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森林经营者的问题与思考

广西森林经营者的问题与思考

一、广西森林经理问题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干,代华兵[1](2021)在《中国森林资源调查:历史、现状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中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经历了目测调查(踏查)、航空目测调查、以小班为基础的抽样调查、以地形图为基础的小班调查和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的小班调查5个主要技术发展阶段。文中介绍各阶段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和手段,其中小班调查内容和林分调查因子测量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稳定,但小班区划和数据处理方法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较大发展;综述了2017年以来以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分遥感为核心技术的大区域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无人机、地基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井晖[2](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体,在环境资源问题日渐严峻的今天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目前基层生产单位森抚管理较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每亩蓄积量仍居于国际较低程度,森林经营效果不佳,其多功能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在2020年国内林业信息化率提高到80%,实现林业信息化率的显着提升,达到林业自动化办公、科学化管理的目标。本文从基层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抚育管理的需求出发,以东北地区L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连接各组织层级的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为林业管理者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提供科学有效且兼顾多因素(生态、经济、社会)的决策支持服务。本文首先梳理了L林业局的森林抚育流程,在业务流程中找到抚育管理中的决策点,并使用流程优化的方式对决策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在案例推理的基础上,以L林业局2015-2018年森抚设计数据为基础案例数据,使用框架式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案例库,采用注水算法计算案例属性的权重。最后结合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和改进归一化欧式距离最近邻算法进行案例推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管理实际意义出发,研究了案例推理评价模型,分析案例推理结果的科学性。在技术上,本文依据基本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使用Activiti流程引擎将决策支持系统与现有的林业业务流程系统(Smartforest)结合在一起,来满足决策者们(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决策的业务需求。最终基于云计算的Saa S模式,将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FTGDSS)部署在符合林业基层单位运行的基本硬件环境(云服务器)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利用大量历史业务数据,辅助管理者针对森林抚育业务作出管理决策,并且解决了不同时空且多人参与的森林抚育业务决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自动化获取问题,结合大数据推进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发展。

吴丰宇[3](2019)在《广西国有六万林场近十五年森林资源结构动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2004-2013年广西国有六万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调查和2018年的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数据为原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以及图表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十五年期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评定其用材林的质量,探索林场森林资源变化规律、经营效果。结合林场的实际生产情况,通过用材林单产、可采资源、龄组面积结构蓄积结构、树种结构等五方面评价评定用材林的数量与质量。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林场经济永续发展等综合效益角度出发,根据现状和发现的规律,提出优化的经营目标,后期优化的经营方向,提出经营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林场现有土地面积15298.78hm2,林场经营面积12762hm2,林场经营活立木蓄积901619m3,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十五年期增量为473558m3,整体呈递增趋势;森林覆盖率89.08%,林木绿化率90.74%,十五年期分别增长了13.53%和4.14%,整体呈增长趋势。2.林场注重用材林发展,十五年期土地总面积增加,森林经营面积有所减少;有林地增加,被占地减少,灌木林地减少;非林地增加。3.林场用材林的首要经营目标是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近十五年期桉树人工林面积减少了1147.8hm2,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但桉树化趋势仍较为明显,对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的发展经营重视度不够,导致现有树种结构和龄组结构不合理,桉树占到用材林面积的65.8%。4.基于用材林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分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林场近十五年用材林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各调查期具体评分结果为:32.69分(2018年)>25.02分(2004年)>24.82分(2013年)>21.08分(2009年),2018年度用材林质量最好评定为“良”,其他三期评定结果均为“中”。5.用材林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树种面积、蓄积结构以及龄组面积、蓄积结构上都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促使桉树:杉类:松类:其他阔=5:2:2:1,采用近自然经营理念,在达到法正林后再进行更新采伐,严格控制主伐年龄,促使林地林木利益最大化。6.针叶林和其他阔比例偏小,混交林比例偏少,不利于森林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形成与保护。7.林场八角经济林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已处在盛产期,八角经济纯林大面积连片种植,八角炭疽病大规模爆发系数提高,病虫害防治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减弱。8.根据森林资源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六万林场现有经营模式,建议调整树种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力度,并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规划方案与可持续发展方向。

