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麻”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梁璞璞[1](2018)在《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福利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百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地城市流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土地要素流动和资源竞争配置的结果。它在满足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张所需建设用地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失地农民问题尤显紧迫和严重。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庞大,2015年失地农民总数更是达到1.2亿,这部分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发生很大改变,更有人因此陷入生存的困境之中。由于近年来,农地城市流转发生得更为频繁,并且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关注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的福利问题,保障农民在失地后的生活水平,并设法改善其福利状况,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失地农民福利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而这些研究较多集中在对福利影响因素的分析或是对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进行简单的定量测度等,但从转换因素的角度,研究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福利变化差异仍非常少有。因此,本文选择区域政策环境作为影响失地农民福利的转换因素,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选取重点开发区田阳县、农产品主产区田东县作为研究区域,以Sen的可行能力、外部性理论及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所需的福利评价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法,分别测算农地城市流转后,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福利变化并比较其中差异。最后研究所得的基本结论,可以为各地区征地制度、征地补偿政策的制定,以及因地制宜地解决失地农民福利问题提供一定参考。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选题来源进行说明,并重点回顾研究概况;第二章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以及选择基础理论;第三章基于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包含6个功能性活动的福利指标体系,并确定福利评价方法。第四章是实证核心部分,运用模糊数学法,分别测算农地城市流转后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民的福利变化情况,最终得出重点开发区失地农民的总福利模糊值由0.4827下降至0.3637,农产品主产区失地农民的总福利模糊值由0.4903下降至0.3809的实证结果。第五章是研究的总结性内容,基于研究的基本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意见,并如实说明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未来可能取得进展的研究方向。
沈艳伟[2](2018)在《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关系研究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政策的影响覆盖到社会生活中宏观与微观的各个层面,而公共政策传播又贯穿于整个公共政策过程,是政府、媒体及公众等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通过政策信息的传递、交流、共享等互动方式以实现“政策认同”的过程,因此,对公共政策传播的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不难发现,公共政策传播强调了政府、媒体、公众等主体之间的互动性,而关于主客体互动关系的研究又是公共关系学研究重点之一,为此,本课题将在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基础上,以议题管理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研究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系统深入阐述研究缘起及意义,全面梳理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加以评述,揭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本课题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先在概述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类型之后,对本课题核心概念之一的“公共政策传播”进行了明确界定,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视野阐述了公共政策传播的公共关系价值,结合议题管理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建构了政策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互动的模型,明晰了政府、媒体、公众三者在公共政策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并通过对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公众互动的要素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分析的思路;随后,以“全面二孩”政策作为个案展开研究,透过对“全面二孩”政策形成背景及传播过程的梳理,对该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公众三者角色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过程及由此互动产生的影响的全面解剖,加深了对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互动具体情况的认识;紧接着,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进一步分析我国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互动的现状,辩证地阐述了公共政策传播中三者之间互动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现存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最后,结合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互动的现存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完善三者之间互动的策略与建议,主要包括:增强政府的议题管理能力、提高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以及提升公众的影响力三个方面。
王敬照[3](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认为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万梦宾[4](2017)在《在输入及输出之间:中国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和矛盾冲突。虽然社会问题很多,但受政府的资源和能力所限,可以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事项却是有限的,这就可能导致政府实际解决的问题与公众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一致。因此,如何真正将“民之所望”有效地转变为政府“施之所向”,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就非常关键。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提高以及公众自主意识的觉醒,被称作“第四种权力”的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已日渐为人们所熟知,它不单是政府对公众的“传声筒”,而且已逐渐成为民意表达的一个途径,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促进二者的双向沟通,从而实现政治-社会系统环境框架下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如果从静态的角度看,这可以被视为国家治理过程中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发挥的一般意义,当然也是传统上的划分。然而,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输入环节,而且在输入、输出与反馈各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媒体不仅能够表达民意、提高政治输入的水平,而且还在政治输出的过程中发挥着政策合法化与宣传的功能,优化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中的各种偏差和失误,以此进行政治反馈,推进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民意的有效回应。以此认识为基础,本文将政治系统理论与政策过程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关于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动态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具体环节的分析,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力图揭示出中国媒体在政治生活和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
