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与提高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1](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刘淑梅[2](2013)在《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范式是以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自由化为前提,以各国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各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能力为主要考察指标的。这种源自以工业部门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一般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在解释各国农业生产与其国际竞争力关系时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却未能体现这种生产能力的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趋势也使得中国农产品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上述背景下,科学评价中国农业竞争力意义尤为重大。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因而,其理论范式沿用了从工业部门视角形成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忽视了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存在着的显着的差异性。为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应做出调整。在综合评价已有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范式。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前提应为地域的异质性、产业的异质性和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其内涵界定应为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养殖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其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方面。依据上述理论范式,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竞争力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具备了稳定的国家安全保障力,在国内市场剩余较大、国际市场偏好相似性较强的农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可持续发展力则相对较弱。虽然中国农业竞争力总体上是低下的,但就长期趋势而言,中国农业竞争力正处于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之中,而且目前所处的阶段应是快速提升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当前造成中国农业竞争力相对低下、阻碍其快速提升的原因在于,国内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人均土地、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农业科技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尚在低端,管理因素作用微弱,农民收入低、工业支持不足、社会服务薄弱等社会因素制约严重,土地家庭承包、财政补贴不足、贸易政策相对欠缺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此,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供给农副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具体的政策措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土地规模,大力促进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第二,调整农产品价格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第三,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高效、优质、绿色农业;第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第五,强化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推进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第六,强化财政支农功能,支持农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崔丽丽[3](2012)在《全球视角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是促进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贸易自由化战略被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和采纳,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更是标志着贸易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贸易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猛发展势必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升为时代主题,也标志着国际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而伴随着1993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完成,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学术界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贸易的反作用、全球环境保护与“搭便车”的关系、“污染天堂”假说、有害物品的贸易、环境标准对自由贸易的影响、南北国家之间的贸易与环境关系,以及解决越界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等等。这些研究为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政策协调提供了多层面、多领域的理论基础,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背景和基础。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一章为导论,说明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综述,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针对多边贸易体制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展开论述,分析环境问题在GATT与WTO的演变,同时,具体阐述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达成的与环境相关的协议,并通过几个着名的案例来分析WTO处理贸易与环境争端的实践。第四章围绕自由贸易区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展开讨论,对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内贸易与环境同步发展的实践加以比较。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多边环境协议中的贸易限制措施,因为国际上签署的多边环境协议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贸易条款,旨在利用贸易限制措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第六章讨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协调问题,分析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现状以及南北国家之间就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矛盾,并深入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第七章围绕我国贸易与环境协调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如何协调国内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进而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或结论如下:第一,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错综复杂,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提升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环境资源则是贸易自由化的根基,是后者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这也是对二者进行协调的依据和基础。第二,多边贸易体制以维护和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为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关键保证。以自由贸易为理论基础的WTO体系,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使自由贸易能够提高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人类福祉。尽管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中存在严重分歧,但是长远来看,WTO能够充当协调贸易与环境冲突的重任,相关的环境措施也必将在WTO框架内取得合法地位。第三,自由贸易区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欧盟的适当原则与比例原则、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关系方面的举措,都为“绿化”WTO提供了样本。第四,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全球环境规则的制定,那么环境治理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参与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共同但有区别”这一关键原则的实施情况,以及技术转移、能力建设和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援助等。