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体系结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贾飞凡[1](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的不断深化,乘客出行需求的时空不均衡性导致网络客流分布不均衡增强,局部路网客流拥挤问题日趋严重。除了提高能力供给之外,运营者还需要从需求侧出发对网络客流分布进行调节,而乘客对出行路径的选择是影响网络客流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建模、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分布动态推演和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为运营者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和优化乘客出行体验提供理论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分析。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诱导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分析。基于对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特征的分析,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框架下构建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的抽象模型,通过分析模型中的关键要素明确解决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需要研究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路径选择行为、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分布动态推演、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三个关键子问题。通过对三个子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建模。通过分析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选择行为特征,对既有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以路径属性对比为基础,考虑乘客属性感知、尺度效应、决策惯性的路径选择模型以描述乘客在诱导信息影响下的路径选择行为。通过意向调查(State Preference Survey,SP Survey)采集受访者基本属性和订阅信息服务意愿,基于最优正交设计法设计SP实验构建路径选择场景采集受访者路径选择结果。通过对受访者基本属性和对订阅信息服务意愿进行Logistic回归,对订阅信息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使用受访者路径选择场景的选择结果数据对改进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进行标定,通过与经典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和经典随机效用最大化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路径选择模型能够更精准的描述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路径选择行为。(3)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分布动态推演。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的特征,考虑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的需求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列车、乘客和运营者等实体从中观层面进行建模,确定了各实体模型的输入、输出、状态转移、特征元组、决策元组等关键要素,基于实体模型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耦合模型。基于系统内实体的状态转移过程和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演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网络客流分布动态变化。基于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动态仿真系统,通过对列车运行过程、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决策和出行过程、运营者向乘客发布诱导信息的过程进行模拟,推演获得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动态分布,为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提供决策环境支持。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仿真系统可推演诱导信息影响下的网络客流分布。(4)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在强化学习框架下研究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问题,将网络客流分布特征作为状态,运营者向乘客发布诱导信息的行为作为动作,将诱导信息发布后的网络客流分布特征作为状态转移,并以此计算诱导信息发布动作的奖励值。提出基于自编码器的网络客流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基于诱导方向的诱导信息发布动作生成方法和基于多目标加权的奖励值计算方法。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构建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学习网络,利用网络客流分布动态仿真系统与学习网络的交互数据进行网络训练,生成优化的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分别以小规模假设网络和大规模实际网络为背景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路径动态诱导策略对客流进行诱导可以有效缓解网络客流拥挤问题。通过进一步改变算法中的相关参数,揭示了订阅信息服务比例和调控目标权重对乘客路径诱导效果的作用机理。