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冯曦[1](2021)在《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应规披露和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透明度,更好地满足公众了解环境信息的权利。时至今日,在我国倡导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报告中除了披露重大环境问题、污染物和废物处理排放、清洁生产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外,部分企业还参照《GRI指南》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信息,从循环经济这一视角对企业环境建设做出解释。作为一项自愿性信息披露,环境信息披露在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提高企业价值的同时,可能还会给企业带来出于“机会主义”动机披露环境信息的争议。因此,为了提高环境报告的可信度,增强环境报告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分别从环境信息应规披露和企业自身股权性质两个角度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合法性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指导,系统的运用了实证分析法,建立回归模型,利用2010—2019年沪深A股资源开发与生产相关行业475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参照《GRI指南》做出环境与可持发展披露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从未来发展可持续性和环境管理成效两个角度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应规披露和股权性质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应规披露在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仅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起到促进作用,而不能显着影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披露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经过上述研究,本文从公司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对策及建议,提醒资源型上市公司应在环境信息报告中参照《GRI指南》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信息进行披露,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另外将披露的环境信息目标化、特征化和合规化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环境报告的优势;政府除了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监管外,还可以通过科学引导国有资本投资来指导市场从环境信息披露的角度给予企业价值正确的判断,从公司层面和政府层面共同推进我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
陈姝伶[2](2021)在《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云天化的案例》文中指出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发展模式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学者和企业开始积极探索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环境会计实现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披露,符合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重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前人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渠道等研究进行梳理,列示相关概念、政策及理论;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整理21家重污染企业2014年至2019年的环境会计信息,分析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发现行业内存在披露模式缺乏统一规范、披露内容不够完善、披露信息缺乏可比性、可靠性不足等问题,从企业自身及政府两方面分析成因,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指数模型对21家重污染企业2014年至2019年间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指数分析,指导重污染企业从具体方面提升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再次,选择重污染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云天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披露渠道、内容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等方面详细地对云天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剖析,云天化在环保投资和环境绩效方面表现优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同时也有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通过对云天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提出企业应从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升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如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完善相关制度指引、加大惩处力度等。
罗煜珩[3](2020)在《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以A钢铁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我国民生社稷的重大社会问题,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两者的紧密联系,指出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性。近几年,绿色环保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均有渗透,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显着提升,重污染企业对环境信息问题的披露也日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钢铁企业的“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及重复建设问题一直存在,致使工艺技术不先进、设备利用效能低、资源耗用量过大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属于资源高投入与高消耗的重污染行业。但对于环境会计关键的对外信息披露环节,钢铁等重污染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一笔带过甚至不披露。通过对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让钢铁等重污染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准确反映环境成本、将环境会计与产品相联系、将环境会计反映在预算体系中,则可以推动企业降低环境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平衡,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此外,也可为重污染性质的各类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开展方面给予价值性参考。本文对国内外的文献及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随后选取A钢铁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环境会计信息有关理论为核心,结合环境会计的日常核算工作及信息披露特征,分析其在环境会计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对同行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发展较早、披露较好的日本新日铁住金钢铁企业所构建的披露体系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究,分析了对方体系的运作特征及成功之处。进而将其与本文的案例分析对象A钢铁企业进行对比,总结A钢铁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可以借鉴的经验。针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结合本文的案例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的经验启示,本文进一步对如何完善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A钢铁企业建立实用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并为进一步优化改进提出对应的改善建议,旨为强化环保措施的实效性、压缩环境管控成本空间,营造外界良好形象,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这对了解企业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倡导建设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葛俊良[4](2020)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协商治理意味着环境治理由依靠政府威权解决问题向主体间达成合意的过程转变。