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研结合,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论文文献综述)
魏春景[1](2020)在《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类型及其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许多人从乡村进入了城市,这造成许多城市问题,例如入学难度增大和相对缺乏高质量教育。有限的土地利用和不足的规划发展空间阻碍了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的良好发展。本课题从普通中学的空间环境品质入手,分析了国内普通中学空间环境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全国普通中学空间环境的发展阶段;此外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中学教育一直处于在世界领先低位,通过对外国普通中学的空间环境发展的演变历程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前我国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发展的不足之处以及国外普通中学对中国普通中学未来发展的影响。作者对国内空间环境品质类型中的五种典型普通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空间环境的发展历程、当前空间环境的优缺点和师生的改进建议,最后得出普通中学五种品质类型的特定特征和空间构成。由于我国普通中学的空间环境品质普遍不高,作者从空间环境的品质类型角度分析这五类普通中学改善空间环境品质的具体措施,主要通过空间布局、功能构成和流线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期为改善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提供具体参考。
林露芳[2](2016)在《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农村小学为例,探讨教师在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从鼓励学生远大理想开始,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创新精神,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成为有素质、对祖国的未来建设有用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周彦兵[3](2016)在《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各国在其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例如,在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也呈现“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不过其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往往通过一步到位的模式完成身份的转变。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显带有中国标签,具有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明显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导致“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出现。所谓“农民工”,就是我国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跨越城乡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在农村,但在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依靠工资生活的劳动人口。“农民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城市务工并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参与创造社会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阶层,他们“亦工亦农”而又“非工非农”,他们实现了职业转变,但是却没有同步实现身份转换。农民工群体因第二代的到来发生代际分化,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日益成为该群体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生活时代和自身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市民化意愿更为强烈,然而在现实中他们市民化的进程却步履艰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带来不平不满,同时也给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无可置疑,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亦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研究将新生代农民工亟待市民化做为问题的起点,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放置在群体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通过观察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生命历程的时空场域转换,从微观角度,从个体及一般,动态的观察该群体生命轨迹发展的历程,具体研究继续教育活动这一事件在该群体生命历程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是转折点(拐点)、关键事件和生命轨迹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法等。本研究追溯了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揭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实际,这也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不同于国外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过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即是要求他们在综合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贴近或者达到市民标准。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来看,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从劳作农民到产业工人,职业发生重大变化,是否愿意持续学习?是否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这一关键事件实现市民化?这些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研究提出,继续教育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突破市民化能力瓶颈的主要路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就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未来的城市市民,内容上加强意识形态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和公民素养始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形式上应具有开放、轻量、个性、趣味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向进一步有关部门提出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等建议,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论文分三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归纳综述论文的相关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观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正文。即主要研究观点,包括第一章到第八章的内容。第一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轨迹和生命历程描述。按照人们对生命周期的常规理解和体验,具有市民化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民阶段——农民工阶段——市民阶段”。农民阶段是生命历程的初始状态,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拐点,拐点的出现预示着农民工生命轨迹的方向发生改变,市民阶段是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转折点,市民化的完成标志着农民工非农身份的彻底转变。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阶段,继续教育是关键事件,通过继续教育实现自我提升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路径。第二章,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与阶层解析。本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生组特征、群体特点,在城市社会中的角色与困惑。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勘察与社会定位。本章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从就业状况、岗位特征、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转型中的经济生活、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生存现状,这种现状亦决定了该群体在城市社会中的定位。第四章,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职业的农民,他们定居城市,具有成为市民的可能,却又没有得到正式市民的资格。农民工阶段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阶段,充满希望而又长路漫漫。这一阶段,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至少完成四个方面的蜕变:一是职业身份变化,从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即从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流动劳力转变为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有专业技术的工人;二是自身素质变化,即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提升;三是社会身份变化,即由农民转变成潜在市民;四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五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中,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其市民化能力的发展。