郑芊卉[4](2019)在《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渐扩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导致的气候变暖早已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履约期进入尾声,《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世界各国积极实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区域性、自愿性碳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建立和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内涵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森林经理,目的也从以生产木材为主转变为维持森林永续发展和利用。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对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设计、销售利用等内容。林业碳汇项目在自愿减排市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对自愿减排市场中林业碳交易项目的总结和研究,对今后林业碳汇项目的质量提高有重大意义。论文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中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前景。简要分析碳交易市场的种类和机制,阐明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的差别。结合目前全球林业碳交易市场的现状,总结碳交易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史,梳理其中容易被误解的概念和学者观点,对碳汇、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给出定义。(2)归纳梳理现行方法学。作为项目实施的指导方法和基础工具,方法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研究,阐明了方法学的内容、类型、结构作用等方面的含义,说明林业碳汇项目的额外性在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性。(3)分析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基本情况。收集了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累计公示审定的99个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文本,整理发现60%以上的项目是在2016年完成备案,总实施区面积达2.53 Mhm2,预计总减排量约1.46 GtCO2-e,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中的7个省区。按项目类型整理发现,碳汇造林项目共68个,实施面积70.66万hm2,预计减排量为0.225 Gt CO2-e;林业碳汇经营项目共24个,实施面积176.99万hm2,预计减排量为1.224Gt CO2-e;竹子碳汇项目共6个,其中造林项目1个,营林项目5个,实施面积5.08万hm2,预计减排量为8.82 MtCO2-e。进一步分区研究分析发现,北方的纯林造林应选较长计入期、实施面积大的项目;华南地区造林项目较多,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提高森林经营类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发展竹林类项目。(4)具体案例研究。广东省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开始于2012年4月,主要选用木荷、枫香、香樟、红锥、山杜英、藜蒴等6个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随机混交种植,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减排量2.30MtCO2-e,实现年均减排量约为115152 tCO2-e。项目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第一个监测期的数据采集和监测,第一监测期内造林规模为7400 hm2,根据项目涉及文本和监测数据,按照方法学计量监测方法,得到监测期内产生的实际碳汇量为37785 tCO2-e,扣除相应年份(2012-2016)基线碳汇量19040.18 tCO2-e,监测期内实际减排量为18744.82 tCO2-e,比预估减排量低11108.97 tCO2-e。通过项目的设计、预估、实施及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由于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导致抽样分层数量变少,而按照树龄做出的项目事前减排量预估略大于监测结果。(5)提出林业碳汇项目发展思路。综合国内外林业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我国自愿减排市场的林业碳交易现状,为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葛方兴[5](2018)在《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决策支持工具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重要用材树种,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模式的量化和经营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南方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林分密度调节控制是人工林经营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水平以及维持林分稳定性和最大限度发挥森林功能的重要途径。林业决策支持工具是将林业理论和技术转化为经营实践中生产力的有效推广载体。因此,对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决策支持工具的研制十分必要。本论文以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决策支持工具的研制为主线,旨在解决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技术体系不完整和相关密度控制技术手段在自治区林业一线生产实践中推广困难的难题。首先在整合密度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期马尾松纯林数据研建了马尾松人工林多功能密度控制图,并进行了简单模拟经营,为工具提供了关键模型和核心算法。接下来对支撑工具功能的其余算法进行全面研究。在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用户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B/S模式和R编程环境,结合R shiny等Web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工具的总体架构、用户界面、功能结构和数据库等进行设计,并以Web应用和本地应用两种形式对工具进行了实现和测试,最后对工具在广西马尾松用材林主要产区的推广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如下:(1)马尾松人工林多功能密度控制图的研建本论文研建的马尾松人工林多功能密度控制图集成了林分蓄积、生物量、碳储量收获预估,风灾、树冠火发生风险研判等多项基本功能,填补了国内通过林分密度控制手段研判和预防人工林中风灾和树冠火发生的相关技术空白。该多功能密度控制图及简单模拟经营算法既为本论文研制的决策支持工具提供了关键模型和核心算法,也可以独立于该工具使用。(2)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决策支持工具的研制本论文所研制工具的功能以广西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为核心,将造林密度建议评价、抚育间伐计划制定、经济利润计算和当前林分状态评估及预警等功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辅之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在线实现方式和离线实现方式均能够满足基层经营者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适用于造林前、幼龄林、自疏后等多个阶段,能够为用户提供从参数输入和功能选择、计算、分析、判断、制表、绘图到本地和在线保存及查询的全面的林分密度管理业务流,能够对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热林中心马尾松人工林密度调控过程的数量化、精准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尾松人工林的量化经营提供了可行工具。

