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革中的一段画家情缘(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1](2021)在《敦煌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高祎博[2](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指出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邢志[3](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指出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杜欣谕[4](2021)在《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象叙事是汪曾祺小说中一个显着的叙事特征,关于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叙事可从三个维度即时间意象、空间意象与主题意象来展开对其叙事特征的分析。汪曾祺小说中时间意象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四时与昼夜,其本身积淀着丰厚的古典文化意蕴,在特定的小说语境下发挥着其本身所具有的隐喻功能,对小说中叙事基调的营构与小说主题的揭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四时的流转与昼夜的更迭,又与叙事文本形成了有意味的同构,以上皆是时间意象的叙事功能。而时间意象在承担着叙事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丰蕴的美学价值,时间的背景化为小说中氛围的渲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小说中的美学意味。空间与时间具有同等重要性,是小说叙事的另一重要维度。在汪曾祺小说中,空间意象的存在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即私人化的空间意象、公共化的空间意象,及与水有关的空间意象。以上空间意象的存在形式,不仅仅是小说中的地点要素,最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物塑造功能,龙迪勇将其命名为“空间表征法”。除此之外,空间意象还具有文化生产功能,是汪曾祺小说中传输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出现具体空间意象的汪曾祺小说中,多用停顿式叙事节奏,这一节奏形态有效地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有利于小说中空间感的营造,以及对人物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主题意象在小说中承担着传达小说主旨的功能,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及环境描写都将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汪曾琪小说中的主题意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以主题意象命题,另一类为将主题意象藏匿在小说之中。比兴与反讽作为汪曾祺小说中塑造主题意象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小说起到增强了小说的诗意性、蕴藉性,延长了小说的精神长度的功用。小说中的叙事节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主题意象潜在的制约,而反过来叙事节奏又对主题意象的塑造产生影响。
张超,余玮[5](2020)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赵栗晖:昂藏真气壁云晖》文中指出津沽重镇迎来自己616岁生日。海河生生不息的烟火之气为寒冷的津城抹上欢愉祥和的光芒,一座600多岁的城市带着自己的步履、气度、内涵不徐不疾坐镇北方之地,这里从不缺少故事和故事里的人和事。赵栗晖,生于海河之滨。作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的他,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和传统重彩壁画教学,并系学术带头人,参加国家级工程"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特级石窟的壁画复制工作,曾为人民大会堂天津厅独立绘制完成大型金箔重彩屏风画。
陈龙[6](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研究指明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梁翠琴[7](2020)在《文学叙事中的历史维度—严歌苓中国书写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反拨了旧历史主义“历史决定论”和形式主义“文史分裂”的观点。它重新审视了过去与当下、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把历史视为“是在不断的连续和断裂中,对当代做出阐释性的启发的文本”,强调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文性”,认为两者存在着互相印证、互相阐扬的张力结构,两者之间构成了紧密的文化网络关系。与新历史主义的观念拥有众多契合之处的严歌苓,其历史书写也体现了众多“新历史”特质。严歌苓的小说时常在交错叠置的叙事时空,展开复调叙事,立足于民间立场,对宏大叙事所忽略、遮蔽的日常生活、逸闻野史进行书写,让沉寂历史事件浮出地表,触摸了更为具体鲜活、真实可感的小历史。其历史叙事一方面把关注的目光从国族、社会等大集体转移到个体生命经验上,将客观历史主体化;另一方面走向历史与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着力描摹边缘人物的情欲纠结,摄照历史边界上多样复杂的生存景观,彰显历史的诗性与优美。严歌苓历史书写的“新历史小说”特质与其移民作家的身份是密切相关的。“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温情脉脉的故国记忆以及中西缠绕的文化语境是影响其特色历史书写的原因。同时赋予了其历史小说深刻的理性反思精神、浓厚的个人本位历史观以及异常丰富的历史场域言说等特殊意义。最后从文学与历史关系的探讨中发现、肯定文学书写历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历史题材的文学叙事是实现过去与当下对话、互动,探寻历史的此在的意义的重要方式,也是架构起符合当代语境的“可理解的历史性”的路径。“拥抱”历史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固有责任和使命,是回归“文学性”本体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文学在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张力结构中不断探索群体社会迭代之规律和人性嬗变之诡秘的努力,是文学自觉承担与主动弘扬其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突出表征。