鲁先锋[5](2014)在《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点。从互联网社会的形成及依存关系看,它不是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彻底抛弃或重构,而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相互嵌置的产物。在政治领域,网络舆论、网络民主、网络权利、网络决策等日益成为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网络背景下政治系统能否完成自身调适,能否实现政策议程设置方式的转变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阐释主义和实证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交叉视角对政策议程设置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成果,归纳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理论建构。最后运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原理论假设进行印证,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修正和完善的措施。本研究认为,政策议程设置是在触发机制作用下而产生的一个连续的、多阶段的递进过程。这种变化过程和特点在理性模型和非理性模型之中都有不同的体现。为缓解政策议程的理性模式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权力距”模型作为一个改良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是各主体相互竞争的过程,排斥的价值体系、封闭的政治系统、隔阻的信息传递和隐蔽的议程操纵等多重因素容易对政策议程设置构成障碍。政策议程设置离不开政策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的普及实际扩大了公众的话语权,有利于民主参与和网络协商,使日益被公共权力和商业资本侵蚀的公共领域获得重新崛起的希望。究其内在效应而言,网络公共领域具有重塑功能、整合功能、协商功能、批判功能。而外在效应在于搭建了政治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民意反馈渠道,有助于提升政策质量,增加公众对政策行为的认可。在网络情境下,公共决策机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输入——转化——输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网络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的互动转化关系。在网络化背景下,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和公民参与式议程设置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扩大了公民参与渠道,使原先局限于精英和少数决策者的政策议程设置日益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网络并没有完全消除公民参与的不平等,原有的政策主体也千方百计地将网络纳入决策过程,并对自身的决策模式作出调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公民的主体性复位迫使政策议程设置由少数政治精英的“锁定”状态向公民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趋势变化。尤其在网络条件下,政治精英能够觉察到社会需求并主动将其提上政策议程,或者公众作为外在参与诉求者利用网络动员迫使决策者对政策问题作出回应。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方式和特点可以从不同的网络案例分析中获得解释。通过对比“孙志刚事件”、“厦门PX事件”和“新医保改革”等三个不同的典型案例,发现政策议程设置的外部环境、运行过程及主体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但政策议程与网络公共领域之间的脱配也导致了政策议程设置的被动性、应急性和非理性等问题。因此,为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有序发展,需要及时、有效地调适网络、传统媒体、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更加民主、开放、透明、高效的公共决策系统。但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解决。
姚中进[6](2013)在《公益性视阈下的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保障是公民享有的基本生存权利,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供给的主导,在维护公众健康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医疗卫生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公立医院与公众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公立医院应有的公益性在日益淡化,“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的第一章在分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适宜的治理模式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发展和完善来利益相关者理论,拓展了公立医院治理理论,并深化了共同治理理论;现实意义在于促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为公立医院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拓展了共同治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对国内外医院治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研究的不足,已有研究主要是对公立医院的组织特殊性及公益性价值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没有采取系统的全面的方式来建立适宜的治理模式。本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具体的研究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分析了研究的难点,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和研究方法。为方便研究的开展,对本研究涉及到的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公益性、治理模式、共同治理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任何研究都需要有理论基石,由于公立医院治理涉及到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众多方面和领域,为夯实本研究的基础,本文第二章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公立医院的治理,分别以善治理论、博弈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地悲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并将这些理论分析与公立医院的治理变革相结合,分析其对公立医院治理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利用公地悲剧理论分析公立医院治理问题及解决机制。这些理论为公立医院的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借鉴,带来公立医院治理的合理变革,成为构建公立医院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价值是其存在的根本,但其公益性价值目标偏离是现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实证和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主要原因。多重实证研究是本研究的一个特色,客观的确定了目前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主要原因,为构建适宜的公立医院治理模式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的第三章分析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必要性,采取德尔菲法建立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建立数据库,采用TOPSIS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的12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进行客观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数较低。结合公益性评价指标,再从实证的角度设计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主要原因的调查问卷,分别从政府、市场和公立医院自身等三个方面来对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主要原因进行调查,通过SPSS17.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公益性淡化主要原因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公立医院自身行为失范的具体原因,为构建公立医院共同治理提供了现实依据。在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等两个支撑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确立了公立医院治理模式构建的实践经验,亮点是对国内外医院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本文第四章对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外医院治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宿迁、神木和无锡等国内地区的医改典型实践进行了分析,综合国内医院治理和改革实践,本研究将其归纳为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三种模式,基于的价值理念以提高效率为主,兼顾质量和公平,这也符合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流。但是在国内改革实践中,本文认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取得的成效主要集中于效率的提升,社会效益兼顾的不够,致使公益性弱化的局面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公立医院治理模式及机制没有结合公益性价值目标进行与时俱进的系统设计,在已有治理和改革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得出治理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治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治理主体参与度不够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的目标互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任何改革都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公立医院改革也不例外。本研究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特色是从实证和理论的角度对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利益整合需要。本文第五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实证的角度确立了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具体包括公立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患者、医药企业、医保机构、政府各部门、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其他所有制医院等,根据治理的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不同,再次从实证的角度调查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博弈。目前公立医院既有的利益格局是医院、医生和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兼顾,社会效益无法凸显,这不利于公益性的实现。