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

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

一、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谌玉佳[1](2015)在《334例肺癌患者终末期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世界第一,2012年约新增180万患者,死亡约159万人,分别占全球肺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的13%及18%。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均居于首位,2011年全国新发肺癌病例约65万,死亡约52万。肺癌早期可无症状,早期诊断率仅有15%,80%患者在诊断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失去积极治疗机会,治疗效果差。虽然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只有10%-15%,并且,多数治疗都具有一定副作用,给患者机体带来负担。NCCN指南以生存期延长及肿瘤缩小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并未从患者方面来评价治疗效果,如何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一直力求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并不能治愈所有癌症,肿瘤患者终末期仍意味着极度痛苦、衰竭和死亡。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消耗及长期反复治疗,体质较弱,生活不能自理,并患有多个症状,如癌性疼痛、胸腹水、乏力、不能进食、呼吸困难等,甚至伴有恶病质,生活质量差。据调查,76.4%家属及77.1%患者认为当病情不可逆转时,以减轻痛苦为主,并希望有尊严、无痛苦的安乐死;目前在我国,仍有50%甚至更多的治疗费用用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痛苦的死亡过程,而这并不能对癌症治疗产生实质性进展,也不利于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舒适、满足,更不利于有限医疗资料的有效利用。肿瘤患者终末期身心承受着巨大痛苦,而我国目前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事业开展受限,如何减轻肿瘤患者终末期症状,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是我们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我们提出以中医药为主体的肿瘤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疗肿瘤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中医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原则,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出发点,通过激发人体免疫力对抗肿瘤,改善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缓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中西医相互结合,采用低损伤、无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的手段治疗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是美国肿瘤领域甚至全球肿瘤临床实践应用最广泛的指南,但未提及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和疗效。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创造适合中国肿瘤患者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是目前我们临床面临的直接问题。[研究目的]1.分析肺癌患者临终前六个月治疗手段,了解肿瘤患者临终前治疗手段的选择情况;通过分析患者临终前六个月支持手段及症状缓解的情况,寻求肿瘤终末期的最佳治疗手段,为以中医药为主体的治疗模式作为肿瘤终末期治疗手段提供临床依据;2.通过对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肺癌生存期的影响,为以中医药为主体的治疗模式治疗晚期肺癌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3.探索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创造适合我国晚期肺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2009年10月至2014年11月在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肺癌死亡病例334例,统计患者总治疗手段和临终前6个月治疗手段,归纳治疗模式,分析各治疗模式对生存期的影响;对临终前6个月患者所使用的支持手段进行分析,探讨临终前6个月治疗手段与支持手段的相关性,对以中医药为主体的治疗模式作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治疗手段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1.人口学及肿瘤相关因素分析:男女比例约为2:1;68.3%为老年患者,其中以70-79岁人数最多,占39.5%;男性以小细胞和鳞癌居多,女性以非吸烟腺癌者居多;87.4%患者确诊时已为肺癌中晚期;2.不同治疗模式对生存期影响:晚期小细胞肺癌:传统治疗可延长晚期小细胞肺癌生存期(P<0.05);单纯中医未能使晚期小细胞肺癌生存期获益;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和传统治疗均可延长晚期肺鳞癌患者生存期生存期(P<0.05),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靶向治疗未能使肺鳞癌患者获益(P>0.05);综合治疗使肺腺癌生存期获益最大,其次是传统模式(P<0.0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靶向治疗可延长晚期病理类型不详者的生存期(P<0.05);3.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生存期影响:在本课题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相关文献相比,可使患者生存期明显获益;4.对生存期进行COX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家族肺癌史、手术、放疗、化疗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吸烟史是生存期的危险因素(B=0.339,RR=I.403),家族肺癌史(B=-0.793,RR=0.454)、手术(B=-1.002,RR=0.367)、放疗(B=-0.363,RR=0.696)、化疗(B=-0.751,RR=0.472)四者是生存期的有利因素。5.临终前6个月治疗模式的选择:有47.4%患者选择单纯中医支持治疗;40.0%患者仍选择放化疗等损伤性抗肿瘤治疗,约12.5%患者选择靶向治疗。6.肺癌患者临终前6个月支持手段的影响因素:肺癌终末期接受单纯中医治疗者,其临终前6个月的输血率、升血针使用率、止疼药使用率、茶碱使用率和使用天数、积液产生率、镇静药使用天数、止血药使用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而激素的使用率和使用天数也低于中西医结合组(P<0.1);7.对于生存期较长病例进行分析:腺癌和鳞癌明显优于小细胞癌,腺癌与鳞癌差别并不明显,但在2年以上生存方面腺癌优势明显,性别方面,男女在各个阶段比例差异并不明显;[结论]1.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可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获益,生存期得到延长;2.在本课题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相关文献相比,可延长患者生存期;3.本课题显示约47.4%患者在终末期选择单纯中医药支持治疗,40%患者仍选择具有损伤性的抗肿瘤治疗作为终末期治疗;4.单纯中医治疗能明显缓解终末期肺癌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终末期生活质量,可作为患者终末期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手段之一。

葛冰[2](2015)在《复方白头翁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白头翁汤为传统治痢的首选方剂,无论中医临床还是兽医临床上都有广泛应用。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新工艺,将其制备成复方白头翁颗粒剂,并对其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毒理学、靶动物安全性、药效学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研究,取得如下结果:以首次提取时间、时间比和加水量为考察因素,筛选复方白头翁颗粒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复方白头翁颗粒的制粒处方,确立复方白头翁颗粒的制剂成型工艺。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3次,时间为120min、80min和80min,颗粒成型工艺以干膏粉与糊精比例为1:1,乙醇浓度为90%时所得的颗粒成型好,制粒容易。中试工艺研究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适应于大生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复方白头翁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盐酸小檗碱在0.025-0.25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46972x+28.184,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为1.02%。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加速试验、光照试验及长期试验的方法研究复方白头翁颗粒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经加速试验、光照试验和长期试验后,其主要指标包括性状、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盐酸小檗碱含量无明显变化。本品在所有试验条件下性质稳定,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复方白头翁颗粒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对昆明小鼠的LD50大于5.0g/kg.bw,属实际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以6.0、12.0、24.0g/L剂量连续饲喂大鼠30日,大鼠的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器官组织形态等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复方白头翁颗粒在临床用药范围内服用基本安全无毒,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了评价复方白头翁颗粒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试验对靶动物鸡投服推荐剂量的0、1倍(2.0g/L)、3倍(6.0g/L)、5倍(10.0g/L)的复方白头翁颗粒,通过观察鸡的体征、增重情况、饲料报酬、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来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以推荐剂量5倍饮水给药对靶动物鸡是安全的。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复方白头翁颗粒对耐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小白鼠为试验动物,观测复方白头翁颗粒对耐药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的防治作用。复方白头翁颗粒对耐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3.12mg/ml、12.50mg/ml, MBC分别为12.50mg/ml、6.25mg/ml、12.50mg/ml。复方白头翁颗粒各试验组对耐药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对耐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耐药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疗效和2%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相当。采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进行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4.0g/L)、中剂量组(2.0g/L)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良好,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疗效相当。总之,复方白头翁颗制剂工艺稳定,质量可靠,安全性能好,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具有显着疗效,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新中兽药制剂。

王玉贤[3](2015)在《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作为当代传染病常见五大症候群之一,属于中医“疫痉”的范畴。以发热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往往起病急、传变快、病情凶险,普遍存在神经细胞的破坏和出血、脑损伤,预后往往较差,治疗不及时常常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全球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目前西医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传染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和保护神经细胞、对症支持治疗等手段,没有特效的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在脑炎脑膜炎的防治方面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较西医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治疗优势越来越凸显。中医可以对一些未知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进行辨证论治,比西医应对更为积极。同时中医治疗副作用少,还能弥补疫苗研发的滞后。中医古籍蕴含了丰富的传染病诊治知识,对当代传染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挖掘、整理古今文献中痉病、疫痉的证候特征和诊治规律,理清痉病、疫痉的病因病机,阐明其证素特征,探讨疫痉的发病机制和证治规律,能为当代发热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可丰富当代痉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从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入手,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根据中医“以症为据”的辨证思想,对痉病与疫痉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探讨痉病、疫痉的理论源流和古今诊治经验,为疫痉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提供借鉴,服务于中医临床和研究,提高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痉病文献的系统回顾和学术源流探讨。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结合,对痉病的定义、分类以及其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时代特征和医学发展,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辨治特点及演变规律,探讨痉病辨治的学术源流,同时也为下一步痉病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第二部分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运用数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痉病症状、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等。第三建立疫痉现代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近30年来中医治疗疫痉类疾病乙脑、流脑的临床文献,应用数据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疫痉的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此外,还对历代痉病医案中具有疫痉临床表现的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的医案进行症状、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的对比分析,探讨古今治疗疫痉类疾病的异同。研究方法:1、历代痉病医案的收集。根据《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参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研究结合,进行痉病、疫痉学术源流的探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痉病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历代痉病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2、现代疫痉医案的收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整理的传染病期刊文献数据库光盘为基础,选择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数据库为研究对象(1984年-2010年),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补充检索2011-2013年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or流行性脑脊髓膜炎or乙型脑炎or乙脑or流脑”and“中医or中药or中医药or中西医结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医案建立数据库。3、数据的采集及规范化和统计方案的制定。制定研究手册,对病名、症状、证型、治法、中药进行规范处理,医案由专人采集、专人复核,保证数据来源标准的统一性。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中,按照各种规范化处理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数据丢失和重复。4、证素的提取。根据《证素辨证学》中的症状辨证素量表,参考《中医诊断学》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对数据挖掘出的相关症状群进行证素提取。同时采用由证名直接提取证素的方法,并对两种方式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5、进行痉病、疫痉医案数据挖掘。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数据挖掘方法和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症状与和症状、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痉病、疫痉的症状规律、证素特征和用药规律等,寻找数据潜在关系。