本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职业技能、文化知识、行为)、经济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等角度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对继续教育的应然需求状态。第六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现有继续教育的供给,从课程内容到学习模式,都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应然需求有较大差距,现有继续教育供给只关注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上岗等的短视利益;很难从长远上帮助他们实现非农职业身份的根本转换。站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角度,市民化是根本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才是关键因素。第七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探析。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第一,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第二,供给内容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是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改变生命轨迹的重要手段;第三,学习方式上应向着开放化、个性化、轻量化、趣味化、协作化等基于信息网络,更以人为本的模式发展。第八章,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的力量大于个人奋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推进更需要国家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结论部分对论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和展望。本研究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从微观入手,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激励个人成长与蜕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使他们的生命历程失去可参照的社会标准时间,通过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模式的构建,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会标准时间表,明确社会活动参与的时间节点,这也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政府的主导能更行之有效地帮助该群体实现城市融入。
胡贤龙[4](2015)在《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已经开展了五年,成绩斐然的同时在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瓶颈。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的推广和发展。针对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的现状,本文从足球项目自身规律出发,运用了运动竞赛学、管理学及系统学等学科相关理论,采用了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武汉市在开展青少年社会足球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传统的青少年足球比赛组织较好,社会足球比赛形成了较成熟的模式。2武汉市校园足球比赛却由于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在校园足球联赛运行过程中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的组织管理完全交给体育系统单独操作,教育系统则完全缺失。3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尽管有良好的基础,但普及和推广程度却还不能满足当前校园足球的发展需求,校园足球比赛受关注程度不高。4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场地设置、经费投入、保险等因素使得校园足球比赛在一些条件不好的学校难以推进开展。5在开展校内足球比赛方面,由于专业的指导人员与组织人员的缺乏、开展经费不足以及出于安全考虑领导不允许四大因素阻碍了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校内比赛的开展。6校园足球指导员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指导员文化水平不高、非足球专业体育教师占指导员比例大、足球工作执教年限短、教练等级不高这四个方面。7武汉市远城区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程度较为滞后。远城区无论是在参赛球队数量、场地、经费、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方面都亟待提高。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远城区学校参与到武汉市校园足球的比赛中来。
肖喜平[5](2015)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G中Z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主要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中,为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主动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并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进行调控和管理,从而充分激发自我潜能的管理行为。即在预习、上课、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管理好自我(学会自律)、处理好与同学、老师之间在学习上的合作和冲突。本研究中,笔者响应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号召,在尊重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前提下,试图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自我管理训练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在本实践研究中,笔者查找了一些文献,首先确定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具体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需的“自主决策能力、自主监督能力、自主调控能力、自主反思能力和自主评价能力”,并举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这样不仅证明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可行性,也体现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具有促进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作用。其次,在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对所教的班级进行了实践,在实践中收集一手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践的效果,从而用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言,包括研究缘起、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对自主管理的已有研究成果做出了综述,然后阐述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讲述了在z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的过程,包括背景介绍、学生自主管理现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举措;第四部分为实践的效果与反思。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得到提高,以期能够得到更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推广;实践后反思得与失,以期进一步改进实践。
苗玉宁[6](2014)在《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分支,有关生命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逐步发展起来,其研究视域也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逐步转向教育总体的道德性质、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以及教育的各个局部和各种要素的伦理矛盾及其道德实践。随着管理学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义。当关注人性、关注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时,以伦理道德为调节手段处理人际间关系的伦理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也必然越来越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方法。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已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代管理发展的伦理化趋势,推动了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而伦理是对社会理想和人的崇高价值的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教育管理所追求的。