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显示,熟肉制品合格率明显提高,冷冻食品微生物超标严重。

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显示,熟肉制品合格率明显提高,冷冻食品微生物超标严重。

一、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熟肉制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冷冻食品微生物严重超标(论文文献综述)

郭娟[1](2021)在《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第二章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为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各类食品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掌握扬州市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扬州市食源性疾病、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高危食品类别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实施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1 食源性疾病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0年扬州市各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病例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同时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9504例,病例集中于第三季度(36.92%);≥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20.82%);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2%);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共采集病例生物样本2040份,总阳性率为10.39%;共检出4种病原微生物,分别为诺如病毒(5.00%)、沙门氏菌(3.82%)、副溶血性弧菌(1.5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05%);病原体在6~1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16.81%),且以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在16~2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病原体在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18.37%),且均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有病原体检出病例对应的最可疑食品类别为乳与乳制品(24.06%)。沙门氏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35.9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3.33%)。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3起,累计发病人数175人,病死率0.57%(1/175)。在致病因素明确的9起暴发事件中,33.33%的暴发事件是由亚硝酸盐引起,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22.22%)、变形杆菌(11.11%)、副溶血性弧菌(11.11%)、砷化物(11.11%);暴发时间集中于第三季度(53.85%);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46.15%);原因食品主要是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19—2020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具有各自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根据相应特征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内进行食品样品的采集,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5大类398份食品样品,总不合格率为8.04%(32/398),其中4类11份食品样品检出卫生指示菌指标超标,超标率为4.55%(11/242),具体表现为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超标,粮食制品中霉菌,乳与乳制品中碱性磷酸酶超标,各自的超标率分别为1.67%(1/60)、4.08%(4/98)、4.17%(2/48)、11.11%(4/36)。3类23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7.06%(23/326),共检出5种25株致病微生物,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05%、10.42%,主要污染的是粮食制品和餐饮食品;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17%和4.86%,粮食制品中主要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肉与肉制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利店/零售店、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23.08%、11.11%、5.19%。结论:扬州市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较为零散。3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风险因子的可能来源及分布,为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辖区内采集食品样品,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中的相关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采用点评估法对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2019—2020年共检测9大类389份食品样品101个指标,样品合格率为93.32%;其中5大类26份食品样品中共9个指标超标,样品超标率为6.68%。不合格指标为水产动物中的镉元素,鸡蛋中的甲硝唑、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金刚烷胺和灭蝇胺,鸡肉中的金刚烷胺,辣椒中的氯氟氰菊酯、油条中的含铝添加剂、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点评估的结果显示蔬菜中的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谷物和水产动物中的镉,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带来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结论:扬州市部分食品中存在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且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较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程朝辉[2](2020)在《LS公司果蔬食品生产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有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管理体系种类较多,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认证产品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普及,食品运输相对成熟,但食品运输安全方面的研究却很少。食品质量安全与消费链中存在食源性危害(消费者摄入)有关。由于可以在食物链的任何阶段产生食品质量安全危害,因此必须通过食品链中所有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充分保障整个食物链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1。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越来越追求幸福感和美好生活。而食品质量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但近些年来,企业对于利益的追逐促使其在生产中不规范,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这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思考。阜阳劣质奶粉导致了大头婴儿,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老牌国货奶粉三鹿的破产和倒闭,食品质量安全关乎国际民生,虽然国家已经逐步加强了管制力度,但2016年的冰红茶事件再次让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食品质量事故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这说明我国政府需要加强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监管,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本论文通过借鉴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危害,参与各种组织在食品链中使用基本的质量工具,以全球通行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指导,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并进行风险预控,制定适合真空冷冻干燥果蔬的HACCP计划,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的食品安全框架体系,并据此降低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水平,达到行业和法律可接受水平2。同时,希望对国内、外的真空冷冻干燥果蔬企业的食品质量在安全控制方面有一定借鉴价值。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文章研究的主旨,在论文结构上,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以食品安全管理为理论切入点探讨了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方法及工具等三个方面;第三部分引入案例,以LS公司为案例研究了真空冷冻干燥在果蔬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现状及其不足,并且深层次分析了其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对LS现有的真空冷冻干燥果蔬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进行了构建和总结,主要通过人、机、料、法、环手法从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加强现场生产管理五个方面展开,最后文章进行分析结论的总结和后续研究的展望。

