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andscap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foothill belts of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皓[1](2021)在《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传统聚落是新疆留下的珍贵遗产,是该地区多民族文化的源头和物质空间根基,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发展利用价值。而新疆天山北麓作为新疆地区人口和经济的中心地带,坐落着众多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传统聚落。自新疆解放后,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迎来重大机遇和发展,一改以往落后贫穷的样貌,逐渐走上自给自足的脱贫之路。改革开放后,新疆天山北麓各传统聚落进一步发展,个别聚落被评为中国传统聚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使这些聚落以开放的态度面向全国和世界。本文试图以地理、民族、生产方式等分类属性特征,总结数类区域,从每个大区域中选择典型研究对象,分析和产出针对典型对象的普适性研究成果。结合整体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环境,进一步以传统聚落发展、文化旅游发展等视角,对若干聚落之文化、聚落形态、历史建筑等进行研究,结合新时代传统聚落发展趋势与新疆文化旅游环境特征,提出传统聚落保护和活化利用相关策略,使其满足各项现代化需求,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生命力。
田春艳,徐丽萍[2](2020)在《天山北麓绿洲扩张与区域水资源变化时空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洲的发展与水资源条件息息相关。研究西北干旱区绿洲与水资源生态制约的时空关系,对科学合理制定绿洲规划和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天山北麓绿洲为例,在分析1976—2017年间绿洲扩张与水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绿洲扩张与区域水资源时空关联性。结果表明:(1) 1976—2017年,研究区绿洲面积增加52.33%,各时期扩张率为0.53%、7.25%、11.75%、26.44%,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610.33%和79.75%;(2)绿洲与降水量、河流径流量、地表水呈显着性相关,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39 0、0.906 5、0.928 2;(3)河流水系的位置与走向决定了绿洲孕育位置与扩张方向,且绿洲重心与水域重心迁移路线相似;(4)绿洲面积占比与其距河流水域的距离成反比;(5)新垦绿洲的发展与地下水资源具有显着相关性。
茹乾[3](2020)在《北天山北缘新生代构造与丹霞地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丹霞地貌,不仅是地质环境变迁的记录,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天山百里丹霞地貌处于北天山北麓,临近准噶尔盆地南缘,为典型的西北丹霞地貌。当地已建立起丹霞地貌地质公园,但知名度较低,游客较少,尚未开展过系统的地质过程研究。本文选取天山百里丹霞地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地质构造解译、数字高程提取等方法,对研究区沉积特征、构造变形过程、地貌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丹霞地貌的成因及演化过程,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丹霞地貌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天山百里丹霞地貌红层主要由上侏罗统齐古组紫红色薄层细砂岩、粉砂岩夹灰绿色砂岩和喀拉扎组红褐色砂砾岩、砾岩组成。2.上侏罗统齐古组平行层理发育,显示干旱气候条件的湖相沉积的特征,依据典型沉积序列特点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湖相和滨湖相,且沉积环境的不稳定状态,氧化还原环境交替出现;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局部发育交错层理、槽状层理。岩石整体成层性尚可,固结较差,反映了冲积扇相沉积特点。3.区域中厘定出三期不同期次的构造变形,D1、D3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影响不大。对丹霞地貌发育起控制性因素的为D2期由南向北的逆冲作用,该期变形总体构造变形相对较弱,表现为一系列由南向北逆冲的褶皱-断裂带。南段为强变形构造带;中段侏罗系以发育宽缓褶皱、局部褶皱-断裂为特征,北段以发育单斜地层为主,并在遥感影像解译中表现出大量走向近东西的线性构造。4.综合水系密度发育、面积高程积分分布及地表切割深度来看,整个区域总体可以分三个不同构造变形强度的区带,各区带在隆升沉降、构造活动强弱及地貌发育程度等方面呈现出相照应的规律。5.综合分析认为,上侏罗统岩性对丹霞地貌演化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构造控制形成的单斜地层决定了丹霞地貌“麓缓”的形态,EW方向的线性构造导致呈现陡坎,即“身陡”特征的控制性因素。
张雪坤[4](2020)在《天山北麓丝绸之路乡镇景观规划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背景,结合新疆天山南北的地理特性、人文物质,从乡镇景观规划路径研究出发,致力于对新疆天山北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乡镇进行考察分析,提出产业优先带动旅游景观发展、以文化为引领、符合新疆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规划,研究论证了建设的可行性。
