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鬼述异 各具情怀——《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三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小祺[1](2021)在《《子不语》中的鬼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子不语》中包含了众多类型的鬼故事,其中表现人鬼冲突的鬼故事是最为突出的类型之一。作为表现袁枚所创设的"恶"世界的代表,人鬼冲突型鬼故事通过表现人与鬼的恩怨与斗争以及各种无厘头的故事,传递了袁枚本人对人性的思考。同时通过描写人鬼冲突的世界,例如其中的人鬼恩仇,人鬼冲突,鬼死而复生,冥界游历等故事,也延续了中国古代的鬼文化,并包含了许多民间信仰因素。
唐思思[2](2020)在《《子不语》市井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清代的康乾盛世,商品经济发达,市井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袁枚出生在康熙年间,他几乎历经了整个康乾盛世。他经商、不提倡女性从一而终,自称“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①展现了与传统封建文人不同的市民心态。为官七载,对下层人民接触较多;广泛交友,喜欢听闻奇闻异事;纵情于山水、游历,至老不休。秉承“以妄驱庸,以骇起惰”、“裨谌适野之一乐”②的娱乐心态,历经几十年完成的《子不语》,反映了中下层人物,特别是市井阶层的生存状态。其小说熔铸了性灵说的独抒性灵,充分展现了不同身份之人的个体情感与体验。小说篇名多为奇怪语词,内容多为偏离平常的鬼怪形象,但在这种陌生化的表面下,其实包藏的又都是人生现实问题,其主题或可视为增加人们对世界多元化的了解,是一种看似叛离实则有所意义的尝试。《子不语》中市井人物作为故事主要人物出现的比例占全书46.7%,涉及职业120种,包括商人、技艺人员、方外人士、地痞无赖、衙门底层工作者、出卖苦力者以及佣工者等阶层角色。展现了当时市井人的部分生活情况与生存状态。通过市井人物的活动情况,展示了一些日常禁忌、信仰、习俗以及充斥于其间的自尽与符咒文化。这些市井生活基本围绕着死亡、鬼怪之类,这与市井之人对于生活的担忧以及作品的鬼怪主题、读者的审美接受有关。市井人物所涉及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存环境,展现了较为丰富的市井场景。透过市井声色的展现,《子不语》呈现出真实、通俗和娱乐的风格特色。作者通过实名制、细节化、纪录等手段,使得文本具有真实感。通俗感则因为:言语的通俗易懂;内容多为涉及市民、民间小风俗、市井场景;作者的个性与经历,以及小说集的材料来源。娱乐感则是通过亵狎、猎奇、幽默诙谐来表现。总的来看,《子不语》在以传奇而志怪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它既包括传奇的有意为之,又包括志怪的鬼怪化,又增添了人间市井味道。如果从整个小说史来看,这种艺术特色是从魏晋志怪到唐传奇到明中后期的市井小说,再经过《聊斋志异》发展而来,是更复杂的一个现象。
夏丽明[3](2020)在《蒲松龄与卡夫卡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被视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与大师,随着西方战后反思文学的兴起,卡夫卡的作品被广泛接受,并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卡夫卡热。卡夫卡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虽然不是主角,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她们或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在侧面衬托着男主人公。因此,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蒲松龄(1640-1715),世称聊斋先生,是中国着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中有200多位鲜明的女性形象,作家利用离奇生动的情节将女性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隐于其中。女性形象研究是《聊斋志异》研究绕不开的内容之一。本文以卡夫卡和蒲松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两位作者的家庭、工作背景和其所处时代三个方面探寻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成因,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两位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写作手法,以此达到解析两位作家创作特点的目的。
