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史子禾[1](2021)在《杨贤江体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杨贤江作为我国早期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在长期的教育与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个人卓越的体育思想,不但是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的中国体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也为我国当前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参考。本研究以杨贤江的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杨贤江的原始着述、体育实践活动以及当代研究论着进行全面而客观地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杨贤江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以及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为理论养料,结合个人丰富的教育和革命实践,形成了其内容丰富的体育思想。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可主要概括、归纳为四个方面:(1)进行体育本体论研究,对体育的起源、目的、构成要素等方面的探索,是中国体育史上一场认识论的重大革命;(2)在学校体育方面,主张三育并重,首倡“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以运动、卫生和游戏为学校体育的内容,提倡科学、规律的体育方法,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强调和重视课外体育锻炼,批判的继承民族传统体育,并呼吁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视运动会的举办;(3)从学校教育、人生发展和当时的国情出发,看到了进行休闲体育的重要性,主张利用大自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休闲体育活动和教育;(4)提出健康生活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体育锻炼和卫生健康两个方面,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各种实际问题。研究认为,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在体育主体上具有广泛性与终身性的特征,在体育实践上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在体育目的上具有教育性和革命性的特征,而体育思想在整体上具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特征。在当时,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对鼓励青年进行体育锻炼、倡导健康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影响了我国早期共产党人树立以“革命人生观”为核心的体育观的同时,为我国体育元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丰富了我国比较体育与体育史的研究。然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杨贤江体育思想发现其存在对竞技体育认识不够全面的历史局限。在新时代,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历久弥新,依旧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通过杨贤江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可以得到以下四方面的启示:(1)当代体育学科建设要重视对体育的本体以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拒接“拿来主义”;(2)将健康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坚持“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还要进一步发掘和发挥新时代下体育的德育功能,同时可以通过课外体育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3)我国全民健身的实现要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单位组织、街道社区等群众体育实施载体,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4)从教育引领和政府扶持的层面出发,在全社会形成终身体育共识,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邢昊[2](2020)在《民国上海绘画社团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上海绘画社团蜂起,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上海绘画社团由萌芽走向成长、兴盛、衰落的历程,见证了民国上海绘画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在民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士阶层自古就有“以文会友”的传统,“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的雅集现象是文人之间的群体性艺术活动。古代的文人雅集,以游山玩水、书画遣兴与文艺品鉴为主要形式,多以吟诗作赋为主要题材,随意性和自娱性是其主要特征,属于志同道合的松散型结合。进入近代后,以西方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为外因,国内的重大事件和政治变革为内因,加之地域性的经济文化优势,为上海绘画社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至1911年清亡前的上海,以文会友的文人雅集还在延续,但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带有商业气息的绘画社团。民国以来,上海绘画社团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期发展、繁荣两个阶段。1912—1928年间,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使得传统的美术观念和绘画艺术遭受巨大的冲击。一批海外学子陆续留学归来,积极投身绘画创作,一批绘画社团得以诞生。这些社团大多借鉴西方,制定章程,组建机构,开展活动,带有了西方近代社团的特征。但这一时期上海绘画社团的数量并不多,延续时间长者少,昙花一现的社团比比皆是。1929—1937年间,随着大量绘画人才的聚集、成长,上海绘画社团进入了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社团数量多,当中不乏持续时间长、影响大的绘画社团如决澜社等。民国上海的绘画社团,既有西画社团,也有国画社团,还有为数不少的社团追求“中西融合”。这些绘画社团,大多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被迫停顿。自成立以来,上海绘画社团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主要是创办刊物、出版书籍、召开年会、组织演讲、举办画展。除此之外,还积极助赈救灾、宣传抗战等。绘画社团所开展的活动,为绘画“体制化”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民国时期上海的绘画社团,许多是从学校中诞生的,如振青社、东方画会、天马会、摩社产生于上海美专,时代美术社、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产生于中华艺术大学等。人才密集的美术院校成了绘画社团滋生的沃土。晨光、艺苑、白鹅画会等绘画社团,投身美术教育,为推进民国美术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民国上海绘画社团的创建者,大多接受过西方熏染,或曾留学日本,或曾求学于欧美。国外各类画派及其理念无疑对这些留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留学生回国后组建或参与绘画社团,将其在国外所学向国内进行了传输,并积极投身“美术革命”。