施博阳[5](2020)在《新地·兴村 ——新疆东天山北麓半山区乡村艺术振兴研究》文中认为新疆天山北麓半山区地貌山峦叠起、丰沛的河湖资源形成土质肥沃、适宜耕种放牧的古代聚居之地。唐朝为链接中亚文化沟通桥梁,开通北道“碎叶路”,沿途逐渐形成哈密、巴里坤、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乌鲁木齐、昌吉等城镇,担任补给物资、传递信息、沟通有无的重要基站。随着清末民初,随着内地人口大量移民或经商到天山北麓,半山区适宜的气候环境利于农业耕种,因此也不断被开发,逐步形成一个个自然村落,由原来的牧区逐渐变为农牧相结合的区域经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基础落后,经济发展换缓慢的滞后问题凸显,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国家层面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是,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基础条件不同,所面对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何因地制宜,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区乡村发展的适宜道路,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美丽乡村,实现“自我振兴”,是当前天山北麓半山区乡村建设所面临的相同问题。本文依托国内外现有“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实践上,对新疆天山北麓半山区乡村村落进行调研,将古代既已形成汉族与多民族和谐聚居文化背景的吉木萨尔县新地乡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构成、文化传统习俗、设计再生等三方面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研究,从“振兴”方面,挖掘其本身乡村村落特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通过多元联动方式对本地区优势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艺术修复家园、合理构建乡村景观、文化基地等模式延续乡村历史和民俗传统,用设计艺术激活乡村文化经济。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探索本地区的策略与方法。论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梳理吉木萨尔县半山区新低乡村落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村落发展状况及乡村空间形态特色;第二部分归纳新地乡村落建筑年代、居住空间、建筑结构及演变特征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本地区村落的实地考察,提出目前采用艺术振兴方式解决乡村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第四部分借鉴国内外艺术振兴乡村的设计实例,提出针对功能分区、整体风格、公共设计、当地建筑等方面的改善措施;第五部分探究在艺术振兴视角下对东天山北麓半山区乡村振兴的价值和意义。
姜露洁[6](2019)在《江西传统书院园林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书院是我国教育体制下催生的特殊产物,伊始为文学家私人藏书、学习或学子们集聚探讨学术问题的场所。江西地区虽远离中原政治中心,但自唐宋以来利用地域优势,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江西书院园林发展繁盛。本文通过收集文史资料,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书院发展的时代背景,梳理江西书院园林的发展脉络,归纳其园林类型特点,从相地选址、造园技艺、要素及意境营造等方面总结江西传统书院园林特色。江西传统书院园林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唐代为书院园林萌芽期。书院多为家族书院,出现时间早,数量多。江西书院园林选址偏向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书院具有藏书、教学功能。(2)两宋时期为书院园林的发展期。书院作为思想传播的载体,办学活动兴盛、造园技艺发展快速,书院选址在背山面水环境优美之处,建筑布局遵循礼制,庭院内凿池种荷,园林意境深远。(3)元代为书院园林的成熟期。书院办学得到统治者支持,出现官化现象,书院选址由风景优美的自然山水中逐渐往城郊移动。叠山理水技巧趋于成熟,空间布局遵循礼制,新增泮池、礼圣殿等祭祀建筑,书院内新增骑射空间。(4)明清时期为书院园林的成熟后期。书院官化严重,书院选址由城外迁往城市内。书院园林中建筑布局、植物种植、叠山理水等造园手法愈加成熟,园林艺术达到顶峰,园林更加精致,空间多样而富有变化。园林内新增祭祀文昌阁、魁星阁等建筑,出现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江西传统书院园林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书院园林选址由依山傍水向城市内移动。书院园林布局多遵循礼制,有明显的等级制度,造园艺术愈加成熟,利用自然山水格局营造丰富的园林环境。书院园林意境深远,有素雅之美、隐逸之美的审美意趣。
张乃明[7](2019)在《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环境因子是评估森林生态环境和了解区域森林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生态环境的监测对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科学评价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中天山北麓阜康国有林管理局林区为研究区域,选取天保工程前后1999年和2016年两期Landsat ETM+/OLI遥感影像,结合区域的森林资源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以及土壤类型等辅助数据,开展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因子的遥感提取研究,通过构建生态综合指数模型,分析生态环境变化,为中天山北麓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探索。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研究区环境特征,分析收集的相关资料,选取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地表温度、湿度、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裸土指数、土壤侵蚀量指标以及海拔、坡度和坡向,利用空间信息和遥感技术对各个指标进行遥感提取。通过这些指标要素反映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2)在RSEI遥感生态指数构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环境特征,对温度、湿度、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裸土指数、土壤侵蚀量指标进行标准化,统一量纲,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因子指标进行耦合,构建生态综合指数模型,得到生态综合指数图以及1999-2016生态综合指数变化监测图,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分析。