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抗体筛检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宋玉庚[1](2020)在《血型分析及红细胞悬液存储一体化设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车祸、工伤、地震等灾难,灾难造成人员受伤失血的情况十分普遍,紧急输血救治成为灾难发生时拯救生命的重要步骤之一。为了保证输送到患者体内的血液是可靠的,在对患者实施输血救治前,必须要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分析。但当前分析设备和储血设备是相互分离的,且体积较为庞大,携带困难,从而导致无法对突发事故中的伤者进行现场输血救治,耽搁救治时间。因此,本文就提出设计一种集红细胞悬液存储、血型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小型自动化设备,设备便于运输,可实现高效的野外紧急输血救治。本文在深入了解血型分析技术以及相应自动化仪器的发展的现状后,开展对本设备的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了解血型分析技术的应用,分析现有自动化仪器实现血型分析的原理及相关功能实现的结构,并结合现有成分血存储所必备条件,对设备的总体方案进行认真分析。2、结合微柱凝胶血型检测技术,确定设备应具有的功能,对设备的关键机构进行设计,包含红细胞悬液血袋存储、三维抓取、离心、微量液体添加等机构。3、进行设备运动调控模块设计,包含以stm32f103rct6芯片为控制单元的电机调控驱动电路设计和以C语言为基础的运动调控程序设计,来实现对试管和凝胶卡的夹取及运输。4、由于分析结果是不确定的,无法预判。我们采用机器视觉分析系统的方法来进行观察,并通过对图像采集、运用相应的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出分析结果。5、最后针对部分核心模块,进行相应的实验,包括运动调控电路性能的实验以及微量液体添加机构加液精度的实验,经实验结果显示,满足所需的实际要求。
金燕萍,江铭,贾方明[2](2019)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间本院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 63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同时将结果与凝聚胺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 630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5例,检出率为0.53%;而采用凝聚胺法进行检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39%(26/6 630),2种方法间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630例患者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不合率为0.72%(48/6 630);用凝聚胺进行法交叉配血,不合率为0.45%(30/6 630),2种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不合共有49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不合48例,1例只在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经抗体鉴定未确定其特异性,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灵敏度为97.96%(48/49),明显高于凝聚胺法[61.2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的检测灵敏度高,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准确,易于判读,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价值,但凝聚胺法检测快速、简单,也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急诊抢救患者的配血。条件允许时,可同时采用2种方法互为验证,真正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王景顺[3](2019)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完全抗体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完全抗体。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备血和治疗用血患者8136例,采用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清中不完全抗体进行筛查,并将筛查出的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及符合率。结果凝聚胺法检出不完全抗体26例,检出阳性率0.32%,微柱凝胶法检测不完全抗体43例,检出阳性率0.53%,微柱凝胶法检出不完全抗体阳性率高于凝聚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抗D患者13例(30.23%)、抗E患者24例(55.81%)、抗e患者1例(2.33%)、抗C患者2例(4.65%)、自身抗体患者3例(6.98%),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法均检出的26例不完全抗体特异性均与鉴定结果相符合。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不完全抗体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且操作简便、结果稳定,从而能够有效保障输血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吴玉敏,赵志红[4](2018)在《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观察及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7月自愿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输血治疗患者473例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测定;通过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干预。结果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率为4.86%,高于聚凝胺法3.17%(P<0.05);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抗c、抗-Mur、抗-M、抗-N、抗-JKb、抗-P1及自身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抗-D、抗-E、抗Ec、抗-Lea、抗-Leb、冷抗体,均高于聚凝胺法(P<0.05);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性别、输血史及妊娠史关系密切(P<0.05)。结论将微柱凝胶法用于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中效果理想,能消除假阳性反应。但是,微柱凝胶法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干预,提高输血安全性。
李宁[5](2018)在《输血前经微柱凝胶法检测相容性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输血疗法是临床医疗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治疗方式,不规则抗体测定、血型测定以及交叉配血等与输血相容性有关的试验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必要检验[1]。目前微柱凝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输血前的血清检查。文献报道,与传统检查相比,微柱凝胶法具有操作简便、用血量少、可有效保存以及结果稳定等无可比拟的优点,其能有效解决或处理临床血清血型技术中的各种问题[2]。本文对输血前经微柱凝胶法检测相容性的临床价值进
唐玉杰,唐生明,施丽[6](2017)在《输血患者临床交叉配血方法及输血后溶血状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临床交叉配血方法及输血后溶血状况。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160例接受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密切护理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凝聚胺法。比较两组患者交叉配血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以及输血后溶血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交叉配血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和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溶血性和不溶血性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6.25%和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临床交叉配血中结果更加准确安全,灵敏性高,能有效降低溶血反应和非溶血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交叉配血中推广。
