、潘庭筠通过你来我往、相互问答的笔谈形式,亦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了两国的科举制度。在这种比较与认识中,中国人更多体现出的是对异域科举制度的好奇与“同文”之情结,至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简单类比,少有反观自我之意;而朝鲜人除了对异域的好奇与“同文”之情结外,更多的是对儒家文明与中华制度的寻根与溯源,以及在认识他者基础上的揽镜自鉴。
刘苏莹[4](2020)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助推器 ——《先秦诸子选读》使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文言文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能力,本文尝试将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材料。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阐释了将《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的时代背景。因为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发展受阻,现有的教辅材料未能充分助力,并且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尚未被充分利用,所以有了将本教材作为文言文辅助材料的探讨。第二章分析了《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文言文教学辅助材料的可行性。教科书式的编写体系有利于发挥阅读引导作用;丰沛的文言知识为知识积累提供物质材料;最后,由于该本教材独特的选修性质,还具备综合性、目标性、梯度性、系统性、延展性的独有优势。第三章结合前文所述,提出了《先秦诸子选读》的使用策略。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可以增加文言文学习的系统性;更新教学方式的形式,能够减少教学中的机械性,并且营造更浓厚的文言文学习环境;拓展文言文空间有利于提升文言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师丹慧[5](2020)在《论幸福教室的构建》文中提出教育与幸福紧密地连在一起。教育以促进人的幸福为鹄的,幸福的实现则以教育为主要通道。偏离幸福旨趣的教育不是真纯的教育。然而,许久以来,教育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改变,它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就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在广泛的竞争中愈发背离了幸福的初衷,并逐渐被建构为一种准商品和欲望符号,从而表现出强烈的教育功利和紧张的教育焦虑。基于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教育改革使得教育更加科学、理性、高效,但却未能使教育摆脱不幸福的困境,甚至有远离幸福之势。幸福教育理想的实现须从微观处着手,从教育的最小单元——教室建设出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真与教育幸福的意涵,重新构建达臻教育幸福的可靠路径。幸福教室是建立在幸福教育相关理论之上的、指向教育实践的范畴。幸福教室的构建试图从幸福的教育意义出发,对当前教育的现状、问题予以批判性解构,对教育实践的终极追求予以人文性与科学性的还原,以期破除教育与幸福隔膜的困境,实现人的幸福发展。由此,本研究对幸福教室的理论基础、幸福教室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幸福教室的构建策略与保障体系等诸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论解。这种论解,对教育实践、对教师的教育生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某种重要的价值指示与实践省思之蕴。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意义与特点两个维度对“何谓幸福教室”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包括对幸福教室概念的规定,对幸福教室与幸福教育关系的厘清,并提出了幸福教室特有的关系性、人本性、开放性三个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对幸福教室的价值分析以及对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幸福教室的缺席后果及原因的事实分析表明,幸福教室的构建对促进学生幸福、教师幸福和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极具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给出了构建幸福教室的深厚理论基础,并依照主体、基础、中介三个维度为幸福教室的建构提出了切实的实践策略与保障体系。
姜晗静[6](2020)在《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教材既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来源,其质量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2012年,由国家教育部主持的新教材编写正式启动。2017年,部编教材在部分年级开始投入使用。2019年,部编教材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覆盖。部编教材立意高、水平高,相较之前各个版本教材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但对于已经习惯于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陷入对部编教材的适应困境。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来说,随着部编教材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仍会面临不少挑战。本文采用现状调查法,以A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A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理念、结构、内容、教学的适应情况。研究发现,A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理念理解片面、双线结构把握不准、传统文化处理过于刻板、口语交际流于形式、拼音识字易走老路、课外阅读难以落实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教师层面的原因:应试观念根深蒂固,专业素养存在短板,教学反思意识淡薄;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农村小学育人环境欠佳,教材培训缺失。为了解决教师教材适应的困境,本文认为教师要做出积极的自我改变,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而学校也要提供充分的外部支持,将教材使用纳入教师教学评价,实施量化考核,创设教研文化,搭建沟通平台,推进落实城乡帮扶机制。只有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部编教材,从而发挥出部编教材的最大价值,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陈思琪[7](2020)在《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题目是《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采用跨学科尤其是取资于现代语言哲学和文艺学的研究方法,来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语言工具论”思维模式问题展开研究。现代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一般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交际功能,二是审美功能。前者把语言当作人的思维的工具,从而体现为日常语言的特点;而后者则重视语言自身的创造性,从而体现为文学语言的特点。