李南玉[3](2019)在《三门峡市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熟肉制品是以生禽、畜肉为主要原料,经过酱卤、熏烤、油炸等加工工艺,制做成的可直接食用的肉类加工制品。其中散装熟肉制品以其高营养、鲜美口感和即食食用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仅三门峡市2017年熟肉制品的消费就达15000吨,其中散装熟肉制品约占60%。目前,尚未有单位对三门峡市市售散装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过长期大样本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对三门峡市区流通领域采集的散装熟肉制品进行检测,掌握近期三门峡市散装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现状,并结合不同季度、销售场所、熟肉制品加工方式、存储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本地区乃至外地开展全方位散装熟肉的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对三门峡市区4家超市、6家农贸市场、25家熟食店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进行定点跟踪采样,对采集到的677份样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四个季度中一季度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92.59%)最高,四季度次之(88.03%),且一和四季度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明显高于二和三季度(二、三季度分别为73.48%、69.29%,P<0.01),检测不合格项主要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在采集的超市、农贸市场和熟食店样品中,超市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93.55%)明显高于熟食店和农贸市场合格率,且与其存在显着差异(超市与熟食店P<0.05,超市与农贸市场P<0.01)。同时,对超市、农贸市场和熟食店加工场所人员手部卫生、容器、刀具、砧板等环节采样共138件,总合格率52.17%,其中超市、农贸市场、熟食店合格率分别为72.92%、27.50%、52.00%,且三者存在显着差异(超市与农贸市场P<0.01,超市与熟食店P<0.05,熟食店与农贸市场P<0.01)。因此,加工场所卫生条件好坏和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对散装熟肉制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具有显着影响。同时,定型包装及存储条件对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也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定型包装的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96.77%)明显高于散装熟肉制品(82.28%,P<0.01),常温存储熟肉制品合格率(82.82%)明显低于冷藏散装熟肉制品(100%,P<0.01)。从不同加工方式的散装熟肉制品来看,由于酱卤肉制品具有更高的水分活度,具备更高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因此,酱卤肉的合格率(81.30%)明显低于熏烧烤肉和油炸肉(合格率分别为92.42%、89.32%),且差异显着(酱卤肉与熏烧烤肉P<0.05,酱卤肉与油炸肉P<0.05)。根据不同季节、销售场所、存储方式、加工方法下的微生物污染现状及成因,从行业内部、安全监管两个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对策。行业内部应从防止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销售环节的微生物污染提出相关对策,加强行业自律和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做好器具消毒工作;使用专用防尘冷藏车运输,防止交叉污染;销售没有密封包装的散装熟肉制品,应按要求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安全监管主要从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安全意识、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在温度较高季节提高监督检查频率,严格把控申请熟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条件,督促实行“五步洗手法”。行业内部、安全监管两方面要相互促进,才能提高散装熟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张雷[4](2019)在《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研究,选取某县城区一家大型酒店的凉菜专间作为研究对象,从制作工序、制作环境、制作人员三条线索进行研究,制作环境、制作人员保持相对独立,通过制作工序这个主线将三条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实验选取该酒店日常消费量大、制作工序有代表性的果蔬类和熟肉类两大类凉菜作为研究载体,通过分析这两大类凉菜在制作环境和制作人员不同条件下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据HACCP原理确定关键工序。检测分析关键工序中两大类凉菜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标和农药残留指标合格率的变化,运用卡方检验来分析判断凉菜加工制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并对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最终形成《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综合实验数据,凉菜操作规程应用前,凉菜采样总数334份、合格总数245份、检测总合格率73.35%;应用后,凉菜采样总数334份、合格总数326份、检测总合格率97.6%。操作规程应用前后,凉菜检测总合格率由73.35%上升到97.60%,经统计学分析(χ2=79.13、P<0.01),具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应用《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提高凉菜的检测合格率,从而提升凉菜的食品安全性。本文研究探索的《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总则;(2)人员要求、职责及标准;(3)制作专间设置要求;(4)设施设备及维护要求;(5)加工制作过程控制;(6)附则。

张明[5](2018)在《基于综合指数法和粗糙集理论的中国食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前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监管体制、标准体系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日趋完善,然而食品安全评价工作进展缓慢。随着大数据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的发展,食品安全大数据得以广泛应用。通过统计学方法深入挖掘食品检测数据资源,能够获取更多食品安全方面有用信息,这对食品安全科学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应用综合指数法和粗糙集理论统计学方法,基于现存的大量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概述,论述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和标准评价方面的现状及进展。第三部分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指明了食品、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标准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食品安全对国民和社会的有关影响。第四部分食品安全标准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状,阐述并比较了食品安全评价方法,提出了食品安全综合指数算法和粗糙集理论算法。第五部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食品安全评价,对我国10大类(26小类)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各类检验指标及各单项检验指标对质量安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第六部分基于粗糙集约简法的食品安全评价,利用Rosetta软件辅助,应用粗糙集理论对我国10大类(26小类)食品标准指标进行约简和风险指标及风险等级的评价。