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引导利益相关方理性互动,形成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化环境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而可视为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试图回答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协商治理实践以及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如何具体运行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进行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治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现状,着重探讨协商治理与多中心治理、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环境治理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协商治理是环境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性范式。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议题属性和协商主体间关系标准,将国内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划分为回应型、自治型、咨询型和监督型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其议题属性、协商功能、社会参与形式和制度化平台等。根据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协商治理的利益动机,本研究从议题边界、功能定位、参与主体、程序流程和协商方式五个角度剖析国内环境协商治理的实践取向,指出其兼具公共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治理动机,但基于治理有效性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取向更为明显。协商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特定环境问题、规范公众参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组织机构职能、提供环境政策咨询和推动环境政策落实等工具性的协商动机所取代。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民主协商的重心停留在治理层面,聚焦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会民生事务,注重对社会各阶层意见和诉求的包容、吸纳和整合。通过协商民主与地方或基层治理的整合,以推动社会的动员、整合和合作,进而达成有效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协商民主本土化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的这种工具性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Z省J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协商主体的行为逻辑、主体间相互关系和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勾勒出J市环境协商治理的整体图景;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环境协商议题、环境协商策略和环境协商成效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协商平台的搭建和协商参与者的挑选,体现出党委领导、利益相关和便于治理的原则;环境协商议题设置的关键在于响应者响应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公共性环境治理主体会根据具体协商情境,选取恰当的协商策略并加以组合式运用,使之与环境协商议题的特征相匹配;从所选案例来看,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理绩效,而环境协商治理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这两者间的匹配性等因素的影响。
史静娴[5](2020)在《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N市为例》文中提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安全造成了威胁,50年代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不可或缺性,西方各国环境保护人士开始了具有组织规范的环保活动,并且部分国家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自上世纪60年代伊始,世界各国逐步将环境审计引入到政府审计。在十八大以前,国家就已经有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审计,环境审计重点围绕“资金、项目、政策、责任”,揭示了环境保护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运营和资金管理使用的问题,增加了审计范围,真正树立了绿色发展概念。但政府部门主要对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未涉及到自然环境,忽视了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匮乏,这就使得政府规范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管理的行为,由政府推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实行,现已步入全面推广阶段,其承担着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涉及面较广,并且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关的资源环境知识,其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更加注重合规性指标造成指标选取的不全面,进而使得评价结果难以准确评价领导干部履责情况,因此,论文通过参考最新的相关文献,研究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N市审计案例,补充完善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希望构建出一套框架科学、指标全面、评价结果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领导干部的有效评价、落实离任审计的监督机制。论文首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进行了阐述与总结,其次,构建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介绍构建的原则、目标方法和指标内容,根据所研究的文献资料,从领导干部应尽责任入手,在资源环境制度责任指标、资源环境财务责任指标、资源环境信息报告责任指标和资源环境业务责任指标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再次,分析N市水利部门领导干部X审计案例,找到审计案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所在。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层次结构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法建立重要性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最终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之应用于N市审计案例中,在应用中评价,是否有效解决了N市指标体系中的问题,最后,提出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保障。
潘加军[6](2020)在《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进一步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协调环境利益冲突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环境权益需求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角度探讨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对于拓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的理论认识、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正义理论研究、促进地方环境群体性事件有效治理、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正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协商民主和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现状分析,构建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体系,提出多元主体协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的实现路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提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中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环境正义作为环境权益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和价值旨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都将实现和保障人的环境权益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本质要求和实践指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发了环境正义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指向,彰显了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协商民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基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导向提倡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决策、民主协商和协同合作,契合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实践需要,为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其次,通过对公民环境权益意识与参与行为、环境利益冲突事件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公民环境权益的关注度、环境利益冲突形成、环境维权行为、主体间对抗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总结我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构建、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剖析当前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存在着经济理性主导、环境治理体系碎片化、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供给不平衡、公民环境参与有效性不足和社会资本弱化等困境,提出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目标导向。