朱雪[7](2016)在《致敏红细胞的研究与安全输血》文中提出目的:致敏红细胞是指不完全抗体或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附着在红细胞膜上使其致敏,致敏红细胞对安全输血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受血者红细胞致敏情况,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的发生情况。我们筛检某医院人群中抗人球蛋白试验(AGT)的阳性发生情况,计算该地区人群AGT阳性率,并对AGT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分型与鉴定。探究AGT阳性人群的临床分布特征,分析人群性别、妊娠史、输血史与AGT阳性检出之间的关系,了解AGT阳性人群疾病分布情况,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发生情况,为提高AGT作为输血前检查重要性的认识,为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血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收集我院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共计1595例住院病人EDTA-K2抗凝血5ml,离心后,对红细胞和血浆分别进行抗体检测,将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抗体特异性分型与鉴定。2.对收集的1595例患者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技术(MGT)和抗人球蛋白试验(AGT)方法相结合分别检测红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对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检测,血浆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了解该地区人群AGT的阳性率。对DAT阳性标本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检测试剂盒(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特异性分型;对IAT阳性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做抗体鉴定。分析AGT阳性人群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与各系统疾病的关系。3.收集确定为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影响,输血疗效不佳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对1595例被检者的检测,检出AGT阳性者124例(7.77%),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108例(6.77%),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阳性16例(1.00%)。男性DAT阳性率为7.08%(50/706)、IAT阳性率为0.71%(5/706);女性DAT阳性率为6.52%(58/889)、IAT阳性率为1.24%(11/889),女性有妊娠史者DAT检出率为6.54%(48/733)、IAT检出率为1.50%(11/733),无妊娠史者DAT检出率为6.41%(10/156)、IAT检出率为0(0/156);有输血史者DAT阳性率为16.41%(65/396)、IAT阳性率为2.78%(11/396)明显高于无输血史者DAT阳性率为3.59%(43/1199)、IAT阳性率为0.42%(5/119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DAT阳性类型分布为Ig G型28例(25.93%),Ig G+C3型70例(64.81%),C3型10例(9.26%)。检出自身免疫因素诱导红细胞致敏12例(11.11%),非自身免疫因素96例(88.89%),其中确定为头孢类抗生素诱导3例(3.13%),非药物依赖性自身抗体8例(8.33%)。IAT阳性鉴定出同种特异性抗体16例,Rh-hr系统抗体所占比例最高为50%(8/16),其中抗-E 5例、抗-D 1例、抗-e 1例、抗-c 1例,其次是MNSs系统5例占31.25%(5/16),分别是抗-M 4例、抗-Mur 1例,最后是Lewis系统中的抗-Lea2例占12.5%(2/16),Kidd系统1例占6.25%(1/16)。3.确定为药物诱导致敏红细胞的3例病例中分别使用了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及头孢他叮,有2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其输血疗效不佳。4.系统疾病中以血液系统、肝胆系统疾病以及肿瘤患者AGT阳性率较高。结论:血液中除了ABO血型系统的抗体外,由于免疫、输血以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可能诱导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抗体游离在血浆中或者存在于红细胞上致使红细胞致敏,由于现如今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的广泛应用,机体产生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的病例时有发生,因此,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对反复输血、妊娠、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要高度重视,确保安全输血。
粟明丽[8](2014)在《微柱凝胶法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对笔者所在医院6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检出2例抗体,抗人球蛋白法检出55例抗体,微柱凝胶法检出62例抗体。其中Rh系统抗体24例,MNSs系统11例,Lewis系统9例,Diego系统2例,抗-E联合抗-Mur 1例,未确认抗体特异性17例。结论:微柱凝胶法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判读清晰易于标准化。
王忱,曹志刚,张艳[9](2014)在《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检中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申请输血治疗的4087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进行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优缺点。结果:4087例申请输血患者中,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28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9%(28/4087),有既往输血或妊娠史22例(构成比为78.57%),无输血或妊娠史6例(构成比为21.43%)。微柱凝胶法检出28例,凝聚胺法检出22例,漏检6例,漏检率为0.15%。微柱凝胶法敏感性较高,但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4,P=0.295)。结论:采用微柱凝胶法输血前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且方便、快速、易于标准化。
李长浩[10](2014)在《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申请输血的住院患者29 873例,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在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90.2%(92/9 123),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为9.8%(10/20 7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T检测结果显示: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DAT阳性率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血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主要是主侧聚集。主侧聚集的DAT阳性率与次侧聚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特异型鉴定结果显示:Rh-hr血型系统出现抗体阳性率为20.59%。102例患者共检测出45例特异型抗体,占44.11%。有无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应用到抗体筛查时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且省时省力,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抗体筛检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抗体筛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血型分析及红细胞悬液存储一体化设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血型分析及血液存储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血型分析的发展历史 |
1.2.2 血型分析配套设备研究现状 |