所谓语言工具论,即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媒介、载体,它的功能在于被动地反映生活和情感的“内容”,内容具有优先权,语言作为形式是被内容所决定的。所谓语言本体论,则认为万事万物、作家的思想情感等内容都是由语言决定、塑造和成就的。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不是作家写小说,而是小说写作家。相比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更加重视语言的表现本身,审美功能居于交际功能之上而成为第一位的要素。在语言本体论看来,文学的要义并不在于通过什么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在于以何种技巧、何种语言构造一个新的审美世界。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言工具论的思维方式及其影响,因此有必要引入语言本体论的思路来改进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长久以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其一,教师在其语言工具论的思维模式下,把作文当作生活的反映与记录,从而未能显示语文文本与历史文本的本质区别;其二,教师未能区分应用文体与原汁原味的文学文体,从而出现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与“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之间的文体对立;其三,作文主题思想的设置过于意识形态化,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其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教师未能提炼出文学经典的创作方法,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教师知识结构有待更新;其二,教师自身疏于文学创作;其三,教师的思维思想封闭教条;其四,教师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待提高。第三部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于:其一,建立语言本体论的教学思维模式;其二,结合学生特点,探索新型作文文体;其三,对作文写作开展无原则的批判,带领学生回到生活世界;其四,读写结合,把经典阅读中的创作方法提炼、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
欧阳帆[8](2020)在《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根据课标的要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名着导读”板块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凸显出“名着导读”的重要性,名着阅读课程化和教学化也随之成为学界的热点。“名着导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完成整本书阅读,“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引导学生课外有效阅读的桥梁。基于此,本论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为教师提供“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展开论述,内容概要如下:第一章是本文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的概述,厘清了“名着导读”和“问题设计”等核心概念,分析了问题设计在“名着导读”中的必要性,介绍了问题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着导读”的选编特点以及问题类型的分析。通过梳理“名着导读”板块,概括出“名着导读”在选编内容上具有经典性、丰富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在编排结构上具有层次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并在选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问题连续体理论对“名着导读”中所设计的问题类型进行了归类。第三章是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在“名着导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调查和问题成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教师在“名着导读”的问题设计中存在对名着把握不足、对学情把握不足、问题类型单一、问题设计具有功利性等问题。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提出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一是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经验设计问题;二是基于文本难度和名着特点设计问题;三是根据语文能力的要求设计落实阅读方法的问题;四是结合“专题探究”栏目设计指向明确的问题;五是紧跟阅读进程,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角度设计促进有效评价的问题,达成以评促读的目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同时也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赖亮红[9](2020)在《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文言文的学习向来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涵养人文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文言文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学生的理解感悟,课堂沉闷缺乏语文味;重视诵读但落实情况不理想等。统编本初中文言文在选文数量、选文篇目和选文编排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教好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是值得每一位语文人探讨的问题。“素读”起源于中国传统母语教学,是一种重视朗读背诵的读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界对“素读”进行重新审视和体认,并赋予“素读”新的内涵。新时代下“素读”的内涵跳出了传统素读“不求甚解,只重视朗读背诵”的单一维度指向,拓展为重视学生的诵读体悟,重视学生与作者和文本展开交流与对话,在体悟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获得言语的积累与素养的提升。将新时代的“素读”方法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有利于克服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改善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因此,本文试图在前辈关于“素读”和文言文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做出初步探索,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对传统与新时代的“素读”内涵进行了界定,对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篇目进行统计分析,并论述文言文“素读”的价值。第二章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问卷访谈,阐述当今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其做了原因分析。