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包地道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智勋[1](2021)在《考虑设备联动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对铁路安全尤其是铁路客运站的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应急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当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有效的应对,加强人员、设备的协同配合,降低突发事件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运用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理论和原则,实地考察了全路典型的大型客运站,详细介绍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了现有的客运站信息设备配置情况,从现场实际需求出发解析了目前应急处置和设备联动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然后研究了大型铁路客运站设备集控技术,设计了车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实现突发事件下车站各类设备的联动功能,并以呼和浩特东站为实例,详细分析了呼和浩特东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设计了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从两种系统架构中选择最优方案,并给出数据采集方案,实现设备的应急联动响应,提高车站应急处置水平。最后,论文设计了大型铁路客运站在旅客列车大面积晚点、突发大客流、火灾爆炸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事件5种类型突发事件下的设备应急联动处理策略,形成了突发事件下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设备联动方案。
宋宇[2](2020)在《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铁路车站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同时开工建设铁路新车站1000余座,建成804座。”沈阳铁路局作为规划的实施单位之一,管辖范围内需要建设很多铁路车站,而其中中小型车站就占了规划的70%以上。因此,本论文对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作为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简述铁路车站相关概念及划分、车站类型。通过剖析中西方及日本铁路车站的发展现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铁路车站有价值的设计和思路。最后界定中小型铁路车站及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第二章主要对地域性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地域性相关概念的阐释,建筑地域性所包含的要素,探索出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在立面、平面以及建筑技术方面的地域性表达。这些基础理论及探索为本文客站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得出提供了一定的方法。第三章通过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零星分散房屋现状问题,分析车站建筑集中整合的原则及必要。用典型车站进行设计研究,总结出集中整合的优点。第四章通过提出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建筑老旧无特色的问题。进而分析沈阳铁路局中小型车站改造的原则及必要性。最后通过典型车站的设计,研究出改造车站一些有价值的方法。第五章以岫岩铁路车站作为设计实践,将以上章节总结出的理论、方法、研究应用到本实例中进行分析解读。第六章作为结论,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方法,为今后中小型铁路车站尤其是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车站设计及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李敏[3](2019)在《铁路客运站乘客行为特征及疏散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铁路运输以其运量大,铺设范围广而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为了满足乘客的多样化需求,铁路客运站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立体化,力求打造出一站式换乘的多功能综合型交通枢纽,但由于其自身的空间封闭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因此,研究铁路客运站内的安全疏散问题十分有必要。本文从铁路安全疏散设计要求入手,分析了铁路客运站内客流的特点与站内布局设施对疏散的影响。接着,收集客运站内乘客在不同疏散设施上的速度、密度和流量等行人流特征并进行相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力模型对乘客疏散行为进行仿真模拟。本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铁路客运站内的乘客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其行走的速度、密度和流量分布情况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不论在通道内还是楼梯上,乘客的速度和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流量与密度则呈现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乘客的性别、年龄、是否携带行李以及结伴行为都对其行走速度有着显着影响。(2)运用社会力模型研究候车室中的座椅摆放、座椅组合方式以及检票口和楼梯的宽度对乘客疏散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不同期望速度下,这些布局设施的变动对乘客疏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态下,水平座椅摆放优于垂直摆放;8-12-8座椅组合最有利于疏散;相较于检票口,楼梯的宽度才是影响疏散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期望速度下,这些因素的组合对疏散的影响更加复杂。(3)对出站层布局进行安全疏散模拟研究。研究发现,乘客进行出口选择的时机和选择的人数比例对所需疏散时间有明显影响;采用逐步式设计的分流岛布局能够减少乘客在疏散过程中与分流岛之间的挤压和碰撞,从而提高疏散效率。(4)从全局出发,对客运站的高架候车层和出站层进行进一步的模拟研究,探究在不同客流数量下的疏散情况。研究发现。在候车层中,疏散中的高密度区出现在检票口和整个楼梯区域,且人群的拥堵会在检票口前和楼梯口形成明显的拱形。在出站层中,分流岛的存在能够有效缓解检票口的疏散压力,且通道中的汇流行为会对该块区域的疏散密度和流量产生影响。
周璟琰[4](2019)在《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不仅承担着运输功能,还承担着相应的城市服务功能。综合交通枢纽不仅是城市、城际交通方式的接驳节点,也是运输、休闲、观光等功能的集合体,综合交通枢纽的集成优势日益显着。随着运输业迅猛发展,国家加大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各地政府希望能够依托枢纽优势发展地区经济,也积极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进程。在人们过多关注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经济利益时,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增长的安全风险。比起单一功能的交通枢纽,多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更为复杂,风险在其中的传递路径更多,风险变化对系统带来的损失更大,甚至由于复杂系统特性,涌现出新的风险。虽然对于安全风险的研究已有相关的基础,但是结合综合交通枢纽,对安全风险传递路径进行研究及控制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引入更多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的研究,提出基于风险传递路径的安全风险防范策略。本文模型的建立主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及功能共振分析,研究过程结合了专家法、文献分析法、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法、事故树法等。研究中,本文在安全风险理论及系统工程方法的基础上,以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通过安全风险系统分析,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子系统。