何金全[6](2017)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原植树造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时期,从最初的栽植行道树,发展到现在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体系工程。广东省珠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建设平原绿化的树种较多,具备开展平原绿化建设的优越条件。因此,建设符合国情、民情的平原绿化工程,对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提升区域绿化水平、保障农业高产稳产、提高农民整体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检索法、实证研究法、专家咨询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进行研究,通过充分查阅、归纳、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林学、森林经理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美学、系统论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等相关理论,充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建设现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并对发展趋势做出研判。从点、线、面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划分出六种平原绿化类型;论文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运用到了平原绿化树种择优中,对适合珠江三角地区平原绿化的188个树种进行了择优排序;提出三种植物配置形式、六种植物配置方式;论文为适地适树、合理栽植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大趋势,根据六种平原绿化类型,运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树种择优顺序,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和方式,提炼了33个集用材、生态、景观、碳汇等多功能于一体,分别适用于城镇绿化、村庄(屯)绿化、农田林网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荒地绿化的平原绿化配置模式。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义。

冯仲科,徐伟恒,郑娜[7](2015)在《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我国森林经理学科发展道路曲折,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学科面临被弱化的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文中简要回顾了我国森林经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森林经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当前的重要科研方向。

庞丽峰,姜俊,陆元昌[8](2014)在《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目前森林资源各类数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范畴、森林经理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森林经理科学元数据存储与采集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建了森林经理科学数据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元数据字典和代码库;采用VBA技术开发了元数据采集工具。以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森林经理科学数据管理应用为案例,初步实现了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方法的探索性研究。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科学数据整合能有效地改进数据的质量,使分散在各部分的数据便于规范管理、便于开展多目标、多学科和多行业应用,为以后进一步数据挖掘奠定了基础。

曹小玉,吕勇[9](2011)在《浅议“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文中提出通过多年的"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该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总结了"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丰富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多层次的实验内容。实践证明,通过对课程实施上述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曾祥谓[10](2010)在《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千年来,我国森林一直被过度地开发利用。据专家估计,经过几千年的过度消耗,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也最具木材生产价值的原始森林,大约只剩下史前的2%,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中,大面积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珍贵用材林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几乎消耗殆尽。我国的木材生产已经从以天然林为主转到以人工林为主,木材的自给率只有60%,国内的木材消费量有40%依赖进口。为解决木材供需基本平衡,我国木材主要依赖进口。有专家指出,如果某种材料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3050%,这种材料就处国家安全警戒线下。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面积达6168.84万hm2,其中用材林2522.86万hm2。但我国人工林结构单一,质量差,生产力低。人工林木材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即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原料材的需求。如何解决商品材,即珍贵用材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主持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项研究,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提出在森林分类经营中将森林分成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森林三类。多功能森林就是传统上所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在面积上占据多数。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是,在多功能森林的经营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加强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增加我国珍贵用材后备资源,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珍贵用材的需求。根据珍贵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经营过程等特点,借鉴国际森林经营先进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践,选择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和生态采伐理论来支撑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实践。森林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两用林(多功能林)。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同时追求森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和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强调以“接近大自然”的方法改造、利用森林,用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化思想经营发展林业。次生林(或退化林地)到次生顶级群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缩短这个进程,从而取得生态和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现在很多林业发达国家把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地力衰退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阔叶树的人工造林。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保护了珍贵树种资源。我国海南、广东、广西、黑龙江、福建、浙江、青海、内蒙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南方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汪清林业局、西北的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分别总结出了我国南亚热带珍贵阔叶林人工经营模式、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定向经营模式、东北低质林改造和大径材培育模式和西北次生林多目标经营模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我国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工作严重滞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育珍贵树种的积极性;投资不足,缺乏稳定有效的资金扶持渠道;技术储备不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缺乏强劲的发展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珍贵树种培育过程中,重点抓好加强保护和积极培育珍贵树种种质资源,长远培育目标与短期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珍贵树种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保持清醒认识、避免盲目发展,因地制宜、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这5项工作。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珍贵树种和采取适宜的珍贵树种培育方式,对发展珍贵树种至关重要。选择珍贵树种,应坚持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2007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名录的颁布对我国的珍贵树种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各地可以参照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区划,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可以采取集约经营、定向改培、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抚育和管护等培育方式论文根据我国珍贵树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了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等发展对策,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珍贵树种由于其经营周期长期性而一直被忽视。人工林的发展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占我国木材需求多数的珍贵用材的需求。从根本上满足我国木材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2)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多功能森林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不是对立的,是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具体表述,是一致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提法更符合我国的林业实际,其经营思想将有力促进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3)我国集体林和次生林面积巨大,是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主要场所。应加强次生林的经营与改造,在次生林经营与改造过程中大力推进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与经营。(4)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生态采伐6种理论对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5)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各地发展的乡土珍贵树种1000多种,现存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低质低效林,发展珍贵树种空间巨大。(6)树种选择是珍贵树种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尽量选择当地乡土珍贵树种,选择树种应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7)通过对南亚热带、东北、西北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针阔同龄混交林、针阔异龄混交林等几种珍贵树种经营模式。(8)针对性地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等7项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珍贵树种发展,发挥多功能森林的作用,加强次生林的改造,切实加快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培育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发展重点,优化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活化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我们就可以改变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珍贵用材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逐步实现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用材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构筑雄厚的我国现代林业战略资源基础。

