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学严谨 成就卓着——记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论文文献综述)
傅辰晨[1](2020)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对计划经济并不陌生。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制度。但是,中国与计划经济的渊源并不始于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讨论计划经济的热潮,讨论热潮迅速发展成当时的思想主潮。计划经济思潮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因此,计划经济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计划经济思潮出现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晚清以降,中国逐渐失去独立的主权,在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下,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希望找到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1928年,苏联宣布实行计划经济,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9年,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迅速引燃,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无法再墨守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陈规,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这些现象似乎都昭示着国家强制力在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就是在这样地批判市场经济、推崇国家干预政策的氛围中产生。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九·一八”事变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必须通过加速实现工业化来强盛国力和抵御外侮成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乃至政客的共识。当时的中国广积贫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应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来达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实现工业化的目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这在当时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时人所论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不确定的词,它可以指代苏联的五年制计划经济,也可以指代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还可以指代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在这种模糊认识的影响下,知识界围绕计划经济的本质和适用的社会体制各抒已见,产生了丰富的、政治倾向差异明显的讨论内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知识界思考与解读计划经济产生了直接、明显的影响。与欧美等国经济不断衰退形成鲜明对比,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显得“一枝独秀”。中国知识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讨论到模式讨论的过程。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后,中国知识界肯定了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并逐渐开始关注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敌对和包围中,为抵御外侮,苏联始终把国防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知识界注意到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认同与肯定热潮中,知识界也曾出现过一些微弱的声音对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进行批判。当今,我们已经了解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完美,甚至存在严重问题。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能认识到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问题,提出带有批判色彩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证实了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弊端做出的分析。为应对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台经济干预政策,西方国家逐步从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过渡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清晰地体现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中。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被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解读为“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即计划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施方式。当然,也有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无法兼容。无论时人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该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经济干预政策的关注与讨论都反映出大危机背景下政府对经济作用力的加强。随着对计划经济认识的深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讨论中国应如何借鉴或利用计划经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界普遍认为,中国不具备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应该借鉴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但是,受政治、经济环境限制,中国又无法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应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方式。这不仅是知识界达成的共识,更是主要政党认可的救国方案。国民党方面,其机关报曾撰文赞扬苏联的计划经济,蒋介石也曾直接主张效仿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人都曾提出过计划经济构想,并在边区进行了相关的经济实践。对计划经济寄予厚望的中国知识界涌现出多个计划经济流派,本文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意义的计划经济流派,即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和“法西斯蒂”计划经济流派。受不同政治倾向、指导思想的影响,这些流派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主张,虽然各流派的思想、主张难以摆脱认识的局限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国知识界紧紧抓住计划经济这根“救命稻草”,积极论证其实施的经济基础,适用的所有制形式,体现出对本国经济发展前途的关注。政治经济体制会随着政权地推翻与建立发生重大变化,也许会得以延续,也许会被颠覆,思想的发展却具有延续性和韧性,难以被完全割裂。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转轨,不是建立在毫无根基的沙丘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前,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思潮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将实施计划经济、发展国营事业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计划经济思潮的出现,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扫平了舆论障碍,建立了意识形态保障。在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下进行的相关经济实践,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转轨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杨萱[2](2018)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治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迅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领域的重点和亮点。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今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路径。2015年国务院在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文件中多次强调,希望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效率。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政策主张。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对国有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从财务的视角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具有独特的理论新意和重要的现实价值。目前学术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战略层面,而事实上,宏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微观至企业层面,便是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本文以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股权结构变化作为切入点,围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较为系统地从理论上探讨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接着,根据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经典理论,解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影响路径,即主要通过代理成本、R&D投入以及公司绩效等三方面发挥效用;最后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R&D投入与公司绩效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三方面治理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理论层面,本文在马克思经济理论指引下,运用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的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层层剖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及影响路径。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通过股权结构混合化缓解企业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同时影响企业R&D投入行为,从而提升其生产效率,改善国有企业绩效。