通过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安全事故案例,识别出影响其运营安全的23个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因素作为风险源,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单元。结构方程模型帮助我们得到子系统间的共变关系及因素间的影响效果,通过结果可以看出人员子系统中关键因素为“一线工作人员”,设备子系统中关键因素为“综合监控系统”,环境子系统中关键因素为“站前广场”,管理子系统中关键因素为“安全资金投入”。运用功能共振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因素间的影响路径及效果,建立了运营过程中风险源的风险传递路径模型,提出基于路径影响的子系统管理策略、关键路径优化策略及路径分类管理。本文利用功能共振分析方法避免了结构方程模型在对多因素(多于20个)进行共变关系路径分析过程中,模型过于复杂,误差调整极度繁琐的问题。并且功能共振分析方法的优点还在于能对路径关系进行分类,明确影响属性。本文的意义在于建立了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并分析了风险源的传递效果,提出基于路径的系统安全风险控制策略,为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牛艳丽[5](2019)在《实现张呼高铁客运作业持续安全对策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对铁路安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确保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是铁路必须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高铁客运作业是直接服务于广大旅客通过高速铁路出行的重要作业环节。高铁客运作业的安全关乎铁路运营安全大局,直接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高铁客运作业安全进行分析研究,对实现铁路持续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对国家、行业安全领域的要求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持续安全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影响持续安全的四大要素。其次,对影响高铁客运作业安全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各项因素分析、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共同作用后对客运作业安全的影响;对四要素安全风险源进行了研判,分别列出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高、低安全风险项点。随后,在对影响安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筑牢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深化客运本质安全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客运作业持续安全的对策和具体措施。第六部分,以乌兰察布站为例,对乌兰察布站客运作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判安全风险项点并列出防控措施,提出实现乌兰察布站客运作业持续安全对策。
铁路BIM联盟[6](2018)在《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精度标准(1.0版)》文中指出2017-09-05发布2017-09-06实施前言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铁路BIM联盟组织理事会员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由7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型精度规定、信息深度要求、几何精度要求、附录。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张志科[7](2017)在《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客运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铁和旅客安全是我国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客运安全是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中国铁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展,旅客发送量连年提高提高,客运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客运专业队伍组成元素的变化,对铁路客运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运系统在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理念上不断适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以“突出实效、注重实用”为原则,不断深化安全风险管理在客运部门的应用研究。本论文在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流程和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界定,并从“人-机-环境-管理”等方面对目前客运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了铁路客运系统存在主要问题。在风险识别通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客运系统安全管理特点,采用鱼刺图法、流程图法、专家调查法对客运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并运用原因-后果模型,根据风险可接受原则,对站、车客运安全两个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安全风险控制表并提出风险控制策略,在管理方面研究提出了完善岗位职责的原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人身安全控制方面,研究了在作业岗位安全过程控制的流程、方法和要求。在客运设施设备质量控制方面研究提出了相关客服设备安全运行的卡控,以及在基层应用层面如何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检查机制和构建应急处置体系进的建议。
曹笛[8](2016)在《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文中提出在当前铁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阶段,大批新建、扩建、改建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安全问题是保障车站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因此,以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典型案例分析为研究基础,以性能化设计为核心,以数字模拟为技术手段,从空间类型、烟气控制、疏散策略等方面全面剖析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安全设计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体认知。首先对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内外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概括综述。然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组织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构建了以空间组织类型为基础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性能化设计分析研究体系。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各功能分区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剖析了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站房火灾特点与危害,为下一步的论证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第二部分为研究论证。首先通过典型空间的提炼,建立了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设计方法,并归纳为水平复合、垂直联通和疏散限制三种典型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车站空间分别进行模拟,分析并得出基于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然后通过资料整理和问卷调查,建立疏散模拟乘客行为参数,并针对不同区域的人员疏散路径进行分析。