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周舟[1](2021)在《情境互动理论视角下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以某精神病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复问题是研究精神病人的中心议题,从“病人”的身份出发去探讨精神病人的行为状态,是学界长期以来的方向,“人”的身份受到忽视。特别对于住院精神病人而言,他们的内心究竟怎样,往往鲜有人知。由此,本文试图转换研究视角,抛开传统治疗客体视角而从生命主体视角出发考察精神病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住院精神病人的主体世界,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以此丰富国家政策和主流社会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和想象,揭示将精神治疗、护理等干预手段真正落到实处、行之有效的新的思路。本研究以情境互动论为理论基础,围绕时间、空间、身体、习性四个方面,描绘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能动性,并梳理能动性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最后,运用文化的概念对之作出分析和解释,将微观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的结构性因素结合起来,阐释思想文化对精神病人生活的影响,从而补充有关精神病人研究的理论形态。本研究发现:第一,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封闭性、纪律性、同质性、流动性四个特征。第二,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主要分为治疗、休闲、亲友会客、节日与仪式四大类,他们的互动具有极高的情境性,不同情境中精神病人的互动表现不同,情境秩序决定了互动方式。第三,住院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在神智清晰认知恢复的情况下,他们会根据对周遭环境变化的思考做出符合情理的决定,在此,能动性不是个体的心理品质,而是个体与环境、文化对话理解的动态过程。第四,文化对于住院精神病人的主体能动性具有相当的指引性作用。通过对“中庸”和“逆袭”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因子下精神病人主体能动性的不同呈现。基于以上讨论,本文认为,在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精神卫生服务应回归精神生活本身,重视病人思想灵魂,打破非正常人偏见,建设良好文化氛围,帮助其发挥主体能动性,进而重拾人生信念和价值。
陈均恒[2](2021)在《吉林省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吉林省部分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高校学生对常见精神疾病态度,精神障碍的识别、归因、求助方式、态度等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精神卫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吉林省三所高校5个专业大一至大四年级,8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精神疾病态度和精神障碍识别进行分析;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对精神卫生知晓率、精神疾病态度以及精神障碍识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精神卫生知晓水平与精神疾病态度、精神障碍识别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本次调查800人,男性404人(50.50%),女性396人(49.50%),本次以三所高校为例调查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与心里保健知识总体正确率为79.98%,即为总体知晓率。其中基本知晓率达到了77.25%,部分知晓率达到了21.25%,较少知晓率为1.38%。男性知晓率78.71%略低于女性知晓率8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受性别、生源地影响(P<0.05),有统计学差异。2.吉林省高校学校学生对精神疾病态度总得分为35.64±4.53分,有26.45%的学生对精神疾病呈正性态度,43.05%的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呈中立态度,而30.50%的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持负性态度,其中呈中立以及消极态度的占比达到了73.55%,约是正性态度的2.8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散发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对精神疾病态度影响较大,接受精神卫生知识宣发资料的人群对精神疾病认知更好(P<0.05),有统计学差异。3.吉林省高校学生总体精神障碍识别情况较好,部分精神疾病了解不够全面,本次整体学生精神障碍识别基本了解率达到了58.05%,所有受访者每道题得分平均1.49分,参考得分为0-2分。在精神疾病归因的方面,约80%的大学生都认为心理因素导致了精神疾病,在强迫症的疾病名称识别与其临床发病表现中,大多数学生了解程度较高,基本了解达到了76.63%,在焦虑症得分情况来看,为五种疾病最低,基本了解有43.6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得出性别,年级均对精神障碍识别有较大影响。性别为女,年级越高对精神障碍识别程度越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4.调查结果得出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疾病态度总得分及贬低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呈正向关联性,r=0.105。5.调查结果得出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障碍识别总得分及贬低维度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呈正向关联性,r=0.235。结论: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相关知晓状况良好,部分精神卫生日了解不足;在精神疾病态度方面,负性及中立的态度占比较高,在精神疾病的解释、定义、内容、治疗以及发病人群等条目中与心理问题相比偏低;总体精神障碍识别情况较好,部分精神疾病了解不够全面,在强迫症病症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上了解程度较高,在焦虑症病症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上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努力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不仅是维护个人的精神健康,也是促进政府、社会更加和谐、减少国家卫生财政负担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应与社会各界,如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等共同努力提高精神卫生知识水平,转变人群对精神疾病负面的态度,为促进精神卫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李滨,任卫[3](2020)在《社会适应理念及应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工作现状,在调查居家康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环境以及患者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后,提出"社会适应"理念,并运用社会适应理念设计了"医务社工+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专业团队"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经过实践,总结了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研究性成果,提出社会适应理念的医务社会工作可以面向更多失能病患服务,且从社会适应理念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潘运秋[4](2020)在《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因社会转型、生存加大等原因造成的个体精神、心理问题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社会治安混乱、群体幸福感缺失等问题交错重叠,使得现阶段精神病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对精神病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管理工作更显重要。