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夹板加胶布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1](2020)在《益骨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发挥中医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优势,观察自拟益骨活血汤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住院并行PHILOS内固定治疗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伴骨质疏松的患者,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型。以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骨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观察自拟益骨活血汤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肩关节评分、中医症候积分、VAS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肩关节评分为治疗组87.25±7.69分,对照组81.71±9.22分,两组患者肩关节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3天、7天、4周、8周、12周进行VAS疼痛模拟评分,结果显示术后第3、7天及术后12周差异明显(P<0.05),术后4、8周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至末次随访,患者均取得骨性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骨活血汤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应用,能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骨质疏松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袁伟,姚啸生[2](2017)在《悬吊牵引甩肩疗法》文中研究表明悬吊牵引甩肩疗法作为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经典方法,其既符合现代医学中"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又符合祖国医学中"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传统理论,贯彻固定与活动统一,骨与软组织并重的整体观念。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现将悬吊牵引甩肩疗法总结如下。
蒋杰[3](2016)在《补肾养血膏方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补肾养血膏方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观察病例均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行住院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配合早期服用补肾养血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两组都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术后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者断裂等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效果等方面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按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组优25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7%;对照组优1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21例,好转9例,未愈0例;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17例,未愈0例。结论:补肾养血膏方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使用,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杨国云,王华举,秦登明[4](2012)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12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结果:本组12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全部治愈,功能恢复快。结论: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简单、安全、经济的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叶晶华[5](2012)在《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A2、A3、B1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和比较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中属AO分型A2、A3、B1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运用前景。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骨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45例病例。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中女性31例,男性14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保守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超肩夹板固定结合患肢垂直牵引甩肩;B组手术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加压锁定板(LCP)固定。比较两组复位后通过X线片显示的骨折复位优良情况,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24周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X线片显示的骨痂生长情况。并采用SPSSstatisticsl7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骨折复位情况A组病例通过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后根据骨折复位后X线检查标准,其中优有6例,良有11例,满意有5例;B组病例通过切开复位后根据骨折复位后X线检查标准,其中优有16例,良有例7例,满意有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例治疗4周、8周、24周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4周后,A组病例的肩关节评分为61.45±4.85,B组病例肩关节评分为59.96±5.1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A组病例的肩关节评分为83.68±3.05,B组病例肩关节评分为80.61±6.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后,A组病例的肩关节评分为92.55±2.46,B组病例肩关节评分为90.00±4.7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病例治疗24周后健侧与患侧的Constant—Murl ey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24周后,A组病例健侧的肩关节评分为93.05±1.73,患侧的肩关节评分为92.55±2.4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后,B组病例健侧的肩关节评分为92.26±2.07,患侧的肩关节评分为90.00±4.7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痂生长情况在治疗4周后,根据骨痂生长评判标准,A组病例0级0例, Ⅰ级2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Ⅳ级0例;B组病例0级5例, Ⅰ级12例,Ⅱ级6例,Ⅲ0级例,Ⅳ级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根据骨痂生长评判标准,A组病例0级0例,Ⅰ级O例,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8例,B组病例0级0例,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后,根据骨痂生长评判标准,A组病例0级0例,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0例,Ⅳ级22例,B组病例0级0例,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1例,Ⅳ级22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回顾性研究可以发现对于肱骨近端骨折中属于AO分型中的A2、A3及B1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超肩夹板固定结合患肢垂直牵引甩肩)虽然在骨折复位上略差于手术组(切开复位肱骨近端LCP固定)但在骨痂生长速度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上均明显优于手术组。对于此类的肱骨近端骨折,A组治疗方法通过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超肩夹板固定结合患肢垂直牵引甩肩,开始即避免肩关节的绝对制动,提供了最早期的关节活动机会,有效的减少了软组织粘连,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快较好。此外,此方法有效的保护了骨折局部的软组织铰链,极大地减少了对骨折断端及肱骨头血供的损伤,且无手术切开后瘢痕修复粘连之弊端。故A组病例在骨折愈合速度,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B组病例,而且其远期的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肱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减小。对于肱骨近端骨折中AO分型中的A2、A3及B1型骨折采用A组的保守疗法,其固定牢靠,功能锻炼早,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锐[6](2012)在《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比较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1年9月收治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采用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方案,B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方案。