在人员仿真疏散模拟阶段,对通廊连接型和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进行多情景的运算分析,从而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疏散的优化策略。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进行研究,分析了站区外部的建筑类型以及布局特点,阐释了站区周边人流的行为特征,系统梳理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体系设计,进而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管理意见。第三部分为应用开发。运用Objective-C语言,设计开发了一款可在iOS操作系统移动设备上运行的APP应用,并对该应用使用功能进一步的完善、多平台开发和上架发布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闫智晶[9](2015)在《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枢纽是区域综合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交汇点,综合交通枢纽的科学规划对所在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综合枢纽对其所依托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带动作用,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与城市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对综合交通枢纽加以研究。论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系统分析、综合客运交通体系的需求预测和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本文首先分析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特性及功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组成要素;然后对适用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以西安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计算得到了分方式下客流的流量及流向。在客运需求已知的情况下,本文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方法,建立了规划模型,研究了枢纽内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设计及交通组织方法。最后,运用本文提出的分析理论和方法,以西安北站的布局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达到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研究目的。
中国铁路BIM联盟[10](2015)在《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1.0版)》文中认为2014-12-30发布2015-01-01实施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铁路BIM联盟组织理事会员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依照ISO 12006-2体系框架,引用国家标准和《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 25529—2010),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本标准由5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信息模型分类、信息模型编码、附录。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前言
二、行包地道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包地道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设备联动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理论概述 |
2.1.1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的分类 |
2.1.2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的特点 |
2.2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客流行为特征 |
2.3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的特征 |
2.4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的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与信息设备配置现状分析 |
3.1 大型铁路客运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3.1.1 应急管理组织模式 |
3.1.2 应急预案管理现状 |
3.1.3 应急资源管理现状 |
3.1.4 应急指挥决策现状 |
3.2 大型铁路客运站信息设备配置情况分析 |
3.2.1 自动售检票监控系统 |
3.2.2 旅客服务系统 |
3.2.3 智能照明监控系统 |
3.2.4 BAS铁路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
3.2.5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
3.2.6 FAS火灾报警系统 |
3.3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
3.3.1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2 问题的解决对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平台设计 |
4.1 车站应急管理平台设计 |
4.1.1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 |
4.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3 系统逻辑结构 |
4.1.4 系统网络结构 |
4.2 数据釆集方案 |
4.2.1 铁路局数据釆集 |
4.2.2 车站级数据釆集 |
4.3 实例分析 |
4.3.1 呼和浩特东站概况 |
4.3.2 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现状 |
4.3.3 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
4.3.4 呼和浩特东站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联动处置策略研究 |
5.1 大面积晚点情况下应急联动策略 |
5.1.1 列车出发晚点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1.2 列车到达晚点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1.3 列车中断或取消造成晚点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2 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应急联动策略 |
5.3 火灾爆炸事件情况下应急联动策略 |
5.3.1 火势较轻可控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3.2 火势较大可控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4 暴力恐怖事件情况下的应急联动策略 |
5.4.1 恐怖事件袭击下的火灾/爆炸等情况的应急联动策略 |
5.4.2 恐怖事件袭击下持刀持枪等情况的应急联动策略 |
5.5 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设备应急联动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铁路车站简述 |
1.2.1 铁路车站概念及划分 |
1.2.2 铁路车站类型 |
1.3 国内外铁路车站发展及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
1.3.1 欧洲车站发展 |
1.3.2 日本车站发展 |
1.3.3 我国车站发展 |
1.3.4 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
1.4 概念界定及范围 |
1.4.1 中小型铁路站房界定 |
1.4.2 沈阳铁路局及其管辖范围 |
1.5 本章小结 |
2 中小型铁路车站的地域性表达 |
2.1 地域性基本概念 |
2.1.1 地域性 |
2.1.2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 |
2.2 地域性所包含的因素 |
2.2.1 自然因素 |
2.2.2 文化因素 |
2.2.3 技术因素 |
