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B/T 24050—2000(ISO14050:1998)环境管理 术语(论文文献综述)
岳克旭[1](2016)在《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是我国西南边陲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西藏的生态系统出现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面积冰川退缩、地表沙化越来越严重、水土出现大面积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等。人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和浪费、破坏自然资源的人为活动,致使西藏的环境面临诸多的挑战,伴随着西藏旅游业的逐步升温,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衰退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西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和群众关心、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西藏海拔高,高寒少氧,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具有易变性、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等脆弱特征。随着党和政府对西藏环境的越来越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西藏目前的环境立法和对水、土地、固废、噪声以及大气的管理来看,还是主要用目标排放、非法排放罚款等方式进行管理,集中表现在先污染后治理。因此,研究适合西藏环境管理模式下的环境管理体系,可以达到对环境的前期干预、中间管理和末端治理,从始至终对环境管理过程和环境管理效果进行管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环境管理目的。本文是在西藏环境管理模式下,对西藏景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根据西藏景区环境的特殊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全面论述,以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并以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为例,进行充分论证。目的在于帮助西藏景区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从管理角度对景区内各环境点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解决,使得西藏景区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保护,并为主要的环节提供管理思路。论文首先介绍了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基础概念和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藏的环境管理现状、环境运行模式、发展思路、存在问题等要素,提出了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并对建设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要求、形式、重点和难点以建设方法加以论述。再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为例,探讨怎样通过景区架构、管理规则、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来建立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最后得出结论,西藏景区的环境管理缺乏技术体系、操作体系和监管体系。景区应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高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意识和改善环境行为,并以IS014000标族为平台,结合本文论述的相关办法,建成一套完善、成熟的景区环境管理体系。
张小玲[2](2009)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生命周期评价是目前较为合理的判定可持续性影响评价的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对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原材料的获取或自然资源的生成,直至最终处置。人们可以对各种产品和服务建立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即研究产品或服务系统的生命全过程的环境因素和潜在影响。
张晓艳[3](2008)在《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审计自产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为其做着不懈的努力,特别是中国最近的大部制改革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体现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用于规范环境审计行为的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按照环境审计规范的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准则化体系设计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线路阐述了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研究的相关问题。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详细阐述国内外环境审计规范研究的现状,并对现有的环境审计规范进行分析,指出其主要成果和不足,提出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的迫切需要。论文第二部分介绍环境审计规范的相关基础理论,具体包括环境审计规范的内容和形式、中国审计准则体系概况及其与环境审计准则的关系、环境审计相关规范及其与环境审计准则的关系;论文进一步指出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原则。接下来,论文通过从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制定、主要内容及四个环境审计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环境审计在制定、执行主体、执行方法、执行效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现阶段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的可行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设想;首先指出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基础和总体构想,并从环境审计一般准则、执行准则、报告准则三个方面对环境审计准则框架进行设计;由于研究的局限性,随着审计理论的发展,环境审计规范准则体系将日趋完善,并向立体化和国际协调的发展方向。
颜会珠[4](2008)在《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快改善电力企业的管理现状,解决目前管理体系普遍存在的交叉、重复、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现状,提出了整合EMS、OSHMS和NOSA管理体系,构建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1)消化、转化和创新了安健环管理理念;(2)提出了EMS、OHSMS和NOSA管理体系整合的模式和方法;(3)设计了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的模式和结构。