二、广西森林经理问题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森林经理问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林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进展
        1.2.2 林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1.2.3 基于案例的推理问题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软件工程思想
    2.2 基于案例推理原理与方法
        2.2.1 基于案例推理基本原理
        2.2.2 基于案例推理案例检索技术
        2.2.3 案例相似度计算技术
    2.3 均匀度理论
3 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分析
        3.1.1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点的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3.1.2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问题分析
        3.1.3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to-be”流程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系统功能需求
        3.2.2 数据逻辑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4.1 设计思路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基础数据信息表设计
        4.3.2 历史信息表设计
        4.3.3 推理规则表设计
        4.3.4 决策业务表设计
    4.4 系统主要子系统模块设计
        4.4.1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4.4.2 推理子系统设计
        4.4.3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设计
        4.4.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施与测试
    5.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5.1.1 系统开发环境
        5.1.2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1.1 人机交互接口实现
        5.1.2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实现
        5.1.3 案例推理子系统实现
        5.1.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系统应用对象
        5.3.2 测试方案
        5.3.3 测试用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运行算例与分析
    6.1 案例模拟
    6.2 系统运行实例
        6.2.1 林业局层级森抚作业量及资金分配决策
        6.2.2 林场层级森抚区域及作业方式决策
7 讨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广西国有六万林场近十五年森林资源结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森林生态资源结构变化研究进展
        1.2.2 国内森林生态资源结构变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六万林场概况
    2.1 历史沿革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水文
        2.2.4 土壤情况
        2.2.5 植被情况
        2.2.6 野生动物资源
第三章 数据来源、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小班样地调查研究法
        3.3.2 文献研究法
        3.3.3 数据统计整理分析法
        3.3.4 综合评价法
    3.4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六万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4.1.1 各类土地面积构成
        4.1.2 森林活立木蓄积
        4.1.3 乔木林主要林种组成
        4.1.4 乔木林优势树种组成
        4.1.5 用材林龄组结构组成
        4.1.6 经济林产期结构组成
    4.2 六万林场2004-2013 年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分析
        4.2.1 土地利用状况
        4.2.1.1 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分析
        4.2.1.2 森林覆盖率及林木绿化率动态变化
        4.2.2 森林、林木面积蓄积量变化
        4.2.2.1 林木资源动态变化
        4.2.2.2 林种面积蓄积变化
        4.2.2.3 乔木林优势树种面积、蓄积变化
        4.2.2.4 用材林二级林种面积蓄积变化分析
        4.2.2.5 用材林龄组结构变化
        4.2.2.6 用材林优势树种(组)面积蓄积变化
        4.2.3 经济树(林)资源不同产期结构变化
    4.3 六万林场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变化
    4.4 用材林质量与结构评价
        4.4.1 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单产评价
        4.4.2 用材林龄组结构评价
        4.4.3 用材林可采资源评价
        4.4.4 树种结构评价
        4.4.5 蓄积分布结构评价
        4.4.6 用材林总体评价
    4.5 六万林场森林资源评价
        4.5.1 森林资源数量变化大
        4.5.2 森林质量变化明显
        4.5.3 用材林资源质量提升,结构变化不大
        4.5.4 经济林变化较为显着
        4.5.5 森林长消比变化较为显着
        4.5.6 森林资源经营结构发展不均衡
        4.5.7 林场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
    4.6 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特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碳交易的理论与机制
    2.1 碳交易的基本概念
    2.2 碳交易市场
        2.2.1 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2.2 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的分类
        2.2.3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
    2.3 林业碳汇交易
        2.3.1 碳汇与林业碳汇
        2.3.2 林业碳汇交易
        2.3.3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进展
        2.3.4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
    2.4 碳交易的机制
        2.4.1 配额登记记录机制
        2.4.2 计量报告核查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比较分析
    3.1 方法学的定义和分类
    3.2 方法学结构与作用
        3.2.1 基线方法学