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两类代理成本的机理,该机理表明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能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从而缓解两类代理冲突。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东,一般有非国有法人股东、外资股东、机构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等。他们按股权比例获取剩余收益权,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非国有股东有较强的动力和能力参与公司经营活动,能对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起到一定积极效应,提高管理效率,并且股东的异质性越大,对管理层监督的可能性越高,更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机会行为,从而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另外,在国有企业混合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东与非国有股东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制衡效应,根据股权制衡理论,适度的制衡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进而缓解公司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冲突。其次,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R&D投入的机理。该机制表明,代理成本影响企业的R&D投入决策和效率。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激励机制下,国企管理者为了安稳避免风险,在R&D投入项目上不会那么积极。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合股权结构安排可以促进R&D投入和降低企业R&D投入活动所需的高代理成本和高契约成本。主要表现为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交叉持股可以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约束机制,有助于抑制代理问题引发的管理者自利行为,能有效强化管理者选择具有风险性和挑战性等创新项目的意愿,从而开展更多有价值的R&D投入活动。另一方面,R&D投入项目在国有企业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中,其得以实施的限制性条件变得更加苛刻。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安排,会减少无价值R&D投入项目被采纳的可能性,增加有价值R&D投入项目被拒绝的可能性。最后,本文理论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用于公司绩效的机理。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代理成本和R&D投入两条路径影响公司绩效。其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效率,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其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缓解了企业R&D投入中的代理冲突,促进企业研发激励和投入,最终提高公司绩效。基于以上分析,同时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MCCP)的理论研究框架。延续理论分析思路,在实证层面本文引入CSMAR、WIND以及CCER数据库中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并手工收集和整理2008-2015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权结构和股东性质数据,先从静态的视角,以混合股权结构和混合股权制衡度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R&D投入和公司绩效三方面治理效应的影响路径,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股权结构的变革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无论是在股权性质方面还是股权比例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改变了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股权状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股权结构呈现多元混合性,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充分发挥股权的异质性作用,与国有股权形成互补,从不同角度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发挥正向效应。第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两类代理问题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结构变化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股东与经理人间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发现,非国有股权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以及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混合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两类代理成本之间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关系。进一步地,我们采用Hansen(1999)的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效果会随着门槛变量国有股权比例的改变而改变。即当国有股权比例超过一定阈值时,混合股权制衡度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由积极作用变为消极作用。上述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的比例设置提供政策参考,并从代理成本的角度验证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第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促进企业R&D投入。本文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非国有股权对企业R&D投入强度有促进效应,且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合股权的制衡度有助于促进R&D投入。我们按照行政层级、公司行业和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央国企组,在地方国企组中混合股权制衡度对企业R&D投入发挥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混合股权制衡度可以提升竞争性行业类国有企业的R&D投入,但对垄断性行业类国有企业的R&D投入影响不显着甚至有弱化效应。在市场化进程分组中,我们发现非国有股权的制衡性有助于弥补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不足,即在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慢的情况下,非国有股权可以发挥其制衡效应更好地影响企业R&D投入。以上结论从R&D投入角度验证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第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了公司绩效和生产效率。研究结果发现,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非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股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另一方面,混合股权的制衡度同样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我们按照行政层级、公司行业和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检验表明,就中央国企而言,混合股权的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着。就地方国企而言,混合股权的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有正向显着影响。在行业分组样本中,相对于垄断性行业来说,竞争性行业类国有企业组中的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而在市场化进程相对慢的地区,其国有企业混合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以上结论从公司绩效的角度验证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第五,本文分组检验结果论证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代理成本和R&D投入两条路径影响公司绩效。对于垄断性行业而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主要源于代理问题的降低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而对于竞争性行业来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则是两类代理冲突的缓解以及因此导致的R&D投入激励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检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应,本文同时运用DID-PSM法,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均具有积极效应。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第一,构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融合在一起,较为系统地解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R&D投入以及公司绩效三方面治理的影响路径,并进一步揭示上述三方面治理效应之间内在逻辑影响关系。第二,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文献研究。本文结论不仅从混合多元的股权结构视角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三,运用动态和静态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的影响,降低了既有文献实证分析中的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同时在检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中,采用了 Hansen的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测算混合股权制衡度的门槛变化水平,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股权比例的设置提供经验证据。
辜胜阻,王建润[3](2016)在《李崇淮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文中指出2016年10月14日,李崇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李崇淮先生是武汉大学教授,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资深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是民建中央老一辈领导成员。他爱国爱民、品格高尚,思想深邃、秉性耿直,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为人师表、桃李满园。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改革和经济建设鞠躬尽瘁的一生,是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一生,是为国家教育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回忆过往,先生慈祥睿智的眼神,