6、进行历代医案中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特点和临床用药特点的对比分析,总结疫痉发痉期的主要证素特征并提出用药建议。研究结果:1、痉病、疫痉的学术源流。①先秦时期是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初步形成。《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初步提出痉病外邪致痉的病因,对外伤痉病和内科痉病有初步的认识,初步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②两汉时期提出痉病病名和丰富了痉病病因。张仲景明确提出痉病的病名,并见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论治,提出外感风寒湿邪、阴血内亏、误治伤津是痉病形成的主要原因。③魏晋隋唐时期针灸治疗痉病大发展。痉病的针灸治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④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病因,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⑤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张景岳明确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其病机“总属阴虚之证”。⑥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王清任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观点,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提出“热盛伤津,肝风内动”致痉,薛生白提出“湿热入络”、“隧中”致痉的理论,丰富了外感致痉理论的内容。吴鞠通对痉病概括为寒、热、虚、实四大纲。“滋营液以治本,疏风湿以治标”成为后世治疗痉病的基本治则,疫痉学说也渐渐萌芽成熟。⑦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近现代医家将具有传染性的痉病命名为疫痉,并积极开展疫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痉病的症状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核心症状,其病机与热、闭、阴伤有关,其病位与脑(心神)、经络有关。②痉病的病位证素为脑(心神)、经络、肝,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③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④发热、抽搐、神昏、拘挛是痉病治疗中主要针对的症状,发热常用犀牛角、黄芩、栀子、知母、羚羊角、钩藤、连翘、石膏、石菖蒲、黄连、牡丹皮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羚羊角、玄参、麦冬、黄芩、当归、甘草、石膏、白术、茯苓等,神昏常用犀牛角、玄参、石菖蒲、黄连、知母、羚羊角等,拘挛常用阿胶、桂枝、白芍、生地黄、犀牛角等。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脑。②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4种,主要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7种。③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④发热、神昏、抽搐、项强是疫痉治疗中最为关注的四大症状,常使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其中发热常用金银花、知母、石膏、大青叶、连翘、钩藤、全蝎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石膏、羚羊角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①二者除了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外,痉病还有脾虚的病机,而疫痉还突出了暑、湿、痰、气虚血瘀的病机。②痉病与疫痉证素基本相同而小有差别,其差别在于疫痉具有病位证素大肠和湿、阳亢、暑的病性证素,而痉病具有阴虚的病性证素方面。③在治疗上二者均选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而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古代医家在抽搐的治疗上除了使用平肝熄风、清热止痉药物外,还注意使用养血柔筋药物,值得现代医家借鉴。④痉病古今辨证思路基本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5、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与脑(心神)、肝、经络、肺有关,治疗上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甘草、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桑叶、菊花、玄参、生地黄、麦冬、连翘、甘草等。现代医家对于疫痉发痉期的认识是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了热结阳明、阳明腑实和痰热胶阻、内闭心神的病机,对于疫痉的热、血热性质有了新的体会,丰富了疫痉的临床治疗。结论:1、本论文以年代为纲,通过对历代主要医家痉病论治观点的分析,总结其学术思想,梳理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文献中痉病、疫痉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痉病和疫痉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辨治特点。归纳而言,痉病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痉病正式定义、分类和提出治法方药。随后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观点,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张仲景明确提出“阴虚致痉”的理论。清代温病学大发展,痉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详细的总结,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辨证,提出“热极生风”、“湿热入络”和“隧中”的概念,吴鞠通对痉病以寒、热、虚、实四大纲统之。此外,王清任还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理论。近代医家严苍山、秦伯未等正式提出疫痉的病名,当代王永炎院士等学者提出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以称为疫痉,从疫痉的角度进行论治。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痉病临床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发热伴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其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其病位为脑(心神)、经络、肝。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而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对于神昏、发热、拘挛、抽搐的症状,历代医家常用犀牛角、连翘、石膏、症状、石菖蒲、黄连、阿胶、知母、钩藤等药物治疗。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针对疫痉发热、神昏、抽搐、项强等症状,现代医家常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痉病与疫痉均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此外痉病存在脾虚、阴虚的病机,而疫痉则突出了暑、湿、痰、阳亢、气虚血瘀的病机。在病位证素方面,疫痉除了病在脑(心神)、经络、肝外,还病在大肠。在治疗上二者均使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5、数据挖掘结果显示痉病的辨证与现行教材及权威中医着作基本相符,体现了古今辨证思路的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并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6、通过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在脑(心神)、肝、经络、肺,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麦冬、连翘等。现代医家认为疫痉发痉期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阳明腑实和痰热闭窍的病机,对于疫痉热、血热的病理特征有了新的体会,常采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和息风止痉的治法,常用药物为板蓝根、金银花、石膏、全蝎、钩藤、大青叶等。

高卫平[4](2012)在《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经方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1文献综述首先对经方及经方派等相关概念加以分析,以期厘定其概念内涵并明僚其古今思想演变之轨迹,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基础,经过分析发现:经方一词在唐代以前的涵义为广义的方书、效验方,在一些书名中也有出现,但是仍是作为一般名词而非专有名词;到宋代经方一词的涵义逐渐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然而尚未定型;到清代徐灵胎始明确将经方定义为仲景所传之方,后世之书不得与经方并列,至此经方一词的涵义明确演变为仲景方。其次对影响中药量效关系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中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为指导原则,这是保证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和脏腑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中药用量的基本规律:从四气五味理论分析,辛甘温热之品,用量一般偏少;酸苦咸寒凉之品,用量一般偏大。从升降沉浮理论分析,一般具有升浮作用趋势之药,用量一般偏少;具有沉降作用趋势之药,用量一般偏大。从归经理论分析,主归某经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少,次归某经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大。从脏腑理论分析,用于治疗五脏疾病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小,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治疗六腑疾病的药物,用量一般偏大,治疗周期相对较短。最后对于经方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分别对经方单味药、药对和复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对影响量效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通过对经方相关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的总结,建立系统的“人体为本”的方药剂量理论。2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张仲景用药频次最多的前十味中药和六经主要药物的量效规律分析,可以发现经方中药物的用量和功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随着药物用量的变化,功效随之发生变化。如桂枝3两及以下以解肌散寒祛风,温阳化饮为主,4两以温通心阳,兼有平冲降逆之功,5两主要以平冲降逆为主;干姜用3两主要发挥温中散寒,温胃化饮的功效,4两以上具备了散寒止痛的效果。二是药物的功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如生姜和胃止呕和散寒化饮的力量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半夏降逆止呕的力量亦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茯苓的利水作用随着用量的增加亦有增强之势。在影响药物用量的因素方面,一是方剂的结构是影响药物用量的主要方面,一般情况下君臣药用量偏大,佐使之药用量偏小。如半夏作为臣使之药降逆止呕,一般用半升即可,作为君药治疗呕吐重证,多用1升到2升。二是药物的炮制也影响药物的用量和功效重要因素,如生附子有大毒,其功效以回阳救逆为主,用量一般为1枚;炮附子的毒性偏弱,回阳力量不足,以温阳散寒止痛为主,用于风寒湿痹证炮附子可用至2-3枚。三是药物的配伍也是影响药物用量的重要因素,麻黄治疗表证兼郁热之证,多与石膏相配,麻黄和石膏的用量配伍比例配伍是随着表邪郁闭和里热轻重比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内热较重时,一般石膏的用量要大于麻黄的用量。通过对经方药物组方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方的药物用量配伍是很严谨的,临床应用最好不要随意变动。如改变经方其中一味药的用量、或者两味药的用量,可以使全方的作用强度或主治方向发生改变,这充分体现了经方通过对药物用量的控制来达到不同治疗效果的临床治疗策略。同时药量配伍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会根据不同的病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兼证的不同来改变方剂中药物的用量,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用量”原则。3影响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本部分主要是探讨了煎煮方法、服药方法、体质因素和药后护理对经方疗效的影响。这些是影响因素,是经方在一定用量基础上发挥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仲景汤剂中绝大多数以水煎为主,但是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病情的需要,也会采用其它特殊的煎药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研究发现:(1)经方中某些药物采用先煎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保证方中君药有效成份的充分析出和适应病情的需要。(2)后下的煎煮方法主要是由药物本身的特性和病情治疗的需要所决定的。(3)去滓再煎法主要用于寒热错杂、攻补兼施的和解剂,首先使方中的诸药合和,寒热同行,功补兼施以达和解之功;其次浓缩可以使药物的作用更加和缓而持久,更加符合和解的立意;再次久煎有利于补益之品药效的析出,增强和解剂的扶正和补益作用;最后浓缩的药汁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有利于胃气上逆的治疗。(4)粳米与药物同煎主要是为了补中焦,保胃气。(5)浸渍取汁法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单纯的浸渍取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取其苦寒之性,薄其厚重之味,以清心下无形之邪热,而无泻下伤正之弊端;二是浸渍与煎煮、或与久蒸合和的方法,使药物生熟异性而各司其职。(6)煮散法,仲景变汤剂为煮散服用,多取散风除湿之效;煮散服用,多以增强涤荡内邪之功。(7)煮丸法主要用于邪实较重,但又不可峻攻的病证,所以采取煮丸为汤,缓荡实邪。在煎煮溶媒的选择上,仲景根据病情和药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媒以适应临床的需要,提高临床疗效。其中酒、蜜、浆水、苦酒和马通汁有各自的性味和功效,在各自的方中既是溶媒又是药物,均起到了其它药物难以替代的功效。泉水、东流水、甘澜水、井花水和潦水都属于水的范畴,主要利用它们的各自特性,以利于相应病证的治疗。以上诸煎煮方法,都是提高经方药物临床疗效和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服药方法也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日三服是经方最常用的服药方法,多用于陈年痼疾、正虚邪结、虚损不足病证的治疗,此种服药方法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持续发挥药物的功效。(2)日二服也是经方经常采用的服药方法,用于治疗实热性疾病、阴盛阳衰证、寒邪偏胜证和水饮内停性疾病以集中药力,增强药物的治疗功效;对于水饮内停性疾病,减少服用剂量可以减少留饮助邪的副作用;用于治疗上焦疾病或者病情较轻的疾病,一般小量服用即可达到治疗效果。(3)昼夜服药法可以使药物在体内昼夜保持一定的浓度和药效的持续性,以治疗夜晚容易加重的病证,或者处于发展趋势的病证,或者发作频繁的病证。(4)顿服汤剂多用于体质较实,邪气雍盛,病势急迫之病证,以发挥药专、势猛、迅速缓解病情之优势,主要用治疗实证、急证和危证。(5)频服法是根据病情和病位的需要而采用的服药方法,主要目的是保持药物的疗效的持续性,或者防止正气的损伤。(6)日一服见于十枣汤和大乌头煎,二方皆为攻邪峻剂,药物都有毒性,所以采用日一服的办法,达到攻邪而不伤正的目的。(7)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疾病的发作规律、以及药物的作用特点,选取不同的时间服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统一。(8)诊断服药法可以使医生根据服药后病情的变化,考虑下一步的用药措施,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仲景经常根据病情的轻重、服药后的患者机体的反应、以及病人的体质和年龄,随时改变方剂的服用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仲景对服用剂量的调整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中病即止服药法,逐渐增量服药法,减量服药法,累积获效服药法,体质服药法等。充分体现了经方随证施量和以人为本的辨证思想。药后护理是指服药以后的调养与护理,是治疗病证的重要环节,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直接关系到药力作用的发挥,影响到病体康复的快慢。仲景药后护理的意义:一是为了增强经方的临床疗效、或者直接起治疗作用;二是防治峻猛之药损伤正气、或者外邪再次侵袭机体;三是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施护”的护理原则。经方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保护中焦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中焦强则正气足,有利于病邪的驱除,以加快疾病的治疗。