邓婉君[4](2020)在《《子不语》冤鬼母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引入母题研究法,从母题的角度切入,研究清代志怪小说《子不语》中的冤鬼母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子不语》冤鬼母题的构成形要到态体、充素分受展冤现者现文了化作内为涵母,以题及所价具值备建的构稳与在施经恶久者流的传互的动过。关程系中以形及成置相换对规机律械在的不情同节态从化母与题模的式构化成特形征态。《来子看不,故单事元的(动受态冤叙)《语子》冤不鬼语母》冤题、事鸣中冤得中鬼二母题元、ml伸冤由创作者的有意偏重而被赋予了特别的叙述节奏,同时二元要素的对立冲突表现了现实性与虚幻性统一的二进程模式,由此具备了完整的因果关系。从母题承载的文化内涵方面来看,《子不语》冤鬼母题揭示了经历千年仍延续在人类心灵中的传统复仇精神,同时又与宗教信仰、生活境遇以及民族心理密不可分,它熔铸了当时民众伦理性和正义性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正义实现和重建道德秩序的渴望。从母题的价值建构来看,袁枚对生命个体格外关注,一方面,促使他借冤鬼母题揭露了当时普通民众受到的欺凌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在光怪陆离的想象中丰富了复仇主题谱系,寄托了人们对复仇背后精神内核的反思与探索,蕴含着教化人性、匡正时弊等时代价值。
王丽花[5](2019)在《《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研究》文中认为城隍信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护城佑民,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社会群体内部关系的维系起着作用。但是因为城隍信仰的久远历史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城隍具有多元的神格及神职。《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极为丰富,其突破了传统的主题,渗透了诸多社会生活的内容,深刻揭示了清朝的腐败,不断走向世俗化。本文基于《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文本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展开,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是中国历史上的城隍信仰,主要从城隍名称的由来、城隍信仰的历史流变和城隍神的神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神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第三章是从城隍神的冥间职能、司法职能、道德职能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研究。第四章将《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类型分为阴阳太守型、城隍上任型、凡夫俗子型,并且就城隍故事情节怪诞合理;语言幽默诙谐;叙事自然畅达的艺术特点进行详细论述,分析了《子不语》《续子不语》中城隍故事的特点。第五章是《子不语》《续子不语》中城隍信仰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城隍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以及人格化和权力腐败。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发掘《子不语》《续子不语》中城隍故事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意义。对《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展开分析论述。《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信仰具有包容性、渗透性、功利性等特征,有着明显的文化意蕴。作者借《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表达对当时官场腐败的不满和憎恨,对民众生活的教化和警戒。
唐鹏[6](2019)在《《子不语》精怪故事研究》文中提出袁枚是乾嘉时期的文学大家,除了有诗文传世之外,他还有文言小说集《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子不语》十卷。学界关于袁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诗文、诗论等领域,少有学者对其文言小说集以及文言小说集中的某种故事类型进行专门研究,所以,笔者以《子不语》中的精怪故事为研究对象,以期对袁枚《子不语》的相关研究做一个补充。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绪论、正文四个章节和结语等。绪论部分,笔者对《子不语》的研究现状、《子不语》精怪故事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做了充分说明。第一章论述《子不语》中精怪故事的创作背景和类型。分析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乾嘉时期文字狱以及前代精怪故事的创作对袁枚精怪故事创作的影响,并以精怪的活动方式为依据,将精怪故事划分为作祟型、助人型及其它等三大类型。第二章论述精怪故事与袁枚之地域流动的关系。