临床随访6个月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定期X线片复查。观察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以及检查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AB两组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13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6.67%;B组:优5例,良14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63.33%。结论:选择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减少肩关节粘连及并发症的发生,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申良[7](2012)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提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愈率。方法:本研究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且均获完整随访的3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8岁,左侧24例,右侧15例。根据Neer分型标准,Ⅲ型20例、Ⅳ型19例。术前进行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评估,确定手术的时机;术中注意软组织及血管神经的保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39例患者,优23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是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仔细操作、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练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
张铭明[8](2012)在《PHILOS治疗肱骨近端NeerⅢ型和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肱骨近端Neer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病例共4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57.5岁(19岁一87岁),左侧为20例,右侧为20例。根据Neer分型标准,三部分骨折为26例,四部分骨折为14例。按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PHILOS在肱骨近端三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疗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如下:满分为100分,疼痛为15分,日常生活活动为20分,三角肌力量为25分,主要活动范围40分。术后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优、良总和所占的百分比为优良率。结果:所有40例患者均术后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满意率为90%。结论: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对于复杂的、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物,切开复位PHILOS治疗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
高博[9](2011)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提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愈率。方法:本研究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且均获完整随访的4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57.2岁,左侧21例,右侧21例。根据Neer分型标准,Ⅱ型16例、Ⅲ型20例、Ⅳ型6例。术前进行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评估,确定手术的时机;术中注意软组织及血管神经的保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锻炼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一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优2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仔细操作、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练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
张艳[10](2011)在《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疗效评估》文中指出目的:评估非手术(手法复位超肩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中药三期用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非手术(手法复位超肩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三期用药及功能锻炼)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120例,采用Neer百分制评分标准来评估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O.05),具有可比性。两种治疗方法各项评分中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活动范围及解剖评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对于肱骨外科颈合并大结节骨折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于肱骨外科颈合并小结节骨折疗效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在疼痛评分、功能评分上无明显差别,在活动范围及解剖评分上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对于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总体疗效及肱骨外科颈合并大结节型骨折疗效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对于肱骨外科颈合并小结节骨折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异。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价值。
二、夹板加胶布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夹板加胶布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论文提纲范文)
(1)益骨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伦理 |
2 病例选择 |
3 选择标准 |
3.1 诊断标准 |
3.2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中止和剔除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手术治疗 |
4.2 术后患者处理 |
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5.1 骨质疏松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4] |
5.2 肩关节功能评分 |
5.3 疼痛评分 |
5.4 骨折愈合标准~([12]) |
5.5 影像学监测 |
5.6 安全性观测 |
5.7 术后并发症 |
6 统计学处理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 |
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
4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观测比较 |
6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比较 |
7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中医对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的探索发展 |
1.2 治疗方法及优势 |
2 西医对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 |
2.2 治疗方法 |
2.3 PHILOS内固定 |
3 益骨活血汤选方依据 |
4 益骨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分析 |
4.1 临床疗效分析 |
4.2 治疗分析 |
5 临床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2)悬吊牵引甩肩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 |
2 甩肩疗法的基本原理 |
2.1 肩关节的特点 |
2.2 作用机理 |
2.2.1 传统医学理论 |
2.2.2 现代医学理论 |
3 操作方法 |
3.1 基础材料 |
3.2 皮牵引甩肩法 |
3.2.1 甩肩时间 |
3.2.2 牵引重量 |
4 注意事项 |
5 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5.1 甩肩疗法前后比较 |
5.2 甩肩疗法与小夹板固定比较 |
5.3 甩肩疗法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 |
6 小结 |
(3)补肾养血膏方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相关基础 |
1.1 解剖特点 |
1.2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损伤机制 |
1.2.1 间接暴力 |
1.2.2 直接暴力 |
1.3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型 |
1.3.1 Neer分型 |
1.3.2 AO分型 |
2 膏方 |
2.1 膏方的定义及作用 |
2.2 膏方的发展概述 |
2.3 膏方的制备 |
2.4 膏方的应用 |
2.4.1 膏方在内科疾病上的应用 |
2.4.2 膏方在骨科疾病上的应用 |
3 治疗 |
3.1 手术治疗 |
3.1.1 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
3.1.2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
3.1.3 T型钢板内固定术 |
3.1.4 髓内钉的内固定术 |
3.2 其他手术方法 |