刘静[5](2014)在《冬瓜子质量标准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冬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消痈排脓等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肺痈、肠痈及白浊、遗精、水肿等疾病。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冬瓜子收载于全国各地方标准,但其质量标准很不完善,导致其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障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作为泌尿男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而常规用药抗生素因前列腺包膜的药物屏障很难渗透到病灶达到治疗效果,又因其耐药性、毒副作用等问题,使得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将注意力转向天然药物以寻求治疗方法。研究中医学认为该病属“精浊”、“白浊”等范畴,湿热瘀滞是该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而冬瓜子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可治疗白浊、淋病等,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冬瓜子具有抑菌、抗炎镇痛、及抗前列腺增生等药理活性,因此,可推测冬瓜子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会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目前未见有关该方面的药理研究。因此,为了使冬瓜子得到更安全、更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对冬瓜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并观察冬瓜子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首先,本文对冬瓜子基础的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无机元素及脂肪酸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冬瓜子的有效物质基础,并建立与疗效相关的质量标准。结果显示,冬瓜子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脯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还有少量的瓜氨酸;冬瓜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颇丰;冬瓜子无机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钙、镁、铁、锌等元素含量较高,并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其次,本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相关方法,依次对冬瓜子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方面进行了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了冬瓜子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制定了相关的限量标准:水分不大于13.0%,总灰分不大于5.0%,浸出物含量不低于6.0%(单边冬瓜子)、12.0%(双边冬瓜子),瓜氨酸含量不低于0.50mg/g,总皂苷含量不低于0.50%,总酚含量不低于1.50mg/g;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首次分离得到的异香兰素为参照,对14批不同来源冬瓜子进行考察,建立了冬瓜子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指纹图谱中包含19个共有峰,不同来源冬瓜子之间相似度较高,异香兰素含量范围为13.4646.80μg/g。最后,本文制备了冬瓜子水提取物、冬瓜子醇提取物、冬瓜子油,考察了这三种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本实验中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环丙沙星对照组、冬瓜子水提物组、冬瓜子醇提物组、冬瓜子油组,每组10只。采用在前列腺局部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CBP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各用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环丙沙星、冬瓜子水提物、冬瓜子醇提物及冬瓜子油,空白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用药2周后取材,观测指标。(1)肉眼观察前列腺外观形态,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2)测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WBC)和卵磷脂小体密度(SPL);(3)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粘附分子-1(ICAM-1)的含量变化;(4)检测前列腺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三种冬瓜子提取物均能显着减小CBP大鼠前列腺组织病变范围,减轻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能显着降低炎细胞浸润、腺泡变化和间质纤维增生程度;降低CBP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卵磷脂小体密度,且冬瓜子醇提物效果最好;三种冬瓜子提取物均能显着降低CBP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粘附分子ICAM-1含量,能显着升高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本课题对冬瓜子质量标准进行了提高,建立了冬瓜子指纹图谱,为更好地控制冬瓜子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证实了三种冬瓜子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CBP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冬瓜子醇提物效果最好,且初步推断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和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抗炎效果的,该结果充分肯定了传统中医药理论对现代疾病的指导意义,也为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李家伟[6](2013)在《中医服务及医院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背景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乃至社会的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快速增长。因此,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发展费用低,可及性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破除“以药养医”的医院补偿机制,改变公立医院的趋利行为。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所具有的适应症广、医疗成本低、易推广应用等优势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中医服务有着简单、便捷、疗效确切的独特优势,具有“简、便、验、廉”的显着特点。中医院是传承中医药文化,提供中医服务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医院“西化”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中医院的补偿方式不合理,国家财政给予的补助相对较少,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反倒变成了阻碍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的软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中明确指出:“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因此,本文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政策为依据,研究促进中医服务发展的策略;从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来探索建立合理的医院补偿机制。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政府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提供建议,从而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背景,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医药发展困境以及医院补偿不合理的现实问题,以政府财政投入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为主线,采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医院补偿政策干预模拟实验平台,以及采用成本核算方法构建医院获得经济补偿的数据基础,提出有针对性且可行性强的医院补偿政策建议,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研究思路本文为了研究中医服务以及医院补偿机制,按照逻辑递进关系,依次阐述了研究所应用的理论基础;阐明了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学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医药服务面临的现状,诊断中医发展的困境,提出促进中医发展的策略;从我国医院经济运营现况分析入手,回顾我国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历程,揭示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和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线,从微观和宏观两个途径来研究医院补偿机制的完善与修正,微观层面采用标准成本核算来夯实政府财政投入和医疗服务价格补偿的数据基础,宏观层面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仿真干预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定量地开展研究。在规范分析中,建立系统动力学数理模型,展开对不同主体在博弈中的关系分析,模拟不同干预政策的效果,提出医院补偿政策的建议。采用案例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业的统计数据,揭示医院补偿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实证分析样本中医院的相关数据,核算实际成本说明医院补偿机制中存在的价格低于成本的问题,核算标准成本为医疗服务按成本制定价格和政府财政负担政策性亏损提供依据。(一)文献归纳荟萃分析在所查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多个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对各类文献资料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归纳出可以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点和研究工作可能重点突破的方向。(二)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本研究把医院补偿体系看作一个系统,从更宏观的角度,更全面、更客观地确定医院补偿不合理机制。(三)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主要特点是能方便地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作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仿真分析与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模拟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进行医院补偿政策的干预实验,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四)完全成本核算本文采用成本核算方法来测算医疗服务项目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通过比较分析项目实际成本和收费标准之间的差距,揭示医院亏损的原因和补偿机制的不合理;通过比较分析标准成本,为医院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及合理定价提供依据,最终为医院获得合理的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五)利益相关者分析研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卫生、物价、财政、医保、药品、医疗机构、患者等群体中,确定出医院补偿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分析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倾向,从协调主体利益关系的角度设计补偿机制,可以有助于解决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本质问题。(六)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益分析是将治疗取得的最终疗效转化为可测量的货币,这样就可以对投入与产出进行直接的比较,从而更本质地揭示了不同方案的经济价值。本研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研究病种相同,病情相近,取得最终治疗效果的情况下,采用中医治疗方式与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患者所花费的治疗费用,从经济学上用货币展示中医药服务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从而证明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重要性。(七)SWOT分析法SWOT分析方法注重将组织的任务和目标同组织的战略方案和后期行动相连接,标志了组织战略方案发展的开端。SWOT分析成为企业最常用的一种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中医药的发展受到内在自身条件,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用SWOT分析方法有利于系统的理清中医药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扬长避短,从而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五、研究结果(一)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1.中医医院“西化”问题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中医服务能力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中医院采用经济效益高的西医服务,导致中医院西医化倾向严重,中医服务的地位正在逐步弱化。2.中医药特色服务提供有萎缩的趋势在医疗服务方面,中医医院忽视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削减的现象。从基层医疗机构来看,多数中医药特色并不突出,许多中医药传统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3.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相对下降趋势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由于缺乏相应配套政策的支持和受经济利益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不愿意提供中医药服务,而老百姓对中医药的信任也逐渐降低,中医药服务利用逐渐减少。(二)中医药发展策略1.构建完善的促进中医药发展政策体系国家政策都体现出对中医药的明确定位,在财力保障、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具有相应的配套文件和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有效的保证和促进了我国中医药服务的发展。2.中医药应该借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医药服务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能够提高居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适宜在社区发展;中医药的服务理念与社区卫生机构相吻合。(三)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1.医疗服务价格与成本的偏离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不反映人力成本,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中存在各种问题有价格偏高与偏低并存;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与价格扭曲并存;调价滞后与调价不到位并存。2.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费用逐年增加,可是政府支出部分占全部卫生费用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3.收费覆盖率低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收费覆盖率均低于100%,反映出中医院的各项目的收费标准低于实际成本,导致中医服务的政策性亏损。(四)医院补偿系统动力学模型干预政策试验1.医院收入增长趋势仿真继续“以药养医”补偿机制的运行,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助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难以体现。2.医药分开的干预政策试验(1)医药分开对医院收支的影响在实行医药分开之后,假如没有其他途径补偿,虽然医院总收入和总支出能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医院将会出现巨大亏空,并且亏损额每年递增,医院生存和发展将会面临重大的影响。(2)医药分开后药费占比仿真试验医药分开后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药费和出院病人人均药费占比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下降的幅度是非常明显的,说明药品使用的频率和数量将逐渐恢复理性和合理。3.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政策试验随着政府补助增长率的增大,当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增加到25%左右,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长期趋势上医院基本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当政府投入增长率在35%的情况下,大约符合OECD国家财政投入医疗的平均水平,除了在前几年医院会处于轻微程度的亏损以外,公立医院在宏观层面上能够基本维持平稳增长的需求。4.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试验小幅度上调医院技术服务价格对医院收支的影响。医院收支在刚开始的几年出现亏损,但是以后逐渐由亏损转盈余。采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策略,必须有一定先增加财政投入,来弥补医药分开开始阶段的医院收支亏损。5.组合补偿措施的政策试验政府投入增长率为20.0%;门诊治疗费增长率为13.0%;住院治疗标准增长率为13.0%;住院手术费增长率为13.0%。