(3)根据生态综合指数,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进行了监测分析。1)从空间尺度上,研究区生态环境分布整体呈现出“北部和南部较差,中间优”的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处于优和良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2)从时间尺度上,研究区天保工程实施后,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改善的面积为93.519km2,占总面积的10.19%,但也有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现象,面积为7.712km2,占总面积的0.848%;3)从海拔高度上来看,生态环境等级为优和良的区域占总面积比例在海拔为1700-2700m范围比较大、在1700m以下以及2700m以上较小;从1999年到2016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等级为优和良的所占面积都有所提高;4)从坡度上来看,坡度在5°-45°之间,生态环境为优和良的比例较高,而低于5°和高于45°,生态环境质量差和较差相对较高;5)从坡向上来看,处在西坡、西北坡、北坡和东北坡区域,生态环境在中等及以上的比例较高;6)从土地类型上来看,林地类型在生态环境为优和良的区域占主导地位;在草地类型上生态环境以中等为主;裸地类型对应的生态环境等级主要以差和较差为主导。
高君亮[8](2019)在《干旱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戈壁是干旱区平坦地表由砾石覆盖的一类荒漠景观。我国的戈壁根据成因可分为剥蚀戈壁和堆积戈壁两种类型,其中,洪积扇上发育的堆积戈壁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约占戈壁总面积的70%。洪积扇是干旱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山地到平原之间的缓冲带,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众多洪积扇连接形成的山麓冲积平原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戈壁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戈壁定义与分类仍存在争议,戈壁形成发育过程与演化规律还不清楚,戈壁地表沉积物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还有很多戈壁区域缺少相关研究,基础数据缺乏。本文以东天山南北麓、阿尔金山北麓和狼山东麓的洪积扇堆积戈壁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地理学和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地面调查、采样与分析,系统研究了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和化学风化特征,揭示了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组成与分布规律,补充和丰富了戈壁研究的基础数据,为戈壁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一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戈壁表面砾石特征提取方法。具体流程为:图像预处理(格式转换,裁剪,降噪,辐射校正),图像分类(设计决策树分类器,统计训练样本,确定分割阈值),分类后处理(聚类,去除,矢量化),砾石颗粒信息提取。采用手动矢量化方法对图像处理方法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精度达94.67%。该方法简便易行,不破坏地表,能够满足研究需要。(2)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形状多为次圆状、近椭圆状或略呈长条状,平均粒径为2.21~17.44 mm,圆度均值为0.75~0.8,形状比率均值为1.5~1.7,粒径与圆度、形状比率的相关性不显着,圆度和形状比率之间为显着的反比关系,砾石覆盖度为10.90%~84.51%,以中砾石覆盖度(40%~70%)为主,约占71%。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形貌特征参数及覆盖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其发育的地貌部位,从扇顶到扇缘,由于物源和搬运堆积的动力条件不同,粒度组成中的优势粒级由极粗砾和粗砾变为中砾和细砾,圆度增大、形状比率减小、覆盖度降低。海拔每降低100 m,圆度增大0.002~0.006,形状比率减小0.012~0.017,覆盖度降低2~6个百分点。由于洪积扇戈壁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气候环境、砾石岩性存在差异,三个研究区砾石形貌特征参数及覆盖度均存在差异。(3)洪积扇戈壁表面松散层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为单峰态,峰值粒径为极粗砾或粗砾,粒度频率累积曲线为两段式;而下伏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多为双峰或三峰态,主峰峰值粒径为中沙或细沙,粒度频率累积曲线为三段式。洪积扇戈壁沉积物物源比较单一,山体基岩经物理风化后,在重力和水力作用下发生搬运与堆积。由于搬运动力条件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在洪积扇不同地貌部位有明显差异,扇顶主要以粗砾为主,而扇缘以细砾为主。洪积扇戈壁沉积物的母岩性质、洪积扇长度与坡度等存在差异,导致三个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东天山南北麓、阿尔金山北麓戈壁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中值粒径和d10粒径值均大于狼山东麓戈壁。(4)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 O2为主,其次为A12O3,除Si O2以外,其他元素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状态;微量元素Cl、Sr、Ba和Zr的含量较高,除了元素Ba和Sr以外,其他元素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状态,且淋失、富集程度与沉积物粒级关系密切。戈壁表层沉积物中粒径大于0.063 mm的粗颗粒为就地风化产物,而粒径小于0.063 mm的细颗粒除就地风化产物外,还有降尘存在。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缺少有效的化学风化过程,处在基本未受或较弱的大陆风化初期阶段。受沉积物母岩特性与气候环境的影响,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元素亏损程度和化学风化程度强于东天山南北麓和阿尔金山北麓两个研究区。
