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用纯真闯入未来

不妨用纯真闯入未来

一、不妨用童心闯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21)在《杨万里七言律诗研究》文中认为杨万里是南宋中兴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是南宋诗运转关的诗人。关于杨万里的诗歌成就,学界较多的关注其七绝的创作,事实上他的七言律诗也有值得称赞的部分。本文就他的七言律诗,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及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重点讨论杨万里七言律诗的风格转型。根据杨万里诗集序叙述,总体将其七律分为三个阶段:模似突破期、风格形成期、拓展新变期。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最终在内容题材的丰富度和诗歌创作手法的灵活性上,促进杨万里七言律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第二章论述杨万里七言律诗的诗歌内容。将内容主要分为忧国爱民、人生追求以及生活态度三类。诗歌内容的丰富与广泛,构成了杨万里思想情感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第三章集中杨万里七言律诗的诗体研究。从诗体格律和对仗两个方面展开。梳理杨万里七律拗救与拗体情况,探讨杨万里七言律诗在诗体方面突破江西诗派藩篱的体现;在对仗方面,主要探讨联绵对与数字对在杨万里七律中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工巧对仗对杨万里七律诗体的影响。第四章考察杨万里七言律诗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包括艺术结构、意象类型、语言特色以及诗歌中的美学特质和艺术思维方式。从开篇、结尾及章法三个方面分析回环往复,语断意连章法的具体表现;关注杨万里七律意象的选用以及意象组合方式和建构手段,说明意象选用方式使诗歌语言表达生动画面具有立体感,形成诗歌独特的审美体验。再次就语言艺术进行梳理,杨万里七律中虚字、重字、俗语的使用是形成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的重要载体。最后就杨万里七律诗歌内容以及艺术特质展开,结合时代背景综合论述杨万里在七言律诗中所体现的豪、趣的美学特质和具体而微的独特观物视角。

潘唯[2](2020)在《东北伪满洲国时期幻想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后殖民理论在全球的兴起,以及《逆写帝国》的出版,“逆写”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殖民地文学的研究中,它旨在说明殖民地文学存在由边缘向中心进发,进而取消甚至取代中心的能动性。这一适用于英语文学的理论在东亚殖民主义的背景下能否成立成为了根本性的疑问。以东北伪满洲国时期为例,以往对东北伪满洲国时期各类文学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理论缺乏在东亚成立的基础。那么如果离开现实,当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文学在与现实相悖的想象的文本世界中生存时,能否实现“逆写”,成为本文探究的问题。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主体三章和结语。绪论部分,解释“幻想文学”的含义,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以文类对现实的脱逸程度为经,以文类内部“逆写”的可能和遭遇的难题为纬,从多角度去验证“逆写”能否在幻想文学中成立。第一章以山林秘话为研究对象,运用风景理论,探究作品在“国中秘境”的幻想空间营造出的人的主体失落,以及它遭遇的被官方宰制的“无人化”策略,在这里,山林秘话“无人化”的“逆写”方式实际被利用成为殖民链条的一环,被用于培养所谓的国民意识。针对这一利用,山林秘话通过放弃与官方处于同一视角的方式做出的有限斗争,但这种消极的退守面临的危险是作家本人迷失其中,成为风景的一部分。第二章以史材小说为研究对象,展现伪满洲国作家在历史时间中安放的现代灵魂。作者避开与殖民意识形态有关的“大历史”,转而关注被统一的历史叙述所遗忘的颗粒的人,并把一种基于现实和现代的力量注入文本,形成文本内外的共振。但史材小说在创作实践中面临的来自外部现实、创作要求、文本内部的难以逾越的障碍。作者只能在“言与不言”的尺度间游走,并被难以化解的忧郁吞噬。本章以爵青和古丁的史材小说创作为例,具体分析作家在时间之外无处排解的现实忧郁。第三章以童话为研究对象,以伪满洲国童话的受众差异为切入点,发现儿童作为童话的受众,其本身被殖民秩序规制的事实,论述他们在以《满洲学童》为代表的官方话语中被规训为殖民统治的工具,而又在以杨慈灯为代表的另一部分童话中成为作品隐藏含义无法传导的对象。因而在这一错位间,童话在任何层面都无法达成它们最初的目的。结语部分,以两个相对独立于伪满洲国的特殊文本,分析东北伪满洲国时期幻想文学“逆写”必然失败的命运,揭示伪满洲国超越时空扩张的外延,及其背后根植的殖民地文学固有的“厌世”与“残忍”。

