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课”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肖鹏[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形态教育因其具有极度重要性而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的社会事业,它在抓牢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培育社会认同、推动个人成才过程中的强大功用,一直都是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的摇篮,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人才竞争的角力场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都是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成为某些域外国家的强劲竞争者,他们为了扭转其在竞争中的颓势和比较优势的日渐丧失,进而对我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和攻击,而高校又是其重要对象。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等教育网络化的持续发展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域外思想、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方便之门进入高校,加之国内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效开展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史实,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其所取得的成效和有益经验,考究其现实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尝试探求应对策略,以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杨金铎[2](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王爱莲[3](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严圆圆[4](2020)在《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尤其重视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他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诚然,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与指引。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而且高校思政课本身就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因此,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作为立根铸魂第一课堂的高校思政课责无旁贷也必须勇担重任。对于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必须始终围绕和聚焦“实效性”,始终坚持把教育的实际效果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指挥棒。基于此,首先全面阐释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重要价值。其次,系统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再次,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和思想动态以及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现状,并进行理性的探源。最后,针对问卷调查中显示的问题和学生的需求,结合思政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魏志杰[5](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双重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结合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厘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从“课上教师精讲”,“课下专家活讲”,“校园文化常讲”三个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效性改革进行了论述;从课程内部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四个方面对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研究;依托维护系统稳定的负反馈系统和促进系统发展的正反馈系统,构建了“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其中,负反馈系统端紧密监测学生群体和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及时调整改革的重点和针对点;正反馈系统端则以对内改革评价体系和对外树立校园品牌的方式,强化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正向投入。二者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邓艳[6](2020)在《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党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领域,因而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事关国家安全、党的前途命运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阶级属性和社会形态上存在本质区别,意识形态领域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而高校大学生则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重点对象。新时代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西方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紧了意识形态渗透。因此,新时代要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筑牢大学生思想防线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回顾和梳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40年的发展脉络和历程,分析和总结历史成就与经验教训,为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启示,这既遵照了历史事实,也关照了现实。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阐述。主要是对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分类界定,旨在厘清本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回应新时代下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第二章: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历程。以时间发展脉络为主轴,以各个时期党所颁布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和重要会议为依据,将这40年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恢复与重建阶段(1978-1983),这一阶段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明确了培养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明晰了教育重要任务和教学方法;二是探索与发展阶段(1984-1991),这一阶段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学科建设开始起步、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得以改进、队伍建设持续发展;三是调整与深化阶段(1992-2003),这一阶段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效果显着、教学方法开始与网络相结合、队伍建设朝规范化发展;四是成熟与完善阶段(2004-2018),这一阶段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学科体系建设逐步成熟、教学内容趋于完善、师资队伍在质量和数量上不断优化。第三章: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成就。基于历史梳理与整合,系统地总结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40年发展历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整体上实现了教育队伍的专职化、质量的过硬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大学生国家意识、责任意识、理想信念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显着提升;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设置不断科学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意识形态教育一以贯之的教育内容;形成了一套以灌输与启发、教育与自我教育、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实用教学方法体系。第四章: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启示。主要从历史角度提炼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宝贵经验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与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坚持立德树人。这既是40年来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现快速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必须要继续遵循的原则。这为进一步深化和改革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有:继续落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制;积极构建各学科专业之间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抢占网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为进一步深化和改革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可靠、有效、丰富的依据。
王浩业[7](2019)在《人生价值实现视阈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以形象化、大众化的口吻描绘了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成为响亮的奋进口号,得到了中华儿女的热烈响应和拥护。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全国人民,尤其是一代代青年人的不懈努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奋斗历程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高度切合。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视角出发,中国梦是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引领和支撑,为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提供平台和环境,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唯有在中国梦的建设中充分实现。也正是在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关注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就能将中国梦和大学生的奋斗、成长密切结合在一起,找到中国梦教育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助力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的方法得出,目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组成部分,得到一定的重视,较为普遍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还存在教育内容不系统、教育方法相对简单、教育形式偏于传统的问题,导致教育对象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教育效果有待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对教育内容的把握不很到位,对教育对象的关切不够深入,教育的合力和氛围还未充分形成。从切合教育对象的需求出发,把中国梦教育放到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视阈下,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找寻新途径,提供新方法,追求最佳效果。为此,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方向性、主体性、层次性、渗透性、一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基本教育原则,做到互相呼应、并行发力、共同作用;创新教育理念,紧扣中国梦的梦想特性和理想信念本质,落实大学生人生价值关切;优化基本方法,提高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强化教育过程,做到贯穿始终,贴切入微;转变教育方式,突出时代特性和针对性;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做到坚强有力;使中国梦的概念、由来、意义、内涵、指引和实现途径等内容入脑入心,激发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热情和信心,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必然,深化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