丁圣权[5](2007)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SO自1996年正式颁布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从而,在全球有了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求和进行评价的统一标准。目前,已有超过100多的国家在贯彻该系列标准,其影响已超出了对环境保护管理的范畴,直接影响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行为,可以说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由于注重经济发展,执行该标准进度比较缓慢,尤其建筑工程研究、应用更少。本文在研究者对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参与建筑企业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尤其针对建筑企业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标准产生的背景、世界各国实施现状,研究的目的、意义,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2)介绍ISO 14000标准的基本情况;(3)介绍施工企业建立ISO 14000体系的方法、过程;(4)应用实例。通过研究,为施工企业明确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施工企业编写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永健[6](2006)在《半导体企业的EHSMS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进程的加快,政府对企业污染防治监管力度的增大,以及公众对企业环境保护期望值的升高,建立持续改进组织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改善组织内部员工的身体条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相关管理体系的认证,己成为半导体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多数半导体企业在实施以上体系时都采用了各自独立的体系,体系之间没有或很少有交叉,这种多体系和大量重复文件的情况导致企业管理效率降低,工作重复,且难以控制和实施。若申请第三方注册认证,企业需多次接待外部认证机构的审核,给其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带来相当的不便。就算最后通过第三方注册认证并取得了ISO或OHSAS证书过后,组织也很少主动对其现有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合法性评价以便发现差距、改进差距从而保持其持续增长性。这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缺乏操作平台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选择花钱委托国际或国内咨询机构开展评估,而企业内部人员自发开展评估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建立适用于半导体企业的标准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和对应的评估体系存在巨大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在大量查阅前人研究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通过DNV(挪威船级社)的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1999认证的半导体企业MGGJ的EHS管理体系的相关方案、运行效果等,对国际上半导体行业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标准体系: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1999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标准思想、标准要素等内容上有很强的关联性,这就为两个体系的整合提供了条件。同时,本文又对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1999的差异要素,如产生背景不同,推动力不同,控制对象不同,服务承诺的对象不同,运行控制途径不同等方面进行兼容,根据半导体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更全面、更适合于半导体行业实施的环境、健康、安全标准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本文针对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合法性评估)提出了计算机解决方案。而且,为了方便企业运用和实施,提出了建立标准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并阐述了企业实施该标准管理体系的基础与实施重点等指导性内容。标准半导体企业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和对应的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加强了企业危害分析、风险评估在现行管理中的运用,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加强了企业与社区对话与公众交流,规范了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评估体系的运行,能够及时反映整个EHS管理体系的偏差,有利于标准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合理的响应。
李山梅[7](2006)在《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文中提出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空前增加的同时,对于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本文拟从环境绩效审计角度出发,主要围绕环境绩效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在已有的环境评价与监测基础上,解决环境的持续审计与再监督问题,国内外对于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审计在逐步完善,尚缺乏对环境绩效系统的综合评价,环境绩效审计是最高层面上的评价与再监督,它适用于宏观、中观、微观各领域的环境规划和环境持续预测管理。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如下。一、当前与环境绩效审计相关联的技术性方法有环境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等,但各自都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不能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方法从总体上处理环境问题。论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对比与分析,从中归纳出环境绩效审计所应具备的本质特征与功能,特别强调了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实现空间上的综合性与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弥补了环境评价中的不足,为进入环境管理的新阶段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二、具体的审计方案是研究环境绩效的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环境绩效审计的统一方法和技术。本文在现有环境测量、评价技术基础上,综合各单项评测数据,构建了“环境优值”模型来评价环境友好程度,并以部分省市及48个矿业城市为例进行了测算应用。为得出各相关领域和长期环境影响的清晰、明确的评价结论,提供了初步可行的方案,可用于环境规划和可持续性管理。三、当前学术界在环境管理评价概念方面不够明确,本文经过大量研究,明确了若干环境评价概念,阐述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审核与环境绩效审计的关系,清洁生产审计与ISO14000的关系,环境绩效审计与绿色GDP的关系,环境绩效审计与其它环境政策管理工具的关系等,为今后环境管理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与管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四、本文还提出,对于环境管理、特别是对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要建立在环境伦理学基础上,环境伦理学不仅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同样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李贵臣[8](2003)在《最新通用基础标准信息介绍》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遵照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陆续批准发布了一系列新标准。为了帮助大家及时了解情况,以便准确地使用标准文件的最新版本,现将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部分通用基础标准最新情况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赵琦[9](2003)在《建筑企业ISO14000体系认证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产业更是突飞猛进,但由此暴露出来的建筑企业的建设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但从企业的层次上加强微观环境管理的体系措施还很薄弱。