为此,提倡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管理伦理是指独立学院管理者在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人性、弘扬人道的基础上,借助道德的手段与力量协调独立学院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与冲突,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促进独立学院及相关主体的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本研究以影响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特殊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为研究对象,期望从伦理追问的角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的新思维、新方法。伦理追问是一种道德关怀,是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事物,从而对事物进行伦理审视和价值判断,旨在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一般伦理意义上的独立学院特殊管理伦理问题,以此探索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与建构。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一是理论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通过对伦理学、教育学、教育伦理学、管理学和管理伦理思想与方法等基础理论的递进研究,在教育价值与伦理价值趋同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立场追问大学教育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管理的伦理审视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二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在时下多元文化价值共生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独立学院相关利益主体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综合理论与知识指导下的调查研究,从体制认知、机制评价、组织氛围、员工态度、劳动关系、学生收益等方面获得资料,进而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管理现状做出价值判断。三是系统分析的方法。在理论梳理、实证研究和制度解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求解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实证研究在全国选择5所独立学院为被调查样本单位,针对相关利益群体设计4套调查问卷,总设问114题,在5个被调查单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92份,总有效回收率90.5%。从伦理的角度对调查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学院办学的教育公益性质疑;独立学院董事会的价值导向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独立学院全额收费与自负盈亏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教育价值追求;独立学院教师的离职倾向;学生对独立学院的整体认同度偏低等问题。本研究经过理论准备、调查研究,从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各个侧面基本把握了独立学院目前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具有价值排序和道德选择的伦理学问题。就独立学院管理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梳理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基本经验,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难点,从伦理的视角进行制度价值判断。运用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从七个方面提出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相关价值命题,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出基于伦理价值判断的管理路径选择。第一,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独立学院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其教学管理中必须贯彻教育公益性的原则。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独立学院大学伦理品性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主体价值的人本伦理精神;独立学院经营理念的自主伦理精神;独立学院应用思想的求真伦理精神。第三,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独立学院自身组织的特殊性产生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组织伦理冲突。应以组织伦理之维从组织使命、权力机制、教学模式、教育共同体、和谐秩序等方面建构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第四,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独立学院运行机制是市场法则的必然。兼顾高等教育的教育性、社会性和经济性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坚持教育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坚持社会性就是要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突出教育的社会效应,突出民生收益和国家收益;坚持经济性就是要坚持经营办学,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自身办学的经济收益。第五,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正确认识独立学院的三种利益关系: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关系是在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是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的理念转换。第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在以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目标定位、以增加学生收益为根本的目标定位、以办学特色为竞争力的目标定位、以文化促进力为内涵的教师培养机制定位的结合上,探求转型发展中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第七,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典型的先产生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路径模式。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行政立法,应把规范独立学院外部制度环境的重点放在教育公益性、利益均衡性和价值公平性三个方面。同时,对进一步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规范行政伦理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坤[7](2014)在《小学校长权力运作》文中指出在今天的中小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无论怎么强调中小学校长的作用都不过分。通过上级任命、主动参与竞聘、民主荐举等方式走上校长的工作岗位,这只是当上校长的第一步,校长的管理职能能不能得到保障,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能不能得到彰显,不仅取决于校长拥有哪些权力,而且取决于校长如何运作这些权力。因此,对校长如何运作权力的研究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重要关注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一位农村普通中心小学校长工作样态的实地研究,借助权力的视角,运用谱系学的分析方法,按照“对外”和“对内”权力运作的两个维度,描画了当前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基本图景。小学校长对外权力运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这两类主体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分歧之点。校长,作为学校的主管人员,经常在追求“政绩”上“办让上级满意的教育”和在追求“效益”上“办让家长满意的教育”之间摇摆。总体来看,在对外的权力运作上,校长呈现出鲜明的“弱势”特征,是在“为满足上级期望而工作”。对于上级的“林林总总”的通知和下达的各项任务,只有服从、执行和接受,甚至不惜用“编数据”和“造材料”的方式来迎合。偶尔也会耍些不过分的“小聪明”。对于学生家长,由于受现在社会舆论氛围和政策导向的影响,也是以满足和服务为主。小学校长对内权力运作的对象比较复杂,涵盖学校中的一切。相比较校长对外权力运作中“示弱”的表现,在对内权力运作中,校长呈现出更多的“强势”特征。作为行政上的“首长”,能够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力,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评聘考核中层干部,用“工程”的方式推进学校各项建设,采取各种微权力技术管理教师,恩威并用,软硬兼施。作为专业上的“领头人”,能够落实国标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学校文化,虽然有力不从心之处,但也基本上能够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掺杂其中,在学校中实现,充分显示出校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的特征。这些权力运作,既有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有校长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由此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校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有理由确信校长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从权力运作的谱系学视角来分析,在对外权力运作方面,由于校长职位的获得和办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是外控的,主要采取服从、拖、政治修辞等方式来应对。在对内权力运作方面,由于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对学校内的人财物拥有较高的支配权,权力运作的方式则更加复杂化、精致化、微观化。由此也形成了当下不少校长的“对内强、对外弱”的“两面派”权力性格。