笔者作为一名在徐州市铜山区济复医院从事精神病人管理的工作人员,针对精神病人管理问题,从所就职的单位入手,从多中心治理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多种理论出发,利用资源便利与优势,对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通过对文献、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进行理论分析等,详细对现阶段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成效、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的成效体现为精神卫生立法工作逐渐规范、精神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以及患者管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该区精神病人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缺乏、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困难、当前报销补偿政策执行困难以及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等;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滞后、法律制度不健全、精神卫生投入过少以及相关管理不完善等。随后结合理论和国内外精神病人管理经验,从转变对精神病人管理的思想认识、加强对精神病人相关立法工作的推进、加大对精神卫生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管理运行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为解决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的问题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本选题本着提高精神病人管理效率及效果的目的,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实地调研理性思考分析精神病人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深层次原因,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在借鉴国内外精神病人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现实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刘欢[5](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刘浩[6](2020)在《双相障碍患者家属照顾负担与心理韧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居家治疗双相障碍患者家属照顾负担、心理韧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心理韧性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应用量性与质性的结合,采取病例收集选取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就诊双相障碍患者陪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者负担量表、中文版CD-RISC 25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争取问卷调查家属继续做质性访谈。结果在量性研究方面:居家治疗双相障碍家属照顾负担为中度水平(33.53±14.43),家属心理韧性得分较低(57.34±12.09),后者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照顾负担水平与其心理韧性总得分呈中度负相关关系(=-0.694);家属不同年龄、职业和累计照顾时间3个因素对照顾负担轻重和心理韧性高低的影响有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在照顾负担方面,照顾时间与ZBI量表总分及其两个维度呈正相关;在心理韧性方面,照顾时间与CD-RISC量表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呈负相关,心理韧性水平随照顾时间增加而降低,但家属学历越高者,其心理韧性越好。质性访谈方面:照顾负担主题分别为:困扰家属的多样问题、社区并不完备的精神卫生服务、照顾者多样的照顾角色及繁重的照顾负担、患者康复与家属减负、照顾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感知与需求的矛盾;在心理韧性主题分别为:双相障碍照顾者心理和行为的改变、照顾者多样的减压形式、照顾者有效学习欠缺、挫折积极的一面以及照顾者精神支柱。结论居家治疗双相障碍家属照顾负担较重,心理韧性较差,二者呈中度负相关关系,在减轻其照顾负担的同时,应增强家属心理韧性,以此提高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姜冉冉[7](2020)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治疗方式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密切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运用家庭功能理论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进行研究,而由于外界社会舆论的影响和家庭内部关系维护面临的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限于对药品等物资方面的需求,还包括对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有效的社会支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都是影响患者家庭功能改善的重要因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能够给精神障碍者家庭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指导,也能根据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压力,为精神障碍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作者通过在医务社会工作机构实习的经历,全程参与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服务中,并对介入实践有了一定的思考,在结合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和医务社会工作的了解基础上开展了本次研究。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家庭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医务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进讨论,旨在探索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共同作用下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体系的建立,以改善家庭功能来达到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的目的。本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患者家庭的需求,以此作为医务社工介入服务开展的依据。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以小组活动结合个案服务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在帮助服务对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医务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服务的后续发展。本文是以调查问卷、访谈信息和实践内容为依据,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总结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分析需求的前提下,由医务社工工作人员运用专业能力帮助患者家庭改善家庭功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实践情况,希望可以对以后的研究发展有一定意义。