2.3 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
2.3.1 建筑立面的地域性表达 |
2.3.2 建筑平面布局的地域性表达 |
2.3.3 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
2.4 中小型铁路车站绿色节能设计策略 |
2.4.1 节约土地 |
2.4.2 节约能源 |
2.4.3 节材节水 |
2.5 本章小结 |
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
3.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现状分析 |
3.1.1 车站建筑零散分散问题 |
3.1.2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
3.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必要性及原则 |
3.2.1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必要性 |
3.2.2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设计原则 |
3.2.3 依据沈阳铁路局相关文件 |
3.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
3.3.1 车站既有房屋整合概况 |
3.3.2 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
3.3.3 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
3.3.4 车站配套设备设施设计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
4.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存在的问题 |
4.1.1 车站建筑老化严重 |
4.1.2 车站建筑缺乏特色 |
4.1.3 车站配套设施不全 |
4.1.4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
4.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
4.2.1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必要性 |
4.2.2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
4.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
4.3.1 车站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
4.3.2 车站建筑特色改造设计研究 |
4.3.3 车站建筑配套设备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岫岩铁路车站设计实践 |
5.1 .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工程概况 |
5.2 总平面设计 |
5.2.1 总平面布局 |
5.2.2 竖向及道路设计 |
5.3 建筑设计 |
5.3.1 建筑规模界定及人员统计 |
5.3.2 建筑平面设计 |
5.3.3 建筑构造及建筑装修 |
5.4 建筑地域性表达 |
5.4.1 整体造型的地域性表达 |
5.4.2 当地气候的地域性表达 |
5.4.3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铁路客运站乘客行为特征及疏散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行人疏散相关研究 |
1.2.2 铁路客运站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铁路客运站乘客疏散相关理论 |
2.1 铁路客运站疏散设计特性及客流特点 |
2.1.1 典型的铁路客运站建筑结构 |
2.1.2 安全疏散设施规范设计要求 |
2.1.3 铁路客运站客流特点分析 |
2.1.4 铁路客运站布局对疏散的影响 |
2.2 乘客疏散典型行为分析 |
2.2.1 分层现象 |
2.2.2 瓶颈成拱现象 |
2.2.3 瓶颈震荡现象 |
2.3 影响乘客疏散行为的因素 |
2.3.1 个体因素 |
2.3.2 心理因素 |
第三章 铁路客运站乘客行为特征研究 |
3.1 观测研究介绍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分析方法 |
3.2 乘客行为观测分析 |
3.2.1 通道区域行人流特征分析 |
3.2.2 楼梯区域行人流特征分析 |
3.2.3 检票口区域行人流特征分析 |
3.3 影响乘客速度的因素分析 |
3.3.1 性别 |
3.3.2 年龄 |
3.3.3 携带行李 |
3.3.4 结伴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客运站乘客疏散仿真优化 |
4.1 社会力模型介绍 |
4.1.1 基本理论介绍 |
4.1.2 模型参数设置 |
4.2 乘客行为模拟仿真 |
4.2.1 通道区域乘客行为模拟仿真 |
4.2.2 楼梯区域乘客行为模拟仿真 |
4.3 影响候车厅疏散的因素模拟研究 |
4.3.1 座椅排布方式 |
4.3.2 疏散瓶颈宽度 |
4.3.3 期望速度 |
4.4 影响出站层疏散的因素模拟研究 |
4.4.1 出口方向选择 |
4.4.2 分流岛设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客运站安全疏散策略研究 |
5.1 候车厅人员疏散模拟仿真 |
5.1.1 疏散场景设计 |
5.1.2 疏散仿真结果及分析 |
5.2 出站层人员疏散模拟仿真 |
5.2.1 疏散场景设计 |
5.2.2 疏散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 铁路客运站安全疏散策略及建议 |
5.3.1 安全疏散准则 |
5.3.2 安全疏散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快 |
1.1.2 综合交通枢纽重要性高 |
1.1.3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问题多 |
1.1.4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管理难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 |
1.4.2 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1.4.3 安全风险因素作用关系 |
1.4.4 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理论基础 |
2.1 安全风险基本理论 |
2.1.1 风险 |
2.1.2 风险特征 |
2.1.3 风险管理 |
2.2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源 |
2.2.1 风险源 |
2.2.2 风险源辨识原则 |
2.3 综合交通枢纽系统风险耦合 |
2.3.1 风险耦合的定义 |
2.3.2 常用耦合模型 |
2.3.3 系统耦合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系统分析 |
3.1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 |
3.1.1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定义 |
3.1.2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问题分析 |
3.2 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特征 |
3.2.1 系统特征 |
3.2.2 综合交通枢纽特征 |
3.3 综合交通枢纽子系统分析 |
3.3.1 子系统划分 |
3.3.2 子系统影响关系 |
3.4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源识别 |
3.4.1 基于系统组成的风险源识别 |
3.4.2 基于事故树的风险源辨识 |
3.4.3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源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分析 |
4.1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4.1.1 结构方程模型 |
4.1.2 功能共振分析 |
4.2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共变关系分析 |
4.2.1 调查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2 结构方程模型Amos输出结果 |
4.2.3 基于SEM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验证性因素分析 |
4.3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分析 |
4.3.1 风险源直接影响关系 |
4.3.2 功能共振分析方法对风险传递路径的分析 |
4.3.3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传递路径影响值的量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系统风险传递路径的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