钱伟[4](2010)在《关于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思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着名学者命名的奖励项目为圈界,以奖励项目的起源、发展的历程、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等为顺序,以学术奖的各种章程等制度文本、评奖启示与公告、学者回忆文章、媒体报道等为依托,以求达到对前辈学术大师的纪念、弘扬学者研究奖的作用,并思考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供科研管理决策部门以借鉴。
马娜[5](2008)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是国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而易见,五个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经济工作,在成立之初就表明要消队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显而易见,这是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5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建国初是二十几美元,不如印度的一半,不如亚洲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不断上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从建国初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从20几美元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用了50年时间。到2006年年底,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5年时间增加了1000美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职工人平年收入的几百元,农民人平几十元的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本文分十个部分:一、引言;二、恢复战后国民经济;三、探索建立计划经济;四、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五、“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七、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十、结语。文章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阶段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针对历次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以及党所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的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中风险和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结合运用历史与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从经验不多,到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较好驾驭市场经济大局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和刻画。特别是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以经济手段为主,主动运用利率、汇率、价格、存款准备金等经济手段,适时运用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间接调控了经济的运行,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注重GDP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凸现了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陈枫[6](2004)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之后,作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如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垦区既是我国最大农业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垦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论文以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对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着重把握黑龙江垦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而明确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现代化理论产生于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同时,吸收借鉴了关于现代化的一般理论,而且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更多地从发展的角度入手,属于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一般多从实践切入,可以划到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2.农业是受资源禀赋严重制约的产业,其中耕地和劳动供给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称为人一地比率。在世界各国及地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依据人—地比率的不同,形成了以美国等新大陆国家为代表的“劳动节约型”模式,以日本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模式,和以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中间道路型模式”。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其特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可归属到这三种模式之中。 3.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对未来新中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看法。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从1949年到1966年,属于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形成了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初步构想,农业生产在经过短暂的恢复之后,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农业生产依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新中国农业现代化停滞和徘徊的十年,农业现代化理论没有新的进展,农业生产也遭到巨大的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时期,农业现代化思想不断发展与完善,农业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硕果累累,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农业现代化热潮。 4.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典型代表。多年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现代化
赵玮萍[7](2003)在《海航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航集团做为中国航空界迅速发展起来的最新锐航空集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和经济市场化的国内竞争,如何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海航集团所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海航集团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分别对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PEST)、行业环境及竞争环境进行了研究;而后又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分别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及运营资源等角度详细地剖析了海航集团内部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在上述基础上,文中制定了海航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远景目标,同时对实现海航集团战略目标进行了战略制定与选择,通过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与收购兼并战略等方法来实现企业最终战略目标。文章最后,为确保所制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作者将战略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策划。本论文的研究,对现阶段海航集团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起到了总体性谋划的作用,同时对中国非国有直属航空公司如何在管制严格与政策倾斜等复杂的外部行业环境中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李功耀[8](2003)在《在科学的入口处——记着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文中指出 中国历来不乏有识之士,几千年光辉而又曲折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需要的是对真理和正义的倾听。社会主义中国为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摸索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失去了太多的机遇,使无数学界精英无不扼腕叹息。"反右"斗争和"文革"期间的那场"浩劫",粉碎了几乎一代人瑰丽的梦想,也迫使许多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对民族的步履进行深刻的反思。然而,老一辈学人顾准、孙冶方、陈岱孙们竟没能赶上规划市场经济蓝图的大好时期,相比之下,厉以宁、吴敬琏、董辅礽、刘诗白等,却比他们的前辈幸运得多。在昨天和明天的交接点上,他们用质朴的语言阐述国运昌达、民族振兴的智慧,他们"站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以其心智和学术使命而艰难跋涉,使国人不时看到他们用各自理论体系而打出的鲜艳的旗帜。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们正处在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困惑的时期;我们沐浴着信念之光,也沾染着浮躁的烟尘;