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杜海龙[3](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淼[5](2020)在《基于强化学习的列车自动驾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轨道交通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骨干作用。伴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运行场景、环境的日益多样与复杂,人工驾驶列车已经很难满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需求,发展列车自动驾驶(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是大势所趋。当前多数针对ATO控制方法的研究聚焦于给定模型的参数进行策略优化,缺乏面对复杂运行环境和多样运营需求的鲁棒性、适应性以及自学习性,难以适应ATO智能化、智慧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和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等人工智能新理论和新方法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不仅在图像识别、语义识别、游戏竞技等方面卓有成就,也逐渐向自动控制领域渗透,例如仿生机器人、无人汽车等,赋予了行业新的发展动能。因此,本文基于对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特征和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的深入认知与分析,结合轨道交通“安全、准点、绿色、舒适”四方面的关键需求,针对基于强化学习的列车自动驾驶新方法展开探索与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和贡献如下:首先,基于现有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控制原理和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提出一种基于策略梯度强化学习的列车ATO优化方法,以减小列车的牵引能耗。通过建立列车控制专家系统,构建符合节能工况且满足乘客舒适性要求的控车策略;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作为列车驾驶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对列车运行历史数据的持续学习,不断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从而更好的适应变化的运营场景。基于现场运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算法比现有算法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和准时性。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值函数强化学习的列车自动驾驶优化方法。在建立列车节能控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Q学习模型与方法求解列车的最优节能运行策略,突破传统的基于固定模型的列车运行控制优化方法,能够适应多样复杂的列车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并充分利用列车历史运行大数据,在满足准时性和乘客舒适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列车牵引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DP)方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优的节能运行策略。最后,在前两项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学习(Deep Q Network,DQN)的列车驾驶智能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传统的列车动力学先验知识和预先设计的速度-距离曲线,而是运用大量的驾驶经验以训练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经训练的神经网络能够根据任意输入状态,以节能为主要目标,以安全、准点、舒适和停准为基本约束,实现“端到端”方式的智能控车模型。经基于真实线路和车辆参数的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面对变化的运行计划及其他动态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保证列车安全准点、节能舒适的运行至车站并在允许范围内准确停车。
吴庆茹[6](2020)在《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勘测设计案例资料,进一步完善铁路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知识经验利用率和设计效率,降低成本。为此,建立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既有铁路勘测设计案例资料进行快速有效地参考和利用是十分有研究意义的。本文从实际铁路设计流程出发,采用基于案例推理理论分析、数据库技术及相关系统开发工具,针对铁路勘测设计案例数据库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针对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效益、基于案例推理理论及其工作原理展开研究,构建了适用于铁路勘测设计的问题处理模型,得出对铁路勘测设计案例特征表示的准确度将显着影响铁路勘测设计案例数据的使用效率。(2)依据铁路勘测设计问题解决模型,将铁路勘测设计案例分为“铁路线路设计成果”、“桥涵设计成果”、“路基设计成果”、“站场设计成果”、“隧道设计成果”和“共有信息资料”六个对象,并采用框架表示法对各个对象进行表示,在此基础上,使用Oracle数据库及相关工具构建了铁路勘测设计案例数据库。(3)分析了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体系、模块需求及功能结构,设计了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主界面、案例管理界面及其操作界面,将铁路勘测设计案例数据库与人机交互功能模块相连接,完成了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本文研究内容可以用于铁路建设中的设计工作阶段,也可作为公路及其他有类似特征的土木工程设计领域相关研究的参考。该论文有图40幅,表1个,参考文献63篇。