无论当下的小学校长以何种形式进行权力运作,都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有些是主观设定的结果,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清楚地了解小学校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状况,对解决小学校长如何用权,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校长自身的专业成长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赵晓阳[8](2013)在《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是一个充满血污与屈辱、抗争与探索的历史转折时代。从戊戍维新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夕,我国近代知识分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救国。这是近代中国特殊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他们认为中国贫穷落后,遭受侵略的原因在于国人愚昧、科学落后,而根源则是教育不普及、不发达。只有发展教育,才可以使人民由愚而智,使国家转弱为强,转贫为富,最终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于是,教育救国思想成为了近代中国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的救国方案,青年毛泽东也不例外。从少年时代起,青年毛泽东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忧患意识,早年深受康有为、梁启超“教育为主脑”说的影响,在探寻改造中国和社会途径的过程中深切关注和严肃思考着教育救国的问题。特别是1913年毛泽东选择报考师范专业,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继而转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又深受杨昌济、徐特立等一批以教育救国为职志的教师影响,毛泽东更加坚信改造国家和社会,“应以学校教育为急,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能力之人才”,并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救国实践活动:开办工人夜学、成立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等等。这些教育实践活动的渊源不仅受其早年读书生活的影响,更来源于湖南一师开放、民主、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来源于湖南一师经师人师的教导,并由此形成了早期毛泽东探索救国救民思想的核心出发点:教育救国。但五四运动之后,各种思潮涌入中国。毛泽东为了探寻救亡图存的最佳途径,不断进行研究、实验,又不断扬弃、更替。最终,通过实践选择,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敏锐观察,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学说,追求革命救国。本文从五个部分来阐述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硕士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该问题所使用的方法。第二部分阐述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分别从湖南一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南一师经师人师的榜样作用以及湖南一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三方面来介绍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其中重点介绍了湖南一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分别从兼容并包与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崇文尚武与自动自治的教育模式、古今结合与中西贯通的教育内容、竭诚将事与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和学以致用与培养能力的教育实践等方面阐述。第三部分是介绍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积极参与的教育实践,主要介绍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所参与的开办工人夜学提倡平民教育、成立新民学会组织勤工俭学、主编《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尝试工读计划实践新村主义、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践行新式教育理念和担任附小主事改革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来阐述。第四部分则阐述了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形成的教育思想理念。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改造、三育并重,身心并完,学习与劳动相结合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最后一部分则对毛泽东在一师期间形成的教育思想进行评价,指出其对当前教育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刘圣兰[9](2013)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色。此缘于国家政府决策主体对现实教育问题认识与对解决方案选择的主观反映,以及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结构关系的客观反映。宏观上看,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特征具体表现为:建国初(1949-1965)“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平均主义、政治至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譬如市场力量与机制的介入、公共教育权力的转移以及学校自主权的提升等。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深化,教育一系列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市场背景下教育改革领域中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机制愈加复杂。因此,新时期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日益迫切、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社会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历程——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我们既取得了一些丰硕之历史成果与有益经验,也经历了不少严重的挫折和教训。江西共大就是其中的鲜明一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1958年,终止于1980年。在22年的探索实践中,江西共大因其在管理体制、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招生分配等方面创造出众多特色鲜明、引领潮流的经验,一度被树立为“探索样板”;后来也曾在急速变化的时代被讥讽为“探索耻辱”。无论如何,江西共大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反思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总结其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以便继续深化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本研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问题为核心,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来的”、“怎样办的”、“办得怎么样”作了历史考察和分析,旨在透过这种考察和分析,揭示江西共大成为“探索典型”与“探索耻辱”的历史流变过程,总结江西共大在办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并密切联系江西共大所处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定历史环境进行辩证反思,进而立足于新时期教育问题,发掘江西共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得失成败。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来的”,本文重点对江西共大办学模式“何以指导”与“何以所需”分别进行了考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江西共大办学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是江西共大突出的特征,其办学的理论渊源、办学的思想启迪、办学的精神准备和形式准备均具有该特征。进一步考察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可以发现,正是在客观分析老解放区教育的特点与局限、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旧教育的特点与局限的基础上,在国际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国内教育困境的中观背景、江西独特省情的微观背景映照下,江西共大的创办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办的”,本文首先梳理了江西共大办学的历史沿革,以其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节点,将其22年的办学历程分为“教育大跃进”背景下的江西共大、调整巩固时期的江西共大、毛泽东的春节谈话与江西共大的兴旺发展、“文化大革命”中的江西共大、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江西共大的改革五个阶段,从现象层面描述其各个阶段办学的具体内容。而本文的重点在于从本质深度展开分析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如何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深入考察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可以发现,对三大关系的探索贯穿其办学过程的始终,这种探索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直接指导,又深受传统教劳观、政教观的影响。江西共大办学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政治这三大关系的探索中。