雷祖康,张宝庆[9](2019)在《基于GIS与肌理分析的天山北麓聚落类型分析》文中认为针对近年来因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重眼前轻长远"、"重微观轻宏观"、"重静态轻动态"等问题以及随之出现的历史聚落空间文化含义缺失的现象,引入GIS技术分析新疆天山北麓宏观分布与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的相关性,并利用图底分析等肌理分析方法,分析其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建筑肌理、空间组合、装饰细部与民族构成、生产方式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在宏观层面呈现"逐水聚居"、"牧高农地"、"少高汉低"、"牧湿农干"等分布特点,而在中微观层面,可将天山北麓聚落分为两大类五小类聚落类型,五种类型聚落空间均与其民族构成、生产方式和政策导向存在着互动联系。
田多[10](2018)在《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东天山地区位于新疆东部,山地、盆地、河湖相间,自然环境多样,植被垂直差异明显,适合多种生业方式。公元前一千纪是气候变化和文化快速交流融合的时期。东天山南北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植物资源利用相关的证据。但是,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生业模式、农牧关系、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其水平等相关研究很少。本文从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的植物考古浮选成果出发,结合近年来作者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以植物考古学视角去探索上述问题。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农作物遗存主要是青稞、小麦、粟和黍,其他植物可以分为麦田杂草类和牧草类两类。其中,青稞在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中占到了统治地位。遗址群中各遗迹单位中出土的植物遗存组合都有不同特征,每种植物的分布情况也存在差异,从而可以将它们与储藏、加工、丢弃等功能联系起来。在东天山其他遗址也发现了数量可观、种类丰富的青稞遗存。这说明东天山北麓青稞种植较为普遍。不过,东天山南麓还发现了较多的黍,以及少量粟和小麦遗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参考了有关东天山和新疆中亚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并实地进行了民族学调查和实验考古,结合多重证据研究了本地区植物资源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研究认为,青稞拥有优良的抗逆性和较短的生长期,能较好地适应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群生活规律,从而成为东天山地区古今流行的农作物。另外,在东天山南麓较为普遍的多种作物种植体系可能是从减少风险,最大化利用绿洲资源的角度出发而建立的。青稞和麦田杂草遗存还反映出青稞加工的水平,而炭化牧草类植物则很可能来源于粪燃料。总的来看,持续地农牧兼营是东天山地区生业历史的主线,而农牧业的发展水平、作物的选择在自然环境、社会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时空差异。随着气候波动变化和游牧业的发展,东天山北麓此时的农业种植比重逐渐减少,而南麓则强化了定居农业。另外,东天山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生业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异同和可能的源流关系。这也是今后新疆地区考古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地方。
二、Landscap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foothill belts of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ndscap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foothill belts of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相关理论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天山北麓及东北麓概念 |
2.1.1 天山北麓简介 |
2.1.2 天山北麓覆盖范围 |
2.2 传统聚落概念 |
2.2.1 传统聚落 |
2.2.2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中国历史名村 |
2.3 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概述 |
2.3.1 传统聚落保护 |
2.3.2 传统聚落活化利用 |
2.3.3 传统聚落旅游 |
2.3.4 小结 |
第三章 天山北麓聚落分析 |
3.1 聚落分布概述 |
3.2 聚落分类分析 |
3.2.1 地理属性分类 |
3.2.2 人文属性分类 |
3.3 总结 |
第四章 传统聚落空间保护与活化利用 |
4.1 典型聚落概述 |
4.2 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分析 |
4.2.1 地理区位 |
4.2.2 历史沿革 |
4.2.3 聚落空间结构 |
4.2.4 聚落现状 |
4.3 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4.3.1 总体策略 |
4.3.2 重点历史文化建筑(或构筑物)保护策略 |
4.3.3 聚落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4.3.4 聚落宗教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4.4 吐鲁番葡萄乡拜什买里村分析 |
4.4.1 地理区位 |
4.4.2 历史沿革 |
4.4.3 聚落空间结构 |
4.4.4 聚落现状 |
4.5 吐鲁番葡萄乡拜什买里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4.5.1 总体策略 |
4.5.2 聚落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4.5.3 聚落墓葬文化保护策略 |
4.5.4 聚落葡萄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策略 |
4.6 昌吉木垒县照壁山乡河坝沿村分析 |
4.6.1 地理区位 |
4.6.2 历史沿革 |