第七部分结论与对策建议,总结全文主要结论并给出提高保障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与传统合格率评价方法相比,综合指数法能更全面地反映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更适合于食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分析。我国主要食品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安全度很高,10大类食品均为较好及以上水平。其中,豆制品达到极好水平;糕点、粮食加工品、饮料、食用油、熟肉制品、调味品6类为良好水平;酒类、婴儿配方乳粉、液体乳3类为较好水平。2012-2015年,我国主要食品总体质量安全表现平稳,上升和下降种类各占五成。其中,糕点、饮料、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和液体乳总体上升;豆制品、熟肉制品、调味品、酒类和婴儿配方乳粉总体下降。从细分食品上看:在26个小类食品中,25个小类食品达到较好及以上水平,但灭菌乳质量安全评价一般,17个小类食品质量安全呈下降趋势。第二,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等外源性风险不是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与常规理化类指标相比,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类指标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指标对各类食品影响程度具有选择性,常规理化指标对液体乳、熟肉制品、酒类和调味品相对较大,微生物指标对糕点、饮料和豆制品影响相对较大,添加剂指标对液体乳和调味品影响相对较大。各单项指标对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差异较大,研究评价出轻度污染级指标1项,合格级指标95项,中级指标50项,良级指标36项,优级指标325项。轻度污染级、合格级和中级指标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影响相对较大,良级和优级指标影响相对较小,应适当调整监测频率。第三,粗糙集的应用软件Rosetta对食品监测指标评价覆盖度较好,平均覆盖度91.2%,预测准确率较高,平均预测准确率97.6%。我国食品标准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核心指标数量偏少,10类主要食品标准的507项检验指标约简到核心指标89项,一般指标418项。评价得出41项风险指标,提示不同程度风险,应加强风险监测。具体风险指标为:发酵豆制品中苯甲酸,非发酵豆制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糕点中菌落总数和硫酸铝钾。茶饮料中菌落总数和茶多酚,果蔬汁饮料中菌落总数,瓶(桶)装水中菌落总数、耗氧量、溴酸盐和亚硝酸盐。发酵乳中脂肪。食用油中酸值和苯并(α)芘。酱油中苯甲酸、氨基酸态氮和菌落总数,酱中食盐、氨基酸态氮和苯甲酸,食醋中菌落总数,其它调味品中总灰分、菌落总数、酸不溶性灰分和过氧化值。白酒中己酸乙酯、总酸、固形物、总酯和乙酸乙酯。婴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A,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铁、硒和钙。熟肉制品中的脱氢乙酸和菌落总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改进了综合指数法。在充分研究食品标准指标限量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食品检验指标数据的综合指数评价法;第二,基于现存的大量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应用改进的综合指数法对我国主要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第三,应用粗糙集理论对我国主要食品标准体系指标进行约简、风险指标和风险等级的综合评价。第四,本研究利用评价指数分级标准一致性将综合指数法和粗糙集理论约简法相结合对食品安全大数据进行关联评价。

张云波[6](2018)在《健康中国战略下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云南省、丽江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积极推进健康云南、健康丽江建设。让全民健康起来,让想健康的人到云南来、到丽江来,食品安全作为健康的首要前提,在健康丽江建设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风险防控的原则,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建设符合丽江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打造一个安全、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实现健康丽江建设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笔者通过学习和调研,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下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作了深入思考,充分了解了相关的政策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明确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方法等,分析了当前丽江市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下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目标和措施建议。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职责理解不够深、队伍素质不够高、经费保障不充足、检测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争取经费保障、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大监测力度、强化风险评估、加强风险交流和标准宣贯、强化食品营养工作、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加强综合保障,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政策文件,阅读了许多相关论文着作,全面了解了丽江市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现状,接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观点,感到受益匪浅,为进一步开展好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工作获得了良好的摸索和实践。

李冉[7](2018)在《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文中认为盐水鹅,扬州人俗称“老鹅”。近年来,随着人民越来越注重饮食,从基本的吃好,到发展为吃的安全与营养。作为淮扬菜的代表之一,盐水鹅的质量及营养开始受到各方人士重视,而同时为了淮扬菜发展需要,不少淮扬菜大师表示,要制订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盐水鹅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从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等方面制订。标准制订过程中,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查询、收集及研究,接收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建议,经反复修改及补充形成草案。盐水鹅多采用小作坊加工,以街头摊点方式销售。为更好地控制盐水鹅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盐水鹅卫生管理力度,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需进行研究。研究散装盐水鹅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是确保盐水鹅质量安全的前提。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散装盐水鹅品质特性进行研究,可为散装盐水鹅贮藏、食用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1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水分、蛋白质、脂肪及氯化钠指标。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T 23586规定。2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20批盐水鹅总砷、铅、镉、总汞及铬含量。结果显示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符合GB 2762规定。一方面预防污染物污染盐水鹅产品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污染物检测。3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按照国标方法测定了 150批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根据相关限量要求,非预包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为70.83%、44.17%和97.50%;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非预包装盐水鹅在加工、运输及流通等环节易受到污染,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非预包装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监督管理。4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的研究按照相关方法测定了 300批盐水鹅亚硝酸盐、山梨酸、柠檬黄、日落黄、氯霉素及罂粟壳含量。结果显示部分指标含量不符合GB2760要求。氯霉素检出1批、罂粟壳检出2批。5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现状研究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现场抽查盐水鹅摊点共204个。从业人员268人,持有效健康证217人,持证率80.97%。防蝇防尘等卫生设施完善的有204份,合格率76.12%。对摊点使用的刀具、盘、电子秤及砧板四种工具进行大肠菌群测定,合格率分别为39.44%、33.93%、29.81%及25.98%。随机抽取72批盐水鹅,盐水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68.06%、36.11%,致病菌检出1批。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规范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6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以散装盐水鹅为对象,研究其在4℃、25℃及35℃贮藏温度下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特征变化,对于当天加工制作,并在中午销售的盐水鹅,保存期限建议值为:35℃不超过8 h,25℃不超过20 h。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研究,提出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指导人们健康食用盐水鹅。