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坚持,学校应该一面教学、一面生产劳动,教学与生产劳动应该相结合;这种结合不能是“机械的结合”,应该是“辩证的结合”:“生产中有学习的部分,学习中也有生产的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为此,江西共大探索试验了一套适合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办学体制,通过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确立“双结合”的生产体制,完善工读结合的教学体制,使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得到调和。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的探索既有自己独特的认识理路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个性。它提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更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与学习的结合。在办学实践中,江西共大通过采取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技能水平的实际措施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坚持,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加强党的领导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核心;红专结合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本质要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根本保证;密切联系政治形势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基本方向;极力争取上级和领导的支持是江西共大政治实践的重要途径。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办得怎么样”,本文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为基调,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模式、结构模式和发展模式,从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大众需求、社会效应、教育规律等多重视角评价其优势与不足。客观公正地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江西共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做了艰辛探索,除了在教育三大关系问题上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之外,其办学模式中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办学目标、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总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工读结合的教学体制等,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然而,江西共大毕竟是特殊年代的一场特殊教育实验,其办学模式必然是一个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烙印的“矛盾体”:它的办学宗旨强调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但定位不清,办学方式实行半工半读但未能坚持,办学经费宣称自给自足但从没实现。它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却又坚持政治挂帅;它希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却忽视了当时的生产力实际;它在重技能的同时,却又付出了轻理论的代价。立足于当前实际,在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征程中,本文提出,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对我们有四个方面的现实启迪:根本理念上,突破二元对立:方式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目标上,全面综合;路径上,注重内涵。
王河[10](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二、管研结合,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研结合,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类型及其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面临的挑战 |
1.2.2 面临的机遇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普通中学 |
1.4.2 空间环境品质类型 |
1.4.3 空间模式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5.3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方法 |
1.7.1 研究方法 |
1.8 本章小结 |
2 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发展演变历程研究 |
2.1 我国普通中学空间环境的演变历程 |
2.1.1 学校发展影响因素 |
2.1.2 教育教学发展演变历程 |
2.1.3 学校空间环境的演变 |
2.1.4 相关规范发展演变历程 |
2.1.5 我国普通中学现状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
2.2 国外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发展演变历程研究 |
2.2.1 英国普通中学环境演变历程 |
2.2.2 美国普通中学环境演变历程 |
2.2.3 日本普通中学空间环境演变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类型划分及相关实例调研研究 |
3.1 调研概况 |
3.2 调研目的 |
3.3 调研方法 |
3.3.1 基础资料实地测绘法 |
3.3.2 数据分析法 |
3.3.3 观察调研法 |
3.3.4 调查问卷法 |
3.3.5 对比分析法 |
3.4 基本型调研实例 |
3.4.1 XALG基本信息及总平面图 |
3.4.2 XALG附属中学建设情况 |
3.4.3 XALG附属中学使用情况 |
3.4.4 XALG附属中学发展历程 |
3.5 标配型调研实例 |
3.5.1 QHLC学校基本信息及空间规划布局 |
3.5.2 QHLC学校建设情况 |
3.5.3 QHLC学校使用情况 |
3.5.4 QHLC学校发展历程 |
3.6 高配型调研实例 |
3.6.1 GXYZ初中校区基本信息及空间规划布局 |
3.6.2 GXYZ初中校区建设情况 |
3.6.3 GXYZ初中校区使用情况 |
3.6.4 GXYZ初中校区发展历程 |
3.7 特色型实例调研 |
3.7.1 BJSZ房山学校基本信息及空间规划布局 |
3.7.2 BJSZ房山学校建设情况 |
3.7.3 BJSZ房山学校使用情况 |
3.7.4 BJSZ房山学校特色教育 |
3.7.5 BJSZ房山学校发展历程 |
3.8 探索型实例调研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空间环境品质类型的布局及空间构成研究 |
4.1 基于空间环境品质类型的布局研究 |
4.1.1 基本型 |
4.1.2 标配型 |
4.1.3 高配型 |
4.1.4 特色型 |
4.1.5 探索型 |
4.2 基于空间环境品质类型的空间构成研究 |
4.2.1 空间环境总体特征 |
4.2.2 功能用房空间构成及量化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学典型案例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方法应用研究 |
5.1 空间环境品质改善提升目的 |
5.2 空间环境品质提升途径 |
5.3 基于典型案例中学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方法应用 |
5.3.1 基本型中学典型案例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方法应用 |
5.3.2 标配型中学典型案例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方法应用 |
5.3.3 高配型中学典型案例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方法应用 |
5.3.4 特色型中学典型案例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方法应用 |
5.4 本章总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发展影响因素 |
6.1.2 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发展演变历程总结 |
6.1.3 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类型布局及空间构成 |
6.1.4 中学典型案例品质提升方法应用研究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2)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很重要 |
三、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创新能力 |
(3)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城市化带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
(二)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力军 |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遭遇困境 |
(四)继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途径 |
(五)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追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移民培训与城市融入相关情况 |
(三)国外移民培训的相关理论研究 |
(四)相关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命历程 |
(二)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 |
(三)继续教育 |
四、理论基础 |
(一)生命历程理论 |
(二)社会学关照下的城市与乡村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描述 |
一、生命历程理论 |
(一)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 |
(二)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
(三)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