第三章论述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实施,从“素读”教学的策略、阶段化推进、文言文“素读”教学实践案例及分析、反思和建议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总之,希望本文关于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初步研究能为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吸引更多语文专家和教师研究文言文教学,改善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增强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王莉[10](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部于2001年首次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将“读书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列为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综合性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综合性,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2016年9月投入使用的新教材,这一板块的编写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和特点,但目前一线教师不太重视这一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所以教学现状也不甚乐观。本论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立足点,对部编版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以及李廉方的合科课程思想理论。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联系学生与生活、打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纽带,其自身具有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综合性等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达到语文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应应试教育存在的需要以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丰富学习生活、训练合作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为“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编选特点”。在与人教版的主题、板块设计以及活动设计流程等三方面进行对比后,发现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编写具有次数安排合理、符合时代主题、关注学生活动过程、学生自主机会多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源自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的编写动机与理念。以这种编写动机与理念为主导,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呈现出语文核心素养、关注活动过程、落实能力培养点、丰富资料的补充等的编写特点。第三章为“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及其原因”。通过教师问卷、学生问卷以及教师访谈等调查发现,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其受重视程度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教师方面体现为忽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不到位;在学生方面体现为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不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态度散漫;在教学方面体现为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资源不足以及评价方式不当等。第四章为“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为有效解决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对于教师,应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全过程指导、开展教学研究;对于学生,应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充分认识综合性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应合理利用课时、转变考查方式、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合理进行评价等。
二、应试教育弊病的调查和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试教育弊病的调查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真实写作研究现状 |
(一)国内真实写作研究现状 |
(二)国外真实写作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真实写作研究比较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真实写作理论概述 |
一、真实写作的概念 |
二、真实写作的内涵 |
(一)内容的真实 |
(二)过程的真实 |
三、真实写作的价值 |
(一)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实践应用的需求 |
(二)更好地满足个体精神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
(三)更好地推动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
(四)更好地承扬我国诚实守信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
第二章 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一)写作现状不利于真实写作的实施 |
(二)对真实写作理念缺乏合理的认知 |
(三)真实写作的实行和实现程度较低 |
(四)写作评价与真实写作理念相背离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理论导向的欠缺 |
(二)教材设置的失当 |
(三)教学实施的低效 |
(四)评价机制的单一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的实施策略 |
一、重视理论标准的导向性 |
(一)加快理论的研究、学习和实践 |
(二)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引导力 |
二、保证教材设置的合理性 |
(一)加强写作版块的系统性编排 |
(二)促进写作版块与阅读版块的融合 |
三、提升教学实施的实效性 |
(一)注重兴趣激发与课堂创新 |
(二)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
四、保障评价机制的多样性 |
(一)重视写作过程的评价 |
(二)把修改纳入评价机制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二、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3)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渊源 |
第一节 承袭前朝:对高丽王朝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一、科举种类与考试内容 |
二、科举规制 |
第二节 师法中国: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
一、对《科举程式》的吸收 |
二、“宾贡”与朝鲜王朝科举 |
第二章 朝鲜王朝的科举科目与考试程式 |
第一节 “两类四科”与特别试 |