再次,基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协同治理体系的目标要求,分析了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角色定位和博弈关系。运用SCIF协同治理模型,揭示影响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主要因素,即环境权力与资源分配、既往的环境冲突与治理合作、环境利益相互依赖程度和政府领导力等。从目标导向、形成共识、践行承诺和评估效果研究了协同治理的互动过程,指出构建网络互动、利益协调、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等运行机制度,从而探索多元主体协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的内在逻辑。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以培育生命共同体意识、新发展理念和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体意识为基础,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生态补偿等环境治理正式制度,以及生态道德、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畅通公民环境权益表达渠道,拓宽参与环境治理途径;厘清政府与企业环境利益关系,完善政府与企业环境协同共治激励约束机制;建构事前预防、事中协调和事后问责的环境利益冲突治理机制,为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提供发展理路和有益建议。
杨晓燕[7](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蔡其鹏[8](2020)在《基于ArcGIS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文中指出本文利用ArcGIS技术研发了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矿山地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和研发相关方面的成果资料,分析了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不足,掌握了本领域当前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动向。通过对当前常用的GIS软件的比较分析,本文选用了ArcGIS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开发,ArcGIS不仅功能强大,而且界面友好,延展性和灵活性强。同时对平台构建的Ajax技术、MVVM搭建模式、前端开发框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基于文献资料查阅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矿山地质灾害、水土环境污染、地形地貌景观与土地资源破坏四大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能够全面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进一步细分为17个亚类指标,从而系统地构建了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的通用模式,规范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评价方法。在确定信息管理平台设计原则和分析平台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基于B/S开发模式,采用MVVM模式和Vue框架对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平台进行了架构设计,利用ArcGIS技术从系统输入、系统输出、系统查询和统计管理四个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进而构建了一个简洁流畅、美观实用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最后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的实现方法,介绍了平台实现所需要的软件、硬件环境以及部分功能特性,展示了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平台的登录界面、主界面等研发成果。本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无论是提高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的监管效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是促进矿山企业自觉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义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畅[9](2020)在《政府环境审计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发展也随之取得重大进展。然而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水污染、大气污染、破坏森林耕地、土地沙漠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频出,生产力的进步显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单一粗放的生产模式显示出了明显的弊端,“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道路显然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保护生态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国务院颁布了相应的环保政策法规并组织建设了一批环保工程项目。在此背景下,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环境审计中最有权威性的手段,在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项目的监督鉴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政府环境审计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府环境审计的相关概念及内容形式,简要阐述了政府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而通过对政府环境审计数量、类型和主题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并依据该现状从宏观角度指出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在准则制定、范围广度、技术方法、人员胜任能力、证据获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聚焦问题探究其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引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的案例,通过对整个审计过程的分析,具体指出国家审计机关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以后的政府环境审计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李昭阳[10](2020)在《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下,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农村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数据分析包括此次疫情背景下的新型污染源在内的影响农村环境的多种主要污染源,以环境公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乡村振兴理论为基础,提出当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农村问题回应少、法律法规粗疏、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水污染防治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日本、欧盟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家为样本,总结并借鉴其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优势和经验,最后针对以上分析提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需要转变立法理念、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对策。
二、环境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应规披露和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环境信息披露 |
2.1.2 企业价值 |
2.1.3 应规披露 |
2.1.4 股权性质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合法性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研究框架 |
3.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3.2.1 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
3.2.2 应规披露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分析 |
3.2.3 股权性质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变量设计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4.4 调节效应检验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的检验 |
5.3.2 应规披露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3 股权性质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5.4 内生性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实证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对策及建议 |
6.1 公司层面 |
6.1.1 提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披露质量 |