本研究认为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既存在目标的互逆性,但并不存在完全的排他性,各方也存在力量的愿景和合作博弈的基础。本文以此为基点,主张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的整合来协调和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博弈均衡,进行利益整合,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博弈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和机制,本研究首次从系统论的角度,将公益性、共同治理与公立医院治理变革相结合,各利益相关者以相对平等的地化共同参与公立医院的治理。本文第六章分析了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必要性,认为公立医院的共同治理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社会责任和公益性的实现,有利于内外部权力的制衡和协调,有利于内外部关系的稳定和长远绩效的提高。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构建原则包括公平与效率兼顾,利益兼顾与公益性主导,内外部治理相结合,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散对称分布。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组成要素包括治理的主体、客体和环境等要索。在共同治理模式下,根据治理的功能和契约关系将其分为内部参与型治理、交易契约型治理和公共契约型治理,分别阐述了每种治理的模式、主体和机制,并分析了公立医院共同治理中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内外治理系统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治理的力量。公立医院的内外部治理是互动治理的过程,利益相关者可同时参与不同的治理机制并同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公立医院共同治理模式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具体的实现路径,将实现路径与公益性价值目标紧密结合,分析了目前实现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的创新就是从重构政府规制体系、建立信息强制披露机制和建立公益性评价机制来改善治理的有效性。本文第七章在公益性价值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立医院共同治理公益性价值的实现路径,但其中内部参与型治理的实现路径主要是从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灵活的用人管理机制和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措施;交易契约型治理实现路径主要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的医疗保障模式和改革医药生产流通体制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措施;公共契约型治理实现路径主要是从重构政府规制体系、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健全改革决策机制、建立公益性评价机制以及强化伦理道德机制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措施;对公立医院共同治理公益性价值实现路径的整合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要从制度层面主导各个治理环节的协调工作,整合共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从而保证共同治理模式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本文第八章对公立医院共同治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的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进一步拓展了可能的研究空间。
黄化刚[7](2012)在《镉—锌/滴滴涕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农艺强化过程及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田土地利用强度高,受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既面临工矿企业、交通、城市化进程和公共卫生防御带来的外源污染物,又有高度集约化农业本身产生的污染,致使污染物从多渠道、多界面进入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土壤-作物系统中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共存、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复杂状况,特别是重金属和含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造成的土壤污染已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不断爆发的人体、土-水环境污染事件,为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研究以重金属复合污染和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的中轻度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新品种筛选和农艺措施调控,开展了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技术及机制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长期自然老化的重金属锌(Zn)-镉(Cd)复合污染土壤,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KH2PO4、Ca(H2PO4)2、NaH2PO4和NH4H2PO4在P205浓度为0-352mgkg-1时,一年三次连续刈割对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地上部Zn、Cd积累和养分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磷酸二氢盐均促进了东南景天生长,352mgP2O5kg-1显着增加了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上部磷(P)含量显着增加,Zn含量随着P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而Cd含量显着下降。磷肥降低了植物地上部氮(N)、中量元素钙(Ca)、镁(Mg)、硫(S)和微量元素锰(Mn)、铁(Fe)、铜(Cu)含量,对钾(K)含量影响不显着,地上部碳(C)含量随P浓度增加而升高。植物对Zn提取量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而Cd的提取量变化为第二茬<第一茬<第三茬。由于磷肥的增产效应,植物地上部对土壤Zn和Cd的提取量均显着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最大提取量为352mg kg-1KH2PO4和NH4H2PO4处理。因此,合理磷酸盐施用能提高东南景天对Zn/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缩短修复周期。2.对盆栽土培试验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指标及重金属形态分析测定发现,随着磷肥施用浓度的增加,土壤pH值显着降低(P<0.05)。较高浓度(352mg P2O5kg-1土)的四种磷肥处理时,土壤Mehlich-3提取态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锌含量均显着增加;而Mehlich-3提取态和交换态Cd含量显着下降,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显着降低。磷肥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显着高于对照土壤,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施用磷肥后显着下降(P<0.05)。东南景天地上部Zn含量与土壤Mehlich-3提取态磷含量(P<0.0001)、土壤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锌含量(P<0.001)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值呈极显着负相关(P<0.0001)。该研究表明,Zn. Cd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施用磷肥能改变重金属形态,增加土壤锌生物有效性和超积累植物S. alfredii对锌的吸收,这是磷肥提高Zn-Cd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率的重要原因。3.通过田间条件下盆钵实验和室内分析,比较了23份优质能源作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不同基因型栽培种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和DDTs(p,p’-DDT. o,p’-DDT、p,p’-DDD和p,p’-DDE总和,下同)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蓖麻品种对土壤DDTs和Cd的积累及转运能力差异较大。叶、茎、根DDTs的平均含量为0.37、0.43和70.51mg kg-1干重,Cd平均含量分别为1.22,2.27和37.63mg kg-1干重。DDTs和Cd的生物富集系数变幅分别为0.09-65.33和0.43-13.30,DDTs或Cd的转运系数均小于0.1。植物对DDTs和Cd总的积累量分别为83.06(B09032)-267.79μg(B09053),和66.04(ZJ3)-155.12μg(B09053)。较短的生长周期、高生物量、强大的根系吸收能力及其对DDTs和Cd同时积累等特性表明蓖麻作物在DDTs/Cd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4.利用筛选到的污染物富集蓖麻品种,采用盆栽实验对比研究了零价铁粉和蓖麻联合作用对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零价铁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柠檬酸等化学修复剂对植物生长均无显着影响。Brij35处理蓖麻地上部ΣDDTs含量最高,为5.79mg kg-1,显着高于Fe0和柠檬酸处理,但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着,而柠檬酸处理地上部ΣDDTs含量显着低于对照。土壤Fe0处理急剧增加了蓖麻对p,p’-DDD的吸收,含量达6.7mg kg-1干重。化学修复剂均显着降低了蓖麻地上部Cd含量,平均降幅为28.6-64.6%,Fe0和柠檬酸处理地上部Cd含量下降最为明显,显着低于Brij35处理。蓖麻种植对土壤DDTs总的提取量为144.6-193.6μg盆-1,Cd的积累量为52.78-116.28μg盆-1,其中Brij35的增加效应最为明显。种植蓖麻后土壤中ΣDDTs含量均显着下降,Fe0处理土壤ΣDDTs降解量是对照的1.85倍,而Brij35和柠檬酸处理土壤ΣDDTs降解量与对照间无显着差异。Fe0主要通过化学还原脱氯作用加速了植物修复过程中土壤DDTs降解。5.采用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油茶籽饼粕(T3)、蚯蚓堆肥(T4)、生物表面活性剂茶皂素(T5)、还原硫粉(T6)对蓖麻修复DDTs-Cd复合污染土壤效率及影响机制,同时比较了接种DDT降解菌(Pseudomonas sp. DDT-1)和自然微生物条件下土壤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有机废弃物添加(T3和T4)均促进了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根系干物质重分别增加了22.1%和15.5%,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增加了17.4%和16.5%,但是增量不显着。土壤添加剂施用均显着降低了蓖麻地上部Cd含量,平均下降量为31.0%-45.9%;除了T4处理外,其余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蓖麻根系Cd含量,增幅为12.5%-42.5%,T5较大幅度增加了植物根系对Cd的吸收,但差异不显着。接种降解菌急剧增加了蓖麻根系Cd含量,对照处理T1增加量为8.6倍,T4处理增加量较少,为1.2倍,其它处理增幅为3.1-7.3倍。无论是自然土着微生物还是接种降解菌条件,外源施用土壤修复剂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蓖麻地上部DDTs含量,最高增幅为48.0%。T3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各修复剂处理均显着增加了土壤DDTs的降解速率,其中油茶籽饼粕(T3)处理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含有生物表面活性剂成分的油茶籽饼粕废弃物是增强蓖麻修复DDTs-Cd复合污染土壤效率的适宜天然修复剂。