他们大多并不盲目媚外,而是试图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中国自身的绘画创作,积极探索中国自身的绘画理念。民国时期的上海绘画社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民国美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但限于政局、经费以及内在的一些历史局限,上海绘画社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发展亦存在诸多的问题,并直接制约了其发展。上海绘画社团兴衰历程,是近代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其经验教训对今天如何发展民间绘画组织,进而推进中国绘画业的健康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宏超[3](2018)在《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一方面与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吸收了康德哲学中知情意分立的范畴。在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史中,从早期对"三育"(德育、智育、体育)的强调,过渡到对"四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提倡,是对美育价值逐渐认同的过程。民国时期,美学及美育被大加提倡,且被推举到至高的地位,与王国维、蔡元培的研究与倡导密不可分。王国维早年译介西方教育学着作,受席勒和赫尔巴特的影响很大,这对其美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所受到的教育,对其美育思想影响深远。在民初学制改革中,美育逐渐确立了其重要地位。但在此后的历史中,美育的地位也随着社会主导教育观念的变化而有所削弱。
李方元,谢芳[4](2014)在《关于“专业性”音乐教育中“教育”意涵的讨论——我国教育角度的历时考察及其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有关"专业性"音乐教育的"教育"问题是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值得关注和讨论。本文将讨论以下问题:1.关于音乐教育的两种理解:"音乐的教育"和"通过音乐的教育";2.中国历史上(古代与近代)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3.我国现行"专业性"音乐教育"技术与知识教育"目标的社会根源与内在理据;4."专业性"音乐教育中的"教育"意涵。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音乐"教育内涵及近代"美育"观念作为一种参照,有助于厘清当今"专业性"音乐教育的"教育"含义。关注音乐教育中指向人的"教育"的意义,使"音乐的教育"和"通过音乐的教育"二义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达至融合与统一,走出"专业性"音乐教育的一条新路。
成燕[5](2013)在《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兼及实施策略管窥》文中研究指明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完全自由、没有强制地使审美对象在美的感受、鉴赏中,进行自我完善、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通过美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进一步梳理与探讨可见出,随着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全面推进,美育已成为该进程中的一面旗帜和行动指南,是素质教育整体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且美育本身即为素质教育。在实施美育过程中,应以审美教育为工具,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因材施教。
李清聚[6](2012)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着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美育先驱。他的道德人格,学术文章,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和赞扬。“以美育代宗教”是他于20世纪初期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主张。该主张提倡美育,反对宗教;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自由、反对专制,不仅在蔡元培的学术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也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因此一经提出,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术界对之的研究也相继展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曾被中止过,在此后80年代之后才又重新走上正轨。与对蔡元培其它思想或主张的研究成就相比,学术界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研究显得比较落后。虽然某些有关美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着作对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某些论文对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但总体上来说研究成果还比较单薄,不够系统和全面,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以“以美育代宗教”为主题的专着出现就是证明,这样的成果显然无法与该命题在蔡元培学术思想中的地位相匹配,因此急需改进。此外,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进行研究,也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思想教育资源。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想继承民族传统、发展民族传统,对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就不可不管不问。更为重要的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中所包含的诸多思想和观点还可以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实施的推进、道德危机的消除以及“宗教热”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正是鉴于上述原因,所以作者决意以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为主题撰写博士论文,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做一番努力。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在当代中国对本论题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梳理了学术界对本论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指出了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至七章为全文的正文部分,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所在。第二章探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背景。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首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亡国危险和信仰危机是其产生的大的社会背景,而宗教救赎论的泛滥、孔教运动的猖獗和帝国主义国家教会教育势力的扩张则是导致其产生的直接契机。