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聆听中南海的涛声(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1](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王冬冬[2](2021)在《新中国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音乐成就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增加文化投入,推进文化制度改革,将文化自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更好构筑和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梅世昌[3](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许立昀[4](2019)在《涛声与歌声中的历史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史》文中提出1918年3月10日,闽南大地的教师摇篮-位于闽海之滨的集美师专由陈嘉庚正式创办。自1925年开办高级师范选修科,设艺术、文、理、史地、体育等专业以来,为八闽大地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集美师专的音乐教育一路走来虽谈不上波澜壮阔,但也是一波三折。复办后的集美师专在杜声洪、王瑛夫妇的带领下用动人的歌声向闽南大地发出集美声音,所获得成绩有目共睹,而这一系列令人骄傲的成绩是建立在集美师专坎坷发展历程之上的。直至今日,集美师专的音乐教育依然在福建省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个人口述史的方式,将这些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基础,并与文献史料中记载的相关内容结合,加以归纳梳理,以呈现出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发展跌宕起伏的历史。在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百年历史进行阶段性回顾的同时,通过对集美师专老一辈教师的音乐教育工作进行梳理,记录五位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人生故事与教育历程,以此来反思影响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
秦岭[5](2018)在《天津的声音》文中研究说明横贯津门的海河,极像一组蜿蜒的五线谱,涛声如旧,也如新。如果说船只和浪花是音符,大小的码头则是谱号或调号,而横跨海河的几十座桥梁,便是小节线了。至于曲子,到底是中国传统的《高山流水》,还是是欧式的《小夜曲》,就由你想去吧。西方音乐早在一百年前就从这里上岸,欧美、东洋的管弦、美声与几千年民族音乐的涓涓细流融为一体,天津,她成为了天津。"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王亮[6](2016)在《《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与传播研究(1935-1949)》文中研究表明《义勇军进行曲》原本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也是这部电影的一部分。尽管该歌曲后来的影响力远大于作为其母体的电影,但是却不能忽略这部电影而谈这首歌曲。没有电通公司的诞生,就没有《风云儿女》的摄制;没有《风云儿女》的摄制,就不会有《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上海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娱产业为这首歌曲的诞生提供必要的产业基础。特殊的政治生态则为左翼文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客观环境。文章首先着眼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结合九一八事变之后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对近代上海所独有的政治生态、产业基础、文化氛围的分析,阐释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基础,力图揭示这首抗战歌曲与上海这座城市之间的关系和其诞生的特定时空背景。长期以来学界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源头也存在不少争议,创作过程中也有不少疑点尚未落实。文中第二章采用历史考证、实地勘察、采访口述的研究方法,全方位还原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全过程。考证了包括田汉歌词创作地、聂耳领取歌词地点、聂耳谱曲地点、聂耳修改曲谱地点等关键地点。此外也确认了这首歌曲初期传播过程的首次歌唱地点、首次广播地点等。尝试性的回答了目前学术界存有争议的若干问题,并初步绘出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与传播分布图》此外文章还重点论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与影响。通过对其诞生之后在上海城市的迅速传播以及日后在漫长抗战岁月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的考察,诠释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全民族抗战中的角色与地位。从而最终缕清了《义勇军进行曲》如何从一首普通的抗日救亡歌曲一步一步的成为整个国家的记忆符号和全民族的精神象征的复杂过程和内在理路。纵观全文,文章主旨可以从《义勇军进行曲》与上海,《义勇军进行曲》与义勇军,《义勇军进行曲》与大众传播三个维度去把握。
张高飞[7](2014)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文中指出蓝天、碧水、海风、涛声……清晨起床,总会下意识地走到阳台上看看青岛特有的湛蓝色的天;去远望窗台前汪洋恣肆的大海上的白帆;去感受略带咸味的习习海风拂面时的舒心;去聆听浪花拍打海岸的涛声一片。每天,带着满满的幸福开始我新的旅程,开始我不一样的大学生活。美在石大高考结束后,我来到了这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石大"),这个以"惟真惟实"为训,拥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470亩的学校,让每一个来过的人总会不自觉地轻轻吟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王兵[8](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何华[9](2012)在《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看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祖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一条黄色的河流穿城而过,那就是甘肃的省会城市,人称"黄河之都"的兰州。兰州,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中国的"陆都",是西北军事重镇、丝绸之路要塞、唐蕃古道枢