刘璐[3](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郭艺[4](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王小平[5](2020)在《“用童心重现童心”:评李云雷的短篇小说写作》文中指出身为作家的李云雷已经出版了三部小说集,分别是《父亲与果园》(2015)、《再见,牛魔王》(2017)以及《到姐姐家去》(2018),共三十七篇小说,大多与乡村或者乡镇生活有关。李云雷是立场比较鲜明的"左翼"批评家,这从他的一系列批评文字以及所提倡的"底层文学"可以见出。尽管"底层文学"这一概念有着复杂、含混的内涵和外延,颇为难辨,但好在,李云雷并未试图通过小说去解决抽象的概念、理论问题,相反,在小

杨艾菁[6](2019)在《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心被誉为“现代中国女作家的第一人”,是五四时期以来女性散文的书写者和先驱。琦君是台湾女性散文的集大成者,她在散文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五四作家冰心的影响,被称为“台湾的冰心”。两位作家都是女性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耀眼明星。冰心与琦君散文的共性虽然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学界对两位散文创作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比较性探讨。论文选取冰心和琦君创作的代表作,在女性文学视域下进行二者的散文比较研究,试图抓住冰心和琦君作品的核心内涵,探讨五四时期女性散文的创作和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创作;梳理琦君对冰心文学创作及艺术理念的传承,挖掘出二人散文在内容风格上的相似性与各自的独特性。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地位逐渐走向“恢复”与认可,女性文学也由发轫走向发展,冰心与琦君两位作家散文创作中都集中笔力描摹母亲、儿童与自然,奏响了关于爱的主题的双重变奏,三种内容统一于“女性”这个大的文学话题之下,作为女性散文的独立形象塑造,也作为两位女作家内心世界的独特展示。第二章着力梳理冰心和琦君的散文创作中,两位作家依着自己的生命经验,以创作内容为基础,形成了清丽典雅、温柔敦厚的艺术表达特点,但是具体到二人散文的文体特征、意象描绘和语言风格上,又有较大的不同。第三章系统探讨冰心与琦君的散文创作内容与艺术表达之后,进一步追问散文创作的精神源头,从成长经历、宗教信仰和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展示两位作家创作异同的原因,从而展现不同的文学价值。迄今为止,关于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论文写作期待能够一定程度上填补二位作家在散文创作比较研究的空缺,激发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促进文学批评界对冰心与琦君散文创作研究的健康发展。

鞠萍[7](2018)在《归来仍是少年 ——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炜作为严肃文学名家在《你在高原》的创作后着力于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以对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做一个整体把握为目的,从主题内涵、价值意义、创作反思等角度阶段性地梳理和总结了迄今为止的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认为张炜着力于儿童文学创作是一种“回归”。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张炜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阐明了文章的立意、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回顾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流变,总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和不足。第二章围绕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内涵,从“自然”“敬畏”“历史”“反思”四个角度解读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从张炜“儿童文学是文学的核心”的观点入手,第一部分分析了张炜儿童文学创作中“诗心的回归”和“童心的彰显”,讨论了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与追求,指出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一种“回归”;第二部分在前文回顾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讨论了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认为张炜作为严肃文学名家着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为儿童文学文坛注入了厚重、深度与大气;第三部分从“诗心”与“童心”在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对峙与博弈切入,分析了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的不足,指出儿童文学虽是张炜创作的“归途”,但因过度执着于“诗心”与文学性的追求,其儿童文学创作也不无“迷途”之忧。结语部分,综合全文,指出张炜凭借其深厚的底蕴为其儿童文学作品增添了得以经久不衰的可能性和包容力,但他过于执着的“诗心”其实已经造成了他与“童心”的背离。张炜的纯粹、诚恳与执着精神可嘉,但从儿童文学创作规律的角度讲,却也需要我们用更加理性眼光去看待和斟酌。