其次它也是中西方思想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中国悠久的美育传统和非宗教精神早已在蔡元培思想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而西方康德的美学思想,席勒的美育主张以及孔德的进化论观点则又给了其巨大的影响,上述思想共同作用,构成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文化渊源。第三章探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其富含自由主义色彩的教育哲学观,充满批判精神的宗教观和以情感教育为本质的美育观。第四章探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对以“孔教”为“国教”,倡导以美育代“宗教”,倡导以哲学代“宗教信仰”。第五章探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精神实质。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精神实质就在于拯救国家危亡、重建社会信仰、实现教育独立、养成健全人格。第六章主要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进行理性评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既包含有独特的思想特色,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也起到了积极的历史影响,但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第七章则探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中所蕴含的诸多思想和观点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实施的推进、道德危机的消除和“宗教热”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值得借鉴和参考。结语为最后一部分,在总结概括全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尽管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但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它就一定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服务。
罗祖文[7](2010)在《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 ——论曾繁仁美学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曾繁仁美学思想主要由文艺美学论、审美教育论和生态美学论构成,而一以贯之的红线则是存在论美学。在文艺美学论中,曾繁仁论述了文艺美学的生成语境,并将其定性为新兴人文学科;他以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理论出发点,使该学科具有了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强烈的时代感,既使艺术回归审美,又促进了该学科与当下文艺现实的联系;曾繁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指导,以审美经验现象学为方法,阐发了经验与实践、经验与主体、经验与想象、经验与表现、经验与快感、经验与接受、经验与心理学、经验与真理、经验与对象的关系;曾繁仁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具有审美态度的改变性、审美知觉的构成性、审美想象的填补性和审美价值的形上性四个特征;面对新时期以来中西文论的碰撞与对话,曾繁仁建言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南,结合中国的文艺现实,在综合比较古今中外文论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论。在审美教育论中,曾繁仁一反学界的美育附属论、形象教育论和全人教育论,将美育的本质定位为和谐美育论,其审美教育之“情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情感,而是“审美情感”;曾繁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美育本质观,其美育本质观不是抽象的情感教育,而是特有情感判断力的培养;他从人类文化结构的层面上论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互补共生的关系,并通过对宗教的、伦理的和审美的生活方式的考察,断言美育具有取代宗教的资格与现实性;在曾繁仁看来,美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培养一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生活艺术家;他结合当代脑科学的成果,论证了美育的情商培养作用和中和协调的社会文化功能;在美育实施的指导思想上,曾繁仁持有机整体教育观,主张将审美教育工程放在整个社会教育工程系统中来实施,并从当代信息学的角度论证了审美教育的流程规律;在美育实施途径上,曾繁仁认为艺术教育最为切实可行,并从艺术教育的组织保障、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在曾繁仁看来,美育的实施目标是审美力的培养与情操的培育,审美力的培养从客观方面来说要选择优秀的审美对象,从主观方面来说要确立受教育者健康的审美态度,曾繁仁也看到了审美力的中性,主张在培育审美力的同时培养情操;曾繁仁将美育定位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解决了这门学科中存在的智性与非智性、考评与不可考评、阶段性与终身性的矛盾;在美育的研究方法上,曾繁仁坚持多纬度的、阐释的和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人学”的研究方法。在生态美学论中,曾繁仁阐述了生态美学的生成背景,认为生态美学是在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以及生态批评的推波助澜背景中产生的;他挖掘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元素:马克思的唯物实践观中包含有浓郁的生态审美意识,“异化的扬弃”中包含有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蕴含有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纬度;曾繁仁站在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基点之上,吸收了西方环境美学家约·瑟帕玛、艾伦·卡尔松、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和阿诺德·伯林特的理论滋养,特别是海德格尔在哲学观、语言观和审美观上的生态思想,从而创造了具有“中国气派”的生态美学;他系统梳理了中国的生态美学资源,诸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周易》的“生生为易”、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等;在曾繁仁看来,生态美学是一种生态存在论哲学观,它包含着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并蕴含有对自然部分“返魅”的重要内涵;曾繁仁将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为生态系统的美,并主张以生态现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系统梳理了“生态审美本性”、“诗意地栖居”、“四方游戏说”、“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参与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审美教育”等生态美学范畴;对于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曾繁仁主张将其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兴学科来看待,将其哲学基础牢牢奠定在生态存在论哲学观之上;在曾繁仁看来,生态美学不同于西方的环境美学,这种不同表现在时代文化背景、字意学的含义和美学内涵上;对于生态美学的未来发展,曾繁仁主张走“全球视野、世界资源与中国经验”的路径。