(四)生命历程与个体发展 |
二、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的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 |
(一)农民工概念的提出 |
(二)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演变 |
(三)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发展 |
(四)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追求 |
(五)继续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重要事件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解析 |
一、新生代农民工是历史的产物 |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背景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 |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期望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生组特征 |
(一)农村未成年人的弱势地位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 |
(三)女性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比例不断增加 |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
(五)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晚婚趋势 |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困惑 |
(一)中国农民工不同于国外城市移民 |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边缘化的困境 |
(三)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才能体面地在城市生活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 |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 |
(一)就业行业 |
(二)从业质量 |
(三)人力资本 |
(四)就业环境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点 |
(一)在非国有企业相对较高 |
(二)就业领域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报酬相对较低 |
(四)就业保障度较低 |
(五)就业稳定性较差 |
(六)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
(七)自主创业难度大 |
三、新生代农民的职业能力 |
(一)素质技能 |
(二)工作模式 |
(三)岗位类别 |
四、职业能力分析 |
(一)职业特点 |
(二)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三)职业发展空间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与自我成长 |
一、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
(二)继续教育在生命历程中的作用 |
二、继续教育与新生代农民的社会标准时间 |
(一)改变出生劣势,完善生命体验 |
(二)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
(三)延缓生命责任承担期 |
(四)农民工再社会化,再造同龄群体 |
(五)提升生命正向体验 |
(六)在城市中找到他们的“青年时代” |
三、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路线的主观能动性 |
(一)个人路线 |
(二)自我成长 |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需求 |
(一)教育需求 |
(二)继续教育需求 |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调查 |
(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调查 |
(二)来自其他方面影响的调查 |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分析 |
(二)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变量影响 |
(三)来自产业结构、企业和社会影响的需求分析 |
第六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剖析 |
一、继续教育供给 |
(一)教育供给 |
(二)继续教育供给 |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现状 |
(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与继续教育概况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现有供给存在的问题 |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现有供给问题的成因剖析 |
(一)认识层面 |
(二)体制机制层面 |
(三)培训经费层面 |
第七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探析 |
一、继续教育:树立知识改变生活境遇的坚定信念 |
(一)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意义 |
(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继续教育改变命运 |
二、建立继续教育有效供给 |
(一)搭建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平台 |
(二)明确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目标 |
(三)确定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核心内容 |
(四)创新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课程模式 |
(五)建立专业多元的师资队伍 |
(六)健全继续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
(七)规范继续教育运行管理 |
三、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
(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
(二)建立社会标准时间表 |
(三)调校社会标准时间表 |
四、深圳市案例分析 |
(一)深圳市政府相关政策保障 |
(二)各级工会组织的定位 |
(三)选择行政区开展试点 |
(四)深圳市百万市民素质提升计划 |
第八章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的社会路线保障 |
一、政府管理的观念变革 |
(一)称谓观念变革:防止语言固化农民工群体 |
(二)城市观念的变革:促进社会公正 |
(三)性别观念变革:促进男女平等 |
二、政府主导继续教育建立生命历程指引 |
(一)强化继续教育的政府主导职能 |
(二)完善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
(三)推进继续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
三、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生命体验 |
(一)改变称谓,从歧视走向公平 |
(二)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就业体制,保障平等就业 |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结语 |
一、研究回顾 |
(一)研究过程 |
(二)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2: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3:访谈提纲 |
附录 4:访谈录音整理 |
后记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4)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需要 |
1.2.2 促进普及足球运动及发现足球后备人才的现实手段 |
1.2.3 推动校园足球更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 |
1.2.4 深化“体教改革”和推进实施“体教结合”的探索途径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学校体育竞赛体系的研究 |
2.2 有关我国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现状的研究 |
2.3 有关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考察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武汉市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 |
4.2 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现状分析 |
4.2.1 组织架构 |
4.2.2 比赛制度 |
4.2.3 武汉市中小学足球场地设施情况 |
4.2.4 武汉市校园足球比赛经费情况 |
4.2.5 武汉市校园足球指导员现状 |
4.2.6 武汉市校园足球校内联赛现状分析 |
4.2.7 武汉市校园足球比赛安全保障现状分析 |
4.2.8 武汉市远城区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现状分析 |
4.3 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存在问题 |
4.3.1 职责分工不清晰、没有完善的联动机制 |
4.3.2 普及程度不高,受关注度低 |
4.3.3 场地器材设施、经费、保险机制需要改善 |
4.3.4 校园足球指导员水平参差不齐 |
4.3.5 校园足球校内比赛无法开展 |
4.3.6 远城区的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程度较为滞后 |
4.4 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发展对策 |
4.4.1 明确分工,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
4.4.2 出台奖励政策,加强宣传推广 |
4.4.3 进一步完善场地器材设施,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保险制度 |
4.4.4 加强培训力度,吸纳足球专业人才 |
4.4.5 建立校内联赛组织机构,普及校内联赛 |
4.4.6 引入扶助机制,加强远城区的足球推广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5)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G中Z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论题的缘起 |