政府不用短时间内投入大笔的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都不是大幅增长,但综合政策效果能够保证公立医院维持其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从而逐渐改变“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六、政策建议本文经过阐述研究所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分析中医药服务和医院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研究医院补偿机制的完善与修正,微观方面采用成本核算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宏观方面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仿真干预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简、便、验、廉”作用;(二)建立医院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成本意识;(三)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制度;(四)建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估制度;(五)增加政府投入比例,提高政府对医院行为的控制力;(六)加快医疗机构产权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七)实施医药分离,切断以药养医的筹资机制;(八)改革医院定价体系,调整卫生服务价格;(九)完善医疗保险体系,强化第三方购买机制;(十)建立健全社区医院功能和层级医院互动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吴九如[7](2014)在《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IL-1β、PGD2和GABA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熟眠方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明确熟眠方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在中医药治疗失眠作用于人体的机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本课题通过观察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大鼠下丘脑中细胞因子IL-1、激素PGD2、其合成酶L-PGDS及其受体DPR、中枢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Ra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对中医药作用于机体的靶点进行探讨。方法:1.清洁级Wistar大鼠给予PCPA腹腔注射,复制失眠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失眠模型组、熟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阳性药对照药(枣仁安神胶囊)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观察大鼠一般状态,用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观察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总时间的差异。2.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质超微结构,观察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结构的改变。3.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细胞因子IL-1、激素PGD2、神经递质GABA的含量;4.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GD2mRNA、L-PGDS mRNA、DPR mRNA、GABAARa1m RNA的表达。5.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递质GABA的表达。结果:1.熟眠方能够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并能减少其睡眠潜伏期增加总的睡眠时间。2.熟眠方具有改善失眠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改变的作用。3.熟眠方具有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含量的作用。4.熟眠方具有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PGD2含量及PGD2mRNA、L-PGDSmRNA、DPR mRNA的表达的作用。5.熟眠方具有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含量及GABAARa1mRNA表达的作用。结论:熟眠方能够改善失眠模型大鼠一般状态以及减少其睡眠潜伏期增加其总的睡眠时间;改善失眠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结构病理改变。同时能够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含量,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PGD2含量及PGD2mRNA、L-PGDSmRNA、DPR mRNA的表达,提高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GABA含量及GABAARa1mRNA表达。说明熟眠方是通过干预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而发挥改善睡眠的的作用。导师王中男教授认为失眠的病机关键是气血阴亏虚、心神失养,治疗上以补气补血、养阴安神为主。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以调整阴阳,脏腑的平衡来从整体上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本实验建立在调整阴阳的基础上,选取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西医的微观指标,从多系统、多靶点、多层面来阐明中药作用与人体的整体作用。目前有关中医药治疗失眠的药理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作用研究,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优势。而本次实验研究能够从多途径、多靶点、多层面的作用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使被破坏的机体机能恢复平衡,起到改善睡眠障碍,恢复正常生物节律的作用,达到改善失眠之目的。熟眠方在益气滋阴、养血安神的治疗方法指导下,通过干预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而发挥改善睡眠的的作用。

武志娟[8](2014)在《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候规范化及PRO量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文献和临床调研,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计算证候诊断阈值及分级诊断标准,为临床制定客观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研制慢性盆腔炎PRO(患者结局报告,patient reported outcome)评估量表,并对其考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估的方法学。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有关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论述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证候分布,初步编制慢性盆腔炎四诊信息采集问卷。2、临床研究:通过填写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调查表方式进行大样本多中心证候规律调查,应用聚类、因子分析、百分位数法等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患者为中心,遵循PRO量表的制作指南(FDA2009),提出量表理论模型,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等,建立慢性盆腔炎PRO量表的条目池初稿,对条目池进行筛选、优化,并对条目进行量化,形成量表初稿,进行预调查,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条目筛选,形成终选量表,再进行考评。结果:1、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得出湿热瘀结证和气滞血瘀证为慢性盆腔炎主要证型,各证型均可见到下腹痛、腰骶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等症状。2、临床收集慢性盆腔炎患者510例,经专家辨证分9个证型:其中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及血瘀肾虚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所有患者的70.59%,绝大部分证型可见瘀血内阻。症状出现率前十位的是:白带量多、舌质黯红、痛经、舌苔白、月经量多、神疲乏力、腰骶胀痛或刺痛、小腹胀痛或刺痛、舌苔腻、舌质瘀点瘀斑。3、变量聚类聚为四类分别是:寒湿瘀滞证、血瘀肾虚证、湿热瘀结证和气滞血瘀证。将510例病例经样品聚类分为五个类群,按病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瘀结型150例(29.41%)、气滞血瘀型120例(23.53%)、血瘀肾虚型115例(22.55%)、气虚血瘀型(脾虚湿瘀型)65例(12.75%)、寒湿瘀滞型60例(11.76%),与临床辨证分型及所占比例大小基本相符。4、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得到了五类能够反映5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群体基础证型的症状群组合类别。第一类群中医症状集合与湿热瘀结证有关,主要相关症状有:小腹灼痛,白带颜色异常、质稠、气臭,经血鲜红或深红,低热,小便黄,舌苔黄或腻,脉弦滑;第二类群中医症状集合与血瘀肾虚证相关,主要相关症状有:小腹坠痛,腰骶酸痛,腰膝酸软,耳鸣,面淡而晦黯,小便频,脉沉涩;第三类群中医症状集合与气滞血瘀证相关,主要相关症状有:小腹、腰骶胀痛或刺痛,乳房、胸胁胀痛或刺痛,喜叹息,烦躁易怒,脉弦涩;第四类群中医症状集合与寒湿瘀滞证相关,主要相关症状有:腰骶冷痛,白带质稀,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第五类群中医症状集合与气虚血瘀证相关,主要相关症状有:小腹隐痛,白带量多,痛经,月经量多伴经期延长,气短,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质黯红有瘀点瘀斑。5、根据各证型记分第5百分位数(P5值)作为诊断阈值;百分位数法制定各证型轻(5%-25%)、中(25%-75%)、重(75%-95%)程度评分标准。6、研制慢性盆腔炎PRO评估量表:①量表性质:慢性盆腔炎患者自评定量表;②量表结构:含26个条目,由4个维度、6个方面构成。完成量表的科学性考评:①量表接受率为100%,完成率为95.45%,完成时间为(10.38±2.42)min;②信度:总量表,量表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满意度方面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77、0.952、0.969、0.945、0.899;量表的折半信度是0.942。③效度:因子分析条目组成基本符合量表的理论构想。④反应度:五类人群各维度及总得分的方差分析P值均小于0.01。结论:1、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基础证型有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血瘀肾虚证、寒湿瘀滞证、气虚血瘀证等,为本虚标实之证,这些证型的分布规律体现了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机。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主要以湿热、气滞、寒湿为主,并兼有瘀血内阻;下腹痛,腰骶痛,带下、月经的改变及舌脉表现是其主要临床症状。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可获得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症状间的相关程度,百分位数法计算证候诊断阈值及分级诊断标准,为临床制定客观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证候诊断标准奠定基础;2、慢性盆腔炎PRO评估量表以FDA规定的PRO量表制作流程为基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建立病证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以评估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适用于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估,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华伟[9](2014)在《安慰剂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收录近10年以安慰剂为对照的大样本、多中心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通过对中药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目标疾病、安慰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安慰剂效应等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中药临床试验的适应症、安慰剂效应和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为新药临床试验应用安慰剂提供材料和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查阅2004年1月-2013年12月10年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由56个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持及参与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收录所有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方案、总结报告/统计报告,进行安慰剂的适应症、安慰剂的不良反应和安慰剂效应的研究。第一部分对试验方案中项目基本信息、适应症、药物及疗程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药临床试验中应用安慰剂的疾病特点等;第二部分对项目总结/统计报告中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第三部分对项目总结/统计报告中安慰剂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分析在不同疾病中的安慰剂效应的不同,及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结果1.1收录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中药临床试验项目的一般情况收录中药临床试验项目共553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项目计235项,占项目总数的42.50%,安慰剂对照项目涉及17个临床研究专业69种疾病;1.2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各年度的分布情况各年度以安慰剂为对照试验项目的比例分布情况,2004年、2005年最低为0.00%。2008年以后以安慰剂作为对照的试验研究显着增加,且逐年呈现递增的趋势,2013年项目比例最高为83.33%。1.3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项目适应症的分布情况1.3.1安慰剂在不同临床研究专业中,肛肠科最高(100%),血液科最低(25%)。前五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肛肠科(100%)>消化科16项(64.00%)>肿瘤科5项(62.5%)>风湿免疫科11项(占61.11%)>儿科21项(占60%);1.3.2安慰剂在不同种类疾病中的应用,以安慰剂为对照的疾病69种,其中有11种疾病如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痛风性关节炎等全部采用安慰剂对照;1.3.3安慰剂在不同性质疾病中的应用,以功能性疾病为目标疾病的临床试验项目选用安慰剂对照的比例(64.52%)高于器质性疾病的项目比例(39.71%);急性病的选用安慰剂对照的比例(41.32%)与慢性病的项目比例(42.82%)接近;自限性疾病选用安慰剂对照的比例(53.91%)高于非自限性疾病的项目比例(39.06%)。1.3.4安慰剂在不同疗效评价指标试验中的应用,以主观性指标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的项目中,安慰剂对照的比例(61.08%)高于客观性指标的项目比例(33.15%)。1.3.5在235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项目中,只设安慰剂对照的项目占88.51%,采用“三臂试验”设计占11.49%;在单纯采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有15.74%的项目在方案中同时进行了基础治疗的规定。1.4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疗程和给药途径的分布1.4.1随着疗程的增加,安慰剂对照的项目比例减少,以短疗程(≤半个月)和中短疗程(半个月<中短疗程≤2个月)的试验项目为最多,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中短疗程(40.85%)>短疗程(33.61%)>中疗程(21.28%)>中长疗程(2.98%)>长疗程(1.28%)。1.4.2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外用、注射三类,其中口服给药比例最多为88.51%,注射给药最低为1.28%;安慰剂的剂型12种,有胶囊剂、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膏剂,贴剂、软膏、气雾剂、栓剂,注射液和粉针剂。其中以胶囊剂最多为42.55%,注射剂和粉针剂最少0.43%。2.第二部分研究结果2.1安慰剂不良反应收录项目的基本情况收录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85项,安慰剂组8561个病例,不良反应发生共50例,53次,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8%、0.62%。风湿科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06%,其次是老年病科(0.98%)>骨科(0.89%),肛肠科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0%。2.2安慰剂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各系统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系统0.32%>皮肤及附件0.23%>神经系统0.02%>心血管系统0.04%>内分泌系统0.01%。2.3安慰剂不良反应诊断、程度、措施、结果不良反应诊断中,症状体征诊断83.02%>实验异常诊断16.98%>疾病诊断0.00%;不良反应程度中,轻度94.34%>中度3.77%>重度1.89%;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中,可能/可疑90.57%>肯定相关5.66%>很可能3.77%;不良反应措施中,继续使用92.45%>完全停用5.66%>减小剂量1.89%>中断使用0.00%;不良反应结果中,消失52.83%>缓解41.51%>不详3.77%>持续1.89%;发生不良反应未退出试验的占94.39%>退出试验5.66%。2.4安慰剂的用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用量≤50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30%,其次,1500g<用量≤1600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用量在1100g-1200g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2.5用药体积增加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仅用试验药模拟剂时用药体积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6%,使用试验药模拟剂合并阳性药模拟剂时用药体积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1%。