ISO14000是由国际标准组织颁布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这是帮助企业在其内部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得标准,使企业遵守环境法规、坚持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ISO14000对企业自觉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改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ISO14000体系的研究,阐述在我国建筑企业中建立ISO14000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建筑企业中建立和实施ISO14000体系。在文章中,作者采用了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以北京城建亚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认证实例,具体阐述了在建筑企业建立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问题和途径。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首先,对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作了一个详细的论述;其次,在分析建筑企业的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我国建筑企业环境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最后,以北京城建亚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在建筑企业内部如何建立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朱永安[10](2003)在《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壁垒”是目前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为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应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这种壁垒符合相关国际贸易协定且名义合理,即使我国顺利加入WTO也无法避免。目前,我国已有多种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纺织品、家电用品等)因遭遇“绿色壁垒”而损失惨重。所以,怎样突破别国“绿色壁垒”同时建立本国的“绿色壁垒”,以及如何积极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有部分关于“绿色壁垒”的研究从特定的方面和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总的来看,这些研究都较为零星、分散,至今为止仍缺乏全面系统的阐述与探讨,更谈不上从“绿色壁垒”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经济受影响的程度这一现实问题作深入具体的分析。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理论研究的缺陷。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进行了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和历史分析,揭示了绿色壁垒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第二部分对绿色壁垒的构成体系进行了剖析,介绍了绿色壁垒的历史沿革、内容、特征及趋势;第三部分就绿色壁垒问题中的非WTO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有关绿色包装、环境标志、环境标准与认证以及国际环境法规等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对绿色壁垒有关WTO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绿色壁垒与WTO之间的关系、TBT与SPS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最后在第五部分中针对绿色壁垒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给出了作者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题是绿色壁垒,作者认为在后 WTO时代中国学术及决策机构就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已经具有现实的紧迫意义。本文通过对贸易与环境理论的回顾,对绿色壁垒形成的渊源和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WTO框架下有关绿色壁垒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在突破和合理设置绿色壁垒方面的政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得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和探讨意义的思路。本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绿色壁垒的本质和内容,完成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比较清楚地勾画了绿色壁垒的全貌,同时对绿色壁垒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界定。本文的研究还特别注意到了WTO下绿色壁垒的一些内容和发展趋势,首次对WTO与绿色壁垒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另外,在研究中指出了未来中国可能遇到的新的绿色壁垒类型,尤其是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预测了绿色壁垒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揭示了绿色壁垒问题背后的经济学实质,即通过对绿色壁垒的研究阐明了国家竞争不能停留在比较优势上而应提高竞争优势,以及需要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另外,本文对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关系问题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提升,希望这些都能对我国在应对绿色壁垒的问题上有所帮助。
二、GB/T 24050—2000(ISO14050:1998)环境管理 术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B/T 24050—2000(ISO14050:1998)环境管理 术语(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 |
第一节 西藏的环境特征 |
1.1.1 水环境 |
1.1.2 大气环境 |
1.1.3 固体废弃物管理 |
1.1.4 噪声环境 |
第二节 西藏环境管理体系的状况 |
1.2.1 环境立法 |
1.2.2 环境执法 |
1.2.3 执法能力 |
1.2.4 执法效果 |
第三节 西藏环境管理的成效 |
第二章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中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西藏环境管理模式的问题 |
1.1.1 西藏现行环境管理模式 |
1.1.2 西藏景区现行环境管理模式 |
第二节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的问题 |
2.2.1 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
2.2.2 组织内部重视不够 |
2.2.3 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
2.2.4 环境保护缺乏主动性 |
2.2.5 环境保护制度缺乏 |
第三节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三章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注要点 |
3.1.1 环境的地域性 |
3.1.2 生态的脆弱性 |
3.1.3 影响的堆积性 |
3.1.4 环保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原则 |
3.2.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
3.2.2 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
3.2.3 主动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
3.2.4 文件制度化 |
第三节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 |
3.3.1 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
3.3.2 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