因此,贸易措施不应当作为实现多边环境协议目标的唯一政策工具,相反,贸易措施与积极的支持措施应当相辅相成,以求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五,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既体现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又表现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纷争,因此,贸易与环境问题极为错综复杂。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冲突和矛盾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差悬殊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所导致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环保的最大障碍是贫穷与落后,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是出口贸易,因此,在不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当给予其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及资金与技术援助。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才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环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北国家之间频繁出现的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贸易争端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焦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国际社会面临的艰巨任务。第六,我国需顺应绿色贸易潮流,在外贸与环保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方面,盲目出口破坏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出口贸易也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环境壁垒。因此,深入探讨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国际环保大趋势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于我国构建对外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发展中国家视角下的贸易与环境协调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在当今发达国家享有贸易和环境两个领域的话语权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当如何应对在贸易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二,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把贸易与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理论、政策与措施、体制与法规等方面入手,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把零散的研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三,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国际环境协议中的贸易限制措施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一味诉诸于贸易制裁的措施并不利于国际环境协议的顺利贯彻执行。
肖文兴[4](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王静[5](2011)在《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全国畜产品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省畜牧业生产总值10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畜产品要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这为湖北省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转变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积极开拓市场,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成为湖北省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对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在对竞争力已有评价指标、方法进行阐述后,本文建立了对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影响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关于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其次,本文分析了湖北省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运用多个指标对2002-2008年湖北省畜产品的出口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尝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中部6省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为湖北省决策部门提升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单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对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借鉴国内外畜产品竞争力研究成果,界定了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并介绍了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其次,从生产总量、生产方式和质量安全三个方面介绍湖北省畜产品生产情况;从出口规模、结构、市场三个角度分析贸易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支持、企业策略(以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为例)、政府和机遇六个方面分析影响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接着,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贡献率4个指标,对2002-2008年湖北省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为避免仅在国际范围内分析的局限性,运用Spss中主成分分析法对具有较多相似因素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6省的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最后,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增强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栗成良[6](2009)在《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肉类、蛋类、奶类等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是世界上畜产品生产大国,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畜产品生产和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而且竞争也更加激烈。深入分析中国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和竞争优势,对中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出合理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采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重点从中国畜产品总体贸易情况、国际竞争力分析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现状,确定了对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方法及运用的理论。2、阐述了关于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先进的理论,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并确定了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框架。3、利用模型分析中国畜产品竞争力的来源,运用指标测算对中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态进行定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4、从科研技术、质量安全、扶持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姜冰[7](2009)在《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既是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近几年,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2007年,黑龙江省畜牧业总产值达585.0亿元,比去年增长30.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4%,黑龙江省正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黑龙江省畜产品将全面的参加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意味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给黑龙江省畜产品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的同时,也使黑龙江省的畜产品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畜产品竞争力,成为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研究畜产品竞争力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一方面,本文在对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同时,首次尝试建立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体系框架分析影响畜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丰富和完善了关于畜产品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以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为背景,对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为合理布局产业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为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养殖户更好地面向世界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部分。