1.1.1 基于当前教育改革的思考 |
1.1.2 基于G中学学校内涵建设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思考 |
1.1.3 基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思考 |
1.1.4 基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思考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语文教学 |
1.2.2 学生自主管理 |
1.2.3 初中学生的自主管理 |
1.2.4 教学中学生的自主管理 |
1.2.5 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
1.5 研究方法 |
1.5.1 问卷法 |
1.5.2 访谈法 |
1.6 研究的问题及目的 |
1.7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论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
2.1“学生自主管理”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状况 |
2.1.2 国内研究情况 |
2.1.3 结论 |
2.2 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
2.2.1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2.2.2 自我决定理论 |
2.2.3 短板理论 |
2.2.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3章Z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过程 |
3.1 背景介绍 |
3.2 学生语文自主管理现状 |
3.2.1 直观观察 |
3.2.2 问卷调查 |
3.3 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 |
3.3.1 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小组,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搭建良好的平台 |
3.3.2 课前精心指导,设导学案,培养习惯 |
3.3.3 课上引导自律,合作探究,培养兴趣 |
3.3.4 课后适时复习,互批互考,加强自信 |
第4章 实践的效果及研究反思 |
4.1 实践效果分析 |
4.1.1 实践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情况 |
4.1.2 实践后学生语文成绩情况 |
4.2 研究的反思 |
4.2.1 研究的收获 |
4.2.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语文课堂规范师生协议 |
附录二: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6)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
1.1 独立学院的产生背景 |
1.1.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示 |
1.1.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回顾 |
1.2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 |
1.3 独立学院的管理特征 |
第二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理论探讨 |
2.1 伦理学基础 |
2.1.1 伦理学基本问题在大学管理中的应对 |
2.1.2 道德追求与大学社会责任 |
2.2 教育伦理学基础 |
2.2.1 教育伦理学概说 |
2.2.2 伦理精神——教育的应有之义 |
2.2.3 教育伦理的核心范畴与之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对应 |
2.3 管理伦理学基础 |
2.3.1 管理理论的沿革与伦理价值的演进 |
2.3.2 管理与伦理的交叉与同构 |
2.3.3 教育管理的伦理调节 |
2.3.4 独立学院道德共同体管理的合理性拓展 |
第三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实证研究 |
3.1 调查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样本 |
3.1.2 调查工具 |
3.1.3 调查实施 |
3.2 描述性分析 |
3.2.1 管理者问卷分析 |
3.2.2 教师问卷分析 |
3.2.3 学生问卷分析 |
3.2.4 家长问卷分析 |
3.3 独立学院管理现状的伦理感知 |
3.3.1 独立学院教育价值的公益性质疑 |
3.3.2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人本缺失 |
3.3.3 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的伦理冲突 |
3.3.4 独立学院教师信念的价值失序 |
3.3.5 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同度偏低 |
3.3.6 独立学院教育收费的政策博弈 |
第四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环境分析 |
4.1 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制度现状 |
4.1.1 民办教育的概念 |
4.1.2 民办教育法规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
4.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4.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 |
4.2.1 独立学院规范管理的制度沿革 |
4.2.2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解析 |
4.3 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难点 |
4.3.1 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缺陷 |
4.3.2 民办高等教育认知的伦理缺失 |
第五章 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的价值建构 |
5.1 独立学院教育管理的伦理价值 |
5.1.1 教育的公益性及其时代特征 |
5.1.2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 |
5.1.3 独立学院的教育公益性管理 |
5.2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思想 |
5.2.1 大学的伦理品性 |
5.2.2 独立学院的大学伦理品性体现 |
5.2.3 独立学院大学管理的伦理考量 |
5.3 独立学院组织管理的伦理秩序 |
5.3.1 独立学院组织的特殊性 |
5.3.2 独立学院的组织伦理冲突 |
5.3.3 独立学院组织的伦理重构 |
5.4 独立学院经营管理的伦理规范 |
5.4.1 独立学院管理的经济属性 |
5.4.2 独立学院的经营伦理回归 |
5.5 独立学院人际利益的伦理调节 |
5.5.1 独立学院与教职工的伦理调节:显性契约形式下的价值同盟 |
5.5.2 独立学院与学生的伦理调节:基于供需关系的利益共同体 |
5.5.3 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的伦理调节:由独白走向平等对话 |
5.6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伦理实践 |
5.6.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
5.6.2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定位 |
5.7 独立学院管理制度的伦理环境 |
5.7.1 完善独立学院制度建设的伦理秩序 |
5.7.2 完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结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独立学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小学校长权力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各章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伦理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P校长和他的学校 |
一、关于P校长 |
(一) 初识P校长 |
(二) 校长的苦经 |
(三) 小学校长的进出 |
(四) 校长的权力 |
(五) 领导与管理 |
(六) P校长的管理经验 |
(七) 校长的考核 |
(八) P校长的代表性 |
二、P校长所在学校概况 |
(一) 宣传材料中的学校 |
(二) 我眼中的学校 |
(三) 靠“工程”发展的学校 |
第二章 对外的权力运作 |
一、林林总总通知的落实 |
二、迎接教育现代化验收 |
三、“编数据”与“造材料” |
四、锅炉、取暖器和“龙芯”工程 |
五、中心校的控制 |
六、“讹”来的电脑 |
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八、责任赔偿书 |
九、使命不能承受之重 |
小结 |
第三章 对内的权力运作 |
一、内部组织机构建设 |
二、会议与仪式 |
三、中层干部的选聘与考核 |
四、教师管理 |
(一) 时间控制 |
(二) 教学过程监控 |
(三) 学生评教 |
(四) 班主任工作考核 |
(五) 评先评优 |
(六) “给足面子”和“不留情面” |
(七) 年度重头戏:绩效考核 |
五、课程与教学的领导 |
(一) 国标课程 |
(二) 校本课程 |
(三) 教学改革 |
(四) 听课与评课 |
六、办学特色 |
(一) 书香校园 |
(二) 体育传统校 |
(三) 学校文化 |
小结 |
第四章 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谱系学分析 |
一、蜘蛛织网与权力运作的谱系学 |
二、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谱系分析 |
结语:小学校长权力运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法 |
三、演绎的方法和归纳方法的结合 |
第二章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一节 湖南一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一师是湖湘文化的演练场之一 |
二、一师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 |
第二节 湖南一师先进的教育理念 |
一、兼容并包与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 |
二、崇文尚武与自动自治的教育模式 |
三、古今结合与中西贯通的教育内容 |
四、竭诚将事与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 |
五、学以致用与培养能力的教育实 |
第三节 湖南一师经师人师的榜样作用 |
一、一代师表——杨昌济 |
二、卓尔不群的民主教育改革家——孔昭绶 |
三、教育学教师的楷模——徐特立 |
四、亦师亦友——黎锦熙 |
第三章 毛泽东湖南一师期间积极参与的教育实践 |