第四节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
3.4.1 景区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制 |
3.4.2 景区程序文件的编制 |
3.4.3 环境绩效评价 |
第五节 西藏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 |
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技术发展现状 |
我国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的意义 |
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的环境影响 |
1、正效应 |
2、负效应 |
我国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所面临的困难 |
1、没有建筑材料环境影响数据库 |
2、建立建筑构件环境影响数据库困难 |
(3)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环境审计规范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2章 环境审计规范相关理论 |
2.1 环境审计规范内容及形式 |
2.1.1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
2.1.2 有关的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 |
2.1.3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
2.2 环境审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
2.2.1 中国审计准则体系概况 |
2.2.2 环境审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
2.3 环境审计准则与相关规范的关系 |
2.3.1 环境审计相关规范 |
2.3.2 环境审计准则与相关规范的关系 |
2.4 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环境审计规范现状及其分析 |
3.1 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制定及主要内容 |
3.1.1 环境审计规范制定发展历程 |
3.1.2 环境审计规范制定机构 |
3.1.3 环境审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
3.2 中国环境审计规范执行四个典型案例介绍 |
3.2.1 环境审计规范执行主体方面 |
3.2.2 环境审计规范执行方法方面 |
3.2.3 环境审计规范执行效果方面 |
3.3 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存在问题分析 |
3.3.1 环境审计规范制定方面 |
3.3.2 环境审计规范执行方面 |
3.3.3 环境审计规范与其他规范之间关系分析 |
3.4 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设想 |
4.1 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基础 |
4.2 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总体构想 |
4.3 环境审计准则框架设计 |
4.3.1 环境审计一般准则 |
4.3.2 环境审计执行准则 |
4.3.3 环境审计报告准则 |
4.4 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的发展趋势 |
4.4.1 环境审计准则的立体化发展 |
4.4.2 环境审计准则与国际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
1.2 我国电力企业贯标和实施NOSA 的现状 |
1.3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体系整合的提出和意义 |
1.3.1 我国电力企业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提出 |
1.3.2 我国电力企业整合型管理体系提出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MS、OHSMS 和NOSA 管理体系介绍 |
2.1 环境管理体系(EMS)及其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
2.1.1 ISO14000 标准的发展历程 |
2.1.2 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 |
2.1.3 EMS的特点 |
2.1.4 EMS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
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及其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
2.2.1 OHSAS18000的发展历程 |
2.2.2 OHSAS18001:1999标准的基本要素 |
2.2.3 OHSMS的特点 |
2.2.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的应用 |
2.3 NOSA 安健环管理系统(NOSA)及其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
2.3.1 NOSA安健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 |
2.3.2 NOSA的要素 |
2.3.3 NOSA的理念和特点 |
2.3.4 NOSA的目的和作用 |
2.3.5 NOSA的适用对象 |
2.3.6 NOSA应用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企业EMS、OHSMS 和NOSA 管理体系整合的理论基础 |
3.1 管理体系整合的理论基础 |
3.1.1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概念 |
3.1.2 管理体系整合的相关理论 |
3.2 电力企业EMS、OHSMS 和NOSA 整合的基本条件 |
3.3 电力企业EMS、OHSMS 与NOSA 整合的必要性 |
3.4 电力企业EMS、OHSMS 与NOSA 整合的可行性 |
3.4.1 三个体系进行整合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
3.4.2 成功案例为三个体系的整合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S、OHSMS 和NOSA 管理体系标准的对比分析 |
4.1 EMS、OHSMS 与NOSA 管理体系的相关性 |
4.2 EMS、OHSMS 和NOSA 管理体系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
4.3 三个管理体系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4.3.1 三个体系都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
4.3.2 三个体系具有相同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模式 |
4.3.3 其他相同或者相似之处 |
4.4 三个管理体系的不同之处 |
4.4.1 目的不同 |
4.4.2 对象不同 |
4.4.3 侧重点不同 |
4.4.4 其他的不同之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
5.1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
5.2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整合原则 |
5.3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整合的方法 |
5.4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的模式和结构 |
5.4.1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 OHS)构建模式和结构 |
5.4.2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构建模式和结构 |
5.5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
5.5.1 E& OHS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 |
5.5.2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所取得的成果 |
6.2 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展 |
1.1.2 环境污染危害 |
1.1.3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 |
1.2 世界各国实施现状 |
1.3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
1.3.1 改善组织的环境行为,降低环境风险、法律风险 |
1.3.2 促进污染防治,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