张斌[7](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工务检测智行车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于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工务巡检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地铁轨道工务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手持或推动检测设备进行巡检,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下、检测精度无法保障且人工成本高,国外大型的轨检车检测精度高,但造价高昂、巡检借调工序繁琐,不能广泛应用于轨道巡检,所以迫切需要小型的自动化轨检车搭载轨检设备代替人工进行轨道工务巡检。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辆轻量化、便携式、可远程控制的轨道车,能够搭载课题组内的扣件、垂直磨耗和波浪磨耗等检测模块,实现对地铁轨道工务的自动化巡检。首先,本文对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工务检测任务,通过对地铁环境实地调研和检测目标的分析,设计了智行车轨道工务检测的流程,确定了智行车设计的技术方案。车体结构方面,以轻量化、模块化为设计核心,将车体简化为车架、轮对和传动结构三部分,利用Solidworks对智行车各模块进行实体建模及整体装配,保证车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控制系统方面,完成了电源管理PCB和下位机PCB设计,并对其固件程序进行开发,主要包括车体速度、加速度、水平倾角、振动、路程等数据的采集与发送,车辆的远程控制,电池电量数据的检测与发送,对上位机mini-pc进行程序开发,实现了车载传感器数据、电池电量数据、检测模块数据等的融合并上传云服务器,完成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智行车运行状态与扣件检测数据的实时显示。智能行走策略方面,设计了综合M法和T法测速的速度补偿测量方法,实现车速的精准测量,针对不平顺轨道,设计了基于离散化的有监督Hebb学习规则下的自适应PID运动控制的减振策略,完成了基于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的智行车入弯减速稳定运行的智能行走策略。最后对智行车的车体、外设传感器、控制系统、检测模块等进行整合,在深圳地铁2号线进行轨道工务自动化巡检,对其智能行走策略进行验证,经测试,智行车的稳定性、控制系统和智能行走策略满足设计要求。
闫重绿[8](2020)在《基于轻轨车辆智能化下结构与造型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经济中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轻轨交通建设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的显着特点。同时,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成果,也为轻轨车辆的造型结构与功能带来极大的变化,进而促进整个轻轨产品的生产逻辑链条,不断催生出新的轻轨车辆造型形象,使轻轨电车的功能与用途大幅拓宽、强劲发展。因此,该文将针对智能化框架下的轻轨车辆造型与结构,梳理出创新的设计方法,指导相关的设计工作。首先,该文从智能化下的轻轨车辆理论架构展开研究,通过对现有轻轨电车的设计标准和规范,明确现代轻轨车辆的定义和分类,对现代轻轨电车辆的车身造型进行了综述,归纳出现代轻轨电车造型结构的设计范畴,论述智能化下新技术、新结构的使用与提升,所带来的车体结构造型以及外观样态的改变。其次,根据根据轨道交通车辆和现代工业产品独有的特点,结合智能化轻轨电车科技信息框架的构建,总结出轻轨车辆造型结构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通过在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研究,完成对现代轻轨电车的理论建设和产品实践的研究剖析与归纳总结。同时,完成了对全球主流轻轨制造商所生产的现代化轻轨电车辆造型造型语言和特征的分析与总结。这一部分的研究为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有高效的指导,对最终设计实践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再次,针对智能化轻轨车辆的独有特点,对应提出设计流程和造型设计研究的部分。分别对设计流程中的车辆细部造型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形式美则对轻轨车辆造型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了论述,归纳总结出智能化轻轨车辆的设计方法。此外,针对三种不同的车身结构材料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新材料在车身各关键部位中的应用,并提出进行车身色彩配置中的装饰形式和方法。最后,为了检验和优化上述研究所得的智能化轻轨车辆设计流程、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在研究的最后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实践来检验。将浮车型100%低地板轻轨电车作为设计实践对象,结合轻轨车辆的各项结构功能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总结。最终完成智能化轻轨车辆的外观造型设计与内饰布置设计方案,以及可行性方案的审验,为日后相关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方向,对未来智能化轻轨车辆的功能与造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陈圣君[9](2020)在《基于风险链的城轨运营安全保障系统设计与原型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逐年快速增长,轨道交通已呈现出成网状运营、密度高、技术复杂、耦合强、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其安全状态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而当前安全保障系统采用面向点的监控模式,依据该种模式的安全保障系统已不能满足当前城轨安全保障的需求,评估模式从点级向系统整体级发展是大势所趋,如何建立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全局安全的运营安全保障系统,提升城轨安全保障技术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轨运营安全事故特征出发,基于故障风险链式传播的特点,提出将风险链理论运用到运营安全保障系统中,通过构建点集、辨识风险点及并运用风险链构建方法来构建风险链模型;通过监测数据获取到不安全风险点,并输入到模型中来完成对不安全风险点的传播风险评估与控制;利用风险链模型可反向推测的特性来完成对运营事件的致因推测。