熊婷[8](2020)在《彭荆风创作论》文中提出彭荆风是当代军旅作家,早期作品围绕军旅生活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书写,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是云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文革时期中断文学创作长达22年。新时期重返文坛后将历经苦难沉淀与升华的人性思考注入作品创作中,并始终保持一种诗情画意的风格。20世纪90年代彭荆风将主要精力转入长篇小说与纪实文学的创作,将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为中国纪实文学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论文以彭荆风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彭荆风的文学创作之路,探讨他的作品主题以及艺术审美特性,以此彰显彭荆风作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绪论首先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对彭荆风创作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其次对军旅文学、云南军旅作家群等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最后从彭荆风的创作经历与创作情况进行介绍,意图让彭荆风更清晰的走入大众视野。第一章从地域书写的家国同构观念,异域民情风俗以及边地自然的自在性与原始性等角度分析彭荆风创作中的边地特色叙事;第二章战争叙事主要从战争历史记忆与现实揭露,英雄话语的重构,对女性的关注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伤痕叙事结合作家的文革经历,考察作品中归来者的伤痛记忆与悲剧书写的思考等,意在整体把握作品的主体内涵。第四章结合彭荆风的创作观念分析现实主义的独特表达,“非虚构”创作与诗意化写作等文体实践以及史诗性书写的追求。作为军旅作家,彭荆风孜孜不倦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追求,以“真”为作品创作底色,坚守自我的写作向度。结语力求客观评价彭荆风创作的价值与局限,并对中国军旅文学、边地文学进行重新审视。
王蕾[9](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说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孟帆[10](2020)在《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民俗影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而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更增添了藏地民俗的神秘气息。民俗映照出当地族群的生活轨迹,更是西藏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新世纪以来的藏地电影在以往的叙事手法和拍摄视角之外,更以丰富多彩的民俗影像开创了崭新而多样化的话语表达,打开了藏地电影创作的新局面。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新起点便是藏族导演的出现,开启了本民族内在视角下对藏族文化的真实影像表达,而汉族导演在漫长的藏地电影成长过程中提供了基于他民族外视角的诸多民俗影像表达的实践经验。藏地电影题材丰富多样,主要内容包括主旋律题材的民族团结寓意、商业题材的玄幻冒险与爱情传奇、影像民族志的本土表达,在这些电影类型中,民俗一直都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建构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影像风格。民俗影像的呈现内容主要涵盖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以及语言民俗四个方面。藏地民俗影像体现了民族的生活轨迹与人文历史,赋予了影像背后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毋庸讳言,藏地电影在受到商业市场环境与藏文化输出困境的影响下,其民俗影像的传播也呈现出刻板化和歪曲化的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反思。藏地电影借鉴民俗文化元素、精确把握艺术技巧创作出一系列经典的民俗影像,确立了藏地电影的民族文化符号和传播了多样化的藏地民俗景观。研究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的呈现和艺术表达,将对藏地电影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文革中的一段画家情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革中的一段画家情缘(论文提纲范文)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概述 |
第一节 时间意象的存在形式 |
第二节 空间意象的存在形式 |
第三节 主题意象的存在形式 |
第二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时间意象 |
第一节 时间意象的隐喻性与叙事基调 |
第二节 时间意象的流转与文本同构 |