周云倩[8](2011)在《程序正义视阈下的舆论监督》文中研究说明“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区分为程序正义和实体止义。“程序正义”在正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人类正义理论的一朵奇葩。程序正义要求不能仅仅关注结果的正当性,还应重视合理和正当的过程和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正义。程序代表最基本的正义,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必要条件和必需保障。程序正义问题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程序正义的实现程度更成为现代文明和法制社会的一种丈量尺度。从实践价值看,设置正义的程序,规限权力主体应遵守的程序性义务,利用正当程序规则对权力加以制约,由此可形成一种有效的程序控权机制。将程序正义引入舆论监督范畴,以舆论监督活动为考察对象,形成了对当下舆论监督规范运行的一种新观照视角,也提供了破解和扭转舆论监督实践偏差的一种可能方案。舆论监督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也是新闻媒介代为行使的一项基本权利。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正确的舆论监督可以成为弘扬正义、规范权力运行、提高民主程度的“秘密武器”;而失范的所谓“监督”,也可以成为消解公平、助推权力滥用,败坏社会风气的“罪魁祸首”。实践表明,在保障舆论监督公平正义终极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程序具有突出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冈此,程序规范是舆论监督法治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舆论监督实践中,监督的方式、手段、步骤、次序等构成该领域特定的程序范畴。作为一种社会性程序,舆论监督程序并不是一种物理性的、去价值、去伦理的单纯方式或手段,存在程序价值构成的评判,舆论监督程序的价值应从“作为目的的善”和“作为方法的善”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监督程序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去看,即程序是否有利于促成监督正义效果的达成,是否体现其“作为目的的善”的正当性;二是从监督程序本身作出正义性的肯定评价或否定评价。对于其“作为方法的善”的考量,正是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界定和判断。舆论监督过程中合理、合法和公正的步骤、方式和手段构成了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基本范畴,包括程序合法性、程序合理性和程序公平等三个最低限度标准。合理、正当的舆论监督程序,既可规范自身监督行为和树立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也有利于调和或转化监督过程中的矛盾,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和舆论支持。依据程序规则,合理、合法、公正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将更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向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以及社会和谐建设。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理念确立和正当程序制度构建,关乎舆论监督公平正义诉求的最终达成,具有关键性价值和重要意义。而从保障机制的层面看,“德法并举”有利于舆论监督程序的正义性落至实处。在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德治路径中,可将程序道德引入新闻职业道德的体系建设并加以强化。一切社会行为都必须遵循某种道德行为规范或准则,一方面舆论监督的方式、手段机立场作为程序必然体现其伦理取向;另一方面,舆论监督程序也不能脱离道德的规约而放任自流。通过确立舆论监督程序的伦理标准、完善程序道德细则、建立新闻工作者的“心中之规”等手段,辅之道德激励、道德教育、伦理评议等机制,基于道德教化和媒体自律实现对舆论监督主体及行为的规约。程序不仅与伦理相连,也与法治相依。程序法治以程序过程为治理中心,以正当程序为保障,可以使程序活动过程体现法律统治而不是恣意这一法治理念。程序法治提供了舆论监督程序正义法律治理的合理路径。舆论监督程序法治是将舆论监督程序纳入法制轨道,按照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法定程序合法运行,其中包括舆论监督的程序法定性和舆论监督程序运行的适法性两个维度。程序法治的核心是程序正义,程序法治为实现舆论监督程序正义提供了法律意义上的保障:首先,推动程序正义从理念走向现实,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理念转换为法律制度的规范,融程序正义的内在价值于程序法规之中;其次,在程序正义遭到践踏时,建立相应的法律纠正机制和制裁手段。重视并推进舆论监督程序法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表现为确立舆论监督程序合法性基础、建立舆论监督的程序控权机制、保障监督相对人合法权利等具体层面。完善舆论监督程序法律制度和加强法律的刚性执行成为舆论监督程序正义法律治理的必然选择。由于受到“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长久影响,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理念淡薄,舆论监督程序正义也遭遇一系列的实践困境。当下,在程序正义方面引发各方争议的往往集中于舆论监督的法律程序、道德程序及角色程序等层面上。本文对媒体监督实践中涉及的程序正义热点问题展开现象描述、成冈剖析及学理阐释,涉略到隐性采访、舆论监督回避制度、舆论监督权寻租、媒体审判和舆论监督平衡报道等具体方面。隐性采访具有隐瞒身份、隐瞒目的、隐瞒手段等现实特征,作为一种特殊采访方式和手段存在程序道德和程序合法性的极大争议。在舆论监督活动中,建立起隐性采访合理使用的边界,可以实现新闻自由和新闻自律的统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兼顾。舆论监督回避制度要求与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相关人员不得参加报道活动,从形式上保证监督报道活动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凸显舆论监督的程序公正原则,有利于培养社会认同,规避利益冲突,保障监督实体的客观公正。完善回避制度实施细则和构建监督配套机制,可进一步强化回避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舆论监督权寻租是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利用监督话语权为个人或团体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一种新闻行业的腐败行为,监督程序异化与监督实体异化构成因果关系链条。监督权寻租损害的是公众的知情权,也严重削弱媒体公信力,造成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将舆论监督权寻租纳入法律治理范畴和建立行业自律体系有利于维护监督权的纯洁性和公正性。媒体审判是舆论监督司法运行中出现的一种程序失范和越位现象,新闻媒介超越法律规定,抢在法庭判决之前得出结论,引发干预司法独立的实体偏差,侵害当事人公平审判权等基本权利,既违背程序正义准则,也与现代法治理念背道而驰。完善和落实司法报道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是使“错位”的舆论监督回归正途的对策所在。舆论监督平衡报道要求媒体在报道对象、报道立场等各方面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从而达到报道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平衡原则符合和体现了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旨,可以提升舆论监督的信服力和可信度,减少监督法律风险,提高社会和谐度。舆论监督平衡报道亟待从一种操作技巧上升到职业道德层面予以强化,并形成制度性规定加以推进。
李盛来[9](2010)在《牙科焦虑症和不同麻醉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牙科焦虑症对拔牙患者术中心血管指标波动即心率和血压增幅的影响,及局麻和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指导,给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拔牙方法及合理的麻醉方式,以期提高临床拔牙的安全性。方法:(1)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对120例门诊拔牙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拔牙全过程进行心电监护,对牙科焦虑得分与心率及血压增幅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2)采用Detax-ohmeda麻醉监护仪连续检测156例拔牙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局麻患者80例和全麻患者76例,对局麻和全麻两种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评价上述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1)明显患有牙科焦虑症的患者占9.2%,女性患者、自评健康状况差者评分值明显较高。牙科焦虑量表得分与心率增幅为弱相关,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意义,与血压增幅为正相关,有非常显着意义(P<0.05)。(2)局麻患者心率和血压在麻醉后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麻患者在麻醉后心率和血压基本保持稳定,麻醉前后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拔牙患者拔牙前的焦虑和多种因素相关,拔牙患者术中血压增幅与拔牙前的焦虑水平为显着性正相关,而术中心率增幅与拔牙前的焦虑水平为非显着性弱负相关。全麻和局麻患者术中血压变化的比较结果表明心率和血压的波动与患者的心理因素相关。对拔牙患者,尤其是有牙科焦虑症的患者,需在术前给予心理指导和护理,以减少患者的焦虑,避免或减少拔牙时的心血管意外,确保手术安全。全麻是更适合牙科焦虑症患者拔牙的麻醉方式。