2.6疗程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短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0.64%,其次为中短疗程0.60%,发生率最低为中长疗程0.23%。2.7剂型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仅使用试验药模拟剂时,贴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06%,其次是片剂0.73%,凝胶、栓剂、口服液、膏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试验药模拟剂合并阳性药模拟剂使用时,外用贴剂+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46%,其次是颗粒+胶囊1.39%,丸剂+片剂、丸剂+胶囊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3.第三部分研究结果3.1安慰剂效应收录项目的基本情况,收录项目安慰剂对照项目71项,6942个病例,涉及13个专业,34种疾病。3.2安慰剂在各系统疾病中均有一定的安慰剂效应,不同的疾病安慰剂的效应也不相同。根据疾病的主要疗效指标,安慰剂效应在普通感冒中最高为61.25%,其次为功能性消化不良56.8%。安慰剂效应在糖耐量异常疾病中的效应最低,为0.76%。安慰剂效应在20%-50%的项目有43项,约占项目总数的60.56%。3.3当研究持续时间小于等于14天时,安慰剂效应最高,为43.18%,当研究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小于等于6个月时,安慰剂的效应最低,仅为6.05%。3.4安慰剂效应在使用频率每日4次时最高为52.92%,每日1次时最低为33.39%。安慰剂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每日4次(52.92%)>每日2次(40.08%)>每日3次(35.36%)>每日6次(35.2%)>每日1次(33.39%)。结论:1.临床试验研究中以功能性疾病或自限性疾病作为试验药的目标疾病时,建议使用安慰剂对照。2.临床试验中是否采用安慰剂对照与疾病的急性、慢性无明显相关性。3.在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中,当选取主观性指标作为疾病的主要疗效指标时,建议使用安慰剂对照。4.采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疗程不宜过长,以3个月内为宜。5.应重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专业(风湿科、老年病科、骨科),还要重视并加强中药安慰剂尤其外用制剂工艺的研究和探索。6.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皮肤及附件系统,表现为恶心、腹泻、胃部不适、局部用药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等。7.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用药体积的增加而增加。8.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疗程内使用量无明显相关性。9.安慰剂不良反应的诊断主要以症状体征诊断为主,不良反应程度多为轻度,不良反应措施中继续使用占大多数,不良反应结果中消失占多数。10.安慰剂效应在临床背景下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疾病安慰剂的效应也不相同。11.安慰剂对主观影响强的疾病如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有较高的效应,对自然康复比例很高的疾病,其安慰剂效应也很高。12.安慰剂效应的强度与研究持续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时间超过3个月时,安慰剂效应的强度会明显降低,安慰剂效应与使用频率无明显相关性。

吕林[10](2014)在《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文献研究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目前研究与治疗现状,本研究首先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了解了FD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同时也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努力寻找出最佳FD动物造模方法。2临床研究部分鉴于目前中医药治疗FD临床研究缺乏安慰剂、双盲设计,所得治疗效果可信度偏低,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证实中医健脾法治疗FD能够取得满意疗效,同时也通过胃动力B型超声检查探讨了FD的发病机理。3动物实验部分动物实验作为临床研究的延伸,进一步探讨了中医健脾法治疗FD的具体机制,采用四君子汤研究了SD大鼠血清胃肠激素——Ghrelin及胃窦肥大细胞的变化所致其胃动力及内脏敏感的变化。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查阅近十年来关于FD的相关资料,然后分析资料,系统地对FD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西医发病机理、治疗进行了整理和综述,同时也对中医脾虚证的造模方法进行了整理,为脾虚证动物模型能够代替FD动物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2临床研究部分通过随机、对照、双盲、安慰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根据痞满脾虚气滞证、脾虚湿阻证、脾阳虚证分别给予中药健脾Ⅰ号方、中药健脾Ⅱ号方、中药健脾Ⅲ号方,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分别以主要疗效指标:总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胃动力B超检查和次要疗效指标:SF-36积分、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餐后不适严重程度评定,为观察指标,了解各组治疗前后情况。3动物实验部分以SD大鼠(4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设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四君子汤)、西药组(莫沙必利),每组10只大鼠。空白组不予造模,其余三组造模为脾虚证动物模型,模拟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四君子汤灌胃,西药组给予莫沙必利灌胃,共用药15天。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重、饮水量、进食量、胃排空率、胃窦粘膜肥大细胞数量、胃窦粘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胃窦粘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1餐后不适严重程度积分比较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餐后不适严重程度积分均有减少,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两组之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积分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两组之间相比,两组之间积分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1.2SF-36生存质量积分1.2.1治疗组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积分比较治疗组患者经过中药健脾方治疗后,患者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躯体疼痛(BP)六个维度的积分较前有显着改善(P<0.01)。而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两个维度积分提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对照组治疗前后SF-36生存质量积分比较对照组患者经过安慰剂治疗后,患者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两个维度的积分较前有显着改善(P<0.01)。而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情感职能(RE)六个维度积分提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两组之间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积分比较治疗组患者经过健脾理气方治疗后,患者总体健康(GH)、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四个维度的积分较安慰剂组有显着改善(P<0.01)。而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和社会功能(SF)四个维度积分提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中医证候比较1.3.1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前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痞满、纳呆、嗳气反酸、口吐清涎、咽部梗阻感、口渴不欲饮水、四肢乏力、短气、全身及四肢困重、畏寒怕冷、大便稀溏十一个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胃脘痛、烧心或灼热感、少腹胀痛、懒言四个症状前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痞满、纳呆、咽部梗阻感、口吐清涎、口渴不欲饮水、四肢乏力六个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胃脘痛、烧心或灼热感、嗳气反酸、少腹胀痛、气短、懒言、全身及四肢困重、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症九个症状积分较前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2治疗4周后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在胃脘痞满、暖气反酸、口吐清涎、口渴不欲饮水、气短、全身及四肢困重、畏寒怕冷、大便稀溏八个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胃脘疼痛、纳呆、烧心或灼热感、咽部梗阻感、少腹胀痛、乏力、懒言七个症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无效率为1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无效率为45%;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焦虑抑郁量表积分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焦虑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抑郁积分减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焦虑积分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抑郁积分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抑郁积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积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胃动力1.6.1治疗后两组近端/远端胃容积比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近端/远端胃容积比率在空腹、餐后60min、餐后120min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最大饱足感、餐后30min、餐后90min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6.2治疗后两组近端胃、远端胃排空率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近端胃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胃排空增强;治疗组远端胃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餐后30min出现负排空率,表明液体食物进入远端胃窦时间偏慢,出现排空率延长,但是在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治疗组排空率较对照组增强。1.6.3治疗组治疗前后近端胃、远端胃排空率比较经过4周中药治疗后,治疗组近端胃排空率在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胃排空较前增强;治疗组远端胃排空率在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尽管餐后30min出现胃负排空率,表明液体食物进入胃窦时间偏慢,出现排空率延长,但是在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远端胃排空较前增强。1.6.4治疗组治疗前后近端/远端胃面积、容积比率比较经过4周中药治疗后,治疗组近端/远端胃面积比率在最大饱足感、餐后60min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P<0.05),但是在空腹、餐后3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前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近端/远端胃容积比率在最大饱足感、餐后30min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在空腹、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1.6.5对照组治疗前后近端/远端胃面积、容积比率比较经过4周安慰剂治疗后,对照组近端/远端胃面积在空腹时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最大饱足、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近端/远端胃容积在空腹、最大饱足感、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6对照组治疗前后近端胃、远端胃排空率比较经过4周安慰剂治疗后,对照组近端胃排空率在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远端胃排空率在餐后90min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120min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物实验部分2.1大鼠体重比较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大鼠相比,造模14天后,各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减轻,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体重增加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2大鼠进食量比较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大鼠相比,造模14天后,各组大鼠进食量均明显减轻,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进食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进食量增加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3大鼠饮水量比较造模前各组大鼠饮水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大鼠相比,造模14天后,各组大鼠饮水量均明显减轻,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饮水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饮水量增加无显着差异(P<0.05)。2.4大鼠胃排空率比较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减弱,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排空率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胃排空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胃排空率增加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5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比较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Ghrelin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较之偏少,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6大鼠胃窦粘膜MC数量比较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粘膜MC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数量增加,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数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数量减少,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7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数量比较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数增加,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数减少数量偏少,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2.8大鼠胃窦MC脱颗粒率比较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脱颗粒均有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及西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率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胃窦粘膜MC脱颗粒率减少幅度偏小,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临床研究部分中医健脾法是通过中药健脾方具体治疗脾虚气滞证、脾虚湿阻证和脾阳虚证痞满患者来体现其治疗FD临床疗效。1.1中药健脾方能够改善FD患者餐后不适严重程度。1.2中药健脾方能够改善FD患者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躯体疼痛(BP)六个维度,并且在总体健康(GH)、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四个维度方面优于安慰剂,但是在改善躯体疼痛(BP)维度方面疗效并不优于安慰剂。1.3中药健脾方较安慰剂治疗FD患者疗效显着,能够改善FD患者胃脘痞满、纳呆、嗳气反酸、口吐清涎、咽部梗阻感、口渴不欲饮水、四肢乏力、短气、全身及四肢困重、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症状,但是在缓解咽部梗阻、纳呆、四肢乏力症状疗效方面并不优于安慰剂。中药健脾方在改善胃脘痛、烧心或灼热感过、懒言、少腹胀痛症状疗效方面与安慰剂一样无明显疗效。中药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优于安慰剂。1.4中药健脾方能够缓解FD患者焦虑症状,疗效优于安慰剂,但是对抑郁与安慰剂一样无明显疗效。1.5中药健脾方通过调整近端胃、远端胃食物分布,以增加近端胃食物储存减少远端食物储存来减少FD患者饱胀不适感,提高胃动力,增加近端胃及远端胃排空率,安慰剂无此疗效。2动物实验研究部分中医健脾法是通过四君子汤对大鼠血清Ghrelin及胃窦粘膜MC细胞数量变化及其脱颗粒率情况来阐释其治疗脾虚证机理。2.1四君子汤和莫沙必利均能够增加脾虚证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促进进食、饮水、增加体重,改善脾虚症状。莫沙必利增加脾虚证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作用与四君子汤有相当。2.2四君子汤和莫沙必利均能够减少脾虚证大鼠胃窦粘膜MC数量、MC脱颗粒、MC脱颗粒率,四君子汤和莫沙必利之间无明显差异。