张正江[8](200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共和国)美育的命运,是指共和国建立50多年以来学校美育发展的历程、趋势,有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发展的道路是顺利还是曲折,取得了哪些成就,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学校美育的发展,当前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形势怎么样,如何改变其命运,等等。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当前学术界只有少数零散的和概述性的研究,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深入的和大篇幅的研究。 任何研究都需要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对共和国美育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关于美育的本质、价值等的基本理论。我国美育理论界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观点很多,但都缺乏说服力,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教育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两方面的结合之中去研究。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那么,美育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掌握什么、具备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弄清楚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当前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很多,但没有一个观点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本文提出:美是事物生命自然或自由地显现。因此,美育的本质就是涵养和培育学生生命力的一种教育。美育的目的在培养自由生命。美育的价值在使人的生命充满朝气与活力,获得自由,这正是人生幸福之所在。 以这样的视角来考察共和国美育的命运,我们可以发现:50多年以来,美育经历了短暂的初春,就开始入冬了,并经历了10年严寒,文革之后才开始复苏,慢慢进入春天、夏天。总的来说,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育长期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处于附属于德育等的境地,发展道路曲折、坎坷,充满艰辛。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的命运如此多艰?发展如此不顺利?直接地看,是毛泽东“三好”和1957年教育方针的影响:进一步看,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等没有直接和明确提出美育;从社会根源上看,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低,长期处于追求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应试教育对美育的忽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于美是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美育是不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审美是不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取得共识。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美育处于这样的命运,导致我国当代学生的审美素质低下,而学校教育中压抑和摧残学生生命即丑化生命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即是当前我国美育面临的“内忧”。放眼整个社会,追求声色犬马生活和贪污腐败堕落的人几乎充斥着社会各个角落,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开始丑恶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文革遗毒的深远影响,二是在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国外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思想也跟着传入,三是
姚彬[9](2003)在《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初探》文中提出在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我国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任。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人们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美育教育。在传统的纯知识教育的过程中,美育被长期冷落、忽视,学生缺乏对美的理解、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追求,更难以去实践美、再现美。因此,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素质教育。所以,结合各学科教学融合、渗透美育,不仅能使素质教育改革出现新的突破,也必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完美地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素材,中学生又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美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挖掘美学因素,渗透审美和美感教育,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发展,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美育原理、美育心理学等理论为依据,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真研究、探讨,提出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教育想法、观点和体会。 全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美、美感、美育等相关概念的梳理。 第二部分,阐述中学历史教学美育的含义以及学科美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介绍历史学科美育的内容。 第四部分,重点论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实施美育教育。
伍金莲[10](2002)在《试论音乐教育与美育》文中研究表明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互为作用、相辅相成。德、智、体三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依傍三育,借“美”影响三育。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杨贤江体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1.杨贤江的个人魅力 |
2.对杨贤江体育思想研究的缺憾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历史研究法 |
(3)逻辑分析法 |
(4)综合归纳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文献评述 |
1.基本概念阐述 |
(1)体育 |
(2)思想 |
(3)体育思想 |
2.文献综述 |
(1)原始文献综述 |
(2)当代研究综述 |
3.述评小结 |
二、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形成 |
(一)杨贤江体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杨贤江体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3.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 |