阐述论文写作背景、目的、意义,并讨论畜产品竞争力概念的理论基础与界定,为本文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实践部分。首先,本文从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生产及贸易现状入手,在建立畜产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应用因子分析法将黑龙江省与其他22个畜产品出口产值过亿(美元)的省份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及动态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23个省份中处于中等水平。然后,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找出影响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针对以上评价结果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提高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余鲁[8](2008)在《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及地区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畜产品贸易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畜产品的对外贸易及国内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0后,一方面由于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中国成为世界畜产品出口国急于争夺的目标市场,伴随着国外大量优质畜产品的涌入,中国畜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逐渐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而另一方面又由于技术壁垒等原因,中国畜产品出口频频受阻。为此,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问题进行有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利于指导畜产品国内市场应对国际竞争和提升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市场分布及商品结构入手,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地位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定性分析了畜产品质量因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从出口结构优化及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全文由八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文章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就竞争力、畜产品竞争力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对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给予说明。第二章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基础本章是全文分析展开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畜产品的概念和范围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界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明确文章对畜产品的范围界定,即在统一的HS贸易口径下,将所有畜产品按照产品属性划分为8大类,解决时间序列分析中畜产品口径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问题。其次,综合国内外历史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指导本文研究的竞争优势理论和产品出口竞争力理论的框架;建立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概念;明确影响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及测量指标。第三章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本章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和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从总体和分类角度对中国畜产品的贸易规模、贸易流向、贸易的产品结构及市场分布等贸易特征进行分析,阐释中国与世界畜产品的贸易格局及贸易变迁规律的联系和差异;其次,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畜产品总体和分类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了中国畜产品在整体和分类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国际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CMS模型分析应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动态结构及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多个市场和单一市场两个层次应用CMS模型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市场分布、商品结构以及竞争力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中国畜产品贸易格局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出口贸易增减变化的时序规律与变化特征,分析并验证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第五章中国畜产品在主要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分析本章采用CMS模型对中国畜产品重点目标市场的进口规模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是影响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畜产品质量因素又是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本章还用市场占有率、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重点对进口规模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市场需求、进口商品结构以及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等进行量化分析。第六章影响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章重点分析中国畜产品在考虑质量因素和不考虑质量因素前提下的比较优势。即考虑质量因素后,中国畜产品的原有比较优势大大弱化,而且由于质量因素引发的技术贸易壁垒更是降低了中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本章重点分析了中国畜产品质量供给的现状及问题存在的根源,为后面寻找提升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提供依据。第七章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预测及出口结构优化主要运用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了距离、进口国需求和合作组织等因素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出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潜力市场及发展空间。在了解目标市场进口需求、距离及其他因素对中国畜产品出口市场选择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我国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的优化空间,从而促进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第八章结论与建议在对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系统化的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中国畜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正在逐步下降,但少数分类产品的竞争优势仍然明显;在目标市场需求和运输距离既定的前提下,出口商品结构、市场分布和产品质量是影响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面对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国际市场和日趋国际化的国内市场需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市场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最好政策取向。因此,提升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一是以结构优化促进出口竞争力;二是以质取胜,用“质量贸易”实现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按HS分类体系对畜产品整体贸易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加完整和系统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过去那种仅对几种单项畜产品进行研究的突破。同时,本文从CMS模型的结构分析入手,结合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指标对畜产品整体竞争力进行了系统性的定量研究,突破了过去那种单从资源、成本及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视角局限。另外,本文对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也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不仅应用了扩展的CMS模型对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还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统计指标及其他描述统计方法对畜产品的竞争力及地位等进行了比较和验证,这些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使本文的研究更具充分性和科学性,而这恰是在以往的畜产品竞争力研究中运用较少或研究得不够系统的地方。