陈梦圆[8](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第一次围绕一类课程在中央层面召开的重要会议。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既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自信和职业自信,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时代,要巩固好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就必须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最活跃、最外显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既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整体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和发展特点,并对近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概况和总结。同时,厘清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路径,并从内容、主体和对象的三维视角分析了教学方法科学运用与不断优化的途径,并在行文的最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构想。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亦是主要的步骤。具体而言,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四个逻辑板块来展开研究:一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价值;二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发展进程有什么特点,积累了哪些经验;三是研究该如何不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加科学运用与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四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构想。以上四个逻辑板块研究的内容层层递进并有机联系在一起。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特点的分析,以期在更深层次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本质,同时对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及功能进行了阐释。这部分主要是本文第一章的内容。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变化发展的演变进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历史总伴随着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所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认知、把握和运用的历史为线索,来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概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近70年来呈现的特点,并对教学方法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此来确定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该在哪些方面运用与优化。这部分主要是第二章的内容,从逻辑上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具体内容。这部分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的发展研究和静态的理论阐释两个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是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离开了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理论的研究,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是静止的、固化的、僵硬的。当外在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大学生呈现新的思想行为特点时,教学方法就要与时俱进,以“八个相统一”为方法论指导,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四章是三维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本章是整篇论文的核心章节和主要的研究创新点之一。在本章突破了以往研究教学方法的按课程、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或者基本方法与拓展方法的分类标准,创新性的从教学内容视角、教学主体视角和教学对象视角的三维角度来论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如何科学地运用和优化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在教学内容视角主要论述了理论原理性知识内容的利用多媒体的讲授法、专题式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联系密切内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和两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心理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与暗示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主体视角分别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的特殊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殊性两方面来论述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在教学对象视角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进而论述了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分类教学方法。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构想。这部分内容也是本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本部分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探讨了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的相关内容,并从联系现实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关注教学效果发展教学方法两个视角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性的阐释,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理性思维的提升。这部分是本论文第五章的内容。
杨晶[9](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与角色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及其实现关系到师资队伍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现实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同时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角色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中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也更加明晰科学。因此,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演变历程为切入点,聚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要求,为新时代稳定师资力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支撑。首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国内外有关角色、教师角色以及国外公民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其相关概念,并分析出其鲜明的政治特殊性;其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对各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进行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奠定基础;再次,通过对历史上其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出发,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做出定位,并分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最后,借鉴历史经验,结合我国新时代实际国情,从五个方面给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角色的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角色意识,强化角色认同,提升角色素质,缓解角色冲突和加强角色修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与实现,旨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注入动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开拓视野,创新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事业,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王靖[10](2018)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文中提出在我国经济格局中,旅游业正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极大的拉动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成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主力军。但在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素养良莠不齐,爆出了一系列旅游从业人员道德失范问题,导致旅游管理人员职业形象受损,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与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是刻不容缓。但从当前高职院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来看,其教育成效并不高,近年来旅游行业中各种职业道德问题的暴露正是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成效现状的反映,不断探索和践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职业道德教育上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论文就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上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内容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二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及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概述,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学习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三是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上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四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探究了社会、学校、及家庭与学生方面的因素;五是对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探究,主要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多点化协作,通过课程、教学方法、自我提升全方位影响以及建立完整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六是对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分析了其教育效果;七是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概括。