赵大远[9](2003)在《中韩企业管理比较的借鉴与启示》文中指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而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成长起来的东亚经济和东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东亚奇迹”隐含着“东亚危机”,东亚崛起的原因恰恰又形成了东亚发展的瓶颈,似乎没有一种模式能够永唱凯歌。东亚各国也都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使自己能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在此过程中,各国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借鉴成为必然的需求。就现实意义而言,无论是英美模式、日本模式还是巴西模式,无不是在充分吸收他国管理经验中有价值并适合本国国情的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比较管理这门科学产生的现实原因之一,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从理论意义上讲,本文不仅是对现有管理理论的应用和检验,同时也是对新的管理模式、方法的探索,本研究也正是基于历史的、辩证的眼光,通过对中韩企业管理的比较,探索两国所适合的新的企业发展模式。本文在理论基础部分对比较管理理论和管理移植理论首先做了基本的介绍和探讨,它们无论是对于管理研究还是对于管理实践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是本文最基本的理论出发点。就本文而言,问题的提出、思路的形成、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个研究过程中都从这些理论基础中受益匪浅。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许多学者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题,作者的初衷之一也在于希望本研究能够给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所以作者在本部分中也对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基本的描述,为后文的进一步的研究埋下伏笔。在实证性的比较研究部分,本文从演进路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四个主要方面对中韩企业分别展开探讨:在演进路径方面,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中,中韩两国的企业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本部分首先对中韩两种不同演进路径的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韩两国企业的演进模式进行了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韩国企业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而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安然无恙,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本部分也特此对韩国模式的弊端等问题作了研究;在组织结构与运行方面,现代企业制度是中韩两国企业采用的共同模式,韩国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说已经基本建立了,中国可以说还处于对企业组织探索与创新的阶段,本部分是对两国组织结构与运行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管理制度方面,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两国企业的产权制度、<WP=4>激励制度、决策制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两国模式也各有利弊,这部分研究旨在促进两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管理的进程;在企业文化方面,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两国企业管理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并且各有特点,韩国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一定的西方文化,中国则在长期内一直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部分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比较和分析。在最后的展望与反思部分中,作者在前面整个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和展望,并结合韩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对中国普遍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尽管因为相关资料以及作者的个人能力和时间有限,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实现作者的初衷,也希望本文能够对中韩两国企业管理的促进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郭笑撰[10](2003)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国光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之一,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的研究,他的许多经济观点都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我国经济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国外也有较大影响。除了曾经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外,他还被聘为波兰等外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因此,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刘国光的经济思想都倍受关注。论文主要研究刘国光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经济观点,根据其经济观点,归纳和总结出刘国光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并进一步分析刘国光经济观点对相应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提供启示。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刘国光的主要经济观点是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刘国光能够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提出哪些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发展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有什么借鉴和启示?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刘国光又是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中央的整体战略部署,提出自己的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和建议,并最终被采纳的?论文首先从刘国光的身世谈起,介绍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的最初背景,根据时间和经济思想成熟和发展的线索,对刘国光的经济观点进行评述,从而揭示时代环境对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刘国光的观点与相应时期经济发展实践和其他经济学家观点的比较,分析和评述刘国光教授的相应观点,并正确分析其利弊,从中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同时,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刘国光有关观点进行分析,找出与整个个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相匹配的经济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创新的原理分析刘国光经济思想当中的创新思想,以便全面把握刘国光的经济思想,并为我国经济思想的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章(含序言),主要分三个部分从5个方面问题对刘国光的经济思想进行把握:1.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2.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内在统一性(西方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机结合的产物);3.刘国光经济思想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4.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来源及其基本特点;5.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意义及其启示。第一部分总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刘国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分析和论述了刘国光年轻时经济思想的萌芽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时期刘国光对经济的初步探讨。文章介绍了刘国光的家庭背景与孩提时代受到的经济学熏陶、抗日战争时期刘国光的流亡生涯、刘国光在西南联大经济系学习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及这时期刘国光市场经济思想的启蒙;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介绍了刘国光在土地改革时期的经济思想、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以及他对平民生活的经济学思考。文章指出刘国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一个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国光出生于1923年,正是我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的时期,他的成长环境是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时代,在那样的年代里成长的人,对于旧中国所遭受的苦难是感受最深的,因此,也最能理解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最能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最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或者换言之,他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应当是独特和深层次的,他的经济思想是最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他的思维方式是最贴近国家经济发展现实的。这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当时历史时期的整个经济发展以及对现代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领会和理解党中央做出的各类经济决策是大有裨益的。第二章: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特征全面概括了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即理性思考经济问题、平实概括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借鉴、运用、反映最广大老百姓的呼声、“实用”经济观、稳中求进。文章指出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来源于实地的调查研究,最能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了解怎样去关心群众的生活有一定借鉴意义。刘国光的改革方针是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他不主张向前苏联一样采用所谓的“休克疗法”,认为那样做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他非常重视改革当中老百姓的反映,经常深入群众进行调查,他不愿意匆忙提出效果不明显甚至不算太好的改革建议。只有等到他深思熟虑,觉得比较稳妥以后,他才会正式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也十分重视政策建议的实际效果,生怕老百姓在改革中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吃亏。他经常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中国改革保持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最基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给我们脚踏实地的进行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提供帮助和参考。