朱荣[8](2017)在《2015年度熟肉制品监督抽查结果分析》文中提出我国肉制品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这为肉制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然而熟肉制品的安全事件常有发生,加强熟肉制品的质量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我单位2015年国家监督抽查熟肉制品相关品质指标检测结果的数据分析,反映该类产品质量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外因素,提出质量分析报告,并对我国的检测标准及监管提出有效建议,以更好地监测中国肉制品发展,从而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5年预包装熟肉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总共抽查企业数588家,抽查总批次数916件,合格批次数860件,批次合格率为93.9%。查产品种类主要有酱卤肉、肴肉、肉松、肉干、肉脯、速冻熟肉制品、肉罐头、熏煮火腿、香肠等,不合格产品数56件、不合格项次数68次。涉及不合格指标有食品添加剂项目、理化项目和微生物项目,不合格样品件数分别为20件、26件和20件;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项次数占总不合格项次数的比率为32.4%,微生物不合格项次数占总不合格项次数的比率为29.4%。2.2015年度共抽检29个省、市、自治区,抽查合格率分别为北京97.6%、天津83.3%、河北85.1%、山西94.9%、内蒙古95.5%、辽宁93.4%、吉林100%、黑龙江96.7%、上海 93.0%、江苏 100%、浙江 97.5%、安徽 88.2%、福建 88.2%、江西 92.3%、山东100%、河南100%、湖北100%、湖南93.1%、广东97.7%、广西88.0%、重庆96.6%、四川 87.8%、贵州 91.3%、云南 92.3%、陕西 85.3%、甘肃 91.7%、青海 100%、宁夏100%、新疆100%。3.2015年度大型企业的企业合格率为98.0%,产品合格率为98.6%;中型企业的企业合格率为94.9%,产品合格率为95.5%;小型企业的企业合格率为91.7%,产品合格率为91.8%。4.通过2015年度抽查结果与分析,提出了可行有效的监管建议:建立健全我国熟肉制品标准监管体系;加强监督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加工、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时俱进,用科技手段如互联网+食品监管实现全方位监管。

张慧[9](2015)在《三明市桶装饮用水质量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桶装饮用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或生活饮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的水为原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制得,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其水质符合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本课题经调研,三明市桶装水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共34家,主要以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为主,山泉水次之,而矿泉水仅3家。三明市桶装纯净水全部执行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山泉水执行DB35/T 914-2009《瓶、桶(袋)装饮用山泉水》标准,矿泉水执行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质量检测表明,2009-2014年三明市桶装饮用水监督抽检合格率为85.99%,质量总体良好,除2010年外,其余各年度合格率都在79%以上。在三种类型的饮用水中,矿泉水的合格率明显高于纯净水和山泉水,山泉水的合格率稍高于纯净水。监督抽检不合格项目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硝酸盐、酵母、霉菌、游离余氯、电导率、标签、溴酸盐和铜绿假单胞菌。本课题分别从质量提升角度(生产人员、生产设备、水源水及包装物、生产工艺、生产环境、质量安全监测)和行业发展角度(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作用、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市级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等)分析,研究三明市桶装饮用水的发展对策,分析预测桶装饮用水的质量走势,为市场和监督管理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以便于区域内桶装饮用水的质量管理,引导市场合理健康发展。

褚航萍[10](2014)在《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盐水鸭》标准的制定》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江苏省盐水鸭产品质量监管的要求和应对2013年亚青会、2014年青奥会食品安全保证的需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盐水鸭》被列入2012年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盐水鸭的制定研究,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相关法规的精神,经充分梳理和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现行有效的其他国家和行业标准,针对盐水鸭的产品特点和品质性状,结合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子和各关键环节确定了标准的技术要求。标准制订过程中,通过对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进行查询、收集和研究,听取专家及企业代表等的意见,经走访企业、数据积累、数据比对等确认技术指标,并通过100个批次样品的检测对指标值进行验证,多次以会议和书面形式征求相关人员、检测单位、监管部门、生产加工企业和餐饮单位的意见,经数次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送审稿。标准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为《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盐水鸭》。《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盐水鸭》的内容涉及: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感官要求、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标识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等。本标准贯彻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 23586-2009《酱卤肉制品》和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对上述标准中已有的相关规定本标准均予以吸收和采用。增加了GB 29921-2013《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规定,对脂肪、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限量作出了严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增加了术语解释,调整了感官和食盐含量的规定,对产品标注也作了更详细的要求。

二、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熟肉制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冷冻食品微生物严重超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熟肉制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冷冻食品微生物严重超标(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1.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意义
        1.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研究现状
        1.1.4 课题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本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食源性疾病监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
        2.2.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2.2.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2.3 讨论