1.3.3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环境意识 |
1.3.4 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
1.3.5 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 |
1.4 建筑企业贯彻 ISO14000 的意义 |
1.4.1 贯彻标准适应了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
1.4.2 促进建筑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途径 |
1.4.3 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 |
第二章 ISO 14000标准基本情况概述 |
2.1 ISO 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产生 |
2.1.1 ISO 14000 系列标准的产生 |
2.1.2 ISO 14000 系列标准的结构 |
2.1.3 ISO 14000 系列标准之间的关系 |
2.1.4 已经颁布的 ISO 14000 系列标准 |
2.2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
2.2.1 何为环境管理体系 |
2.2.2 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 |
第三章 施工企业建立ISO14000体系的方法、过程 |
3.1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的特点 |
3.1.1 建筑产品特点 |
3.1.2 建筑企业的特点 |
3.1.3 建筑工程环境管理的特点 |
3.2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过程 |
3.2.1 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流程图 |
3.2.2 建筑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 |
3.2.3 部分内容简述 |
3.3 初始环境评审 |
3.3.1 准备工作 |
3.3.2 初始环境评审 |
3.4 建筑企业常见环境因素及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 |
3.4.1 建筑施工企业常见重大环境因素 |
3.4.2 建筑企业主要环境目标、指标及实施要求 |
3.5 建筑企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要求 |
3.5.1 对建筑企业总部的要求 |
3.5.2 施工项目现场的法律法规要求 |
3.5.3 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 |
3.6 环境体系文件编写与策划 |
3.6.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依据及原则 |
3.6.2 准备工作 |
3.6.3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
3.7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置 |
第四章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ISO14000标准体系的实证研究 |
4.1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
4.2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体系建立过程 |
4.2.1 准备阶段 |
4.2.2 人员培训 |
4.2.3 初始环境评审 |
4.2.4 体系策划和文件编写 |
4.2.5 体系试运行 |
4.2.6 内审、模拟审核及管理评审 |
4.2.7 认证审核准备 |
4.2.8 认证审核 |
4.2.9 颁发证书 |
4.3 公司建立体系的障碍 |
4.3.1 市场差异 |
4.3.2 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4.3.3 投入障碍 |
4.4 运行效果 |
4.4.1 施工现场水、气、声、渣排放明显减少 |
4.4.2 提高了全员素质 |
4.4.3 提升了公司信誉 |
4.5 持续改进 |
4.5.1 不符合信息的收集 |
4.5.2 纠正与预防 |
4.5.3 反复循环,持续改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6)半导体企业的EHSMS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际标准介绍 |
1.2.1 ISO14000 的产生 |
1.2.2 OHSMS18000 的产生 |
1.2.3 EHS 管理体系的产生 |
1.2.4 三种管理体系互有包涵又各有偏重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述 |
1.5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案 |
第二章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
2.1 ISO14000:1996 标准 |
2.1.1 标准出台的背景 |
2.1.2 标准的结构框架 |
2.1.3 ISO 14001 简介 |
2.1.4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 |
2.1.5 建立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和作用 |
2.2 OHSAS 18001:1999 标准 |
2.2.1 OHSAS 18001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背景 |
2.2.2 国内的基本情况 |
2.2.3 OHSAS18001 标准的突出特点 |
2.2.4 OHSAS18001 标准实施上的难点 |
2.2.5 OHSAS18001 标准框架 |
2.3 EHS 管理体系标准 |
2.3.1 EHS 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2.3.2 EHS 管理体系架构体系 |
2.3.3 建立和实施EHS 管理体系的目的和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SO14001 与OHSAS18001 标准分析 |
3.1 引言 |
3.2 二个标准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3.3 两个标准的差异 |
3.4 两个标准的文件体系整合 |
3.5 两个标准的实施过程整合 |
3.6 整合EHS 管理体系在MGGJ 公司的运用 |
3.6.1 文件体系的建立 |
3.6.2 策划阶段 |
3.6.3 运行控制阶段 |
3.6.4 检查与纠正措施 |
3.6.5 内部审核阶段 |
3.6.6 外部审核(DNV,挪威船级社)阶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用于半导体企业的标准EHSMS |
4.1 引言 |
4.2 半导体企业标准EHS 管理体系的文件系统 |
4.3 半导体企业标准EHS 管理体系的实现 |
4.4 半导体企业标准EHS 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 |
4.5 半导体企业标准EHS 管理体系十大要素的权重分析 |
4.6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半导体企业标准EHS 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
4.7 小结 |
第五章 EHS 管理体系的评估 |
5.1 引言 |
5.2 EHS 管理体系自我评估的特点 |
5.3 持续改进在EHS 管理体系自我评估中的应用 |
5.4 EHS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估 |
5.5 EHS 管理体系的合法性评估 |
5.6 半导体企业标准合法性评估程序示例(仅供参考) |
5.7 如何写好半导体企业标准合法性评估报告 |
5.8 EHS 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5.9 EHSMS 评估体系评估指标 |
5.10 EHSMS 评估体系的软件系统介绍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EHS 管理体系通用要求 |
6.1 对管理职责的要求 |
6.2 对需求识别和分析的要求 |
6.3 对体系策划和实施的要求 |
6.4 对资源分配的要求 |
6.5 对信息沟通的要求 |
6.6 对过程和活动管理的要求 |
6.7 对测量和监视的要求 |
附录 B:通用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内审)报告 |
附录 C:MGGJ 公司的ISO 14001:2004 和OHSAS18001:1999 证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人与自然的和谐 |
1.1.2 环境绩效审计的地位及其研究的迫切性 |
1.2 论文框架与内容 |
1.2.1 论文框架结构 |
1.2.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性成果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创新性成果 |