二、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334例肺癌患者终末期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综述一 肺癌传统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一、传统医学对肺癌的认识
        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2 其他传统医学对肺癌的认识和治疗
    二、现代中医学对肺癌的认识
    三、现代中医治疗肺癌的经验
    四、肺癌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医治疗
        1、中医对肺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2、中医对早中期肺癌治疗
        3、中医调理机体一般状态
        4、中医对中晚期肺癌的姑息治疗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癌流行病学及治疗进展
    一、肺癌流行病学
    二、肺癌的病因
    三、现代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四、病理学
    五、肺癌治疗史
    六、肺癌西医治疗原则
    七、总结
    附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数据管理
研究结果
    1. 病例情况
    2. 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背景
    3. 不同治疗模式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4. 对肺癌患者不同生存期的治疗模式进行总结
    5. 肺癌患者终末期支持手段的影响因素
    6. 中药使用情况
讨论
    1. 研究目的、意义
    2. 本研究特点
    3. 本研究代表性分析
    4. 病例资料分析
    5. 肺癌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6 终末期姑息治疗的现状及临终关怀最佳治疗模式的选择
    7.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复方白头翁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头翁汤的研究概况
    1.2 禽大肠杆菌病概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毒理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节
第六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试验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主要药效学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复方白头翁颗粒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试验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与说明
作者简介

(3)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痉病辨治的文献研究
    1 痉病源流考
        1.1 “痉”字释义
        1.2 痉病的病名与源流
    2 各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2.1 先秦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2.1.1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病因的认识
        2.1.2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类症鉴别的认识
        2.1.3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治疗的记载
        2.2 《黄帝内经》奠定痉病辨证论治基础
        2.2.1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名的认识
        2.2.2 《黄帝内经》对痉病症状的记载
        2.2.3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黄帝内经》对痉病治疗的论述
        2.3 《金匮要略》发展了痉病的辨证论治
        2.3.1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名、脉症的认识
        2.3.2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3.3 《金匮要略》对痉病治疗的认识
        2.3.4 《金匮要略》对痉病预后的认识
        2.3.5 《金匮要略》痉病论述对后世的影响
        2.4 三国-南北朝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4.1 《脉经》对痉病脉象的认识
        2.4.2 《针灸甲乙经》对痉病针灸治疗的认识
        2.4.3 《小品方》对痉病妇科痉病的认识
        2.5 隋唐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论述
        2.5.1 《诸病源候论》对痉病的认识
        2.5.2 《备急千金要方》对痉病的认识
        2.6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6.1 《产育宝庆集》对痉病的认识
        2.6.2 《三因极—病证方论》对痉病的认识
        2.6.3 《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痉病的认识
        2.6.4 《丹溪心法》、《医学明理》对痉病的认识
        2.6.5 《圣济总录》对痉病的认识
        2.6.6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7 明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7.1 《医学正传》对痉病的认识
        2.7.2 《女科撮要》对痉病的认识
        2.7.3 《医学入门》对痉病的认识
        2.7.4 《痉书》对痉病的认识
        2.7.5 《证治准绳》对痉病的认识
        2.7.6 《景岳全书》对痉病的认识
        2.8 清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8.1 《医门法律》对痉病的认识
        2.8.2 《女科精要》对痉病的认识
        2.8.3 《古今名医汇粹》对痉病的认识
        2.8.4 《辨证录》对痉病的认识
        2.8.5 《张氏医通》对痉病的认识
        2.8.6 《医宗金鉴》对痉病的认识
        2.8.7 《医林改错》对痉病病因的新认识
        2.8.8 《类证治裁》对痉病的认识
        2.8.9 《临证指南医案》对痉病理论的丰富
        2.8.10 《温热经纬》对痉病理论和临床的丰富
        2.8.11 《温病条辨》对痉病的丰富
        2.8.12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8.13 传染性痉病-疫痉的记载
        2.9 近现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9.1 疫痉与痉病之辨
        2.9.2 着名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10 痉病的现代研究
        2.10.1 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痉病理论的研究
        2.10.2 痉病、疫痉的临床研究
    3 各时期痉病辨治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总结
        3.1 先秦时期提出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
        3.2 两汉时期痉病辨证论治体系初步形成
        3.3 魏晋隋唐时期痉病针灸治疗大发展
        3.4 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
        3.5 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
        3.6 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
        3.7 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
第二部分 历代痉病医案的数据挖掘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医案选择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医案检索标准
        2.2.3 医案纳入标准
        2.2.4 医案排除标准
        2.2.5 医案选择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痉病医案数据库的建立及录入
        3.1.1 数据的采集
        3.1.2 数据标准化
        3.1.3 证素提取
        3.1.4 数据库建立及其数据数字化
        3.1.5 质量控制
        3.2 统计方法
        3.2.1 频数分析
        3.2.2 关联规则
        3.2.3 因子分析
        3.2.4 复杂网络分析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痉病症状分析
        4.2.1 痉病症状频数分析
        4.2.2 痉病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4.2.3 痉病症状的因子分析
        4.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痉病症状复杂网络分析
        4.3 痉病证素提取和分布规律
        4.3.1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4.3.2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4.4 药物分析
        4.4.1 痉病药物频数分析
        4.4.2 痉病药物应用种类的分析
        4.4.3 痉病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4.4.4 痉病药物的因子分析
        4.5 历代痉病医案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4.5.1 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4.5.2 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第三部分 现代疫痉文献的数据挖掘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文献来源
        2.1.2 文献选择
        2.1.3 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库
        2.2 证素提取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疫痉症状分析
        3.2.1 疫痉症状频数分析
        3.2.2 疫痉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3.2.3 疫痉症状的因子分析
        3.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3.3 疫痉证素提取与分布规律
        3.3.1 根据证候提取证素
        3.3.2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结果
        3.3.3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3.3.4 疫痉证素组合规律
        3.4 药物分析
        3.4.1 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3.4.2 疫痉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3.4.3 疫痉药物的因子分析
        3.5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分析
        3.5.1 疫痉症状—药物关联规则
        3.5.2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第四部分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与用药规律分析
    1 历代类疫痉、疫痉发痉期医案的提取
        1.1 医案筛选方法
        1.2 医案纳入数量
    2 历代类疫痉、现代疫痉发作期症状、证素特征
        2.1 症状频数及频率分析
        2.2 证素提取及分析
    3 类疫痉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3.1 类疫痉与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3.2 历代类疫痉与当代疫痉发痉期用药规律分析
        3.3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第五部分 讨论
    讨论一 痉病、疫痉症状
        1 痉病的症状分析
        1.1 痉病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1.2 痉病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结果
        1.3 痉病症状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1.4 症状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讨论
        2 疫痉症状的分析
        2.1 疫痉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2.2 疫痉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2.3 疫痉高频症状的因子分析
        2.4 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3 痉病与疫痉症状对比分析
    讨论二 痉病、疫痉证素分布特点
        1 痉病证素分析
        2 疫痉证素分析
        3 痉病与疫痉证素特点对比
    讨论三 痉病、疫痉用药规律
        1 痉病的药物分析
        1.1 痉病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1.2 痉病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1.3 痉病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1.4 痉病症状—药物分析
        1.4.1 痉病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1.4.2 痉病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分析
        2 疫痉的药物分析
        2.1 疫痉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2.2 疫痉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2.3 疫痉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2.4 疫痉症状—药物分析
        2.4.1 疫痉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2.4.2 疫痉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
        3 痉病、疫痉的用药规律分析
        3.1 痉病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3.2 痉病、疫痉证治规律与现行知识的比较
    讨论四 历代类疫痉与现代疫痉发痉期证素和用药规律分析
第六部分 结论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一 经方与经方派源流考证
        1 经方之名称由来及考释
        2 “经方”一词在历代之不同涵义探讨
        2.1 “经方”在汉代至唐代泛指方书、效验方
        2.2 “经方”之涵义在北宋时期开始发生演变
        2.3 至清代徐大椿“经方”之狭义涵义始得以确立
        3 经方派源流探讨
        参考文献
    二 影响中药量效的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1 中药性味对量效的影响
        1.1 药物气味学说的内涵
        1.2 中药的性味对量效的影响
        2 升降沉浮对量效的影响
        3 中药归经对量效的影响
        4 藏象对中药用量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三 经方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1 经方药物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2 经方药对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3 经方复方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4 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5 小结
        参考文献
中篇 经方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 经方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1. 经方药物的统计方法及结果
        2. 经方药物用量统计及临床量效规律分析
        2.1 甘草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1.1 甘草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1.2 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1 一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2 二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3 三两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4 四两以上甘草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5 甘草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2.1.3 甘草的量效规律小结
        2.2 桂枝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2.1 桂枝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2.2 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2.2.2.1 一两左右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2.2.2.2 二两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2.2.2.3 三两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2.2.2.4 四两以上桂枝的量效规律分析