第一节 开办工人夜学提倡平民教育 |
第二节 成立新民学会组织勤工俭学 |
第三节 主编《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 |
第四节 尝试工读计划实践新村主义 |
第五节 创办湖南自修大学践行新式教育理念 |
第六节 担任附小主事改革教学体制 |
第四章 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形成的教育思想理念 |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改造 |
一、“性本善”:教育救国论的立足点 |
二、人格主义:教育救国论的核心 |
三、个性解放:教育救国论的着力点 |
第二节 三育并重,身心并完 |
第三节 学习与劳动相结合 |
第四节 实践与理论相一致 |
一、针对学员的实际水平讲课 |
二、设置切合实际斗争需要的课程 |
三、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五节 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
第五章 湖南一师期间毛泽东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的评析 |
第一节 毛泽东一师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毛泽东一师时期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 |
一、当时的毛泽东教育救国观还处于初级理论探索阶段 |
二、脱离农民阶级和具体的中国国情 |
第三节 毛泽东一师时期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形成的当代意义 |
一、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期教育实践探索历程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
二、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时期的教育实践的成功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指导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社会评价 |
六、论文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源头活水:江西共大办学的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教育思想 |
一、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
二、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观点 |
第二节 他山之石: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
一、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 |
二、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办学特色 |
第三节 办学准备:革命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 |
一、革命根据地办学的动因 |
二、革命根据地办学的特色 |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和陕北公学的办学特色 |
第二章 场域再现: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一、根据地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二、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局限 |
三、旧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第二节 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 |
一、宏观环境: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 |
二、中观环境:国内环境的推动 |
三、微观环境:江西独特省情的催生 |
第三章 进程扫描:江西共大办学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教育大跃进”背景下的江西共大 |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二、开展劳动建校 |
三、探索教学改革 |
四、组建师资队伍 |
第二节 调整巩固提高时期的江西共大 |
一、制定调整巩固政策 |
二、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
三、完善办学秩序 |
四、整顿办学规模 |
第三节 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形势下的江西共大 |
一、江西共大兴旺发展的原因 |
二、江西共大兴旺发展的表现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江西共大 |
第五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江西共大 |
一、改革招生分配制度 |
二、提高教学质量 |
三、调整管理体制 |
第四章 探索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第一节 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传统观点 |
一、我国传统的教劳关系观 |
二、西方传统的教劳关系观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思想 |
一、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逻辑演进 |
一、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认识视域 |
二、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实践逻辑 |
第五章 探索目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传统思路 |
第二节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一、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鲜明特色 |
三、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路径分析 |
一、江西共大的认识理路 |
二、江西共大的实践个性 |
第六章 探索本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第一节 传统政教观的历史内涵 |
一、教育从属于政治 |
二、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政教观 |
一、毛泽东的政教观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政教观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办学中的政教关系 |
一、江西共大的认识范式 |
二、江西共大的多维举措 |
第七章 一分为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辩证分析 |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江西共大办学模式 |
一、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表现 |
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历史经验 |
一、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
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实践总结 |
第三节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更新借鉴 |
一、江西共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 |
二、江西共大体制模式的好坏 |
三、江西共大结构模式的借鉴 |
四、江西共大发展模式的更新 |
结语: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现实启示 |
附录一:江西共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表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
1.2 研究对象 |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
1.2.2 岭南地域建筑 |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
1.2.4 岭南建筑学派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
2.2.1 潘家花园 |
2.2.2 潘长耀花园 |
2.2.3 伍家花园 |
2.2.4 海山仙馆 |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
2.4.3 开平碉楼 |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
2.5 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
6.10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管研结合,探索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中学空间环境品质类型及其空间模式研究[D]. 魏春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J]. 林露芳. 文理导航(下旬), 2016(04)
- [3]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供给研究[D]. 周彦兵. 西南大学, 2016(04)
- [4]武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贤龙. 武汉体育学院, 2015(03)
- [5]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G中Z班为例[D]. 肖喜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6]独立学院管理伦理研究[D]. 苗玉宁. 山西大学, 2014(12)
- [7]小学校长权力运作[D]. 王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8]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期间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D]. 赵晓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9]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D]. 刘圣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10]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