陈昌洪[9](2008)在《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生猪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数量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和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猪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弱,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国内生猪产品市场由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充足和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研究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变动规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对农业竞争力研究的论着较多,但是针对生猪国际竞争力的专门研究很少,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六因素模型”深入分析影响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生猪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生猪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测定,为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加入WTO后四川生猪产业发展所处国内外环境出发,着重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可借鉴的主要理论、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探索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依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本章在导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论,结合生猪产业特点,界定了生猪国际竞争力,认为其本质是比较生产力,是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与竞争力环境的统一体。其次,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创新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阐明了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生猪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因素;交易效率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市场条件;创新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根本途径。最后,指出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同时综合运用创新理论,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创新优势相结合的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力的客观基础,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现实态势,创新优势是竞争力持续的源泉,三者的本质都是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新优势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从静态走向动态。第三章.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生猪生产、贸易和消费情况,并与世界生猪生产和出口大国进行了比较,对国外生猪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四川生猪具有生产优势和数量优势,但是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在深加工和产业化方面存在不足,在生产方式、技术支持和疫病监控等方面与丹麦和美国差距大,在生产成本上受到巴西生猪的挑战。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四川生猪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水平不高,与巴西的猪肉竞争激烈,形成相互替代关系,同时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竞争力弱。三是国外强大的猪肉需求,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猪肉需求,为四川生猪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四川生猪产品的机会所在。四是四川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适用条件,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为我所用。第四章.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采用因素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影响四川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条件、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政府作用和机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禀赋良好,但是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猪肉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四川种猪研发成效显着、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科技水平较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快速发展为四川生猪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生猪屠宰及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水平较低;农户散养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受环境压力大;加强猪肉供应链管理是生猪储运发展的方向;股份合作型龙头企业是生猪经营主体发展方向;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支持有限;生猪产业发展面临多种机遇。第五章.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指导,应用系统论原理,结合生猪产业特点,设计了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和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建立起较系统的生猪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出口渗透率(EPR)、出口导向率(E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包括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生产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四川猪肉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外向型程度不高,能出口的猪肉具有较大的贸易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是与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四川生猪具有成本价格优势,但综合竞争力较弱。三是四川生猪的质量安全竞争力较弱,但正在逐步提高。四是生猪市场营销竞争力较差。五是生猪技术竞争力不强。六是生猪生产竞争力提高快,但与国外生猪生产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大。第六章.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借鉴国际上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先进经验,结合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六大主要对策措施: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俊凤[10](2008)在《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畜产品产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肉类产品,作为畜产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肉类产品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肉类产品市场竞争曰趋激烈,产品出口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严重制约。本文以畜牧业大省河北省为例,就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河北省乃至全国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竞争力概念及有关理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畜产品竞争力研究现状,构建了指导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范围内,论文对河北省肉类生产与销售现状进行了分析,创新性地综合运用了市场占有率、出口贡献率、出口导向率、显性比较优势等多种指标与方法,从横向的静态对比和纵向的动态变化两个角度,对河北省畜禽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得出客观的结论。然后结合河北省畜牧业生产实践,对决定和影响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成本与价格、质量与安全、营销与品牌)和间接因素(养殖规模、品种资源、相关产业发展、国内外政策环境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制约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调整河北省肉类的品种结构。把发展羊肉、牛肉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重视和支持,改善肉羊和肉牛的品种,着力提高羊肉和牛肉的品质和档次,充分发挥羊肉和牛肉的竞争优势;稳定发展禽肉,进一步降低肉禽的生产成本,提高出栏率和饲料转化率;逐步降低猪肉生产比重,重点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瘦肉率,大力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猪肉出口竞争力。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推进规模化饲养方式,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培植行业品牌,培育壮大畜牧业产业组织,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二、加入WTO与提高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与提高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理论前提与概念 |