        3.2.2 监测方法学
        3.2.3 额外性
    3.3 方法学基本情况
        3.3.1 CDM方法学
        3.3.2 国际自愿减排方法学(VCS)
        3.3.3 中国自愿减排方法学(CCER)
        3.3.4 广东碳普惠制(PHCER)
        3.3.5 福建省林业碳汇(FFCER)
        3.3.6 熊猫标准
    3.4 开发方法学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章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类型与交易分析
    4.1 林业碳汇项目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类型
        4.1.1 林业碳汇交易的基本要素和要件
        4.1.2 我国林业碳汇主要类型
    4.2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情况
        4.2.1 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4.2.2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交易进展
    4.3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差异比较
        4.3.1 项目分布差异比较
        4.3.2 项目类型差异比较
        4.3.3 经营区差异比较
    4.4 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具体案例分析-广东省大埔县碳汇造林项目
    5.1 项目区基本情况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实施目的
        5.2.2 项目造林设计
        5.2.3 其他合规内容
    5.3 项目基线方法学研究
        5.3.1 基线方法学的选择和适用
        5.3.2 项目事前碳汇量的估算
        5.3.3 事前项目减排量的估算
    5.4 监测方法学的应用
        5.4.1 抽样设计分层样地
        5.4.2 项目活动监测
        5.4.3 抽样方案实施情况
        5.4.4 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5)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决策支持工具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人工林密度调控研究概述
        1.2.2 用材林经济收益和利润预测及资源资产评估
        1.2.3 林业决策支持工具
    1.3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介绍
        1.3.1 R语言简介和特点
        1.3.2 主要的R扩展包简介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1.7 论文结构安排
2 研究区域概况和模型库建模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
        2.1.3 地貌土壤
        2.1.4 森林资源
        2.1.5 经营沿革和现状
    2.2 模型库建模数据来源
3 模型库关键模型构建和核心算法验证
    3.1 研究方法
        3.1.1 单木和林分层面衍生变量计算方法
        3.1.2 林分模型的构建和拟合及检验方法
        3.1.3 多功能密度控制图的绘制和林分模型等值线方程的转换叠加
        3.1.4 基于多功能密度控制图的林分简单模拟经营方法
    3.2 本章结果与讨论
        3.2.1 多功能密度控制图的研建结果
        3.2.2 林分简单模拟经营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工具的算法研究
    4.1 林分状态(造林)评估和预警算法
        4.1.1 造林密度建议和造林合理性评估算法
        4.1.2 待改造林分状态评估、预警及可视化算法
    4.2 林分多目标全周期密度调控计划制定及可视化算法
    4.3 用材林经营利润的经济学算法
    4.4 本章小结
5 工具需求分析与设计
    5.1 工具需求分析
        5.1.1 用户群体界定
        5.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5.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2 工具设计目标与原则
        5.2.1 工具设计目标
        5.2.2 工具设计原则
    5.3 工具开发模式
    5.4 软硬件开发环境
    5.5 工具总体设计
    5.6 用户界面设计
    5.7 工具功能设计
    5.8 工具数据库设计
    5.9 本章小结
6 工具的实现、测试和推广可行性分析
    6.1 工具的实现
        6.1.1 工具的Web在线应用方式实现
        6.1.2 工具的R扩展包本地应用方式实现
    6.2 工具的测试
    6.3 工具的推广可行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6)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是珠三角地区今后一段时期内林业中心工作
        1.1.2 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建设目标之一
        1.1.3 广东省平原绿化建设概况
        1.1.4 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建设有利条件
        1.1.5 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建设不利条件
        1.1.6 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建设趋势预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基础
        1.3.1 基本概念
        1.3.2 相关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农田林网绿化模式
        1.4.2 道路与水系绿化模式
        1.4.3 荒地绿化模式
        1.4.4 城镇绿化模式
        1.4.5 村庄(屯)绿化模式
        1.4.6 平原绿化发展阶段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区域范围及对象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建设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方法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原绿化类型确定
        3.1.1 城镇绿化(点)
        3.1.2 村庄(屯)绿化(点)
        3.1.3 农田林网绿化(线)
        3.1.4 道路绿化(线)
        3.1.5 水系绿化(线)
        3.1.6 荒地绿化(面)
    3.2 绿化树种选择
        3.2.1 评价树种的确定
        3.2.2 指标的确立过程
        3.2.3 平原绿化类型与指标侧重
        3.2.4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3.2.5 综合评价结果
    3.3 植物配置
        3.3.1 植物配置形式
        3.3.2 植物配置方式
    3.4 配置模式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划分了六种平原绿化类型
        4.1.2 确定了绿化树种择优顺序
        4.1.3 提出了33种平原绿化配置模式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1 TOPSIS法陆地型树种量化指数(评价矩阵)
附表 2 陆地型树种矩阵标准化变换
附表 3 陆地型TOPSIS计算结果