第二部分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思想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刘国光的市场经济思想从刘国光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出发,首先分析了刘国光在早期对价值规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基于价值规律思想的商品经济观;文章从刘国光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建设思想两方面出发通过对现实生产力基础的判断与分析提出必须辩证对待原苏联和东欧的经验并由此来确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文章认为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西方市场经济思想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机结合的产物,对于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刘国光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并且是西方市场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共同锻造的经济学家。因此,他更较于常人能够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他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上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又在经济过热时,提出实行“软着陆”,并且时常进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为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他很早就提出市场经济的观点,并十分关注经济特区的建设,为特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的具体方案。他同样也关注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建设,为许多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找出路,寻对策。在中央号召进行西部大开发时,他又提出了利用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设想。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都与他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是分不开的,同时与他的这样一种既熟悉西方理论又了解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的广博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第四章刘国光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思想。主要分析了刘国光提出的有关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思路。刘国光在全面考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他的双重体制改革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他对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看法。文章具体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企业体制改革思想、分配制度改革思想和金融与证券体制改革思想。第三部分综合平衡思想和经济发展思想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刘国光对再生产理论和综合平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刘国光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经济思想和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通过纵向的比较和分类全面阐释了刘国光在平衡增长、有限买方市场、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并集中分析了这些观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刘国光有关经济发展的思想。主要研究和论述了刘国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其中包括刘国光关于经济增长形势分析的思想、有关如何软着陆的思想、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反通胀、反通缩思想、经济结构调整思想、刘国光对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的主要看法以及刘国光对21世纪初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认识,并籍此提出的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基本原则。此外,文章就刘国光关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特区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等思想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被党和政府采用的最主要经济思想之一,对于我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领会党中央的有关精神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刘国光的经济理论既体现了革新的一面,又比一些激进的观点更显得稳健。刘国光始终坚持在经济理论的研究方面结合国情和实际经济情况,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济发展对策,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正确决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初期,刘国光就发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强调必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气候下,加大商品经济发展的力度,重视商品的生产,承认商品是经济的核心,尊重价值规律。他一直都十分赞成和支持孙冶方关于商品和价值规律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最终十分切合实际提出了渐进式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得到中央的采纳和认可。结束语部分则着重指出了刘国光经济思想对于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本论文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一部论着,文中运用路径依赖和理论创新的理论,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刘国光主要经济思想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部分对未来的预期,并从中考察经济思想发展的某些内在规律,既有历史的考察又有现实的论证,同时还有对比分析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治学严谨 成就卓着——记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学严谨 成就卓着——记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现状述评 |
六、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萧条与西方国家的应对 |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政策 |
二、法西斯统制经济 |
第二节 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 |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
二、苏联“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发展需求 |
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 |
三、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需要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思想背景 |
第一节 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 |
二、国家社会主义 |
三、单税社会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一、受日本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第三节 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一、中国传统的土地公有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养民观念 |
三、中国传统的“黜奢崇俭”的消费思想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知识界对计划经济思潮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
第一节 对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异同的认识 |
一、明确区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 |
二、认为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无明显区别 |
三、承认两者的区别,但不以名称为区分 |
第二节 关于计划经济适用性的认识 |
一、对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历程回顾 |
二、计划经济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
三、计划经济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
四、计划经济用以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 |
第三节 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批判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认识和讨论 |
第一节 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基本情况的讨论 |
一、关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 |
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评价 |
一、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认同与肯定 |
二、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质疑与批判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认识和讨论 |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形成原因的讨论 |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能否实行“经济计划”的讨论 |
一、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行“经济计划” |
二、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行“经济计划” |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实现形式的讨论 |
一、产业合理化运动 |
二、经济的干预政策及统制政策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讨论 |
第一节 计划经济对国共两党的不同影响 |
一、国民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