1.2.2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
1.2.3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1.2.4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1.2.5 农业竞争力的政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与农业 |
2.1.2 产业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 |
2.2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
2.2.1 波特的“钻石模型” |
2.2.2 阿拉维的两因素模型 |
2.2.3 Dong-Sung Cho 的九因素模型 |
2.2.4 金碚的因果分析模型 |
2.3 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方法 |
2.3.1 WEF 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方法 |
2.3.2 IMD 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与方法 |
2.3.3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
第3章 农业竞争力评价理论及方法 |
3.1 农业竞争力的产业特征 |
3.1.1 市场环境差异性 |
3.1.2 资源配置差异性 |
3.1.3 生产过程差异性 |
3.1.4 产品实现差异性 |
3.2 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范式 |
3.2.1 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前提 |
3.2.2 农业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3.2.3 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3.3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及方法 |
3.3.1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3.3.2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4章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4.1 粮食生产实现基本自给的历程(1949-1983 年) |
4.1.1 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 年) |
4.1.2 农业生产快速增长时期(1953-1957 年) |
4.1.3 农业生产的低谷时期(1958-1965 年) |
4.1.4 农业生产缓慢发展时期(1966-1978 年) |
4.1.5 农业生产实现自给时期(1979-1983 年) |
4.2 农业生产实现粮食安全的进程(1984-1999 年) |
4.2.1 农业生产的结构优化时期(1984-1991 年) |
4.2.2 农业生产高效化时期(1992-1999 年) |
4.3 农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进程(2000 年—) |
4.3.1 农业竞争力重心发展的环境变化 |
4.3.2 入世后的农业发展 |
第5章 中国农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
5.1 中国农业竞争力发展态势 |
5.1.1 中国农业的国家安全保障力 |
5.1.2 中国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5.1.3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
5.2 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5.2.1 生产资源 |
5.2.2 需求因素 |
5.2.3 相关支持产业 |
5.2.4 结构与竞争 |
5.2.5 政府政策 |
5.2.6 偶然因素 |
第6章 中国农业竞争力的评价 |
6.1 国家安全保障力的国际评价 |
6.1.1 对象与数据来源 |
6.1.2 评价指标的设定 |
6.1.3 国家安全保障力的评价结果 |
6.2 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国际评价 |
6.2.1 对象及数据来源 |
6.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
6.2.4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国际评价 |
6.3 可持续发展力的国际评价 |
6.3.1 对象与数据来源 |
6.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结果(一) |
6.3.4 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结果(二) |
6.4 农业竞争力总体评价的国际比较 |
6.4.1 对象与数据来源 |
6.4.2 评价指标的设定 |
6.4.3 农业竞争力总体评价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农业竞争力低下的成因 |
7.1.1 需求因素 |
7.1.2 自然资源因素 |
7.1.3 劳动力因素 |
7.1.4 科技因素 |
7.1.5 结构因素 |
7.1.6 管理因素 |
7.1.7 社会因素 |
7.1.8 政策因素 |
7.2 对策建议 |
7.2.1 战略目标 |
7.2.2 土地政策 |
7.2.3 农产品价格政策 |
7.2.4 农业生产标准化政策 |
7.2.5 集群发展政策 |
7.2.6 工业支持政策 |
7.2.7 人力资本提升政策 |
7.2.8 财政支农政策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全球视角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环境问题的出现 |
1.1.2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 |
1.1.3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 |
1.1.4 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南北分歧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学术界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 |
1.3.2 国内学术界对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理论综述 |
2.1 贸易的环境效应与EKC曲线 |
2.2 南北方国家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不同观点 |
2.2.1 竞赛到底线假说 |
2.2.2 生态倾销论 |
2.2.3 环境成本转移说 |
2.3 环境规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2.3.1 环境规制与“波特假说” |
2.3.2 环境规制与“污染天堂”假说 |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贸易理论 |
2.4.1 气候变化与跨境贸易 |
2.4.2 碳泄漏问题的研究 |
2.4.3 碳关税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多边贸易体制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 |
3.1 GATT/WTO与国际贸易 |
3.1.1 GATT的基本原则 |
3.1.2 从GATT到WTO |
3.2 GATT/WTO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
3.2.1 GATT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
3.2.2 WTO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
3.3 GATT/WTO框架内与环境相关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
3.3.1 金枪鱼—海豚案 |
3.3.2 汽油标准争端案 |
3.3.3 海虾—海龟案 |
3.3.4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发展中国家解决贸易与环境争端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自由贸易区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 |
4.1 欧盟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 |
4.1.1 欧盟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
4.1.2 欧盟对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及其特征 |
4.1.3 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贸易与环境现状 |
4.1.4 非欧盟成员国发展中国家与欧盟的贸易与环境状况 |
4.1.5 欧盟贸易与环境协调机制的启示与不足 |
4.2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 |
4.2.1 NAFTA与环境有关的条款 |
4.2.2 NAAEC的环境相关条款 |
4.2.3 墨西哥在NAFTA中对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 |
4.3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与环境协调的比较 |
4.3.1 关注的重点不同 |
4.3.2 解决竞争力问题的不同 |
4.3.3 对WTO的启示不同 |
4.4 本章小结 |
5 多边环境协议对贸易与环境的协调 |
5.1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5.1.1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目标与作用 |