(7)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森林经理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2森林经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
    2.2学科界线不清晰、外延多、内涵发展不足
    2.3理论与手段滞后,科学研究不系统,创新能力不足
3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4新时期森林经理的若干重要科研方向
    4.1理论问题
        4.1.1全球森林环境变化效应
        4.1.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优化与林地规划
        4.1.3区域森林资源调查与林种规划
        4.1.4林场精准智慧经营模式
    4.2应用技术问题
        4.2.1林业数表与生长模型
        4.2.2一、二、三类调查观测技术
        4.2.3遥感摄影测量林业适应性技术
        4. 2. 4 3D GIS森林表达技术
        4.2.5森林GNSS与信息服务
        4.2.6森林经营调控模型与作业问题
    4.3主要装备与信息化平台
        4.3.1立木无损精测与条码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4.3.2云计算与物联网、非线性、大数据
        4.3.3集成测树仪研制与应用
        4.3.4RS摄影测树系统
        4.3.5手机测树系统
        4.3.6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平台
5结论

(8)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
2 方法
    2.1 数据整合
    2.2 数据分类与编码
    2.3 元数据存储与采集
3 结果
    3.1 整合范畴
    3.2 分类及编码体系
        3.2.1 时间维度
        3.2.2 层次维度
        3.2.3 项目维度
        3.2.4 主体属性维度
        3.2.5 空间维度
        3.2.6 加工属性维度
        3.2.7 存储介质维度
        3.2.8 数据格式维度
    3.3 存储及采集方法
4 结论

(9)浅议“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理念
    (一) 密切师生交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加强师生间互动, 设计和谐的课堂
    (三) 不断改善教学设施,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不断完善和改革教学内容
    (一) 建立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二) 丰富授课内容和教学环节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 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2. 教学与科研相补充的教学方法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 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1. 双语教学
        2. 电化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
        3. 网络教学
四、多层次的实践环节
    (一) 课程设计
    (二) 综合实习