一、“两类四科”的科目分类 |
二、特别试 |
第二节 小科 |
一、生员试 |
二、进士试 |
第三节 文科 |
一、文科初试 |
二、文科覆试 |
三、文科殿试 |
第四节 武科与杂科 |
一、武科 |
二、杂科 |
第三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流变 |
第一节 定型与发展:14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的科举制度 |
一、太宗、世宗与科举制度的定型 |
二、《详定科举规式》与科举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冲击与调整:壬辰战争前后的科举制度 |
一、文科式微 |
二、武科勃兴 |
三、应试者的资格限制不断放松 |
四、恢复僧科 |
第三节 改革与调适:17-18世纪的科举制度 |
一、壬辰战后科举政策的调整 |
二、“仁祖反正”后的科举改革 |
三、肃宗时期的科举改革 |
四、英祖、正祖时期的科举发展 |
第四节 危机与废除:19世纪的科举制度 |
一、“甲午更张”前的科举运行 |
二、“甲午更张”与废除科举 |
三、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社会反应 |
第四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弊端及改革主张 |
第一节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弊端 |
一、作弊与革弊的双重变奏 |
二、科场规制问题 |
三、考试官员与举子问题 |
第二节 18-19世纪朝鲜王朝的科举改革主张 |
一、“君师一体”:正祖李祘的科举变通纶音 |
二、“全面革新”:丁若镛的科举改革主张 |
三、“救弊三策”:尹愭的科举改革主张 |
四、“众说纷纭”:其他人的科举改革主张 |
第五章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
第一节 科举视角下的庶孽制度 |
一、两班分层与庶孽禁锢 |
二、庶孽禁锢与庶孽许通的争论 |
三、庶孽许通的制度化及其反复 |
第二节 科举直赴法 |
一、直赴法的实施与发展 |
二、科举直赴之资格与分类 |
三、直赴法之限制与影响 |
第三节 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其他特点 |
一、名目繁多的特别试 |
二、在职官员应试 |
三、特有的科举术语与白牌、红牌 |
四、一贯的重文轻武倾向 |
第六章 中朝双方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与比较 |
第一节 中国人对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的认识 |
一、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朝鲜科举认识 |
二、崔溥《漂海录》与中国人对朝鲜科举的认识 |
三、晚清报刊中的朝鲜科举 |
第二节 朝鲜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 |
一、朝鲜官方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 |
二、朝鲜民间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 |
第三节 中朝士人围绕两国科举的讨论——以《乾净衕笔谈》为例 |
一、两国士人对彼此科举制度的认识与比较 |
二、由笔谈看中朝士人的应举心态 |
结语 |
附录 :朝鲜王朝科举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助推器 ——《先秦诸子选读》使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文言文辅助教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文言文教学困境概述 |
一、教学内容:知识点庞杂 |
二、教学方式:机械刻板 |
三、教学环境:语境匮乏 |
第二节 现有教辅材料使用情况与文言文辅助局限性分析 |
一、高频低效的使用现状 |
二、现有教辅文言文辅助局限性分析 |
第三节 闲置待利用的《先秦诸子选读》 |
一、较低的教材使用率 |
二、欠佳的教学效果 |
第二章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文言文教学辅助教材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完备的教材编写系统——组织方式 |
一、文质兼美的选文系统 |
二、多元助力的助读系统 |
三、灵活开放的练习系统 |
第二节 丰厚的文言知识——教学内容 |
一、疏通文意的基础:文言文字知识 |
二、赏析手法的途径:文言文学知识 |
三、思想文化的传承:文言文化知识 |
第三节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教辅材料的优势分析 |
一、更突出的综合性 |
二、更精准的目标性 |
三、更精细的梯度性 |
四、更有机的系统性 |
五、更便捷的延展性 |
第三章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文言文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策略 |
第一节 整合教学资源,增强文言学习系统性 |
一、学段贯通,纵向联系 |
二、选必结合,横向联系 |
第二节 丰富教学活动,培养文言语感 |
一、利用碎片时间,浸润接触文言 |
二、自学查缺补漏,教学点睛提升 |
三、开设文言活动,丰富学习形式 |
四、引进课外资源,延展文言学习 |
第三节 拓展文言教学,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
一、读练结合,链接高考 |
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论幸福教室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1.基于教育的终极追求 |
2.基于教室引发的现实性思考 |
3.基于对幸福教室已有研究的发展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对幸福教育的研究 |
(2)对幸福教室的研究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对幸福教育的研究 |
(2)对幸福教室的研究 |
(三)研究设想 |
1.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2.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3.研究的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4.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何谓幸福教室:意义与特点 |
一、幸福教室的内涵 |
(一)幸福 |
(二)教室 |
(三)幸福教室 |
二、幸福教室与教育幸福 |
三、幸福教室的特点 |
(一)人本性 |
(二)关系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部分 为何需要幸福教室:价值与事实 |
一、价值分析 |
(一)幸福教室与学生的幸福 |
(二)幸福教室与教师的幸福 |
(三)幸福教室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
二、事实分析 |
(一)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幸福教室的缺席及其后果 |
(二)幸福教室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三部分 如何建构幸福教室: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 |
一、幸福教室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幸福教育思想 |
(二)幸福教育理论 |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二、幸福教室建构的基本维度 |
(一)环境:幸福教室建构的基础 |
1.对幸福教室环境的思考 |
2.环境作为幸福教室建构维度的具体内涵 |
(二)关系:幸福教室建构的中介 |
1.幸福教室外部的关系建构 |
2.幸福教室内部的关系建构 |
(三)活动:幸福教室建构的主体 |
1.幸福教室中的“生活”活动 |
2.幸福教室中的“生长”活动 |
三、幸福教室建构的实践路径 |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诉求 |