4.6.3 聚落空间结构 |
4.6.4 聚落现状 |
4.7 昌吉木垒县照壁山乡河坝沿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4.7.1 总体策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天山北麓绿洲扩张与区域水资源变化时空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3 研究方法 |
1.3.1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
1.3.2 土地利用动态度 |
1.3.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1.3.4 灰色关联 |
1.3.5 距离模型 |
1.3.6 重心迁移模型 |
2 结果分析 |
2.1 绿洲扩张变化分析 |
2.1.1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2.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2.2 水资源变化分析 |
2.3 绿洲扩张与水资源关联性分析 |
2.3.1 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 |
2.3.2 空间关联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3)北天山北缘新生代构造与丹霞地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岩性组合 |
2.4 盆地格局演化 |
第3章 研究区丹霞地貌红层沉积特征 |
3.1 实测剖面 |
3.1.1 雀尔沟镇百里丹霞齐古组岩性剖面 |
3.1.2 雀尔沟镇南喀拉扎组岩性剖面 |
3.2 沉积环境 |
3.3 沉积特征与丹霞地貌的相关性 |
第4章 北天山北麓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4.1 线性构造解译 |
4.1.1 解译原理 |
4.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1.3 解译结果 |
4.2 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
4.2.1 构造变形特征 |
4.2.2 构造几何学样式 |
4.2.3 相对变形序列和机制分析 |
4.3 不同期次构造变形与丹霞地貌的相关性 |
第5章 北天山北麓地貌特征 |
5.1 水系发育 |
5.1.1 河网水系特征提取原理 |
5.1.2 水系密度分析 |
5.2 构造地貌参数 |
5.2.1 面积高程积分值 |
5.2.2 地表切割深度 |
5.3 构造地貌特征与丹霞地貌的相关性 |
第6章 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和结论 |
6.1 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 |
6.1.1 岩性对丹霞地貌演化的基础性作用 |
6.1.2 构造对丹霞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天山北麓丝绸之路乡镇景观规划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乡镇景观建设研究现状 |
(一)国家战略对特色小镇的支持 |
(二)当前研究现状 |
二、天山以北丝绸之路景观现状综述 |
(一)天山以北气候特性及对景观的影响 |
(二)以点带线、面的景观分布 |
(三)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三、景观规划路径研究 |
(一)产业优先带动旅游景观发展 |
(二)天山北麓建筑风貌在景观中的突出作用 |
(三)道路规划的多样性 |
(四)突出以自然景观为主,结合人文景观协同发展 |
(五)文化引领下的叙事性景观发展 |
(六)旅游服务的重要性 |
四、结语 |
(5)新地·兴村 ——新疆东天山北麓半山区乡村艺术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范围界定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 |
2 吉木萨尔县半山区新地乡乡村村落概况 |
2.1 半山区自然人文背景 |
2.2 半山区资源利用状况 |
2.3 新地乡村落发展状况 |
2.4 新地乡空间形态特色 |
3 吉木萨尔县半山区新地乡建筑艺术特点 |
3.1 年代特征概述 |
3.2 居住空间分析 |
3.3 建筑结构分析 |
3.4 .演变特征分析 |
4 艺术振兴视角下新地乡小分子村面临的发展问题 |
4.1 村落规划层面出现的问题 |
4.2 单体建筑层面出现的问题 |
4.3 艺术文化层面出现的问题 |
5 艺术介入新地乡小分村乡村振兴实践策略与方法 |
5.1 规划分区改善 |
5.2 风格特点定位 |
5.3 建筑设计改善 |
5.4 景观更新策略 |
6 新疆东天山北麓半山区艺术振兴乡村村落价值与意义 |
6.1 .社会价值 |
6.2 文化价值 |
6.3 经济价值 |
6.4 生态价值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江西传统书院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江西传统书院园林发展环境 |
2.1 江西地域概况 |
2.1.1 江西历史沿革 |
2.1.2 优越的山水格局 |
2.1.3 湿润的气候条件 |
2.2 政治经济人文环境 |
2.2.1 经济条件 |
2.2.2 政治因素 |
2.2.3 人文因素 |
2.3 江西书院园林的发展概述 |
2.3.1 江西书院园林类型 |
2.3.2 江西书院园林的发展阶段 |
2.3.3 江西书院园林发展的影响因素 |
3 文风开放,书院缘起—隋唐五代江西书院园林 |
3.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3.1.1 简化行政划分,出现江西名称 |
3.1.2 人口南迁,带动江西文化发展 |
3.1.3 儒、释、道三足鼎立,文化蓬勃发展 |
3.2 江西书院的起源 |
3.3 主要书院园林 |
3.3.1 宜春市书院园林 |
3.3.2 九江市书院园林 |
3.3.3 吉安市书院园林 |
3.4 小结 |
4 理学盛行,书院发展兴盛—两宋江西书院园林 |
4.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4.1.1 行政划分明确,江西分属二路统治 |
4.1.2 社会稳定,江西经济发展蓬勃 |
4.1.3 文化思想发展快速,江西形成三大着名学派 |
4.2 主要书院园林 |
4.2.1 鹰潭市书院园林 |
4.2.2 吉安市书院园林 |
4.2.3 南昌市书院园林 |
4.2.4 宜春市书院园林 |
4.2.5 抚州市书院园林 |
4.2.6 萍乡市书院园林 |
4.2.7 上饶市书院园林 |
4.2.8 九江市书院园林 |
4.2.9 赣州市书院园林 |
4.3 小结 |
5 尊孔崇儒,书院发展繁盛—元代江西书院园林 |
5.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5.1.1 种植业、手工业快速发展,印刷技术运用广泛,促进书院发展 |
5.1.2 文化发展蓬勃,官学、私学并重 |