黄风,徐茂斌[10](2012)在《夕阳下的歌手》文中指出引子黄河落天来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儿?/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儿?/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个艄公,/来把船儿扳?从晋西北偏关,前往紧邻的河曲,沿途峰回路转,黄河一出现在前方,我的耳畔就回响起这首歌。二十多年前,我就熟悉这首歌,叫《天下黄
二、聆听中南海的涛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聆听中南海的涛声(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几对概念 |
四、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
一、产生与确立 |
二、发展与繁盛 |
三、分流与多元 |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
一、积累与沉淀 |
二、传播与推进 |
三、土洋之争 |
四、中西结合 |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
一、歌唱定位 |
二、根植于传统 |
三、军旅实践 |
四、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
第一节 呼吸技法 |
一、“美声”呼吸理论 |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共鸣技法 |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哼鸣”训练 |
一、“哼鸣”唱法 |
二、“哼鸣”练习 |
三、“哼鸣”唱高音 |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
一、气与声和 |
二、声与乐和 |
三、乐与意和 |
小结 |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
第一节 语言表达 |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
四、其他方法 |
第二节 韵味呈现 |
一、装饰音润腔 |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
四、特殊的韵味 |
第三节 情感表达 |
一、构建歌唱情境 |
二、提升歌曲内涵 |
三、传达民族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感官享受 |
一、动作手势 |
二、身形表演 |
三、歌唱表情 |
四、三位一体 |
五、高音演唱 |
第二节 句法享受 |
一、速度偏离 |
二、力度偏离 |
三、换气与顿挫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
一、自由想象 |
二、模拟联想 |
三、通感联想 |
四、情境联想 |
第四节 期待视野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合法偏见 |
三、视界融合 |
四、效果历史 |
小结 |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
一、生活体验 |
二、歌唱联想 |
三、审美意象 |
第二节 独创性 |
一、运腔方式 |
二、情感表现 |
三、意象表达 |
第三节 歌唱自由 |
一、真善美 |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
三、文化内涵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新中国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音乐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注入时代内涵延展乐舞精神 |
■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的前世今生 |
(一)前世 |
(二)今生 |
■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的音乐创作 |
(一)踏遍千山万水谱写经典乐音 |
(二)植根云岭大地时代乐声薪火传 |
■结语 |
(3)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 |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
0.2.2 学术价值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0.4.1 重点难点 |
0.4.2 创新点 |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
3.4.1 鼓舞士气 |
3.4.2 瓦解敌手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
4.1 丰富的人民性 |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
4.3 多样的艺术性 |
4.3.1 中西结合 |
4.3.2 雅俗共赏 |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涛声与歌声中的历史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2.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实地考察法 |
1.4.3 口述史研究法 |
1.5 相关概念定义 |
1.5.1 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 |
1.5.2 口述音乐史 |
1.5.3 高校档案与校史档案 |
1.6 口述史研究综述 |
1.7 高校音乐教育史研究综述 |
1.8 音乐教育口述史研究综述 |
1.8.1 音乐教育口述史研究概况 |
1.8.2 音乐教育口述史研究困境 |
第2章 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办学历史 |
2.1 陈嘉庚创办集美师专的缘起 |
2.2 集美师专初创时期 |
2.3 集美师专中断时期 |
2.4 集美师专恢复时期 |
2.4.1 集美师专音乐班(1972-1979) |
2.4.2 集美师专音乐科(1980-1993) |
2.5 集美师专发展时期 |
2.5.1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1994-1998) |
2.5.2 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1999-2009) |
2.5.3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2009-至今) |
第3章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的口述 |
3.1 集美师专复办的领头人—吴石渊老师的口述 |