        2.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2.3.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2.3.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2.3.4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样品构成情况
        3.2.2 微生物检出情况
    3.3 讨论
        3.3.1 卫生指示菌监测情况分析
        3.3.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分析
        3.3.3 寄生虫监测情况分析
        3.3.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总况
        4.2.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
        4.2.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4.3 讨论
        4.3.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总况分析
        4.3.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分析
        4.3.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3.4 食品中化学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9年扬州市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附录二:2019年扬州市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LS公司果蔬食品生产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二、国内文献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现场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综述
    第一节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常用体系
        一、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二、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三、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四、VACCP(脆弱性评估和关键控制点)与TACCP(威胁评估和关键控制点)
    第二节 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一、影响过程食品质量安全的5M1E因素
        二、食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要求
    第三节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一、因果图
        二、排列图
        三、PDCA循环
第三章 LS公司果蔬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第一节 LS公司生产经营现状
        一、LS公司概况
        二、LS公司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LS公司果蔬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一、LS公司果蔬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流程
        二、LS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
    第三节 LS公司果蔬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农药残留超标
        二、微生物含量超标
        三、成品食品质量不合格
        四、包装污染和运输破损
    第四节 LS公司存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供应商缺乏有效监管是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因素——人
        二、设备保养缺失和储运环节防护不当是微生物超标的关键因素——机
        三、原材料质量安全隐患促使成品质量事故频发的诱因——料
        四、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环节薄弱是导致质量不合格的成因——法
        五、外源性的污染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必然结果——环
第四章 解决LS公司果蔬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人
        一、开展员工专业技能培训
        二、培养员工危机应变能力
        三、规模化操作练习
        四、完善公司员工培训机制和激励制度
    第二节 加强对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机
        一、有效提高设备的生产加工精度
        二、生产和储运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管理
        三、利用物联网对产品的包装和储运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节 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安全管理——料
        一、扩大原料种植基地规模
        二、改变原料种植基地合作模式
        三、加强原料种植基地监管
        四、完善原料种植基地管理体系
        五、构建原料种植基地考核和激励机制
    第四节 提高质量管理工艺技术水平——法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选用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和优化
        三、制定与完善控制方法和抽样检测标准体系
    第五节 加强现场生产管理——环
        一、调整组织机构
        二、加强领导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三、以PDCA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四、优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五、采用6S管理模式
第五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三门峡市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污染肉类的主要微生物
        1.3.1 肠杆菌科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1.4 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1 常规检测方法
        1.4.2 免疫学检测技术
        1.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第2章 散装熟肉制品四个季度检测结果比较
    2.1 材料
        2.1.1 试剂和检验用品
        2.1.2 培养基
        2.1.3 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1 采样方法
        2.2.2 检验标准和判定依据
        2.2.3 数据分析
    2.3 散装熟肉制品各季度检测结果比较
        2.3.1 酱卤肉各季度检测结果比较
        2.3.2 熏烧烤肉各季度检测结果比较
        2.3.3 油炸肉各季度检测结果比较
        2.3.4 各个月份检测结果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各销售场所散装熟肉制品检测结果比较
    3.1 材料
        3.1.1 试剂与检验用品
        3.1.2 培养基
        3.1.3 仪器和设备
    3.2 方法
        3.2.1 采样方法
        3.2.2 检验标准和判定依据
        3.2.3 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三个销售场所散装即食熟肉检测结果
        3.3.1 超市散装熟肉制品检测结果
        3.3.2 农贸市场散装熟肉制品检测结果
        3.3.3 熟食店散装熟肉制品检测结果
        3.3.4 各销售场所环节采样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散装熟肉制品不同加工、存储条件检测结果比较
    4.1 材料
        4.1.1 试剂与检验用品
        4.1.2 培养基
        4.1.3 仪器和设备
    4.2 方法
        4.2.1 采样方法
        4.2.2 检验标准和判定依据
        4.2.3 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不同加工方式检测结果比较
    4.4 不同存储条件检测结果比较
        4.4.1 不同包装类型检测结果
        4.4.2 不同存储温度检测结果
        4.4.3 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指标随时间变化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行业内部
        5.1.1 防止生产加工时受到污染
        5.1.2 运输和存储环节防止染菌
        5.1.3 销售过程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 增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
    5.2 熟肉制品安全监管