5.1 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控制基础 |
5.1.1 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
5.1.2 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
5.1.3 安全风险控制模式 |
5.2 基于关键路径的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
5.3 以“对象”为主的风险管理措施 |
5.3.1 管理系统 |
5.3.2 人员系统 |
5.3.3 设备系统 |
5.3.4 环境系统 |
5.4 以“路径”为主的风险管理措施 |
5.4.1 关键路径优化措施 |
5.4.2 安全风险传递路径分类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国内外交通枢纽事故案例 |
B 风险源论证专家访谈表 |
C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源状况调查 |
D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源影响关系调查表 |
E 综合交通枢纽风险源损失后果调查表 |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实现张呼高铁客运作业持续安全对策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新时代安全发展理念 |
1.1.2 铁路安全现实需要 |
1.1.3 张呼高铁建设战略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持续安全及相关概念 |
2.1 持续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2 影响高铁客运持续安全的四大要素 |
2.3 “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
3 张呼高铁客运作业持续安全要素分析 |
3.1 张呼高铁客运作业概述 |
3.1.1 全线车站概况 |
3.1.2 高铁客运作业分类 |
3.1.3 高铁客运运行模式 |
3.2 高铁客运作业安全特征分析 |
3.2.1 安全的普遍特征 |
3.2.2 安全的独特特征 |
3.3 影响客运作业持续安全要素分析 |
3.3.1 人员因素对持续安全的影响 |
3.3.2 设备因素对持续安全的影响 |
3.3.3 环境因素对持续安全的影响 |
3.3.4 管理因素对持续安全的影响 |
3.4 客运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
3.4.1 安全风险的定义 |
3.4.2 安全风险源识别 |
3.4.3 安全风险研判 |
4 对策和措施研究 |
4.1 筑牢新时代安全发展理念 |
4.1.1 深化安全主题教育 |
4.1.2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
4.1.3 筑牢持续安全理念 |
4.2 深化客运本质安全管理 |
4.2.1 构建安全职责体系 |
4.2.2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
4.2.3 加强专业安全管理 |
4.2.4 强化结合部管理 |
4.2.5 加强应急处置管理 |
4.2.6 严格客运设备质量管理 |
4.2.7 强化作业标准卡控 |
4.2.8 做好站区封闭式管理 |
4.3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
4.3.1 突出“人防”核心 |
4.3.2 强化“物防”基础 |
4.3.3 做实“技防”保障 |
5 实例验证 |
5.1 乌兰察布站概况 |
5.1.1 车站基本情况 |
5.1.2 车站安全管理现状 |
5.2 乌兰察布站客运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 |
5.2.1 高安全风险点防控措施 |
5.2.2 低安全风险点防控措施 |
5.3 实现持续安全对策建议 |
6 结论及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主要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精度标准(1.0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本标准主编单位及人员: |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本标准参编单位及人员: |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本标准协编单位及人员: |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1总则 |
2 术语 |
2.1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Railway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
2.2 交付(Delivery) |
2.3 使用需求(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
2.4 模型单元(Model Unit) |
2.5 最小模型单元(Minimal Model Unit) |
2.6 几何精度(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 |
2.7 信息深度(Level of Information Detail) |
2.8 模型精度(Level of Details) |
2.9 几何信息(Geometric Information) |
2.1 0 非几何信息(non-Geometric Information) |
2.1 1 总装模型(Assembly model) |
2.1 2 定位信息(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
3基本规定 |
3.1 模型交付原则 |
3.2 交付成果要求 |
4模型精度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模型单元 |
5信息深度要求 |
5.1 总体要求 |
5.2 线路基本信息 |
5.3 桥梁基本信息 |
5.4 隧道基本信息 |
5.5 路基及土地利用基本信息 |
5.6 轨道基本信息 |
5.7 站场基本信息 |
5.8 改移道路基本信息 |
5.9 景观基本信息 |
5.1 0 给排水基本信息 |
5.1 1 机务设备基本信息 |
5.1 2 车辆设备基本信息 |
5.1 3 动车组设备基本信息 |
5.1 4 环保基本信息 |
5.1 5 接触网基本信息 |
5.16变电基本信息 |
5.17电力基本信息 |
5.18通信基本信息 |
5.19信号基本信息 |
5.20信息专业基本信息 |
5.21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专业基本信息 |
5.22综合维修工务设备基本信息 |
6几何精度要求 |
6.1 总体要求 |
6.2 线路几何精度 |
6.2.1 LOD1.0线路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1的规定。 |
6.2.2 LOD2.0线路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2的规定。 |
6.2.3 LOD3.0线路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3的规定。 |
6.2.4 LOD3.5线路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4的规定。 |
6.3 桥梁几何精度 |
6.3.1 LOD1.0桥梁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3.1的规定。 |
6.3.2 LOD2.0桥梁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3.2的规定。 |
6.3.3 LOD3.0桥梁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3.3的规定。 |
6.3.4 LOD3.5桥梁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3.4的规定。 |
6.4 隧道几何精度 |
6.4.1 LOD1.0隧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4.1的规定。 |
6.4.2 LOD2.0隧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4.2的规定。 |
6.4.3 LOD3.0隧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4.3的规定。 |
6.4.4 LOD3.5隧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4.4的规定。 |
6.5 路基及土地利用几何精度 |
6.5.1 LOD1.0路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1的规定。 |
6.5.2 LOD2.0路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2的规定。 |
6.5.3 LOD3.0路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3的规定。 |
6.5.4 LOD3.5路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4的规定。 |
6.5.5 LOD1.0土地利用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5的规定。 |