3.1.1 艰难前行的复办之路—厦门师范学校时期 |
3.1.2 湍流谱新曲—集美师范专科学校时期 |
3.2 桃李初识至知非—俞建芬老师的口述 |
3.2.1 梧桐之茂争相栖—老师比学校更重要 |
3.2.2 赤子初心不改—传承嘉庚教育精神 |
3.2.3 艺术实践更上层楼 |
3.2.4 中师班学生们的“保姆” |
3.3 声乐教育事业的追梦人—王瑛老师的口述 |
3.3.1 闽海之滨—实现梦想的地方 |
3.3.2 桃李芬芳—生命谱写的音乐人生 |
3.3.3 严谨治学—锤炼师专学子 |
3.4 我与师专共成长—康长河老师的口述 |
3.4.1 歌坛伉俪—集美师专的名片 |
3.4.2 高歌奔海洋—阔步向前的集美师专音乐系 |
3.4.3 招生规模扩大—教学改革 |
3.5 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臧艺兵老师的口述 |
3.5.1 不远千里—嘉庚精神的召唤 |
3.5.2 学科建设加强—打好科研翻身战 |
3.5.3 教学改革育英才—艺术实践出佳绩 |
第4章 对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研究的思考 |
4.1 影响集美师专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 |
4.1.1 社会经济因素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影响 |
4.1.2 历史变迁因素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影响 |
4.1.3 音乐教育观念变化对集美师专音乐教育的影响 |
4.2 对集美师专科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与传播研究(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和评述 |
三、史料与理论方法 |
四、思路框架 |
第一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 |
第一节民族危机与觉醒 |
一、日本侵略加剧 |
二、国民党的文艺政策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三、左翼文艺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1930年代的上海:繁荣下的“危”与“机” |
一、繁荣的经济与特殊的政治生态 |
二、文娱产业的初步繁荣和文艺人才聚集 |
三、抗日救亡的中心 |
小结 |
第二章《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
第一节义勇军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源头再探 |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 |
二、东北抗日义勇军与上海义勇军 |
三、《义勇军进行曲》与东北义勇军战歌 |
第二节 民族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诞生 |
一、1930年代田汉的“转向” |
二、歌词创作过程 |
第三节 生命的绝响:《义勇军进行曲》曲谱的创作 |
一、聂耳的成长与革命音乐的开拓 |
二、聂耳谱曲过程 |
小结 |
第三章《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一节抗战前《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与影响——以上海为中心考察(1935——1937) |
一、传播的起点:《义勇军进行曲》走向大众 |
二、快速扩散:媒介与《义勇军进行曲》 |
三、上海群体运动与《义勇军进行曲》传播 |
第二节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与影响(1937——1945) |
一、从上海传向全国 |
二、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国各地传唱情况 |
三、成为最“红”的一首战歌 |
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1946——1949) |
一、“禁”与“唱”——国共两党围绕《义勇军进行曲》的斗争 |
二、代行国歌——众望所归与实至名归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上海义勇军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田汉、聂耳合作歌曲一览表 |
附录三 《义勇军进行曲》在传播过程中的衍变体汇总 |
附录四 抗战时期主要流行抗战歌曲统计表 |
附录五 |
附录六 部分亲历者口述或回忆实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
一、四色文明 |
二、军旅文化 |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一、“海南丢”的形成 |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
一、铁源 |
二、郑建春 |
三、穆传永 |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
三、大连歌舞团 |
四、大连市少年宫 |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
一、文化生态学 |
二、音乐文化生态 |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一、遗传基因 |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
结语 |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聆听中南海的涛声(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新中国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音乐成就研究[J]. 王冬冬. 民族音乐, 2021(01)
- [3]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4]涛声与歌声中的历史 ——集美师专音乐教师口述史[D]. 许立昀. 集美大学, 2019(09)
- [5]天津的声音[J]. 秦岭. 城市地理, 2018(03)
- [6]《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与传播研究(1935-1949)[D]. 王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7]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J]. 张高飞. 求学, 2014(Z2)
- [8]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9]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J]. 何华. 中国作家, 2012(10)
- [10]夕阳下的歌手[J]. 黄风,徐茂斌. 中国作家,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