        5.2.1 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2.2 安全监管方面的对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食品安全定义
    1.2 近年食品安全现状
    1.3 凉菜的概念和历史
    1.4 凉菜的特点
    1.5 凉菜与热菜的主要区别
    1.6 影响凉菜食品安全的因素
        1.6.1 制作工艺的影响
        1.6.2 制作环境的影响
        1.6.3 制作人员的影响
        1.6.4 季节差异的影响
    1.7 凉菜操作规程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8 制作工序要求
        1.8.1 凉菜加工制作工序流程图
        1.8.2 凉菜专间外加工工序
        1.8.3 凉菜专间内制作工序
    1.9 制作环境要求
        1.9.1 场所布局安排
        1.9.2 人员入口设置
        1.9.3 原料成品进出
        1.9.4 墙壁屋顶卫生
        1.9.5 给水排水系统
        1.9.6 温度湿度控制
        1.9.7 场所净化消毒
        1.9.8 餐用具洗消保洁分类使用
        1.9.9 保鲜冷藏设施
        1.9.10 采光照明设施
    1.10 制作人员要求
        1.10.1 专间外工序人员要求
        1.10.2 专间内工序人员要求
        1.10.3 人员管理制度
        1.10.4 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章 凉菜制作过程中食品安全因子分析
    2.1 实验设计
    2.2 研究对象确定
    2.3 研究载体和检测指标
        2.3.1 载体确定和采集
        2.3.2 主要检测指标
    2.4 判定标准
    2.5 数据处理分析
    2.6 关键工序确定及控制措施
        2.6.1 CCP-1: 工序一
        2.6.2 CCP-2: 工序四
        2.6.3 CCP-3: 专间内操作工序
    2.7 设施设备使用及维护措施
        2.7.1 更衣洗手设施
        2.7.2 场所环境控制设备
        2.7.3 保鲜冷藏设备
        2.7.4 洗消保洁设备
        2.7.5 食品留样设备
        2.7.6 废弃物收集设施
    2.8 人员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
        2.8.1 厨师长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
        2.8.2 凉菜领班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
        2.8.3 凉菜厨师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
    2.9 审核验证可行性
第三章 凉菜操作规程的确定及应用效果
    3.1 严格查验前后原辅料感官验收合格率情况比较
    3.2 严格清洗消毒果蔬农残检测结果分析
    3.3 加热熟处理及两阶段冷却前后微生物合格率比较
    3.4 场所净化消毒前后凉菜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3.5 餐用具消毒保洁分类使用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影响
    3.6 温湿度控制对凉菜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影响
    3.7 成品控制时间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3.8 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个人卫生培训前后比较
    3.9 工作结束后整理
        3.9.1 凉菜留样
        3.9.2 废弃物处置
        3.9.3 场所清理
    3.10 操作规程应用前后凉菜总合格率对比
    3.11 凉菜操作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3.11.1 存在问题
        3.11.1.1 适用的局限性
        3.11.1.2 人员专职性不强
        3.11.1.3 人员素质不高
        3.11.1.4 成品控制不严
        3.11.2 改进建议
        3.11.2.1 细化制作工序
        3.11.2.2 严格岗位责任
        3.11.2.3 全员参与管理
        3.11.2.4 严格成品控制
    3.1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基于综合指数法和粗糙集理论的中国食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尚待研究的问题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
        2.1.1 国外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
        2.1.2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与法规
    2.2 食品安全监管
        2.2.1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
        2.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
    2.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2.3.1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2.3.2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2.4 食品标准体系
        2.4.1 国外食品标准体系
        2.4.2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
    2.5 食品安全标准评价
        2.5.1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评价
        2.5.2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评价
    2.6 小结
第3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3.1 食品与食品安全
        3.1.1 食品
        3.1.2 食品与农产品
        3.1.3 食品与药品
        3.1.4 食品与保健食品
        3.1.5 食品安全
        3.1.6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
        3.1.7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3.1.8 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
    3.2 食品安全标准
        3.2.1 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内容
        3.2.2 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部门
        3.2.3 食品安全标准的类型
    3.3 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
        3.3.1 国外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
        3.3.2 我国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
    3.4 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
        3.4.1 国外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
        3.4.2 我国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
    3.5 小结
第4章 食品安全标准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4.1 食品安全标准指标体系
    4.2 食品安全评价方法
        4.2.1 食品安全简单评价法
        4.2.2 食品安全统计学评价方法
        4.2.3 食品安全评价方法比较
    4.3 食品安全综合指数算法
        4.3.1 单要素指数
        4.3.2 类要素指数
        4.3.3 分级标准
        4.3.4 特别规定与分析工具
    4.4 食品安全粗糙集理论算法
        4.4.1 知识表达系统
        4.4.2 知识的约简
        4.4.3 决策表与决策规则
        4.4.4 分级标准
        4.4.5 分析工具及算式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食品安全评价
    5.1 方案设计
        5.1.1 样本选取
        5.1.2 评价内容
        5.1.3 适用标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is评价
        5.2.2 qis评价
        5.2.3 fqi评价
    5.3 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与结论
第6章 基于粗糙集约简法的食品安全评价
    6.1 方案设计
        6.1.1 评价内容
        6.1.2 决策表生成
        6.1.3 rosetta软件计算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指标约简
        6.2.2 决策表规则
    6.3 食品安全约简评价与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健康中国战略下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有关定义和作用
        1.2.1 有关定义
        1.2.2 作用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交流现状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丽江市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现状与形势