首先,统计了《子不语》精怪故事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其空间特征。其次,袁枚的生平行迹所见、亲友所见、故事发生地的当地人及官员所见,是《子不语》精怪故事在地性与流动性的体现,是精怪故事地域性的基础。最后,精怪故事的地域性通过地域叙事表现。精怪故事体现了当地狐仙信仰、五通信仰、饮食习俗、崖葬风俗等风俗民情。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生态。第三章论述《子不语》精怪故事的艺术表现。笔者分别从精怪故事的形象艺术、叙事艺术、结构艺术等三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子不语》与《聊斋志异》中精怪形象的比较,凸显《子不语》中精怪形象的独特性。其次,《子不语》中的叙事主要采用“夜化”叙事进行,“夜化”叙事有其特有的功能,同时与袁枚的诗论呈现互文性特征;最后,从总体上看精怪故事的结构流畅自然,“器物”等线索的串联让故事结构呈现累如贯珠的特征,情节之间的因果链条,层层相因,相反相存,让故事连绵不断,故事最终的结局给人一种迅速明快之感。第四章探寻精怪故事中的思想内涵。首先,论述了精怪故事中思想的宗教性。从精怪故事万物交感的自然观、果报轮回的命运观等展开讨论,揭示精怪故事中的原始宗教思维、佛教果报轮回观的表现。其次,探讨精怪故事中思想的时代性。主要对抨击汉宋之学中的不合理因素、对人类力量的肯定、以及以“情”为主的婚恋伦理等三方面进行论述。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概括本文论点,明晰了本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唐鹏[7](2019)在《《子不语》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袁枚的文言小说集《子不语》颇受学界关注,主要涉及《子不语》的命名、材料来源、题材、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小说观、艺术形式、思想价值、民俗文化以及《子不语》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虽然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就目前来看,《子不语》的研究涉及面广,尚有许多不足,如对《子不语》价值的重视不足,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不足,研究内容和方法模式化等。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既要重视其价值,又要加强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工作,并可尝试采用诸如文学地理学的新方法,以求做到材料新、方法新。
赵果佳[8](2017)在《《聊斋志异》字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聊斋志异》作为我国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文集,具有无穷的魅力,以及丰富的文化、文字内涵,在现代汉语一统天下的今天,依然具有超越时光的魅力,在感染人心的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文字宝藏。近几年来,无论是游戏、电视剧、电影、网络小说、漫画,都能发现《聊斋志异》活跃于不同艺术领域,涌现了无数的衍生作品,影响深远。本文选文《聊斋志异》,结合当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字频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聊斋志异》穷尽性研究,使用字频、数据统计软件,真实准确获得《聊斋志异》字频分布情况,并对不同频次的单字进行研究,辅以当代共时、历时语言研究成果,在全方位展现清朝语言规律的同时,也书写位於不同频次的单字展现的规律,以及在字义、字用、构词等所呈现出的特点。希望能为广大学者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以及塑造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刻剖析《聊斋志异》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同时清代语言特点进行全新的阐述。
辛明玉[9](2015)在《王渔洋文言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清初王渔洋以神韵诗歌创作及理论领袖文坛,同时他也是一位富有成就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刻。他不但写小说,而且评小说,作为评点《聊斋志异》的第一人,促进了此书的传播。王渔洋非常重视通俗小说,论述涉及《平妖传》等多部作品。因此,不论在小说创作实践还是在小说理论研究方面,王渔洋在小说史上都应占有重要的一席。对王渔洋文言小说的研究长期存在如下问题:缺乏独立地位,表现在依附于诗歌研究;依附于《聊斋志异》研究;研究局限于志怪与志人内容等。受古今小说观不同的影响,研究者往往将王渔洋小说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对符合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比较重视,而对其他内容则否认其小说价值,对于王渔洋其他小说着作缺乏小说视角的研究分析。