6.5.6 LOD2.0土地利用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6的规定。 |
6.5.7 LOD3.0土地利用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7的规定。 |
6.5.8 LOD3.5土地利用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5.8的规定。 |
6.6 站场几何精度 |
6.6.1 LOD1.0站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6.1的规定。 |
6.6.2 LOD2.0站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6.2的规定。 |
6.6.3 LOD3.0站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6.3的规定。 |
6.6.4 LOD3.5站场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6.4的规定。 |
6.7 轨道几何精度 |
6.7.1 LOD1.0轨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7.1的规定。 |
6.7.2 LOD2.0轨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7.2的规定。 |
6.7.3 LOD3.0轨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7.3的规定。 |
6.7.4 LOD3.5轨道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7.4的规定。 |
6.8 改移道路几何精度 |
6.8.1 LOD1.0改移道路模型精度的建模精度宜符合表6.8.1的规定。 |
6.8.2 LOD2.0改移道路模型精度的建模精度宜符合表6.8.2的规定。 |
6.8.3 LOD3.0改移道路模型精度的建模精度宜符合表6.8.3的规定。 |
6.8.4 LOD3.5改移道路模型精度的建模精度宜符合表6.8.4的规定。 |
6.9 景观几何精度 |
6.9.1 LOD1.0景观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9.1的规定。 |
6.9.2 LOD2.0景观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9.2的规定。 |
6.9.3 LOD3.0景观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9.3的规定。 |
6.9.4 LOD3.5景观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9.4的规定。 |
6.1 0 给排水几何精度 |
6.1 0. 1 LOD1.0给排水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0. 1的规定。 |
6.1 0. 2 LOD2.0给排水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0. 2的规定。 |
6.1 0. 3 LOD3.0给排水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0. 3的规定。 |
6.1 0. 4 LOD3.5给排水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0. 4的规定。 |
6.1 1 机务设备几何精度 |
6.1 1. 1 LOD1.0机务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1. 1的规定。 |
6.1 1. 2 LOD2.0机务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1. 2的规定。 |
6.1 1. 3 LOD3.0机务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1. 3的规定。 |
6.1 1. 4 LOD3.5机务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1. 4的规定。 |
6.1 2 车辆设备几何精度 |
6.1 2. 1 LOD1.0车辆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2. 1的规定。 |
LOD2.0车辆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2.2的规定。 |
6.1 2. 3 LOD3.0车辆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2. 3的规定。 |
6.1 2. 4 LOD3.5车辆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2. 4的规定。 |
6.1 3 动车组设备几何精度 |
6.1 3. 1 LOD1.0动车组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3. 1的规定。 |
6.1 3. 2 LOD2.0动车组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3. 2的规定。 |
6.1 3. 3 LOD3.0动车组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3. 3的规定。 |
6.1 3. 4 LOD3.5动车组设备模型精度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3. 4的规定。 |
6.1 4 环保几何精度 |
6.1 4. 1 LOD1.0模型精度的环保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4. 1的规定。 |
6.1 4. 2 LOD2.0模型精细度的环保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4. 2的规定。 |
6.1 4. 3 LOD3.0模型精细度的环保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4. 3的规定。 |
6.1 4. 4 LOD3.5模型精细度的环保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4. 4的规定。 |
6.1 5 接触网几何精度 |
6.1 5. 1 LOD1.0接触网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5. 1的规定。 |
6.1 5. 2 LOD2.0接触网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5. 2的规定。 |
6.1 5. 3 LOD3.0接触网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5. 3的规定。 |
6.1 5. 4 LOD3.5接触网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5. 4的规定。 |
6.16变电几何精度 |
6.16.1 LOD1.0变电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6.1的规定。 |
6.16.2 LOD2.0变电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6.2的规定。 |
6.1 6. 3 LOD3.0变电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 6. 3的规定。 |
6.16.4 LOD3.5变电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6.4的规定。 |
6.17电力几何精度 |
6.17.1 LOD1.0电力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7.1的规定。 |
6.17.2 LOD2.0电力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7.2的规定。 |
6.17.3 LOD3.0电力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7.3的规定。 |
6.17.4 LOD3.5电力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7.4的规定。 |
6.18通信几何精度 |
6.18.1 LOD1.0通信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8.1的规定。 |
6.18.2 LOD2.0通信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8.2的规定。 |
6.18.3 LOD3.0通信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8.3的规定。 |
6.18.4 LOD3.5通信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8.4的规定。 |
6.19信号几何精度 |
6.19.1 LOD1.0信号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9.1的规定。 |
6.19.2 LOD2.0信号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9.2的规定。 |
6.19.3 LOD3.0信号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9.3的规定。 |