二、共产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思潮中的主要流派 |
一、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
二、以张闻天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
三、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 |
四、“法西斯蒂”统制经济流派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目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经济后果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绩效 |
第二节 股权安排与代理成本的相关研究 |
一、股权安排与股东—管理者间的代理问题 |
二、股权安排与大股东—小股东间的代理问题 |
第三节 股权安排与R&D投入的相关研究 |
一、持股比例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 |
二、持股类型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 |
第四节 股权安排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研究 |
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
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
第五节 文献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产权思想及其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二、马克思产权思想和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及联系 |
三、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创新和发展 |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契约理论 |
第三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及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起与进程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产生机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作用机理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MCCP框架构建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的影响路径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的影响分析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混合股权结构与两类代理成本 |
二、混合股权制衡度与两类代理成本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门槛效应回归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R&D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混合股权结构与R&D投入 |
二、混合股权制衡度与R&D投入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主要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DID-PSM估计结果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混合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二、混合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系数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检验R&D投入的中介激励效应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政策启示与建议 |
三、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李崇淮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竖起脊梁担事”的坚定爱国者 |
二、“造诣深厚治学严谨”的学术大师 |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
(二)对货币经济理论的贡献 |
(三)对学科建设的贡献与治学精神 |
三、建言立论,参政议政的“一面旗帜” |
(4)关于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思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者命名奖项调研起因 |
二、以中国社科院学者命名的奖项概览 |
1.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
2.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 (又称吕叔湘奖) |
3.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 |
4.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
5.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
6.金岳霖学术奖 |
7.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
8.胡绳青年学术奖 |
9.董辅礽经济科学奖 |
10.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
11.国光优秀青年企业家创新研究奖励基金 |
12.唐弢青年文学奖 |
13.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
14.宦乡学术奖 |
三、对学术研究奖的统计分析 |
1.奖项设立目的 |
2.奖项的学科类别 |
3.奖项面向的群体和请奖人的年龄要求 |
4.参评范围与成果类型的界定 |
5.奖项等级、评奖频度和奖金额度 |
四、要重视民间学者奖的存在与发展 |
1.学者德高望重, 为今人之师表 |
2.奖项秉持严谨, 堪称学术翘楚 |
3.民间 (学会、学者) 设奖是规律 |
4.人文社科学者奖大多难以为继 |
5.重视学者奖的生存与发展 |
(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主要观点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恢复战后国民经济 |
第一节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 |
三、打胜新中国经济“三大战役” |
第二节 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土改政策 |
二、土地改革在全国实行 |
三、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战争并举 |
一、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
二、边支援朝鲜战争边恢复国内经济 |
第四节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领导能力的思考 |
一、确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心 |
二、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
三、正确处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第二章 探索建立计划经济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选择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 |
二、“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 |
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状况 |
二、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一五”计划 |
第三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积极探索 |
一、1953、1955年经济工作的两次冒进 |
二、周恩来关于在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
三、刘少奇的社会调查 |
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
五、陈云“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的思想 |
六、“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及其基本经验 |
第四节 急于求成思想和“大跃进”运动 |
一、“球籍”的忧虑和“超英赶美”口号的提出 |
二、反“反冒进”和“大跃进”运动 |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商品生产的否定 |
第三章 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 |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成 |
一、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二、人民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一、对人民公社化中问题的局部纠正 |
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 |
三、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 |
四、人民公社60条和各行各业条例的制定贯彻 |
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第三节 主要经验与启示 |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二、调整的特点和启示 |
三、全国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
第四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 |
第一节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目标与方法的二律背反 |
二、1971年前后的经济调整 |
三、“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和再度“过热” |
一、经济建设上的部分拨乱反正 |
二、推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
三、经济过热和“洋冒进” |
第三节 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考 |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作用及局限 |
第五章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 |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
二、平反冤假错案 |
三、国务院务虚会酝酿改革开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突破 |
一、中共十二大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 |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 |
三、生产力标准的讨论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
一、新“八字方针”的制定贯彻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
三、农村包产到户的兴起 |
四、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四节 发展商品经济 |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 |
二、发展个体经济 |
三、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计划品种的减少 |
第五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一、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
二、流通体制改革 |
三、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 |