王渔洋小说是一个整体,在对传统子史部小说的继承发展,在纵览漫长小说发展史、广泛阅读总结古人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形成了师法古、重变通的小说观,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具有讲求实录、以笔记体为主、写作风格转益多师等的特点:一是追步魏晋,继承了六朝小说叙事简洁、粗陈梗概的写作传统;二是借鉴唐宋,对唐传奇和宋人笔记采取了学习和对话的借鉴方式;三是博采群书,广泛阅读古人小说作品,汲取前人文言小说创作成果,形成了兼收并蓄、纳百家语成一家言的胸怀和气度。王渔洋小说具有丰富题材类型,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运行、社会生活、地理物产等领域,主要有佛道鬼神类、人物轶事类、笑话谐谑类、地理博物类、风俗文化类、典章制度类、谈艺论文类、辩订考证类等不同题材。王渔洋出身科举世家、官居高位、一代诗宗、见闻广博等的特殊经历,形成了王渔洋小说独特的文化气质,即在宗教信仰方面比较侧重科举俗信,在性别意识方面重视女性才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记录了一定的民间人物和故事,表现出与其他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不同的特点,具有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王渔洋小说的艺术特点表现为:大雅之音、精于剪裁、含蓄隽永。大雅之音指将文人雅士、仕宦生活作为重要写作客体,以忧国为民、匡正时弊的写作目的为雅正志趣,将琴棋书画、文房四宝、花鸟虫鱼、山水美景等高雅情趣纳入笔下。精于剪裁主要表现为篇幅精致、情节精巧、视角精准,小说没有铺陈渲染宏大的篇章结构,但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曲折多姿的设计,往往以微知着、以近知远、以微观反映宏观,通过对细节、场面的描写,以小见大地表现人物及反映社会生活。含蓄隽永主要表现为:形象潇洒飘逸、意境清远优美、语言生动传神,以简练的笔墨、含蓄的意境,呈现清新悠远、意境空灵、典雅含蓄、简洁凝练的审美风格。王渔洋是山东地域文化的重要集成者、代表者、开拓者之一,从创作动机看小说是王渔洋的“毕生追求”,从心理上看小说是王渔洋的“大隐孤舟”,从小说文化功能看小说是王渔洋的“补史情怀”。这些动因来自于山东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这也是山东地域文化雄踞中国大地的成功秘诀。这些动因表现为明清之际山东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空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物质支撑,家族文化传承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重要载体,因时代而通变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心理动因,活跃文学结社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重要平台,天行健君子自强是明清山东文学崛起的重要因素。继往而后开来,鉴古方能知今,明清山东文化的图谱为今天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启示和思考。
刘慧慧[10](2012)在《“才子之笔”与“才子之书” ——《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聊斋志异》和《子不语》作为清代两部着名的文言小说集,对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都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截止到目前,学术界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对《子不语》的研究则只有二十余篇论文及寥寥几部相关专着。而且在现有论着中,对于两部书的比较研究几乎为空白。《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作为清际两部重要的文言小说集,在学术界的关注度存在天壤之别,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比较。这对于正确评价它们的文学价值,深入探讨其文学创作的特点和确定它们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文学地位都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创作动机及目的进行比较。蒲松龄与袁枚一为终身不第、家境贫寒的乡村教师,一为少年得志、家世显赫的文坛领袖,二人的生平经历有天壤之别,故而他们对文学的态度及创作动机与目的存在巨大差距,而这同样也是《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显现多方面不同的最基本原因。本章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对蒲松龄与袁枚的生平经历与思想进行比较;第二节,对蒲松龄与袁枚的创作动机进行比较,经分析可以得出其作品创作一为“寄托之作”,一为“游戏之作”。