张利[10](2008)在《Pb2+、Hg2+胁迫下蔓花生逆境生理及田间不定根发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蔓花生(A.duranensis krapov.&W.C.Gregory)为蝶形花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及南美洲,匍匐生长,有明显主根,叶柄基部有潜伏芽,分枝多,可节节生根。可用于园林绿地、公路的隔离带做地被植物。由于蔓花生的根系发达,也可植于公路、边坡等地防止水土流失,是极具前途的优良地被植物。目前我国的台湾省栽培较多,福建、广东等地近年也正开始推广。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全球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各国对其相当重视,重金属对豆科植物共生体系的影响也倍受全球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重金属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对蔓花生的研究仅限于其抗旱性、抗寒性以及在育种上的利用及亲缘关系上的研究,其受重金属影响和不定根发生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以蔓花生为材料,研究其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不定根的发生,为蔓花生在环境中的更好繁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Hg2+单一胁迫对蔓花生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b2+和Hg2+均能使蔓花生叶片内可溶性糖积累,并且随着重金属胁迫浓度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蔓花生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说明逆境下,蔓花生通过调节体内代谢物质的水平来调节细胞的渗透势以维持细胞的膨压,防止细胞内大量被动脱水,从而减少环境胁迫对细胞的伤害。Pb2+和Hg2+胁迫可诱导膜脂过氧化,使MDA含量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蔓花生在胁迫下膜脂受到伤害,但在胁迫期内,蔓花生调动了体内的保护机制使细胞受毒害程度减小。处理中,蔓花生叶片中的POD、SOD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SOD的变化有所不同,Pb2+处理下的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g2+处理下的SOD活性呈下降的趋势。说明逆境能够刺激蔓花生膜保护酶的活性,增强自身的解毒能力。通过对测定的各项生理指标分析表明:蔓花生在Pb2+、Hg2+胁迫下各项生理指标表现出积极反应,在Pb2+、Hg2+浓度达到三级土壤污染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生长,并且能够适应Pb2+浓度为700mg/kg,Hg2+浓度为3mg/kg的超标胁迫。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蔓花生不定根的发生的研究中发现:蔓花生的不定根发生于皮层的薄壁细胞。开始皮层中部的几层细胞脱分化形成分化的细胞群,这些脱分化的细胞极易吸收染料番红,其部位被染成深红色。脱分化的细胞逐渐分裂并且扩大范围,并逐渐分化出根的基本结构,其维管组织逐渐发生与茎的维管组织相连。
二、“禁麻”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禁麻”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福利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百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1.2.1 关于福利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研究 |
1.2.3 农地城市流转中相关主体的福利变化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城市流转与失地农民 |
2.1.2 失地农民福利 |
2.1.3 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2.2.3 地域分异理论 |
第三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福利影响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 不同主体功能区划对失地农民福利的影响分析 |
3.1.1 重点开发区的失地农民 |
3.1.2 农产品主产区的失地农民 |
3.2 福利功能指标选取及假设 |
3.2.1 福利功能指标选取原则 |
3.2.2 福利功能指标的选取 |
3.2.3 福利功能指标的假设 |
3.3 福利评价方法选择 |
3.3.1 模糊数学法 |
3.3.2 模糊函数设定 |
3.3.3 隶属函数设定 |
3.3.4 权重设定 |
3.3.5 指标加总 |
第四章 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4.1.1 自然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数据的描述统计 |
4.2.1 年龄分布 |
4.2.2 性别构成 |
4.2.3 文化程度 |
4.2.4 主要职业 |
4.2.5 耕地依赖程度 |
4.3 农民的征地满意度及意愿 |
4.3.1 农民征地满意度 |
4.3.2 农民对补偿合理性的认知 |
4.3.3 农民征地意愿 |
4.4 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
4.4.1 指标说明 |
4.4.2 评价结果 |
4.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区域政策环境对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具有显着影响 |
5.1.2 农地城市流转后不同功能区失地农民的总福利变差 |
5.1.3 不同功能区失地农民各功能性评价指标变动方向及程度有所差异 |
5.1.4 农民的耕地依赖程度及对补偿合理性的认知影响其征地意愿 |
5.2 政策建议 |
5.2.1 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
5.2.2 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及创业的支持力度 |
5.2.3 关注农民在征地后的心理疏导与调适 |
5.2.4 保障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关系研究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 |
一、议题管理理论 |
二、议程设置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于议题管理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公共政策传播 |
第一节 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及功能 |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与类型 |
二、公共政策传播的界定 |
三、公共政策传播的公共关系价值 |
第二节 议题管理理论中的政策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 |
一、政策议程 |
二、媒体议程 |
三、公众议程 |
第三节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的角色定位 |
二、媒体的角色定位 |
三、公众的角色定位 |
第四节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公众互动的要素分析 |
一、政府—媒体—公众互动的条件 |
二、政府—媒体—公众互动的内容 |
三、政府—媒体—公众互动的过程 |
四、政府—媒体—公众互动的影响 |
第二章 “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全面二孩”政策及其传播 |
一、“全面二孩”政策的形成背景 |
二、“全面二孩”政策传播的过程梳理 |
第二节 “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角色分析 |
一、政策宣传:“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的政府角色 |
二、议题建构:“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的媒体角色 |
三、舆论反馈:“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的公众角色 |
第三节 “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过程 |
一、主导性创制:政府与媒体的互动 |
二、双向性塑造:媒体与公众的互动 |
三、开放性调适: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
第四节 “全面二孩”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影响 |
一、从政策宣传到有效传播:政府议题管理能力的提升 |
二、从议题建构到议题监控:媒体议程设置方式的拓展 |
三、从舆论反馈到主体参与:公众舆论表达的积极呈现 |
第三章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影响因素 |
一、政治环境:国家治理中的制度逻辑 |
二、市场环境: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 |
三、技术变迁:全媒体传播态势下的相互角力 |
第二节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积极探索 |
一、公众参与式决策与透明政府形象的塑造 |
二、媒体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多种声音的传达 |
三、公众主体性及其舆论影响力的不断彰显 |
第三节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现存问题 |
一、政策信息发布的有效性不足 |
二、政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
三、政策参与群体的结构失衡 |
四、政策内容与公众诉求的错位 |
五、政府回应公众舆论不够及时 |
六、公众政策参与能力的不足 |
第四节 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问题的归因 |
一、政策制定中“科学—民主”的悖论 |
二、部分公务员的媒介素养不高 |
三、媒体缺乏对受众的有效分析 |
四、主流媒体的政策传播力与引导力不足 |
五、公众中不同群体政策素养的差异化 |
第四章 完善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的对策 |
第一节 增强政府在公共政策传播中的议题管理能力 |
一、强化政府政策议程设置的能力 |
二、政府政策信息发布渠道立体化 |
三、政府对公众舆论的及时回应 |
四、提升公务员的媒介素养 |
五、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
第二节 提高媒体在公共政策传播中的议程设置能力 |
一、增进媒体对目标受众的有效分析 |
二、政策内容与传播方式贴近公众需求 |
三、形成媒体议题建构的立体框架 |
四、强化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引导 |
五、有效发挥媒体的政策监督功能 |
第三节 提升公共政策传播中的公众影响力 |
一、拓展公众表达意见和行使“同意权”的渠道 |
二、提高公众的政策参与能力 |
三、推动社会化媒体时代公众议程的发展 |
四、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4)在输入及输出之间:中国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意识及背景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媒体议程设置的框架、机制与环节 |
第一节 媒体议程设置的框架 |
一、何为媒体?何为议程、议程设置? |