(10)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森林资源特点
    1.2 我国木材生产现状与需求分析
        1.2.1 我围木材可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
        1.2.2 中国木材净进口最多
        1.2.3 我国木材需求分析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多功能森林经营
    2.1 我国现代森林经营思想
    2.2 国外森林经营理论发展
        2.2.1 国外森林经营思想演变
        2.2.2 世界林业发展简要回顾
        2.2.3 世界森林经理发展动态
    2.3 多功能森林经营
        2.3.1 我国正在实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有偏差的
        2.3.2 什么是多功能森林
        2.3.3 多功能森林的位置和由来
        2.3.4 多功能森林的经营
        2.3.5 多功能森林的利弊分析
        2.3.6 值得商榷的一些认识
    2.4 多功能森林经营中发展珍贵树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4.1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长期刺激全球最敏感的环境神经
        2.4.2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把本国发展置于不确定中
        2.4.3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是一条滋养他国、瘠化本土的思路
        2.4.4 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应成为我国的一个林业新战略
第三章 珍贵树种培育理论
    3.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3.1.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1.2 森林的分类
        3.1.3 森林分类经营的定义、指导原则及意义
        3.1.4 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3.2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3.2.1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的形成过程
        3.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3.2.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3.2.4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林学要点
    3.3 次生林经营理论
        3.3.1 次生林的概念
        3.3.2 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途径
        3.3.3 次生林经营技术
        3.3.4 我国次生林经营现状
    3.4 森林演替理论
        3.4.1 森林演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3.4.2 林分发生和更新阶段
        3.4.3 林分生长和自然稀疏阶段
        3.4.4 林分转型和下层林更新阶段
        3.4.5 稳定森林群落阶段
    3.5 林窗干扰理论
        3.5.1 干扰定义和森林干扰类型
        3.5.2 林窗定义和基本特征
        3.5.3 林窗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6 生态采伐理论
        3.6.1 生态采伐理论的形成过程
        3.6.2 生态采伐的概念
        3.6.3 生态采伐的原则
        3.6.4 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
第四章 国内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4.1 珍贵树种的定义、特性和种类
        4.1.1 珍贵树种的定义
        4.1.2 珍贵树种的特性
        4.1.3 珍贵树种的种类
    4.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
        4.2.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存在问题
        4.2.2 我国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4.2.3 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研究及培育
    4.3 国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4.3.1 世界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4.3.2 全球珍贵树种发展概况
        4.3.3 以珍贵树种资源为基础的国际木材产业实践
        4.3.4 国外珍贵树种培育及启示
第五章 我国珍贵树种选择与区划
    5.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与原则
        5.1.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
        5.1.2 珍贵树种选择原则
    5.2 我国主要珍贵树种区划
        5.2.1 东北区
        5.2.2 华北区
        5.2.3 华东、华中区
        5.2.4 华南区
        5.2.5 台湾区
        5.2.6 滇南区
        5.2.7 云贵高原区
        5.2.8 甘南川西滇北高山峡谷区
        5.2.9 西藏高原区
        5.2.10 西北区
    5.3 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
第六章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研究
    6.1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
        6.1.1 概况
        6.1.2 专题一:部分楠木属树种在浙江的自然分布现状及其多样性研究
        6.1.3 专题二:重庆市奉节县珍贵用材林自然分布现状
    6.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及存在问题
        6.2.1 地方珍贵树种经营实践
        6.2.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存在的问题
    6.3 典型珍贵树种经营案例
        6.3.1 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
        6.3.2 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经营模式
        6.3.3 西北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模式
第七章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研究
    7.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原则
        7.2.1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2.2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7.2.3 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7.2.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7.2.5 项目带动、依靠科技的原则
    7.3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理论的实践思考
        7.3.1 关于多功能森林经营
        7.3.2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
        7.3.3 关于近自然森林经营
        7.3.4 关于次生林经营
        7.3.5 关于森林演替
        7.3.6 关于林窗干扰
        7.3.7 关于生态采伐
    7.4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条件分析
        7.4.1 自然条件
        7.4.2 历史条件
        7.4.3 科研条件
        7.4.4 实践经验
    7.5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方式
        7.5.1 集约经营
        7.5.2 定向改培
        7.5.3 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
        7.5.4 抚育和管护
    7.6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和建议
        7.6.1 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7.6.2 多措并举,积极开辟珍贵树种培育资金渠道
        7.6.3 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
        7.6.4 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
        7.6.5 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7.6.6 大力提倡用乡土树种发展珍贵树种资源
        7.6.7 在集体林地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7.6.8 解放思想,更新传统观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8.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广西森林经理问题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森林资源调查:历史、现状与趋势[J]. 李春干,代华兵. 世界林业研究, 2021(06)
  • [2]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D]. 井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广西国有六万林场近十五年森林资源结构动态研究[D]. 吴丰宇. 广西大学, 2019(06)
  • [4]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政策与实践研究[D]. 郑芊卉.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5]马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密度管理决策支持工具研制[D]. 葛方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原绿化模式研究[D]. 何金全.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我国森林经理学科课程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若干思考[J]. 冯仲科,徐伟恒,郑娜.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3)
  • [8]森林经理科学数据整合技术研究[J]. 庞丽峰,姜俊,陆元昌. 林业资源管理, 2014(05)
  • [9]浅议“森林经理学”课程教学改革[J]. 曹小玉,吕勇. 中国林业教育, 2011(02)
  • [10]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D]. 曾祥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标签:;  ;  ;  ;  ;  

广西森林经营者的问题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