第二章: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体裁进行比较。本章在分析了古代小说的归类问题以及文言小说的分类问题之后分两节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体裁进行对比。第一节主要分析《聊斋志异》的体裁特点,蒲松龄在继承志怪小说艺术传统的同时采用和借鉴了史传文学和传奇小说的艺术形式和技巧,用创作传奇时细致入微的笔法来记述怪异故事,形成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艺术特点。第二节主要分析《子不语》的体裁特点,袁枚以自娱娱人为创作追求,所以袁枚对故事素材的加工没有蒲松龄那样精细,故而《子不语》整体呈现出一种向六朝志怪小说回归的趋向,即故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略,人物形象单薄,主要以情节的怪异诡秘取胜。第三章: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题材进行比较。蒲松龄与袁枚继承了六朝志怪与唐传奇的大部分选材旨趣,并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所选题材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并且两部书所记述的故事的神异性、诡秘性丝毫不亚于六朝志怪与唐传奇,甚至有超出之势。本章分五节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题材选择进行对比。第一节对神鬼妖狐题材作品进行比较,《聊斋志异》中出现的神鬼狐妖“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子不语》中的神鬼妖狐多与人为敌,表现出邪恶、自私、狡猾等种种有悖于传统道德伦理的精神特质,给人阴森恐怖之感。第二节对宗教题材作品进行比较,《聊斋志异》中的宗教题材作品通常以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设置故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蒲松龄在此类作品中的思想旨归,《子不语》中很多篇章则揭露了僧侣、道士的骗人伎俩,对迷信佛道的人给予了辛辣讽刺。第三节对科举题材作品进行比较,蒲松龄与袁枚对八股文的态度迥然不同,蒲松龄终身都未否定过八股文,袁枚却在许多篇章中对八股文进行了批判与调侃;在对待科举考试的态度上,蒲松龄与袁枚都对其中的黑暗与不公进行了揭露,但是蒲松龄的感情因素要比袁枚更加强烈。第四节对官场题材作品进行比较,《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官场题材作品展现了官场中多种官吏形象,既有一心为民的清官形象,也有鱼肉百姓、食民脂膏的贪官污吏,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官吏,他们以清官自恃而为所欲为,其害甚至远甚于那些贪官,通过对这些官员的描写,表达出了蒲松龄与袁枚重人贵民的思想倾向和坚守正义的价值取向。第五节对家庭题材作品进行比较,《聊斋志异》与《子不语》对家庭题材的作品多有关注,并且几乎涉及到家庭中的各种关系。《聊斋志异》反映此题材的故事力图构建一种理想的家庭模式,所以蒲松龄对那些维护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人物大加褒奖,而对那些所谓破坏家庭和谐关系的人物痛下惩戒,而袁枚在《子不语》中多持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更加注重对人情冷漠与人性自私的揭露,作品极具震撼力。第四章: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艺术成就进行比较。蒲松龄以“才子之笔”创作了风行天下的《聊斋志异》,袁枚自称“戏编”《子不语》但仍然掩盖不住自身的才情,《子不语》仍可称之为一部“才子之书”。本章分四节对《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的艺术成就进行对比。第一节从情节结构角度进行比较,《聊斋志异》故事情节迂回曲折,但其中都贯穿着特定情境中的必然逻辑,使读者沉迷于其中而不辨真幻。《子不语》的故事简短精炼,往往以戏剧性的结局给读者造成出人意表的阅读体验。第二节从叙事风格角度进行比较,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寄托了太多对生活及社会的感慨,故在处理相应故事时也持一种庄重态度,幽默之笔较少。相比较而言《子不语》中“戏编”成分较多,其故事为了达到“游心骇目”的创作追求,多表现出一种调侃世态人情的语气。第三节从叙述语言角度进行比较,《聊斋志异》的语言既有传统文言文的古朴典雅,又有源自生活的清新活泼;《子不语》率意自然的语言风格与其简短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审美风格。第四节从人物形象角度进行比较,《聊斋志异》中的较长篇幅作品中的人物都有自身特质,形象饱满生动,是区别于其他人物形象的“这一个”。由于《子不语》的行文结构的单一,其故事内容重在叙述怪异事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用力较少,造成其人物形象特点不突出,总体上简略单一的状况。总之,《聊斋志异》与《子不语》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即使在地位、影响上《聊斋志异》较《子不语》略胜一筹,但《子不语》仍不失为清代小说中的翘楚之作。