马新亚[8](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宋冰[9](2017)在《丰子恺的儿童观及其思想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丰子恺作为着名的画家和散文家,作品中有诸多取材于儿童,并以儿童为主角,并自称“老儿童”,他对儿童的喜爱及思考感染和影响着很多人,被评价为“儿童的崇拜者”,对他的儿童观也不乏研究者。但本研究试图在重新梳理他的儿童观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其作品、传记中寻找证据,分析这种儿童观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这一个案,透视儿童观形成的复杂性,为当前师资培养中的儿童观教育提供启示。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然后通过国内外对于丰子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找出丰子恺儿童观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本论文提供参考。第二章阐述了丰子恺儿童观的内涵,并指出丰子恺的儿童观的具体内容。我们不仅能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言语观察儿童的特征和心理发展,还要从儿童的行为背后思考意义。第三章主要阐释丰子恺儿童观思想的缘由。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丰子恺在家人宠爱和稚友陪伴下拥有了幸福的童年;求学时朋友的帮助,李叔同、夏丐尊等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使丰子恺吸收了艺术和佛学的思想,开始注意到儿童的珍贵。丰子恺自身的气质和品性以及他关爱孩子,欢喜与孩子在一起,促使丰子恺发现儿童的地位和童心的重要性。第四章论述了研究丰子恺的儿童观思想来源的启示,还指出了对现如今儿童观教育的参考性,使人们在进行儿童观教育时注意到师范生或教师本身儿童观的形成要素,以便更好的建构、重构和影响他们的儿童观。

芦娟[10](2016)在《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社团,他们的文学实绩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历来学界重视对文学研究会的文艺主张、文学活动和成员创作的研究,课题多集中在成人文学方面。近些年来,随着儿童文学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快速发展态势,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文学研究会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成就,尤其是在译介外国儿童文学方面。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查考的研究方法,重返“历史现场”,立足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时代语境,收集整理文学研究会同仁的儿童文学译介成果,并结合他们的创作实践及相关理论着述,尽力还原文学研究会创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历史轨迹,并进一步研讨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及理论建构的影响,探究其儿童文学译介工作之于“五四”思想启蒙及新文学创作实践的独特贡献。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探究文学研究会积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根源。从“五四”文学启蒙思潮的文化传承以及“为人生”的社团文艺宗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系统总结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的成就。文学研究会不仅配合白话文的推广,灵活运用“信达雅”的翻译策略,为中国儿童译介了相当数量的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还有力推动了中国儿童报刊、丛书的繁荣发展。第二章论述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的影响。译介激发了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启发其可选的儿童文学体裁形式。对比译介过来的西方儿童文学主题,文学研究会作家们创作出观照中国现实语境的新主题——民族性格的自然主题、追求真善美的童心主题和批判现实的苦儿流浪主题。在充分借鉴西方儿童文学经典的基础上,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创作,着力探索创作视点的聚焦模式,形成简洁而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第三章论述文学研究会译介过程中的理论建构,探讨“儿童的发现”与国民意识启蒙的时代价值,揭示文学研究会现代儿童文学观的深层蕴涵。