5.1.2 CITES中的贸易相关条款 |
5.1.3 对CITES的评价 |
5.2 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5.2.1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目标 |
5.2.2 《议定书》中的贸易相关条款 |
5.2.3 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评价 |
5.3 控制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条约》 |
5.3.1 《巴塞尔公约》的目标 |
5.3.2 《巴塞尔条约》中的贸易相关条款 |
5.3.3 对《巴塞尔公约》的评价 |
5.4 防止气候变化的多边环境协议与国际贸易 |
5.4.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5.4.2 《京都议定书》 |
5.4.3 气候政策、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 |
5.5 MEA与WTO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
5.6 本章小结 |
6 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问题及协调南北之争的对策 |
6.1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关系状况 |
6.1.1 发展中国家环境立法落后 |
6.1.2 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
6.1.3 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 |
6.1.4 环保产业缺乏实力 |
6.2 贸易与环境协调问题的南北之争 |
6.2.1 南北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存在分歧 |
6.2.2 南北国家对统一的环保标准和环境标志的态度不同 |
6.2.3 南北国家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理解存在分歧 |
6.2.4 南北国家对竞争力和市场准入存在分歧 |
6.3 协调南北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矛盾的对策 |
6.3.1 协调南北国家在贸易与环境关系上矛盾的基本原则 |
6.3.2 南北方国家对环境标准的协调 |
6.3.3 使用其他措施来代替单边环境贸易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
7.1 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
7.1.1 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7.1.2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7.2 国际环保大趋势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7.2.1 国际多边环境协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7.2.2 主要贸易伙伴强制性环境贸易措施对我国的影响 |
7.2.3 自愿性环境协议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
7.3 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
7.3.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 |
7.3.2 制定和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法规与政策 |
7.3.3 积极参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国际谈判,营造公平的外部环境 |
7.3.4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
7.3.5 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与环境服务贸易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5)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I.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竞争力 |
2.1.2 畜产品 |
2.1.3 畜产品出口竞争力 |
2.2 畜产品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关系 |
2.3 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1 指标选取的目的与原则 |
2.3.2 评价指标 |
3 湖北省畜产品生产与贸易现状 |
3.1 生产现状 |
3.1.1 生产总量增长 |
3.1.2 增长方式转变 |
3.1.3 质量安全 |
3.2 贸易现状 |
3.2.1 出口规模 |
3.2.2 出口结构 |
3.2.3 出口市场 |
3.3 湖北省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出口未形成规模 |
3.3.2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
3.3.3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
4 基于钻石模型的湖北省畜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产要素 |
4.1.1 优势因素 |
4.1.2 制约因素 |
4.2 需求条件 |
4.2.1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
4.2.2 疫病影响 |
4.3 相关产业的支持 |
4.3.1 畜禽饲养业 |
4.3.2 饲料产业 |
4.3.3 畜产品加工业 |
4.3.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4.4 企业战略与结构—以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为例 |
4.4.1 案例分析 |
4.4.2 启示 |
4.5 政府 |
4.5.1 国家扶持 |
4.5.2 政府支持 |
4.6 机遇 |
4.6.1 中国成为WTO成员 |
4.6.2 出口市场潜力巨大 |
4.6.3 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 |
5 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区域性比较分析 |
5.1 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分析 |
5.1.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5.1.2 出口依存度 |
5.1.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5.1.4 出口贡献率 |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
5.2.1 主成分分析法的思想和主要步骤 |
5.2.2 实证研究 |
5.3 结果分析 |
6 提高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出口结构 |
6.1.1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畜产品出口结构 |
6.1.2 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分散市场风险 |
6.2 构建完善的质量支撑体系 |
6.2.1 健全质量标准体系 |
6.2.2 完善质量监管检测体系 |
6.2.3 健全质量认证体系 |
6.3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指导与支持 |
6.4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推广 |
6.5 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 |
6.6 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02-2008年世界主要畜产品出口额 |
附录二:作者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6)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方面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方面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本文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基本概念 |
2.1.1 畜产品 |
2.1.2 国际竞争力 |
2.1.3 畜产品国际竞争力 |
2.2 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 |
2.2.4 “钻石”模型理论 |
3 中国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
3.1 中国畜产品总体贸易情况 |
3.1.1 总量变化 |
3.1.2 产品结构 |
3.2 中国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
3.2.1 畜产品出口贸易形势 |
3.2.2 畜产品进口贸易形势 |
3.3 猪肉产品的贸易形势 |
4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来源分析 |
4.1.1 畜产品“钻石”模型介绍 |
4.1.2 畜产品竞争潜力分析 |
4.2 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4.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分析 |
5影响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5.1 内部因素分析 |
5.1.1 生产成本 |
5.1.2 出口价格 |
5.1.3 质量与安全因素 |
5.1.4 生产力因素 |
5.2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5.2.1 国内外市场环境分析 |
5.2.2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 |
6提升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 |
6.1.1 建立、健全畜产品繁育体系,加大科研力度 |
6.1.2 力求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实现科技创新 |
6.2 延长产业链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 |
6.2.1 积极推进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
6.2.2 以“精、深、细”加工为目标,增加产品附加值 |
6.3 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标准,发展绿色畜产品 |
6.3.1 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畜产品质量标准 |