5.2 主要书院园林 |
5.2.1 鹰潭市书院园林 |
5.2.2 宜春市书院园林 |
5.2.3 抚州书院园林 |
5.2.4 新余书院园林 |
5.2.5 景德镇书院园林 |
5.3 小结 |
6 心学崛起,江右儒林繁盛—明代江西书院园林 |
6.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6.1.1 赋税沉重,人口流动频繁 |
6.1.2 王守仁破山贼,带动赣南书院园林发展 |
6.1.3 艺术繁荣发展,文化思想活跃,促进书院园林发展 |
6.2 主要书院园林 |
6.2.1 吉安市书院园林 |
6.2.2 宜春市书院园林 |
6.2.3 上饶市书院园林 |
6.2.4 南昌市书院园林 |
6.2.5 新余市书院园林 |
6.2.6 萍乡市书院园林 |
6.2.7 九江市书院园林 |
6.2.8 抚州市书院园林 |
6.3 小结 |
7 由盛到衰,书院退出历史—清代江西书院园林 |
7.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7.1.1 城镇经济发展繁荣,带动书院的发展 |
7.1.2 八股取士,心学文化发展受限,书院由盛转衰 |
7.2 主要书院园林 |
7.2.1 吉安市书院园林 |
7.2.2 上饶市书院园林 |
7.2.3 宜春市书院园林 |
7.2.4 南昌市书院园林 |
7.2.5 新余市书院园林 |
7.2.6 萍乡市书院园林 |
7.2.7 九江市书院园林 |
7.2.8 赣州市书院园林 |
7.2.9 抚州市书院园林 |
7.3 小结 |
8 江西书院园林艺术总特征 |
8.1 相地选址 |
8.1.1 相地影响因素 |
8.1.2 相地类型 |
8.2 总体空间布局 |
8.2.1 书院园林的空间类型 |
8.2.2 书院园林的平面布局类型 |
8.2.3 书院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 |
8.3 建筑景观分析 |
8.3.1 书院建筑景观 |
8.3.2 园林建筑景观 |
8.4 水景 |
8.4.1 池塘之景 |
8.4.2 泮池之景 |
8.4.3 墨池之景 |
8.5 山石景观分析 |
8.5.1 借自然山石之景 |
8.5.2 碑石 |
8.5.3 摩崖石刻 |
8.6 植物造景 |
8.6.1 君子比德类植物造景 |
8.6.2 芳香类植物造景 |
8.7 意境分析 |
8.7.1 多方胜景,咫尺山林 |
8.7.2 楹联牌匾,点景传情 |
8.8 文化内涵分析 |
8.8.1 和谐自然观 |
8.8.2 礼乐相成的思想 |
8.9 审美意趣 |
8.9.1 素雅之美 |
8.9.2 隐逸之美 |
8.9.3 雅俗共赏 |
8.9.4 兼容并蓄 |
8.10 文人活动影响 |
9 结论 |
9.1 结论与启示 |
9.1.1 研究结论 |
9.1.2 启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解决构思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
1.2.2 森林生态环境因子的选择与提取研究进展 |
1.3 生态环境监测分析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土壤植被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旅游资源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非遥感数据 |
2.3 小结 |
3 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因子信息提取 |
3.1 植被因子 |
3.1.1 植被指数 |
3.1.2 植被覆盖度 |
3.1.3 净初级生产力 |
3.2 气象因子 |
3.2.1 地表温度 |
3.2.2 湿度指数 |
3.3 土壤因子 |
3.3.1 裸土指数 |
3.3.2 土壤侵蚀量 |
3.4 地形生态因子 |
3.4.1 海拔 |
3.4.2 坡度 |
3.4.3 坡向 |
3.5 小结 |
4 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综合分析 |
4.1 中天山北麓生态综合指数模型构建 |
4.2 中天山北麓生态综合指数模型验证 |
4.3 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综合分析 |
4.3.1 空间尺度综合分析 |
4.3.2 时间尺度综合分析 |
4.3.3 不同垂直带谱综合分析 |
4.3.4 不同坡度综合分析 |
4.3.5 不同坡向综合分析 |
4.3.6 不同地表类型综合分析 |
4.4 讨论与建议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干旱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戈壁研究进展 |
1.2.1 戈壁研究回顾 |
1.2.2 戈壁概念 |
1.2.3 戈壁成因 |
1.2.4 戈壁类型与分布 |
1.2.5 戈壁地表沉积物特征研究 |
1.2.6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提取地表沉积物信息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区确定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 |
2.5 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野外调查样线布设 |
3.2 戈壁表面沉积物数字图像调查方法 |
3.2.1 数字图像采集设备 |
3.2.2 数字图像采集 |
3.2.3 数字图像处理 |
3.2.4 砾石特征参数计算 |
3.2.5 砾石砾向计算 |
3.3 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方法 |
3.3.1 沉积物样品采集 |
3.3.2 沉积物样品粒度测定 |
3.4 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研究方法 |
3.4.1 沉积物样品采集 |
3.4.2 沉积物样品预处理 |
3.4.3 沉积物样品测定 |
3.4.4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3.5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
4.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流程及精度验证 |
4.1.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流程 |
4.1.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精度验证 |
4.2 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
4.2.1 东天山南北麓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
4.2.2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
4.2.3 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