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城轨运营安全保障系统的业务功能分析,最终完成了城轨运营安全保障系统应用部分的设计以及原型系统实现。本文主要成果如下:(1)参与调研工作,对地铁公司的风险管控制度以及故障记录数据进行调研与分析,结合公司的业务流程分析完成对系统功能的挖掘,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2)完成系统整体架构设计,采用微服务架构,对系统后端进行设计,依据功能特性将后端划分为用户、模型、风险点以及风险微服务,并依次完成数据结构、接口、安全性等设计。(3)对原型系统中各项微服务的主要功能进行详细设计,对项目结构及实现类进行设计,完成模型算法的实现,完成原型系统简单界面设计、代码编写、数据库及模型搭建,并对原型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达到了预期功能效果。该系统的设计与原型实现将弥补当前对面向城轨系统级运营安全保障系统研究不足的现状,对系统级主动安全保障模式发展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梁誉潇[10](2020)在《基于3D Web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信息系统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新基建的兴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数字化日渐深度融合,施工安全问题作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核心诉求,亟需利用网络三维信息可视化等新兴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施工风险管控体系,因此,本文着眼于轨道交通工程风险信息的网页三维可视化展开系统研发。国内旧有的工程三维信息系统技术相对滞后、通用性与扩展性欠缺,在运用中搭建环境繁复、结构体系庞杂,其开发与运行维护模式与相关工程需求脱节,大幅稀释了应用效率。而国际先进的网页三维可视化系统难以同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专业需求与避免高昂的商业化成本,此外还有技术工程标准不同、资料案例缺失、学习曲线陡峭以及使用门槛高等种种阻碍。为研究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信息的可视化与安全需求,采用开源开发工具进行了工程网页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开发,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借助WebGL技术提出了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网页三维信息可视化开发框架,可跨平台展示风险信息与监测预警,综合Three.js轻量化优势与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概念,通过模组化流程降低了监测人员信息三维可视化的门槛。(2)基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涉及的数据门类及信息结构,对动态监测数据与资料模型等项目静态资源,分别利用MySQL管理工具结合Node.js分开架构,给出了工程导向的数据库方案设计,方便更新维护。(3)以MVVM模式面向需求分层可视化功能,建立了基于Rhino的轨道交通项目三维批量建模与导出方法,以及配套的模型转换、页面三维内容二次加工流程,并设定了可视化内容交互与变换方式。(4)基于苏州地铁3号线何苏区间隧道和徐州地铁3号线南三环站的基坑工程两例实际项目,利用主要基础图文数据,给出了轨道交通工程风险信息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应用搭建流程,检验了平台应用的复杂度与系统性。本文基于实际工程案例的信息研究与WebGL、WebGIS、工程三维建模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创建了旨在集成和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三维信息和风险数据的轻量级信息化系统平台,可快速完成轨道交通工程的浏览器三维可视化,针对各施工风险的监测数据分级预警,并预留了必要的功能优化空间,便于后续应用扩展。本文共有图60幅,表10个,参考文献86篇。
二、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体系结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体系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诱导信息影响下的出行者选择行为研究 |
1.3.2 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网络流分布研究 |
1.3.3 诱导策略优化研究 |
1.3.4 既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2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分析 |
2.1 客流诱导现状分析 |
2.2 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特征 |
2.3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问题建模 |
2.4 问题求解思路 |
2.4.1 关键子问题分析 |
2.4.2 诱导信息影响下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建模思路 |
2.4.3 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动态分布推演思路 |
2.4.4 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诱导信息影响下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建模 |
3.1 问题分析 |
3.1.1 乘客决策特性分析 |
3.1.2 既有模型适用性与不足 |
3.2 诱导信息影响下乘客路径选择模型 |
3.2.1 后悔函数构建 |
3.2.2 模型构造 |
3.2.3 参数估计方法 |