6.3.2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
6.4 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畜产品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6.5 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全面提高畜产品发展的综合能力 |
6.5.1 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作用 |
6.5.2 建立联合育种机制,提高畜产品的育种水平 |
6.5.3 注重环境保护,走循环经济道路 |
7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畜产品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竞争力 |
2.1.2 畜产品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
2.2.4 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关系 |
3 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 选取的目的 |
3.2 选取的原则 |
3.3 选取的指标 |
3.3.1 市场占有率 |
3.3.2 贸易竞争力指数 |
3.3.3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3.3.4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
3.3.5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 |
3.3.6 出口依存率 |
3.3.7 出口贡献率 |
3.3.8 进口份额 |
4 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4.1 黑龙江省畜产品生产分析 |
4.1.1 数量分析 |
4.1.2 结构分析 |
4.1.3 区域分布情况 |
4.2 黑龙江省畜产品贸易分析 |
4.2.1 数量分析 |
4.2.2 结构分析 |
4.2.3 市场分析 |
4.3 基于因子分析理论的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实证分析 |
4.3.1 样本及原始数据的选取和来源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实证研究 |
4.3.4 结果分析 |
4.3.5 畜产品竞争力的动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因素 |
5.1.1 成本和价格 |
5.1.2 生产力水平 |
5.1.3 规模化饲养程度 |
5.1.4 质量和安全 |
5.2 影响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间接因素 |
5.2.1 生产要素 |
5.2.2 需求状况 |
5.2.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5.2.4 宏观环境形势 |
6 提升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
6.1 大力发展优势出口产业 |
6.2 调整和优化生产基地布局 |
6.3 大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 |
6.4 进一步发展饲料企业 |
6.5 做强做大畜产品加工企业 |
6.6 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 |
6.7 建立高效的科技推广体系 |
6.8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9 发展绿色畜牧业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基础 |
2.1 畜产品概念及范围界定 |
2.1.1 畜产品的概念 |
2.1.2 两种统计分类制度对畜产品范围的界定 |
2.1.3 本文对畜产品范围的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 |
2.2.4 产品出口竞争力理论 |
2.3 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 |
2.3.1 直接影响因素 |
2.3.2 间接影响因素 |
2.3.3 不同影响因素在产品出口竞争力中的作用不同 |
2.4 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测量指标 |
2.4.1 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 |
2.4.2 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分析性指标 |
第三章 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
3.1 中国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
3.1.1 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分析 |
3.1.2 畜产品贸易的特征表现 |
3.2 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的动态结构分析 |
3.2.1 出口商品结构的动态分析 |
3.2.2 出口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
3.3 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3.3.1 畜产品出口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下降 |
3.3.2 部分分类畜产品的竞争优势仍很明显 |
3.3.3 中国分类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分析 |
3.4 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3.4.1 畜产品贸易的国际对比 |
3.4.2 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对比 |
3.4.3 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四章 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CMS 模型分析 |
4.1 CMS 模型应用回顾 |
4.2 CMS 模型的基本形式 |
4.2.1 “单一层次”(one-level)分析 |
4.2.2 “双层次”(two-level)分析 |
4.2.3 “三层次”(three-level)分析 |
4.3 CMS 模型的扩展 |
4.3.1 对结构效应的扩展 |
4.3.2 对竞争力效应的扩展 |
4.3.3 多商品不同市场的CMS 扩展模型 |
4.3.4 单一市场的CMS 扩展模型 |
4.3.5 单一商品的CMS 扩展模型 |
4.4 基于多商品不同市场的CMS 扩展模型的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分析 |
4.4.1 样本数据及数据来源 |
4.4.2 模型测算结果与分析 |
4.5 基于世界市场的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分析 |
4.5.1 总体分析 |
4.5.2 阶段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畜产品在主要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
5.1 欧盟畜产品市场研究 |
5.1.1 欧盟畜产品需求及其市场特点 |
5.1.2 欧盟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
5.1.3 欧盟主要进口来源国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 |
5.1.4 中国在欧盟市场的地位及竞争力分析 |
5.2 美国畜产品市场研究 |
5.2.1 美国畜产品需求及其市场特点 |
5.2.2 美国畜产品进口主要来源国 |
5.2.3 美国主要进口来源国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 |
5.2.4 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及竞争力分析 |
5.3 日本畜产品市场研究 |
5.3.1 日本畜产品需求及其市场特点 |
5.3.2 日本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
5.3.3 日本主要进口来源国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 |
5.3.4 中国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
第六章 影响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6.1 畜产品成本——价格因素 |
6.2 质量和卫生安全因素 |
6.2.1 畜产品质量的内涵及特点 |
6.2.2 质量因素在比较优势定量研究中的体现 |
6.2.3 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畜产品质量要求的影响 |
6.2.4 中国畜产品在质量供给上的不足 |
6.2.5 畜产品质量与国外的差距 |
第七章 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预测及出口结构优化 |
7.1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预测 |
7.1.1 贸易引力模型简介 |
7.1.2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 |
7.1.3 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及变量选择 |
7.1.4 样本数据及数据来源 |
7.1.5 模型计算结果与启示 |
7.1.6 中国畜产品出口竞争力预测 |
7.2 中国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的优化 |
7.2.1 中国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 |
7.2.2 中国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中国畜产品整体竞争力下降,竞争优势逐步集中于少数分类产品 |
8.1.2 市场需求、商品及市场结构是影响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
8.1.3 负产品竞争力和结构效应是影响畜产品在主要目标市场出口增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
8.1.4 通过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优化可以促进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
8.2 建议 |
8.2.1 以目标市场需求结构为导向,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
8.2.2 坚持“以质取胜”,增强产品竞争力 |
8.2.3 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 |
8.2.4 拓展筹资渠道,加大科技投入 |
8.2.5 迅速建立分国别、分区域的市场信息收集、监测及发布系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1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