4.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
(三)杨贤江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1.杨贤江的教育实践 |
(1)编辑和教学生涯 |
(2)译介与着述教育 |
2.杨贤江的革命实践 |
(1)杨贤江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
(2)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生涯 |
三、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杨贤江的体育本体论思想 |
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体育的起源和发展 |
2.围绕培养“完人”论述体育的目的与功能 |
(1)体育的目的 |
(2)体育的功能 |
3.体育的构成 |
(1)体格:身体的外在表现 |
(2)体质:身体的内在表现 |
(3)体力:“绝对力量”和“利用力量” |
(4)气力:体育的结果 |
(二)杨贤江的学校体育思想 |
1.“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
2.首倡“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3.明确学校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
(1)学校体育的内容应包括运动、卫生和游戏三个方面 |
(2)提倡科学、规律的体育方法 |
4.体育是区别新旧学生的重要标志,强调和重视课外体育 |
(1)对待体育的态度是区别新旧学生的重要标志 |
(2)强调和重视课外体育 |
5.关于举办运动会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 |
(1)肯定运动会的价值,警惕培养出“不守规则的运动家” |
(2)批判的继承民族传统体育 |
(三)杨贤江的休闲体育思想 |
1.重视体育的自然属性 |
2.提倡休闲体育 |
(1)如何进行休闲体育 |
(2)休闲体育的重要性 |
(四)杨贤江的“健康生活”指导思想 |
1.“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
(1)“全人生指导”的基本内涵 |
(2)“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 |
2.“健康生活”指导思想的内容 |
(1)体育锻炼的指导 |
(2)卫生健康的指导 |
四、杨贤江体育思想评析 |
(一)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1.体育主体的广泛性与终身性 |
2.体育实践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3.体育目的的教育性和革命性 |
4.体育思想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
(二)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
1.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历史作用 |
(1)鼓励青年进行体育锻炼,倡导健康生活,增强学生体质 |
(2)影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体育观的形成 |
(3)为我国体育元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4)丰富了我国比较体育与体育史的研究 |
2.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三)杨贤江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1.杨贤江体育本体论思想对当代体育学科建设的启示 |
(1)重视对体育的本体及基础理论的研究 |
(2)拒绝学科建设中的“拿来主义” |
2.杨贤江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教育的启示 |
(1)坚持“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将健康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 |
(2)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 |
(3)通过课外体育,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 |
3.杨贤江休闲体育思想对我国全民健身的启示 |
4.杨贤江“健康生活”指导思想对当代终身体育的启示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论文集类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民国上海绘画社团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上海绘画社团之肇兴 |
一、中国古代文人雅集与绘画结社 |
(一)中国古代绘画概况 |
(二)中国传统文人雅集 |
(三)中国古代“画社” |
二、中国传统绘画走向近代 |
(一)明清之际的西画“东渐” |
(二)晚清国人对西画的主动接触 |
三、上海绘画社团兴起的条件 |
(一)外在“示范”——土山湾画馆 |
(二)上海绘画社团兴起的“内在因素” |
四、晚清上海的画家结社 |
(一)概况 |
(二)传统雅集型画社——传统文人雅集的继续 |
(三)由传统雅集型向近代型社团的转变 |
五、小结 |
第二章 北洋时期上海绘画社团的发展(1912——1928) |
一、北洋时期上海绘画社团发展概况 |
二、“中西融合”之综合社团 |
三、国画社团 |
四、西洋社团——东方画会 |
五、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绘画社团的繁荣(1928——1937) |
一、绘画社团发展概况 |
二、“中西兼顾”的综合类社团 |
三、国画类社团 |
四、西画类社团 |
第四章 上海绘画社团的主要活动 |
一、创办刊物、出版画册 |
(一)基本情况 |
(二)刊物个案研究 |
(三)特刊与书画集 |
二、举办画展 |
(一)首开绘画社团展览会之先河——天马会 |
(二)晨光美术会的六次展览会 |
(三)艺苑参加第一次国展与自办画展 |
(四)决澜社举办画展 |
(五)中国女子书画会办展 |
三、召开会议,举办演讲 |
四、公益助善,书画赈灾 |
(一)书画助赈 |
(二)救济国难 |
第五章 绘画社团与中国美术教育 |
一、民国上海美术教育的勃兴 |
二、美术学校:绘画社团滋生的沃土 |
(一)从上海图画美术院到上海美专——绘画社团的聚集地 |
(二)中华艺术大学与时代美术社、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诞生 |
三、绘画社团投身学校美术教育 |
(一)开蒙和规训——“晨光”办学 |
(二)“艺苑”办学 |
(三)业余美术教育的先声——白鹅画会 |
第六章 绘画社团的思想主张与本土化美术理念的形成 |
一、美术革新思潮的激荡 |
(一)对西方美术理论的译介与宣传 |
(二)五四时期美育思想的广泛传播 |
(三)美术革命——一个世纪性的重要命题 |
二、留学生——探索西方绘画的先驱 |
三、流派纷呈——民国时期上海的画风画派 |
(一)保护国粹,弘扬传统:中国画会的坚守与开新 |
(二)践行“美术革命”理念的上海西画社团 |
(三)用新技法展现时代精神——决澜社的艺术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三育”到“四育” |
二、王国维:“养成完全之人物” |
三、蔡元培: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奠基者 |
四、美育的命运 |
(4)关于“专业性”音乐教育中“教育”意涵的讨论——我国教育角度的历时考察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解“音乐教育” |
二、音乐教育:我国历史的考察 |
(一)以“礼乐”为内核的先秦音乐教育观念 |
(二)以“美育”为内核的近现代音乐教育观念 |
三、“专业性”音乐教育与“教育” |
(一)历史时代与“专业性”音乐教育 |
(二)从教育角度看“专业性”音乐教育 |
(5)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兼及实施策略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美育 |
(二) 素质教育 |
二、美育与素质教育之关系探讨 |
(一) 美育与德育 |
(二) 美育与智育 |
(三) 美育与体育 |
三、美育实施策略管窥 |
(一) 以审美教育为工具以美育为目的 |
(二) 美育当为终身教育 |
(三) 美育也当因材施教 |