四、国营企业改革 |
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科技改革 |
六、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
一、清理整顿公司 |
二、治理经济环境 |
三、治理整顿措施创新 |
第六章 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 |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
二、各部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
三、十五大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设想 |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运用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疲软 |
一、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现象 |
二、宏观调控的成功和经济的“软着陆” |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措施 |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及其应对方略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六、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 |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
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意义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
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八章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 |
一、更加强调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
二、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国情提出经济发展战略 |
三、更加锐意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
四、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
五、宏观调控日益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
结语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农业现代化基本理论 |
2.1 现代化理论的诞生 |
2.1.1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 |
2.1.2 现代化理论的诞生 |
2.1.3 现代化的定义 |
2.1.4 现代化的标准 |
2.2 农业现代化基本理论 |
2.2.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
2.2.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2.2.3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西方农业现代化若干理论 |
2.3.1 资源开发理论 |
2.3.2 肥力保持理论 |
2.3.3 城市工业影响理论 |
2.3.4 扩散理论 |
2.3.5 高收益投入理论 |
2.3.6 诱导的创新理论 |
2.4 小结 |
3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三种主要模式 |
3.1 “劳动节约型”模式 |
3.1.1 “劳动节约型”模式产生的主要条件 |
3.1.2 “劳动节约型”模式的典型范例——美国 |
3.2 “土地节约型”模式 |
3.2.1 “土地节约型”模式产生的主要条件 |
3.2.2 “土地节约型”模式的典型范例——日本 |
3.3 “中间道路型”模式 |
3.3.1 “中间道路型”模式的主要特点 |
3.3.2 “中间道路型”模式的典型范例——法国 |
3.4 小结 |
4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4.1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6) |
4.1.1 农业现代化思路的初步构想 |
4.1.2 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基本脉络 |
4.2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停滞和徘徊时期(1966-1978) |
4.2.1 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停滞徘徊 |
4.2.2 农业生产发展的波动徘徊 |
4.3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时期(1978至今) |
4.3.1 新时期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
4.3.2 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成效 |
4.4 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
5.1 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
5.1.1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迫在眉睫 |
5.1.2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继续加快 |
5.1.3 中西部地区迎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 |
5.2 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优势条件 |
5.2.1 丰富的自然资源 |
5.2.2 雄厚的科技实力 |
5.2.3 完善的基础设施 |
5.2.4 良好的农业基础 |
5.3 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因素 |
5.3.1 工业化程度较低 |
5.3.2 城镇化水平不高 |
5.3.3 市场化进程较慢 |
5.4 小结 |
6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估 |
6.1 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目的和意义 |
6.2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主要方法 |
6.2.1 模型法 |
6.2.2 参数比较法 |
6.2.3 多指标综合测度法 |
6.2.4 DEA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6.3 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
6.3.1 研究重点异位,内容单一 |
6.3.2 地域类型划分及典型性区域选取缺少严格的理论分析 |
6.3.3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主观性强 |
6.3.4 测度评价标准和模型的建立缺乏动态性 |
6.3.5 研究技术手段滞后,测度结果精确性、时效性欠佳 |
6.4 优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原则 |
6.4.1 加强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6.4.2 重新定位测度重点,拓宽测度对象范畴 |
6.4.3 坚持测度过程科学理性化 |
6.4.4 改善测度技术手段 |
6.5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估指标选择 |
6.5.1 评估指标体系的选择 |
6.5.2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计量 |
6.6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指标分析 |
6.6.1 群体指标动态变化 |
6.6.2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
7.1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模式选择 |
7.1.3 实施步骤 |
7.2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
7.2.1 实施垦区工业化战略 |
7.2.2 推进垦区城镇化步伐 |
7.2.3 加快垦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
7.2.4 强化垦区农业信息化工作 |
7.2.5 推进垦区农业科技进步 |
7.2.6 注重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7.3 小结 |
8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
8.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8.1.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8.1.2 黑龙江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
8.1.3 黑龙江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8.2 农产品市场体系 |
8.2.1 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市场现状及问题 |
8.2.2 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措施 |
8.3 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 |
8.3.1 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和影响 |
8.3.2 黑龙江垦区人才队伍现状及问题 |
8.3.3 加强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建设的措施 |
8.4 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
8.4.1 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必要性 |
8.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支持保护存在的问题 |
8.4.3 加强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支持保护的措施 |
8.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海航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海航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法律环境分析 |
2.1.3 经济环境分析 |
2.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5 自然环境分析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航空业行业环境分析 |
2.2.2 机场业行业环境分析 |
2.2.3 酒店旅游业行业环境分析 |
2.2.4 世界500强行业分析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行业竞争者分析 |
2.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2.3.3 替代品分析 |
2.3.4 供应商分析 |
2.3.5 购买者分析 |
2.4 海航集团面临的机会和风险 |
2.4.1 机会 |
2.4.2 威胁与风险 |
第三章 海航集团内部资源分析 |
3.1 海航集团人力资源分析 |
3.2 海航集团财务资源分析 |
3.3 海航集团运营资源分析 |
3.4 海航集团优劣势分析 |
第四章 海航集团战略目标 |
4.1 战略方针 |
4.2 战略目标 |
4.3 战略目标指标体系 |
4.4 战略目标中各项指标的制定 |
第五章 海航集团的战略选择与制定 |
5.1 以航空运输主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营 |
5.2 收购兼并 |
第六章 海航集团战略实施步骤 |
6.1 战略实施阶段划分 |
6.2 业务拓展阶段(第一阶段)战略实施规划 |
6.3 平台构建阶段(第二阶段)战略实施规划 |
6.4 资本经营阶段(第三阶段)战略实施规划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个人简历 |