二、“两课”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课”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概念解读及其价值分析 |
一、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涵义、载体和意义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思政课(公共政治课)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新步入正轨阶段(1978 年—1984 年) |
(一)清除“文革”遗毒的消极影响 |
(二)重申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 |
(三)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针 |
(四)改革教材内容及思政课程设置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规范阶段(1985 年—1997 年) |
(一)实践发展倒逼思政课改革 |
(二) “85”方案的内容及新特点 |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思发展阶段(1998 年—2004 年) |
(一) “98”方案关于思政课课程的设置 |
(二) “中特理论”思想的“三进”过程 |
(三)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
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前进阶段(2004 年—2011 年) |
(一) “05”方案对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发展 |
(二)教材编写管理的官方化、权威性 |
(三)马工程建设的学科支撑实践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提升、巩固阶段(2012 年至今) |
(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其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
(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
(二)教材体系不断发展 |
(三)教学方法逐渐丰富、教学载体多样发展 |
(四)教学环境持续改善 |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取得的经验 |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以课程、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 |
(三)政策保障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重要擎引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一)全球化、网络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渠道 |
(二)部分思想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武器 |
二、国内社会思潮冲击 |
(一) “重理轻文”思想消弭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
(二)历史虚无主义曲解历史、消解认同 |
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冲击“五个认同” |
(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考验制度优越性 |
(二)其他具体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五个认同”资源的流失 |
四、网络化新媒体运用带来的困境 |
(一)互联网+教育的冲击 |
(二)新媒体教学带来的震荡 |
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的不足 |
(一) “第一课堂”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作用逐渐弱化 |
(二)思政课教材体系内容设计仍未解决的“两个问题” |
(三)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同向同行问题 |
(四)教育方式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不够 |
(五)学生意识与教育目标间的冲突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思考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
(二)坚持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 |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措施 |
(一)建立健全反意识形态渗透常态机制 |
(二)加强社会思潮引领 |
(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 |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变能力 |
(五)夯实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地位 |
(六)重视学生工作,矫正学生观念,提高教育实效性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梳理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
二、内涵式发展 |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
(一)概念反思 |
(二)理论内涵 |
(三)基本特点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52体系”阶段 |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
二、“61体系”阶段 |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三、“85方案”阶段 |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
四、“98方案”阶段 |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
五、“05方案”阶段 |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提高教学实效 |
(三)激发内生动力 |
(四)促进改革创新 |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依循“三大规律” |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探析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概念阐释 |
一、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与外延 |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特征 |
三、实效性的内涵要义及实质 |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三、科学且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任教育 |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革命导师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观 |
三、新时代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 |
第四节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审视 |
一、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
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
三、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历史探索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历史进程 |
一、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重建与探索(1978-1992):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地推进 |
二、高校“两课”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992-2004):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作用凸显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快速发展(2005-2012):理想信念教育有坚实学科支撑 |
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2012年至今):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充分彰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提升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
二、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统一 |
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统一 |
第三章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现状调查与问题探源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够强的理性探源 |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与理想信念结合不紧密 |
二、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识不强 |
四、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 |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赜 |
第一节 坚持理念先行:教育教学理念引领理想信念教育 |
一、理想信念教育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结合 |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契合 |
第二节 坚持内容为王:优化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上下功夫 |
一、高校思政课以理服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
二、高校思政课以情动人:用身边的力量感召青年大学生 |
三、高校思政课以德立人:在“拔节孕穗期”进行正确引导 |
四、高校思政课以文化人:用文化的魅力滋润青年大学生 |
第三节 抓好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 |
一、以身作则,争做“四有”好老师 |
二、让有理想信仰的人讲理想信仰 |
第四节 创新教育方法: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
一、理论与实践同频共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
二、继承优良传统,加强大学生自我批评教育 |
三、利用新媒体,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进程 |
(一)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历史嬗变 |
1.初建时期(1949-1955) |
2.探索时期(1956-1966) |
3.停滞时期(1966-1976) |
(二)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历程 |
1.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2) |
2.走上正轨时期(1985-1995) |
3.稳步发展时期(1998-2012)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
1.创新功能定位 |
2.创新内容规划 |
3.创新机制建设 |
4.创新方法手段 |
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支撑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
1.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困境梳理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整体性理论 |
3.互动协同理论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 |
1.遵循“三大规律” |
2.坚持“八个统一” |
3.落实“三全育人” |
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路径 |