    2.1 丽江市食品安全现状与形势
        2.1.1 丽江市食品安全现状
        2.1.2 丽江市食品安全形势
    2.2 丽江市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现状与形势
        2.2.1 丽江市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现状
        2.2.2 丽江市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形势
第三章 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职责理解不够深
    3.2 人员素质不够高
    3.3 经费保障不充足
    3.4 检测能力不够强
第四章 丽江市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措施建议
    4.1 完善体制机制
        4.1.1 提高思想认识
        4.1.2 加强组织领导
        4.1.3 明确机构职责
    4.2 提升业务能力
        4.2.1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4.2.2 加大监测力度
        4.2.3 强化风险评估
        4.2.4 加强风险交流
        4.2.5 加强标准宣贯
        4.2.6 加强食品营养工作
    4.3 强化综合保障
        4.3.1 加大经费保障
        4.3.2 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
        4.3.3 改善工作条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1.1 盐水鹅
        1.2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亟待制订
        1.3 我国地方特色肉制品相关标准
        1.4 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要求
        1.5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
        1.6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水分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脂肪测定结果
        2.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水分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蛋白质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脂肪测定情况
        3.4 盐水鹅氯化钠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总砷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铅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镉测定结果
        2.4 盐水鹅总汞测定结果
        2.5 盐水鹅铬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总砷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铅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镉测定情况
        3.4 盐水鹅总汞测定情况
        3.5 盐水鹅铬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大肠菌群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致病菌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结果
        2.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结果
        2.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结果
        2.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结果
        2.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盐水鹅亚硝酸盐测定情况
        3.2 盐水鹅山梨酸测定情况
        3.3 盐水鹅日落黄及柠檬黄测定情况
        3.4 盐水鹅氯霉素测定情况
        3.5 盐水鹅罂粟壳测定情况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盐水鹅
    4 技术要求
        4.1 原辅料
        4.2 感官要求
        4.3 理化指标
        4.4 污染物限量
        4.5 微生物限量
        4.6 食品添加剂
        4.7 非法添加物
        4.8 净含量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6.2 抽样
        6.3 检验
        6.4 取样方法
        6.5 判定规则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识
        7.2 包装
        7.3 运输
        7.4 贮存
第七章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2.2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2.3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2.4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销售人员与环境卫生状况
        3.2 食品容器及用具大肠菌群状况
        3.3 市售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状况
        3.4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警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贮藏温度对L~*值影响
        2.2 不同贮藏温度对a~*值影响
        2.3 不同贮藏温度对b~*值影响
        2.4 不同贮藏温度对感官品质影响
        2.5 不同贮藏温度对pH值影响
        2.6 不同贮藏温度对TVB-N值影响
        2.7 不同贮藏温度对TBARS值影响
        2.8 不同贮藏温度对菌落总数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贮藏温度L~*值、a~*值及b~*值测定情况
        3.2 不同贮藏温度感官品质测定情况
        3.3 不同贮藏温度pH值测定情况
        3.4 不同贮藏温度TVB-N值测定情况
        3.5 不同贮藏温度TBARS值测定情况
        3.6 不同贮藏温度菌落总数测定情况
        3.7 盐水鹅消费指南建议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综述: 全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研究概况
    1 资料来源
    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情况
    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类别
    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域分布
        4.1 产品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食品类别
        4.2 检验方法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4.3 生产经营规范类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涵盖类别分布
    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
        5.1 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叠
        5.2 形式与内容不规范
        5.3 管理手段滞后,监管不力
        5.4 支持力度不够
    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的建议
        6.1 明确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地位
        6.2 加强地方特色产品标准化建设
        6.3 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意见
        6.4 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7 结语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1 盐水鹅理化指标的研究
    2 盐水鹅污染物指标的研究
    3 盐水鹅微生物指标的研究
    4 盐水鹅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指标研究
    5 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的制订
    6 盐水鹅摊点销售卫生状况研究
    7 不同贮藏温度对盐水鹅品质的影响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8)2015年度熟肉制品监督抽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摘要
    1.1 行业生产现状
        1.1.1 肉制品行业生产现状
        1.1.2 熟肉制品行业现状
    1.2 监管现状
    1.3 监管技术支撑
        1.3.1 肉制品检测标准
        1.3.2 采标情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抽样