雷艳辉[8](2020)在《精神分裂患者社区康复研究 ——以广州市N街社会工作介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病因复杂、往往累及终生的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时有引发暴力事件,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少人对于这一群体的评价是“疯子”,“有病的”,这些标签的产生,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康复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这样下去,导致其病情不断加重,人们对其标签化更加固化,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本文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多层面剖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并运用个案、小组、社区活动、政策倡导等多渠道深度解析介入方法和成效。本文研究发现,近年来广州市N街持残疾证精神病人的剧增并不是因为病人基数增多,而是跟地区良好的助残氛围不断浓厚,村(居)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分不开。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社会能加强社工服务的宣传力度,保障专业社工介入程序的畅通;加强村(居)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力度,充分挖掘辖区隐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视社区独生精神分裂症康复者家庭的帮扶;进一步落实民政系统、卫生系统、残联系统的工作联动部署,确保服务介入时的资源整合最大化。
戴进军[9](2020)在《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编制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编制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对量表进行评价,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1)以华森(Jean Harman Watson)人文关怀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小组讨论法构建条目池,经过两轮共计21名专家函询和对60名患者进行预调查后,形成初始量表;(2)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7-11月在全省3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和设置有精神科的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的516例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条目分布法、离散趋势法、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内部一致性分析法进行条目的分析和筛选;采用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对量表信度进行检验;最终形成正式版量表;(3)以正式形成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抽样调查收集的516例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情况进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4)采用SPSS18.0录入数据、分析数据,主要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a=0.05,P值取双侧概率。结果:(1)编制的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包含6个维度,共49个条目,即人道主义的利他行为的需求(11个条目),帮助和信任的需求(6个条目),鼓励情感表达的需求(3个条目),健康教育的需求(9个条目),提供安全、保护、支持性环境的需求(13个条目),满足基本护理的需求(7个条目)。量表的计算方法:量表条目的选项从“不需要”到“非常需要”,分别计1~5分,总分49~24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越强烈。(2)效度分析:(1)结构效度: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6个公共因子,可解释变异量为65.71%。各个条目与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11~0.740之间,各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74~0.774之间;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11~0.884之间,各个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862~0.925之间,显着性均小于0.05,各维度均为正相关。(2)内容效度: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经专家评定后为0.914。(3)信度分析: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79,各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在0.801~0.938之间;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24,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795~0.905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39。(4)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整体得分总分为(202.85±35.06)分,总条目均分为(4.14±0.16)分。患者认为关怀性最强的条目和维度分别为“准时为我做治疗及给药”(4.39±0.79)分和“提供安全、保护、支持性环境的需求”(54.79±9.52)分,最不具有关怀性的条目和维度分别为“用适当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拍肩)表达对我的关心”(4.02±1.06)分和“鼓励情感表达的需求”(11.97±2.73)分。(5)影响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对人文关怀需求高;婚姻稳定患者比婚姻不稳定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高;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患者比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高,但初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在某些维度不遵循此规律;收入2000元及以上的患者比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高。结论:(1)编制的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于评估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情况。(2)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程度较高且呈多样化,应根据患者需求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