2 环境评价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分析 |
2.1 关于环境评价文献综述 |
2.1.1 环境审计的研究发展与现状 |
2.1.2 绩效审计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3 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4 ISO14000 的内容与发展 |
2.1.5 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6 与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7 环境伦理学是实施环境政策工具的伦理基础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不经济理论 |
3 环境审计的本质与新特征 |
3.1 环境审计的本质 |
3.1.1 传统审计的本质 |
3.1.2 环境审计的本质 |
3.1.3 两者本质的相同性 |
3.2 环境审计的新特性 |
3.2.1 环境审计注重绩效审计 |
3.2.2 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的再监督 |
3.2.3 环境审计主体进一步扩展 |
3.2.4 环境审计程序进一步延伸 |
3.2.5 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变革 |
3.3 实施环境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
3.3.1 加强环境绩效审计 |
3.3.2 联合审计、加强沟通 |
3.3.3 对传统审计人员的新挑战 |
3.3.4 积极参与国际间交流 |
4 绩效审计需要加入环境因素 |
4.1 绩效审计概述 |
4.1.1 绩效审计的名称与实质 |
4.1.2 我国绩效审计的特点 |
4.1.3 科学发展观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呼唤 |
4.2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需要加入环境因素 |
4.2.1 建设项目投资的绩效审计范围、内容 |
4.2.2 项目正式运营后需要环境绩效审计 |
4.2.3 环境评价与环境绩效审计的配合 |
4.3 政府环境绩效考核体系与绿色GDP 的建立 |
4.3.1 关注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审计 |
4.3.2 尝试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绿色GDP |
4.3.3 实施环境绩效审计与绿色 GDP 具有一体性 |
5 环境影响评价的优点与问题所在 |
5.1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发展 |
5.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
5.1.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各阶段 |
5.1.3 建设项目环评向战略环评的转变 |
5.2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程序及其存在问题 |
5.3 美国长期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优点与问题 |
5.3.1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环评程序的优点 |
5.3.2 长期实践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问题所在 |
6 环境的内部控制与ISO14000系列标准 |
6.1 ISO14000 系列标准 |
6.2 ISO14000 的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审核 |
6.2.1 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模式 |
6.2.2 环境审核 |
6.3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6.3.1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
6.3.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6.4 ISO14000 与环境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的关系 |
6.4.1 两者的不同之处 |
6.4.2 两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
7 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管理的新阶段 |
7.1 环境战略管理的新阶段环境绩效审计 |
7.1.1 宏观环境战略管理角度的六个发展层次 |
7.1.2 环境绩效审计内涵 |
7.1.3 环境绩效审计五项内容及我国的现状 |
7.2 我国末端治理的环境工程项目绩效审计问题 |
7.2.1 污水处理厂及其绩效审计 |
7.2.2 垃圾处理厂及绩效问题 |
7.2.3 环境项目资金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移 |
7.2.4 国际公约环保项目效益审计的尝试与探索 |
7.2.5 末端治理之缺陷 |
7.3 清洁生产审计及其与ISO14000 的关系 |
7.3.1 清洁生产的起源与发展 |
7.3.2 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审计内涵 |
7.3.3 清洁生产审计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
7.3.4 清洁生产方式与ISO14000 的关系 |
7.4 企业能源审计 |
7.4.1 企业能源审计定义与主要内容 |
7.4.2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 |
7.4.3 清洁生产审计、企业能源审计与环境绩效审计的关系 |
7.5 环境绩效审计的再监督职能与特性 |
7.5.1 环境绩效审计与其它环境管理工具相辅相承 |
7.5.2 环境绩效审计促进环境管理政策的完善 |
7.5.3 环境绩效审计需要部门沟通与联合审计 |
7.5.4 企业树立社会责任与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相互促进 |
8 可持续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8.1 树立综合、持续性观念实施环境绩效审计 |
8.1.1 环境系统的特性 |
8.1.2 环境绩效审计的时空跨度 |
8.1.3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及其难点问题 |
8.2 构建环境优值模型,评价环境友好程度 |
8.2.1 构建环境优值模型的前提条件 |
8.2.2 环境优值模型的构建 |
8.3 环境优值模型的特点与测算应用 |
8.3.1 环境优值模型是对环境的综合、整体评价 |
8.3.2 环境优值模型是对环境影响的持续性评价 |
8.3.3 环境优值模型是一个开放型模型 |
8.3.4 环境优值模型的适用领域与实施基础 |
8.3.5 环境优值模型是评价环境绩效审计的重中之重 |
9 矿业城市环境问题与推行环境绩效审计 |
9.1 矿业城市及其环境问题 |
9.1.1 “铜城”白银市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 |
9.1.2 “煤城”焦作市发展现状与环境问题 |
9.2 矿业城市推行环境绩效审计 |
9.2.1 矿业城市众多的环境工程需要环境绩效审计 |
9.2.2 矿业城市招商引资环评工作要与环境绩效审计配合 |
9.2.3 矿业城市需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激励政策 |
9.3 用环境优值模型测算评价矿业城市 |
9.3.1 48 个矿业城市的选取步骤与原则 |
9.3.2 矿业城市废物处理率优值测算 |
9.3.3 矿业城市废物处理率测算分析 |
9.4 环境伦理教育是环境管理的伦理基础 |
10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建筑企业ISO14000体系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2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概述 |
2.1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
2.2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 |
2.3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及基本内容 |
2.3.1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
2.3.2 ISO14000系列标准基本内容 |
2.4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特点 |
2.5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框架的建立 |
2.6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
2.7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比较 |