        2.2.2.5 桂枝的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2.2.3 桂枝的量效规律小结
        2.3 生姜临床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3.1 生姜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3.2 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3.2.1 一两至二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3.2.2 三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3.2.3 四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3.2.4 五两至六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3.2.5 八两生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3.2.6 生姜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2.3.3 生姜的量效规律小结
        2.4 大枣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4.1 大枣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4.2 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2.4.2.1 十枚大枣以下的量效规律分析
        2.4.2.2 十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2.4.2.3 十二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2.4.2.4 十五枚大枣的量效规律分析
        2.4.2.5 二十五枚大枣以上的量效规律分析
        2.4.3 大枣的量效规律小结
        2.5 芍药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5.1 芍药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5.2 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2.5.2.1 二两以下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2.5.2.2 二两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2.5.2.3 三两芍药的量效规律分析
        2.5.2.4 四两到六两芍药的量效关系分析
        2.5.3 芍药用量规律分析小结
        2.6 半夏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6.1 半夏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6.2 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2.6.2.1 二合半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2.6.2.2 半升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2.6.2.3 一升至二升半夏的量效规律分析
        2.6.3 半夏的量效规律小结
        2.7 干姜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7.1 干姜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7.2 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7.2.1 二两以下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7.2.2 二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7.2.3 三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7.2.4 四两干姜的量效规律分析
        2.7.3 干姜用量规律分析小结
        2.8 人参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8.1 人参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8.2 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2.8.2.1 一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2.8.2.2 二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2.8.2.3 三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2.8.2.4 四两人参的量效规律分析
        2.8.3 人参的量效规律小结
        2.9 茯苓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9.1 茯苓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9.2 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2.9.2.1 三两以下茯苓量效关系分析
        2.9.2.2 三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2.9.2.3 四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2.9.2.4 六两和八两茯苓的量效关系分析
        2.9.2.5 茯苓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2.9.3 茯苓的量效规律小结
        2.10 附子经方应用统计及用量分析
        2.10.1 附子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10.2 附子的量效关系分析
        2.10.2.1 一枚附子的量效规律分析
        2.10.2.2 二枚至三枚附子的用量规律分析
        2.10.3 附子的量效规律小结
        2.11 麻黄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2.11.1 麻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11.2 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1.2.1 二两以下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1.2.2 二两的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1.2.3 三两麻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1.2.4 四两麻黄的量效关系分析
        2.11.2.5 六两麻黄的量效关系分析
        2.11.2.6 麻黄的配伍量效规律分析
        2.11.3 麻黄的量效规律小结
        2.12 大黄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2.12.1 大黄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12.2 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2.1 一两至二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2.2 三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2.3 四两至六两大黄的量效规律分析
        2.12.3 大黄的量效规律小结
        2.13 石膏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2.13.1 石膏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13.2 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2.13.2.1 半斤以下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2.13.2.2 半斤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2.13.2.3 一斤石膏的量效规律分析
        2.13.3 石膏的量效规律小结
        2.14 柴胡经方应用统计结果及用量分析
        2.14.1 柴胡的功效分析及经方应用统计结果
        2.14.2 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2.14.2.1 三两至四两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2.14.2.2. 半斤柴胡的量效规律分析
        2.14.3 柴胡的量效规律小结
        3 经方药物量效规律小结
    二 经方组方用量的改变对疗效的影响
        1 病机相同,根据病情的轻重改变组方的用量
        2 病机相同,根据兼证的不同改变组方的用量
        3 根据病机的变化而改变组方的用量
        4 根据病机的侧重和病情的缓急而改变组方用量
        5 小结
下篇 经方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煎煮方法对经方量效的影响
        1. 煎煮方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1.1 先煎药物的统计和意义
        1.1.1 先煎药物的统计结果
        1.1.2 药物先煎的意义分析
        1.2 后下药物的统计和意义
        1.2.1 后下药物的统计结果
        1.2.2 药物后下的意义分析
        1.3 去滓再煎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1.3.1 去滓再煎法的统计结果
        1.3.2 去滓再煎法的意义分析
        1.4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1.4.1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统计结果
        1.4.2 药物与粳米同煎法的意义分析
        1.5 浸渍取汁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1.5.1 浸渍取汁法的统计结果
        1.5.2 浸渍取汁法的意义分析
        1.6 煮散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1.6.1 煮散法的统计结果
        1.6.2 煮散法的意义分析
        1.7 煮丸法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1.7.1 煮丸法的统计结果
        1.7.2 煮丸法的意义分析
        1.8 小结
        2 煎煮溶剂的统计和意义分析
        2.1 煎煮溶剂的统计结果
        2.2 煎药溶剂的意义分析
        2.3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经方服药方法对量效关系的影响
        1 经方服药方法的归纳和分析
        1.1 日三服的归纳和分析
        1.2 日二服的归纳和分析
        1.3 昼夜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1.4 顿服法的归纳和分析
        1.5 频服法的归纳和分析
        1.6 日一服的归纳和分析
        1.7 时间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1.8 诊断服药法的分析
        1.9 服药方法小结
        2 经方服用剂量控制策略的归纳和分析
        2.1 中病即止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2.2 逐渐增量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2.3 减量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2.4 累积获效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2.5 体质服药法的归纳和分析
    三 药后护理及饮食禁忌对疗效的影响
        1 采用药后护理的经方归纳和意义分析
        1.1 采用药后护理的经方归纳
        1.2 药后护理的意义分析
        1.3 小结
        2 饮食禁忌的归纳和意义分析
        2.1 饮食禁忌的经方归纳
        2.2 饮食禁忌的意义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冬瓜子质量标准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冬瓜子的研究进展
    1. 冬瓜子原植物
    2 冬瓜子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3. 冬瓜子的化学成分
    4. 冬瓜子的药理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冬瓜子的营养成分研究
    1. 冬瓜子氨基酸分析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 冬瓜子脂肪酸分析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 冬瓜子无机元素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冬瓜子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冬瓜子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研究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 冬瓜子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测定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 冬瓜子瓜氨酸、总皂苷、总酚含量测定
        3.1 冬瓜子瓜氨酸含量测定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1.3 讨论
        3.2 冬瓜子总皂苷含量测定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2.3 讨论
        3.3 冬瓜子总酚含量测定
        3.3.1 材料与仪器
        3.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3 讨论
    4. 冬瓜子指纹图谱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综述
    1.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前列腺炎分类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与发病机制究
        1.4 诊断
        1.5 治疗
        参考文献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1 前列腺的生理功能
        2.2 中医学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名的探讨
        2.3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探讨
        2.4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型
        2.5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冬瓜子治疗实验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效研究
    1. 冬瓜子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 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 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 WBC、SPL 计数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4. 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 TNF-α、IL-6、ICAM-1 的影响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5.冬瓜子提取物对实验性 CBP 大鼠前列腺组织 SOD、MDA 的影响
        5.1 材料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5.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一、论文创新点
    二、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医服务及医院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
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软件
    四、质量控制
    五、技术路线
    六、相关概念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一、中医概念的界定
        二、中医药学理论
        三、中医理论对我国新医改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基本医疗服务理论
        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出
        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义
        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
        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属性
    第三节 公立医院公益性理论
        一、公益性的内涵
        二、公益性的概念
        三、医疗领域的公益性
        四、公立医院的概念
        五、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六、医院公益性的职能
        七、医院公益性的体现
        八、政府对医院公益性的责任
    第四节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理论
        一、医院补偿机制的理论
        二、补偿机制主要类型
    第五节 公共财政理论
        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二、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西方公共财政理论
        四、我国公共财政理论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
    第六节 公共财政与医院补偿的理论
        一、理论依据
        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
        三、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理论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一、基础理论的内容
        二、基础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 研究方法学与应用概况