尹敏[10](2020)在《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在病耻感对其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一系列不良影响,但其形成机制尚未明确,难以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现有对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的探究大都仅从患者的个体层面出发,很少关注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的家庭在其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目的(1)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相关因素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构建理论框架。(2)验证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为质性研究,以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为指导。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安定医院,采用目的取样与理论取样,纳入2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中10例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每人访谈1~6次;同时,对5组家庭实施入户参与式观察,每户1~4次,每次持续半天,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看法、感受及患者与家人的日常互动等相关资料。所有访谈录音资料转录成电子文本,入户观察撰写实地观察笔记。资料分析使用三级编码法(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结合持续比较、备忘录书写等分析技术,进行逐步的类属提取和类属间关系构建,以最终形成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2)第二部分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北京安定医院和海淀区的三家卫生服务中心,便利选取24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精神疾病患者自我病耻感量表-简版、精神疾病患者刻板印象认同量表、精神疾病歧视态度量表、家属情感表达量表-患者自评版、家属病耻感问卷、家庭支持量表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患者的内在病耻感、刻板印象认同及其感知到的各项家庭指标特征进行测评。对研究对象的内在病耻感状况进行描述,并进一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基于质性研究构建的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与患者在家庭内部负性或正性的日常互动来促进或减缓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内化,家庭成员个人层面的“家属的认知偏差”、家庭成员和患者的关系与互动层面的“家庭内的不良反应”和家庭系统层面的“差异化的家庭环境”,是影响“患者病耻感内化”的三类重要的家庭因素,其中“家属的认知偏差”作为因果条件可能导致出现“家庭内的不良反应”这一现象,“差异化的家庭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家庭里成员之间互动和交流的长期情境模式。此外,“患者个体化的反应”是面对家庭内不良互动时患者个人所采取的消极或积极的应对/互动策略。患者是否会进一步对精神疾病群体和自我形成“刻板印象认同”,是家庭影响患者走向“病耻感内化”这一结果的重要过程要素。(2)参与横断面调查的24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在病耻感得分总均分为(2.21±0.72)分,其中86人(35.40%)得分超过2.50分,内在病耻感处于中、重度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病耻感应对与家属歧视态度的治疗预后维度对患者内在病耻感存在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55、0.19,纳入上述变量的回归方程可解释内在病耻感得分方差的39.80%。研究所构建的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中,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刻板印象认同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直接影响,效应系数为0.42;家属病耻感应对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直接影响的效应系数为0.42,通过患者刻板印象认同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11;家属感知病耻感通过病耻感应对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37;家属歧视态度通过病耻感应对及患者刻板印象认同对患者内在病耻感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系数总和为0.22;家属情感表达对患者内在病耻感的直接影响和通过患者刻板印象认同的间接影响均不显着(P>0.05)。模型拟合指标达到可接受标准:χ2/df为1.148,RMSEA为0.025,GFI为0.991,AGFI为0.968,NFI为0.989。研究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可以通过在家庭内部家属与患者负性或正性的日常互动促进或减缓患者病耻感的内化,医务人员应注意从家庭成员个人层面的家属认知、家庭成员和患者的关系与互动层面的家庭内反应和家庭系统层面的家庭环境出发,制定以家庭为单位的患者内在病耻感干预方案,尤其应重点关注对家属病耻感应对、家属感知病耻感以及家属歧视态度的干预,以帮助改善患者的内在病耻感水平。
二、精神病人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病人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情境互动理论视角下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以某精神病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学术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住院精神病人 |
(二)日常生活 |
(三)能动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住院精神病人的研究 |
(一)住院精神病人现状的研究 |
(二)干预的研究 |
二、日常生活研究 |
(一)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
三、现有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视角 |
(二)分析框架 |
二、研究参与者与资料收集方法 |
(一)研究参与者 |
(二)资料收集方法 |
三、研究实施 |
四、资料分析方法 |
五、研究检核与伦理 |
第四章 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秩序 |
一、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
(一)物理环境 |
(二)人文环境 |
二、集体时间与个人时间 |
(一)集体时间 |