3.2.4 模型评估指标 |
3.3 SP实验设计 |
3.3.1 实验设计要求 |
3.3.2 选择集规模确定 |
3.3.3 属性与属性水平确定 |
3.3.4 选择集生成 |
3.3.5 问卷设计 |
3.4 数据分析与模型标定 |
3.4.1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4.2 订阅信息服务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 |
3.4.3 路径选择模型标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分布动态推演 |
4.1 问题分析 |
4.1.1 网络客流分布特性 |
4.1.2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适用性分析 |
4.2 基于离散事件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观建模 |
4.2.1 基于点弧集合的网络拓扑实体建模 |
4.2.2 基于服务的列车实体建模 |
4.2.3 基于多智能体的乘客实体建模 |
4.2.4 基于智能决策的运营者实体建模 |
4.2.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耦合模型 |
4.3 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系统动态推演机制 |
4.3.1 列车运行过程推演 |
4.3.2 乘客决策和出行过程推演 |
4.3.3 运营者路径诱导决策推演 |
4.4 网络客流分布动态仿真系统构建 |
4.4.1 系统基本框架 |
4.4.2 系统类结构设计 |
4.4.3 系统功能模块 |
4.5 案例验证 |
4.5.1 案例背景 |
4.5.2 案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 |
5.1 问题分析 |
5.1.1 乘客路径诱导策略优化问题特征 |
5.1.2 强化学习适用性分析 |
5.2 训练样本构建 |
5.2.1 基于堆栈自编码器的网络客流分布状态特征提取 |
5.2.2 基于诱导方向的诱导信息发布动作生成 |
5.2.3 基于多目标加权的奖励值设定 |
5.3 基于DDPG的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学习算法 |
5.3.1 DDPG算法概述 |
5.3.2 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学习网络构建 |
5.3.3 网络训练流程 |
5.4 案例分析 |
5.4.1 小规模案例 |
5.4.2 大规模案例 |
5.4.3 案例结果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 B 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路径选择概率推导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基于强化学习的列车自动驾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依托课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列车自动驾驶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
1.2.2 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控制领域应用研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论文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列车运行控制与自动驾驶 |
2.1.1 列车自动防护(ATP) |
2.1.2 列车自动驾驶(ATO) |
2.2 强化学习、深度学习与深度强化学习 |
2.2.1 概述 |
2.2.2 Q学习(Q-learning)强化学习 |
2.2.3 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强化学习 |
2.2.4 深度学习与深度强化学习 |
2.3 基于强化学习的列车驾驶控制模型 |
2.3.1 列车节能驾驶控制模型 |
2.3.2 列车驾驶马尔可夫决策模型 |
2.3.3 列车驾驶强化学习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策略梯度强化学习的ATO优化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1.1 列车节能运行工况分析 |
3.1.2 站间节能控制序列:“减a减b” |
3.1.3 性能评价指标 |
3.2 求解方法 |
3.2.1 专家系统 |
3.2.2 基于策略的强化学习方法 |
3.3 算例实验与分析 |
3.3.1 仿真环境 |
3.3.2 仿真实验1 |
3.3.3 仿真实验2 |
3.3.4 仿真实验3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Q学习的列车节能优化策略 |
4.1 基于值函数的Q学习方法 |
4.1.1 定义状态空间 |
4.1.2 状态转移规则 |
4.1.3 状态-动作值函数 |
4.1.4 值函数更新 |
4.2 算例实验与分析 |
4.2.1 仿真环境 |
4.2.2 仿真实验1 |
4.2.3 仿真实验2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深度Q学习的列车驾驶智能控制方法 |
5.1 问题描述 |
5.2 列车驾驶智能控制算法架构 |
5.3 列车驾驶智能控制算法 |
5.3.1 “最短剩余行程时间”算法 |
5.3.2 状态空间定义 |
5.3.3 训练数据生成算法 |
5.3.4 奖励函数设计 |
5.3.5 神经网络设计和训练 |
5.4 算例实验与分析 |
5.4.1 仿真环境 |
5.4.2 仿真实验1 |
5.4.3 仿真实验2 |
5.4.4 仿真实验3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管理理论基础及要素分析 |
2.1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效益 |
2.2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理论基础 |
2.3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要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特征信息化表征及数据库设计 |
3.1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表征研究 |
3.2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数据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架构与人机交互设计 |