    第一节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一、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二、系统动力学的系统概念
        三、系统动力学的观点
        四、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五、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特点
        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成
        七、系统动力学模型基本研究步骤
        八、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进展
        九、小结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分析方法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三、公立医院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进展
        五、小结
    第三节 医院成本核算理论与方法
        一、成本核算的概念界定
        二、成本核算
        三、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
        四、医疗机构成本核算方法
        五、成本核算研究进展
        六、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七、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医药服务发展现况研究
    第一节 我国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成就
        一、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地位
        二、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概况
        三、中药产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中医医院西化问题严重
        二、中医药特色服务提供有萎缩的趋势
        三、中医药服务专业人才缺乏,面临传承危机
        四、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相对下降趋势
    第三节 中医药发展研究现状综述
        一、中医药发展现况的研究
        二、中医药认知调查研究
        三、中医药在农村发展的情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 实证研究——样本医院中医服务项目的经济学评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样本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主要研究结果
        七、讨论
    第二节 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意义
        一、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二、中医药服务发展的必要性
        三、中医药服务发展的可行性
第五章 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我国中医药发展政策的研究
        一、政策的来源
        二、政策的特点
        三、中医药发展的定位
        四、中医药的财力支持
        五、中医药的人力资源
        六、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七、结论
        八、建议
    第二节 中医药发展策略的SWOT分析
        一、中医药发展的优势
        二、中医药发展的劣势
        三、中医药发展的机会
        四、中医药发展的威胁
        五、中医药医疗机构发展建议
第七章 我国医院补偿机制现况研究
    第一节 我国医院经济运营现况分析
        一、我国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分析
        二、我国公立医院业务收支结余状况
    第二节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历程
        一、财政补偿机制的改革
        二、药品加成政策的改革
        三、医疗服务收费补偿改革历程
    第三节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存在弊端
        二、医疗服务价格与成本的偏离
        三、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
    第四节 我国中医院经济运行与补偿现况研究
        一、中医院经济运行情况
        二、中医院补偿机制的特点
        三、小结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七章 样本中医院经济运行现况研究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简介
    三、样本中医院经济运行情况
    四、政府财政投入情况分析
    五、主要研究结果
    六、结果讨论
第八章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补偿的例证研究——基于实际成本测算
    一、研究背景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六、讨论
第九章 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补偿研究——基于标准成本测算
    第一节 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成本测算的例证研究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小结
        五、讨论
    第二节 医疗服务项目定价的理论研究——基于标准成本
        一、医疗项目标准成本核算的意义
        二、基于标准成本制定医疗项目价格的意义
        三、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的建议
        四、医疗服务价格补偿的建议
第十章 医院补偿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第一节 医院补偿机制的概念模型构建
        一、系统动力学建模基础分析
        二、医院补偿机制的概念模型
        三、医院补偿机制主回路分析
        四、小结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与方程的建立
        一、SD模型系统高层图
        二、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
        三、医院补偿系统模型的主要变量及参数
        四、系统检验和测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拟与政策试验
    一、医院补偿模型的拟合
    二、医药收入增长趋势仿真
    三、医院补偿机制干预政策的仿真与分析
    四、主要研究发现
第十二章 总结、讨论和建议
    第一节 总结
        一、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中医药发展策略
        三、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
        四、医院补偿系统动力学模型干预试验
    第二节 讨论
        一、以药养医的问题
        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问题
        三、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第三节 建议
        一、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的作用
        二、建议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成本意识
        三、建立成本核算信息化制度
        四、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
        五、改进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六、小结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
        八、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IL-1β、PGD2和GAB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医对不寐病病症的论述
        1 关于不寐病名的论述
        2 关于不寐病因病机的论述
        3 关于不寐辩证的论述
        4 不寐合并其他疾病的论述
        5 不寐的临床治疗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现代医学关于失眠的相关研究
        1 失眠的概念
        2 失眠的诊断
        3 失眠的分类
        4 失眠的病因
        5 失眠的评估
        6 与睡眠相关的中枢部位
        7 与睡眠相关的物质
        8 治疗失眠的药物
        9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熟眠方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睡眠作用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二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三 熟眠方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睡眠作用机理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1 熟眠方的立法思想
    2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睡眠指数的影响
    3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的影响
    5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激素含量的影响
    6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7 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调节睡眠的分子机制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8)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候规范化及PRO量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范围
        (二)文献分类
        (三)文献的选择标准
        (四)研究方案
        (五)编制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问卷
    三、研究结果
        (一)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型分布
        (二)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型的主要临床症状
        (三)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慢性盆腔炎证候规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二)慢性盆腔炎 PRO 评估量表的研制和考核
    二、结果
        (一)慢性盆腔炎证候规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二)慢性盆腔炎 PRO 评估量表的研制结果
        (三)慢性盆腔炎 PRO 评估量表的考核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一、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探讨
        (一)文献研究中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
        (二)临床研究中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
        (三)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与四诊信息的关系
        (四)证型诊断的量化标准
    二、慢性盆腔炎 PRO 评估量表
        (一)PRO 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
        (三)条目的筛选方面
        (四)软指标的量化
        (五)量表的科学性考核方面
        (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9)安慰剂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正文
    论文一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适用范围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三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应用安慰剂对照的安慰剂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综述二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10)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FD的研究现状
        1.1.1 FD的中医病名
        1.1.2 FD的中医病因病机
        1.1.3 FD的中医辨证分型
        1.1.4 FD的中医治疗
        1.1.5 中西医结合治疗
        1.1.6 FD的中医疗效评价
    1.2 西医研究
        1.2.1 流行病学
        1.2.2 发病机制
        1.2.3 治疗
    1.3 动物模型研究
        1.3.1 脾虚证动物模型
        1.3.2 疾病动物模型
    1.4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2 实验设计
        2.2.1 样本含量的估算
        2.2.2 随机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2.2.3 盲法设计
        2.2.4 治疗方法
        2.2.5 观察指标
        2.2.6 疗程及随访
        2.2.7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2.8 数据分析
        2.2.9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2.10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3.2 两组患者餐后不适严重程度积分比较
        2.3.3 SF-36量表
        2.3.4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3.5 疗效比较
        2.3.6 医院焦虑与抑郁积分比较
        2.3.7 胃动力
        2.3.8 安全性
    2.4 讨论
        2.4.1 中医对FD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
        2.4.2 FD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2.4.3 中药健脾方治疗FD的疗效分析
    2.5 总结与思考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药物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大鼠饲养
        3.2.2 大鼠分组
        3.2.3 造模方法
        3.2.4 给药方法
    3.3 观测指标
        3.3.1 一般情况
        3.3.2 胃排空测定
        3.3.3 ELISA检测血清Ghrelin
        3.3.4 普通光镜观察MC细胞
        3.3.5 普通光镜下观察MC脱颗粒
        3.3.6 MC脱颗粒率
    3.4 统计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脾虚证造模后大鼠的一般表现
        3.5.2 各组大鼠情况
        3.5.3 肥大细胞形态
        3.5.4 大鼠体重
        3.5.5 大鼠进食量
        3.5.6 大鼠饮水量
        3.5.7 大鼠胃排空功能
        3.5.8 血清Ghrelin结果
        3.5.9 胃窦粘膜MC结果
        3.5.10 胃窦粘膜MC脱颗粒情况
        3.5.11 MC脱颗粒率
    3.6 讨论
        3.6.1 造模方法
        3.6.2 各组大鼠体重增长、饮水量及进食量的变化探讨
        3.6.3 各组大鼠胃排空
        3.6.4 胃肠激素Ghrelin
        3.6.5 肥大细胞
    3.7 总结与思考
第四部分 结语
    4.1 结论
        4.1.1 临床研究结论
        4.1.2 动物实验研究结论
    4.2 本研究创新之处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胃动力B型超声检查
    附录2:各组大鼠胃窦粘膜MC及脱颗粒
    附录3:临床观察表
    附录4:英文缩略语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334例肺癌患者终末期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 谌玉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2]复方白头翁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 葛冰.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3]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D]. 王玉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11)
  • [4]经方量效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 高卫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1)
  • [5]冬瓜子质量标准及药效学研究[D]. 刘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6]中医服务及医院补偿机制研究[D]. 李家伟. 复旦大学, 2013(03)
  • [7]熟眠方对失眠模型大鼠IL-1β、PGD2和GABA表达的影响[D]. 吴九如.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慢性盆腔炎中医常见证候规范化及PRO量表的研究[D]. 武志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9]安慰剂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的系统评价[D]. 王华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D]. 吕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浅谈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