(二)个人时间 |
三、本章小结:秩序的特征 |
第五章 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情境与互动 |
一、治疗情境:紧密的共同卷入的焦点式互动 |
二、休闲情境:松散的适当卷入的非焦点式互动 |
三、亲友会客情境:松散的自主卷入的焦点式互动 |
四、节日与仪式情境:松散的共同卷入的焦点式互动 |
五、本章小结:情境中的身体与互动 |
第六章 住院精神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能动性 |
一、个案分析:阿柯的生活史 |
(一)原生性格的使动 |
(二)再生的“自我” |
(三)阿柯个案的反思:主体能动性的产生与表现 |
二、文化与能动性 |
(一)“中庸”的意义 |
(二)“逆袭”的精神 |
(三)文化与能动性的整合性解释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 |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能动性 |
二、研究反思与讨论 |
(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
(二)对社会工作及精神卫生服务的建议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观察提纲 |
访谈提纲 |
(2)吉林省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1.1 设计 |
2.1.2 样本量的确定 |
2.1.3 调查前质量控制 |
2.2 调查工具 |
2.2.1 一般人口学问卷 |
2.2.2 精神卫生与心里保健知识问卷 |
2.2.3 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 |
2.2.4 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识别问卷 |
2.3 调查内容 |
2.4 方法 |
2.4.1 问卷调查 |
2.4.2 文献法 |
2.4.3 统计分析法 |
2.5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3.1.1 调查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城乡分布 |
3.1.2 调查人口的学校,专业,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 |
3.2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现状 |
3.2.1 精神卫生知识总体知晓情况 |
3.2.2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得分及分布 |
3.2.3 吉林省大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现状 |
3.3.1 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有关态度的总体现况 |
3.3.2 对精神疾病态度分布及得分情况 |
3.3.3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对精神障碍识别问卷现况 |
3.4.1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的总体情况 |
3.4.2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的得分及分布 |
3.4.3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识别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疾病态度、精神障碍识别的相关分析 |
3.5.1 精神卫生知识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相关分析 |
3.5.2 精神卫生知识对精神障碍识别的相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本调查采用的各量表问卷的权威性 |
4.2 吉林省大学生(以三所高校为例)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 |
4.2.1 总体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好,仍需进一步巩固加强 |
4.2.2 吉林省大学生精神卫生知晓率的分布水平不一 |
4.2.3 精神卫生知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
4.3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态度及影响因素 |
4.3.1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总体不够包容和接纳 |
4.3.2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态度与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的关系 |
4.4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 |
4.4.1 总体精神障碍识别情况较好,部分精神疾病了解不够全面 |
4.4.2 吉林省大学生对精神障碍识别受多种因素影响 |
4.5 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疾病态度呈正向关联性 |
4.6 精神卫生知识与精神障碍识别关系呈正向关联性 |
第五章 建议 |
5.1 多渠道,多种方式向全年级学生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相关内容 |
5.2 政府应与下属卫生机构携手正向引导学生对精神疾病认识 |
5.3 .精神卫生工作重在预防,教育机构扮演重要角色 |
第六章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1.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
2.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社会适应理念及应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提出及实验背景 |
二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切入点及理论探讨 |
三 重庆市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医务社会工作干预实践:经验资料分析 |
(一)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的现实需求 |
1.社区受访对象对精神疾病的认知 |
2.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社会环境 |
(1)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社会环境 |
(2)社区居民可以接受的与精神障碍患者居住的距离 |
3.居家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调查及分析 |
(1)向受访者宣传医务社会工作的同时了解患者具体需求 |
(2)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服务的需求分析 |
(二)基于社会适应理念的医务社会工作“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
1.“三位一体”专业团队的概念 |
2.“三位一体”专业团队的功能 |
(1)医务社会工作在“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中的纽带作用 |
(2)医疗护理机构承担患者离院后治疗和家庭护理服务 |
(3)社区工作在“三位一体”综合性服务中的资源保障作用 |
3.“三位一体”专业团队的服务策略 |
(1)社区预防教育策略 |
(2)患者康复服务策略 |
(3)患者健康管理策略 |
(4)社区组织志愿服务策略 |
(5)医务社工能力建设策略 |
(三)“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 |
1.以预防教育为先导,融合多元社区活动,改变了民众对精神障碍群体的态度 |
2.康复服务以“增能”为重点,运用多种专业化技巧,确保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 |
3.以健康管理为基础,评估辖区居民精神健康,加强了对高危患者的专业监管 |