(6)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题研究的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论题研究的概况 |
1.2.1 五四时期的研究综述 |
1.2.2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研究综述 |
1.3 论题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论题研究思路 |
1.3.2 论题研究内容 |
1.3.3 论题研究方法 |
1.4 论题预期的创新点 |
2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提出背景 |
2.1 蔡元培的生平及其思想演变历程 |
2.1.1 早年的学习与生活 |
2.1.2 中年的活动与经历 |
2.1.3 晚年的工作与研究 |
2.2 “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的社会背景 |
2.2.2 “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的直接契机 |
2.3 “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文化渊源 |
2.3.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3.2 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 |
3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 富含自由主义色彩的教育哲学观 |
3.1.1 “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的教育价值追求 |
3.1.2 “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
3.1.3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
3.2 充满批判精神的宗教观 |
3.2.1 宗教价值作用的两面性 |
3.2.2 道德与宗教“无涉” |
3.2.3 教育应超然于宗教之外 |
3.3 以情感教育为本质的美育观 |
3.3.1 美育的概念 |
3.3.2 美育的价值 |
4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反对以“孔教“为“国教” |
4.1.1 “孔教”不能成立 |
4.1.2 “国教”亦不能成立 |
4.2 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
4.2.1 宗教“是人类进程中间一时的产物” |
4.2.2 科学发达美育可以“代宗教” |
4.2.3 “舍宗教”而倡美育 |
4.3 倡导以哲学代“宗教信仰” |
4.3.1 美育所代“宗教”之说明 |
4.3.2 以哲学代“宗教信仰” |
5.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精神实质 |
5.1 拯救国家危亡 |
5.1.1 教育救国 |
5.1.2 美育救国 |
5.2 重建精神信仰 |
5.2.1 对宗教精神生活的批判 |
5.2.2 对美育所建构健康精神生活的向往 |
5.3 实现教育独立 |
5.3.1 教育独立思想概述 |
5.3.2 “以美育代宗教”在教育独立思想中的具体体现 |
5.4 养成健全人格 |
5.4.1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的提出及内涵 |
5.4.2 取宗教而代之的美育在健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 |
6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理性评析 |
6.1 “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特色 |
6.1.1 重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融合 |
6.1.2 主张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的统一 |
6.1.3 崇尚批判性与重建性的同步 |
6.1.4 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一致 |
6.2 “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影响 |
6.2.1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
6.2.2 促进了全社会对美育的重视与关注 |
6.2.3 开启了近代中国非宗教教育的历史 |
6.3 “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性反思 |
6.3.1 理论认识上的反思 |
6.3.2 逻辑论证上的省察 |
6.3.3 实践实施上的审视 |
7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美育与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 |
7.1.1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实施 |
7.1.2 蔡元培美育思想对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意义 |
7.2 美育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 |
7.2.1 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现实呈现 |
7.2.2 蔡元培美育思想对解决道德危机的启示 |
7.3 “以美育代宗教”与当代中国的“宗教热” |
7.3.1 当代中国“宗教热”的多样表征 |
7.3.2 “以美育代宗教”对解决“宗教热”的启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7)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 ——论曾繁仁美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从新时期的美学学术转型看曾繁仁美学 |
三、曾繁仁美学的学理主脉:存在论美学 |
四、曾繁仁美学的理论个性 |
第一章 曾繁仁文艺美学论:由本质论到经验论 |
第一节 文艺美学的学科生成 |
一、文艺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的审美回归 |
二、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 |
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学科特性 |
一、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人文学科 |
二、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经验 |
三、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 |
第三节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 |
一、面对中西文论:去粗存精 |
二、建设新文论的方法:综合比较 |
第二章 曾繁仁美育论:由思辨美学到人生美学 |
第一节 美育的本质论 |
一、美育本质观:和谐美育论 |
二、审美教育之“情感”:审美情感 |
三、曾繁仁对马克思美育本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美育与德、智、体的关系 |
一、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
二、美育与智育的关系 |
三、美育与体育的关系 |
四、美育代宗教 |
第三节 美育的作用与意义 |
一、美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
二、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情商 |
三、美育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和协调 |
第四节 美育的实施途径 |
一、美育实施的指导思想:有机整体观 |
二、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艺术教育 |
三、美育实施的目标:审美力的培养与情操的培育 |
第五节 现代美育的学科建设 |
一、现代美育的学科定位:人文学科 |