3 国内外建筑企业的环境管理 |
3.1 建筑企业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
3.2 建筑企业环境管理概述 |
3.2.1 环境管理体系 |
3.2.2 建筑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 |
3.2.3 实施ISO14000的作用 |
3.3 国外环境管理的现状 |
3.4 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情况 |
3.4.1 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 |
3.4.2 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对我国建筑企业的重要意义 |
3.4.3 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
3.4.4 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利条件 |
4 建筑企业建立和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的关键 |
4.1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
4.1.1 环境保护法概述 |
4.1.2 国际环境保护法 |
4.1.3 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条例 |
4.1.4 与建筑企业活动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条例 |
4.2 了解有关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标准 |
4.2.1 环境管理制度 |
4.2.2 环境标准 |
4.3 建筑企业环境因素的确定 |
4.3.1 环境因素的识别 |
4.3.2 环境因素的评价 |
5 建筑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ISO14000体系认证 |
5.1 准备阶段 |
5.2 初始环境评审 |
5.2.1 建筑企业环境因素的确定 |
5.2.2 与建筑企业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确定 |
5.3 体系策划 |
5.3.1 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
5.4 文件编写 |
5.4.1 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写 |
5.4.2 程序文件的编写 |
5.5 体系试运行 |
5.6 内部审核 |
5.7 管理评审 |
5.8 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条例的目录清单 |
附录二 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的北京城建亚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管理手册》 |
(10)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绿色壁垒”与21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现状 |
2.3 研究思路 |
第一部分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和历史分析 |
第一章 贸易与环境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理论源流 |
1.1 自由贸易理论 |
1.2 贸易保护理论 |
第二节 环境与贸易:一项理论分析 |
2.1 环境的特征与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实质 |
2.2 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两难选择:一个理论难题 |
2.3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实践的矛盾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一个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绿色壁垒:两种分析视角 |
4.1 国际贸易视角:绿色壁垒与自由贸易中的环境限制 |
4.2 可持续发展视角:绿色壁垒与发展的持续性 |
第二章 绿色壁垒的源起:环境贸易问题的产生 |
第一节 环境保护:危机与挑战 |
1.1 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依然蔓延 |
1.2 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国际化 |
1.3 环境问题日益政治化、经济化 |
1.4 环境问题更趋长期性、复杂性 |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2.1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 |
2.2 强化环境管理对贸易的影响 |
2.3 贸易与环境冲突的解决原则 |
第三节 新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的绿色壁垒 |
3.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背景 |
3.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利益背景 |
第三章 国际环境贸易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国际环境关系的形成 |
1.1 国际环境关系形成的表现 |
1.2 国际环境法的出台 |
1.3 环境保护地位的上升 |
1.4 国际环境关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形成 |
第三节 联合国的作用评析 |
3.1 构造崭新的战略思想 |
3.2 推进环发领域的国际合作 |
第四节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各国政策简评 |
4.1 美国 |
4.2 欧盟 |
4.3 日本 |
4.4 巴西 |
第二部分 绿色壁垒体系解析 |
第四章 绿色壁垒:历史、内容、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绿色壁垒形成的机理分析 |
1.1 时代背景 |
1.2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压力 |
1.3 绿色消费市场的利益驱动 |
1.4 日益激烈的大国际贸易竞争 |
1.5 国际公约的不合理性 |
第二节 绿色壁垒的全景观 |
2.1 环境关税制度 |
2.2 环境配额制度 |
2.3 环境许可证制度 |
2.4 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 |
2.5 环境补贴制度 |
2.6 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 |
2.7 环保技术标准 |
2.8 环境检验检疫制度 |
2.9 环境包装与标签制度 |
2.10 环境标志与认证制度 |
第三节 绿色壁垒的特征 |
3.1 合理性 |
3.2 合法性 |
3.3 内容多、范围广 |
3.4 方式巧妙及隐蔽 |
3.5 技术歧视 |
第四节 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 |
4.1 法规化 |
4.2 国际认同化 |
4.3 产业绿色化 |
4.4 产品生命周期绿色化 |
4.5 服务业绿色化 |
4.6 国际绿色市场形成 |
第五节 绿色壁垒各类型案例 |
第三部分 绿色壁垒的非WTO内容勾勒 |
第五章 绿色包装 |
第一节 绿色包装的兴起及其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包装的环保要求 |
第三节 绿色包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四节 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包装的法规和措施 |
4.1 法国 |
4.2 英国 |
4.3 加拿大 |
4.4 澳大利亚 |
4.5 韩国 |
4.6 台湾省 |
第六章 环境标志 |
第一节 环境标志的产生 |
1.1 环境标志的由来 |
1.2 环境标志产生的背景 |
1.3 环境标志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环境标志的主要内容 |
2.1 环境标志的图案 |
2.2 环境标志的制定及申请使用程序 |
2.3 环境标志的管理 |
第三节 环境标志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外环境标志制度介绍 |
4.1 美国的绿色标签制度 |
4.2 欧盟的环保标志制度 |
4.3 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 |
4.4 韩国的生态标志制度 |
第七章 环境标准与环境认证 |
第一节 环境标准与市场准入 |
1.1 环境标准和市场准入措施的基本表现 |
1.2 环境标准与市场准入的矛盾分析 |
第二节 ISO14000介绍 |
2.1 ISO14000的背景 |
2.2 ISO14000的基础 |
2.3 ISO14000的框架 |
2.4 ISO14000的原则 |
2.5 ISO14000的主要内容 |