1.2.3 血液存储设备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整体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一体化设备主要机构设计 |
2.1 一体化设备总体功能分析 |
2.2 血袋血样存放机构设计 |
2.3 三维运动夹取机构设计 |
2.3.1 X轴运动机构设计 |
2.3.2 Y轴机构设计 |
2.3.3 Z轴机构设计 |
2.3.4 二指机械手爪机构设计 |
2.4 离心机构组成 |
2.4.1 离心机机构设计 |
2.4.2 离心电机的选型 |
2.4.3 离心机运转平衡策略 |
2.4.4 离心盘强度分析 |
2.5 微量液体添加机构设计 |
2.5.1 微量液体添加机构局部设计 |
2.5.2 微量液体添加机构总体机构设计 |
2.5.3 退针块结构强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化设备主要运动调控电路设计 |
3.1 两相四线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
3.2 步进电机的驱动分析 |
3.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3.1 驱动系统总体设计 |
3.3.2 单片机的选择 |
3.3.3 电源电路设计 |
3.3.4 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 |
3.3.5 时钟电路设计 |
3.3.6 通讯端口电路设计 |
3.3.7 脉冲信号电路设计 |
3.3.8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体化设备主要运动调控程序设计 |
4.1 程序开发语言 |
4.2 调控主程序设计 |
4.3 细分程序设计 |
4.4 加减速调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应结果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 |
5.1 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原理 |
5.2 图像处理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
5.3 图像倾斜较正策略 |
5.3.1 图像预处理 |
5.3.2 Prewitt边缘检测 |
5.3.3 Hough变换图形 |
5.4 图像分割处理 |
5.5 灰度分布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
5.5.1 二值化转换 |
5.5.2 腐蚀膨胀 |
5.5.3 灰度分布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体化设备主要功能模块实验测试 |
6.1 微量加液模块实验方案 |
6.2 采集实验数据并分析 |
6.2.1 传动丝杆误差分析测试 |
6.2.2 模拟临床应用测试 |
6.2.3 空气压缩影响测试 |
6.3 微量加液机构测试结果分析 |
6.4 调控驱动电路实验方案 |
6.5 设置试验平台 |
6.6 步进电机调控电路测试 |
6.6.1 细分调控电路测试 |
6.6.2 电机正反转测试 |
6.6.3 电机的加减速测试 |
6.7 步进电机调控电路测试结果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资料 |
二、方法 |
1. 试剂和仪器检测试剂: |
2. 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2种方法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比较 |
二、2种方法行交叉配血的情况比较 |
三、2种交叉配血方法结果的配血不合分析 |
四、2种交叉配血试验的灵敏度比较 |
讨论 |
(3)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完全抗体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完全抗体检出阳性率比较凝聚胺法检出不完全抗体26例, |
2.2 不完全抗体特异性鉴定 |
3 讨论 |
(4)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观察及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仪器与试剂 |
1.4 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筛选率比较 |
2.2 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阳性构成比较 |
2.3 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单因素分析 |
2.4 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5)输血前经微柱凝胶法检测相容性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2.1 检测仪器和检测试剂 |
1.2.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6)输血患者临床交叉配血方法及输血后溶血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微柱凝胶法 |
1.2.2 聚凝胺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交叉配血相合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输血后溶血状况比较 |
3 讨论 |
(7)致敏红细胞的研究与安全输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AGT阳性检出结果 |
2.2 AGT阳性抗体分型结果 |
2.3 头孢类抗生素致敏红细胞检测结果 |
2.4 药物致敏红细胞与输血 |
2.5 AGT阳性患者疾病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微柱凝胶法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 |
1.2.3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 |
1.2.3. 1 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 |
1.2.3. 2 微柱凝胶法 |
1.2.4 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别鉴定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3种方法对血型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
2.2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 |
3 讨论 |
(9)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检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不规则阳性抗体患者特异性抗体分布 |
2.2 两种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检查结果 |
3 讨论 |
(10)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2] |
1.3.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DAT) [3]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
2.2 DAT检测结果 |
2.3 抗体特异型鉴定 |
3 讨论 |
四、微柱凝胶法在输血前抗体筛检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型分析及红细胞悬液存储一体化设备关键技术研究[D]. 宋玉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J]. 金燕萍,江铭,贾方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06)
- [3]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完全抗体的对比研究[J]. 王景顺.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01)
- [4]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观察及处理措施[J]. 吴玉敏,赵志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04)
- [5]输血前经微柱凝胶法检测相容性的价值[J]. 李宁.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8(01)
- [6]输血患者临床交叉配血方法及输血后溶血状况分析[J]. 唐玉杰,唐生明,施丽. 海南医学, 2017(06)
- [7]致敏红细胞的研究与安全输血[D]. 朱雪.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8]微柱凝胶法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中的应用[J]. 粟明丽. 中国医学创新, 2014(34)
- [9]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检中应用[J]. 王忱,曹志刚,张艳.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06)
- [10]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J]. 李长浩.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