4.1 基于B/S模式的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
4.2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4.3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人机交互功能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 |
5.1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登录界面设计 |
5.2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主界面设计 |
5.3 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案例管理界面及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城市轨道交通工务检测智行车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 主要内容 |
第2章 智行车总体方案设计 |
2.1 检测功能需求分析 |
2.2 地铁现场环境分析 |
2.2.1 运行环境分析 |
2.2.2 检测目标分析 |
2.3 整体方案 |
2.3.1 检测流程 |
2.3.2 技术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结构设计 |
3.1 结构组成 |
3.2 轮对结构设计 |
3.2.1 行走方式选择 |
3.2.2 转弯半径计算 |
3.2.3 轮对设计 |
3.3 传动结构设计 |
3.3.1 运动受力分析 |
3.3.2 功率计算及电机选型 |
3.3.3 传动方式选择 |
3.4 车架设计 |
3.5 整车装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务检测智行车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 |
4.1 嵌入式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 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方案设计及外设器件选型 |
4.2.1 硬件电路设计总体方案 |
4.2.2 核心器件选型 |
4.3 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3.1 电源管理控制板PCB设计 |
4.3.2 下位机控制板PCB设计 |
4.4 嵌入式系统程序开发 |
4.4.1 电源管理板固件程序开发 |
4.4.2 下位机控制程序开发 |
4.4.3 上位机及信息系统程序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行走策略研究 |
5.1 智能行走策略 |
5.2 速度测量优化 |
5.2.1 速度测量方法分析 |
5.2.2 速度测量补偿策略 |
5.3 曲线轨道速度补偿策略研究 |
5.3.1 弯道分析 |
5.3.2 倾角检测 |
5.3.3 积分分离PID算法的速度控制 |
5.4 减振速度优化策略 |
5.4.1 振动分析 |
5.4.2 振动检测 |
5.4.3 振动调速策略 |
5.4.4 单神经元模型 |
5.4.5 单神经元PI控制器设计 |
5.4.6 单神经元PI控制器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整合与测试 |
6.1 系统整合 |
6.2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轻轨车辆智能化下结构与造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高新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 |
1.1.2 我国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轻轨车辆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轻轨车辆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中拟解决的问题 |
1.4.3 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轻轨车辆造型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
2.1 轻轨车辆基本理论概念 |
2.1.1 轻轨车辆的定义 |
2.1.2 轻轨车辆的分类 |
2.1.3 轻轨电车的特点 |
2.2 轻轨车辆的智能化框架 |
2.2.1 100%低地板的轻轨车辆 |
2.2.2 无接触网式车辆供电系统 |
2.2.3 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 |
2.3 轻轨车辆造型设计要素 |
2.3.1 轻轨车辆的组成要素 |
2.3.2 轻轨车辆的车头造型 |
2.3.3 轻轨车辆的车身造型 |
2.3.4 轻轨车辆的内饰设计 |
2.4 智能化轻轨的设计原则 |
2.4.1 实用性原则 |
2.4.2 经济性原则 |
2.4.3 艺术性原则 |
2.4.4 创新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智能化轻轨车辆产品的调研与分析 |
3.1 轻轨车辆智能化的理论建设研究 |
3.1.1 意大利安萨尔多Tram Wave地磁受电 |
3.1.2 德国西门子平台100%低地板有轨电车 |
3.1.3 中车株洲机车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 |
3.2 轻轨车辆智能化的产品实践研究 |
3.2.1 北京燕房线无人驾驶地铁车 |
3.2.2 珠海一号线地磁受电轻轨车 |
3.2.3 上海松江轻量化结构轻轨车 |
3.3 轻轨车辆外观造型设计语言探究 |
3.3.1 国际主流轻轨车辆的造型现状研究 |
3.3.2 我国主流轻轨车辆的造型现状研究 |
3.3.3 现代轻轨车辆的造型现状归纳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智能化轻轨车辆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
4.1 智能化轻轨车辆的设计流程 |
4.1.1 智能化轻轨车设计的宏观流程 |
4.1.2 智能化轻轨车设计的微观过程 |
4.1.3 设定智能化轻轨车辆使用情境 |
4.2 形式美则在轻轨车辆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2.1 车身造型的比例与尺度 |
4.2.2 车身造型的统一与变化 |
4.2.3 车身造型的过渡与呼应 |
4.2.4 车身造型的均衡与稳定 |
4.3 智能轻轨车辆车身细部造型的设计研究 |