二、言鬼述异 各具情怀——《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言鬼述异 各具情怀——《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1)《子不语》中的鬼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子不语》中的鬼报仇型故事 |
(一)鬼受侵扰而报仇 |
(二)前世恩怨 |
(三)鬼附身报仇 |
二、《子不语》中的鬼无端作恶型故事 |
三、《子不语》中鬼故事的人性折射 |
(一)蛮不讲理的鬼 |
(二)贪得无厌的鬼 |
(2)《子不语》市井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袁枚与《子不语》 |
1.1 袁枚其人 |
1.1.1 生平及经历 |
1.1.2 思想及创作 |
1.2 《子不语》概述 |
1.2.1 《子不语》的创作过程 |
1.2.2 《子不语》的主题 |
第二章 《子不语》的市井呈现 |
2.1 市井人物 |
2.1.1 市井人物内涵考辨 |
2.1.2 《子不语》中市井角色与阶层情况 |
2.1.3 市井角色生存状态 |
2.2 市井风俗 |
2.2.1 日常禁忌 |
2.2.2 日常信仰 |
2.2.3 日常习俗 |
2.2.4 自缢元素 |
2.2.5 符咒元素 |
2.3 市井场景 |
2.3.1 商业元素 |
2.3.2 市井环境 |
2.3.3 市井活动 |
第三章 《子不语》的艺术特征 |
3.1 真实性 |
3.1.1 实名制与细节化的书写方式 |
3.1.2 纪录的书写方式 |
3.2 通俗性 |
3.2.1 语词通俗 |
3.2.2 小人物、小事件、小风俗 |
3.2.3 作者与故事来源 |
3.3 趣味性 |
3.3.1 亵狎 |
3.3.2 猎奇 |
3.3.3 幽默诙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目录 |
附录B: 市井人物整理表格 |
(3)蒲松龄与卡夫卡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女性形象成因的比较 |
第一节 家庭的影响 |
第二节 工作事业的影响 |
第三节 时代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独立自强的形象 |
第二节 温柔善良的形象 |
第三节 “性”的化身 |
第四节 悍妇妒妇的形象 |
第五节 失语者的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女性形象写作手法的比较 |
第一节 描写手法 |
第二节 语言特色 |
第三节 讽刺艺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子不语》冤鬼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袁枚与《子不语》 |
(二)《子不语》及其鬼小说研究现状 |
(三)冤鬼母题概念界定 |
一、《子不语》冤鬼母题的构成形态 |
(一)冤鬼母题的二元要素:受冤者与施恶者 |
(二)基本情节单元:受冤、鸣冤、伸冤 |
(三)对立因子间的二进程母题模式 |
二、《子不语》冤鬼母题内涵解析 |
(一)情感内涵:实现人类情感上的因果平衡 |
(二)伦理内涵:传统恩仇观、善恶观的内在驱动 |
(三)宗教内涵:佛、道果报思想在民间的呈现 |
三、《子不语》冤鬼母题的价值建构 |
(一)冤鬼母题与复仇主题的谱系共建 |
(二)匡正时弊,教化人性 |
(三)借鬼喻人:激励人民勇于抗争,弘扬公平正义 |
(四)光怪陆离的奇幻异趣:冤鬼报怨对有限时空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子不语》的研究综述 |
1.2.2 城隍信仰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城隍信仰 |
2.1 城隍名称的由来 |
2.2 城隍信仰的历史流变 |
2.3 城隍神的神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子不语》《续子不语》中城隍神的职能 |
3.1 冥官职能 |
3.1.1 管理簿籍 |
3.1.2 示梦提示 |
3.1.3 论定寿命 |
3.2 司法职能 |
3.2.1 解决人鬼纠纷 |
3.2.2 解决人神纠纷 |
3.2.3 解决人际的纠纷 |
3.2.4 执法注重证据 |
3.2.5 执法重情有度 |
3.3 道德职能 |
3.3.1 抨击官场 |
3.3.2 弘扬孝道 |
3.3.3 宣扬贞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子不语》《续子不语》中城隍神的故事类型及艺术特色 |
4.1 城隍神的故事类型 |
4.1.1 阴阳太守型 |
4.1.2 城隍上任型 |
4.1.3 凡夫俗子型 |
4.2 城隍故事的艺术特色 |
4.2.1 情节怪诞合理 |
4.2.2 语言幽默诙谐 |
4.2.3 叙事自然畅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子不语》《续子不语》中城隍信仰的文化意蕴 |
5.1 城隍的宗教信仰 |
5.1.1 融合功能 |
5.1.2 稳定功能 |
5.1.3 教育功能 |
5.2 城隍的民间信仰 |
5.2.1 护城佑民 |