1.坚持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引 |
2.坚持对现代教育弊病的反思 |
(二)施行科学的教育策略 |
1.创设支持性的发展环境 |
2.确立以幸福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内容 |
3.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
4.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 |
(三)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
1.专业培训作为幸福教室持续的动力支撑 |
2.项目评价作为完善幸福教室构建的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部编语文教材 |
1.4.2 教材适应性 |
1.4.3 教师教材适应的基本要求 |
第2章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分析 |
2.1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 |
2.1.1 立德树人,体现国家意志 |
2.1.2 编研结合,实现科学编写 |
2.1.3 纠正弊病,满足教学需求 |
2.1.4 紧扣时代,贴近学生生活 |
2.2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结构变动 |
2.2.1 建立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 |
2.2.2 灵活编排教学板块,突出中心 |
2.3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内容变化 |
2.3.1 选文增加传统文化,删减时文 |
2.3.2 扩充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 |
2.3.3 强化语文训练,提升语文能力 |
2.4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教学调整 |
2.4.1 科学编排拼音识字,改变教学顺序 |
2.4.2 构建三位一体,掌握阅读方法 |
2.4.3 写作教学契合单元主题,实现随文而教 |
第3章 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现状考察 |
3.1 调查准备 |
3.2 数据与分析 |
3.2.1 A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情况 |
3.2.2 A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编写理念的适应情况 |
3.2.3 A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结构变动的适应情况 |
3.2.4 A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内容变化的适应情况 |
3.2.5 A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教学调整的适应情况 |
3.3 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中的问题 |
3.3.1 编写理念理解片面,无法有效指导课堂教学 |
3.3.2 双线结构把握不准,语文要素被弱化 |
3.3.3 传统文化处理过于刻板,学生美感培养被忽略 |
3.3.4 口语交际重视不够,课堂实施流于形式 |
3.3.5 拼音识字易走老路,忽视学生水平差异 |
3.3.6 课堂阅读以讲代读,课外阅读难以落实 |
第4章 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问题归因 |
4.1 教师教材观念的落后是直接原因 |
4.1.1 应试观念根深蒂固,影响教师全面认识教材 |
4.1.2 专业素养存在短板,阻碍教师创新使用教材 |
4.1.3 教学反思意识淡薄,制约教师合理调适教材 |
4.2 学校教师发展机制的缺失是间接原因 |
4.2.1 农村小学育人环境欠佳,束缚教师教材开发积极性 |
4.2.2 农村小学教材培训缺失,局限教师教材实施效果 |
第5章 提高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的对策 |
5.1 教师改变是提高自身部编教材适应性的内部动力 |
5.1.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认识教材 |
5.1.2 完善知识结构,深刻理解教材 |
5.1.3 改变教学方式,合理开发教材资源 |
5.1.4 提高专业能力,创造性运用教材 |
5.2 学校支持是提高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的外部保障 |
5.2.1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将教材使用纳入教师教学评价 |
5.2.2 加强教材使用培训,实施量化考核 |
5.2.3 创设教研文化,为教师教材适应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
5.2.4 搭建沟通平台,实现教师与教材编者对话 |
5.2.5 推进落实城乡帮扶机制,为教师培训提供专业引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情况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A小学语文教师) |
附录 C 访谈提纲(A小学校长) |
附录 D 访谈提纲(A小学语文教研组长) |
附录 E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理论与概念阐释 |
一、语言工具论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未区分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 |
(二)未区分文学文体与应用文体 |
(三)主题思想设置意识形态化 |
(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分离 |
二、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知识结构有待更新 |
(二)教师自身疏于文学创作 |
(三)教师思维思想封闭教条 |
(四)教师文学鉴赏能力不高 |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语言本体论的理论建构 |
(一)语言本体论教学模式的三条原则 |
(二)结合学生特点探索新型作文文体 |
(三)从无原则的批判到回到现实世界 |
(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真正贯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名着导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
(二)问题设计是“名着导读”教学的重要抓手 |
二、研究意义 |
(一)丰富“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推动学生高效阅读名着,促进全面发展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综述 |
(一)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研究 |
(二)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关系概述 |
一、名着导读 |
二、问题设计 |
三、问题设计在“名着导读”中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问题设计的理论依据 |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 |
二、发现学习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教育目标分类学 |
第二章 “名着导读”的选编特点和问题类型 |
第一节 “名着导读”选编内容的特点 |
一、经典性 |
二、丰富性 |
三、关联性 |
第二节 “名着导读”编排结构的特点 |
一、层次性 |
二、完整性 |
第三节 “名着导读”教学的问题类型 |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下的问题类型 |
二、问题连续体的五个层次 |