4.2.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 |
4.3 讨论 |
4.3.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洪积扇戈壁地表砾石信息的精度评价 |
4.3.2 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的地貌部位差异 |
4.3.3 洪积扇戈壁表面砾石特征的研究区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5.1 东天山南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5.1.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颗粒级配特征 |
5.1.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
5.1.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
5.2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5.2.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颗粒级配特征 |
5.2.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
5.2.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
5.3 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5.3.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颗粒级配特征 |
5.3.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
5.3.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
5.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差异 |
5.5 讨论 |
5.5.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地貌部位差异 |
5.5.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研究区差异 |
5.6 小结 |
第六章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6.1 东天山南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6.1.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
6.1.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
6.1.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
6.1.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
6.2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6.2.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
6.2.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
6.2.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
6.2.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
6.3 狼山东麓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6.3.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 |
6.3.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
6.3.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
6.3.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
6.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比较 |
6.4.1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元素组成 |
6.4.2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
6.4.3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 |
6.4.4 不同研究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 |
6.5 讨论 |
6.5.1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差异 |
6.5.2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UCC标准化 |
6.5.3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物源 |
6.5.4 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化学风化特征差异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基于GIS与肌理分析的天山北麓聚落类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概述与数据处理 |
3 天山北麓聚落宏观特征 |
4 中微观特征 |
4.1 汉族聚落 |
4.1.1 地方农垦型聚落空间 |
4.1.2 兵团聚落 |
4.1.3 汉族聚落图底关系分析 |
4.2 少数民族聚落 |
4.2.1 少数民族农耕聚落 |
4.2.2 传统游牧型聚落 |
4.2.3 定居农牧聚落 |
4.2.4 少数民族聚落图底关系分析 |
4.3 聚落类型分析 |
4.3.1 地形高程、气候类型与聚落空间类型的探讨 |
4.3.2 社会环境的变迁与民族文化的“共生”与“冲突” |
结论与展望 |
(10)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1.1 东天山地区的地理范围 |
1.1.2 研究的时代范围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业 |
1.2.2 畜牧业 |
1.2.3 游牧 |
1.2.4 农牧兼营 |
1.3 新疆植物考古研究述评 |
1.3.1 上世纪东天山考古中发现的植物遗存 |
1.3.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植物遗存鉴定研究 |