4.以建设健康社区为目的,倡导志愿服务精神,促进了社会支持系统的联动 |
四 实验效果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实验对象 |
2.实验策略 |
3.测量指标 |
(二)“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对社区居民的效果分析 |
(三)“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对患者家属的效果分析 |
1.“三位一体”服务对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 |
2.“三位一体”服务对患者家属家庭功能重塑的效果分析 |
(四)“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
1.“三位一体”服务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生理症状改善 |
2.“三位一体”服务促进精神障碍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
3.“三位一体”服务提高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 |
五 研究发现与启示 |
(一)社会适应理念是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的治本理念 |
1.社会适应理念是罗伊“适应理论”的再发展 |
2.社会适应理念适宜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具体特点 |
3.社会适应理念强调改变外部环境条件以适应患者为前提 |
(二)“三位一体”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适应理念的实践模式 |
1.“三位一体”与社会适应理念的内在联系 |
2.“三位一体”的“多元优势服务”将社会适应理念落到实处 |
(三)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服务的社会启示 |
1.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服务工作的社会问题 |
2.倡导“三位一体”专业服务模式,实现治疗与预防并重 |
3.凝聚共识合理构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服务协作体系 |
(四)社会适应理念应用范围的扩展 |
1.社会适应理念可以为更多的病患服务 |
2.社会适应理念适宜家庭、社区及医院的服务 |
3.充分发挥社会适应理念作用,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
(4)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精神病人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精神病人管理相关概念 |
2.2 精神病人管理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管理经验 |
3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现状及其成效分析 |
3.1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现状 |
3.2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成效 |
4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
5.1 转变对精神病人管理的思想认识 |
5.2 加强对精神病人管理的立法工作 |
5.3 加大对精神卫生建设的投入 |
5.4 建立健全对精神病人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
五、质量控制 |
六、研究内容 |
七、技术路线图 |
八、基本概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
第五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双相障碍患者家属照顾负担与心理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相关定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1.8 伦理原则和考量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确定 |
2.3 样本抽样方法 |
2.4 评价指标 |
2.5 数据收集、整理 |
2.6 统计分析 |
2.7 研究质量控制 |
第三章 双相障碍家属照顾负担和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量性研究 |
3.1 量性研究-结果 |
3.2 量性研究-讨论 |
3.3 量性研究-小结 |
第四章 双相障碍家属照顾负担和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质性研究 |
4.1 质性研究-结果 |
4.2 质性研究-讨论 |
4.3 质性研究-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启示 |
第六章 不足以及对今后工作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不足 |
6.2 工作展望 |
第七章 创新点 |
文献综述 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步骤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对象筛选 |
1.4.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简要评述 |
2.2 概念界定 |
2.2.1 精神障碍患者 |
2.2.2 医务社会工作 |
2.2.3 家庭功能 |
2.3 理论依据 |
2.3.1 社会支持理论 |
2.3.2 家庭系统理论 |
第3章 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现状分析 |
3.1 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关系基本情况 |
3.1.1 基础情况调查结果 |
3.1.2 家属与患者关系情况 |
3.2 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问题评估 |
3.2.1 家庭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
3.2.2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 |
3.2.3 家庭照顾者负担重 |
3.2.4 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交流弱 |
3.3 理论视角下的成因分析 |
3.3.1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内部因素 |
3.3.2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外部因素 |
3.4 精神障碍患者家庭需求评估 |
3.4.1 精神健康卫生知识的需求 |
3.4.2 情感联系的需求 |
3.4.3 心理疏导的需求 |
3.4.4 能力训练的需求 |
第4章 医务社工服务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的介入实践 |
4.1 服务实践的活动计划 |
4.1.1 实施依据 |
4.1.2 开展思路 |
4.2 小组活动 |
4.2.1 制定服务方案 |
4.2.2 实施服务方案 |
4.3 个案服务 |
4.3.1 服务前期准备 |
4.3.2 服务具体实践 |
4.4 医务社工介入效果分析 |
4.4.1 测量工具介绍 |
4.4.2 医务社工介入前家庭功能的状况分析 |
4.4.3 医务社工介入后家庭功能的变化分析 |
4.4.4 实践效果总结 |
第5章 医务社工介入患者家庭功能的实践结论与反思 |
5.1 医务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实践结论 |
5.1.1 社会支持网络增强促进家庭功能改善 |
5.1.2 家庭系统良好运行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健康发展 |
5.2 医务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反思 |
5.2.1 医务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挑战 |