第三节 时间意象的背景化与氛围营造 |
第三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空间意象 |
第一节 空间表征法与人物塑造 |
第二节 空间意象与民俗文化建构 |
第三节 空间意象的抒情性与停顿式节奏 |
第四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主题意象 |
第一节 主题意象的表现手法 |
第二节 叙事节奏的制约性与主题意象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赵栗晖:昂藏真气壁云晖(论文提纲范文)
飞天缘结才俊时 |
飞天花雨遍桃李 |
飞天妙义续华章 |
(6)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
一、民族诗坛考述 |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文学叙事中的历史维度—严歌苓中国书写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严歌苓创作概况及研究综述 |
1.2 论文的结构与观点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2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严歌苓小说叙事 |
2.1 书写“不同版本”的历史 |
2.2 从HISTORY到 HIS-STORIES |
2.3 “用小人物写大历史” |
2.4 走向边缘的历史 |
3 作为“中国文学的游牧民族”的历史回望 |
3.1 移民作家:异域里的中国言说者 |
3.2 海外书写中国历史的特殊意义 |
4 历史:作为“文学难以释怀的东西” |
4.1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
4.2 历史的“文本性”与作为文本的历史 |
4.3 历史题材:文学的历史化抑或回归文学性? |
结论 在文学中探寻历史的此在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严歌苓出版年表 |
附录B 严歌苓所获文学、电影奖项年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彭荆风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边地叙事 |
第一节 家国同构:民族共同体的建立 |
第二节 异域的民族风情呈现 |
第三节 边地自然的自在性与原始性 |
第二章 战争叙事 |
第一节 英雄话语的建构 |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谱写 |
第三节 悲剧精神的审美超越 |
第三章 “伤痕”叙事 |
第一节 寻找温情的乌托邦 |
第二节 归来者的伤痕之痛 |
第三节 反思与追问 |
第四章 艺术的追求与嬗变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学的坚守 |
第二节 文体实践 |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史诗性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彭荆风创作年谱 |
附录二:访谈——彭鸽子问答 |
致谢 |
(9)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民俗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主要类型 |
第一节 主旋律题材:宏大历史背景的民族叙事 |
一、民族解放与藏汉民族互助 |
二、平凡英雄的颂歌 |
第二节 商业题材:“他者”视野的文化想象 |
一、玄幻冒险与爱情传奇 |
二、藏地风俗奇观 |
第三节 民族志:藏民族文化的本土表达 |
一、现代语境下的民族寓言 |
二、小人物的情感表达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的多元呈现 |
第一节 物质民俗影像:传统生活的影像外化 |
一、庄严的寺庙建筑与普通民居 |
二、独具审美内涵的民族服饰 |
三、原汁原味的高原饮食 |
第二节 社会民俗影像:日常仪式节庆的人文记录 |
一、多种社会组织的具体呈现 |
二、地域色彩鲜明的婚丧民俗 |
三、仪式繁多的传统节日 |
第三节 精神民俗影像:民族信仰体系的思维观念 |
一、神圣虔诚的宗教信仰 |
二、根深蒂固的藏族生死观 |
第四节 语言民俗影像:藏民声音表达下的文化透视 |
一、自然纯朴的藏语方言 |
二、融情于景的藏歌藏戏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叙事策略分析 |
一、空间叙事中的民俗事物变迁 |
二、人物视角下的民俗观念呈现 |
第二节 视听表达解析 |
一、色彩影调:显露文本主题内涵 |
二、长镜头:复刻民俗生活场景 |
三、方言音乐:深化人物心理情感 |
第三节 符号化建构 |
一、人文符号:民俗载体凸显历史文化底蕴 |
二、地域符号:宗教文化视域下的地理空间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中民俗影像传播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俗影像传播的价值 |
一、藏地风俗与藏汉民族交流的传播 |
二、当代现实问题的警示与反思 |
第二节 民俗影像传播的局限 |
一、简单复制:民俗的刻板化呈现 |
二、商业编码:民俗的歪曲化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文革中的一段画家情缘(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D]. 刘庆.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研究[D]. 杜欣谕. 扬州大学, 2021(09)
- [5]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赵栗晖:昂藏真气壁云晖[J]. 张超,余玮. 中华儿女, 2020(Z2)
- [6]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7]文学叙事中的历史维度—严歌苓中国书写探析[D]. 梁翠琴. 暨南大学, 2020(07)
- [8]彭荆风创作论[D]. 熊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新世纪以来藏地电影的民俗影像研究[D]. 孟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