(一)“三讲”思政大课堂 |
1.课上教师精讲 |
2.课下专家活讲 |
3.校园文化常讲 |
(二)“四联动”育人大格局 |
1.课程内部联动 |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 |
3.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 |
4.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 |
(三)“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 |
1.反馈系统应用原理 |
2.构建“三讲四联动”负反馈系统 |
3.构建“三讲四联动”正反馈系统 |
五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本选题的国内研究状况 |
二、本选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前言 |
第一章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阐述 |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涵 |
二、改革开放 40 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一)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二)抵御西方错误思潮渗透的需要 |
(三)应对网络信息技术变革的需要 |
(四)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需要 |
三、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社会主义意识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
(二)丰富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研究 |
(三)促进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 |
第二章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1978-1983年:恢复与重建阶段 |
(一)明确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培养目标 |
(二)规定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指明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 |
(四)明晰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学方法 |
(五)加强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队伍建设 |
二、1984-1991年:探索与发展阶段 |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学科建设开始起步 |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课程内容不断丰富 |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方法得以改进 |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持续发展 |
三、1992-2003年:调整与深化阶段 |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 |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显着 |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开始与网络结合 |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化 |
四、2004-2018年:成熟与完善阶段 |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逐步成熟 |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内容趋于完善 |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
第三章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成就 |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完善 |
(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实现专职化发展 |
(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质量显着提高 |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管理不断规范化 |
二、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素养和水平总体提升 |
(一)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不断增强 |
(二)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 |
(三)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坚定 |
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课程设置不断科学化 |
(一)课程体系结构不断改革完善 |
(二)课程内容设置不断地合理化 |
四、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教育内容不断丰富 |
(一)理想信念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
五、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
(一)灌输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三)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四)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
第四章 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一、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 |
(一)坚持党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全面领导 |
(二)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 |
(三)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注重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
(四)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 |
(一)落实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制 |
(二)构建高校学科专业之间协同育人新机制 |
(三)抢占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新阵地 |
(四)健全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人生价值实现视阈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
2 人生价值实现基本理论 |
2.1 人生价值的基本内涵 |
2.1.1 价值 |
2.1.2 人生价值 |
2.1.3 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
2.2 人生价值的实现 |
2.2.1 人生价值实现的内涵 |
2.2.2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
2.2.3 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
2.2.4 人生价值实现的评价 |
2.3 人生价值理论 |
2.3.1 马克思人生价值理论 |
2.3.2 毛泽东人生价值观 |
2.3.3 邓小平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3.4 江泽民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3.5 胡锦涛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3.6 习近平关于人生价值论述 |
2.4 大学生人生价值 |
2.4.1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
2.4.2 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 |
2.4.3 大学生人生价值追求的影响因素 |
3 中国梦的缘起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
3.1 中国梦理论概述 |
3.1.1 中国梦的源起 |
3.1.2 中国梦的内涵 |
3.1.3 中国梦的意义 |
3.1.4 中国梦的实现 |
3.2 中国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
3.2.1 中国梦创造大学生成长新环境 |
3.2.2 中国梦提供大学生成长新动力 |
3.2.3 中国梦开辟大学生理想信念新境界 |
3.3 中国梦与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关系 |
3.3.1 中国梦当然也是大学生的梦 |
3.3.2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 |
3.3.3 大学生人生价值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实现 |
3.3.4 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
4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要求 |
4.1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
4.1.1 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需要 |
4.1.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4.1.3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4.1.4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 |
4.2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目标 |
4.2.1 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
4.2.2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4.2.3 确立共产主义理想 |
4.2.4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
4.3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原则 |
4.3.1 方向性原则 |
4.3.2 主体性原则 |
4.3.3 层次性原则 |
4.3.4 渗透性原则 |
4.3.5 一致性原则 |
4.3.6 开放性原则 |
4.3.7 实践性原则 |
4.4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主要内容 |
4.4.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4.4.2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4.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总指引 |
4.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
4.4.5 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
5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现状 |
5.1.1 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 |
5.1.2 教育体系比较完备 |
5.1.3 教育效果初步显现 |
5.2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存在的问题 |
5.2.1 教育内容不够系统 |
5.2.2 教育方法相对简单 |
5.2.3 教育形式偏于传统 |
5.2.4 教育效果有待深化 |
5.3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对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5.3.2 对中国梦教育的内容认识不深刻 |
5.3.3 对大学生自身关注不够 |
5.3.4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
5.3.5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校园氛围不浓厚 |
6 基于人生价值实现视阈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方法、路径和机制 |
6.1 创新教育理念 |
6.1.1 紧扣梦想特性 |
6.1.2 紧扣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关切 |
6.1.3 紧扣远大理想信念 |
6.2 优化基本方法 |
6.2.1 理论教育法 |
6.2.2 实践锻炼法 |
6.2.3 榜样示范法 |
6.2.4 比较鉴别法 |
6.2.5 自我教育法 |
6.3 强化教育过程 |
6.3.1 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 |
6.3.2 制定不同阶段教育目标 |
6.3.3 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 |