二、媒体议程设置理论 |
三、议程设置的动态框架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媒体议程设置的机制 |
一、问题架构机制 |
二、舆论传播机制 |
三、政治触发机制 |
第三节 媒体议程设置的环节 |
一、监测环境(发现社会问题) |
二、界定问题:确认媒介议程 |
三、晶化舆论(塑造公共议程) |
四、影响行动:触发政治机制 |
第二章 媒体议程设置的类型、功能及价值 |
第一节 媒体议程设置的类型 |
一、作为民意表达的议程 |
二、作为宣传动员的议程 |
三、作为监督评估的议程 |
第二节 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一、输入功能: 将民意转换为公共政策 |
二、输出功能: 将政策转换为公共意识 |
三、反馈功能: 推进政策的执行与落实 |
第三节 三重功能的政治价值 |
一、实现决策民主化 |
二、增强决策合法化 |
三、提升执行有效性 |
第三章 作为输入功能的议程设置: 问题与政策制定 |
第一节 民意表达的过程与机制 |
一、调查研究来确认问题 |
二、架构问题来晶化舆论 |
三、施加压力以推进决策 |
第二节 案例介绍与分析: 南京梧桐树事件 |
一、事件回顾 |
二、案例剖析 |
第三节 实现输入功能的要素及条件 |
一、输入式议程设置的要素 |
二、输入式议程设置的条件 |
第四章 作为输出功能的议程设置: 合法化与政策推广 |
第一节 宣传动员的过程与机制 |
一、政策定调来确认议题 |
二、背景说明来塑造主题 |
三、濡化观念来改变行动 |
第二节 案列介绍与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的得力宣传与执行 |
一、事件回顾 |
二、案例剖析 |
第三节 实现输出功能的要素与条件 |
一、输出式议程设置的要素 |
二、输出式议程设置的条件 |
第五章 作为反馈的议程设置:监督与政策执行 |
第一节 监督评估的过程与机制 |
一、评估现状与发现问题 |
二、公开报道来引发注意 |
三、舆论发酵来推动实施 |
第二节 案例介绍与分析: 多样“奇葩证明”与办事难 |
一、事件回顾 |
二、案例剖析 |
第三节 反馈式议程设置的要素与条件 |
一、反馈式议程设置的要素 |
二、反馈式议程设置的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网络社会的兴起 |
(一) 网络对社会生态的影响 |
(二) 网络对传播及话语权影响 |
(三) 网络对民主参与的影响 |
(四) 网络对政策议程影响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重分析视角 |
(一) 传播学视角下的政策议程设置 |
(二) 政治学视角下的政策议程设置 |
(三) 社会学视角下的政策议程设置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政策议程设置的行为研究 |
(二) 网络议程对公众议程及政策议程的影响研究 |
(三) 国内外研究评价及本研究的切入点 |
四、 研究主旨与问题网络 |
(一) 研究主旨 |
(二) 问题网络 |
五、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
(二) 研究创新点 |
六、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政策议程的结构与动力机制 |
一、 政策议程的结构分析 |
(一) 政策议程主体及场域分布 |
(二) 政策议程客体及结构关系 |
(三) 政策议程环境及网络化的影响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机制 |
(一) 政策议程设置的触发机制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运行模式 |
(三) “权力距”与政策议程设置 |
三、 政策议程设置的阻力分析 |
(一) 主体价值的规导与排斥 |
(二) 政府体系的保守与封闭 |
(三) 信息传递的过滤与障碍 |
(四) 隐蔽议程的垄断与操纵 |
第二章 网络公共领域及政策议程的功能偏向 |
一、 公共领域的消融与重建 |
(一) 公共领域的含义 |
(二) 公共领域的消融 |
(三) 公共领域的重建 |
二、 网络公共领域的崛起 |
(一) 公共领域重建的技术契机 |
(二) 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 |
(三)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政策议程的条件 |
三、 网络协商与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偏向 |
(一) 网络协商的基本特点 |
(二) 网络舆论与网络民意的形成 |
(三) 网络协商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三章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元模式及网络化影响 |
一、 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精英主义议程设置的特点 |
(二) 精英主义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三) 网络对精英主义议程设置的影响 |
二、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二)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三) 网络对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三、 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二) 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三) 网络对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四、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政策议程设置 |
(二)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历史变化及特点 |
(三) 网络对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四章 网络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跨案例研究 |
一、 多重案例呈现 |
(一) 孙志刚事件 |
(二) 厦门 PX 事件 |
(三) 新医改政策出台事件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新特点 |
(一) 议程设置环境的网络化 |
(二) 议程运行过程的复杂化 |
(三) 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 |
三、 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 |
(一) 政策议程设置的被动性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应急性 |
(三) 政策议程设置的非理性 |
第五章 网络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改进 |
一、 促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 |
二、 加强政府系统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 |
三、 推进非政府组织网络策略的创新 |
四、 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五、 实现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序正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公益性视阈下的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思路、结构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结构框架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难点、创新和方法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 |
1.5.3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概念的界定 |
1.6.1 公益性 |
1.6.2 公立医院 |
1.6.3 治理模式 |
1.6.4 共同治理 |
1.6.5 利益相关者 |
2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善治理论 |
2.1.1 善治理论的发展 |
2.1.2 善治的构成要素 |
2.1.3 公立医院的善治 |
2.2 博弈理论 |
2.2.1 博弈理论的发展 |
2.2.2 博弈理论中的博弈分析 |
2.2.3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 |
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1 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 |
2.3.2 公共产品的属性 |
2.3.3 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性与供给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 |
2.4.2 利益相关者从影响、参与到共同治理 |
2.4.3 公立医院医院的利益相关者 |
2.5 公地悲剧理论 |
2.5.1 公地悲剧理论的产生 |
2.5.2 公地悲剧的治理 |
2.5.3 公立医院的公地分析 |
2.6 委托代理理论 |
2.6.1 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 |
2.6.2 代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
2.6.3 公立医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2.7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7.1 新公共行政理论 |
2.7.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7.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7.4 公立医院治理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 |
3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及公益性淡化的主要原因 |
3.1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评价 |
3.1.1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必要性 |
3.1.2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对象的确定 |
3.1.3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主体的选择 |
3.1.4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5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过程 |
3.1.6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结果的分析 |
3.2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主要原因调查分析 |
3.2.1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政府失灵原因调查分析 |
3.2.2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市场失灵原因调查分析 |
3.2.3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公立医院自身原因调查分析 |