5.2.2 鉴察司民 |
5.2.3 扬善惩恶 |
5.2.4 兴旺庙市 |
5.3 城隍的人格化和权力腐败 |
5.3.1 城隍的人格化 |
5.3.2 城隍的权力腐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子不语》精怪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子不语》研究现状综述 |
1.命名、材料来源及题材研究 |
2.创作动机及小说观研究 |
3.艺术形式研究 |
4.思想价值研究 |
5.民俗文化研究 |
6.《子不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的比较研究 |
(二)《子不语》精怪故事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精怪故事的创作与类型 |
(一)精怪故事创作的背景 |
1.“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创作心态 |
2.乾嘉时期文字狱对创作的影响 |
3.前代精怪故事的继承 |
(二)精怪故事的类型 |
1.作祟型 |
2.助人型 |
3.其它 |
二 精怪故事与袁枚之地域活动 |
(一)精怪故事的空间分布及特征 |
1.空间分布 |
2.空间特征 |
(二)精怪故事地域书写之基础 |
(三)精怪故事地域书写之表现 |
1.地域民俗之表现 |
2.地域生态之表现 |
三 精怪故事的艺术表现 |
(一)《聊斋志异》与《子不语》精怪艺术形象之比较 |
1.精怪种类和身份之比较 |
2.精怪性质之比较 |
(二)精怪故事的“夜化”叙事 |
1.“夜化”叙事的定义 |
2.“夜化”叙事之功能 |
3.“夜化”叙事作品与袁枚诗论的互文 |
(三)精怪故事的艺术结构 |
四 精怪故事的思想内涵 |
(一)精怪故事思想的宗教性 |
1.万物交感的自然观 |
2.果报轮回的命运观 |
(二)精怪故事思想的时代性 |
1.对汉宋之学中不合理因素的抨击 |
2.对人类力量的肯定 |
3.以“情”为主的婚恋伦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子不语》精怪故事地域分布表 |
附录二: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子不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命名、材料来源及题材 |
二、创作动机及小说观 |
三、艺术形式 |
四、思想价值 |
五、民俗文化 |
六、《子不语》《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比较研究 |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
(8)《聊斋志异》字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引言 |
1 综述 |
1.1 聊斋志异研究现状 |
1.1.1 《聊斋志异》蒲松龄家族以及传承 |
1.1.2 《聊斋志异》语言文字特点 |
1.2 字频国内外研究综述 |
2 版本的选用以及机读本的建立 |
2.1 版本的选用 |
2.2 机读版的制作 |
3 《聊斋志异》字频研究及方法 |
3.1 《聊斋志异》字频数据提取 |
3.2 《聊斋志异》用字概况 |
3.3 《聊斋志异》词性分布 |
3.4 字频研究公式以及比较方法 |
3.4.1 字频研究公式 |
3.4.2 字频研究方法 |
4 《聊斋志异》历时语料字频比较 |
4.1 比较材料选择 |
4.2 《搜神记》与《聊斋志异》字频比较 |
4.2.1 《搜神记》与《聊斋志异》字频相似度 |
4.2.2 《搜神记》A级核心字比较 |
4.2.3 《搜神记》一用字与《聊斋志异》高频字对比 |
4.2.4 《搜神记》、《聊斋志异》高频字区对比 |
4.3 《酉阳杂俎》与《聊斋志异》字频对比 |
4.3.1 《酉阳杂俎》与《聊斋志异》字频比较 |
4.3.2 《酉阳杂俎》A级核心字比较 |
4.3.3 《酉阳杂俎》一用字与《聊斋志异》高频字对比 |
4.3.4 《酉阳杂俎》、《聊斋志异》高频字对比 |
4.4 《聊斋志异》与现代灵异小说对比 |
4.4.1 现代语料库选材 |
4.4.2 词性分布对比 |
4.4.3 高频字区对比 |
5 《聊斋志异》共时语料字频比较 |
5.1 选材缘由 |
5.2 《子不语》与《聊斋志异》字频比较 |
5.2.1 《子不语》与《聊斋志异》字频相似度 |
5.2.2 《子不语》A级核心字比较 |
5.2.3 《子不语》、《聊斋志异》一用字对比 |
5.2.4 《子不语》、《聊斋志异》高频字区对比 |
5.3 《聊斋志异》与清代语料字频对比 |
6 余论:《聊斋志异》字频应用研究以及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应用 |
6.3 研究不足 |
6.3.1 语料可靠度存疑 |
6.3.2 分析偏弱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9)王渔洋文言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述评 |
三、 研究范围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渔洋的文言小说创作与小说观 |
第一节 王渔洋的文言小说创作 |
一、 《池北偶谈》 |
二、 《居易录》和《香祖笔记》 |
三、 《皇华纪闻》和《陇蜀余闻》 |
四、 《古夫于亭杂录》和《分甘余话》 |
五、 《古欢录》 |