2.6 可持续发展与ISO14000的推行 |
2.7 ISO14000与国际贸易 |
第三节 ISO14000发展趋势 |
3.1 环境管理与系列标准进展情况 |
3.2 正在制定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
第四节 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准概况 |
4.1 欧洲 |
4.2 亚洲 |
第八章 国际环境法规 |
第一节 国际环保公约概述 |
1.1 《拉姆萨湿地公约》 |
1.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1.3 《保护臭氧维也纳公约》 |
1.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1.5 《生物多样性公约》 |
1.6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
第二节 国际环保公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2.1 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公约的贸易影响 |
2.2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贸易影响 |
2.3 巴塞尔公约的贸易影响 |
第三节 WTO环境保护的有关协议和措施 |
3.1 WTO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 |
3.2 WTO有关环保的措施 |
第四节 美国与欧盟的环境管理法规概况 |
4.1 美国 |
4.2 欧盟 |
第四部分 绿色壁垒的WTO相关内容评析 |
第九章 WTO与绿色壁垒关系总论 |
第一节 WTO中的环境与贸易问题 |
第二节 WTO体制下的环境贸易措施 |
2.1 GATT/WTO有关章节内容 |
2.2 GATT/WTO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态度 |
第三节 WTO中环保作为一般例外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
第四节 美国海龟――海虾案例 |
4.1 争论概况 |
4.2 专家组的审理 |
4.3 上诉机构的审理 |
4.4 评析 |
第十章 TBT与SPS |
第一节 TBT综述 |
1.1 TBT协议概述 |
1.2 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的界定 |
1.3 信息的公开与交流 |
1.4 组织保证与制度约束 |
1.5 TBT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待遇 |
第二节 TBT在WTO其他协议中的体现 |
2.1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
2.2 《服务贸易总协定》 |
2.3 《环境与贸易协定》 |
第三节 美、日、欧国家执行TBT情况 |
3.1 美国 |
3.2 日本 |
3.3 欧盟 |
第四节 TBT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4.1 TBT的特点 |
4.2 TBT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 SPS概述 |
5.1 SPS的定义与内容 |
5.2 采用SPS的程序和规定 |
5.3 SPS与TBT的区别 |
第六节 SPS案例介绍 |
第十一章 对其他方面内容的深入研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 |
1.1 基因资源的取得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
1.2 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 |
第二节 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 |
2.1 多边环境协定 |
2.2 多边投资协议 |
2.3 WTO体制 |
2.4 职业安全和工作环境保护 |
第三节 金融服务业与环境保护 |
3.1 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历史沿革 |
3.2 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对金融业的关注 |
第四节 发展旅游业与环境保护 |
4.1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 |
4.2 组织和文件 |
4.3 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管理 |
第五部分 绿色壁垒:中国的问题与对策 |
第十二章 绿色壁垒对我国影响的效应评价 |
第一节 绿色壁垒的负效应评价 |
1.1 直接影响产品出口 |
1.2 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 |
1.3 影响出口产品市场范围 |
1.4 影响环保产业发展 |
1.5 绿色壁垒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1.6 绿色壁垒对我国企业商品出口的影响 |
第二节 绿色壁垒影响的正效应评价 |
2.1 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2.2 环保产业出口的巨大潜力 |
2.3 绿色产品的出口潜力 |
2.4 促使企业转变营销观念 |
2.5 促进我国对进出口产品的管理 |
第十三章 中国现行环境贸易政策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环境政策与贸易发展关系分析 |
1.1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基本原则 |
1.2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 |
1.3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 |
1.4 我国环境法规中与经济有关的条款 |
第二节 中国的绿色壁垒措施现状 |
2.1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
2.2 中国的环境法规与技术标准 |
2.3 环境认证 |
2.4 商品检疫与检验规定 |
2.5 绿色包装与标签要求 |
2.6 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 |
第三节 加入WTO对我国环境制度的影响的一些问题 |
3.1 发达国家利用贸易转移污染的机会增多 |
3.2 初级产品低关税诱发资源的过度开发 |
3.3 绿色壁垒的进一步实施 |
第十四章 应对绿色壁垒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的问题与绿色壁垒政策寓义的经济分析 |
1.1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存在的问题 |
1.2 应对绿色壁垒政策寓义的经济分析 |
1.3 竞争力要素的分析 |
第二节 有关政策建议 |
2.1 突破认知壁垒 |
2.2 加速有关绿色壁垒的技术创新 |
2.3 引导企业创建绿色战略 |
2.4 推进市场制度创新 |
2.5 其他建议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创性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GB/T 24050—2000(ISO14050:1998)环境管理 术语(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岳克旭.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2]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 张小玲. 建设科技, 2009(03)
- [3]中国环境审计规范准则化研究[D]. 张晓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
- [4]电力企业安健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颜会珠.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
- [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D]. 丁圣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2)
- [6]半导体企业的EHSMS评价体系研究[D]. 李永健.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4)
- [7]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兼评矿业城市环境问题[D]. 李山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8]最新通用基础标准信息介绍[J]. 李贵臣.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03(06)
- [9]建筑企业ISO14000体系认证研究[D]. 赵琦. 重庆大学, 2003(04)
- [10]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D]. 朱永安. 复旦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