6.1.2 发挥环境报告优势 |
6.2 政府层面 |
6.2.1 完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披露体系 |
6.2.2 科学引导国有资本投资 |
6.2.3 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云天化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重污染行业的界定 |
2.1.2 环境会计概念 |
2.1.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念 |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规定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文献述评 |
2.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社会责任理论 |
2.4.4 信号传递理论 |
3 重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总体情况 |
3.2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
3.2.1 样本选取 |
3.2.2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渠道 |
3.2.3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3.3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 |
3.3.1 缺乏统一规范的披露模式 |
3.3.2 披露内容不够完善 |
3.3.3 披露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
3.3.4 披露的信息可靠性不足 |
3.4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企业方面 |
3.4.2 政府方面 |
4 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及指数分析 |
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意义 |
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核算方法 |
4.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结果分析 |
5 云天化案例分析 |
5.1 云天化公司概况 |
5.1.1 公司简介 |
5.1.2 公司经营状况 |
5.1.3 公司环境治理情况 |
5.2 云天化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渠道 |
5.2.1 披露的方式 |
5.2.2 披露的形式 |
5.3 云天化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 |
5.3.1 年度财务报告 |
5.3.2 社会责任报告 |
5.4 云天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分析 |
5.5 案例启示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建议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以A钢铁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学术界研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 |
2.1 环境会计定义 |
2.1.1 重污染行业企业定义 |
2.1.2 环境会计概念 |
2.1.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内涵 |
2.2 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方式 |
2.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相关研究 |
2.2.2 信息披露方式的相关分析 |
2.3 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探究 |
2.3.1 资源稀缺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A 钢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
3.1 案例背景 |
3.1.1 A钢铁企业基本情况 |
3.1.2 A钢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况 |
3.2 A钢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弊端及不足 |
3.2.1 信息披露时间不及时且多为往年信息 |
3.2.2 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缺乏一致性 |
3.2.3 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且实用性较低 |
3.2.4 企业内部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
3.3 A钢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外部制度环境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促进效应低 |
3.3.2 内部治理环境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负面阻碍影响较为凸显 |
4 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成功经验及模式的借鉴 |
4.1 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 |
4.1.1 公司背景介绍 |
4.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披露形式的相关分析 |
4.1.3 新日铁住金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特征的剖析 |
4.2 新日铁住金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相关启示 |
4.2.1 加强企业环境会计披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基础 |
4.2.2 规范企业内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准则是关键 |
4.2.3 监管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重要保障 |
5 国内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完善策略 |
5.1 做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工作 |
5.1.1 强化环境会计披露体系的规范水平 |
5.1.2 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环保法规及条例进行持续健全 |
5.1.3 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与准则 |
5.2 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 |
5.2.1 明确重污染企业监管部门及其权限 |
5.2.2 推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第三方审计行业的发展进程 |
5.2.3 拓展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范围及强化监管实效 |
5.3 重污染行业企业自身应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
5.3.1 注重对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教育从而提升专业知识素养 |
5.3.2 强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
5.3.3 进一步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民主的研究 |
1.2.3 关于当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研究 |
1.2.4 关于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阐释 |
1.3.1 环境与环境治理 |
1.3.2 环境社会治理 |
1.3.3 协商治理 |
1.3.4 环境协商治理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环境协商治理理论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 |
2.1.1 环境单中心治理范式 |
2.1.2 环境多中心治理范式 |
2.1.3 环境协同治理范式 |
2.1.4 环境整体性治理范式 |
2.1.5 环境网络化治理范式 |
2.1.6 环境协商治理范式 |
2.2 环境协商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2.3 环境正义理论 |
2.2.4 环境民主理论 |
2.3 环境协商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四种实践 |
3.1 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类型划分 |
3.2 回应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3 自治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 咨询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1 人民政协制度框架下的环境协商 |
3.4.2 环境议题的协商式电视问政 |
3.5 监督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5.1 专题询问会 |
3.5.2 环保社会组织的协商监督 |
4 民主协商:我国地方环境治理的一种工具性机制 |
4.1 环境协商治理的议题边界 |
4.2 环境协商治理的功能定位 |
4.3 环境协商治理的主体挑选 |
4.4 环境协商治理的程序设计 |
4.5 环境协商治理的方式选择 |
5 环境协商治理何以可能:基于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
5.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基本情况 |
5.1.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主要背景 |
5.1.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及相互间关系 |
5.1.3 Z省J市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行为逻辑 |
5.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建构 |
5.2.1 环境公民身份的塑造 |