5.2.2 医务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8)精神分裂患者社区康复研究 ——以广州市N街社会工作介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视角 |
1.5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者需求分析 |
2.1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征 |
2.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问题鉴定与原因分析 |
第三章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工服务研究 |
3.1 社工介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方法 |
3.2 专业服务的介入策略 |
3.3 社工服务案例分析 |
3.4 发挥社会工作政策倡导的功能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结论 |
4.2 反思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编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文关怀 |
1.1.2 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顾方式选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量表的编制 |
2.1.1 文献分析法 |
2.1.2 半结构式访谈法 |
2.1.3 小组讨论法 |
2.1.4 专家函询法 |
2.1.5 预调查 |
2.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条目分析和筛选 |
2.2.4 量表的效度检验 |
2.2.5 量表的信度检验 |
2.3 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5.1 研究设计阶段 |
2.5.2 研究实施阶段 |
2.5.3 研究数据分析和整理阶段 |
2.6 伦理原则 |
2.7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文献分析 |
3.2 患者访谈 |
3.2.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2 主题提炼 |
3.3 小组讨论 |
3.4 专家函询 |
3.4.1 专家一般资料 |
3.4.2 专家的积极性 |
3.4.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3.4.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4.5 第一轮专家函询 |
3.4.6 第二轮专家函询 |
3.5 预调查 |
3.6 抽样调查阶段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7 条目分析和筛选 |
3.7.1 条目分布 |
3.7.2 离散趋势 |
3.7.3 临界比值 |
3.7.4 相关系数 |
3.7.5 内部一致性分析 |
3.8 量表的效度分析 |
3.8.1 结构效度 |
3.8.2 内容效度 |
3.9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10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 |
3.10.1 各维度得分情况 |
3.10.2 各条目得分情况 |
3.10.3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0.4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的编制分析 |
4.1.1 量表编制的科学性 |
4.1.2 量表的项目分析 |
4.1.3 量表的效度评价 |
4.1.4 量表的信度评价 |
4.2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
4.2.1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2.2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分析 |
4.2.3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的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 2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 3 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情况调查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一、精神疾病概述 |
二、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在病耻感 |
三、家庭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 |
四、中国的本土文化、家庭观念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 |
五、文献回顾小结 |
六、研究相关理论 |
七、研究的概念框架 |
第三章 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模型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对象招募信 |
附录2: 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访谈提纲及指南 |
附录4: 访谈转录资料(节选) |
附录5: 资料开放式编码分析示例 |
附录6: 一般资料表 |
附录7: 精神疾病患者自我病耻感量表-简版 |
附录8: 刻板印象认同量表 |
附录9: 精神疾病患者歧视态度量表 |
附录10: 家属情感表达问卷患者自评版 |
附录11: 家属病耻感问卷 |
附录12: 家庭支持问卷 |
附录13: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
附录14: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一、发表的文章 |
二、会议论文交流 |
四、精神病人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情境互动理论视角下住院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以某精神病院为例[D]. 周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吉林省高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D]. 陈均恒.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社会适应理念及应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实验研究[J]. 李滨,任卫.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20(01)
- [4]徐州市铜山区精神病人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潘运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6]双相障碍患者家属照顾负担与心理韧性研究[D]. 刘浩. 汕头大学, 2020(02)
- [7]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研究[D]. 姜冉冉.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8]精神分裂患者社区康复研究 ——以广州市N街社会工作介入为例[D]. 雷艳辉. 广州大学, 2020(07)
- [9]康复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人文关怀需求量表编制及评价[D]. 戴进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家庭在精神疾病患者内在病耻感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D]. 尹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