6.19.4 LOD3.5信号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19.4的规定。 |
6.20信息专业几何精度 |
6.21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专业几何精度 |
6.22综合维修工务设备几何精度 |
6.22.1 LOD1.0综合维修工务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2.1的规定。 |
6.22.2 LOD2.0综合维修工务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2.2的规定。 |
6.22.3 LOD3.0综合维修工务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2.3的规定。 |
6.22.4 LOD3.5综合维修工务设备模型单元的几何精度宜符合表6.22.4的规定。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附录A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精度 |
A.1线路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的规定。 |
A.2桥梁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2的规定。 |
A.3隧道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3的规定。 |
A.4路基及土地利用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4.1、A.4.2的规定。 |
A.5轨道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5的规定。 |
A.6站场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6的规定。 |
A.7改移道路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7的规定。 |
A.8景观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8的规定。 |
A.9给排水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9的规定。 |
A.10机务设备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0的规定。 |
A.11车辆设备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1的规定。 |
A.12动车组设备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2的规定。 |
A.13环保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3的规定。 |
A.14接触网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4的规定。 |
A.15变电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5的规定。 |
A.16电力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6的规定。 |
A.17通信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7的规定。 |
A.18信号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8的规定。 |
A.19信息专业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19的规定。 |
A.20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专业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20的规定。 |
A.21综合维修工务设备模型精度应符合表A.21的规定。 |
(7)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客运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客运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 |
2.1 安全风险的基本概念 |
2.2 安全风险的基本性质 |
2.3 风险管理 |
2.3.1 风险管理概念 |
2.3.2 风险管理过程 |
2.4 客运安全管理 |
2.4.1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特点 |
2.4.2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现状 |
2.4.3 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4 传统安全管理和安全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
3 铁路客运系统安全管理风险识别 |
3.1 建立客运系统风险识别流程 |
3.2 风险识别方法 |
3.3 确立风险源 |
3.3.1 车站客运作业安全风险识别 |
3.3.2 列车客运作业安全风险识别 |
4 客运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价 |
4.1 风险分析方法 |
4.2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分析 |
5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评价 |
5.1 指标权值确定 |
5.2 风险评价 |
5.3 风险评价实例 |
6 客运系统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
6.1 管理制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6.2 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6.2.1 客运系统关键风险作业管理制度 |
6.2.2 强化人员素质 |
6.3 客运设施设备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6.4 构建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检查机制 |
6.5 构建客运系统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
6.5.1 应急救援原则 |
6.5.2 建立完善应急救援制度 |
6.5.3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A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详细摘要 |
(8)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综合交通枢纽特征与灾害分析 |
2.1 综合交通枢纽释义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本文研究对象 |
2.2 综合交通枢纽本体研究 |
2.2.1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现状 |
2.2.2 客站总体布局模式 |
2.2.3 旅客乘车模式 |
2.2.4 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
2.3 综合交通枢纽空间组织类型研究 |
2.3.1 中心环绕型 |
2.3.2 通廊连接型 |
2.3.3 整体空间型 |
2.3.4 总体分析 |
2.4 各功能分区特征与火灾灾害特点 |
2.4.1 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 |
2.4.2 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功能分区与火灾风险 |
2.4.3 铁路客站火灾特点及危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火灾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 |
3.1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烟气模拟方法 |
3.1.1 火灾发展机理 |
3.1.2 消防性能化目标 |
3.1.3 烟气模拟软件 |
3.1.4 PyroSim软件概述 |
3.2 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 |
3.2.1 火灾场景设计方法 |
3.2.2 水平复合空间 |
3.2.3 垂直联通空间 |
3.2.4 疏散限制空间 |
3.3 综合交通枢纽烟气模拟 |
3.3.1 火灾场景1—不同屋顶形式的整体大空间烟气扩散模拟 |
3.3.2 火灾场景2—候车单元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对比分析 |
3.3.3 火灾场景3—列车火灾对不同形式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分析 |
3.3.4 火灾场景4—地下候车厅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
3.3.5 火灾场景5—地下疏散限制空间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