5.2.2 环境协商治理具体机制的建构 |
5.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多案例比较 |
5.3.1 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
5.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组织基础 |
5.3.3 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议题设置:环境问题如何被建构为环境协商议题? |
5.3.4 环境协商治理的策略选择:注重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的匹配性 |
5.3.5 环境协商治理的效果 |
5.3.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5)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N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述评 |
2.2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础概念 |
2.2.1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 |
2.2.2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必要性 |
2.2.3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 |
2.2.4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点 |
2.3 理论基础 |
2.3.1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
2.3.2 灰色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1 系统性原则 |
3.1.2 客观性原则 |
3.1.3 可比性原则 |
3.1.4 科学性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3.2.1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3.2.2 提高对领导干部的有效评价 |
3.2.3 落实离任审计的监督机制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3.1 生命周期法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 |
3.4.1 指标选择依据 |
3.4.2 资源环境制度责任指标 |
3.4.3 资源环境财务责任指标 |
3.4.4 资源环境信息报告责任指标 |
3.4.5 资源环境业务责任指标 |
3.4.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3.5.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步骤 |
3.5.3 评价指标得分值的计算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级标准 |
3.6.1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3.6.2 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
4 N市审计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审计项目实施背景 |
4.1.2 审计项目实施情况 |
4.1.3 审计结论 |
4.2 N市审计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1 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
4.2.2 评价指标选取不全面 |
4.2.3 评价指标的针对性不强 |
4.2.4 绩效审计评价理念缺失 |
4.3 N市审计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重点关注合规性 |
4.3.2 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 |
4.3.3 审计工作未有效整合 |
5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步骤 |
5.1.4 评价指标得分值的确定 |
5.2 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结果分析 |
5.2.1 资源环境制度责任方面 |
5.2.2 资源环境财务责任方面 |
5.2.3 资源环境信息报告责任方面 |
5.2.4 资源环境业务责任方面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 |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分析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分析 |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
6 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 |
6.1 基于法律制度的有形保障措施 |
6.1.1 完善评价指标分级体系机制 |
6.1.2 完善评价结果的落实机制 |
6.1.3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追责制度 |
6.2 基于审计人员的无形保障措施 |
6.2.1 加强审计人员知识储备 |
6.2.2 完善审计人员考核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2.3 国内外公民环境权益保障研究评价 |
1.3 研究题域阐释 |
1.3.1 关键词阐释 |
1.3.2 本文研究的题域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环境正义理论的公民环境权益分析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正义思想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治理的公平正义理念 |
2.1.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正义价值观 |
2.2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公民环境权益分析 |
2.2.1 保护当代和未来人的环境权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
2.2.2 赋予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
2.2.3 增进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是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指向 |
2.3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公民环境权益分析 |
2.3.1 协商民主与公共事务治理逻辑 |
2.3.2 协商民主与环境治理路径选择 |
2.3.3 协商民主与公民环境权益治理逻辑 |
2.4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公民环境权益分析 |
2.4.1 协同治理理论的兴起及其内在意蕴 |
2.4.2 协同治理在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探索 |
2.4.3 协同治理理论在公民环境权益保障中的适用性 |
3 我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现状调查 |
3.1 公民环境权益意识与参与行为问卷调查分析 |
3.1.1 研究目的 |
3.1.2 问卷设计 |
3.1.3 样本获取 |
3.1.4 数据分析 |
3.1.5 结果分析 |
3.2 公民环境权益冲突协同治理访谈分析 |
3.2.1 深度访谈设计与资料来源 |
3.2.2 公民环境抗争的复杂性与扩散效应 |
3.2.3 地方政府维稳抑或维权的两难抉择 |
3.2.4 污染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与压力下的反思 |
3.2.5 环境社会组织的缺位与体制依附性 |
3.3 公民环境权益冲突事件协同治理案例分析 |
3.3.1 河长制——属地责任与跨部门协同 |
3.3.2 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舆论监督与被动式回应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推进措施与主要困境 |
4.1 我国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推进措施 |
4.1.1 推动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体系构建 |
4.1.2 从注重公民环境义务履行转向切实保障公民环境权益 |
4.1.3 改革政府权威式环境管理结构转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构建 |
4.1.4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从分散的原则规定转向系统的规制设计 |
4.2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
4.2.1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下经济理性主导 |
4.2.2 环境治理体系碎片化导致环境权益保障整体性失效 |
4.2.3 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供给不均衡引发利益冲突 |
4.2.4 末端治理思路下公民环境参与有效性不足 |
4.2.5 社会资本不足导致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缺失 |
4.2.6 弱势群体环境权益保障不足造成环境非正义 |
5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共同体分析 |
5.1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 |
5.1.1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主体角色定位 |
5.1.2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主体博弈关系 |
5.2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 |
5.2.1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起始条件 |
5.2.2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领导力 |
5.2.3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 |
5.3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互动过程 |
5.3.1 明确协同治理的目标方向 |
5.3.2 开展互动交流达成协作共识 |
5.3.3 参与集体行动合作践行承诺 |
5.3.4 评估改进协同治理的效果 |