(9)中韩企业管理比较的借鉴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一章 导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韩经济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
第二节 世人瞩目的东亚经济奇迹 |
第三节 东亚奇迹的反思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框架 |
第二部分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之一:比较管理理论 |
第一节 比较研究理论综述 |
一、 比较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 比较管理理论溯源 |
三、 比较管理研究理论的不同流派 |
第二节 比较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比较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 |
二、 比较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比较管理研究的几个经典模型 |
一、 “法默—里奇曼”模型 |
二、 “尼根希—埃斯塔芬”模型 |
三、 “孔茨”模型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之二:管理移植理论 |
第一节 管理移植浅析 |
一、 管理移植的概念 |
二、 论管理移植的功能和作用 |
第二节 管理移植的过程描述 |
一、 管理移植的五个步骤 |
二、 来自日本的经验 |
第三节 管理移植活动的基本原则 |
第四章 理论基础之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概论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导理论 |
一、 产权改革核心论 |
二、 公平竞争市场论 |
三、 管理重组论 |
四、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三种路径的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实证性比较 |
第五章 中韩企业的演进路径 |
第一节 中韩企业的演进路径分析 |
一、 中韩企业的规模现状 |
二、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演进路径 |
三、 韩国部分大企业演进的路径 |
第二节 韩国大企业危机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
一、 韩国大企业危机及其成因 |
二、 韩国大企业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
第六章 中韩企业的组织架构 |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
一、 现代企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理论 |
二、 中国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 |
一、 中国企业集团的一般组织结构分析 |
二、 企业集团组织机构的设置 |
三、 完善组织结构、实现规模扩张 |
四、 如何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再思考 |
五、 中国私营企业的企业制度形式及特点 |
第三节 韩国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一、 韩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分析 |
二、 韩国企业集团组织机构的设置 |
三、 个案研究:三星的组织设置 |
第四节 中韩两国现代企业制度比较 |
一、 中韩两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共同之处 |
二、 中韩两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同点 |
第七章 中韩企业的管理制度 |
第一节 中韩企业的产权差异 |
一、 中国企业的产权状况 |
二、 韩国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 |
三、 中韩企业产权制度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的激励制度与韩国的人事制度 |
一、 中国企业管理的激励制度 |
二、 中国私营企业的激励制度 |
三、 韩国典型案例:韩国三星的人事管理 |
第三节 中韩企业决策制度的比较 |
一、 中国企业管理的决策制度 |
二、 韩国企业管理的决策制度 |
第八章 中韩企业的企业文化 |
第一节 文化与企业文化 |
一、 文化的内涵及其特性 |
二、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力 |
第二节 儒家思想对中韩企业文化的影响 |
一、 儒家文化——东亚企业的共同财富 |
二、 儒家文化与中国企业 |
三、 儒家文化对韩国企业的影响 |
第三节 中韩企业的企业文化 |
一、 中国企业文化的现有特征 |
二、 韩国企业的文化特点 |
三、 韩国企业之路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 |
第四节 儒家思想背景下的东方企业文化 |
第四部分 展望与反思 |
第九章 中韩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
一、 新条件下中国大企业集团的演变 |
二、 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新转变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韩国企业的发展趋势 |
一、 韩国国内多金融部门的全面重组 |
二、 韩国的企业重建 |
三、 金融危机后韩国大企业的新特点 |
第十章 中韩国有企业改革的反思 |
第一节 中韩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
一、 中韩国有企业的特征、作用比较 |
二、 中韩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及其成效 |
三、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探因 |
第二节 韩国道路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韩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10)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语:一枝一叶总关情 |
第一部分 总论 |
第一章 刘国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
第一节 年轻时经济思想的萌芽 |
一、家庭背景与孩提时代受到的经济学熏陶 |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流亡生涯 |
三、在西南联大经济系学习 |
四、市场经济思想的启蒙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文革”时期对经济的初步探讨 |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经济思想 |
二、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 |
三、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 |
四、对平民生活的经济学思考 |
第二章:刘国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
第一节 理性分析 |
一、理性思考经济问题 |
二、平实概括实践经验 |
三、紧密结合借鉴、运用 |
第二节 平民化、大众化 |
一、反映最广大老百姓的呼声 |
二、“豆腐刘”的“实用”经济观 |
第三节 稳中求进 |
一、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判断 |
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慎重估计 |
三、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谨慎分析 |
第二部分 市场经济思想和体制改革思想 |
第三章 刘国光的市场经济思想 |
第一节 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经济思想 |
一、早期对价值规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基于价值规律思想的商品经济观 |
第二节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思想 |
一、现实生产力基础的判断与分析 |
二、辩证对待原苏联和东欧的经验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建设思想 |
一、研究目标模式的意义和依据 |
二、目标模式的确定原则 |
三、目标模式的择定 |
第四章 刘国光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二、体制改革的基础分析 |
三、双重体制改革思想 |
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
第二节 几个重要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
一、企业体制改革思想 |
二、分配制度改革思想 |
三、金融与证券体制改革思想 |
第三部分 综合平衡思想和经济发展思想 |
第五章 刘国光对再生产理论和综合平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经济思想 |
一、对再生产理论的初步探讨 |
二、对再生产理论的重新认识 |
三、对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 |
第二节 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 |
一、平衡增长思想 |
二、有限买方市场思想 |
三、生态环境平衡思想 |
四、综合平衡思想研究的逐步深化 |
第六章 刘国光有关经济发展的思想 |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
一、关于经济增长形势分析的思想 |
二、有关如何软着陆的思想 |
三、关于积极财政政策 |
四、反通胀、反通缩思想 |
五、经济结构调整思想 |
六、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 |
七、21 世纪初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八、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其他经济发展思想 |
一、关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二、关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三、“西部大开发”的思想 |
(一) 中心城市增长点思想 |
(二) 网络化资源开发思想 |
四、特区经济发展与全方位对外开放思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治学严谨 成就卓着——记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D]. 傅辰晨. 山东大学, 2020(01)
- [2]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效应问题研究[D]. 杨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3]李崇淮先生的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J]. 辜胜阻,王建润. 经济评论, 2016(06)
- [4]关于以着名学者命名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思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J]. 钱伟.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0(01)
- [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6]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 陈枫. 东北农业大学, 2004(01)
- [7]海航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赵玮萍. 清华大学, 2003(02)
- [8]在科学的入口处——记着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J]. 李功耀. 财政监督, 2003(06)
- [9]中韩企业管理比较的借鉴与启示[D]. 赵大远. 复旦大学, 2003(03)
- [10]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 郭笑撰. 武汉大学, 2003(03)
标签:代理成本论文; 国企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