3.4 基于烟气控制的建筑空间优化方法 |
3.4.1 空间选型与优化 |
3.4.2 构造节点 |
3.4.3 火灾探测系统 |
3.4.4 灭火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疏散仿真模拟的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
4.1 综合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模拟方法 |
4.1.1 疏散设计规范 |
4.1.2 性能化疏散理论 |
4.1.3 国内外疏散模拟软件 |
4.1.4 BuildingEXUDOS模拟概述 |
4.2 综合交通枢纽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
4.2.1 车站容量与疏散人数 |
4.2.2 车站旅客行为特征 |
4.2.3 车站行人参数分析 |
4.2.4 火灾对疏散者的影响 |
4.3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路径分析 |
4.3.1 进站候车大厅人员疏散 |
4.3.2 地下集散大厅人员疏散 |
4.3.3 候车站台人员疏散 |
4.4 通廊连接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
4.4.1 几何模型 |
4.4.2 疏散人员设置 |
4.4.3 情景设置1—人群密度对疏散的影响 |
4.4.4 情景设置2—反应时间对疏散的影响 |
4.4.5 情景设置3—人群特征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
4.4.6 情景设置4—不同疏散导向对结果的影响 |
4.4.7 情景设置5—连续瓶颈空间的疏散控制 |
4.4.8 情景设置6—长廊空间的疏散控制 |
4.4.9 结论与分析 |
4.5 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
4.5.1 几何模型 |
4.5.2 疏散人员设置 |
4.5.3 情景设置1—安检设施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4.5.4 情景设置2—高架车道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
4.5.5 结论与分析 |
4.6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
4.6.1 优化疏散空间 |
4.6.2 完善疏散设施 |
4.6.3 提升疏散管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规划 |
5.1 综合交通枢纽站区外部建筑空间 |
5.1.1 整体布局特点 |
5.1.2 商业建筑 |
5.1.3 办公建筑 |
5.1.4 旅游业建筑 |
5.1.5 住宅建筑 |
5.1.6 其他交通建筑 |
5.2 综合交通枢纽周边人流特征分析 |
5.2.1 不同建筑物内人流分析 |
5.2.2 站区周边人群分类研究 |
5.2.3 车站周边人流管理 |
5.3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设计 |
5.3.1 外部疏散体系 |
5.3.2 换乘中心疏散 |
5.3.3 广场疏散 |
5.3.4 高架车道疏散 |
5.3.5 周边建筑疏散 |
5.4 综合交通给枢纽外部疏散管理 |
5.4.1 疏散路径 |
5.4.2 行人组织 |
5.4.3 车辆组织 |
5.4.4 立体化分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人员疏散APP开发 |
6.1 国内外防灾类APP应用 |
6.2 APP功能设计 |
6.2.1 设计理念 |
6.2.2 功能框架 |
6.2.3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 |
6.3 日常使用功能 |
6.3.1 车次到站提醒 |
6.3.2 人员定位 |
6.3.3 上传安全隐患信息 |
6.4 灾时使用功能 |
6.4.1 起火信息警报 |
6.4.2 逃生疏散路径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一) 火灾安全疏散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近年来交通枢纽火灾事件 |
附录(三) 移动端应用APP源代码 |
(9)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系统分析 |
2.1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定义 |
2.1.1 综合交通 |
2.1.2 综合运输枢纽 |
2.1.3 客运枢纽换乘衔接 |
2.2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组成 |
2.2.1 信息子系统 |
2.2.2 设备子系统 |
2.2.3 人员子系统 |
2.2.4 运送过程子系统 |
2.2.5 技术管理子系统 |
2.3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交通方式及特征分析 |
2.3.1 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特征分析 |
2.3.2 城市对内客运方式特征分析 |
2.4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分类及分级 |
2.5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组成 |
3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的需求预测 |
3.1 城市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
3.2 城市综合交通客运需求预测方法 |
3.3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需求预测 |
3.3.1 预测思路 |
3.3.2 客运量预测 |
3.3.3 客运需求预测结果及各类运输方式分担比例 |
4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 |
4.1 总体布局 |
4.1.1 空间总体布局原则 |
4.1.2 总体规划布局研究分析 |
4.2 城市客运枢纽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
4.2.1 换乘衔接的布局模式 |
4.2.2 换乘衔接的能力分析 |
4.2.3 换乘设施间的衔接 |
4.2.4 诱导标识和交通标识 |
4.2.5 铁路与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换乘衔接 |
4.3 枢纽空间组织及衔接设计 |
4.3.1 交通枢纽的衔接设计 |
4.3.2 疏解道路的布局规划 |
4.3.3 枢纽交通组织设计 |
5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范例-西安北站 |
5.1 西安北站概况 |
5.2 西安北站综合客运枢纽 |
5.2.1 西安北站站区及交通规划 |
5.2.2 西安北站区域交通分析 |
5.2.3 西安北站站房及交通流线设计 |
5.2.4 西安北客站建设特点总结 |
6 研究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1.0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本标准主编单位及人员: |
本标准参编单位及人员: |
目录 |
1总则 |
2术语 |
3信息模型分类 |
4信息模型编码 |
5附录 |
本指南用词说明 |
四、行包地道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设备联动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应急处置策略研究[D]. 张智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D]. 宋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铁路客运站乘客行为特征及疏散模拟研究[D]. 李敏. 福州大学, 2019
- [4]综合交通枢纽安全风险传递路径研究[D]. 周璟琰. 重庆大学, 2019(01)
- [5]实现张呼高铁客运作业持续安全对策及方法研究[D]. 牛艳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8)
- [6]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精度标准(1.0版)[J]. 铁路BIM联盟. 铁路技术创新, 2018(01)
- [7]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客运系统应用研究[D]. 张志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
- [8]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D]. 曹笛. 天津大学, 2016(07)
- [9]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 闫智晶.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10]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1.0版)[J]. 中国铁路BIM联盟. 铁路技术创新,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