5.4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
5.4.1 主体间合作共治的网络互动机制 |
5.4.2 和谐共生的利益协调实践机制 |
5.4.3 公平公正的环境政策协同机制 |
5.4.4 公开畅通的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
6 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的实施路径 |
6.1 环境利益共同体意识培育 |
6.1.1 深入培育生命共同体理念 |
6.1.2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
6.1.3 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6.2 健全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制度体系 |
6.2.1 建立健全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正式制度体系 |
6.2.2 培育完善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非正式制度体系 |
6.3 畅通公民环境权益表达渠道 |
6.3.1 拓宽公民环境政治参与机会与民主协商空间 |
6.3.2 尊重和引导公民环境网络话语权 |
6.4 厘清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利益关系 |
6.4.1 正确处理好政府监管与市场配置关系 |
6.4.2 完善政府与企业环境共治机制 |
6.5 优化公民环境利益冲突全过程协同治理 |
6.5.1 加强环境利益冲突治理的事前预防 |
6.5.2 确保环境利益冲突治理的事中依法协调 |
6.5.3 强化环境利益冲突治理的事后问责与生态补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民环境权益意识与参与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B: 环境利益冲突治理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气候 |
2.1.2 微气氛 |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
2.2.3 行为场景理论 |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 文献综述 |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
2.3.7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指标选取 |
6.1.3 数据来源 |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
7.1.1 研究方法 |
7.1.2 指标选取 |
7.1.3 数据来源 |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
8.3.1 研究贡献 |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基于ArcGIS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GIS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台构建关键技术分析 |
2.1 Ajax技术 |
2.2 MVVM设计模式 |
2.3 前端开发框架 |
2.4 GIS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指标构建与分类统计 |
3.1 地质灾害 |
3.2 水土环境污染 |
3.3 土地资源破坏 |
3.4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4.1 平台需求分析 |
4.2 平台架构设计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的实现 |
5.1 平台开发与运行 |
5.2 平台功能实现 |
5.3 界面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政府环境审计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政府环境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审计的概念 |
2.1.2 政府环境审计的概念 |
2.2 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及形式 |
2.2.1 环境财务审计 |
2.2.2 环境合规性审计 |
2.2.3 环境绩效审计 |
2.3 政府环境审计理论基础 |
2.3.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环境资源价值论 |
2.3.4 大循环成本理论 |
2.3.5 国家治理理论 |
第3章 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
3.2 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及评价标准 |
3.2.2 政府环境审计内容不全面,事后审计方式单一 |
3.2.3 政府环境审计技术方法陈旧 |
3.2.4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能力有限,审计资源力量欠缺 |
3.2.5 政府环境审计证据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
3.2.6 政府环境审计独立性受地方政府制约 |
3.3 政府环境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3.3.1 政府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 |
3.3.2 政府环境审计职责范围缺乏法律规定 |
3.3.3 政府环境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
3.3.4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后续培训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
3.3.5 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 |
3.3.6 行政审计模式存在固有弊端 |
第4章 完善政府环境审计的主要措施 |
4.1 完善政府环境审计法律体系 |
4.2 扩展政府环境审计范围和审计方式 |
4.2.1 细化政府环境审计的审计内容 |
4.2.2 重视事前和事中审计,建立后续跟踪审计机制 |
4.3 改良政府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建立政府环境审计数据库 |
4.4 关注政府环境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
4.5 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提高政府环境审计证据质量 |
4.6 改革审计机关领导体制,推进异地交叉审计 |
第5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 |
5.2 审计过程分析 |
5.2.1 审计计划阶段 |
5.2.2 审计实施阶段 |
5.2.3 审计报告阶段 |
5.3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5.3.1 环境绩效审计不够深入 |
5.3.2 政府环境审计介入时间滞后,时效性差 |
5.3.3 对后续跟踪审计重视程度不高 |
5.3.4 存在政府环境审计资源不足的问题 |
5.4 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的相关建议 |
5.4.1 增加环境绩效审计内容 |
5.4.2 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以及周期性审计 |
5.4.3 强化后续跟踪审计程序 |
5.4.4 政府审计机关牵头,鼓励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村水污染概述 |
第一节 农村水污染现状 |
第二节 农村水污染源 |
第三节 农村水污染防治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农村问题回应少 |
第二节 法律规定粗疏 |
第三节 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四节 公众参与程度低 |
第四章 典型国家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日本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欧盟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
第五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对策 |
第一节 转变立法理念 |
第二节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 |
第三节 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四、环境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应规披露和股权性质的调节作用[D]. 冯曦.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云天化的案例[D]. 陈姝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以A钢铁企业为例[D]. 罗煜珩.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4]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D]. 葛俊良. 浙江大学, 2020(02)
- [5]水利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N市为例[D]. 史静娴.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6]公民环境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研究[D]. 潘加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7]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8]基于ArcGIS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构建[D]. 蔡其鹏.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9]政府环境审计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为例[D]. 刘畅.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10]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D]. 李昭阳. 三峡大学, 2020(06)
标签: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环境会计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