二、当代美育建设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三、美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人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曾繁仁生态美学论: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 |
第一节 生态美学的产生背景 |
一、生态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
二、生态美学产生的哲学与文化背景: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 |
三、生态美学产生的文学背景: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实践观具有浓郁的生态审美意识 |
二、“异化的扬弃”包含有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思想 |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维度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西方资源 |
一、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生态美学资源 |
二、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 |
三、西方20 世纪兴起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
四、基督教文化中的生态资源:生态神学 |
第四节 生态美学的中国资源 |
一、儒家的生态智慧:仁者爱人 |
二、《周易》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生生为易” |
三、道家的生态审美智慧:“道法自然” |
第五节 生态美学的内涵 |
一、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内涵 |
二、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三、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 |
第六节 生态美学建设的反思 |
一、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兴学科 |
二、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
三、生态美学的发展路径:全球视野,中国经验 |
结语:新时期美学转型的旗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美育的本质与价值 |
一、美育本质与价值研究简介 |
二、美育本质探讨 |
三、美育的价值 |
第二章 共和国普通中小学美育发展的艰难历程 |
一、共和国建立初期:美育的初春 |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美育开始入冬 |
三、文革时期:美育的寒冬 |
四、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初期:美育的复苏 |
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美育的春天姗姗而来 |
六、世纪之交以来:美育的夏天 |
七、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和制约共和国美育发展的因素探讨 |
一、毛泽东提出的“三好”和1957年教育方针的深远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直接提出美育 |
三、社会与个人需要不急切,应试教育的影响 |
四、教育学术界对美(育)是不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一直没有取得共识 |
五、其他因素 |
第四章 当前我国美育面临的内忧外患 |
一、当代中国学生的审美素质状况 |
二、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和摧残着学生的生命 |
三、当代中国部分人相当程度上出现丑恶化 |
四、当前社会审美环境日趋低俗化 |
五、学生审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畸形退化 |
第五章 关于共和国美育的反思与建议 |
一、对共和国美育命运的反思 |
(一) 美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明、民主的政治环境 |
(二) 辩正对待美育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
(三) 美育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文艺环境 |
(四) 艺术教育不等于美育 |
(五) 美育理论的发展需要一个理性的学术环境 |
二、发展共和国美育的建议 |
(一) 加强美育基本理论研究,切实弄清楚美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
(二) 美育界需要加强美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 |
(三) 将美育课程内容纳入中、高考范围 |
(四) 坚定不移地把应试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 |
(五) 改革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
(六) 让文雅(人文)教育在美育之前先行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从此以后,请好好把握 |
美是生命自然或自由地显现(彩图) |
(9)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 美、美感、美育 |
(一) 美 |
(二) 美感 |
(三) 美育 |
二、 中学历史教学美育与素质教育 |
(一) 深刻理解中学历史教学美育的含义 |
(二) 历史学科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三) 美育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
三、 历史美育的内容 |
(一) 历史社会美 |
(二) 历史自然美 |
(三) 历史艺术美 |
(四) 历史科学美 |
四、 历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
(一) 一个中心--课堂教学 |
(二) 两大环境--历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
(三) 三类课程--发挥三类课程的整体功能 |
(四) 四个原则 |
(五) 五个要求 |
(六) 美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杨贤江体育思想研究[D]. 史子禾.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民国上海绘画社团研究(1912-1937)[D]. 邢昊. 河北大学, 2020(03)
- [3]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J]. 王宏超.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4)
- [4]关于“专业性”音乐教育中“教育”意涵的讨论——我国教育角度的历时考察及其思考[J]. 李方元,谢芳. 中国音乐学, 2014(01)
- [5]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兼及实施策略管窥[J]. 成燕.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6]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D]. 李清聚.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6)
- [7]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 ——论曾繁仁美学思想[D]. 罗祖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 张正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9]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初探[D]. 姚彬.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
- [10]试论音乐教育与美育[J]. 伍金莲.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