第二节 王渔洋的小说观及文言小说创作特点 |
一、 对子史部小说观传统定位的坚持与发展 |
二、 重视小说的社会价值 |
三、 王渔洋文言小说创作特点 |
第二章 王渔洋文言小说的题材类型 |
第一节 佛道鬼神类 |
一、 佛教故事 |
二、 道教故事 |
三、 民间信仰 |
第二节 人物轶事类 |
一、 遗民轶事 |
二、 奇人异事 |
三、 忠孝节义 |
四、 豪侠剑客 |
五、 公案故事 |
六、 婚姻爱情 |
七、 笑话谐谑 |
第三节 地理博物类 |
一、 地理风貌 |
二、 民风民俗 |
三、 博物异志 |
第四节 典故艺文类 |
一、 礼仪制度 |
二、 琐语考证 |
三、 谈艺论文 |
第三章 王渔洋文言小说的文化特质 |
第一节 科举俗信 |
一、 科举俗信灵魂崇拜 |
二、 科举俗信神灵谱系 |
三、 科举俗信通神媒介 |
四、 科举俗信表现形式 |
第二节 重视女性 |
一、 记录的女性文学 |
二、 呈现的女性意识 |
三、 女性意识的深刻根源 |
第三节 地域文化 |
一、 根植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 |
二、 荟萃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 |
三、 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
第四节 重视民间文化 |
一、 心系百姓疾苦 |
二、 记录民间才艺 |
三、 挖掘平民美德 |
四、 扶助布衣文人 |
第四章 王渔洋文言小说的艺术特点 |
第一节 大雅之音 |
一、 文人雅行 |
二、 情趣雅致 |
三、 志趣雅正 |
第二节 精于剪裁 |
一、 篇幅精致 |
二、 情节精巧 |
三、 视角精准 |
第三节 含蓄隽永 |
一、 形象潇洒飘逸 |
二、 意境清远优美 |
三、 语言生动传神 |
第五章 王渔洋文言小说创作动因及对山东文化的启示 |
第一节 小说是王渔洋的“毕生追求” |
一、 齐地尚奇重文传统是王渔洋幼年小说志趣之根 |
二、 中年宦游南北领袖文坛是王渔洋小说素材重要来源 |
三、 晚年肆力小说是王渔洋小说成就之本 |
第二节 小说是王渔洋的“大隐孤舟” |
一、 慕贤思逸是王渔洋的人格底色 |
二、 淡泊自守是王渔洋的处世之道 |
三、 情寄小说是王渔洋的人生乐趣 |
第三节 小说体现了王渔洋的“补史情怀” |
一、 王渔洋重史的时代背景 |
二、 王渔洋参修国史的经历 |
三、 王渔洋小说中的补史内容 |
四、 王渔洋小说补史内容的特点 |
第四节 王渔洋小说对山东地域文化的启示 |
一、 王渔洋小说成就的地域文化积淀 |
二、 王渔洋获得认可的历史机缘 |
三、 从王渔洋现象透视明清山东文化兴盛的规律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10)“才子之笔”与“才子之书” ——《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寄托”与“戏编”——创作动机暨目的比较 |
第一节 蒲松龄与袁枚生平经历之比较 |
第二节 “寄托之作”与“游戏之作”——蒲松龄与袁枚的思想与创作动机之比较 |
第二章 传奇与志怪——故事体裁的比较 |
第一节 《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
第二节 《子不语》搜奇记异,只笔简述 |
第三章 继承与超越——故事题材的比较 |
第一节 神鬼精怪题材之比较 |
第二节 宗教题材之比较 |
第三节 科举题材之比较 |
第四节 官场题材之比较 |
第五节 家庭题材之比较 |
第四章 “才子之笔”与“才子之书”——艺术成就的比较 |
第一节 情节结构:合情合理与出人意表 |
第二节 叙事风格:严肃庄重与轻松诙谐 |
第三节 叙述语言:古雅清新与率意自然 |
第四节 人物形象:饱满生动与简略单一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言鬼述异 各具情怀——《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子不语》中的鬼故事研究[J]. 刘媛小祺. 大众文艺, 2021(04)
- [2]《子不语》市井书写研究[D]. 唐思思.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蒲松龄与卡夫卡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分析[D]. 夏丽明.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子不语》冤鬼母题研究[D]. 邓婉君. 渤海大学, 2020(05)
- [5]《子不语》《续子不语》中的城隍故事研究[D]. 王丽花. 山西大学, 2019(02)
- [6]《子不语》精怪故事研究[D]. 唐鹏.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7]《子不语》研究综述[J]. 唐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8]《聊斋志异》字频研究[D]. 赵果佳.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08)
- [9]王渔洋文言小说研究[D]. 辛明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10]“才子之笔”与“才子之书” ——《聊斋志异》与《子不语》比较研究[D]. 刘慧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