4.3.1 车身前围的造型设计研究 |
4.3.2 车身侧围的造型设计研究 |
4.3.3 车身顶部的造型设计研究 |
4.3.4 车身附件的造型设计研究 |
4.4 智能轻轨车辆车身材料色彩的设计研究 |
4.4.1 轻轨车辆车身的材料研究 |
4.4.2 轻轨车辆车身的色彩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化轻轨车辆车身造型设计实践 |
5.1 智能化轻轨车辆的结构与功能 |
5.1.1 智能化轻轨车辆的设计任务 |
5.1.2 现有轻轨电车调研信息应用 |
5.1.3 智能化轻轨车辆的结构选型 |
5.2 智能化轻轨车辆车身造型设计 |
5.2.1 车辆方案草图的构思 |
5.2.2 车辆方案设计效果图 |
5.2.3 车辆方案场景效果图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风险链的城轨运营安全保障系统设计与原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城轨系统运营安全风险相关研究简介 |
2.1 城轨系统运营风险特性研究简介 |
2.1.1 基本概念 |
2.1.2 风险特性 |
2.2 城轨系统运营风险点集构建方法简介 |
2.2.1 风险点辨识方法 |
2.2.2 风险点集构建方法 |
2.3 城轨系统运营风险链构建方法简介 |
2.3.1 风险点状态识别方法 |
2.3.2 风险链构建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调研分析 |
3.1.1 调研状况 |
3.1.2 调研结果分析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功能概述 |
3.2.2 用例分析 |
3.2.3 数据流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性能需求 |
3.3.2 安全需求 |
3.3.3 可靠性需求 |
3.3.4 兼容性需求 |
3.3.5 数据保密需求 |
3.3.6 可用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物理架构设计 |
4.1.2 系统整体架构 |
4.2 微服务设计 |
4.2.1 微服务逻辑架构设计 |
4.2.2 微服务功能划分 |
4.3 数据结构设计 |
4.3.1 模型数据结构设计 |
4.3.2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
4.3.3 非关系数据库表设计 |
4.4 系统接口设计 |
4.4.1 外部接口 |
4.4.2 用户接口 |
4.4.3 数据中心预留接口设计 |
4.5 安全性设计 |
4.5.1 权限设计 |
4.5.2 出错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原型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
5.1 原型系统详细设计 |
5.1.1 项目结构设计 |
5.1.2 登录认证控制设计 |
5.1.3 权限访问控制设计 |
5.1.4 用户微服务功能设计 |
5.1.5 风险点微服务功能设计 |
5.1.6 风险链模型微服务功能设计 |
5.1.7 风险微服务设计 |
5.2 原型系统实现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5.2.2 项目类图 |
5.2.3 模型功能算法实现 |
5.2.4 主要功能展示 |
5.3 原型系统测试 |
5.3.1 外部接口测试 |
5.3.2 集成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3D Web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信息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基于3D Web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信息系统架构 |
2.1 研发需求与目标分析 |
2.2 整体架构与功能模块 |
2.3 开发方案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信息数据资源库架构研究 |
3.1 数据资源库设计准则与信息归类 |
3.2 动态数据库创建 |
3.3 数据表接入查询 |
3.4 静态资源库搭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bGL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三维信息系统研发 |
4.1 工程场景三维建模导出与转换技术 |
4.2 工程三维信息系统模型网页可视化 |
4.3 工程施工风险信息三维预警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工程应用研究 |
5.1 系统工程应用方案 |
5.2 车站基坑工程三维可视化应用 |
5.3 隧道区间工程三维可视化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成果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与体系结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优化研究[D]. 贾飞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3]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基于强化学习的列车自动驾驶方法研究[D]. 张淼.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
- [6]铁路勘测设计案例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D]. 吴庆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城市轨道交通工务检测智行车的设计与实现[D]. 张斌. 深圳大学, 2020(10)
- [8]基于轻轨车辆智能化下结构与造型的设计研究[D]. 闫重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风险链的城轨运营安全保障系统设计与原型实现[D]. 陈圣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基于3D Web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信息系统研发[D]. 梁誉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论文; 智能交通系统论文; 交通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轨道车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