6.3.4 深入细致综合施教 |
6.3.5 及时排除负面干扰 |
6.4 转变教育方式 |
6.4.1 突出课堂主阵地 |
6.4.2 开展社会实践 |
6.4.3 利用网络平台 |
6.4.4 抓住关键时点 |
6.4.5 发挥社团作用 |
6.4.6 结合职业规划 |
6.4.7 做好深度辅导 |
6.4.8 融入养成教育 |
6.5 完善工作机制 |
6.5.1 强化组织领导 |
6.5.2 纳入重要议程 |
6.5.3 建强工作队伍 |
6.5.4 完善规章制度 |
6.5.5 营造良好氛围 |
6.5.6 实施过程监控 |
6.5.7 做好服务保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研究成果的内容综述 |
(二)对已有成果的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二)教学方法的一般含义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指向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受制约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价值 |
(一)中介与桥梁价值 |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
(三)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前的教学方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时期的教学方法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分析 |
(一)教学理念由“说服式”向“启发、互动、参与式”转变 |
(二)教学手段由单一向现代转变 |
(三)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向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 |
(四)从经验总结到逐步科学化、专业化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依据历史条件的变动与教学对象的变化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
(三)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提升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
(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思想基础 |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必要手段 |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情、意、行并重发展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情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做法与成果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
(一)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
(三)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优质供给增强学生获得感 |
第四章 三维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内容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 |
(二)理论原理性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三)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联系密切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四)实践性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二、主体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主体 |
(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特殊性上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殊性上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
三、对象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与优化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
(三)突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分类教学方法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构想 |
一、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 |
(二)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观 |
二、联系实际问题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区别与差异 |
(二)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的关系 |
(三)正视教学方法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地位 |
三、关注教学效果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为方法而方法 |
(二)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方法的工具主义倾向 |
(三)提升教学效果应始终关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四)提升教学效果应切实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质与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与角色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角色 |
2.教师角色 |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教师的特殊性 |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 |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度的政治性 |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研究的理论依据 |
1.社会心理学“角色”理论 |
2.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教师专业化理论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演变历程 |
(一)初步探索阶段:政治教员(1949-1956) |
1.政治课开设课程 |
2.政治课教师角色 |
(二)曲折发展阶段:兴无灭资的战士(1957-1966) |
1.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 |
2.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三)遭遇重创阶段:接受革命改造的教学者(1966-1976) |
1.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 |
2.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四)恢复稳定阶段:塑造学生思想灵魂的工程师(1977-1992) |
1.马列主义理论课开设课程 |
2.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角色 |
(五)全面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理论家(1992-2004) |
1.“两课”开设课程 |
2.“两课”教师角色 |
(六)改革完善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2004-2012) |
1.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 |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的现实需要 |
2.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 |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 |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明道、信道”者 |
2.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
3.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
4.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要求 |
1.政治要强 |
2.情怀要深 |
3.思维要新 |
4.视野要广 |
5.自律要严 |
6.人格要正 |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实现的途径 |
(一)明确角色意识,培养新时代新教师 |
(二)强化角色认同,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 |
(三)提升角色素质,打造新时代创新型队伍 |
(四)缓解角色冲突,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
(五)加强角色修养,提升角色魅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分析 |
2.1 概念解析 |
2.1.1 旅游管理专业 |
2.1.2 职业道德教育 |
2.1.3 旅游业职业道德教育 |
2.1.4 教育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学习理论 |
2.2.2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3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过程 |
3.2.1 调查方法 |
3.2.2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3.2.3 调查内容 |
3.3 研究结果 |
3.3.1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定位有偏差 |
3.3.2 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 |
3.3.3 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单一且落后 |
3.3.4 职业道德教育成效尚亟待提高 |
4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成因 |
4.1 社会成因 |
4.2 学校成因 |
4.3 家庭成因 |
4.4 学生成因 |
5 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探究 |
5.1 加强校-家-社多点化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
5.1.1 营造校园文化,培养职业道德文化氛围 |
5.1.2 密切企业联系,提高职业道德内容认知 |
5.1.3 加强沟通联系,取得家长支持理解配合 |
5.2 课程、教学方法、自我提升全方位并进 |
5.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整合 |
5.2.2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教学方法 |
5.2.3 以教师为榜样提升学生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
5.3 建立完整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保障成效 |
5.3.1 改进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考核体系 |
5.3.2 科学构建职业道德综合评价体系 |
6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效果 |
6.1 实践对象选择 |
6.2 教育方法比较 |
6.3 教育效果比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致谢 |
四、“两课”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发展研究[D]. 肖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高校思政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D]. 严圆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D]. 魏志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改革开放40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邓艳. 西南大学, 2020(01)
- [7]人生价值实现视阈下的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D]. 王浩业.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 陈梦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与角色实现[D]. 杨晶. 长安大学, 2019(01)
- [10]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D]. 王靖.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