第三章 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调查内容的确定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结果统计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问题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经验设计问题 |
一、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梯度性的问题 |
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启发性的问题 |
三、寻找跨学科结合点设计综合性的问题 |
第二节 基于文本难度和名着特点设计问题 |
一、基于文本难度设计选择性的问题 |
二、基于名着结构特点设计问题集和问题链 |
三、基于名着内容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
四、基于片段教学设计推荐“精彩选篇”的问题 |
第三节 根据语文能力设计掌握阅读方法的问题 |
一、设计归纳性的问题,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
二、设计聚焦性的问题,掌握选择性阅读的方法 |
三、设计鉴赏性的问题,掌握精细阅读的方法 |
四、设计积累性的问题,掌握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 |
第四节 结合“专题探究”设计指向明确的问题 |
一、提炼普适性的母题,确定思考方向 |
二、选择方向性的议题,建立思维框架 |
三、设计开合性的问题,提供思维抓手 |
第五节 紧跟阅读进程设计促进有效评价的问题 |
一、阅读前设计问卷,进行诊断性评价 |
二、阅读中设计任务单,重视过程性评价 |
三、阅读后多样检测,形成终结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9)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素读”内涵与“素读”价值 |
第一节 “素读”的界定 |
一、传统“素读”的概念 |
二、当前“素读”的内涵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编选情况分析 |
一、统编本文言文选文分析 |
二、统编本文言文出处分析 |
三、统编本文言文学习目标分析 |
第三节 文言文“素读”的价值 |
一、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一、学生学习现状 |
二、教师教学现状 |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难性 |
二、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模糊性 |
三、文言文评价的过度量化性 |
第三章 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实施 |
第一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
一、以诵读方法为手段 |
二、以语文要素为教学点 |
三、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任务 |
四、以品读理解文本为重点 |
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 |
第二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实施的阶段推进 |
一、初步阶段:素读,培养语感 |
二、进阶阶段:品读,体验理解 |
三、深入阶段:悟读,提升素养 |
第三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设计及分析 |
一、《咏雪》“素读”教学设计 |
二、《咏雪》“素读”教学设计分析 |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素读”教学设计 |
四、《陈太丘与友期行》“素读”教学设计分析 |
第四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
一、营造文言文“素读”氛围 |
二、加强文言文“素读”培训 |
三、编制文言文“素读”读本 |
四、保障文言文“素读”时间 |
五、开展文言文“素读”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心理学——多元智力理论 |
二、教育学——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三、课程教学论——李廉方合科课程思想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性学习概念的形成与阐释 |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
一、实践性 |
二、合作性 |
三、自主性 |
四、生成性 |
五、探究性 |
六、综合性 |
第四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 |
一、语文培养目标的需求 |
二、应试教育存在的需求 |
三、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五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
一、丰富学习生活 |
二、训练合作精神 |
三、激发创新意识 |
四、培养实践能力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选特点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 |
一、主题设计 |
二、板块设计 |
三、活动组织方式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编写的理念及特点 |
一、编写理念 |
二、编写特点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及原因 |
第一节 教师现状及原因 |
一、教师现状 |
二、导致原因 |
第二节 学生现状及原因 |
一、学生现状 |
二、导致原因 |
第三节 教学现状及成因 |
一、教学现状 |
二、导致原因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教师方面 |
一、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 |
二、全过程指导 |
第二节 学生方面 |
一、积极参与活动 |
二、充分认识综合性学习 |
第三节 教学方面 |
一、合理利用课时 |
二、转变考查方式 |
三、改变教学方法 |
四、丰富教学资源 |
五、合理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学生问卷 |
附录三 访谈问题 |
附录四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
附录五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应试教育弊病的调查和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真实写作研究[D]. 梁东旭.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朝鲜王朝科举制度研究[D]. 张晓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助推器 ——《先秦诸子选读》使用策略研究[D]. 刘苏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论幸福教室的构建[D]. 师丹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A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研究[D]. 姜晗静.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语言本体论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D]. 陈思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初中“名着导读”问题设计研究[D]. 欧阳帆.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D]. 赖亮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 王莉.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