3.2.4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主要原因的比较分析 |
3.3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3.3.1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政府失灵原因分析 |
3.3.2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市场失灵原因分析 |
3.3.3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公立医院自身行为失范原因分析 |
4 国内外医院治理及改革实践 |
4.1 国外医院的治理 |
4.1.1 美国医院的治理 |
4.1.2 英国医院的治理 |
4.1.3 德国医院的治理 |
4.2 国内公立医院治理改革实践 |
4.2.1 宿迁医改的实践 |
4.2.2 神木医改的实践 |
4.2.3 无锡医改的实践 |
4.3 国内外医院治理和医改实践的理论分析及启示 |
4.3.1 市场主导型治理 |
4.3.2 政府主导型治理 |
4.3.3 混合型治理 |
4.4 公立医院治理失效的原因分析 |
4.4.1 治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 |
4.4.2 治理主体的参与度不够 |
4.4.3 治理主体之间的价值目标互逆 |
5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与利益整合机制 |
5.1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
5.1.1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调查分析 |
5.1.2 公立医院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
5.1.3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5.2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博弈分析 |
5.2.1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调查分析 |
5.2.2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分析 |
5.3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机理与主体 |
5.3.1 利益的属性 |
5.3.2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机理 |
5.3.3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目标 |
5.3.4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主体 |
5.4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和整合的路径 |
5.4.1 政府与市场的整合 |
5.4.2 市场与社会的共建 |
5.4.3 国家和社会的融合 |
6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
6.1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必要性 |
6.1.1 有利于代理成本的降低 |
6.1.2 有利于社会责任和公益性的实现 |
6.1.3 有利于内外部权力的制衡和协调 |
6.1.4 有利于内外部关系的稳定和长远绩效的提高 |
6.2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
6.2.1 公平与效率兼顾 |
6.2.2 利益兼顾与公益性主导 |
6.2.3 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 |
6.2.4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散对称分布 |
6.3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组成要素 |
6.3.1 治理的主体 |
6.3.2 治理的客体 |
6.3.3 治理的环境 |
6.4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模式及机制 |
6.4.1 内部参与型治理 |
6.4.2 交易契约型治理 |
6.4.3 公共契约型治理 |
6.5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系统内的互动机制 |
7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公益性价值实现路径 |
7.1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公益性价值目标分析 |
7.1.1 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
7.1.2 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性 |
7.1.3 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性 |
7.2 内部参与型治理的实现路径 |
7.2.1 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
7.2.2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
7.2.3 建立灵活的用人管理机制 |
7.2.4 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
7.3 交易契约型治理的实现路径 |
7.3.1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
7.3.2 建立新的医疗保障模式 |
7.3.3 改革医药生产流通体制 |
7.4 公共契约型治理的实现路径 |
7.4.1 重构政府规制体系 |
7.4.2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
7.4.3 建立信息强制披露机制 |
7.4.4 健全改革决策机制 |
7.4.5 建立公益性评价机制 |
7.4.6 强化伦理道德约束机制 |
7.5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公益性价值实现路径的整合 |
8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展望 |
8.2.1 参与主体利益组织化研究 |
8.2.2 治理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 |
8.2.3 治理系统的协同反馈机制研究 |
8.2.4 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的实证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三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政府失灵原因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市场失灵原因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的医院自身行为失范原因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 |
附录八 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等群体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九 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 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一 患者对公立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医药企业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三 医疗保险机构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附录十四 其他所有制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利益诉求调查问卷 |
后记 |
(7)镉—锌/滴滴涕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农艺强化过程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土壤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
1.1 引言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 |
1.2.1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2 土壤重金属进入食物链的健康风险 |
1.3 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 |
1.3.1 DDTs的基本性质及使用概述 |
1.3.2 土壤中DDTs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3 农产品DDTs残留及人体暴露风险 |
1.4 土壤复合污染现状 |
1.4.1 重金属复合污染状况 |
1.4.2 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现状 |
1.4.3 复合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4.3.1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3.2 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1.5 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过程 |
1.5.1 化学淋洗 |
1.5.2 零价铁粉还原脱氯 |
1.5.3 植物修复过程及影响机理 |
1.5.3.1 复合污染土壤植物提取及降解技术进展 |
1.5.3.2 复合污染物间的作用效应 |
1.5.3.3 特异能源植物效应 |
1.5.3.4 生物种间差异 |
1.6 复合污染物植物修复机理 |
1.6.1 植物吸收过程 |
1.6.2 有机污染物在植物组织内的代谢 |
1.6.3 植物根际的刺激效应 |
1.7 植物修复强化措施 |
1.7.1 化肥 |
1.7.2 栽培模式 |
1.7.3 化学修复剂 |
1.7.3.1 表面活性剂 |
1.7.3.2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
1.7.4 微生物 |
1.7.5 有机肥 |
1.8 本研究切入点及研究内容 |
1.8.1 本研究切入点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磷肥施用及连续刈割对东南景天积累镉/锌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土壤及性质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植物材料准备及盆栽过程 |
2.2.4 植物收获 |
2.2.5 植物元素分析 |
2.2.6 数据统计分析及作图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长势及生物量 |
2.3.2 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 |
2.3.2.1 锌含量 |
2.3.2.2 镉含量 |
2.3.3 地上部大量元素含量 |
2.3.4 地上部微量元素含量 |
2.3.5 地上部总碳含量 |
2.3.6 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积累量 |
2.3.6.1 锌积累量 |
2.3.6.2 镉积累量 |
2.4 讨论 |
2.4.1 连续刈割对植物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
2.4.2 磷肥施用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