    2.2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2.1 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2.2.2 添加剂指标及检测方法
        2.2.3 微生物指标及检测方法
        2.2.4 动物源性及检测方法
    2.3 判定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抽查情况统计
        3.1.1 总体统计
        3.1.2 分省别统计
        3.1.3 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统计
    3.2 不合格项目结果与分析
        3.2.1 总体分析
        3.2.2 添加剂指标分析
        3.2.3 理化指标分析
        3.2.4 微生物指标分析
        3.2.5 动物源性分析
    3.3 熏煮火腿、香肠制品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3.4 跟踪抽查情况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质量走势预测和风险评估
        4.1.1 食品添加剂
        4.1.2 理化指标
        4.1.3 微生物
        4.1.4 动物源性及产品标识
    4.2 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原因讨论
    4.3 监管问题及建议
        4.3.1 抽样环节问题
        4.3.2 产品质量与标准符合性关系问题
        4.3.3 对质量监管的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三明市桶装饮用水质量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水的重要性
        1.2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3 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现状
    2 国内外桶装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
        2.1 国外桶装水发展现状
        2.2 国内桶装水行业发展现状
        2.3 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发展
        2.4 桶装饮用水质量现状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福建省三明市水资源分布特点及桶装饮用水行业现状
    1 三明市自然地理概况及社会经济简况
    2 三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
        2.1 水系分布
        2.2 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2.3 水环境质量现状
    3 三明市桶装水行业现状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三明市2009~2014年桶装饮用水质量分析
    1 三明市2009~2014年桶装饮用水质量分析结果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检测结果与分析
        1.3.1 2009~2014 年桶装饮用水质量
        1.3.2 2009~2014 年桶装饮用水不合格情况分析
    2 三明市2009~2014年桶装饮用水不合格原因分析
        2.1 微生物指标
        2.1.1 菌落总数
        2.1.2 大肠菌群
        2.1.3 霉菌和酵母
        2.1.4 铜绿假单胞菌
        2.1.5 各微生物指标的关系
        2.1.6 微生物超标的产生因素
        2.2 理化指标
        2.2.1 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指标(游离余氯、溴酸盐)
        2.2.2 污染物指标
        2.2.3 电导率
        2.3 标签
    3 小结
第四章 三明市桶装饮用水发展对策研究
    1 从桶装饮用水质量提升角度分析
        1.1 生产人员
        1.2 生产设备
        1.3 水源水及包装物
        1.4 生产工艺
        1.5 生产环境
        1.6 质量安全检测
    2 从桶装饮用水行业发展角度分析
        2.1 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强制性产品标准及实施细则的宣贯
        2.2 继续加强对桶装水桶、聪明盖生产企业的监管
        2.3 基层监管部门要做好年审工作,不流于形式
        2.4 强化社会宣传,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作用
        2.5 严格实施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制度
        2.6 进一步探索桶装饮用水生产加工的小企业监管的有效模式
        2.7 推动成立市级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2.8 建立市级桶装饮用水行业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盐水鸭》标准的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盐水鸭产品现状
    1.2 盐水鸭标准现状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1.2.1 盐水鸭标准现状
        1.2.2 国内外相关标准
    1.3 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盐水鸭标准的制定研究
    2.1 标准的制订
        2.1.1 标准制订的过程
    2.2 标准内容的确定
        2.2.1 标准内容确定的依据
        2.2.2 标准内容的确定
        2.2.3 标准指标值的确定
    2.3 标准值的研究
        2.3.1 术语和定义
        2.3.2 技术要求
        2.3.3 标注
第三章 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盐水鸭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盐水鸭
        3.2 炒盐
        3.3 清卤复
    4 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1.1 鲜(冻)光鸭:应符合GB 16869规定
        4.1.2 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4.1.3 天然香辛料:应符合GB/T 15691-2008或其中5.1的规定
        4.1.4 葱、姜:应新鲜无腐烂,并符合GB2762、GB2763的规定
        4.1.5 其他原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2 感官指标
        4.3 理化指标
        4.4 污染物限量
        4.5 微生物限量
        4.5.1 预包装产品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4.5.2 非预包装产品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4.6 食品添加剂
        4.6.1 产品不得添加防腐剂、食用香精
        4.6.2 其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5 标志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熟肉制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冷冻食品微生物严重超标(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D]. 郭娟. 扬州大学, 2021(08)
  • [2]LS公司果蔬食品生产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研究[D]. 程朝辉.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3]三门峡市散装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现状研究[D]. 李南玉. 河南科技大学, 2019(11)
  • [4]凉菜加工制作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研究[D]. 张雷.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基于综合指数法和粗糙集理论的中国食品安全评价研究[D]. 张明. 辽宁大学, 2018(05)
  • [6]健康中国战略下丽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建设研究[D]. 张云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7]盐水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及销售卫生现状和品质研究[D]. 李冉. 扬州大学, 2018(12)
  • [8]2015年度熟肉制品监督抽查结果分析[D]. 朱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三明市桶装饮用水质量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慧.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10]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盐水鸭》标准的制定[D]. 褚航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2002年第三季度,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显示,熟肉制品合格率明显提高,冷冻食品微生物超标严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