1.3.3 新世纪以来东天山植物大遗存考古 |
1.3.4 东天山地区微体植物遗存及其生化指标研究 |
1.3.5 新疆其他地区的植物考古研究 |
1.3.6 小结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3 重点难点 |
1.4.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东天山的环境与考古遗存 |
2.1 东天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2.2 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古环境 |
2.3 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前后的考古遗存概述 |
2.3.1 哈密盆地 |
2.3.2 巴里坤-伊吾盆地 |
2.3.3 吐鲁番盆地 |
2.3.4 东天山南北两麓 |
2.3.5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考古工作 |
3.1 石人子沟遗址群的材料 |
3.1.1 遗址概况 |
3.1.2 样品收集情况 |
3.2 其他地区的材料 |
3.2.1 哈密诸遗址 |
3.2.2 吐鲁番与博格达山北麓 |
3.2.3 小结 |
3.3 大植物遗存的提取与分析工作 |
3.3.1 浮选土样采集 |
3.3.2 浮选提取 |
3.3.3 鉴定与分析 |
3.4 微体植物遗存的提取与分析工作 |
3.4.1 植硅体提取与鉴定 |
3.4.2 淀粉粒提取与鉴定 |
3.5 木材切片与鉴定 |
第四章 炭化植物遗存鉴定结果 |
4.1 农作物 |
4.1.1 青稞 |
4.1.2 普通小麦 |
4.1.3 粟 |
4.1.4 黍 |
4.2 其他植物 |
4.2.1 禾本科 |
4.2.2 豆科 |
4.2.3 藜科 |
4.2.4 莎草科 |
4.2.5 蔷薇科 |
4.2.6 茜草科 |
4.2.7 石竹科 |
4.2.8 蓼科 |
4.2.9 堇菜科 |
4.2.10 十字花科 |
4.2.11 菊科 |
4.2.12 旋花科 |
4.2.13 罂粟科 |
4.2.14 蒺藜科 |
4.2.15 松科 |
4.2.16 柏科 |
4.3 小结 |
第五章 石人子沟遗址群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
5.1 石人子沟遗址IV区复合建筑 |
5.1.1 大型居址F7(GT1) |
5.1.2 小型居址群 |
5.2 石人子沟遗址III区居址 |
5.2.1大型居址F001 |
5.2.2 小型居址 |
5.3 石人子沟遗址其他居址 |
5.3.1 东高台 |
5.3.2 西高台 |
5.4 石人子沟墓葬 |
5.5 红山口遗址石围基址群 |
5.5.1 I号基址群F002 |
5.5.2 Ⅲ号基址群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东天山地区其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
6.1 巴里坤盆地诸遗址 |
6.1.1 海子沿遗址 |
6.1.2 卡子湖遗址 |
6.2 喀尔里克山北麓诸遗址 |
6.2.1 阔腊遗址 |
6.2.2 盐池古城 |
6.2.3 托背梁南山顶遗址 |
6.2.4 托背梁南山丘遗址 |
6.3 哈密五堡墓地 |
6.3.1 大植物遗存 |
6.3.2 微体植物遗存 |
6.3.3 木材遗存 |
6.3.4 基本认识 |
第七章 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植物资源获取与利用 |
7.1 农作物遗存概述 |
7.1.1 青稞(大麦)遗存 |
7.1.2 青稞(大麦)的年代 |
7.1.3 青稞(大麦)的地位 |
7.1.4 东天山地区的其他农作物 |
7.2 农作物种植与利用 |
7.2.1 史料与民族学中的线索 |
7.2.2 青稞及多种作物种植的动因 |
7.2.3 农作物的利用方式 |
7.3 麦田杂草类遗存 |
7.3.1 杂草的出土情况 |
7.3.2 杂草所反映的农作物种植和加工 |
7.4 牧草类遗存 |
7.4.1 牧草的分布情况 |
7.4.2 牧草的来源与粪燃料实验考古 |
7.5 其他植物遗存 |
第八章 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生业特点 |
8.1 生业特点与时空差异 |
8.1.1 广谱资源获取 |
8.1.2 多种作物种植 |
8.1.3 持续地农牧兼营 |
8.1.4 空间差异 |
8.1.5 时代变化 |
8.2 环境、社会与生业差异 |
8.2.1 自然环境背景 |
8.2.2 社会背景 |
8.3 与周邻地区的比较 |
8.3.1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 |
8.3.2 甘青地区 |
8.3.3 西天山余脉 |
8.3.4 南西伯利亚 |
8.3.5 差异与联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Landscap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foothill belts of Tianshan Mountains(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天山北麓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D]. 刘晨皓.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天山北麓绿洲扩张与区域水资源变化时空关联性研究[J]. 田春艳,徐丽萍.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3]北天山北缘新生代构造与丹霞地貌关系研究[D]. 茹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4]天山北麓丝绸之路乡镇景观规划路径分析[J]. 张雪坤.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6)
- [5]新地·兴村 ——新疆东天山北麓半山区乡村艺术振兴研究[D]. 施博阳.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江西传统书院园林调查研究[D]. 姜露洁.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7]中天山北麓森林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D]. 张乃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干旱区洪积扇戈壁表层沉积物特征研究[D]. 高君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9]基于GIS与肌理分析的天山北麓聚落类型分析[J]. 雷祖康,张宝庆. 南方建筑, 2019(01)
- [10]公元前一千纪东天山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中心[D]. 田多. 西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