第三章 磷肥对重金属镉/锌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土壤、植物材料及实验设计 |
3.2.2 植物和土壤元素分析 |
3.2.2.1 元素总量提取 |
3.2.2.2 Mehlich 3-提取态元素 |
3.2.2.3 土壤锌/镉形态分级 |
3.2.3 土壤pH |
3.2.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测定 |
3.2.5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重金属提取量 |
3.3.2 土壤磷含量 |
3.3.3 土壤pH值变化 |
3.3.4 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变化 |
3.3.4.1 土壤锌含量及形态分级 |
3.3.4.2 土壤镉含量及形态分级 |
3.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 |
3.4 讨论 |
3.4.1 磷酸盐提高了土壤重金属镉/锌植物提取效率 |
3.4.2 磷酸盐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变 |
第四章 不同蓖麻品种对滴滴涕-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实验设计 |
4.2.2 土壤DDTs提取过程 |
4.2.3 植物样品中DDTs提取过程 |
4.2.4 DDTs分析及质量控制 |
4.2.5 Cd含量分析 |
4.2.6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生物产量 |
4.3.2 植物体DDTs和Cd含量 |
4.3.3 DDTs和Cd吸收的基因型差异 |
4.4 讨论 |
第五章 零价铁对滴滴涕-镉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强化过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化学试剂及处理 |
5.2.2 污染土壤准备 |
5.2.3 试验设计及过程 |
5.2.4 DDTs提取和分析 |
5.2.5 镉分析测定 |
5.2.6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植物生长及生物量 |
5.3.2 植物DDTs/Cd含量及积累量 |
5.3.3 植物DDTs/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
5.3.4 土壤污染物残留及修复效率 |
5.4 讨论 |
第六章 复合修复剂对滴滴涕-镉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影响过程及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过程及样品收获 |
6.2.4 DDTs提取和分析 |
6.2.5 镉分析测定 |
6.2.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 |
6.2.7 土壤酶活性测定 |
6.2.8 土壤pH值及电导率测定 |
6.2.9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添加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6.3.2 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变化 |
6.3.3 土壤pH值及电导率变化 |
6.3.4 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 |
6.3.5 土壤污染物提取量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综合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7.1 综合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致谢 |
附录 个人情况及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8)程序正义视阈下的舆论监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论文思路与研究框架 |
1、论文思路 |
2、研究框架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特色与可能的创新 |
1、论文特色 |
2、可能的创新 |
二、舆论监督概述 |
(一) 舆论监督的概念 |
1、提法由来 |
2、内涵界定 |
(二) 舆论监督的特征 |
1、主客体广泛性 |
2、方式公开性 |
3、影响及时性 |
4、效果威慑性 |
(三) 我国新时期舆论监督的实践历程 |
1、舆论监督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
2、标志性的舆论监督事件不断出现 |
三、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意蕴与实践 |
(一) 程序正义理论探微 |
1、程序释义 |
2、程序正义的理论内涵 |
(二) 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界定与价值 |
1、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 |
2、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应用价值 |
(三) 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现状考察 |
1、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理念淡薄 |
2、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现实困境 |
四、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伦理规约 |
(一) 程序道德界说 |
1、程序道德的内涵 |
2、程序道德的具体运用 |
(二) 舆论监督的程序道德规范 |
1、确立监督程序的伦理标准 |
2、提供道德权变的程序规则 |
3、发挥道德规约功能 |
(三) 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德治方略 |
1、完备程序道德细则 |
2、建立道德激励机制 |
3、加强道德教育机制 |
4、建构伦理评议机制 |
五、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法律治理 |
(一) 程序法治的理路 |
1、程序法治的概念与特征 |
2、舆论监督程序法治的内涵 |
(二) 舆论监督程序法治的实践价值 |
1、建构舆论监督的程序合法性基础 |
2、建立舆论监督的程序控权机制 |
3、保障监督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
(三) 舆论监督程序正义的法治路径 |
1、完善程序法律制度 |
2、引入司法校正机制 |
六、隐性采访的困惑与反思 |
(一) 隐性采访的出现与盛行 |
1、何谓隐性采访 |
2、隐性采访盛行的原因 |
(二) 隐性采访的程序正义考量 |
1、隐性采访的程序道德 |
2、隐性采访的程序合法性 |
(三) 隐性采访的自律与规范 |
1、树立隐性采访的自律意识 |
2、强化隐性采访的适用原则 |
七、舆论监督回避制度的检视 |
(一) 舆论监督回避制度的内涵与实践价值 |
1、回避制度的内涵 |
2、舆论监督回避制度的实践价值 |
(二) 舆论监督回避制度的"短板"分析 |
1、具体操作程序模糊 |
2、责任追究机制虚弱 |
3、有效监督机制缺失 |
(三) 完善舆论监督回避制度的构想 |
1、完备回避制度实施细则 |
2、构建监督保障机制 |
八、舆论监督权寻租研究 |
(一) 舆论监督权寻租的表征 |
1、舆论监督权寻租的界定 |
2、舆论监督权寻租的实质 |
(二) 舆论监督权寻租的根源 |
1、社会拜金思潮的影响 |
2、媒体市场转型的冲击 |
3、媒体用人机制的问题 |
(三) 防范舆论监督权寻租的对策 |
1、纳入法律治理范畴 |
2、建立行业自律体系 |
九、媒体审判现象聚焦 |
(一) 媒体审判的界定与表现 |
1、媒体审判的界定 |
2、媒体审判的表现形式 |
(二) 媒体审判的危害性 |
1、破坏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 |
2、侵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 |
(三) 防范媒体审判的制度设计 |
1、完善司法报道的程序性规定 |
2、完备司法报道内容与实体的规范性条款 |
十、舆论监督的平衡报道研究 |
(一) 平衡报道的提出 |
1、平衡报道的内涵 |
2、平衡报道的特性 |
(二) 舆论监督平衡报道的现实困境 |
1、舆论监督失衡报道的表现 |
2、舆论监督失衡报道的负面效应 |
(三) 舆论监督平衡报道的践履 |
1、列入职业道德范畴 |
2、完善制度规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牙科焦虑症和不同麻醉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引言 |
实验一 拔牙患者焦虑症调查分析及对术中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结论 |
实验二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问卷调查表 |
综述 |
作者简历 |
(10)Pb2+、Hg2+胁迫下蔓花生逆境生理及田间不定根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重金属污染 |
1.2 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
1.3 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 |
1.4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机理 |
1.5 植物修复 |
1.6 蔓花生概述 |
1.7 重金属与豆科植物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Pb~(2+)、Hg~(2+)胁迫对蔓花生逆境生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蔓花生不定根发生解剖结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蔓花生重庆地区结瘤情况调查研究 |
5.1 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四、“禁麻”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失地农民福利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百色为例[D]. 梁璞璞. 广西大学, 2018(01)
- [2]公共政策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关系研究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例[D]. 沈艳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4]在输入及输出之间:中国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D]. 万梦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D]. 鲁先锋. 苏州大学, 2014(09)
- [6]公益性视阈下的公立医院共同治理研究[D]. 姚中进. 武汉大学, 2013(06)
- [7]镉—锌/滴滴涕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农艺强化过程及机理[D]. 黄化刚. 浙江大学, 2012(06)
- [8]程序正义视阈下的舆论监督[D]. 周云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牙科焦虑症和不同麻醉方式对拔牙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李盛来. 浙江大学, 2010(09)
- [10]Pb2+、Hg2+胁迫下蔓花生逆境生理及田间不定根发生研究[D]. 张利. 西南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