3.2.1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
3.2.2 微创技术 |
3.3 保守治疗 |
3.3.1 牵引甩肩疗法 |
3.3.2 手法整复外固定术 |
3.3.3 中药内服疗法 |
4 术后并发症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临床分型 |
1.4 纳入病例标准 |
1.5 排除病例标准 |
1.6 病例一般资料 |
2 治疗方案 |
2.1 观察组治疗方案 |
2.1.1 术前处理 |
2.1.2 手术方法 |
2.1.3 术后处理 |
2.2 对照组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4.2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
4.3 临床疗效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 |
7 讨论 |
7.1 祖国医学对骨折的认识与治疗 |
7.2 中药对骨折愈合的相关研究 |
7.3 补肾养血膏方 |
7.4 术后功能锻炼 |
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一 |
综述 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法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 伤后就诊时间为2h-5日。 |
1.2 治疗方法外展型复位: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A2、A3、B1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研究的病例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评定标准 |
3.1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标准 |
3.2 骨痂生长评判标准 |
3.3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3.4 骨折复位优良标准 |
结果 |
讨论 |
1 肱骨近端骨折分类 |
2 保守治疗的探讨 |
3 手术治疗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6)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临床分型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治疗方案 |
3 疗效评价 |
3.1 随访观察 |
3.2 临床愈合时间标准 |
3.3 骨折对位情况 |
3.4 疗效评定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分析 |
5.1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
5.2 骨折断端对位情况 |
5.3 患肢疼痛评分情况 |
5.4 日常生活活动情况 |
5.5 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 |
5.6 外展肌力情况 |
5.7 总体疗效及优良率 |
讨论 |
1 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整复 |
1.2 固定 |
2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闭合穿针内固定 |
2.2 髓内钉内固定 |
2.3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2.4 人工肩关节置换 |
3 动静结合理论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7)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二)一般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三、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五、统计学方法 |
六、结果 |
讨论 |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疾病特点探讨 |
二、肩关节周围的血供 |
三、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受伤机制 |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
(二)手术治疗 |
五、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
六、术后功能锻炼 |
七、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 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8)PHILOS治疗肱骨近端NeerⅢ型和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选择 |
(三) 一般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一) 术前准备 |
(二) 手术方法 |
(三) 术后处理及康复训练 |
三、 疗效观察 |
(一) 疗效评价标准 |
(二) 观察指标 |
(三) 随访、评价 |
(四) 并发症观察 |
四、 结果分析 |
讨论 |
一、 肱骨近端的局部解剖及血供 |
二、 肱骨近端骨折的疾病特点 |
三、 肱骨近端的临床分型 |
四、 肱骨近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
五、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 |
(一) 保守治疗 |
(二) 中医治疗 |
(三) 手术治疗 |
(四)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
六、 术后功能锻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典型病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选择标准 |
(二) 一般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三、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五、统计学方法 |
六、结果 |
讨论 |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疾病特点 |
二、肩关节的血供 |
三、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
(一)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 |
(二) 手术治疗 |
四、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
五、术后功能锻炼 |
六、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10)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超肩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中药三期用药及功能锻炼) |
2.2 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
3 疗效评定 |
3.1 随访 |
3.2 观测指标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治疗结果 |
5.1 纳入病例基线资料 |
5.1.1 性别构成 |
5.1.2 年龄 |
5.1.3 受伤时间 |
5.1.4 骨折类型 |
5.2 各项评分比较 |
5.3 总体疗效比较 |
5.4 并发症发生率 |
6 讨论 |
6.1 肱骨近端解剖特点 |
6.2 肱骨近端骨折损伤机制 |
6.3 不同影像学在肱骨近段骨折诊断价值 |
6.4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治疗 |
6.4.1 手术治疗 |
6.4.2 非手术治疗 |
7 结论 |
8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肱骨近端骨折解剖分型 |
1.1 Kocher分型 |
1.2 Watson-Jones分型 |
1.3 Codman分型 |
1.4 Neer分型 |
1.5 AO分型 |
2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
2.1 非手术治疗 |
2.1.1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
2.1.2 石膏托外固定 |
2.1.3 牵引治疗 |
2.1.4 外固定器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2.2.1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
2.2.2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2.2.3 关节置换术 |
2.2.4 关节融合术 |
2.2.5 其他手术方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夹板加胶布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益骨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D]. 李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悬吊牵引甩肩疗法[J]. 袁伟,姚啸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3]补肾养血膏方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的疗效观察[D]. 蒋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J]. 杨国云,王华举,秦登明.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8)
- [5]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A2、A3、B1型的临床研究[D]. 叶晶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2)
- [6]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王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7]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中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D]. 申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8]PHILOS治疗肱骨近端NeerⅢ型和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铭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3)
- [9]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D]. 高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10]非手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疗效评估[D]. 张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