二、不妨用童心闯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妨用童心闯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杨万里七言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杨万里七言律诗创作分期
    第一节 七律创作的模似突破期
    第二节 七律创作风格形成期
    第三节 七律创作拓展新变期
第二章 杨万里七律丰富多彩的诗歌主题
    第一节 深挚的忧国爱民情感
        一、忧国家之命运
        二、察民生之百态
    第二节 清正廉洁与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
        一、“淡无轩冕情”的自我抒怀
        二、多角度的感怀抒写
    第三节 闲散通脱的生活态度
        一、童心视角观生活之微
        二、山水纪行绘生活图景
        三、录生活琐事之趣
第三章 杨万里七律诗体特征解析
    第一节 寓自由于规矩的格律运用
        一、七律诗拗救解析
        二、七律诗中的拗体情况
    第二节 工巧有趣的对仗
        一、联绵对
        二、数字对
第四章 新奇异趣的诗歌艺术特质
    第一节 奇特的艺术结构
        一、开篇策略
        二、结尾艺术
        三、回环往复,语断意连的章法结构
    第二节 意象语言的运用
        一、意象分类与典型意象的选用
        二、意象的组合方式
    第三节 七言律诗的语言运用
        一、重字与叠字妙用
        二、俗语运用与通俗畅达的语言特点
        三、虚词的使用
    第四节 艺术思维方式及美学特质
        一、不滞于物的独特思维方式
        二、豪放有趣的美学风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东北伪满洲国时期幻想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何为幻想文学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山林秘话:“有人”与“无人”
    第一节 制造“无人”风景
    第二节 被利用的“无人”风景
    第三节 重回“有人”风景
第二章 史材小说:历史时间与现代忧郁
    第一节 纠缠历史的忧郁困境
    第二节 爵青:历史文本中的自我挣扎
    第三节 古丁:知识分子的悲鸣
第三章 童话:殖民想象与“逆写”困境
    第一节 成人化书写的尝试和被定义的儿童
    第二节 《满洲学童》:被规训的儿童身份
    第三节 杨慈灯:“纯童心”的接受倒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述评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1.2.2 论“民族形式”
    1.3 文学批评转型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1.3.2 原因探析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2.1.1 官方话语
        2.1.2 私人话语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6)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爱之主题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神圣的母爱”与“平凡的母爱”
    第二节 “孩子听我说”与“我还是孩子”
    第三节 “灵魂的安慰”与“浓浓的乡愁”
第二章 艺术技法的殊异追求
    第一节 文体的抒情性与小说化
    第二节 意象的诗意化与生活化
    第三节 语言的古典化与口语化
第三章 散文创作的异同探源
    第一节 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熏陶
    第三节 时代浪潮的引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归来仍是少年 ——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的选题立意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流变
    第一节 回溯:戴着镣铐跳舞的中国儿童文学
    第二节 审视: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成长的烦恼”
第二章 张炜儿童文学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顽童的故事:成长在路上
        一、走向自然,融入野地
        二、走向敬畏,拾起信仰
    第二节 成人的寓言:寻找来时路
        一、重拾历史记忆
        二、反思成人世界
第三章 “归途”与“迷途”:“童心”与“诗心”之间的游走
    第一节 归来仍是少年:儿童文学是文学的核心
        一、“诗心”的回归
        二、“童心”的彰显
    第二节 “诗心”与“童心”并重: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种可能
    第三节 “童心”和“诗心”的博弈:“归途”还是“迷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二、“工具的重造”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一、情与理的交融
        二、情感的深度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部分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一、关注性别差异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丰子恺的儿童观及其思想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对丰子恺儿童观的兴趣
        (二) 丰子恺对儿童的独特认识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尚存的研究空间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丰子恺儿童观的具体阐释
    一、儿童观的内涵
    二、丰子恺儿童观的具体阐释
        (一) 万物有灵:“活物主义”
        (二) 热爱生活:孩子“兴味”浓厚而“闲不住”
        (三) “真”儿童
第三章 丰子恺儿童观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 儿童的发现
        (二) 社会的丑陋相
        (三) 孕育丰子恺的石门水乡
    二、丰子恺儿童观思想的个人原因
        (一) “神往”的童年生活
        (二) 成人社会的人生思考
        (三) 喜爱孩子
        (四) 工作使然
第四章 丰子恺儿童观的思想来源的启示
    一、要进行儿童观的宣教,必须理解成年人儿童观的构成
    二、要进行儿童观的宣教,必须明了成年人表述儿童观时的理由
    三、人文教育中人生观的探讨,可能从深层次上影响成年人的儿童观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研会儿童文学译创工作
    二、文研会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选题价值
第一章 文研会的儿童文学译介
    第一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的历史场域
        一、“五四”文学启蒙思潮的推动
        二、“为人生”创作主张的践行
    第二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的成就
        一、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二、优秀外国儿童文学译作的出版传播
        三、“信达雅”翻译策略的灵活运用
第二章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对创作的激发
        一、创作原力驱动
        二、多种体裁并进
    第二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创作主题的变奏
        一、重塑民族性格的自然主题
        二、追求真善美的童心主题
        三、批判现实的苦儿流浪主题
    第三节 文研会儿童文学创作艺术的探索
        一、创作视点的聚焦
        二、简洁而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
第三章 文研会儿童文学译介过程中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儿童的发现”
        一、意识形态中的“儿童”
        二、“他者”特性的“儿童”
        三、现代中国“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塑造“爱”与“自由”的国民意识启蒙
        一、现代国民意识的教育启蒙
        二、重返“爱”与“自由”的儿童世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登于报刊杂志上的文研会儿童文学相关篇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不妨用童心闯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杨万里七言律诗研究[D]. 李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东北伪满洲国时期幻想文学研究[D]. 潘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4]《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5]“用童心重现童心”:评李云雷的短篇小说写作[J]. 王小平. 上海文化, 2020(05)
  • [6]冰心与琦君散文比较研究[D]. 杨艾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归来仍是少年 ——张炜儿童文学创作研究[D]. 鞠萍. 山东大学, 2018(12)
  • [8]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丰子恺的儿童观及其思想来源研究[D]. 宋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10]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译介及其影响研究[D]. 芦娟. 江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不妨用纯真闯入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