1.3.2 国外研究进展评介 |
1.3.3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
1.3.4 国内研究进展评价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调研情况及数据来源说明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
2.1 生猪产业特点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 |
2.1.1 生猪产业特点 |
2.1.2 生猪国际竞争力分析 |
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 |
2.2.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2.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条件 |
2.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与生猪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
3.1 四川生猪生产及国际比较分析 |
3.1.1 四川生猪生产分析 |
3.1.2 四川生猪生产的国际比较分析 |
3.2 四川生猪贸易及国际比较分析 |
3.2.1 四川生猪贸易分析 |
3.2.2 四川生猪贸易的国际比较 |
3.3 四川生猪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
3.3.1 四川生猪消费分析 |
3.3.2 四川生猪消费的国际比较 |
3.4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3.4.1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 |
3.4.2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4.1 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 |
4.2 生产要素条件 |
4.2.1 基础要素 |
4.2.2 高级要素 |
4.3 需求条件 |
4.3.1 国内需求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
4.3.2 国内需求国际化 |
4.4 相关和支撑条件 |
4.4.1 种猪研发、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 |
4.4.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
4.4.3 生猪屠宰及加工 |
4.5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
4.5.1 生产主体状况 |
4.5.2 储运主体状况 |
4.5.3 经营主体状况 |
4.6 政府作用 |
4.6.1 创造与维护有效率的生猪产业市场 |
4.6.2 产业政策 |
4.6.3 国际贸易政策 |
4.7 机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 |
5.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5.1.1 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测定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
5.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具体评价 |
5.2.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绩效评价 |
5.2.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实力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
6.1.1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 |
6.1.2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
6.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
6.2.1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2.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体系 |
6.2.3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6.2.4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
6.2.5 建立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疫病综合防控体系 |
6.3 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
6.4 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 |
6.4.1 创新生猪产业发展机制 |
6.4.2 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猪产业中介组织 |
6.4.3 推进垂直一体化的安全猪肉生产方式 |
6.5 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 |
6.5.1 构建现代化生猪产业物流体系 |
6.5.2 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
6.5.3 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
6.6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6.6.1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原因剖析 |
6.6.2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
6.6.3 加强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竞争力的内涵及层次 |
2.1.1 竞争力概念 |
2.1.2 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关系 |
2.1.3 竞争力的层次 |
2.2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
2.2.1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
2.2.2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2.3 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框架 |
2.3.1 研究思路 |
2.3.2 评价指标与方法的选择 |
2.3.3 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确定 |
2.3.4 数据来源 |
3 河北省肉类生产与销售现状 |
3.1 肉类生产发展状况 |
3.1.1 肉类产量 |
3.1.2 肉类产品结构 |
3.2 肉类加工发展状况 |
3.3 市场销售状况 |
3.3.1 国内市场销售状况 |
3.3.2 国外市场销售情况 |
4 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测定与评价 |
4.1 价格比较分析 |
4.1.1 生猪价格比较分析 |
4.1.2 肉鸡价格比较分析 |
4.1.3 肉牛价格比较分析 |
4.1.4 肉羊价格比较分析 |
4.2 市场占有率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2.2 国内市场占有率 |
4.3 出口贡献率 |
4.3.1 猪肉出口贡献率 |
4.3.2 禽肉出口贡献率 |
4.3.3 牛肉出口贡献率 |
4.3.4 羊肉出口贡献率 |
4.4 出口导向率 |
4.5 “相对”显性比较优势 |
4.6 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 |
5 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成本与价格 |
5.1.2 质量和安全 |
5.1.3 营销和品牌 |
5.2 间接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 |
5.2.2 产业组织与相关产业发展 |
5.2.3 政府相关政策 |
5.2.4 市场环境 |
6 提升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6.1 提升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品种结构战略 |
6.2 提升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2.1 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
6.2.2 推进规模化饲养方式 |
6.2.3 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
6.2.4 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6.2.5 培育龙头企业,培植行业品牌 |
6.2.6 培育壮大畜牧业产业组织 |
6.2.7 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 |
6.2.8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2.9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四、加入WTO与提高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 刘淑梅. 吉林大学, 2013(08)
- [3]全球视角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 崔丽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4]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5]湖北省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6]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栗成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7]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D]. 姜冰.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8]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D]. 余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9]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陈昌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河北省肉类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D]. 王俊凤.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